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不等式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①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②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③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④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α∩β=b2、空间中的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3、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空间角问题(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b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②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③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④求二面角的方法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3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公理2的作用: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4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4)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5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重要学科。

《必修二》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许多核心知识点和基础公式。

本文将为您详细总结《必修二》的知识点,并整理出一份公式大全,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函数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分类-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 反函数及其求法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3.三角函数- 角度制与弧度制互换- 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4.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求和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数列的极限5.平面向量- 向量的定义、表示、线性运算-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几何表示- 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关系- 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6.解析几何- 直线方程的求法(点斜式、截距式、一般式等)- 圆的方程与性质- 常见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二、高中数学必修二公式大全1.函数类- y=f(x) 的反函数:y=f^(-1)(x)- 幂函数:y=x^a(a 为常数)- 指数函数:y=a^x(a>0 且a≠1)- 对数函数:y=log_a(x)(a>0 且a≠1)2.三角函数类- 正弦函数:y=sin(x)- 余弦函数:y=cos(x)- 正切函数:y=tan(x)-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3.数列类-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n/2(a_1+a_n)-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a_1q^(n-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a_1(1-q^n)/(1-q)(q≠1)4.向量类- 向量加法:A+B=(a_x+b_x, a_y+b_y)- 向量减法:A-B=(a_x-b_x, a_y-b_y)- 向量数量积:A·B=a_xb_x+a_yb_y- 向量模长:|A|=√(a_x^2+a_y^2)5.解析几何类- 点斜式直线方程:y-y_1=k(x-x_1)- 截距式直线方程:x/a+y/b=1-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总结:本文为您详细总结了高中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并整理了一份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上)1.函数(1)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值、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反函数、复合函数等概念。

(2)初等函数,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常数函数和分段函数等。

(3)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包括图像的对称性、零点、极值、最值、渐近线等。

(4)函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复合、反函数等。

(5)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利用函数模型进行函数值的估算和函数关系的推断等。

2.三角函数(1)角的概念,弧度制和角度制的互换,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奇偶性、单调性、反函数等。

(3)三角函数图像及变换,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图像及相关变换,以及一般角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4)三角函数的运用,包括三角函数的简单计算、方程、不等式、解三角形等实际问题的应用。

3.解析几何(1)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2)向量及其运算,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3)直线的方程,包括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等,平面的方程,包括点法式、三点式等。

(4)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及其应用,包括直线的倾斜角、垂直、平行、距离、交点坐标、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平面的法向量、法线、方向余弦、距离等。

4.三视图(1)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制图方法,包括正投影、等角投影、轴侧投影等方法。

(2)实体的三视图制图,包括直线、平面图形的三视图制图等。

(3)复合实体的三视图制图,包括旋转体、平移体、梯形棱锥等复合实体的三视图制图。

5.解方程(1)一次方程、二次方程、高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分解、配方法、换元法、公式法及根的性质等。

(2)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的解法,包括绝对值的定义、性质及解法等。

(3)分式方程的解法,包括通分、去分母、整式方程化为分式方程等。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为ax^2+bx+c=0,并且a≠0。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2. 三角函数常用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及其性质和图像都是必须掌握的。

3. 三角恒等式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的恒等式,例如正弦函数的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

三角恒等式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重要工具。

4.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ax^2+bx+c,其中a≠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朝上或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x=-b/2a。

必须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零点、对称轴等性质,这些性质是判断图像和求解问题的重要方法。

5.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包括向量的定义、向量之间的运算、向量的坐标表示等。

向量的运算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

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将向量投影在坐标轴上来表示的。

6. 点、直线、平面和空间几何点、直线、平面和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是必须掌握的,例如点的坐标、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平面的法向量等。

此外,必须掌握两条直线和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平分线以及中垂线等概念。

7. 三视图和轴测图三视图是立体图形的三个视图,包括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轴测图是用于三维图形表示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包括斜二测和等轴测。

8. 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四边形和圆的主要性质包括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角线定理、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圆内部和圆外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

9. 三角形和圆的性质三角形和圆的主要性质包括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圆心角和圆弧、圆的切线和切点等。

10. 函数及其应用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定义域和值域、单调性等性质必须掌握。

函数的应用包括函数的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问题。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学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必修2是数学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直线和三角形的研究等。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函数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具有输入输出关系的一种映射关系。

通常用f(x)表示函数关系,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2. 函数的性质:可递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

3. 特殊函数:常数函数、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4. 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等。

5.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来确定,常见的有常数函数图像、线性函数图像、幂函数图像、指数函数图像、对数函数图像、三角函数图像等。

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一个带有二次项的函数,一般定义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 ≠ 0。

2. 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值、对称轴、开口方向、零点等。

3.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以变量x为未知数的二次方程,一般表示为ax² + bx + c = 0,其中a、b、c为常数,且a ≠ 0。

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或配方法求得。

5.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为对应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来求二次函数的零点。

三、直线1. 直线的表示:直线可以通过斜率截距式、一般式、点斜式等表示。

2. 直线的性质:平行直线、垂直直线、两直线交点的坐标、直线的倾斜角等。

3. 直线方程的求解:通过已知条件,可以利用直线的性质来求解直线的方程。

四、三角形1.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的长、内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

2.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3. 三角函数关系: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等。

2024年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必修课之一,高中必修二数学是高中数学的第二册教材,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与向量、数列与数列极限、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指数与对数函数以及概率与统计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平面向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在空间中用箭头表示,平面向量的运算有加法、减法、数乘等。

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法则:平面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平面向量的数乘是指向量的长度与数相乘,得到的向量与原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具体取决于数的正负;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又叫点积,数量积的结果是一个标量,具体的运算式是A·B=|A||B|cosθ,其中A和B为两个向量,|A|和|B|分别为它们的长度,θ为夹角;平面向量的叉积又叫向量积,叉积的结果是一个向量,具体的运算式是A×B=|A||B|sinθn,其中A和B为两个向量,|A|和|B|分别为它们的长度,θ为夹角,n为垂直于A和B所在平面的单位向量。

二、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讲述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内容的学科,在高中必修二数学中,主要包括了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平行投影等知识点。

在立体几何中,常见的几何体有:球、圆柱体、圆锥体、棱柱、棱锥等,每种几何体都有其独特的性质。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S=4πr²,V=4/3πr³,其中r为球的半径;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S=2πr²+2πrh,V=πr²h,其中r为圆柱的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S=πr²+πrl,V=1/3πr²h,其中r为圆锥的底面半径,l为斜高,h为圆锥的高;棱柱和棱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可以根据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封面页- - 学校名称- 作者姓名- 完成日期目录- 引言- 第一章:函数基础- 第二章:三角函数- 第三章:数列- 第四章:概率与统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引言- 介绍必修二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概述第一章:函数基础1.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域与值域2.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3. 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4. 函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 复合函数- 反函数5. 函数的应用- 实际问题建模- 函数图像分析第二章: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 - 弧度制与角度制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基本恒等式-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周期性- 最值与单调性- 特殊点4. 三角变换- 乘法公式- 逆三角函数5. 解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应用题第三章:数列1. 数列的概念- 定义与表示-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定义与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3. 数列的极限- 极限的概念- 极限的性质- 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4. 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题 - 数列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 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离散型随机变量- 连续型随机变量- 概率分布与概率密度3. 统计量- 均值、中位数、众数- 方差与标准差- 相关系数4. 抽样与估计- 抽样方法- 参数估计- 置信区间5. 假设检验- 概念介绍- 单个总体的假设检验- 两个总体的假设检验结语- 总结必修二的核心知识点- 学习建议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书籍、文章等附录- 相关公式汇总- 重要概念解释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纲,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您可以将这个概要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添加详细内容和适当的格式。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集合4篇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集合4篇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集合4篇第一篇:必修二集合知识点总结(一)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若干个元素所组成的整体,其中元素的数量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2. 描述法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 并集2. 交集3. 差集4. 补集四、集合的性质1. 互补律2. 结合律3. 分配律4. 对合律5. 交换律6. 吸收律第二篇:必修二集合知识点总结(二)五、集合的关系1. 包含关系2. 相等关系3. 子集关系六、集合的运算定律1. 并集运算2. 交集运算3. 差集运算4. 补集运算七、集合的常用符号1. ∈表示属于2. ∉表示不属于3. ⊂表示包含4. ⊃表示被包含5. ∪表示并集6. ∩ 表示交集7. \ 表示差集8. Ā 表示补集第三篇:必修二集合知识点总结(三)八、集合的应用1. 求解问题2. 确定范围3. 判断命题4. 解决问题九、集合的补集1. 定义2. 性质3. 应用4. 补集的运算及应用十、集合的运算律1. 并集运算律2. 交集运算律3. 差集运算律4. 补集运算律第四篇:必修二集合知识点总结(四)十一、集合的等价关系1. 定义2. 性质3. 应用4. 等价关系的判定十二、集合的有序对1. 定义2. 性质3. 应用4. 有序对的运算十三、集合的笛卡尔积1. 定义2. 性质3. 应用4. 笛卡尔积的运算十四、集合的映射1. 定义2. 性质3. 应用4. 映射的运算接下来,我将对每篇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高中数学必修二集合知识点。

第一篇:必修二集合知识点总结(一)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表示为一堆元素的集合。

例如,小于5的自然数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1, 2, 3, 4}。

而集合内的元素数可以有限,也可以是无限的,比如所有正整数的集合。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通过列举元素来表示一个集合。

例如,所有偶数的集合可以表示为{2, 4, 6, 8, …}。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式,及其未知量的解析解,二次
函数图像的性质,凹凸性和极值点位置,及其判定方法。

2、三角函数及其图形: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下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图像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根据图形求三角函
数值,及其应用。

3、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常用的小数转分数的方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
其规律性的分析。

4、指数及对数:指数的定义,特殊指数的运算及其规律性,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对数的定义及其特殊性质,对数函数及其图形性质,及其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变换。

5、多项式及其因子分解:多项式的基本定义,及其分母和分子的几何概念,多项式
的因子分解,及其唯一性的判断。

6、不定积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的定义及其特殊性,常用的不定积分计算方法,及
其实际应用,求积分近似值的方法,以及实际的应用案例。

7、应用题中的数字变换:应用题中常见的实数变化,及其最高次数的判定,同时变
化的最小公倍数及其关系,求解应用题中特殊方程组的方法,及其实际案例。

8、圆的参数方程及极坐标方程:圆的定义,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转换,园的性质,及其圆上点的定位方法,过定点且与圆的关系及应用。

9、高等函数及应用:高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的特点,高次函数的求解及其实际
应用,对数及指数函数的求解及应用,以及多项式、二次曲线等拟合应用。

10、三角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三角型函数的定义及其特殊性质,三角型函数的
变换及其图形改变,及其三角函数与几何图形联系的应用。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复和总结。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函数与导数
-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 函数的图像与奇偶性
-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
-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第二章三角函数
-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三角恒等式的运用
第三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通项求和-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二次函数与其应用-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 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平面向量
- 向量的定义和运算
- 向量共线与共面的判定
- 向量的数量积和性质
- 向量的应用
第六章概率
-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随机事件与概率
- 条件概率和乘法定理
- 排列与组合的应用和概率计算
第七章统计与回归分析
- 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 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以上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复有所帮助。

详细内容以教材为准。

数学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数学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数学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函数、方程与不等式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自变量的值唯一对应到因变量的值上的规则,表示为y=f(x)。

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周期函数、奇偶性等。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y=f(x)的平面图形,用来表示函数的变化规律。

基本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等。

3. 函数的变换函数的平移、伸缩、翻转等变换。

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法、等价变形法、代入法等。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直接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

5. 不等式不等式的图解法:将不等式转化成方程,再通过图形解决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法:整式法、加减中项法、配方法等。

二、三角函数1. 角度与弧度角度的概念: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则每份的度数为1°。

弧度的概念:圆的周长对应于360°的弧度为2π。

2. 常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等。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的图像、余弦函数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等。

三角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

4. 三角函数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加法定理、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等。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再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成立,则结论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四、概率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在相同条件下会有多种可能发生,但具体结果无法预测的事件。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指随机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的事件。

互斥事件的概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导数1.1 导数的定义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记作f’(x)。

对于函数 f(x),其在 x 点的导数可以表示为:f’(x) = _{x 0}1.2 导数的计算法则(1)常数的导数为 0;(2)幂函数的导数:若幂函数为 f(x) = x^n,则其导数为f’(x) = nx^(n-1);(3)乘积函数的导数:若乘积函数为 f(x) = u(x) * v(x),则其导数为f’(x) = u’(x) * v(x) + u(x) * v’(x);(4)商函数的导数:若商函数为 f(x) = u(x) / v(x),则其导数为f’(x) = (u’(x) * v(x) - u(x) * v’(x)) / [v(x)]^2;(5)链式法则:若函数为 f(g(x)),则其导数为f’(g(x)) * g’(x)。

1.3 导数的应用(1)求函数的极值:设函数 f(x) 在某一点 x0 处导数为 0,且在 x0 左侧导数为正,在 x0 右侧导数为负,则 f(x0) 为极大值;反之,则为极小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设函数 f(x) 在某一点 x0 处导数为正,则 f(x) 在 x0 附近单调递增;反之,则为单调递减。

(3)求曲线的切线方程:设曲线在某一点 (x0, f(x0)),切线斜率为f’(x0),则切线方程为 y - f(x0) = f’(x0)(x - x0)。

2. 极限2.1 极限的定义极限是指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一点时,函数值趋近于某一确定的值。

设函数 f(x) 当 x 趋近于 a 时,其极限为 L,则表示为:_{x a} f(x) = L2.2 极限的计算法则c=c;(1)常数的极限:设常数为 c,则limx→a(2)幂函数的极限:设幂函数为 f(x) = x^n,若 n 为正整数,则limx→ax n=a n;若 n 为负整数,则limx→a x n=1a n;(3)乘积函数的极限:limx→a u(x)∗v(x)=limx→au(x)∗limx→av(x);(4)商函数的极限:limx→a u(x)v(x)=limx→au(x)limx→av(x);(5)极限的运算法则:limx→a (f(x)+g(x))=limx→af(x)+limx→ag(x),limx→a(f(x)−g(x))=limx→a f(x)−limx→ag(x),limx→a(f(x)∗g(x))=limx→af(x)∗limx→ag(x),$_{3. 函数的性质3.1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指函数在定义域内,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PPT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PPT

交集
补集
对于全集U和它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 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 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 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 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 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 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 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 直线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 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04
点、直线、平面之间 的位置关系
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01
空间中两点确定一条直 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02
四个点不共面的条件: 任意三点不共线。
03
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个 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 行、相交或异面。
04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 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 行。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d = |Ax0 + By0 + C| / √(A^2 + B^2)。其中,(x0, y0) 为点的坐标,Ax + By + C = 0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该 公式用于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d = |C1 - C2| / √(A^2 + B^2)。其中,Ax + By + C1 = 0和Ax + By + C2 = 0为两条平行线的一般式方程。该公 式用于计算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3)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____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____平行且长度不变;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二)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____-a)2+(y-b)2=r2,圆上一点为(____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____0-a)(____-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公理2的作用: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三)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____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____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____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____1,所以它的方程是____=____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4)平行于____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四)【一】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必修二的内容主要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一、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旋转体:一条平面曲线绕着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曲面叫作旋转面,封闭的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旋转体。

2、棱柱、棱锥、棱台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3、圆柱、圆锥、圆台、球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4、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5、直观图斜二测画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已知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 x 轴和 y 轴,两轴相交于点 O。

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 x'轴和 y'轴,两轴交于点 O',且使∠x'O'y' = 45°(或 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 x'轴或 y'轴的线段。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6、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棱柱:是由两个平行的多边形底面和若干个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不同,可以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棱柱的侧面和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 棱锥:是由一个多边形底面和若干个三角形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不同,可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棱锥的侧面和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 棱台:是由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取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

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不同,可以分为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等。

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 圆柱:是由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圆柱面组成的几何体。

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 圆锥:是由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以底面圆心为顶点的锥面组成的几何体。

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 圆台:是由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圆台面组成的几何体。

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 球体:是由一个半圆面绕其直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

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是指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和俯视图(从上向下)组成的视图。

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和侧视图是用来反映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前者反映长度和宽度,后者反映高度和宽度。

斜二测画法是一种直观的图示方法,它的特点是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轴平行且长度不变,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轴平行,但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选.)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选.)

必修二复习(立体几何)第一章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1)结构特征: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多面体。

注意: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柱吗?答:不一定是.如图所示,不是棱柱(2)棱柱的性质1.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2.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全等的多边形;3.平行于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棱柱的分类按侧棱是否和底面垂直分类:按边数分: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按侧棱是否与底面垂直分: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2、棱锥(1)结构特征: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2)棱锥的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可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

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性质Ⅰ、正棱锥的性质(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正棱锥性质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台由棱锥截得而成,所以在棱台中也有类似的直角梯形。

3棱台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4圆柱结构特征: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5圆锥结构特征: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6圆台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7球结构特征: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8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1.设棱锥的底面面积为8cm2,那么这个棱锥的中截面(过棱锥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面积是( )2.若一个锥体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是底面面积的四分之一,则锥体被截面截得的一个小锥与原棱锥体积之比为( )(A)1 : 4 (B) 1 : 3(C) 1 : 8 (D) 1 : 76.如图,等边圆柱(轴截面为正方形ABCD)一只蚂蚁在A处,想吃C1处的蜜糖,怎么走才最快,并求最短路线的长?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平行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1)斜投影法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斜投影法.(2)正投影法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有关概念:物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视图。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材料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材料

第1章 空间几何体1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5 球的表面积24R S π=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22r rl S ππ+=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数学必修二所有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二所有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二所有知识点总结数学必修二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解析几何、三角函数、数列和递推、概率统计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下面将对数学必修二中的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自变量的值映射到因变量的值。

函数通常用f(x)表示,其中x为自变量,f(x)为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性质等都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内容。

2.特殊函数常见的特殊函数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图像、性质和变化规律。

3.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解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直线和圆1.直线的性质直线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对象,学生需要了解直线的斜率、方程、位置关系等内容。

直线的方程可以用点斜式、截距式、一般式等形式表示,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表示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圆的性质圆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见图形,学生需要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基本概念,同时还要掌握圆的方程和位置关系,以及与直线的关系等内容。

三、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三角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图像等方面。

2.三角函数的变换学生需要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包括平移、伸缩、反转等操作,以及将三角函数图像与三角函数方程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四、数列和递推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构成的序列。

学生需要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和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数列中常见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递推公式可以方便地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复习(立体几何)第一章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1)结构特征: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多面体。

注意: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柱吗?答:不一定是.如图所示,不是棱柱(2)棱柱的性质1.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2.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全等的多边形;3.平行于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棱柱的分类按侧棱是否和底面垂直分类:按边数分: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按侧棱是否与底面垂直分: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2、棱锥(1)结构特征: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2)棱锥的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可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

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性质Ⅰ、正棱锥的性质(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正棱锥性质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台由棱锥截得而成,所以在棱台中也有类似的直角梯形。

3棱台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4圆柱结构特征: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5圆锥结构特征: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6圆台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7球结构特征: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8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1.设棱锥的底面面积为8cm2,那么这个棱锥的中截面(过棱锥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面积是( )2.若一个锥体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是底面面积的四分之一,则锥体被截面截得的一个小锥与原棱锥体积之比为( )(A)1 : 4 (B) 1 : 3(C) 1 : 8 (D) 1 : 76.如图,等边圆柱(轴截面为正方形ABCD)一只蚂蚁在A处,想吃C1处的蜜糖,怎么走才最快,并求最短路线的长?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平行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1)斜投影法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斜投影法.(2)正投影法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有关概念:物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视图。

如果物体向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分别投影,所得到的三个图形摊平在一个平面上,则就是三视图。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确定视图方向2.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3.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其它视图4.检查,加深,加粗。

斜二测画法步骤是:(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 轴,两轴相交于点O。

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和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 °),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

(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练1:圆柱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俯视图是;(矩形、圆)圆锥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俯视图是;(三角形、圆及圆心)圆台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俯视图是。

(梯形、圆环)练2:利用斜二测画法可以得到:①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③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④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A(A)①②(B)①(C)③④(D)①②③④练3:根据三视图可以描述物体的形状,其中根据左视图可以判断物体的;根据俯视图可以判断物体的;根据正视图可以判断物体的(宽度和高度、长度和宽度、长度和高度)练4:某生画出了图中实物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视图正确,俯视图正确B.正视图正确,俯视图错误C.正视图错误,俯视图正确D.正视图错误,俯视图错误练5:下图中三视图所表示物体的形状为()(答案:一个倒放着的圆锥)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6.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它原来的面积是()7.如图所示,△ABC的直观图△A’B’C’,这里△A’B’ 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作出△ABC的平面图,并求△ABC的面积.8、正三棱柱的侧棱为2,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侧视图的面积为9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分别是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10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均为1,那么几何体的体积为11.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四个公理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三类关系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线线角•三种角线面角二面角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八个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1、四个公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那么直线在平面.(常用于证明直线在平面) 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用于确定平面).推论1:直线与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三类关系(1)线线关系:⎧⎨⎩共面:a b=A,a//b异面:a 与b 异面异面直线:(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2)判定定理:连平面的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不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围:(]0,90θ∈︒︒;(2)作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2)线面关系 //l l A l l ααα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若直线与平面斜交,则平面的斜线与该斜线在平面射影的夹角。

(3)面面关系αβαβαβ⎧⎪⎧⎨⎨⎪⊥⎩⎩平行://斜交:=a 相交垂直:①二面角:(1)定义:【如图】;围:[0,180]AOB ∠∈︒︒ ,OB l OA l AOB l αβ⊥⊥⇒∠-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②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1)定义法;(2)三垂线法(常用);(3)垂面法.3、八个定理1.线面平行:①定义: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②判定定理:////a b a a b ααα⎫⎪⊄⇒⎬⎪⊂⎭(线线平行⇒线面平行)③性质定理:////a a a b b αβαβ⎫⎪⊂⇒⎬⎪=⎭(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面面平行:①定义://αβαβ=∅⇒;②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 另一个平面,那么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符号表述:,,,//,////a b a b O a b ααααβ⊂=⇒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 a b b αβαγβγ⎫⎪=⇒⎬⎪=⎭④判定与证明面面平行的依据:(1)定义法;(2)判定定理及结论1;(3)结论2. 结论1: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的 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符号表述:,,,',',//',//'//a b ab O a b a a b b αβαβ⊂=⊂⇒结论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符号表述:,//a a αβαβ⊥⊥⇒.【如右图】3.线面垂直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符号表述:若任意,a α⊂都有l a ⊥,且l α⊄,则l α⊥.②判定定理:,a b a b O l l l al b ααα⊂⎫⎪=⎪⎪⊄⇒⊥⎬⎪⊥⎪⊥⎪⎭(线线垂直⇒线面垂直)③性质定理:,//a b a b αα⊥⊥⇒(线面垂直⇒线线平行);另:,l a l a αα⊥⊂⇒⊥(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证明或判定线面垂直的依据:(1)定义(反证);(2)判定定理(常用);(3)//a b b a αα⎫⇒⊥⎬⊥⎭(较常用);(4)//a a αββα⎫⇒⊥⎬⊥⎭; (5)a b a a a bαβββα⊥⎫⎪=⎪⇒⊥⎬⊂⎪⎪⊥⎭(面面垂直⇒线面垂直)4.面面垂直(1)定义:若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为90︒,则αβ⊥;(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a a ααββ⊂⎫⇒⊥⎬⊥⎭(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3)性质定理:a AB a a a ABαβββα⊥⎫⎪=⎪⇒⊥⎬⊂⎪⎪⊥⎭(面面垂直⇒线面垂直);基础知识网络:立体几何解题中的转化策略 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大策略:空间 到 平面 小策略:① 平行转化: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②垂直转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③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策略:线面平行转化成线线平行(空间转化平面)1)求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策略: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化可考虑将该多面体补图成正方体策略:利用中位线将线面平行转化成线线平行策略:将二面角转化成平面角, 先找后求策略:将点面距离转化成点线距离第三章直线与直线方程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两直线相交的判定:两直线垂直的判定:4.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距离题型一求直线的方程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2)经过点A(-1,-3),且倾斜角等于直线y= 3x的倾斜角的2倍. 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把所需要的条件求出即可.解(1)方法一设直线l在x,y轴上的截距均为a,若a=0,即l过点(0,0)和(3,2),∴l的方程为y= x,即2x-3y=0.若a≠0,则设l的方程为∵l过点(3,2),∴∴a=5,∴l的方程为x+y-5=0,综上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2x-3y=0或x+y-5=0.方法二由题意知,所求直线的斜率k存在且k≠0,设直线方程为y-2=k(x-3),令y=0,得x=3- ,令x=0,得y=2-3k,由已知3- =2-3k,解得k=-1或k= ,∴直线l的方程为y-2=-(x-3)或y-2= (x-3),即x+y-5=0或2x-3y=0.(2)由已知:设直线y=3x的倾斜角为,则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2 .∵tan =3,∴tan 2 =又直线经过点A(-1,-3),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y+3=- (x+1),即3x+4y+15=0.探究提高:方法一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当直线的倾斜角由锐角变到直角及由直角变到钝角时,需根据正切函数y=tana的单调性求k的围,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方法.解题时,借助图形及图形性质直观判断,明确解题思路,达到快捷解题的目的.方法二则巧妙利用了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题型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例 3:已知直线方程为(2+λ)x+(1-2λ)y+9-3λ=0.(1)求证不论λ取何实数值,此直线必过定点;(2)过这定点引一直线,使它夹在两坐标轴间的线段被这点平分,求这条直线方程. 解:把直线方程整理为 2x+y+9+λ(x-2y-3)=0.所以,不论λ取何实数值,直线(2+λ)x+(1-2λ)y+9-3λ=0 必过定点(-3,-3).(2)设经过点(-3,-3)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a,0),B(0,b).9、(1)求A(-2,3)关于直线对称点B的坐标;(2)光线自A(-3,3)射出,经x轴反射以后经过点B(2,5),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直线方程;(3)已知M(-3,5),N(2,15),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PM|+|PN|最小,并求出最小值第四章圆与方程1.(全国)圆心为(1,2)且与直线5x-12y-7=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2.圆心在直线2x-y-7=0上的圆C与y轴交于两点A(0,-4),B(0,-2),求圆C的方程.3.△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2、求经过A(2,1),和直线x y 1相切,且圆心在直线y 2x 上的圆的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