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管理培训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疗卫生政策法规与医疗风险管理知识PPT课件
康复功能
医院主要的功能, 对医院的全体
包括诊疗和护理 职工进行终生
两大业务,分门 在职教育。ຫໍສະໝຸດ 诊医疗、急诊医 “三基”培训,
疗、住院 医疗和 住院医师的规
康复医疗。
范培训,各种
培训班。
结合医疗实践 进行广泛的科 学研究是不断 提高医疗质量 的重要保证。
医院除应 完成医疗 任务外, 开展社会 医疗服务 和疾病防 疫。
2、社会共同承 担责任和分担 风险的原则
3、保障性原则
原则
4、公平与效率相结 合的原则
5、医疗保险基金专 款专用的原则
6、合理偿付医疗费 用的原则
8
02
医院分级管理
9
何谓医院分级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 国建立医院评审制度后, 把医院划分为三级,即 一级医院、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各级医院又 各自分为甲、乙、丙三 等。
18
包括院内康复 医疗和以外康
复指导等。
12
03
医疗风险管理
13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工 作人员,所有取得了医 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 疗机构,取得了执业资 格证的医护人员都是医
4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
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指卫生法主体由于违反行为、违约 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后果。
1、违反卫生法 律规范应承担的 法律后果。
2、承担法律 责任必须由卫 生法律、法规 和规章明细、 具体的规定。
3、具有国家强制性, 及卫生法律责任的履 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违法者拒绝承担由其 违法而必须承担的法 律责任时,将强制其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护理风险管理》PPT课件
.
11
研究表明,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主要为:
所护理病人的病情危重 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太高 工作负担太重 上班的护士太少 与同事、病人及家属的冲突等
.
12
重点关注的护理人员:
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上岗的人员 工作时注意力分散、情绪状况不良、业务能力欠 人员 身体欠佳的人员 自律性差的人员 护患交流障碍者。
缺的
.
13
二、制度常规风险
护理执业风险规章制度是在医疗执业风险法律制度的规 定之下,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由各级部门制定的防范护理风险的制度。
.
14
从内容上看,护理执业风险规章制度主 要分为以下几类:
• 护理交接班制度 • 查对制度 • 抢救制度 • 科室药品、设备保管使用制度 • 护理会诊制度 • 病房安全制度 • 其它制度:如突发事件处置制度等。
医疗服务系统和组织工作出现的问题: 有许多研究表明,组织系统 性因素是医疗护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半以上的医疗护理不良 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护理错误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自身的问 题,而是医院运行系统和组织工作出现的偏差。例如:护理人员缺 乏必要的培训、人员配备不足、工作流程不合理、管理监督不严等。 研究者认为,改进医院系统及流程可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受伤害。 7、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咨询。
.
17
风险概述
技术性强: 护理技术操作是引发纠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重复性强: 表面上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使人容易产生职业
疲溃,在工作中掉以轻心,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易引起 纠纷。 服务性强: 加上世俗的偏见,使得护理人员出现心理上的落 差,在工作中产生抵触心理,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出现护理失误,引起纠纷。 人文性强: 如果在技术上或人际沟通技巧上稍欠缺都有可能 导致不满,导致纠纷发生。
ISO14971-2019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标准培训教材
ISO14971-2019医疗设 备—风险管理在医疗设备
中的应用标准培训教材
allen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要求 5 风险分析 6 风险评估
目录
7 风险控制 8 总体残留风险评估 9 风险管理审查 10 生产和后期制作活动 附件A(资料性)要求的理由 附件B(资料性)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流程 附件C(资料性)基本风险概念
3 术语和定义
3.8生命周期
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报废和处置,整个医疗器械 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3 术语和定义
3.9制造商
负责设计和/或制造医疗设备(3.10)的自然人或法人,目的 是使该医疗设备(3.10)以其名义可使用,无论该医疗设备 (3.10)是否为由该 人本人或由他人代为设计和/或制造
注释 1:自然人或法人有最终法律责任,以确保遵守拟提供 或出售的医疗设备所在国家或地区对医疗设备的所有适用法 规要求,除非该责任特 别由另一人承担该辖区内监管机构 (RA)的人员。
3 术语和定义
3.9制造商 进入注释 6:仅将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添加到医疗设备或 包装上,而不覆盖或更改现有标签的授权代表,分销商或进 口商,不被视为制造商。 进入注释 7:在某种程度上,配件应符合医疗设备的法规要 求,负责该配件的设计和/或制造的人员应被视为制造商。
3 术语和定义
3.10医疗装置 制造商(3.9)拟单独或组合用于人类的仪器,仪器,工具, 机器,器具,植入物,体外使用的试剂,软件,材料或其他 类似或相关物品或以上的特定医疗目的 —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测,治疗或缓解, —诊断,监控,治疗,减轻或补偿伤害, —对解剖结构或生理过程的调查,替换,修改或支持,
3 术语和定义
中的应用标准培训教材
allen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要求 5 风险分析 6 风险评估
目录
7 风险控制 8 总体残留风险评估 9 风险管理审查 10 生产和后期制作活动 附件A(资料性)要求的理由 附件B(资料性)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流程 附件C(资料性)基本风险概念
3 术语和定义
3.8生命周期
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报废和处置,整个医疗器械 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3 术语和定义
3.9制造商
负责设计和/或制造医疗设备(3.10)的自然人或法人,目的 是使该医疗设备(3.10)以其名义可使用,无论该医疗设备 (3.10)是否为由该 人本人或由他人代为设计和/或制造
注释 1:自然人或法人有最终法律责任,以确保遵守拟提供 或出售的医疗设备所在国家或地区对医疗设备的所有适用法 规要求,除非该责任特 别由另一人承担该辖区内监管机构 (RA)的人员。
3 术语和定义
3.9制造商 进入注释 6:仅将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添加到医疗设备或 包装上,而不覆盖或更改现有标签的授权代表,分销商或进 口商,不被视为制造商。 进入注释 7:在某种程度上,配件应符合医疗设备的法规要 求,负责该配件的设计和/或制造的人员应被视为制造商。
3 术语和定义
3.10医疗装置 制造商(3.9)拟单独或组合用于人类的仪器,仪器,工具, 机器,器具,植入物,体外使用的试剂,软件,材料或其他 类似或相关物品或以上的特定医疗目的 —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测,治疗或缓解, —诊断,监控,治疗,减轻或补偿伤害, —对解剖结构或生理过程的调查,替换,修改或支持,
3 术语和定义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PPT课件
医疗信息化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例如电子病历、远程监测等技术的应 用,能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实时监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 疗质量与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医疗资 源的配置和管理。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实际操作等方 式,对医务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技 能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等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 和完善,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和医疗质 量与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与安全案
05
例分析
医疗质量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一
某医院因药品管理不善导致患 者用药错误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 ,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 度。
风险控制
制定并实施控制措施,降 低或消除风险,保障患者 安全。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通过培训、监督和制度建设等手 段,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事故报告
建立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 及时上报医疗事故。
事故处理
对已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分 析,采取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 再次发生。
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医疗安全的方法
医疗机构应通过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医务人 员安全意识等多项措施,保障患者的 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也 是患者的基本权益,关系到患者的生 命健康和家庭的幸福。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01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医疗质量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例如电子病历、远程监测等技术的应 用,能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实时监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 疗质量与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医疗资 源的配置和管理。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实际操作等方 式,对医务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技 能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等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 和完善,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和医疗质 量与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与安全案
05
例分析
医疗质量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一
某医院因药品管理不善导致患 者用药错误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 ,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 度。
风险控制
制定并实施控制措施,降 低或消除风险,保障患者 安全。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通过培训、监督和制度建设等手 段,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事故报告
建立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 及时上报医疗事故。
事故处理
对已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分 析,采取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 再次发生。
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医疗安全的方法
医疗机构应通过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医务人 员安全意识等多项措施,保障患者的 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也 是患者的基本权益,关系到患者的生 命健康和家庭的幸福。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01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医疗质量
《医疗器械管理培训》PPT课件(2024版)
美国FDA对医疗器械也有GMP的法规要求:cGMP (current GMP)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业内习惯称为
“医疗器械GMP” ),它是一项强制性的法规,是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 理过程的最低要求。
2024/11/13
2、3类医疗器械取得注册证前,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 系
2003年,国家局提出制定规范的任务、原则。 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8省、45家企业、10个产品进行了试点。 2008年12月2日,第一次送审。
2009年12月16日,正式发布。
2024/11/13
《规范》及相关配套文件的主要组成
2024/11/13
现场检查结果
1.通过检查 1)发放《医疗 器械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检查结果 通知书》 2)通知书有效 期4年
2.整改后复查 1)6个月内提交复
查申请和整改报告 2)复查应当在收到 申请后30个工作日
内完成 3)整改复查仍达不 到 "通过检查"标准 的,检查结论为"未 通过检查"
3.未通过检 查 1~6个月 后,可重新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是国际上普遍实施的法 规要求;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对 医疗器械生产全过 程控制,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的重要手段。
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 产 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 关法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组织制定了《医疗 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2024/11/13
美国:1978年,实施医疗器械GMP 1997年,对质量体系专门立法,发布质量体系法规 QSR 21CFR820(QSR:Quality System Regulation) 又称cGMP:以ISO 13485:1996 为基础。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业内习惯称为
“医疗器械GMP” ),它是一项强制性的法规,是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 理过程的最低要求。
2024/11/13
2、3类医疗器械取得注册证前,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 系
2003年,国家局提出制定规范的任务、原则。 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8省、45家企业、10个产品进行了试点。 2008年12月2日,第一次送审。
2009年12月16日,正式发布。
2024/11/13
《规范》及相关配套文件的主要组成
2024/11/13
现场检查结果
1.通过检查 1)发放《医疗 器械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检查结果 通知书》 2)通知书有效 期4年
2.整改后复查 1)6个月内提交复
查申请和整改报告 2)复查应当在收到 申请后30个工作日
内完成 3)整改复查仍达不 到 "通过检查"标准 的,检查结论为"未 通过检查"
3.未通过检 查 1~6个月 后,可重新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是国际上普遍实施的法 规要求;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对 医疗器械生产全过 程控制,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的重要手段。
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 产 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 关法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组织制定了《医疗 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2024/11/13
美国:1978年,实施医疗器械GMP 1997年,对质量体系专门立法,发布质量体系法规 QSR 21CFR820(QSR:Quality System Regulation) 又称cGMP:以ISO 13485:1996 为基础。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与风险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2
设计开发
YY/T 0287-2003IDT ISO 13485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C) 1、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 力; 2、识别并提议必要的措施。 应保留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包括所评审的设计、涉及的参加者和评审 日期。
ppt课件
13
设计开发
YY/T 0287-2003IDT ISO 13485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C) 组织应将验证计划形成文件,验证计划 包括方法、接收准则,适当时包括包含样 本量原理的统计技术。 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
US-QP-11《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US-QP-13《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ppt课件
9
设计开发
YY/T 0287-2003IDT ISO 13485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P)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适当时,随着设计 和开发的进展,应保持并更新设计和开发策划文件。 在设计和开发策划期间,组织应将以下方面形成文件: a) 设计和开发阶段; b) 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评审; c) 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d)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e) 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到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可追溯的方法; f) 所需的资源,包括必要的人员能力。 最终产品的验证——型式检验 最终产品的确认——临床试验
ppt课件
10
设计开发
YY/T 0287-2003IDT ISO 13485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D) 输入应包括: a)根据预期用途所确定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安全要 求; b)适用的法规要求和标准; c)适用的风险管理的一个或多个输出; d)适当时,源于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 e)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所必须的其他要求。 应对这些进行评审,以确保是充分与适宜的,并经批 准,保留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课件ppt
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培养医务人员的安全意 识,使其自觉遵守医疗安全规定。
团队合作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团 队合作氛围。
持续改进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完 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04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 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 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06
未来展望
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发展趋势
持续改进
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更加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 流程、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更加依赖信息化 和智能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远程诊疗等功能,提高医 疗效率和质量。
医疗安全
医疗服务过程中避免患者发生不 良事件和医疗事故的过程和结果 。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的医疗服务能够提高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增强患
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 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合法 权益,减少医疗纠纷和投 诉。
提高医疗机构声誉
案例启示与教训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通过案例分析,让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医 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和使 命感。
强调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在提高医疗质量 与安全中的关键作用,避免因沟通不畅导 致的医疗差错。
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
强化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和探索,优化诊疗 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目标人群
医疗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培养医务人员的安全意 识,使其自觉遵守医疗安全规定。
团队合作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团 队合作氛围。
持续改进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完 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04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 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 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06
未来展望
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发展趋势
持续改进
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更加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 流程、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更加依赖信息化 和智能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远程诊疗等功能,提高医 疗效率和质量。
医疗安全
医疗服务过程中避免患者发生不 良事件和医疗事故的过程和结果 。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的医疗服务能够提高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增强患
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 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合法 权益,减少医疗纠纷和投 诉。
提高医疗机构声誉
案例启示与教训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通过案例分析,让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医 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和使 命感。
强调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在提高医疗质量 与安全中的关键作用,避免因沟通不畅导 致的医疗差错。
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
强化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和探索,优化诊疗 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目标人群
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ppt课件
定期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
根据审核结果进行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如完善管 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等。
06
高警示药品风险研究中需注 意的问题
重视风险研究的前瞻性
及时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针对高警示药品风险进行前 瞻性研究。
针对新发药品风险,应基于药品特性、临床使用情况等,进 行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制定。
风险控制的监测与评估
要点一
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 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警示药品风险监 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 风险问题。
要点二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高警示药品进行 风险评估,分析药品风险因素对医疗 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影响,采取相应的 措施降低药品风险。
要点三
加强风险沟通与协作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沟通与协作,及时反馈和处理存在的 药品风险问题。同时,还应当与供应 商、患者及其家属等相关方进行充分 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高警示药品风 险管理问题。
药品风险要素控制
01
人员素质提升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 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 心和专业水平,减少因人员素质 问题引起的药品风险。
03
02
药品库存风险控制
药品采购风险控制
加强药品采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建立采购审批制度,对供应商进行 全面评估和审核,确保采购的药品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符合国家法 律法规要求。
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
医疗机构应通过会议、培训、宣传等 多种渠道,确保高警示药品风险信息 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风险培训计划与实施
01
02
03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审核结果进行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如完善管 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等。
06
高警示药品风险研究中需注 意的问题
重视风险研究的前瞻性
及时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针对高警示药品风险进行前 瞻性研究。
针对新发药品风险,应基于药品特性、临床使用情况等,进 行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制定。
风险控制的监测与评估
要点一
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 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警示药品风险监 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 风险问题。
要点二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高警示药品进行 风险评估,分析药品风险因素对医疗 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影响,采取相应的 措施降低药品风险。
要点三
加强风险沟通与协作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沟通与协作,及时反馈和处理存在的 药品风险问题。同时,还应当与供应 商、患者及其家属等相关方进行充分 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高警示药品风 险管理问题。
药品风险要素控制
01
人员素质提升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 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 心和专业水平,减少因人员素质 问题引起的药品风险。
03
02
药品库存风险控制
药品采购风险控制
加强药品采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建立采购审批制度,对供应商进行 全面评估和审核,确保采购的药品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符合国家法 律法规要求。
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
医疗机构应通过会议、培训、宣传等 多种渠道,确保高警示药品风险信息 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风险培训计划与实施
01
02
03
制定培训计划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课件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课件
第9页
(一)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 健康服务为宗旨。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提升医 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各项工作 立足点和出发点。要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 护人员责任意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二)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关键。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高低, 是衡量一个医疗机构管 理水平主要标志。也是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 纠纷和医疗事故, 切实维护医患双方正当权益, 维 护正常医疗秩序需要。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课件
第2页
第一节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概 述
风险是指人类无法把握与不能确定事故所造成不 确定性。风险含有客观性、永恒性、不定性和危 害性等特征。
医疗护理风险是风险特殊表现类型, 它是基于医疗 护理行为(medical and nursing behavior)诊疗 活动和探索中发生风险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课件
第12页
医院内部采取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升 医疗质量和加强对医疗护理行为风险防范 。
1. 院级医疗风险防范管理 2. 科室医疗风险防范管理 3. 医疗风险安全防范个体管理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课件
第13页
(二)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管理方法 1. 机构落实、人员落实 2. 责任落实、强化监督 3. 医疗服务监督和医疗风险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步
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课件
第10页
(三)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是评价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优劣主要指标。医疗护理行为 是风险和利益并存, 而且贯通诊疗、治疗和康复全 过程。
(四)建立有效医疗护理行为法律风险防范和管 理制度, 将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机 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 优胜劣汰, 其中最关键原因 是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是否得到患者认可。
医疗安全培训课件PPT课件
对医疗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核,确 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更新, 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制定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规范 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
对新技术和新疗法进行风险评估和监 控,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使用的规 范性和安全性。
赔偿与处罚
根据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医疗 机构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并
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
01
调解原则
医疗纠纷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尊重医患双方
的合法权益。
02
调解程序
医患双方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
请。调解委员会应当在受理申请后进行调解,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教训四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医疗 安全管理
06
未来医疗安全展望与建 议
医疗技术发展对医疗安全的影响
医疗技术进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医 疗安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
医疗数据安全
随着医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疗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备份和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患者隐 私和数据安全。
医疗安全培训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医疗安全概述 • 医疗安全制度与法规 • 医疗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 医疗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 医疗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未来医疗安全展望与建议
01
医疗安全概述
医疗安全定义
01
医疗安全是指在整个医疗服务过 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 少患者受到与医疗行为有关的伤 害或死亡的风险。
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更新, 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制定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规范 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
对新技术和新疗法进行风险评估和监 控,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使用的规 范性和安全性。
赔偿与处罚
根据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医疗 机构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并
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
01
调解原则
医疗纠纷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尊重医患双方
的合法权益。
02
调解程序
医患双方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
请。调解委员会应当在受理申请后进行调解,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教训四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医疗 安全管理
06
未来医疗安全展望与建 议
医疗技术发展对医疗安全的影响
医疗技术进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医 疗安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
医疗数据安全
随着医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疗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备份和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患者隐 私和数据安全。
医疗安全培训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医疗安全概述 • 医疗安全制度与法规 • 医疗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 医疗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 医疗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未来医疗安全展望与建议
01
医疗安全概述
医疗安全定义
01
医疗安全是指在整个医疗服务过 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 少患者受到与医疗行为有关的伤 害或死亡的风险。
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ppt课件
风 险 的 控 制
•
经济单位在风险不能避免或在从事某项经济活 动势必面临某些风险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控制风 险的发生、减少风险的发生或如何减少风险发生后 造成的损失,即为控制风险预防和抑制风险。 • 控制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控制风 险因素,减少风险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 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就要进 行准确预测;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就要果断地采取措 施。
风 险 识 别
• 风险识别的目的: •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那些部分、区域是危 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 转化为事故的过程规律、转换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使初步筛选 风险,为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支持。 • 风险识别的几个方面: • 1、所有已发生事故或事故征候的原因。 • 2、所有违反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现象。 • 3、日常安全检查事项。 • 4、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符合性: • 及时更新 • 引入新项目,新活动或对原有活动进行变更时,方针发生变 化,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 全员参与。
风险评估八因素定位标准
• 频度:5年为一发生周期。高:≤2年;中:3-4年;低≥5年。 • 危害后果:严重:高;较严重:中;不严重低。 • 成本费用:高:≥70万;中:30-70万;低:≤30万。
• 造成医院声誉影响:高:新闻媒体报道;中:上法院;低:行政 部门监管处罚。 • 防范能力:高:人员与设施设备齐备;中:基本充足;低:一般, 有认知。 • 认知度:强:认知度与监控体系完善;中:尚可;弱:较少。 • 监测灵敏度:大:隐匿性强和执行力弱;中:尚可;小:较低。 • 处置能力:强:自生能解决;中:外援配合度高;低:外援配合 度低。
风险来源
环境风险
影响经营模式变动的不确定性
2023版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 解读ppt课件
预警机制,以及应急处理 流程。
建立健全高警示药品不良事件 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风 险防控。
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
定期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
将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成效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 核和责任制考核范围。
开展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合规性评估 。
培训内容
涉及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知识、药品使用规范、不良事件处置等内容,强调 药品风险意识和严谨操作规范。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受训人员真正理解和掌握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知识。
持续改进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持续改进培训质量,确保高 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05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实施保 障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成立专门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流程。
建立药品使用安全委员会,定期评估和分析高警示药品的风险。
制度建设与规范流程
建立完善的高警示药品采购、 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 的制度规范。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是为 了加强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的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而制定的
法规和指导文件。
高警示药品是指具有高度风险 和潜在安全问题,使用不当会 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规范旨在加强医疗机构对高警 示药品的重视,建立完善的风 险管理体系,规范药品使用流
程,降低药品风险。
高警示药品的界定与分类
风险评估工具
可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评分等。
风险评估的实施与结果应用
建立健全高警示药品不良事件 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风 险防控。
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
定期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
将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成效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 核和责任制考核范围。
开展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合规性评估 。
培训内容
涉及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知识、药品使用规范、不良事件处置等内容,强调 药品风险意识和严谨操作规范。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受训人员真正理解和掌握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知识。
持续改进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持续改进培训质量,确保高 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05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实施保 障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成立专门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流程。
建立药品使用安全委员会,定期评估和分析高警示药品的风险。
制度建设与规范流程
建立完善的高警示药品采购、 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 的制度规范。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是为 了加强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的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而制定的
法规和指导文件。
高警示药品是指具有高度风险 和潜在安全问题,使用不当会 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规范旨在加强医疗机构对高警 示药品的重视,建立完善的风 险管理体系,规范药品使用流
程,降低药品风险。
高警示药品的界定与分类
风险评估工具
可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评分等。
风险评估的实施与结果应用
医疗风险防范培训课件.ppt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
东莞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6】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
东莞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6】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
东莞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6】
东莞市二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评价标准
Identity
医院现行制度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 预警
医疗风险 追溯
医疗风险 控制
医疗风险管理:NPSA于2004年提出整合风险管理概念
(integrated riskmanagement),即识别、评估、分析和管理组织 各个层面所有风险和安全事件,并从整体上报告所有结果,有助于 确立风险管理的优先次序,改进决策,实现风险、效益和成本间的 合理平衡。2006年WHO报告指出医疗安全与医疗风险管理,包括 医疗机构或个人所采取的预防、补救或减少病人安全事件(或潜在安 全事件)发生或再发生的行动与措施。
医疗风险预警、控制和追溯制度:
医疗风险警示范围
在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不作为”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风险的警示范围。 医疗风险警示分级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风险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风险警示分为三级。
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订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及书 写影响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文献内容; 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患者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以下简称后果); 3.在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缺陷,但无后果; 4.各种医疗操作不当或不成功,患者投诉但无后果; 5.其他未引起后果,但有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 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1.超过24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6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 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投诉; 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确诊(超过72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治疗方案,延误治疗,造成患者投诉; 3.三级查房不及时,特别是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造成患者投诉; 4.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或法院判决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有一定的过失或差错; 5.一年内,被二次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级医疗风险警示 1.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 2.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酿成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损害; 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患者经济补偿的; 4.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YYT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高级应用》培训课件
1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
第一部分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章:医疗器械存在风险的理解
第一节初步认识医疗器械风险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四节风险管理运用基本理念 第五节我国医疗器械法规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六节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和发展 第七节 YY/T0316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二、实施风险管理是对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的需要 1、在医疗器械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发生风险。 2、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标准不能完全覆盖风险管理的要求。利 用风险管理标准进行风险管理,是执行产品各种标准的补充。 3、医疗器械在非正常运行(即故障状态)时有风险,在正常 使用状态下也会有风险。 三、实施风险管理是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0
第二章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三节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二、只有实施风险管理才能避免或减少医疗器械造成的伤害; 1)国家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每年都会收到:使用医疗器械 死亡、过敏、并发症、灼伤、断裂、不愈合等诸多报告。 2)02年~07年收到骨科植入物可疑不良事件800余次; 3)07年收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12000余份,有效的8000余份; 4)收集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是对风险控制的补充。
解释:
有效的概念是达到预期的要求,可以验证,如:检 测、临床。 安全是相对的概念,要达到受益和风险的平衡。
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
险的初步认识 第二节初步了解风险的基本概念
9
第一章第二节: 风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风险的基本概念
一、几个定义
15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
第一部分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章:医疗器械存在风险的理解
第一节初步认识医疗器械风险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四节风险管理运用基本理念 第五节我国医疗器械法规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六节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和发展 第七节 YY/T0316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
第一部分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章:医疗器械存在风险的理解
第一节初步认识医疗器械风险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四节风险管理运用基本理念 第五节我国医疗器械法规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六节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和发展 第七节 YY/T0316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二、实施风险管理是对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的需要 1、在医疗器械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发生风险。 2、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标准不能完全覆盖风险管理的要求。利 用风险管理标准进行风险管理,是执行产品各种标准的补充。 3、医疗器械在非正常运行(即故障状态)时有风险,在正常 使用状态下也会有风险。 三、实施风险管理是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0
第二章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三节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二、只有实施风险管理才能避免或减少医疗器械造成的伤害; 1)国家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每年都会收到:使用医疗器械 死亡、过敏、并发症、灼伤、断裂、不愈合等诸多报告。 2)02年~07年收到骨科植入物可疑不良事件800余次; 3)07年收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12000余份,有效的8000余份; 4)收集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是对风险控制的补充。
解释:
有效的概念是达到预期的要求,可以验证,如:检 测、临床。 安全是相对的概念,要达到受益和风险的平衡。
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
险的初步认识 第二节初步了解风险的基本概念
9
第一章第二节: 风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风险的基本概念
一、几个定义
15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
第一部分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章:医疗器械存在风险的理解
第一节初步认识医疗器械风险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四节风险管理运用基本理念 第五节我国医疗器械法规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六节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和发展 第七节 YY/T0316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8.对新技术、新开展的诊疗项目以及临床实验性治疗,在做 好技术保障的前提下,仍可能存在医疗风险的。
◆9.对一次性用品、血液、血液制品、药品材料、仪器设备使 用前和使用中发现存在隐患的。
◆10.因玩忽职守、无故拖延急诊、会诊及抢救或因操作失当 (粗暴),不负责任,擅自做主,可能造成风险的。
.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5.对于自知或他人的提示下,有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可 能发生医疗风险的。 ◆6.对诊疗效果不满意,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院内感染以及 对操作较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 及治疗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 ◆7.对相关检查不健全,各项指征与相关检查不一致、报告 单不准确、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
◆6.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总、分析全年检查结果, 并制定下一年工作方案。
.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1.管理风险 ◆诊疗衔接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病人术中并发症无
应对措施或相应专家会诊,职能不清;专家停诊未通知 门诊挂号室对外公示等。
◆执行新政策法规不熟悉,医生不够熟悉地方相关 法规政策,如医保、公费医疗报销范围,开药天数。
◆11.对患方认为服务态度不好,使用刺激性语言或不恰当解 释病情等引发激烈争议的。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立足防范为主 岗位培训及安全教育。所有医务人员无论职务
高低、年龄大小均需进行带教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2.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会诊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分级制度;
.
◆一、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五、医疗风险处理预案
.
一、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 长承担医疗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 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各科室员工均有义务提出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 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
◆急救药品齐备,人员设备在位,状态良好。
.
五、医疗风险处理预案
.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医患沟通制度:强调 “四种情况四说清”,即特殊 病人、特殊病情、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情况下特别要交代 清楚病情、病程、药物治疗影响及预后。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查对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交接班制度; 危急值管理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死亡病历讨论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3.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操作规章、流程、 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
一、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4.院、科两级各质量、安全管理成员每月结合实际工作,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记录并寻找有效解决 方法。
◆5.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 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提出问题,督促整改。
◆知识更新能力差。不能及时参加院内业务学习、 医学继续教育不落实,知识老化。
◆人身安全不能保障。
.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1.危重病人抢救及高风险手术病人。 ◆2.急、重、危病人应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的,转诊病人具 有一定风险的。 ◆3.麻醉、输血、输液、药物使用异常反应的。 ◆4.界于多学科之间、又一时难以确诊的重症患者,在执 行首诊负责制后,存在一定风险的。
医疗风险管理培训
.
医疗风险: ◆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
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 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 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在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正确认识医 疗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防范医疗风险,尽可能减少医疗安全事 故,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害,对于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 质量、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3.监控环节质量,侧重风险点 ◆风险监控组织完整。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医生、
护士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坚持风险点跟班。诊疗重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 手术、输液、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及时处理纠纷。对病人不满及投诉,迅速作出反 应,及时协调处理。
◆开展新技术 (项目)风险
.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2.诊疗风险 ◆错误诊断 ◆延误诊断 ◆遗漏诊断 ◆颠倒主次诊断 ◆以症状体征代替诊断或不写诊断
.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3.检查治疗风险 ◆选择的治疗方案或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失误。(致治
疗失败或肝、肾、造血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等) ◆手术,各种穿刺损伤及并发症。(出血、感染、气胸,
心包填塞等) ◆输液反应。(热原反应、配伍禁忌、液体污染、滴速过
快、药物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 ◆滥施辅助检查。(不必要、昂贵、重复的仪器检查不能
报销或引发不满4.医护人员自身风险 ◆超常门诊量。
◆三级检诊少。
◆助理医师或未经授权医师承担高风险手术治疗或 放射、心电图、超声检查操作及出报告。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8.对新技术、新开展的诊疗项目以及临床实验性治疗,在做 好技术保障的前提下,仍可能存在医疗风险的。
◆9.对一次性用品、血液、血液制品、药品材料、仪器设备使 用前和使用中发现存在隐患的。
◆10.因玩忽职守、无故拖延急诊、会诊及抢救或因操作失当 (粗暴),不负责任,擅自做主,可能造成风险的。
.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5.对于自知或他人的提示下,有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可 能发生医疗风险的。 ◆6.对诊疗效果不满意,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院内感染以及 对操作较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 及治疗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 ◆7.对相关检查不健全,各项指征与相关检查不一致、报告 单不准确、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
◆6.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总、分析全年检查结果, 并制定下一年工作方案。
.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1.管理风险 ◆诊疗衔接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病人术中并发症无
应对措施或相应专家会诊,职能不清;专家停诊未通知 门诊挂号室对外公示等。
◆执行新政策法规不熟悉,医生不够熟悉地方相关 法规政策,如医保、公费医疗报销范围,开药天数。
◆11.对患方认为服务态度不好,使用刺激性语言或不恰当解 释病情等引发激烈争议的。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立足防范为主 岗位培训及安全教育。所有医务人员无论职务
高低、年龄大小均需进行带教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2.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会诊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分级制度;
.
◆一、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五、医疗风险处理预案
.
一、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 长承担医疗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 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各科室员工均有义务提出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 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
◆急救药品齐备,人员设备在位,状态良好。
.
五、医疗风险处理预案
.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医患沟通制度:强调 “四种情况四说清”,即特殊 病人、特殊病情、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情况下特别要交代 清楚病情、病程、药物治疗影响及预后。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查对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交接班制度; 危急值管理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死亡病历讨论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3.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操作规章、流程、 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
一、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4.院、科两级各质量、安全管理成员每月结合实际工作,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记录并寻找有效解决 方法。
◆5.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 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提出问题,督促整改。
◆知识更新能力差。不能及时参加院内业务学习、 医学继续教育不落实,知识老化。
◆人身安全不能保障。
.
三、医疗风险的预警标准
◆1.危重病人抢救及高风险手术病人。 ◆2.急、重、危病人应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的,转诊病人具 有一定风险的。 ◆3.麻醉、输血、输液、药物使用异常反应的。 ◆4.界于多学科之间、又一时难以确诊的重症患者,在执 行首诊负责制后,存在一定风险的。
医疗风险管理培训
.
医疗风险: ◆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
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 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 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在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正确认识医 疗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防范医疗风险,尽可能减少医疗安全事 故,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害,对于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 质量、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
四、规避医疗风险措施
3.监控环节质量,侧重风险点 ◆风险监控组织完整。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医生、
护士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坚持风险点跟班。诊疗重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 手术、输液、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及时处理纠纷。对病人不满及投诉,迅速作出反 应,及时协调处理。
◆开展新技术 (项目)风险
.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2.诊疗风险 ◆错误诊断 ◆延误诊断 ◆遗漏诊断 ◆颠倒主次诊断 ◆以症状体征代替诊断或不写诊断
.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3.检查治疗风险 ◆选择的治疗方案或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失误。(致治
疗失败或肝、肾、造血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等) ◆手术,各种穿刺损伤及并发症。(出血、感染、气胸,
心包填塞等) ◆输液反应。(热原反应、配伍禁忌、液体污染、滴速过
快、药物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 ◆滥施辅助检查。(不必要、昂贵、重复的仪器检查不能
报销或引发不满4.医护人员自身风险 ◆超常门诊量。
◆三级检诊少。
◆助理医师或未经授权医师承担高风险手术治疗或 放射、心电图、超声检查操作及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