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日本是全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老龄化问题给日本的养老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此,日本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改革。
研究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措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日益面临老龄化挑战下的我国养老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人口发展趋势看,21世纪将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世纪。
联合国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的现象称为“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将会给社会再生产、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老年人生活保障等多方面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极大的挑战。
20世纪以来,日本构建了完备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但是,作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养老金的入不敷出导致了养老金的财政危机、年轻人对养老金的信任危机导致了养老金的空洞化等。
为此,日本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方面,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日本高,但中、日两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都呈现出高速、高龄、老年抚养比例大等特点。
研究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老龄化压力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当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及其内涵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层的保险制度:第一层是作为基础养老保险的国民养老保险,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日本公民都必须强制加入;第二层是与收入连动的厚生养老保险和共济养老保险,其中厚生养老保险的对象是私营公司的职员,共济养老保险的对象是公务员和私营学校的教员;第三个层次是其他可选择性较强的企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国民养老保险基金、厚生养老保险基金、适格退职养老保险、确定缴纳养老保险、确定给付企业养老保险等。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4、管理规范
(1)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管理制度,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2)加强服务评估和监督,定期对服务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确保服务质 量得到持续改进。
三、案例分析
以某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建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 拥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康复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养结合服务。通过政策 支持、机构合作、服务创新和管理规范等多方面的优化策略,该中心在当地取得 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结论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典型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通过政策支持、机构合作、服务创新和管理规范等多方面的优化策略,可以进一 步提高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在实践 中,应充分总结典型模式和优秀经验,加强宣传推广,推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 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 水平。
(3)行业标准制定: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行业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和质 量。
二、优化策略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以下优化策略值得:
1、政策支持
(1)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投入,提高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设施建 设水平。
(1)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部设立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 复院等,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2)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内部设立养老院、护理院等,充分 利用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2、服务内容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日常生活照料:为老年人提供起居、饮食、清洁等日常生活照料。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改革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改革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国早已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他的国土总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
根据统计,日本已经入老龄化社会,但是他的养老制度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们很早就建立起养老制度,在不断的实践和修正中,提高了覆盖面,同时制度也在慢慢优化、健全,调查研究日本养老制度,对于我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主要详细描述了日本养老的历史以及现状,对比中国与日本的养老制度的不同,从中吸取优秀的内容,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改善本土的养老制度,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推广、优化、创新。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制度;养老保险;养老产业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普遍现象,很多国家为了应对这一动态采取了一些措施,经过不断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有效方法和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并且借鉴,从而发掘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办法,来完善我国的养老制度。
日本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个现象,制定了规则、制度,还健全了相关法律,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体现,及时的修正并且不断的完善养老、医疗、养护等社会保障制度,围绕老年人的生活,出台了老年人就业、老年人住房、养老事业的有关方针,形成较为完整的养老社会体系。
在国家的领导下,很多企业、社会组织、相关团体等都合力、积极的参与养老事业的发展。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率将会与日本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率相当。
况且,如今我国老龄化有加速推进、规模扩大等主要特点。
因此,为了能自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更加要多多借鉴经验,提前规划好相关制度。
一、日本养老制度、模式、产业及改革现状(一)日本养老制度日本老年人多,且很长寿。
究其原因,一方面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生活水平很高,另一方面日本的养老制度和体系都很成熟,在晚年的时候老有所养、没有过多需要忧愁的事情。
日本如此健全的养老体系是起源于二战之后,在一九五九年日本就颁布了有关养老保险的法律《国民年金法》,三年后就已经实现了国民养老和医保全面覆盖。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徐迎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2年第34期摘要:人口老龄化标志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养老服务带来极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对养中有医或者医中有养的服务需求愈加强烈。
但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体系没有很好地衔接,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日本政府为了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在老年人照护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对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调查与研究,可以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进而不断提升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启示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4-0061-03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推动了人均寿命的延长,再加上人口生育率不断降低,导致了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群提供养老服务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其养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因此,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一直在不断探索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完善养老服务模式及相关制度,逐步形成了适合日本老龄人口特点以及日本情境的老年人照护制度,有效解决了日本因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涨带来的养老问题。
人口老龄化同样为我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养老负担与经济压力,因目前我国的养老与医疗资源没有很好的整合,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顾与日常护理服务,无法为身患疾病、有医疗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相对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因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础性疾病,使得这部分老年人的医疗与护理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生活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作者:朱文杰杜玲莉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22期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需求不断膨胀,传统养老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引起关注。
日本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本文深入探讨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历史渊源、核心内容及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社区养老2020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重达到18.87%,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的估算表明,2026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会突破3亿,2052年会突破4.9亿。
我国的养老需求正在快速膨脹,转变养老观念、创新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2000年《介护保险法》出台后,日本开始采取行动,期望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将“家庭养老”和“居家—社会型”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机结合,以达到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目标。
研究日本社区养老模式改革创新及发展经验,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老龄化状况及“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一)日本老龄化状况1970年,日本首次被联合国确认为老龄化国家,其老龄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从2017年开始,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突破了3 400万,占人口比例高达27%。
据统计,2022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较往年继续增加,多达3 627万,创下了历史纪录,这说明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还在急剧攀升。
[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推动改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是,这些努力却收效甚微。
预测到2025年,日本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 200万,日本人口的1/4将超过75岁,这将对当前的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日本的探索与启示

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日本的探索与启示一、本文概述二、日本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概况居家型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在日本最受欢迎,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家居环境中享受24小时随时呼叫的介护服务。
政府鼓励这种服务模式,认为大部分老年居民不需要介护人员24小时的贴身服务,需要让自己有机会运动,以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
地域密集型服务:这种模式让老年居民能够在生活习惯的社区享受介护服务。
自2006年起,日本政府鼓励在每3万人口,步行30分钟范围内开设小规模多功能居家介护机构,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介护服务。
这类机构占地面积小,提供多元服务,更加灵活地满足居民的介护需求。
设施型服务:这种模式是指老年人长期住在介护机构享受介护服务。
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是常见的设施型服务机构,主要由非营利的社会福祉法人及地方公共团体经营。
作为公立介护设施,费用低廉且介护条件优厚,因此需求量大。
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日本的养老机构会与附近的医院合作,签订协议以确保绿色急救通道和优先就医,或者派驻医生等。
这是因为日本的医院和养老院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门管理,养老院从零开办医院的案例非常少。
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机制:日本从事养老机构介护的人员大致分为社会福祉士和介护福祉士两类。
社会福祉士需要本科4年毕业,在第一线直接与老人接触,相当于介护顾问。
介护福祉士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负责护理兼管理、所有护理工作和简单的护理工作。
这些模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日本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概况,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多样化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三、日本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成功要素分析日本政府在推动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为服务提供者创造了有利的运营环境。
例如,日本实施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LongTerm Care Insurance, LTCI),这一制度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必要的护理服务,也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日本养老政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发与借鉴

官方网站 19引言 1970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业已超过7%,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1995年,该比例达到14%,即由老龄化社会转而迈入老龄型社会;2007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日本老龄化速度加剧,老龄人口比例突破21%,日本正式宣布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据日本2018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35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7.7%,即每4个日本人中就有1位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深度老龄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给日本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阻力,“少子高龄化”问题被称为当今日本的“国难”之一,政府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为基本国策,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践行探索、日本养老政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发与借鉴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care Policy in Japan and Its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to China 吴 茵1,王吉彤 2WU Yin, WANG Ji-tong摘要 着眼于探讨日本养老政策变迁下,养老环境的现状特点与不断发展的基本诱因,以及既定政策与客观实践之间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从对日本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的整理分析入手,探讨了其产生、发展、变革、融合的经年变化趋势。
其次,聚焦了从“品质提升期”到“医养融合发展期”的发展阶段下养老环境建设的三大主要特点:(1)居住空间的适老化改造;(2)机构养老的生活化转变;(3)“地域护理包括支援体系”(the 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System)建设。
最后,结合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政策发展核心趋势,探索未来中国养老环境的建设模式,为中国养老建筑与环境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养老政策;养老建筑;地域护理包括支援体系;在地养老;医养融合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provided for aged people and the major reasons fo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tablished policy and objective practice as elderly care policy changes in Japan, which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one of joint development and mutual promotion. First, the author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y norms with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rapid aging in Japan, and discusses the changing trends regarding generatio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Secondl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old-ag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whereby society is transitioning from a "quality improvement period" to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for the aged development period": (1) The elderly-oriented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2) life-friendly trans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old age; (3) 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system construction. Finall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n aging society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old people-friendly environments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ld-age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s.KEy wORDS elderly-care policy; old-age building; the 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system; aging in plac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for the aged中图分类号 TU-022; TU-023; TU-025 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9.02.019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9)02-0019-08作者简介 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电子邮箱:676116606@;2日本福祉大学福祉社会开发研究科,博士研究生反复修正。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社区养老的优势
社区养老能够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 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社 区养老有利于老年人保持与社会的联 系,延缓社会角色的转变。
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的概念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内接受生 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的优势
机构养老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 求。同时,机构养老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促进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服务方式比较
国内
国内养老服务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辅。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远 程照护等新型服务方式也逐渐兴起。
国外
国外养老服务方式以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主,居家养老为辅。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如提供定制化的 照护计划、老年人互助组织等。
服务效果比较
国内
养老服务模式多样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老服 务模式。对这些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拓宽视野,促进养老服务模式的创 新与发展。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概述
国外养老服务模式
主要包括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 老等。机构养老以养老院、护理院等为 主要形式,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和医疗 护理服务;社区养老则通过社区服务、 日间照料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 生活服务;居家养老则以家庭为基础, 结合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 家环境。
新加坡注重科技在养老服 务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 、远程医疗等,提高服务 效率和质量。
04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比 较
服务理念比较
国内
国内养老服务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强 调“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服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根据200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三日本“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养老院
今天的日本,正在进一步走向超高龄社会。2005年日本的总人口为1亿2852万人,其中65岁以上2507万人,80岁以上621万人(日本国立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口日渐增多,能够接收需要护理照料的养老机构不足,提供医疗辅助机构的质和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必要护理,可利用“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
当入住老年人成为需要护理对象时,原则上必须退居。
(笔者根据200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4)具备多种多样服务的老年住宅
以下三类老年住宅是由专业公司经营管理的养老机构。是以盈利为主要目,公司出资兴建管理的老年住宅。这些养老机构多建设在优美的环境,提供了高水平的设计,各种人性化的齐全设施。居住场所具备各种完善的服务,以出租或分期付款购买为主要经营方式。出租型老年住宅及分期付款公寓的收费水平要比福利型养老机构高,一般入住老年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抵押金,每月交纳房屋管理费。
护理型
住宅型
健康型
接受指定的省级特定,接受来自设施职员护理服务的“一般型”设施。以及接受外部护理营业者的“外部服务利用型”设施
大体能自立者可以入住,在自宅需要护理时,能够得到上门护理等护理服务。设施里准备了很多上门护理的服务项目。
以能自理者为对象,拥有丰富的设备,让老年人度过快乐健康的每一天。
护理保险服务的类别---“特定设施入住老年人生活护理”
二 多种多样运营模式的养老机构
(1)福利性养老机构
福利性养老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福利性质为主导的养老机构。主要面向经济收入低的孤寡老人,依靠政府或者企业提供的资金,进行所有的建设以及经营管理。由于收费低廉,条件受到限制。缺乏各种娱乐设施,医疗条件较低,不能满足刚刚进入老年社会的老人。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定的低收费福利性养老机构限定数已经基本接近,日本政府已决定今后不再增加建立此类机构。
1997年12月制订了《护理保险法》,2000年4月1日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将40岁以上的被保险人都纳入长期护理保险的范围。护理保险制度的财源以政府为主体,公费50%(其中国家负担25%、都道府县负担12.5%、市町村负担12.5%);每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是“第1类被保险者”,负担17%,在养老金中扣除;40~64岁的被保险人则是“第2类被保险者”,保险费每月在年金或工资等收入中按比例扣除,负担33%。该法规定,市町村及特别区、都道府县和医疗保险机构等为保险人,40岁以上的人为被保险人,被保险人为了今后得到护理服务,要缴纳一定的保险费。需要护理时,可提出申请,经“护理认定审查会”确认后,即可享受护理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被保险人只需承担护理保险费用的10%,其余部分由护理保险负担。老年人只要经专门机构体检认定,就可得到不同等级(共分2种6级,月额从6.43万日元到37.95万日元不等)的居家护理服务,也可选择入住疗养院、托老所、护理院和养老院等机构的设施服务。日本是世界上建立了护理保险制度的5个国家之一。这项制度是继“全民皆年金”和“全民皆保险”之后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推进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
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日本建立了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等组成的养老金保险制度。1922年,以劳动者为对象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健康保险制度。1938年,以农民、渔民为对象建立了《国民健康保险法》。1959年,颁布了《国民健康保险保险法》,1961年确立了“全民保险全民年金”体制,《国民年金法》开始实施。《国民年金法》采取国家、行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办法,规定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20岁到60岁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国民年金体系。1963年,日本政府推出了倡导保障老年人生活利益的《老人福祉法》,推行社会化养老。1982年又出台了全面推广老人保健设施的《老人保健法》,将日本老年福祉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居家养老、护理照料的方向。“全民皆年金”的强制性保险措施,使所有连续25年以上参加保险的日本人,都能在65岁后领取养老年金,每个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得以保障。随着人口高龄化进程的加快,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并不断进行修正,以期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日本社会对养老金、社会养老、雇佣、医疗、护理照料、教育、居住环境等问题非常关注,1995年制定了《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并根据《高龄社会对策大纲》实施对策。随着老龄化和长寿化的发展,老龄人口的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小型化使子女照顾老人这个家庭传统功能日益弱化,同时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和人工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老年人得不到必要的护理和服务。老年人医疗费日益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非医疗的护理支出,理顺两者的关系并开辟新的财政来源成为重要的课题。
老年人专用出租型住宅
面向老年的优质出租型住宅
面向老年的分期付款公寓
方便老年家庭入住的老年专用住宅,60岁以上(或60岁以上的夫妇、亲属)可利用
60岁以上(或60岁以上的夫妇、亲属)可利用的优质出租住宅,提供无障碍等住宅条件。一些住宅可得到国家或省级地方的房租补助。
采用分期付款购买型的公寓,可作为财产继承、转卖出售,拥有齐全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
“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收费养老院,按着每位入住老年人的费用规划实行灵活的运营方式。A类—需要辅助、护理的入住老年人(65岁以上,已加入医保、护理保险):①签订终身合同,一次性付费,外加每月交纳管理费、生活辅助服务费、伙食费。分三段价位,65-74岁年龄段价位、75-84岁段价位、85岁以上年龄段价位。中途可解约,结算退还余额。②一年签约,一次性付费,外加每月交纳管理费、辅助生活服务费、伙食费。分一般入住老年人、患有痴呆症入住老年人。中途可解约,结算退还余额。③月付费,分普通者、痴呆症患者。④对外部需求者开展入户生活辅助及护理照料的业务。出租护理用具、入户洗浴护理、短期护理、日托、康复护理照料。B类—能够自理的入住老年人(65岁以上,已加入医保、护理保险):①签订终身合同,一次性付费。②一年签约,一次性付费。③月付费。外加每月交纳管理费、辅助生活服务费、伙食费。这样的运营方式,经营方的投资回收快,资金周转快。
具有提供饮食服务特征,需要护理时,可利用“护理保险”---得到住宅护理服务。
需要护理时,可利用“护理保险”---得到住宅护理服务。
“自理型”属于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范围。“护理型”可利用护理保险的“特定设施入住老年人生活护理”条款。
(笔者根据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根据调查,老年人对老后生活感到不安的主要理由是:①当自己(或配偶)生病,占70%以上②当自己(或配偶)卧床不起、不能自理而需要护理,占50%以上③在生活中的收入,占30%以上。老年人最大的需求是:①经济上的安心感(以养老金和积蓄来维持生活)②医疗保障(在通常就医、突发重病时得到及时医治)③需要一个能终生安心生活的居住环境。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为了能让老年人过上安心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提供终生安心生活的居住环境,本着“为其父母之所想,为其子女之所想”的宗旨,日本日立制作所与医疗财团法人博爱会共同携手创立的“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收费养老院。“PHILANSOLEIL笹丘”养老机构坐落在日本福冈县福冈市中心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9182平方米,定员111人,入住居室99间,设施于2004年建设,2008年开业投入使用。“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收费养老院有以下特点。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通过市场化的原理,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进了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较大程度解决了社会性老年护理问题。制度实施明确了护理保险服务的提供主体由地方自治公共团体(公营)、
社会福利法人(公设民营)、医疗法人、农协、支援者团体等民间非营利组织法人(NPO)、营利组织法人(民间企业)等构成。1995年,日本全国养老机构总数为5522家。2000年养老机构总数为8650家,比1995年增加56.65%。2009年养老机构发展到16001家,比2000年增加84.98%。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大批民间企业进入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因此催生出大批的民间营利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
(3)收费养老机构
收费养老机构以政府或慈善机构为背景,带有福利的性质但也有盈利的养老机构。根据入住老年人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在基本养老服务之上,还有一些免费的娱乐服务。盈利性则表现在收费服务方面,根据入住的环境和服务程度制定收费标准。固定收费是入住时的一次性收费和每月收费,经常性收费为护理费和医疗费用、事务管理费等。
(2)低收费养老机构
低收费养老机构是面向由于家庭环境及住宅状况所致,在自宅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包括老年夫妇)交纳低费用就可以入院的养老机构。入院老人年龄为60岁以上,或夫妇的一方为60岁以上者。入院者均享受单间待遇,每天的生活费由本人负担,其事务管理费的收费标准按老年人的年收入不同而议。低收费养老机构有A型、B型、护理之家型三种。
(1)新颖的运营模式
“日立集团”自身就正在经营着企业医院及福利设施,在经营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博愛会”医疗机构的加入,掌握着医疗、护理的Know-how医疗管理体系,给入住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从疾病的预防到诊断、治疗、福利、护理的全方位医疗服务。设施内的护理师每天将老年人的生命特征(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数据输入到辅助体系中,对每位入住老年人实行健康管理。护理师根据入住老年人的身体异常状况要向主治医师报告,得到服药、护理指导。“博愛会”医院每周派遣一位医生与入住老年人面谈、检查。如需治疗的话,迅速就诊,实行入住老年人直接与主治医联系的就医体制。设施根据老年人易多发齿病的状况,增设了口腔门诊,完全引进外部口腔科医生承包经营。由为全球社会做出贡献的“日立集团”和拥有高水平医术的 “博愛会”医疗机构携手共建的养老院,凝聚了两大机构的丰富经验及智慧。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打出了品牌,开辟了一条集医疗与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机构服务新途径。让老人“老有所养”,同时也能“老有所医”,已经成为许多养老机构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