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九年级上人音版4.3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自新大陆交响曲
![音乐教学设计-自新大陆交响曲](https://img.taocdn.com/s3/m/6b74bf02bd64783e08122b04.png)
音乐教学设计:自新大陆交响曲
音乐教案-自新大陆交响曲讨论比较两个主题在节奏旋律调式情绪上有何不同?对比节奏时让同学们念两主题的节奏;对比旋律时,教师用竖笛吹奏主题,学生吹奏主题;讨论比较后,表格。
(课件).听连接部活泼欢快的舞蹈性主题四完整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录像(课件).要求:注意交响乐队的编制,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记录乐曲的结构(各段的演奏顺序);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观看录像。
(课件).讨论乐曲的结构和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汇报自己记录的乐曲结构;(课件)结构图,并讲解;《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图——复三部曲式讨论乐曲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你自己有何感受?(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既表现作者对新大陆的印象,又表达了他身处新大陆,对遥远祖国的思念,还表现他对美国黑人印第安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五学唱歌曲《念故乡》.简介:《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首演一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更为人们喜爱。
德沃夏克的学生将这首曲子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行美国,流传全世界。
我国音乐家李叔同根据乐曲情感填词为歌曲《念故乡》。
.全体同学用竖笛吹奏此曲。
.唱词。
注意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六小结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学唱了歌曲《念故乡》,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地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2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0a5f085dcf84b9d528ea7a5b.png)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2、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前言:本学期来,我们欣赏了交响音乐中的序曲、交响诗、组曲、协奏曲等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的作品。
2、听一音乐主题《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此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何种情感?是哪个国家、那一位作曲家的什么作品?导入本课将欣赏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二、介绍作品、作者。
1、简介交响曲。
(1)提问交响诗的特点?(交响诗是一种内容比较具体的、有标题的单乐章管弦乐曲,它多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为题材。
(2)介绍交响曲的特点:交响曲是结构宏伟、庞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它通常包含四个乐章,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交响曲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重大的题材表现深刻的情感体验。
曲中几个乐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乐章可以单独演奏,但连续演奏时几个乐章的顺序不能改变。
2、介绍德沃夏克(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
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
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e985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7.png)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熟悉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熟悉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三、教学准备•放映设备、音响设备;•选取自新大陆唱片公司出版的人音版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音频;•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2.学习第二乐章播放第二乐章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理解其旋律和节奏特点。
3.教学人音演唱教师介绍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让学生模仿音频中的演唱,并纠正其演唱中的错误。
4.组织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5.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扩展教师让学生自行搜索第九交响曲的相关信息,撰写一份交响乐的介绍或是自己的感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七、教学评价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并能够进行集体演唱。
同时,学生能够对第九交响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使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人音版初音九上4.3知识与技能交响乐基础知识教案教案1000字
![人音版初音九上4.3知识与技能交响乐基础知识教案教案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f7c5a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1.png)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交响乐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交响乐的认识和理解。
(3)组织学生欣赏交响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背景、结构、情感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交响乐演出、开展音乐创作比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的魅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将使用人音版初音九上第4.3节《交响乐基础知识》作为主要教材,学生需要提前预习并做好笔记。
-《交响乐与生活》(作者:詹姆斯·布朗)
-著名交响乐作品的演奏视频,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等。
2.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交响乐的发展历程、著名作品和演奏技巧。
(3)《交响乐演奏技巧》(作者:乔治·巴罗斯)
(4)《世界著名交响乐作品解读》(作者:大卫·乔纳森)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交响乐的发展历程、著名作品和演奏技巧。
(2)学生可以尝试欣赏更多的交响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3)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音乐活动,亲身体验交响乐的魅力。
(4)交响乐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媒体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交响乐的现实意义。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1d135d79563c1ec5da71fb.png)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从而表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了解并记忆英国管的音色。
3.能够记住、会唱主题音乐a,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竖笛吹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a片段,提问: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带给大家怎样的情绪?【设计意图】竖笛学生都会吹奏,而且音色接近英国管,能够表现相应的情绪,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淡淡的思乡之情的环境中。
二、分段赏析(一)赏析a主题1、出示课题,学唱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学唱主题,对乐曲表达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体验。
2、简介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捷克民族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
3、学习什么是交响曲课件出示交响曲定义、管弦乐队编制、交响曲体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及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交响曲的定义、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4、聆听a主题,分辨演奏乐器(1)教师播放a主题,学生聆听、分辨演奏乐器。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英国管。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课件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记忆英国管及其音色特点,解决教学目标。
5、再次视唱a主题,分析旋律创作手法(1)对比聆听带附点和不带附点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反应。
(2)分析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分析创作手法有助于进一步感受情绪及背唱旋律。
6、背唱主题a接龙游戏,师生变换顺序演唱a主题,背唱。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人音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f4a47e0b1c59eef8c7b4f2.png)
设计人:检查人:教案编号:
课题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品表达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
2、理解交响曲相关知识。
3、了解感受作品主题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解
作品
预习。
简介作品作者。
初
步
感
知
分别用心聆听。
1、作品的拍号?
2、作品带给你的感受?
聆
听
分
析
1、作品内容?
2、作品情绪?
3、不同拍号风格怎样?
1、请同学分析作品表达内容。
2、感受情绪。
3、体验作品风格。
理解
1、喜欢哪一部分?
2、随录音模唱。
再次聆听。
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反思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https://img.taocdn.com/s3/m/b97c5ed965ce050876321376.png)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聆听、演唱、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现力、创造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响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难点初步了解交响曲。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多媒体播放乐曲《春节序曲》,并提问:乐曲的演奏形式(交响曲)学生聆听感受歌曲,老师由此引出新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二)初步感知1.初听: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2.复听:老师弹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思念家乡,对家乡的热爱)3.拓展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诙谐曲,4急板或快板。
(三)深入了解1.聆听引子部分,提问演奏乐器(管乐)2.聆听A段,老师弹唱主题a,提问主奏乐器(英国管),感受音乐情绪(忧伤、平静)播放主题b,提问乐器(弦乐、小提琴),比较和主题a情绪的变化(明朗秀丽,更加欢快活泼)3.聆听B段,播放主题C,提问主奏乐器(长笛、单簧管),对比音乐情绪的变化(更加柔和)播放主题d,对比主奏乐器(单簧管)又加入长笛,情绪更加高涨,再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4.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歌剧《水仙女》等。
(四)音乐活动播放歌曲《念故乡》,我国音乐家李叔同根据乐曲主题a填词,学生分组有感情演唱歌曲《念故乡》。
(五)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同学们自主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旨:认识交响曲,感受了作者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为家乡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欣赏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欣赏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7fe6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b.png)
《欣赏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欣赏贝多芬的《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交响曲的构成,感受《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独特魅力,并从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第二乐章的音乐特色。
2. 技能:能够分辨并感受音乐中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评价任务1.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2. 音乐理解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书面作业,评价其对《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理解程度。
3. 音乐感受评价:通过学生的音乐感受记录,评价其对音乐中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感受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介绍作品背景:介绍《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第二乐章的特点。
3. 音乐欣赏:完整播放第二乐章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并分享小组内的观点。
5.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6. 再次欣赏:再次播放第二乐章的音乐,让学生再次感受音乐的魅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问答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记录自己对《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感受和理解,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绘画等形式的表达。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人音版初音九上4.2.1《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教案教案1000字
![人音版初音九上4.2.1《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教案教案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5230f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1.png)
1.讲授法:介绍交响曲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法:分析交响曲的结构和乐器配置。
3.欣赏法:欣赏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4.讨论法:让学生参与音乐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贝多芬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1)讲授法:通过讲解《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交响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分析法:对交响曲的结构和乐器配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和乐器的表现力。
(3)欣赏法:播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内容逻辑关系
2. 音乐的结构:阐述音乐结构的基本要素,如主题、变奏、重复等,以及它们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3. 音乐的情感表达: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表达情感,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情感特点。
4. 音乐创作背景:介绍音乐创作背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背景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
5. 交响乐的乐器配置:讲解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作用和音色特点,以及它们在音乐表现中的组合和搭配。
4. 音乐创作背景:音乐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的生平事迹、创作环境、社会背景等,这些背景对音乐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有重要影响。
5. 交响乐的乐器配置:交响乐通常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不同的乐器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和风格。
6. 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音乐欣赏需要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通过对比、分析、联想等方式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fa65ce009581b6ad9eb8a.png)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学唱其音乐主题。
2、了解曲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第九交响曲是民族乐派交响曲的,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二、乐曲分析广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初三音乐上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部教学设计
![初三音乐上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bbbec751e79b896902262e.png)
课题: 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歌曲:《念故乡》课型:综合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交响曲,认识管弦乐队,了解管弦乐队的组成和乐队里的各种乐器。
了解第九交响曲创作背景等。
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能够欣赏乐曲表现的情感。
教学用具:电子琴.音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一)导入聆听春节序曲引出交响曲知识点,了解管弦乐队。
(二)知识点(PPT)1.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2.管弦乐队的组成以管弦乐队双管编制为标准为班级的学生划分小组。
根据时间相应介绍管弦乐队的每样乐器。
交响乐队是器乐大家族,一般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乐器比例:交响乐队以木管作为判定编制规模大小的标志。
如果常用的每一种木管乐器都用上两件,那构成“双管”编制的乐队;用上三件,即构成“三管”编制的乐队;用上四件,即构成“四管”编制的乐队。
为了跟各组乐器之间数量的比例合理,随着木管乐器的增减,弦乐器及其它乐器的数量也要相应的变化,以保持声部音响的平衡。
双管编制的乐队的总人数约有60人。
木管乐器组8名,其中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2支,铜管乐器组8名,其中圆号4支,长号3支,大号1支;弦乐器组40名,其中第一小提琴12把,第二小提琴10把,中提琴8把,大提琴6把,低音提琴4把;打击乐器组中的定音鼓及其它打击乐器共需3至4位演奏员。
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九年级音乐上册人音版】
![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九年级音乐上册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389d6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3.png)
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 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讲授新课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 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 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 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 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 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
第十九课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念故乡》
还记得这首歌吗?这 首歌由谁作曲?是哪一部 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出自《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
讲授新课
作者简介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 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 《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他的作品始终 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 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欣赏乐曲
第三主题
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 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
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 情感。
欣赏乐曲明朗、优美的旋律。它表 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
欣赏乐曲
欣赏卡拉扬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全曲
讲授新课
创作背景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 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 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 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 月完成的作品。
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 乐团首演。
第九交响曲音乐教案
![第九交响曲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57cf8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e.png)
第九交响曲音乐教案第九交响曲音乐教案【篇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设计方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微课程设计方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微课程学习任务单【篇二:音乐教案】第七课重温学过的音高与节奏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2.在学习词语,积累词汇的同时,提高学生认识事的能力。
3.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重点::认识生字箫、笙、钹、琵琶几个比较难记的字。
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关键::会写4个生字。
课时:2课时教具:生字卡片学具:生字卡片相关知识点:乐器的名称教学突破点:随图识字教学过程:一、先声夺人,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今天给你们放一首好听的曲子。
你想听吗?(播放春节序曲)这首交响乐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自己的小乐队演奏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我们的小乐队》。
(板书课题)这么好听的曲子,是哪些乐器演奏出来的呢?今天老师就把这些乐器请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识字。
1.实物展示,学习金字旁的锣、钹。
第一位朋友呀,嗓门最大了,你看,它来了!(出示实物锣)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字卡读锣,这个字怎么记呢?(学生说出是形声字,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即可)组词语。
锣鼓喧天,好热闹啊,把另外一个嗓门大的朋友也吸引来了,它说我比锣的嗓门大呢!出示实物钹,它叫什么名字呢?出示字卡读钹,反复读,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有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为什么都是金字旁呢?你还能说出一些金字旁的字吗?2.唢呐声声,学习口字旁的乐器。
还有一种乐器,也是金属制成的,不但嗓门大,而且声音高亢,不信你们听。
它是谁?(播放音频唢呐的音乐)出示词卡唢呐,这两个字怎么记呢?唢字右边我们没写过,大家注意观察,把它写出来好吗?指导学生书写唢。
呐字读准音,然后组词语。
3.竹字当头,学习竹字头的字。
乐器的材料不同,字形也不一样。
像这种乐器,同学们都很熟悉。
出示笛子图片,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读词卡笛子,这个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呢?还有许多的乐器是竹子制成的,你们想见见它们吗?出示笙箫古筝图片,读词语笙、箫、古筝。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8f8517a76e58fafab00385.png)
(1)英国管演奏的悲凉、伤感的主题,歌曲《念故乡》就是由这个主题发展而来,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并感受一下。这个主题既像是揭示海华沙的孤独和痛苦,又像是奄奄一息的敏妮海哈对海华沙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寄寓作者对遥远祖国的怀念。
3、完整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录像(课件)
要求:注意交响乐队的编制,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记录乐曲的结构(各段的演奏顺序);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讨论乐曲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你自己有何感受?
三、课堂练习:
讨论乐曲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你自己有何感受?
表演唱歌曲《念故乡》
四、课堂小结:
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学唱了歌曲《念故乡》,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地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五、布置作业:
试为《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填写新的歌词。当你认为满意之后,唱给家里的亲人们听。背唱歌曲《念故乡》
六、板书设计: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捷 德沃夏克
七、教学后记
复备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3、全体学生视唱旋律,注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4、唱词。注意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三、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1、介绍德沃夏克(课件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初中音乐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初中音乐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https://img.taocdn.com/s3/m/51db441bf111f18583d05a8b.png)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初中音乐教案课题: 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歌曲:《念故乡》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标题音乐的感受教学用具:电子琴.音响教前分析: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之前,最好先学唱《念故乡》这首歌。
在学歌的过程中,可顺带地介绍这部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念故乡》���牐牭挛窒目恕兜诰�(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英国管吹奏的旋律,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这段旋律的歌唱性很强,又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
正是这种原因,德沃夏克的一位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
后来,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
在我国,这首歌被译为《念故乡》。
��(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1.作品创作原由�牐�____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邀请德沃夏克担任该院院长。
德沃夏克到纽约后,琴妮·瑟勃夫人急于要他依据朗费罗的史诗《海华沙之歌》创作一部歌剧。
歌剧《海华沙》并未作成。
但其中的一些创作初稿后来就用在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
____年5月24日,这部交响曲创作成功。
这部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部作品。
本来,作者并没有给交响曲加标题,但在公演前不久,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新大陆”的标题,并得到了德沃夏克的同意。
人音版九上第四单元第1课时《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
![人音版九上第四单元第1课时《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https://img.taocdn.com/s3/m/1730433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4.png)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歌曲当中体验,发现和享受音乐美,让学生中在音乐中体验热爱故乡的情感。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材分析: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
这部交响曲描述了作曲家踏上新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印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远离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作品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汲取了美国民间音乐,尤其是印第安民间音乐,并融进了自己的音乐灵感创作而成的。
音乐情绪以抒情为主,表现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舞曲、进行曲、室内乐、交响诗、协奏曲等体裁,但对交响曲还未接触。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方面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
演奏乐器:英国管(双簧管乐器的一种。
又称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
(3)A乐段主题b:教师播放音频并介绍演奏乐器:弦乐:(一般是指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画面:这段充满无限乡愁的轻柔的美丽旋律b主题,是由弦乐奏出。
作者仿佛在回忆故乡的美好记忆。
力度变化:弱→强→弱(4)A段两主题对比(5)B乐段主题c:教师播放音频演奏乐器:由长笛和双簧管(木管类乐器。
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交替奏出三连音的悲痛主题。
情绪: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一种无言的凄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新大陆交响曲
课题自新大陆交响曲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二)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念故乡》片段,提问:
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由谁作曲?是哪一部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
二、学唱歌曲《念故乡》
1.简介:《念故乡》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选自其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首演一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更为人们喜爱。
德沃夏克的学生将这首曲子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行美国,流传全世界。
在我国被译作《念故乡》。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3、全体学生视唱旋律,注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4、唱词。
注意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
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三、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1、介绍德沃夏克(课件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 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
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
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2、介绍《自新大陆交响曲》及第二乐章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
新大陆原指南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美国。
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其中第二乐章被称为“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
其中的音乐形象同诗人朗费罗的叙事诗《海华沙之歌》中的第二十章“饥荒”有联系,诗中的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妻子敏妮海哈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阴森森的密林里为她掘好坟墓,与她的遗体告别。
3、听、辨、分析音乐主题
(1)听引子分辨是何类乐器、在哪个音区奏出了几个和弦?表现了何种情绪?烘托了何种气氛?(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了七个和弦,表现了低沉、忧郁的情感,烘托了故事的悲惨、凄切的气氛)
(2)唱a主题,讲故事
(1)英国管演奏的悲凉、伤感的主题,歌曲《念故乡》就是由这个主题发展而来,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并感受一下。
这个主题既像是揭示海华沙的孤独和痛苦,又像是奄奄一息的敏妮海哈对海华沙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寄寓作者对遥远祖国的怀念。
(3)听辨b主题(课件旋律) 是何种乐器演奏的?其情绪与a是否相同?(是由弦乐加弱音器演奏的,其情绪与a主题基本相同,只是稍激动些)。
(4)演唱、比较c、d两个主题(课件两个主题和问题)
①听两个主题的录音。
②讨论、比较两个主题在节奏、旋律、调式、情绪上有何不同?对比节奏时让同学们念两主题的节奏;对比旋律时,教师演唱c主题,学生演唱d主题;讨论、比较后,表格。
(课件)
4、完整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录像(课件)
1.要求:注意交响乐队的编制,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记录乐曲的结构(各段的演奏顺序);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2.观看录像。
(课件)
3.讨论乐曲的结构和自己的感受。
(1)请同学汇报自己记录的乐曲结构;
(2) (课件)结构图,并讲解;《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图——复三部曲式
(3)讨论乐曲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你自己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既表现作者对新大陆的印象,又表达了他身处“新大陆”,对遥远祖国的思念,还表现他对美国黑人、印第安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5、布置课外作业:试为《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填写新的歌词。
当你认为满意之后,唱给家里的亲人们听。
六、小结
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学唱了歌曲《念故乡》,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地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