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了解帝国主义国家的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掌握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性质
2.过程和方法
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主要矛盾加剧,除了有帝国主义国家国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1)俄奥矛盾:源于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复杂的民族
遗留问题。
(2)法德矛盾:源于什么战争?(普法战争)
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
(3)英德矛盾:
英国的外交政策:“光荣孤立政策”
德国外交政策:“大陆政策”→“世界政策”
(指导学生阅读英德矛盾小字材料)
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帝国主义国家根据
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
1.三国同盟(德奥意)
组建目的:对付俄国、法国原则: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
敌人是敌人的逻辑。三国核心:德国
时间:1882年同盟国组成国家
2.三国协约(英法俄)
时间:1907年协约国组成国家
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为了在未来的侵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纷纷增加军费,添
购军火。各国军费增长比例、“海权论”简介、英德在海军军备方面
的竞赛、英国大造无畏舰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焦点:巴尔干地区
五.教学小结
(提问、写出)
1.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3.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名称、组成国
4.帝国主义争夺焦点:
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1)俄奥矛盾 2)法德矛盾3)英德矛盾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性质)
1.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
2.三国协约(1907年、英法俄)
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作业
教材P19练习
教学后记: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的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能力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
(一)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
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思考: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是不是已成为
火药库?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
(播放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资料片)
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小结: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一战的关系
(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
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
双方对阵形势:同盟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协约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
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
主要战役:
1)马恩河战役:交战地点、兵力、结果
2)凡尔登战役(一战转折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很快到了1916年,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都想
给对对以致命一击,赢得战争。因此,战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这
一年西线双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
役。(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战争的损失讲解战争的罪恶性,讲述两次
战役中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的运用。)总之,尽管双方都投
入了巨大兵力,仍却没能置对方于死地。1916年重点在西线的战事又陷入了僵持中。
凡尔登战役的历史意义:一战转折点
(三)战争的结束
1916年冬季不知不觉来临了。这个冬天欧洲人感觉特别冷。战争
进行了两年多,仍然不见分晓,双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
力自拔,元气大伤,继续厮杀下去,已是力不从心。(播放欧洲1916
年前线和后方的严重困难情况资料片)很快,1917年的几件大事把战
争引向了结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把最终引发战争结束的大事
归纳出来,教师总结。)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
2.美国参战(1917年)
3.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交战各国都发生了革命运动。1918年
1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了起义,德皇外逃,德国宣布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发动者终于落得了可耻的下场。(展示福煦车厢,
略微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革命制止战争的道理)
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