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教学设计

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教学设计

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入课题,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进行简要说明,如如何创建一个思维导图,如何添加主题和分支等。

第二步:讲解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1. 设计一个案例,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解决问题。

2. 详细介绍思维导图的各种功能,如添加图片、链接、备注等,以及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展示思维导图的内容。

第三步:进行实际操作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题,使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思维导图及解决方案。

第四步:总结和讨论1. 引导学生总结思维导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讨论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他们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的体会和感受的作文。

2.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他们也认识到了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各种情境中。

由于思维导图是一种灵活的工具,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制和调整思维导图的结构和内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学生们也有机会学习和借鉴其他小组的思维导图,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在作业中,学生们将练习使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并反思和总结他们的学习过程。

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1语文高新五小“思维导图”式教学设计——习作课

11语文高新五小“思维导图”式教学设计——习作课

指导学生看图叙事,边叙边议。
教法学法
1.教法:引导点拨法、思维图示法; 2.学法:小组合作法、交流展示法、导图总结法。
课 前
1.按照习作的要求,先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同桌间可互相交流。 课前准备 2.观看电影《三毛流浪记》,明确时代背景,为写作文做充分准备。
创境引学 教学 环节 1.同学们, 战争给人类带 来的灾难是深 重的, 特别是那 些无辜的孩子。 很多孩子因为 战争失去了家 园,成了难民。 (播放视频) 2.看了这 些画面, 你最想 说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照 片) 1.当 这 张 照 片 出 现在你面前的时候, 你 第一眼注意到了什 么? 它带给你怎 样的 感受? 2.围 绕 照 片 中 的 主角——小男孩, 我们 该从 哪些方面去 描述 他呢? 3.同学们, 看着这 个孩子在大声哭喊着, 谁能 想象他会哭 喊些 什么 呢?到底发 生了 什么事情呢? 4.战 争 摧 毁 了 多 少个家庭呀! 谁能想象 这个 孤独的孩子 今后 的命运会如何呢? 5.看到这张照片, 我们 除了对这个 孩子 心存同情之外, 还想到 了什么呢? (要和平不 要战争!) 1.理清结构。 战争中的孩子 想 想这 篇习作 应有 几部 分内容?(两大部分:一 是照片中的内容;二是由 照片想到的,要和平不要 战争。) 2.确定题目。 习 作的 题目是 文章 的精 髓所在,好的题目可以在 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 确定题目的方法有很多, 那 么就 为这篇 习作 命个 题吧! 3.化静为动法 照 片所 描绘的 只是 生活 中的瞬间情景,看图(照 片)类习作就是要展开合 理 想象 ,从静 态引 出动 态,从瞬间写出过程,让 画面“活”起来,让画中 的人物“动”起来。 1937 年 3 月 8 日,日本侵略者把上海火车南站炸毁了,不一会儿,一些较 轻的物像离弦的箭一样从天而降,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看着这幅情景,人们感觉很痛心,只有日本侵略者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意。 透过硝烟,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个小孩。他的衣服上沾满了血迹,眼泪一滴一滴 地落在了地面上,不停地哭泣着,狠心的日本人并没有救那个小孩,还把他的父 母给捉了回去,他看见父母一步一步地离开自己,哭得更厉害了,但侵略者丝毫 没有同情,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表现的十分傲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用同情的眼神望着小孩,又用仇恨的眼光望着日本人,却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只 能叹着气,望着日本人离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憎恨。 在这满是烟雾的地方, 那位孤独的孩子一个人坐在地面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一座座建筑物倒下来。 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我们要共同享受这美丽的地球,不应该发性战 争,战争只会让人们多一些恐惧和悲伤,只有让和平永远逗留在人间才能多一些 欢笑。 明确目标 方法点拨 范文引路 妙笔生花 展示评价 修改誊写 出示评价标准:是否进行细致、具体的描述。 渲染了当时危急的氛围,是否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 描绘。是否展开的丰富又合理的想象? 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1)过渡:下面我们对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 评。谁愿意读读自己的文章,我们互相学习,共同 提高。 (2)点评要求:从优点和建议两方面去评。可 以整体评文,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点评。 (3 ) 两名学生汇报读文, 引导点评学生的习作。 学生点评修改。 同桌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用思维导图绘制内容提纲》教学设计

《用思维导图绘制内容提纲》教学设计

用思维导图绘制内容提纲【教学设计说明】: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创设生动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从以下两方面作了思考和探索。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尝试用图示软件制作作品内容提纲”是《上海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主题七“规划数字作品”这一课中的第三个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时我将这个教学内容设计为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初步了解什么是数字作品,经过小组讨论明确了自己要制作作品的主题、目的,确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在规划作品时都能为自己要制作的作品确定好相应的主题,但在选择相关内容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不能根据要求的呈现方式或用途选择合适的内容;内容的选择与主题不相符;选择内容过多,不会取舍……经过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根据作品主题选择内容,初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Xmind 完成内容提纲的绘制,将进一步使用Xmind软件完善内容提纲定为第二课时的内容。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是课堂成功、主体彰显的关键。

因此在设计时,我以学校重建引入,以争当“小小志愿者”进行任务驱动,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讨论选择内容的注意事项时,通过出示不同的主题名称,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各抒己见,最后明确选择内容不仅要考虑主题,还要考虑介绍对象的不同,学会取舍,选择更有针对性、更有代表性的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来指导、点拨,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大胆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内容选择要与主题相吻合;2、能围绕作品主题选择所包含的内容;3、初步认识思维导图,并能使用Xmind绘制简单的内容提纲;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主题,了解解内容选择要与主题相吻合;2、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主题所包含的内容;3、通过自主学习使用Xmind绘制简单的内容提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借助思维导图软件梳理想法的意识;2、在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根据作品主题选择的内容;2、能使用Xmind绘制简单的内容提纲【教学难点】能根据作品主题选择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六一小学近几年的建设过程,为了宣传学校,当好六一的志愿者,我们还一起讨论,确定了校园开放日数字作品的主题,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初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不等式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用2课时,课外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中首先以实际问题为例,结合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引出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然后类比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并运用它们解简单的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本单元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

解不等式就是求出对其中未知数的大小的限制,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对于不等式性质的认识,解不等式的方法就能很自然的产生,教学中可以类比方程、等式的性质等来讨论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什么是不等式,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问题1:你能猜想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吗?x+3>6 2x<4 2x+3>7问题2:你还记得等式有哪些性质吗?活动2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人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活动31、用“>”或“<”填空.(1)-1 < 3 -1+2 3+2 -1-3 3-3(2) 5 >3 5+a 3+a 5-a 3-a(3) 6 > 2 6×5 2×5 6×(-5)2×(-5)(4) -2 < 3(-2)×6 3×6 (-2)×(-6)3×(一6)(5)-4 >-6 (-4)÷2(-6)÷2 (-4)十(-2)(-6)十(-2)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现”,师生共同归纳。

思维导图教案设计 【完整版】

思维导图教案设计 【完整版】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引进了新型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方式,利用人的发散思维表达的图形思维,利用人的逻辑思维和阅读的经验形成的一种脑图的形式,是促进学生大脑潜能开发的一种思维方式。

将这样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以全新的角度进行学习,可以将思维过程可视化和可操作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一、绘制思维导图的特点和步骤思维导图可以说是大脑的地图,按照事先构想好的思路进行,首先要抓住要求的中心句还有关键词,围绕中心句将关键词进行扩展,以中心句为起点,将相关的内容与之联系,逐步扩展,以多种形式将题目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触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1、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就是利用一个关键词或者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扩展,找寻和关键词和句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充,形成一个与关键词为中心的网状结构,根据关键词来确定整篇文章的立意,解决学生对于写作不知所措的状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都不同,所以在进行关键词的扩展,也就是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也是不相同的,形成不同的写作风格。

2、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在大脑中绘制成一幅图画的形式,将复杂的知识点以图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来,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

形象的形式要远比语言的形式更加容易记忆,学生经过对素材的认真思考,根据关键词,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想象扩展,根据词语展开相关的联想,然后根据想象的内容进行内容的筛选,组成最佳的写作内容,达到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布置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由发挥。

思维导图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激发出更多的思路和想法。

教师有时候可能会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造成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无法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进行思维的碰撞,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受到了标准答案和标准格式的规范和束缚,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导图—开启大脑潜能的钥匙》教学设计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导图—开启大脑潜能的钥匙》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开启大脑潜能的钥匙》【活动理念】:高中课程,难度深度增加,学习节奏加快,学生在面对繁杂而又琐碎的知识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之一: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为了记笔记跟不上老师的讲解,造成听和记之间的矛盾,顾此失彼。

原因是,传统记录方式类似记流水账,几乎是在进行机械复制,缺少对知识之间关联的把握。

另外,很多学生感觉在课堂上理解了某个概念的含义,但是在面对真实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这往往也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机械的记忆了某些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一些零散无序的符号,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意义的认识。

诸如此类的学习困惑,成为了学生学习途中的障碍,在不能有效克服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因为,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反映了大脑的自然结构,它让以笔记形式出现的思想快速扩展,从而得到一张所有的相关的、有内在联系的清晰和准确的图形。

这样,一个想法就可以很快而且非常深刻地生发出来,同时又能清晰的集中于中心主题。

这种技巧能让人们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潜在的智力资源。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思维可视化,最大限度的使我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开发。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思维导图的基本理念,了解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2、尝试制作并完善一幅思维导图,在实际操作中将知识初步内化;3、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思维导图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的优势,增加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活动方法】讨论,讲解,活动体验【活动准备】学科教材、彩笔、A4白纸、铅笔、拓展资源。

【活动年级】高二年级【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当左脑遭遇右脑【设计意图】以游戏形式激情引趣,合理引入、自然过渡主题。

初中数学《有理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有理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有理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有理数适用年7年级级所需时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有理数的认识包括正数和负数、数轴表示数。

本章引入负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通过对小学数的扩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

数的运算法则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相反数和绝对值来叙述的,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借助数轴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

本章由于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有机的分为三个主题:负数的引入、有理数的表示、相反数和绝对值。

通过主干问题的提出,附带相关细节知识点的学习。

通过情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数不够用了,引发学生兴趣,由此展开探索和猜想,在优化问题的基础上给出合理的数的扩充;引入负数自然要对新的数域——有理数进行合理分类,通过数轴加深理解,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让学生画最简单的数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正数和负数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呢,解释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有理数相反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统一辩证的哲学思想。

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是源于课本的特殊位置和安排,又不拘泥于课本的规划,通过有机的优化教材,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2、掌握正数、负数概念,能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理解0表示的量的意义(4、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把有理数要求分类(5、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6、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7、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探索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2、通过学习有理数概念,体会对应的思想,分类的思想3、通过对比,体会用绝对值比较大小比用数轴比较大小更直接、更简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应课标理解有理数的意义1.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4.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主题单负数的引入——小学的数不够用了, 元问题相反数和绝对值——正数和负数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设计专题一: 负数的引入 ( 1课时) 专题划专题二: 有理数的表示 ( 1 课时) 分专题三: 相反数 ( 1 课时).......专题一负数的引入所需课2时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2、掌握正数、负数概念,能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0表示的量的意义专题问收入3元和支出3元怎么用数来表示, 题设计举例说明0是否仅表示没有,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在我们的这个教室中就有许多数学的应用,我们在一个长约为12米,宽8米的教室里,多数同学都是13岁,我们班56人,占全年级人数的10%,我们的讲台宽0.8米,高1.2米……. 在老师刚才的描述中出现了你所熟悉的哪几类数字?你能将以前所学数字进行分类吗?活动二: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量,能用学过的数表示吗,(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2)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4)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思考:上面这些例子中出现的各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活动三:正数与负数3,500,1.2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思考:0的意义为什么已经不仅是表示“没有”,第二课时活动一:仔细找一找,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甲队胜5场;支出1000元;零下6度;向南走50米;运进粮食40吨;乙队负4场;零上10度;向北走20米;收入3500元;运出粮食30吨.活动二:(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1、学生的活动情况指标:学生能有效有序的独立思考、猜想、合作交流评价要方式:教师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小组点 2、学生的学习情况指标:学生能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方式:尝试应用、当堂达标测试专题二有理数的表示所需课1时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把有理数要求分类(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专题问我们学过那些数,你能合理对它们分类吗, 题设计温度计上的数字给你什么启示,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1) 我们能否将这几位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2) 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活动二: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5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同学们能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体现距离、方向),1、学生的活动情况指标:学生能有效有序的独立思考、猜想、合作交流评价要方式:教师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小组成员点 2、学生的学习情况指标:能对有理数分类,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方式:尝试应用、当堂达标测试专题三相反数所需课1时专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相反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会求已知数的相反数;能根据相反数的意义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 初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发展创新敬精神。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 解释/总结/制作______,并能运用信息意识对获取
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对本课项目进行分析,设计算法解决
问题,并能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3. 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工具,管理学习过程和学习
资源,积极开展小组交流和协作学习以及参与创新活动。

4. 学生能够体会到本课知识的实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协作意
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负责任地共享信息和资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般为本课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一般是概念的理解、操作的易错点、知识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设计教学导入环节?
新课讲授
提问:设计教学过程?
有七种教学方法,教法实施(前中后)
巩固提高
1. 设计一道题目
2. 设计一个教学活动
小结作业
模板:请学生谈一谈感受、心得,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总结
提问:布置一份学生作业?。

教学计划中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中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中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引言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用于组织和展示思维过程中的各个要点和关系。

它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的方式展开相关的概念和信息。

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清晰: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信息,使得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要点和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灵活性强:思维导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

3. 激发思维:思维导图的分支结构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发散思维,找到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

二、在教学计划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方法:1. 知识梳理:在教学计划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首先,确定中心主题,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相关的概念和信息。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的结构和关系,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问题导向: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设计问题导向的教学活动。

首先,确定中心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方面和解决方法,展开相关的概念和信息。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互动: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设计课堂互动的教学活动。

首先,确定中心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展开相关的概念和信息。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三、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要在教学计划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 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

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使用Word、Excel或PPT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有用信息。

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发现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更有趣更高效的图式笔记,它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思维,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有条理。

好东西要善于利用,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想到了教大家绘制思维导图这一教学专题。

教学思想大家都知道思维导图的种种作用和妙处,但对于如何切实地应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手足无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从最根本的绘制思维导图开始,以“PPT的深度应用”为例教会大家如何绘制思维导图、美化思维导图。

让大家对于思维导图不再只是看着好,而且能够学会实操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以“PPT的深度应用”教学思维导图为例的实践操作,让参培教师学会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美化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程设计思路一、介绍什么是思维导图什么是思维导图?它是由英国的东尼.巴赞先生提出来的。

首先来欣赏几幅实例图:这是一幅树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也呈树状结构,就和这棵大树的结构一样,中间的树干是主题,也叫中心主题。

它的根部和头部做为一级一级的分支向四周放射,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

第二幅是以家庭事务为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

它把一周内的每一天做为一级主题,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这都是一级主题,爸爸和孩子是二级主题,商务和游泳做为三级主题,会议是四级主题。

每一条主题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每条线上都使用了一个关键词,还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图文并茂,有助于联想和想象。

第三幅春雨的色彩是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简单的一幅思维导图把这篇课文图文并茂的呈现了出来,学生看着导图听老师讲授要比看着纯文字的教材效果好得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归纳能力。

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是一个工具,是终极的组织性工具,是大脑思维可视化过程的一个工具。

二、介绍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和步骤绘制思维导图有手绘和计算机软件绘制,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有很多,如:Mindmanager?? Xmind?? Startree?? Mindmap今天以“PPT的深度应用”教学导图为例,用MindManager 14这款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作者:耿夫相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08期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构建教材的知识网络,能够使教师节省备课时间,促使教师进行放射状的关联性思考,增强记忆。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思维模式一、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是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Tony Buzan开创的一个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和思维模式。

作为图解工具,它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学习者的思想(知识网络)画出来,如同全息照像一样把采集到的重要信息表达出来。

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

把思维导图应用到地理教学设计进行组织教学,一定会给我们的地理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

现以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Ⅱ》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增长”为例,谈谈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人口的增长”教学设计思维导图二、本节教学设计的“思维导图”本节教学设计的思维导图如上图所示,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过程。

下面重点分析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绍兴市名人广场上的马寅初塑像图片,介绍他的事迹。

马寅初是人口学家,是新中国第一个提出中国要实行计划生育的人。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里面有我国人口增长的一系列数据,用这些数据引出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建国后人口的增长极为迅猛,“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必然选择。

那么,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新课学习1.人口增长用多媒体出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据图分析历史上人口增长的特点并探究人口变化的原因(在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读图方法指导)。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是一种呈现思想、整理知识的有效工具,它包括中央主题、支持主题和分支主题,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教师需要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探讨思维导图教学的设计方式。

一、教学目标思维导图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知识和能力。

知识方面,学生需要理解思维导图的结构组成和作用,认识思维导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培养思维导图制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的教学目标应该综合考虑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力求让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能力提高上达到科学合理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思维导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探索它与其他工具和方法的异同点,从中理解思维导图的优点和局限性。

2.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学科、行业和生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相关问题。

3.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注意思维导图的构建规则和绘制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且高效的思维导图制作方法。

4.思维导图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在各学科的课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使用,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知识整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知识传授方式,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面是三种教学方法,可供选择。

1.案例教学法透过案例展现思维导图的使用场景,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其认识和理解。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经历和应用场景进行个性化案例教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班内讨论法班内讨论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讨论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批判思考能力。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11、队员可选择任何方式踢任意球。
12、球从两门杆及其延长线间通过,算胜一球。
13、在比赛进行中,除不得用手、臂肩部持、击球外,可用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球。
14、所有冲撞都是公平合法的,但禁止用手抱、推、用脚绊摔及吵闹。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英格兰足协对竞赛规则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修改或制定新的规定,其演变过程如下:
1、以小组为单位,绘制足球发展的近代史的思维导图
2、条理清晰。
3、如有成员无法接力,拍手示意跳过。时间5分钟。
【大展身手】
现在轮到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阳光足球杯”足球赛正在开展中,
大家自己换做是这场比赛的组织者,绘制一张比赛流程图。




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一种回顾,因此容易因为缺乏新奇感而造成课题氛围不活跃,学生注意力难集中,所以课堂的语言说什么话,怎么说,能够既简洁又轻松有趣,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同时课堂内容怎么设计能既突出重点又吸引学生,也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在设计的时候尽量让课堂语言贴近学生,同时用学生作业作为主要案例,讲解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会觉得更加亲切有趣。
(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直线
(6)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摩拳擦掌】
教师:我们之前已经画好一些思维导图,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画的比较好的思维导图有哪些。他们的优点在哪里呢?
(学生根据图画回答)
Ppt呈现思维导图
教师总结:
图一:语言幽默明了
图二:形象、生动、利于记忆
图三:结构、简洁、明了
6、当球被踢至边线外则为死球,在出界地点将球直接踢入场内,恢复比赛。
7、当一队员将球踢出对方球门线时,对方先拿到球的任何队员都可持球在距球门线25码处中踢任意球。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平行四边形主题单元设计与思维导图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5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平行四边形”主题单元结构包括“相关概念”、“探究性质”、“探究判定”三部分,这与课本的内容安排有所不同。

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判定”、“矩形定义、性质、判定”、“菱形的定义、性质、判定”顺次展开,是先学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再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而新的结构是一种专题式设计,更多考虑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打破教材的原有安排,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有关的概念放在一起作为专题一集中处理,把具有探究性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作为专题二集中处理,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作为专题三集中处理,这是考虑到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等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性质之间、判定与判定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识规律。

比如学完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后,学生自然会想到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边、角、对角线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因此,将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2.理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3.体会并掌握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平行四边形等概念的学习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2.通过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3.通过研究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中的“对称美”.对应课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3.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具备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4.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等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3.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具备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4.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等专题划分专题一: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1课时)专题二:探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2课时)专题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2课时).......其中,专题(或专题二中的活动1 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2.理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专题问题设计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2.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2.几何画板3.画图工具及一些细木条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活动1.说说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的例子?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比较熟悉,小学里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活动主要在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教案设计思维导图

教案设计思维导图

教案设计思维导图【篇一:语文教案思维导图】语文教案思维导图完成语文教案思维导图,很有成就感,呵呵。

发到空间里与同行们共享,愿和同行们共同探索。

如果能为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开启思路,帮助他们在专业上尽快成长,作为老教师是何等欣慰!【篇二: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学设计肇庆市第一中学姓名梁立课型:讲授课课时:1 课时授课年级:高一4班【教材分析】本章是信息技术基础。

本章重难点分析:。

思维导图以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旨在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培养总体规划能力,让学生掌握思维运行方式,并掌握发展思维的好工具——思维导图,使其思维方式可以得到最大的解放与更新,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组织和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生活、工作、学习更有效率。

【教学策略】【教学过程】1【教学反思】实践证明,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还给学生作为学习和考试的主体应有的自主活动的权利,教学各程序中加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完成的活动,真正做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克服以往毕业班课2堂教学存在学生活动结构不合理,知识运用过程(即练习)的学生活动偏多,而其他过程的学生活动明显不足的现状,做到为意义建构学习设计教学。

1、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了复习效率。

从形成学科能力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的复习,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网络化的知识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坚实基础。

高考中考查的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和结构化,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课着力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使学生得到深刻的理解;将一部分知识或全部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化的梳理,建立所学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节课成效体现在改变向学生直接呈现知识归纳的网络结果,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网络的构建之中,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每一部分知识复习后都能归纳整理出一个知识系统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