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 JT095-2008 汽车用燃油软管技术条件
qcc jt098-2011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Q/CC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C JT098—2011代替 Q/CC JT098—2010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Requirements of concentration limits for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automotiveproducts2011-12-27发布2012-01-01实施标准文件更改状态记录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98—2010《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的修订。
本标准与Q/CC JT098—201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删除了表1中“六价铬金属镀层”限值的要求(见第4章,2010版第4章);——增加了样品拆分原则,并调整了相关条款(见5.1、5.2、5.3,2010版5.1、5.2);——删除了“最小重量小于10 mg或者最小体积小于1.2 mm3非均值单元不用拆分,可直接检测”的要求(见5.2 c),2010版5.1 c));——修改了合格判定部分的内容(见第6章,2010版第6章);——修改了附录A豁免清单(见附录A,2010版附录A);——修改了附录B中表B.1定性试验方法的要求(见附录B,2010版附录B)。
本标准自发布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98—2010。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法规认证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李同春、刘新娟、宋艳岭、田少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C JT098—2008。
引言本标准是依据欧盟指令2000/53/EC(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发布的关于报废车辆指令)、2011/37/EU (关于2000/53/EC指令附录II的修订决议)及Q/CC JT098—2010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Q/CC JT098—2010进行的修订。
【长城标准】QCC JT112—2009整车防锈技术条件
5 车架防锈要求
车架防锈要求见表2
序号 1 2 3
检测项目 车架腐蚀穿孔或因腐蚀导致 的车架断裂等结构破坏现象
车架表面出现可视锈迹 涂层耐盐雾性
表2 车架防锈要求 低端市场要求
≥10年
≥2年 NSS≥800h
高端市场要求 ≥10年 ≥3年
NSS≥800h
检验标准 8.1 8.1 8.2
4
涂层耐水性
5
镀锌
NSS试验120h保护等 白锈;NSS试验240h
8.7
级≥9级
保护等级≥9级
零部件设计师可
6
达克罗
NSS试验480h保护等 NSS试验720h保护等
根据零部件重要
级≥9级
级≥9级
8.7
度和设计寿命自
CASS试验72h保护等 CASS试验72h保护等
行选择表面处理
7
镀铬
级≥9级
级≥9级
8.8
方式
I
Q/CC JT112—2009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C JT112—2008《整车防锈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 Q/CC JT112-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目次”中:
a) 去掉了“8 整车喷蜡防护”; b) “9检验方法”更改为“8检验标准”。 ——“1 范围”中:“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出口欧盟市场的车辆,也适用于销往其他腐蚀比较严重的 国家(或地区)的车辆。在国内销售或销往其他腐蚀比较轻的国家(或地区)的车辆,主要执 行 QC/T 484-1999 和 QC/T 625-1999 的要求,也可以参考本标准的部分要求。”更改为“本标 准适用于长城汽车所有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a) 去掉了“GB/T 8013.1-2007”; b)去掉了“GB/T 8013.2-2007”; C)去掉了“GB/T 20854-2007”。 ——“3 术语和定义”中: 去掉了“无铬化预处理”。 ——“4 车身防锈要求”中: a) 去掉了“4.1~4.7 的全部内容”; b) 增加了“表1”; ——“5 车架防锈要求”中: a) 去掉了“5.1~5.4 的全部内容”; b) 增加了“表2”; ——“7 零部件防锈要求”中: a) “以下要求适用于可视零部件,不可视零部件应达到 QC/T 484-1999 和 QC/T 625-1999 的 相关要求”更改为“以下要求适用于一般可视金属零部件。不可视零部件和易损件可参考 QC/T 484-1999 和 QC/T 625-1999 标准的相关要求,由零部件设计师与零部件供应商协商确定”; b) “7.2中的全部内容”由“表3和表4”替代; C)“7.3中的全部内容”由“表5、表6和表7”替代; d)去掉了“7.4~7.6的全部内容”。 ——去掉了“8 整车喷蜡防护”的全部内容。 ——“9 检验方法”由“8 检验标准”替代。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112-2008。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材料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立明、魏元生、丰刚磊。
燃油软管标准
燃油软管标准
燃油软管是用于输送石油和石油制品的管道设备,在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
为确保燃油软管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燃油软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造和材料:燃油软管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抗压、耐油性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
常用材料有丁基橡胶、氯丁橡胶、聚酯橡胶等。
2. 尺寸和公差:燃油软管的内径、外径、壁厚等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同时还需考虑工作压力、温度、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3. 使用条件:燃油软管应在规定的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使用,不得超出其规定的极限值,否则会对其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
4. 测试和检验:燃油软管需要经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测试和检验,包括耐压、耐磨损、油性、腐蚀性等指标,以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燃油软管标准有SAE J30、ISO 7840、BS AU 108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应用领域。
在选用燃油软管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
- 1 -。
QCC-JT002-2008--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Q/CC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Automobile Radiator Technology Condition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4)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8 质量保证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散热性能试验数据整理方法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主要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9)附录C (规范性附录)中性盐雾试验原始记录单 (10)附录D (规范性附录)复式加水口盖的试验方法 (11)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 002-2006《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参考QC/T 468-1999《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JB/T8577-2005《内燃机水散热器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与Q/CC JT 00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对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将原标准的附录A更改为附录D;---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水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xx 公司系列车型管片式和管带式钎焊水散热器及胀接式水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燃油管路布置规范
4 布置要求
4.1零部件布置Biblioteka 优先原则燃油管路的布置,在油箱布置后,优先考虑燃油滤清器总成、油水分离器、碳罐等部件的布置位置。油箱的安装部位通常是整车的后部或中部,管路部件尽量远离排气系统(主要为消声器),如与排气系统过近,则须在相应部位加装隔热板(隔热板材料通常为铝,有时会在两层薄铝板之间增加隔音隔热材料,并压制成一定外形)。
4.1.1燃油滤清器的布置要求
1、布置在进油管路中;一般为水平布置,布置时需注意其方向性(通常在燃油滤清器外壳上印刷方向箭头);
2、须布置在易于检查与拆装位置,汽油车型一般为车辆底部(如油箱附近、大梁内侧等),柴油车型一般为机舱内部,通常将燃油滤清器布置在油水分离器之前(靠近油箱一侧的管路);
4.1.2油水分离器的布置要求
油水分离器布置在发动机仓内,手部能便捷压缩手泵处(需进行人机工程较核),一般为竖直布置,且其放水口需能较为方便用手旋开,如果是一体式燃油滤清器带油水分离器总成,则与单独油水分离器布置要求相同。
燃油管路布置规范
11
本标准规定了燃油管路布置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44-82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GB 11258-89双层卷焊钢管
QC/T 798-2008汽车用多层非金属燃油管
3术语和定义
进油管路:连接燃油箱出油口与发动机进油口之间的燃油管路;通常包括以下零件:进油软管、进油硬管(或PA管)、燃油滤清器总成、油水分离器总成(柴油机专用件,有时与燃油滤清器组合成一个零件)、紧固部件等;
《燃油油气回收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具有油气回收功能的计量分配燃油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编制说明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燃油消费迅速增加,由此带来的油气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2007年6月22日共同发布了GB/T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20951-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汽油在储运销过程中排放的油气中所允许的非甲醇总烃含量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排放限值”),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详尽的检测方法,同时限定了实施时限。
发布这三个《标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油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为了降低汽油在储运销过程中的挥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污环保的目的。
因此,节能与环保既是当前的必须,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更是今后发展中必须长期遵循的一项准则。
目前,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储油库、加油站以及新增的油罐车,都必须按照国家油气污染排放标准要求,强制要求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和处理设施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对现有的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实施油气污染限期治理改造。
因此,制定国家标准,规范燃油用油气回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作简介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委2012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2]50)号文《关于转发2012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安排,由我公司负责制订国家标准《具有油气回收功能的计量分配燃油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项目编号为20121099-T-606,完成时间2013年。
2、主要工作过程接到制订任务后,我们首先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资料,并对国内外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2.1国外先进标准国外目前采用欧洲标准:EN13483-2005《橡胶和塑料软管和软管组件与内部蒸气回收为测量燃料分配系统规范》。
乘用车热管理系统橡胶软管技术条件
乘用车热管理系统橡胶软管技术条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乘用车热管理系统橡胶软管技术条件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乘用车热管理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汽车制动软管总成及其零部件技术条件
自由长度
软管的松弛量
3.2
200~400
44±0.40
>400~480
32±0.40
>480~600
19±0.40
4.8
250~400
25±0.40
6.3
4.2.1.7 抗拉强度
将软管总成以(25±3)mm/min的速率拉伸,在表6规定的拉力下,不应发生管接头拉脱或软管拉断或撕裂的现象。
表6 软管总成的抗拉强度N
表3 软管总成的最低爆裂压力MPa
车型
爆裂能
皮卡、SUV
轻型客车
大中型客车
轻型载货汽车
中重型载货汽车
低速汽车
其他汽车
相容性试验前
49.03
吸水后
49.03
34.5
49.03
42.1
相容性试验后
4.2.1.5 制动液的相容性
软管总成在充满QC/T 670中规定的V-3制动液或GB 12981中规定的HZY3制动液的情况下按5.2.4 试验,应满足4.2.1.2和4.2.1.4的要求。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8731-1988易切削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 12981-2003 机动车辆制动液
GB 16897-1997制动软管
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
QC/T 670-2000 汽车合成制动液
Q/XXB102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定义按GB 16897-1997中第3章的规定。
图1 软管总成口径结构试验的插入量规
表1 插入量规的标准尺寸
公称内径,mm
D,mm(最小)
质量,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级软管的外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以及 B 级软管的内胶层和中胶层:120 ℃×72 h; ——B 级软管的外胶层:140 ℃×72 h; ——硬度(6.1.1)、拉伸强度(6.1.2)、拉断伸长率(6.1.2)的任何变化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6.1.4 耐燃油性能(GB/T 1690-2006 规定的液体 C、软管的内胶层和中胶层) 在(40±1)℃下于液体 C 中浸泡 72 h 后,按 GB/T 1690-2006 规定进行测定,硬度(6.1.1)、拉
3.2 型别 软管分为下列两种不同的型别: a) Ⅰ型:软管工作压力为 0 MPa~0.12 MPa;
1
Q/CC JT095—2008
b) Ⅱ型:软管工作压力为 0 MPa~0.40 MPa。 此外,上述Ⅰ型和Ⅱ型两种软管可进一步分成两个级别: a) A 级:在最高 120 ℃的环境温度下工作; b) B 级:在最高 140 ℃的环境温度下工作。短时间可在 150 ℃的环境下工作。
±0.5
3.6
±0.5
11.1<d≤12.7
±0.5
3.6
表2 燃油软管长度公差
±0.5 单位:mm
长度
0<L≤300 300<L≤600 600<L≤900 900<L≤1200 1200<L≤1800
L>1800
公差
±3.0
±4.8
±6.3
±9.5
±12.7
±1%
6 物理试验和规范
6.1 对材料的要求 只要可能,应使用从产品上裁取的试样进行试验。如不可能,则试样应从与产品相同硫化程度的
20
老化
拉断伸长率下降,最大
%
30
50
50
硬度下降,最大
Shore A
20
—
—
6.1.4
耐燃 拉伸强度下降,最大
%
30
40
—
油性 拉断伸长率下降,最大
%
30
40
—
体积膨胀,最大
%
20
50
—
耐含
硬度下降,最大
Shore A
25
—
—
6.1.5
氧燃 拉伸强度下降,最大
%
40
50
—
拉断伸长率下降,最大
%
30
II
Q/CC JT095—2008
汽车用燃油软管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长城汽车燃油循环系统的橡胶软管的结构和型别、外观、尺寸、物理试验和规范、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含乙醇汽油、汽油、柴油的汽车燃油系统的橡胶软管。规格小于12.7 mm的软管 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40 MPa,它通常可长时间使用的温度范围为-40 ℃~140 ℃,短时间可达150 ℃。
体积膨胀,最大
%
—
—
25
6.1.8
压缩永久变形,最大
Q/CC JT095—2008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软管的结构和型别 .................................................................... 1 4 软管的外观 .......................................................................... 2 5 软管的尺寸 .......................................................................... 2 6 物理试验和规范 ...................................................................... 2 7 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限量的要求 ........................................................ 6 8 检验规则 ............................................................................ 6 9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7 10 质量保证 ...........................................................................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绝缘薄膜强度试验 ................................................. 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清洁度与萃取物试验 .............................................. 10
标准试验胶片上裁取。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应使用标准试样。 6.1.1 硬度
按 GB/T 531-1999 的规定,用邵尔 A 型硬度计进行测量,硬度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6.1.2 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按 GB/T 528-1998 的规定,使用 2 号哑铃状试样进行测定,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应符合表 3 的 规定。 6.1.3 热空气加速老化后性能的变化
Q/CC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C JT095—2008
代替Q/CC JT095—2007
汽车用燃油软管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uel Hoses used on Vehicle
2008-09-22 发布
2008-12-01 实施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表3 燃油软管材质要求
章条号
项目
单位
内胶层
中胶层
外胶层
6.1.1
常态
邵氏硬度 公差
Shore A
70
Shore A
±5
70 ±5
70 ±5
6.1.2
时
拉伸强度,最小
MPa
10
10
10
拉断伸长率,最小
%
250
250
250
加速
硬度增加,最大
Shore A
10
15
15
6.1.3
拉伸强度下降,最大
%
10
20
a) 将燃油软管外胶层的耐酸性燃油性指标去掉; b) 增加了中胶层耐酸性燃油性的指标; c) 删掉了耐酸性燃油后的弯曲试验; d) 增加了对材料体积膨胀指标的要求。 ——表 4 中,主要变化如下: a) Ⅱ型软管的粘合强度值由 1.2 kN/m 调整为 1.4 kN/m; b) 燃油渗透性分为三个等级,Ⅰ级 40 g/m2·day、Ⅱ级 15 g/m2·day、Ⅲ级 8 g/m2·day; c) 可抽出蜡制品最大值由 0.2 g/m2更改为 1.5 g/m2。 —— “6.1.3”中将做常温和热空气老化后的气密性试验改为只做热空气老化后的气密性试验; —— “6.2.7”标题内容中增加了三个燃油渗透性级别的燃油软管使用情况的注释; ——增加了“7 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限量的要求”; ——增加了“10 质量保证”。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95-2007。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试验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冠巨、张红焱、李国亮、李同军。
40
—
油性
体积膨胀,最大
%
30
50
—
耐酸
硬度下降,最大
Shore A
20
—
—
6.1.6
性燃 拉伸强度下降,最大
%
40
50
—拉断伸长率下降,最大源自%3040
—
油性
体积膨胀,最大
—
30
40
—
6.1.7
硬度变化
Shore A
—
耐油 拉伸强度下降,最大
%
—
性 拉断伸长率下降,最大
%
—
—
-5~+10
—
20
—
50
I
Q/CC JT095—2008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C JT095-2007《汽车用燃油软管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吸收国、内外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使用情况修订,作为公司采购和进厂检验的 依据。 本标准与Q/CC JT095-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3.1”中增加了关于燃油阻隔层材料使用情况的注释; ——表 3 中,主要变化如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