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主观感受,不是客观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是主观感受,不是客观存在?
美是什么?这是美的本质问题。从本质论讲,我同意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吕荧作为中国当代唯物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他关于美的精辟见解以及他为人类美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无疑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迄今最为灿烂和不朽的一页。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吕荧讲:“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人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这实际上就是说,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就在于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当然,这种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美。如果自然美与人无关,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那么它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它还怎么可能给人作为审美主体带来一种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呢?
吕荧在论述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时,还深刻揭示了美与社会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等。他说:“美随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和意识。”
康德说:美具有主观的普遍性。因此,是人的主观感受赋予了客观事
物美的意义,美是通过人这一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著名的美学家克罗奇就说过:如果没有人的想像活动的话,自然中没有哪一部分是美。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特性,有美的特性,有丑的特性,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有不同的特性。比如:为什么从这个角度看唐诗美,可换了一个角度就是宋词更美呢?审美的标准和结果会因为人们的客观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而不同,对美的讨论要分角度,拥有不同观念文化及审美标准的人们,必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判断结果和追求行为。
美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感受之中,这正反应了人们追求自由的价值信念,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美丑,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这才是美存在的最大意义。亚里斯多德说:善就是美!柏拉图还说:实用就是美。哲学家休谟早就解释过:“美从来就不是物质的客观属性,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儒家经典《礼记》也提出“美恶皆在其心”,柏拉图更是高呼:“只有心中有了美的理念,一切事物才能称其为美。”
因此,“美是主观感受,不是客观存在,也非事物的原本属性!”美在不同的情况下是有不同的定义,应该是主观!因为只有你觉得着\这个事物是否美与不美.也许同一样事物你看着会说美而其他人却说不美!这就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了!举个例子,那些名胜的风景在人们评价他们以前就应景定义为美了么答案当然是没有.是我们人
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它美与否.所以美是主观的感受! 美是主观的,一个东西、一个人,一件事,美不美,是看,欣赏这个事物的主体,那
么这个主体有自已的申美观念,如如这个事物符合,他的申美观念,他就会说这是美的,但是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申美观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