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最新文档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方面分为自转和公转。
从北极地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的,从南极地区来看,是顺时针的,地球自转的过程里面,经度递变的关系,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是递增的,顺地球自转的方向,西经度数是递减的,因而我们可以根据经度数的递变关系,来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地区向两级逐渐递减,需注意的有三个主要数据,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1670公里,然后就是30°,表示1447,60°表示837,记住这三个数据的好处是因为赤道是按0°,30°,60°是纬度划分里面是低、中、高维的3个重要指标。
地球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了地方时,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利用一个地区的弧度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昼长=昼弧所跨经度*4分钟,也可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计算,因为地方时正午12时总是会把1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等份,方法是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经度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相对,纬度值相等的两条纬线,其昼夜相对值相等。
如北纬40°的地区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夜长为15时,需要注意的是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永远昼夜等长为12时。
二、有关地方时时间的计算由于地球在自转,经度不同,对应的地方时不同,可以得到两个技巧,当太阳直射某条经线时,它的地方时就是12点,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关系,1小时自转15°,就可以得到经度不同,对应的时区也不同。
如果两者经度相差15°,时间就相隔1小时,因此在时间计算方面可以得出重要的数据:15°→1小时,1°→4分钟,(经度15°对应1小时,1°对应4分钟)。
地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运动是指地壳内部的地质构造发生变动的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
这些地理现象对于地球的地理意义非常重要,它们是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关键过程。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地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地运动对地貌的塑造地震和地壳运动是造成地球上各种地貌形态的重要因素。
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的抬升和下沉,从而形成山脉、高原和盆地等地形。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所致,而东非大裂谷则是非洲板块分裂产生的结果。
此外,地震也会影响地貌的形成。
震源断裂的滑移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进而形成地震断块和地震地堑等地貌特征。
二、地运动对环境的影响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地运动会对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
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裂缝和地震泥石流等会破坏人类居住地区和农田,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火山爆发会喷发大量的岩浆、烟雾和火山灰,对附近地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地震和地壳运动会改变地下水含量和分布,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可利用性会受到影响。
三、地运动对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地运动对于地球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火山岩,如玄武岩和安山岩,这些岩石是建筑业和矿产资源的重要原料。
地震活动还可以导致地壳裂开,使地下岩石和矿藏暴露在地表,方便人们进行采矿。
此外,地壳运动还可以改变地下埋藏层的结构,改变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的分布。
四、地运动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地震和火山爆发是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
地震会引发地震海啸、地面塌陷、次生地质灾害等灾害事件。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快,能够迅速传播到远处,造成地震破坏范围的扩大。
火山爆发可能会喷发巨大的岩浆和烟雾,造成山体崩塌、火山爆炸和火山灰降落等危害。
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也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综上所述,地运动对地球的地理意义非常重大。
它们是地球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对环境和资源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两个方面,首先,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的轨道面,它影响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日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401 太阳的回归运动§401-1太阳回归运动和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递变和五带区分,其根本原因在于黄赤交角,即黄道面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而其直接原因则是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
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
这是因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
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
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
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
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
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
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
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太阳回归运动的主要表现,在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在天文上,我国的二十四气和西方的十二宫,是按太阳的黄经划分的;然而,在地理意义上,它们之间更加重要的区别,在于太阳赤纬的不同。
前面说过,天体的周日圈,就是该天体所在的赤纬圈。
因此,天体赤纬的变化,意味着它的周日圈的改变。
不同赤纬〔或周日圈〕的天体,有不同的出没时刻〔与方位〕和中天高度。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及晨昏线。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对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和差异性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因此本节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由于地球运动具有难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还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空间智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3.设计思路本节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疑——探究——建构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演示,画图等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动化。
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交流,归纳,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教学。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的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法指导。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2.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3.学会晨昏线的判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地理实验的探究以及相互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汇报探究成果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一)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二)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三)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四)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五)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六)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的机械运动,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构造运动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1.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2. 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升降运动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一)水平构造丹霞地貌(二)倾斜构造单面山(三)褶皱构造背斜、向斜(四)断裂构造节理、断层第四节火山与地震一、火山(一)火山的类型与分布1. 火山类型一一是裂隙式喷发,多在大洋中,是海底扩张的原因之一; 二是中心式或管状喷发,三种,1夏威夷型或宁静式;之喷发熔岩没有火山碎屑;2培雷型或爆炸式。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通用12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通用12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同学的探究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同学猎取学习学问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关于四季的划分的教学建议首先,要让同学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
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
然后,引导同学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
最终,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教学建议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
要求同学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把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削减的规律。
最终,老师指出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建议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缘由。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同学观看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消失,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老师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同学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教学建议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
新高考考点解读试题(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地球自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如:图4-1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
E1P 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º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二)地球公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4.速度:(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5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10.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 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月 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 个时区。 (4)此时以 和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12.(1)4 (2)12 22 (3)21 (4)135°E 180°
11、当伦敦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区 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 B、上海 B C、洛衫机(120°W附近) D、阿克拉(0°经线附近)
45° A
则旗杆影子朝
东北 3)设B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
方向
C点的地方时为T,则
A、H<60°,T>13
B 60° 75 ° 90° 汕头 C
23°26′N
B、 H<60°,T < 13
C、H > 60°,T < 13 D、 H > 60°,T>13 D 4、A、B、C三点中,此时太 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 是 A 。
夏至: a= 16 °34’ 冬至: a= 63 °26’ 春秋分: a= 40°
2、已知楼高,问:不同纬度的楼间距的大小?
h
S
思考:
1、7月1日,我国某地昼长13小时,若 黄赤交角增大为30°,则该地7月1日 昼长: A A、大于13小时 B、小于13小时 C、为13小时 D、为12小时
2、下面是汕头周边地区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 1)、图中A点的纬度是 68°26′ 2)、若图中B点有一旗杆, ;
应用:
(1)与物影长短的关系: 一年中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短
(2)与太阳照射房间面积的关系: 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面积越小 (3)与楼房间距的关系: 房 间距 楼 主要考虑冬季的采光条件, 与楼高、 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用 公式表示为: L=Hctgθ 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条件下,两楼 间距,纬度越高间距应该越大
【自然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啥
【自然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啥主要概念地球自转是地球本身以地轴为旋转轴中心旋转。
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按照参考点的不同,分为恒星日、太阳日和太阴日,其真正周期是一恒星日;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公转是地球以太阳为中心进行绕转。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为自西向东;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轨道,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会发生变化,地球于每年 1 月初经过近日点,7 月初经过远日点;地球公转的周期由于参考点不同分为恒星年和回归年,其真正周期是恒星年;太阳公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与线速度,日地距离变化造成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的变化,地球离太阳近时,受太阳的引力大,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快,远离太阳时,角速度和线速度变慢。
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由于地球自转与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与时差、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个自然带的划分等。
解读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要着重要意义。
本条要求中的行为动词用“说明”,表明对本条要求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
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进行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
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的自转和绕日的公转,并且对运动做了简化处理,如地球的公转就是围绕太阳的运转,教师在教学中不用详细讲述。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真运动和视运动的不同,要加以区别。
一般在讲运动规律的时候参照真运动,如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讲人们看到的一些运动现象的时候参照视运动,如人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转偏向 3、地方时
一、昼夜交替
1、昼夜形成条件: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
2、昼夜交替意义:制约人类生活起居; 维持地表温度稳定
3、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的判读 昏线
晨昏圈
夜半球
昼半球
N
晨线
晨线
自转方向
昏线
晨线
S
同一纬度 昼夜长短相同 昏线
南温带
南寒带 (长冬无夏)
有极昼极夜
23°26′N 无极昼极夜
23°26′S
有极昼极夜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昼夜长短
高度变化
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太阳高度、正午、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12:00)
正午太 阳高度
西
太阳高度
南
北
东
[问题]
1.在图中指出正午太阳的位置。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2.图中哪几个点位于晨昏线上?在这几个点上的太阳高度各是多少?
往北白昼越长 往北白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短 往南白昼越长
日期
3月21日至6月22日 6月22日至9月23日 9月23日至12月22日 12月22日至3月21日
北半球各 地昼夜变 化情况
南半球各 地昼夜变 化情况
赤道上的 昼夜情况
昼渐长 夜渐短
[知识结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
阳
黄赤交角
直
射
点
地轴倾向不变
的 回
归
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方面分为自转和公转。
从北极地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的,从南极地区来看,是顺时针的,地球自转的过程里面,经度递变的关系,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是递增的,顺地球自转的方向,西经度数是递减的,因而我们可以根据经度数的递变关系,来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地区向两级逐渐递减,需注意的有三个主要数据,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1670公里,然后就是30°,表示1447,60°表示837,记住这三个数据的好处是因为赤道是按0°,30°,60°是纬度划分里面是低、中、高维的3个重要指标。
地球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了地方时,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利用一个地区的弧度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昼长=昼弧所跨经度*4分钟,也可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计算,因为地方时正午12时总是会把1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等份,方法是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经度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相对,纬度值相等的两条纬线,其昼夜相对值相等。
如北纬40°的地区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夜长为15时,需要注意的是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永远昼夜等长为12时。
二、有关地方时时间的计算由于地球在自转,经度不同,对应的地方时不同,可以得到两个技巧,当太阳直射某条经线时,它的地方时就是12点,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关系,1小时自转15°,就可以得到经度不同,对应的时区也不同。
如果两者经度相差15°,时间就相隔1小时,因此在时间计算方面可以得出重要的数据:15°→1小时,1°→4分钟,(经度15°对应1小时,1°对应4分钟)。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径流
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球运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影响蒸发、降水和径流 等环节。
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量 和蒸发量。
纬度差异
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和风速差异,影响水循环的 各个环节。
水资源分布及利用
分布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水 资源量差异较大。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由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降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具有突 发性和破坏性。
地球运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
01
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活动
的主要驱动力。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02
地球运动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又与自然灾害的
发生密切相关。
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
地球形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大气环流和气 候分布产生影响,例如赤道地区温 度高、气压低,而两极地区温度低 、气压高。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昼夜交替与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分布产生 影响,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大气环流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使大气在北半球 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天体系统的引力作用、辐射作用等对 地球的运动和形态产生影响,如潮汐 现象、地震等。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围绕太 阳公转,同时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0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现象
定义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 时间里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从 而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课件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 斜角度和轨道位置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形 成四季的变化。
四季变化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例 如,许多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与四季变化密切相关,人类的农业生产也 常常根据四季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
交通出行的影响
日夜交替与行车安全
地球的自转导致日夜交替,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夜间行车需特别注意照明 和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时差与飞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时差的存在,影响航空运输。飞行员需根据目的地的时 区调整飞行时间,确保准时到达。
天文观测的意义
观测天体运动
地球的运动规律是天文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通过观测地球运动可 以了解天体的位置、运动轨迹等 。
极端气候事件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常变化可 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如洪涝、干旱等。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降水分布
地球自转导致气流旋转,影响降水分 布和强度。
蒸发过程
地球公转导致温度变化,影响蒸发过 程和水汽输送。
水资源分布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导致水资源 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影响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
05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
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节与农作物的生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从 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民需要 了解这一规律,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 时间。
光照与热量利用
不同地区由于地球运动导致光照和热 量分布不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 量。农民需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合的 农作物和种植方式。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用于总复习)
探索地球运动对自然灾 害的影响和预测
研究地球运动与人类活 动相互作用和影响
发展高精度地球观测技 术和数据分析方法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学习地球科学相关课程,如地质学、 气象学、海洋学等
参加地球科学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实践 活动
关注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动 态
积极思考和探索地球运动与自身专业 的联系和应用
区时是指各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计算区时时,首先要确定两地所在时
区,然后计算两地的区时差,最后将区时差换算成小时数即可得出两地
的地方时差异。
03 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
地球形状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略鼓,两极 稍扁。这种形状导致地球的重力分布 不均匀,赤道处重力最小,两极处重 力最大。
重力分布
地球的重力分布对地表形态、海洋流 动和大气运动等产生重要影响。例如 ,重力差异导致海洋中的洋流形成, 同时影响大气的环流模式。
大气环流与洋流形成
大气环流
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 导致大气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对气候、天气和生态系统等 产生重要影响。
洋流形成地球自转和海洋与陆地热力差异导致洋流的形成。洋流对 全球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海洋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与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 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太阳光的 照射,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高度变化
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断移动,导致 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 发生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开课有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章:地球自转1.1 地球自转的概念解释地球自转的含义,即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现象。
强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 地球自转的周期说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解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最快,极地地区最慢。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自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
解释地球自转对昼夜更替的影响,即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
第二章:地球公转2.1 地球公转的概念解释地球公转的含义,即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强调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2 地球公转的周期说明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解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接近近日点时最快,接近远日点时最慢。
2.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即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解释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即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变化。
第三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1 地球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关系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和地球引力。
强调地球运动对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影响。
3.2 地球运动与昼夜更替的关系解释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产生。
强调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3.3 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解释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强调地球运动对农业生产、旅游业等的影响。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实例分析4.1 地球自转的实例分析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强调地球自转对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影响。
4.2 地球公转的实例分析分析地球公转对昼夜更替的影响,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强调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如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思考5.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总结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两个方面,首先,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的轨道面,它影响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日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401 太阳的回归运动§401-1太阳回归运动和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递变和五带区分,其根本原因在于黄赤交角,即黄道面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而其直接原因则是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
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
这是因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
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
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
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
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
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
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
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太阳回归运动的主要表现,在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在天文上,我国的二十四气和西方的十二宫,是按太阳的黄经划分的;然而,在地理意义上,它们之间更加重要的区别,在于太阳赤纬的不同。
前面说过,天体的周日圈,就是该天体所在的赤纬圈。
因此,天体赤纬的变化,意味着它的周日圈的改变。
不同赤纬(或周日圈)的天体,有不同的出没时刻(与方位)和中天高度。
太阳赤纬的变化,影响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二者都是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太阳的赤纬随其黄经而变化。
不同的太阳黄经总是与一定的太阳赤纬相对应,其大小可以解球面三角形方法计算。
sinδ=sinεsinλ=sin23°26′sinλsinδ=0. 3977sinλ或sinδ=0.4sinλ§401-2太阳回归运动与地球公转太阳的回归运动及其赤纬的周年变化,是太阳周年运动的一个侧面。
太阳周年运动本身,是地球公转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太阳的回归运动,必须用地球的公转和公转轨道来说明。
从每年的南至日到次年的北至日,地球从轨道上的最北点移到最南点,行程约为470 000 000km(轨道周长的一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300 000 000km(轨道平均直径),其中有向南分量为300 000 000km×sin23°26′=120 000 000km。
在这期间,太阳在天球上相应地从黄道的南至点移到北至点,其赤纬从-23°26′变为23°26′;太阳直射点从地球上的南回归线移到北回归线。
反之,从每年的北至日到南至日,地球经过相应的行程,从轨道的最南点移到最北点。
在此期间,太阳从黄道的北至点移到南至点,赤纬由23°26′减为-23°26′;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至南回归线。
总之,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是地球公转的南北分量造成的。
402昼夜长短§402-1昼夜长短概说在太阳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晨昏圈经过的各地,正经历着一天中的清晨或黄昏。
那里见到的太阳,正好位于东方或西方的地平上。
地球不仅在空间有昼夜半球之分,而且,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两半球在时间上不断地相互交替,使得各个地点时而位于昼半球,因而经历着白昼;时而位于夜半球,因而经历着黑夜。
这叫做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通常所谓的1日,叫太阳日,它不同于恒星日。
恒星日是单纯的地球自转的周期,而形成太阳日的,不仅是由于地球自转,还包括地球的公转,是二者的会合周期。
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
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孤长15°,折合时间1小时。
各地的昼夜长短,因晨昏圈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在天文学上,昼弧和夜弧的大小,是以解球面三角形的方法计算的。
在天球上,昼弧和夜弧表现为太阳周日圈被地平圈的分割:周日圈位于地平圈以上的部分是昼弧;地平圈以下的部分是夜弧。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求日没时的太阳时角(t),即半昼弧长度;半昼弧的二倍即为昼弧,昼弧的共轭量就是夜弧。
不论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或其季节变化,是昼长夜短,还是昼短夜长,都有一个半昼弧t是否>90°的问题。
昼夜等长条件:t=90°,则cost=0,这便要求式中等号右侧的φ和δ,必须有一个是零。
若φ=0°,即在赤道上,不论太阳赤纬δ怎样因季节而变化,那里终年昼夜等长。
重复说明一下,赤道和晨昏圈都是地球大圆,因而总是互相等分。
这在图4-11的天文三角形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若φ=0°,则仰极高度为0°,P(天北极)位于地平圈上的北点。
这样,PS与地平圈重合;而地平圈与子午圈正交,因而可知t=90°。
若δ=0°,即在春秋二分时,不论地理纬度φ如何因地而异,二分时全球昼夜等长。
因为这时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晨昏圈通过两极,等分所有的纬线。
在图4-11的天文三角形中,同样可以直观地看出,若δ=0°,则太阳位于天赤道,日没在西点。
这时,PS即为西六时圈;而六时圈与子午圈正交,故t=90°。
昼长夜短条件:t>90°,则cost<0。
要使式中等号右侧保持负号,只有使φ和δ同号。
这就是说,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
同理可知,昼短夜长的条件是φ和δ异号,即非太阳直射半球昼短夜长。
极昼条件:t=180°,则cost=-1。
这便要求φ和δ不仅同号,而且互为余角,即φ=90°-δ。
同理,极夜的条件是:t =0°,cosφ=1,要求φ、δ异号且互余,即φ=-(90°-δ)。
这就是说,极昼和极夜发生在以南北两极为中心,以当时的太阳赤纬为半径的地球极冠地带,其范围大小视太阳赤纬δ而定。
上述φ=±(90°-δ)的两条纬线与晨昏圈相切;在天球上,则表现为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相切。
402-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由半昼弧公式可知,昼夜长短因纬度而不同。
具体的纬度分布又因季节而变化。
但是,下列几条是全年共同的:赤道上(φ=0°)全年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夜短,高纬度(φ≥90°-δ)地区有极昼,昼长达24小时。
非太阳直射半球,昼短夜长,高纬度相应地区有极夜,昼长为零(夜长24小时)。
根据以上三条,除春秋二分外,全球的昼长可分为四个纬度带:极昼地带,昼长夜短地带,昼短夜长地带和极夜地带(图4-10)。
其中的极昼和极夜地带是以两极为中心、以太阳赤纬(δ)为半径的地球极冠地带;昼长夜短地带和昼短夜长地带以赤道为界,其宽度都等于(90°-δ),前者与极昼地带为邻,后者与极夜地带毗连。
随着太阳赤纬的变化,四个纬度带便发生相应的改变:太阳赤纬为正值(直射北半球)时,全球的昼长向北增加,极昼地带位于北极地区;太阳赤纬为负值(直射南半球)时,情况相反。
太阳赤纬的绝对值|δ|愈大,则极昼(夜)地带愈宽。
二分日,全球各纬度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北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极昼地带最广(北极圈内皆为极昼);南半球各地昼最短,极夜地带最广(南极圈内皆为极夜)。
南至日的情形相反。
§402-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唯一的例外是赤道,那里终年昼夜等长),具体的变化情形,则因纬度而不同。
但是,下列几条是全球各纬度共同的:二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二至时,昼夜长短极端:或昼最长、夜最短;或昼最短而夜最长。
各地全年平均昼长相等,皆为12小时(不计太阳视半径和大气折光作用)。
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以二分二至为界,分全年为四个阶段:升降二分发生昼长夜短与昼短夜长的交替,极昼和极夜地带,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地带发生南北倒转,并由昼夜平分开始趋向极端。
而且,二分前后,太阳赤纬(δ)变化最快,因而这段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
南北二至发生昼减夜增和昼增夜减的交替,上述四个地带发生扩大和缩小的更替,昼(夜)长本身则开始由极端趋向齐平。
二至日过后不久,地球分别经过轨道的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达到最快和最慢。
因此,北半球夏至后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后昼增夜减的变化显得较为缓慢。
故民谚有“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的夸张说法。
昼夜长短极值出现的时间,南北两半球相反。
当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时,南半球则是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发生极昼时,南极地区则是极夜。
§402-4昼夜长短的其它因素前述关于昼夜长短及其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分析,只考虑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二个因素,因而具有简单的规律性。
事实上,影响昼夜长短的,还有其它一些次要因素。
它们是:太阳视半径:天球上的太阳不是一个光点,而是一个视半径约为16'的光盘。
日出和日没是以日轮的上缘出露地平为准的,而此刻日轮中心尚在地平下16'。
这就是说,当时视太阳中心的天顶距,不是90°,而是90°16'。
大气折光作用:地球大气的密度随高度而迅速递减。
因此,光在大气中的折射,有“抬升”天体的作用(图4-14);而这种效应本身,又是在近地平时最为明显,其值约34'。
因此,当日轮上缘接触地平时,其实际位置尚在地平以下34'。
眼高差:观测日出(没)时,人眼总有一定的高度。
站在高处,能较早看到日出和较晚看到日没。
任何时候,高山上的白天要比平地上长一些。
上述三者之中,眼高差是不确定因素,不反映昼夜长短的一般规律性。
因此,具体反映昼夜长短及其分布和变化的,除了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外,是太阳视半径和大气折光。
后二者使太阳出没时,视太阳中心的天顶距增加了16'+34'=50',即90 °50',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简单规律性:上述50'的差值,使昼半球扩大了50',而夜半球相应地缩小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