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课教学设计(1)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欣赏教学设计

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欣赏教学设计

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欣赏教学设计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欣赏教学设计引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文学的欣赏与研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节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文学欣赏课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本次文学欣赏课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2. 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与表达情感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背后意义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文学欣赏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2. 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3. 文学作品的欣赏技巧;4.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本节文学欣赏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文学的定义和基本分类,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 提出一个文学作品的引言或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环节二: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1. 选择一篇适合大一学生的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2. 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运用等要素;3.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环节三:文学作品的欣赏技巧1. 教师向学生讲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欣赏技巧;2. 结合具体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欣赏技巧,深入理解及欣赏作品。

环节四: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1. 提供一个情感体验的话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表达,通过讨论和交流,拓宽学生的情感视野。

环节五:总结与展望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文学欣赏方面的收获;2. 展望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评估本节文学欣赏课的评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观察和评估;2. 学生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的书面作业;3.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技巧的运用和思考的小组讨论;4. 学生对情感表达的个人思考和反馈。

文学欣赏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教案]教学主题:文学欣赏学习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将学会运用各类文学元素进行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短的故事、诗歌、或演讲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文学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定义,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意义。

2. 教师通过示例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意象、语言等元素的重要性。

三、文学作品欣赏(20分钟)1. 教师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的片段等。

2. 教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然后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例如:- 这篇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你对这篇作品的主题有什么理解?四、学生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供额外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自行选择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可在家庭作业中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想。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资源:- 文学作品:诗歌、小说片段等- 小组讨论材料- 家庭作业纸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表现。

-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提交情况。

- 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反馈对话,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文学欣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文学欣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文学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素质。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文学欣赏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一、教材内容分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简单、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其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例如《青蛙和蟾蜍》、《小兔子找妈妈》、《草房子》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有的是温馨的家庭故事,有的是有趣的小动物故事,有的则是描写乡村生活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文学欣赏的教学,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阅读能力文学欣赏的核心在于阅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包括阅读的速度和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理解语言、品味文学之美,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体验能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应该通过文学欣赏来体验其中的情感。

让学生学会感受、表达内心的情感,培养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文化素养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学欣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学会欣赏、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感受教学法在文学欣赏的教学中,感受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人物、环境等元素,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文学之美。

2、讲解教学法讲解教学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角色关系、背景设定、事件发展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程度不高的情况,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3、欣赏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学期的文学欣赏,使学生进一步热爱文学,感受文学的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学习《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2. 中国现代诗歌:学习冰心的《小桔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

3. 童话故事: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格林兄弟的《白雪公主》等。

4. 中国古典名著:学习《三国演义》选段、《西游记》选段等。

5. 外国文学名著: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高尔基的《童年》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故事、名著的背景、作者生平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分享感悟。

3. 鉴赏法:品味作品中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仿写、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分享等情况。

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创造性思维:学生仿写、续写故事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学习《静夜思》、《春晓》等古代诗歌。

2. 第二周:学习冰心的《小桔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现代诗歌。

3. 第三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格林兄弟的《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

4. 第四周:学习《三国演义》选段、《西游记》选段等中国古典名著。

5. 第五周: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高尔基的《童年》等外国文学名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诗歌朗诵: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表演,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故事分享:学生分组讲述所学的童话故事,互相交流感悟。

3. 名著探讨:针对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组织课堂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特点等。

4.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所学作品为灵感,进行故事仿写或续写,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及相关文学读物。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教案一:文学欣赏教材分析:《文学欣赏》是一本高中语文教材,主要包括文学欣赏的内容。

该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与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2.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解、课外拓展和阅读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借助小组讨论、主题演讲和写作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主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课堂一:1.导入:以导入方式展示《文学欣赏》中的一幅插图,让学生猜测与其相关的作品。

3.课堂讲解:老师讲解作品的主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介绍作品的文学特点和艺术魅力。

4.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5.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作品的不同解读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二:1.复习回顾: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回顾,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互动活动: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

3.主题演讲:学生自愿报名进行主题演讲,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4.写作指导:针对作品的主题和思想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批评文章等。

课堂三:1.学习小结: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梳理知识点和技能。

2.个性设计: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文学项目,如文学展览、文学创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

文学欣赏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明确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2. 学会运用一些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2. 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分类3. 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4. 典型文学作品的欣赏三、教学重点1. 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运用一些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与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诗歌或散文,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第二步:介绍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学欣赏的概念和作用,即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提升审美情趣、拓宽知识面、培养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等。

2. 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阐明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如揭示人性、凝聚人心、传递思想等。

第三步:讲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分类(20分钟)1. 介绍文学作品的特点,如情感表达、艺术性、想象力等。

2. 分类讲解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第四步:探讨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1. 教师介绍几种常用的文学欣赏方法和技巧,如主题分析、人物描写、修辞手法等,并与学生互动讨论,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读能力。

第五步:欣赏典型文学作品(45分钟)1.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诗经》、《散文诗选》等,组织欣赏活动。

2. 要求学生细读文学作品,领会诗意、品味情感,写出个人的感悟和解读。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如何?2. 学生对文学欣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何?3. 是否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六、教学延伸1. 组织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草原》、《鸟的天堂》、《美丽的小兴安岭》、《山行》、《夜书所见》。

2. 文学作品欣赏:《去年的树》、《小珊迪》、《司马光》、《大自然的声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及文学作品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难点: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及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阐述作品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

2.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深入理解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3.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才华。

五、教学安排1. 课文教学:每篇课文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2. 文学作品欣赏:每篇作品安排1课时,共计4课时。

3. 文学创作实践:安排2课时,进行诗歌、故事等创作。

六、教学过程1. 课文教学:《草原》第一课时:(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大自然的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自读,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2. 文学作品欣赏:《去年的树》第二课时:(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朗读作品,理解内容:学生自读,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分析作品:讲解作品中的象征、寓言等手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深层含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

3. 文学作品创作:评价学生的创作内容、语言表达等,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文学欣赏教案小学语文

文学欣赏教案小学语文

文学欣赏教案小学语文教案标题:文学欣赏教案——小学语文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学欣赏?a. 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b. 通过示例和讨论,让学生明白文学欣赏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赏析和评价的过程。

2. 文学作品的分类:a. 介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b. 分别讲解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a.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教授相应的欣赏方法,如诗歌的韵律、意象的理解,散文的情感表达等。

b.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4. 文学作品的创作:a.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b. 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维碰撞。

3. 阅读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a.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资源,引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b. 提问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a. 介绍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b. 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

3. 案例分析:a. 选择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b.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4. 小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讨论。

高一语文文学欣赏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文学欣赏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文学欣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思考和分析能力。

3.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其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文学作品为《纳兰词选》之《浣溪沙》。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文学作品——《浣溪沙》。

2.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结构,如平仄、韵律、押韵等。

让学生了解本作品的作者、产生背景以及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文学欣赏让学生一起阅读、欣赏、解读文学作品。

先分析词牌,了解其平仄和韵律。

再分析词句,理解词语的含义、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

学生们要将分析结果汇总,探究作品的整体意义和结构。

4.思考探究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文学欣赏之后,我们要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学生可以思考:为什么作者选用了这样的词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有何作用?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度的思考和分析。

5.课堂练习我们要进行一些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例如,让学生再次欣赏《浣溪沙》,然后要求他们各自写下对作品的思考和分析,探究作品的主题和作用。

或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关于本作品的PPT演讲,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教学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文学欣赏体验。

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文学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2.强化批判性思维。

通过问题引导和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练习中,尝试让学生自主思考、研究和创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促进跨学科教学。

本节课的文学作品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五、总结文学欣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文学欣赏,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童话故事教学篇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童话世界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第二单元:民间故事教学篇目:《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第三单元:古诗鉴赏教学篇目:《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教学目标:通过古诗鉴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4. 第四单元:现代诗歌教学篇目:《再别康桥》、《乡愁》、《我爱这土地》等。

教学目标:通过现代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第五单元:散文欣赏教学篇目:《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等。

教学目标:通过散文欣赏,让学生感受散文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利用比较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4. 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阅读兴趣和文学创作能力,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六、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关于文学欣赏教学的教案

关于文学欣赏教学的教案

关于文学欣赏教学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文学欣赏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4.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文学欣赏教学将涵盖以下内容:1.文学欣赏的概念与作用;2.文学欣赏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文学作品的分类与鉴赏;4.名家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评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几幅经典文学名著封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与猜测。

2.理论讲解(1)文学欣赏的概念与作用通过讲解文学欣赏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明确文学欣赏对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文学欣赏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情节、人物、语言、意境等,并介绍相关的鉴赏技巧,例如理解上下文、分析寓意、品味艺术特点等。

3.案例分析与讨论选择几篇经典文学作品,针对其不同的表达形式和主题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交流。

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发现细节、理解隐含意义的能力。

4.自主学习与创作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并结合课堂所学的文学欣赏技巧,撰写一个观后感或评论。

5.展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讨论,通过互动交流,拓展学生对不同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增加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视角。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和知识分享,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文、音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文学作品,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知。

五、教学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文学作品的自我评价,包括自己对作品欣赏的过程和感受的描述,以及对自己欣赏能力的反思。

2.小组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建议,通过小组间的分享和讨论,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整体的文学欣赏水平。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文学欣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草原》、《卖火柴的小女孩》、《月光曲》、《灰雀》、《司马光》。

2. 文学作品类型: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传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作品,分享自己对作品的喜爱之情。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文的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文学作品欣赏: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阅读和读后感写作,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倾听和合作。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教材:提供课文原文和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2. 文学作品选集:收集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 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课文《草原》的讲解和欣赏。

2. 第3-4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讲解和欣赏。

文学欣赏教案小学

文学欣赏教案小学

文学欣赏教案小学教案标题:文学欣赏教案(小学)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3.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教学准备:1. 多种适合小学生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儿童文学作品等。

2. 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

3. 小组讨论的素材和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展示一幅插图或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讨论,如:“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主体(30分钟):1. 分发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文学作品,如一篇童话故事。

2. 学生独立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他们对短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引导学生讨论短文中的情感和主题,并指导他们如何从文本中找到支持他们的观点的证据。

5.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对短文的欣赏,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绘画等方式。

总结(5分钟):1. 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对短文的欣赏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课中学到的关于文学欣赏的重要观点和技巧。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欣赏文学作品,并鼓励他们与家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组织文学作品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和交流他们的阅读体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书面作业,检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在后续的课堂中,继续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寓言等。

2. 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活动教案初中

文学欣赏活动教案初中

文学欣赏活动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文学欣赏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选取一篇初中生适读的短篇小说或诗歌。

2. 欣赏方法: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学欣赏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和欣赏的角度。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钟)1. 教师发放选取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快速阅读。

2. 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

三、欣赏讨论(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欣赏角度和心得进行总结评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

二、深化欣赏(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欣赏角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深入感悟。

三、创作实践(2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写一段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2. 学生现场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文学阅读,喜欢阅读的习惯逐渐养成。

3. 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文学欣赏第二版教学设计

文学欣赏第二版教学设计

文学欣赏第二版教学设计前言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高级别的人文素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文学欣赏》为基础,根据第二版课程教学要求,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形式和风格,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

教学目标•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形式和风格。

•深度阅读和分析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丰富文化知识。

•改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文学基础•文学概念和历史•文学与语言•文学的形式第二单元: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第三单元:文学流派与风格•古典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第四单元: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选择几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阅读并分析篇章,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鼓励学生自主挑选文学作品并进行个人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相关的历史、文化、意象、主题等;•建立文学作品分析框架,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去分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参考其他文学评论和理论进行分析。

评估方法•文学作品分析报告:学生自选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一份个人分析报告。

•小组讨论:就某一文学作品或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并给出分析。

•文学作品朗读会:学生自选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和解读,帮助其表达和语音表演能力。

•期末综合论文:结合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学生完成一份综合性的文学作品分析论文。

教学资源•《文学欣赏》第二版教材•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天才枪手•课外读物、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等结语文学欣赏课程作为一门高级别的课程,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将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形式和风格,深度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并能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

文学欣赏 教案

文学欣赏 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文学的奇妙世界:文学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欣赏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文学欣赏的概念和特点;2. 文学作品的分类及相关代表性作品;3.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4. 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批评。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一段优美的诗歌或小说片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 提问:你觉得文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3. 导入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示范(30分钟)1. 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2. 讲解不同文学流派和代表性作品,以及对应的欣赏方法;3. 给予学生实际的文学作品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欣赏方法分析作品。

步骤三:个别探究与合作学习(30分钟)1.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2.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彼此交流心得;3. 教师针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步骤四:合作总结与展示(30分钟)1. 小组代表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2. 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给予评论;3.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化思考。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 文学作品选集: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流派的作品;2. 学生阅读记录和总结:记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和总结;4. 教师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提高其写作水平;2. 组织文学作品分享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3. 组织参观文学展览或剧场,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一定的文学作品分析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好奇心和追求。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之文学欣赏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之文学欣赏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之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文字、语言、形式、内涵等各个方面的欣赏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艺术的内涵,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为了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需求,2024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材中对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有了新的设计和体验。

一、文学欣赏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在新版教材中,文学欣赏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中都有涉及。

在语文素养中,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全球视野;在语文应用中,通过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欣赏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文学欣赏不仅能弥补教材内容中知识点的不足,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感悟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后续的教学中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文学欣赏的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的设定文学欣赏的教学目标应该确立在学生的语言发展阶段,并配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生活实际情况。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背景和学习特点,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制定目标计划,重点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语感、情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文学启蒙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出多样性和一定的难度,既有古诗文、现代文学、课外读物等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又有专注任务逐渐提高的难度,促进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时代特点、个性特色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和欣赏水平,同时通过对文学语言和形式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学欣赏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对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和写作等多种形式。

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针对学生特点和教育环境的不同,推广使用各类有趣的媒体资源,如动画、音频、网络多媒体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文学欣赏教学设计

文学欣赏教学设计

文学欣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文学欣赏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了解文学欣赏的技巧和方法;3.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旨、情感和艺术特点;4.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文学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学作品的选集;2. 提前阅读和研究选集内容,整理出适合的文学作品;3. 准备相关图片、音频或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精选的文学名著插图或播放一段与文学相关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2.1 文学欣赏的定义与意义使用幻灯片展示或板书方式,简洁明了地解释文学欣赏的定义和意义,强调文学作品对于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的重要作用。

2.2 文学欣赏的技巧和方法分别介绍文学作品阅读的技巧和文学作品欣赏的方法,包括字词的解读、意象的品味、情感的感受等。

3. 经典作品解析选择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该作品的主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解释其中的隐喻、象征和修辞等手法,并引导学生自主分享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学生表达演练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准备一个小组展示。

学生可以运用之前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自由发挥,展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情感。

5. 自主阅读布置文学作品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阅读一篇心仪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或小说等。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文学欣赏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分析,并写下个人的阅读感悟。

6. 作品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分享,可以通过小组或者全班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也可以选择部分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7. 总结回顾教师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文学欣赏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文学情操的意义,并对今后的学习提出展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可以利用白板小测、学生作品的评价、课堂表现的评价等,综合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文学欣赏课教案

高中:文学欣赏课教案

高中:文学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 3. 欣赏并评价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文学作品的定义和分类; 2. 文章结构、意义和主题的分析; 3. 诗歌、小说和戏剧等不同文体作品的欣赏。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提出问题:你对文学有什么想法?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什么?•激发兴趣:介绍文学作为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并且强调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步骤二:了解文学作品(10分钟)•展示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并让学生共同商讨其特点与类别。

•讲解常见的文体分类,例如:小说、诗歌、戏剧等,并展示相关范例。

步骤三:分析文章结构(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一篇文学作品的结构,从标题、段落、句子等角度进行解读。

•讨论文章的主题、情节和意义,并示范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对话和比喻等手法来传达情感。

步骤四:欣赏诗歌(20分钟)•挑选一首经典诗歌,与学生一起点评其中的语言运用、韵律和意象。

•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以及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

步骤五:欣赏小说和戏剧(20分钟)•介绍一部优秀小说或戏剧作品,并共同探讨其阅读体验和价值。

•引导学生理解角色塑造、剧情发展和隐喻等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文学的认知与收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互相交流,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理解的表达和分析能力;3.学生对于不同文体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PowerPoint幻灯片,用于呈现相关文学作品;2.教材相关章节内容;3.课堂展示材料,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范例。

以上为高中文学欣赏课的教案大纲,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细化与调整。

该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欣赏课教学设计
(1)
文学欣赏课教学设计
第一节了解高职高专文学欣赏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分析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现状,提出开设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2.了解我们本校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及本学期课程内容设置
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对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3.明确学习方式:提出自主学习要求,分组,选组长,选专题,加QQ 号,在空间开文学欣赏专题栏目,学生的自学内容每周必须更新,教师网上跟进,及时指导。

4.明确考试方式:课堂、空间文学专栏内容、期末自主学习汇报。

一、文学欣赏课是干什么的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联想想象,并在感情上获得快感和美感的一种精神活动。

文学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

这是一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方式。

其内容是以观照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人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与情感,以美的角度观察和看待现实生活。

其形式是用想象和幻想等艺术虚构方式创造富于美感内容的感性形象。

文学艺术是对世界富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艺术掌握世界的中心。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
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文学作品形象的把握世界。

分析具体可感、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如孙少平、孙少安、孙玉厚,高加林、艾斯美拉达、加西莫多、弗洛罗、倪吾诚、静宜、静珍、萧峰、郭靖、杨过、玛莎、玛丽亚、特拉普(范崔普)
作品的构成要素:言、象、意。

人物。

情节。

环境。

语言。

意境。

音韵和节奏。

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

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

(西方式的分解到最小的部分,各个因素的功能分析。

)要透彻地理解作品,还要注意了解作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

二、为什么开设文学欣赏课
高职文学欣赏课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学欣赏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情操得到陶冶和提升、养成并提高欣赏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开设文学欣赏课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来临,这对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要求不是仅仅靠计算机及专业知识就可以实现的,而应是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越高,知识在他手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人们的人文素质普遍高了,社会才能越发健康地向前发展。

90后的高职学生,加强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必须重视的事情,他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陶冶情操丰富心灵的大好时机,而文学作品正好具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人生境界的功能。

开设文学欣赏课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礼记·大学》中写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中一股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在滋生蔓延,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成为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

专业越分越细,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

这些已成为造就人才的严重障碍。

文学欣赏成为高职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

文学欣赏课程引导学生养成欣赏习惯,提高欣赏能力,同时突出人文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对修身养性乃至兴邦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文学欣赏课的内容是什么
文学欣赏课所选的内容浓缩了中外文学的精华,选载的都是积极向上而富有哲理的文章,通过文学欣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个性,启迪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

文学欣赏课程中的优秀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让学生也感觉到自己心灵的净化和人
格的升华。

比如“字字看来皆是血,六年辛苦不寻常”的《平凡的世界》,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向上,使学生在精神、情感以及道德品质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健全他们的人格。

文学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

如果一个人缺少对美的感知能力,就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

文学欣赏课程的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感知文学作品中的美,让学生感到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让学生感到真善美。

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目标。

提高学生对文学欣赏课程兴趣的途径
文学欣赏课程内容设置:主要以中外小说为主,辅以外国经典影片剧本。

四、文学欣赏课怎么学
1.创新学习方式
文学欣赏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为重,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就必须思考课堂上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

且文学欣赏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审美活动。

鲁迅先生曾说过:看客的兴趣是无法强求的,倘若不看,拖也无用。

所以必须创新学习方式。

2.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呢?由于所欣赏的文章年代的久远、时空的限制等,学生学习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

这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配上相关音乐,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对于影视文学作品则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观看影视片,增强直观感受。

3.课余多读文学作品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欣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活动,这就要求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欣赏者的社会阅历、政治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操、艺术修养对他的欣赏水
平都有影响。

如果能有一定的文艺理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4.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

90后的高职学生,加强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必须重视的事情,他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陶冶情操丰富心灵的大好时机,而文学作品正好具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人生境界的功能。

五、灵活的考试方式:着重在实践上下功夫。

要求养成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比如让学生欣赏一篇美文后作出评析,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设想自己生活在某位作者的时代是否有同样的思想等灵活的题目评析自己。

成绩包括出勤(10%)、课堂提问及积极回答问题(10%)、课外阅读笔记(20%)、空间跟踪(20%)期末汇报(40%)。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

1973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

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
《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

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