深邃的思考可贵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稿约启事
《南京社会科学 》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由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共南
京市委党校共同主办 。本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索引 ( CSSC I)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
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7年 ,本刊拟定重点选题如下 :
论的创新 ,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予以回应和 四个方面作了理论把握 ,既体现其思维的层递性 ,
解答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湖 又彰显出逻辑的力量 ,从而奠定了和谐社会理论研
南师范大学吴新颖博士和湖南省社科院皮伟兵博 究的哲学基础 。接着 ,作者对和谐社会与小康社
士合著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思考 》(湖南师范 会 、生态社会 、节约型社会进行比较 ,表现了思维的
中作者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在论述“树立双 赢理念 ,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 ”时 ,结合社会 发展中的具体事实 ,就“要市场经济 ,不要市场社 会 ”的问题作了分析 ;作者在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之后 ,提出和设计 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和制度框架 : “以‘补救模式 ’为目标 ,以社会救助为基础 ,以社 会保险为主体 ,以社会福利为补充 ”,并围绕“法规 体系 ”、“管理体系 ”和“服务体系 ”三个方面作了具
持论新颖 ,论证有力 ;架构完整 ,特色显著 ;理论与 横向的比照 、会通之后 ,作者对和谐社会问题作了
实践融会 ,历史与现实对接 ,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思 上下延伸 、纵贯古今的通达式思考 ,以探寻和谐社
维张力与研究视角 ,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会的历史渊源 ,描绘其理论坐标 。“和 ”的传统深
其一 ,严密的理论架构 。全书从阐述和谐与和
在教育学方面 :重点是科教兴国战略研究 ;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民办教育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 ;党
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 任务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就 共建 、共享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 ,提出到 2020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 , 今天 ,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 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 。伟大的
书 评
Ζ SOC AI L SC IENCES NI NANJ NI G No. 8 Aug. 2007
一本书中集中予以解决 ,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 ,有 的甚至只是思考的开始或提供了一种理论的铺垫 , 但可以相信 ,两位年轻学者一定会以其勤奋的精神
和不断求索的品质 ,结出更加丰硕灿烂的果实 。 〔责任编辑 :春 潮 〕
年 第
的正确途径 ,并以近代美国为例 ,透析出西方国家
八 和谐社会构建对我们的五点启示 。从中可见 ,和谐
期 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相互借鉴十分必要 ,但关

键在遵循实际 ,建设符合各自国情的和谐社会 。正
京 是在这样一种历史纵深感与理论底蕴的基础之上 ,
社 作者从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起笔 ,对
入分配 、农民消费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 、新问题等研究 。

在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 :政治学栏目以现代国家构建为新的研究空间 ,开展对公共政治哲学 、现代国家构建要素 、国家转型 、民主

治理 、和谐社会发展的深度研究 。公共行政学面向现代公共行政体系重构 ,开展对行政哲学 、行政过程民主化 、政策工具及地方治理
释中 ,作者从分析“什么是社会 ”开始 ,从评价和谐
实践孕育深刻的理论 ,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的实 社会的标准等方面界定了和谐社会 ,并以此为基础
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的主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人的身心和谐 ”、“人与人
旋律和亿万民众充满激情的实践之时 ,必然需要理 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下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政策 ;技术创新与中国创新体系 ;企
百度文库

业家精神与中国企业成长研究 ;宏观调控与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研究 ;财税 、金融 、外贸和投资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
八 期
国服务产业现状与升级研究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研究 ;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 ;农业发展 、农产品贸易 、农村收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追 求 ,是民族振兴 、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 大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 ”的奋斗目标 ,十六届四

谐社会的内涵入手展开对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 。
○七 年
在对和谐思想的哲学思考中 ,作者从理论的高度概
第 八
括出和谐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本质 ,并将和谐思想置 期
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之中 ,影响人们的思 ## 14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书 评 [ SOC AI L SC IENCES NI NANJ NI G No. 8 Aug. 2007
是理论发展的源泉 。《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思考 》 析 、比较研究与政策解读 、逻辑演绎与个案剖析 、材
的整体构架和一些理论探索均表现出作者的创新 意识 。全书的前两章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层面 进行理论剖析 ,为全书奠定了立论的基础 ,打开了 思维的闸门 ,开阔了研究的视野 。后面五章则关注 现实 、服务社会 ,分别从经济基础 、政治制度 、思想 道德导向 、社会保障 、国际环境五方面对如何构建 和谐社会的问题从理论与具体对策的层面展开分 析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 盾与问题 ,其对现实的理论诉求 ,本身就是一种理 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创新 ,注入了活性因子 ,表现出 理论的生命力 ,又体现出作者理论为先 、实践为用 , 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互动互应中推进理论建 设的学术理念 ,从而在并行的逻辑链条与思维行程

的深度研究 。

在法学方面 :中国法治 (制 )现代化研究 ;中西方法律制度比较和借鉴 ;法哲学 、法经济学 、法社会学 、法伦理学 、法政治学等交叉

学科研究 ;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民商法学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宪法学 、物权法前沿问题研究 ;地方法治 (制 )现代化问题

研究 。
在哲学方面 :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深度研究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进展研究 ;现代西方哲学重点学术流派及
重点学术人物的思想研究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度研究 、逻辑学 、伦理学 、科学技术哲学最新学术进展研究 ,等
等。
在历史学方面 :重点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研究 ;中外历史比较研究 ;六朝史及六朝文化研究 ;南京
民国政府研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及日本侵华史研究 ,等等 。
当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长远而庞 大的工程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重大而艰 巨的历史任务和新的现实课题 ,诸多问题不可能在
14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书 评
Ζ SOC AI L SC IENCES NI NANJ NI G No. 8 Aug. 2007
深邃的思考 可贵的探索
———简评《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思考 》
王小锡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 南京 210024)
中图分类号 : C 9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8263 (2007) 08 - 0141 - 03
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月出版 , 33万字 )一书 ,就在 系统性和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就这样 ,一环扣一
这方面作了深邃的思考和可贵的探索 ,是和谐社会 环 ,层层递升 ,形成了立体的多面性研究架构 。
理论研究的可喜成果 。该书立足现实 ,视野开阔 ;
其二 ,纵横的深度探讨 。在深广的理论拓展与
在文学研究方面 :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美学研究 ; 20世纪以来中国主要文艺思想 、文艺思潮与文学流派研究 ;中国文学史
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等等 。
在语言学方面 :重点是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 ;当代语言学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 ;应用语言学研究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与信息化处
理研究 ;中英文比较与翻译理论研究 ;地方方言研究 ,等等 。
料佐证与理论提升等具体方法 ,立足于对中国现实 社会的多维考察 ,在宽广的理论视域 、特定的历史 背景与国情环境下 ,综合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 建的实践行程与思想轨迹 ,从而探讨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构建的主要问题 ,并从中提升出一些基本规 律 ,用以指导实践 。同时作者善于将多种研究方法 融合起来 ,彼此系联 ,互相参照 ,形成了系统的方法 路径 ,既重视理论建设及其对现实社会中实际问题 的理性思考 ,又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以动 态的眼光面向和谐社会建设的长远未来 。
其四 ,多样的探索方法 。《和谐社会构建的理 论思考 》表现了作者理论研究上方法的多样性和 运用的自觉性 。作者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联系 、
现实的结论 。
其三 ,求新的学术视野 。求新是学术的生命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哲学阐释 与理论构建相交织 ,主要运用理论思辨与历史分

在经济学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城市化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对策 ;区域协调发展

的理论与对策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中国经济未来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 ;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和策略 ;
○七
世界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最新理论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与借鉴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重大专题 ;科学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与新形势
会 科
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历时
学 描述与共时展开 ,从而在纵深的理论思维中得出了
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 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济运行方式和 管理方式 ……就这样 ,作者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为中心 ,着力于开拓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的理论空间 ,并对其中的不少具体问题进行 了创造性研究 ,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 见解 ,推进了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 。
实 、积极 、高级 、广泛的和谐社会 ”。同时 ,作者也 体说明 ;作者还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
看到了西方文化中和谐观念深厚的思想根基 ,放眼 单纯地表现在理论形态上 ,而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
于西方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与实践 ,既分析了西方

政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想及其局限 ,又探讨了空
○ 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蓝本 ,因其不能找出资本主 ○七 义制度的真正弊端 ,也就不可能掌握实现社会变革
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作者既探讨了儒 、释 、道诸家关 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独特价 值 ,明确其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 实践中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又在对中国古代建立和 谐社会的实践尝试进行分析后指出 :“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不是儒家式的田园牧歌 ,不是道家式的小 国寡民 ,也不是佛家式的空中楼阁 ,而是建立在富 强 、民主 、文明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 ,是远比中国历 史上任何一种关于和谐社会理想和实验都更加坚
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予以察究 ,挖掘中国传统
“和 ”文化的现代价值 ,从“和谐的本质关系是矛盾
南 京
对立统一 ”、“和谐作为矛盾同一性的特殊表征 ”、 社
“和谐动力的表现及其规律 ”三方面抽象 、提升出 会
和谐思想的哲学本质 、特征及规律 ,从而在哲学的
科 学
层面划定了研究的向度 。在对和谐社会的哲学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