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垃圾债券的中国前景
浅谈垃圾债券

浅谈垃圾债券[摘要]对于我国来讲还是舶来品的“垃圾债券”虽然还未正式登台,但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既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又可以遏制民间借贷向高利贷转化的趋势。
近几个月来,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为垃圾债券上市正在做着铺垫工作,《高收益债(垃圾债)相关办法》也即将颁布。
文章对于研究如何让垃圾债券扬长避短地发挥其应有作用,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垃圾债券;债券市场;民间借贷垃圾债券一词译自英文Junk Bond,意指旧货、假货、废品、哄骗等。
它又被称为劣等债券或高收益债券,是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如信用评级在BBB(标准普尔)或BAA级(穆迪公司)以下的债券,是属于违约风险较高的投机级债券。
在国际市场上,垃圾债券通常由信用等级较低或盈利记录较差的公司发行。
其发行主体通常又有两种,一种是曾经享有良好投资级评级的公司,由于盈利能力等资质下降,其债券沦为垃圾级,这种垃圾债券俗称“堕落天使”;另一种是处于创业期的公司,其评级尚未反映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垃圾债券的发展美国市场是垃圾债券的起源地和主要市场,在上世纪20及30年代垃圾债券就已存在。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少。
70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逐渐成为投资者疯狂追求的投资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垃圾债券之王”米尔肯和精于杠杆收购的KKR公司(在KKR的系列杠杆收购中,巅峰之作是在上世纪80年,以25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食品和烟草公司RJR纳贝斯克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投资家和投资公司,利用垃圾债券调动天量市场资金,对盈利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大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再以所获利润支付债券利息。
这批令企业高管们闻之变色的“门口的野蛮人”,正是利用了垃圾债券这一利器,将金融活动“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①美国CNN、时代华纳和MCI电讯公司等如今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公司,都是从发行“垃圾债券”成长起来的。
垃圾债补充

垃圾债的通俗化解释和适应人群垃圾债”的发行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信用等级比较低的企业,他愿意出更高的债券利息,比如他愿意出15%,但我们现在公司债的利息都比较低,有的只有1%,上市公司的公司债也都在5%左右。
这种高收益的债券,投资肯定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你承担不起这么高的风险那就买国债,所以说要打破公司债券的垄断,公司债券基本是垄断发行的,被大国企和中央企业垄断了,中小企业被排斥在了门外,“垃圾债”是把公司债推向市场化,让发行主体没有歧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至于“垃圾债”的购买,我认为主要是富人购买,比如一些私募,他们是有实力去购买的。
这个不需要怎么对冲,高收益就是高风险,要想博取高收益,就得有承担高风险的能力。
当然“垃圾债”需要有个很好的监管机制,“垃圾债”发行应该怎么监管,怎么防止皮包公司发债,有的公司发债之后逃债,这些都需要有规范的发债程序,对公司和相关部门的监管都需要到位。
“垃圾债”要推出的主要背景是去年和前年,尤其是去年地下钱庄猖獗,高利贷盛行,有些企业贷款,利息高达20%。
既然都有地下钱庄和高利贷存在,为什么不能允许“垃圾债”的存在呢,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垃圾债”可以克制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的嚣张气焰。
应该说“垃圾债”很有市场前景,填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空白,应该是在严格的管理下大力推进。
但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低风险承受能力者要远离他。
垃圾债的操作性举例因为垃圾债还未推出,因此以下均为设想。
因为考虑到开闸后一至两年内,潜力公司和垃圾公司明显区分。
在操作上我形成了两种思路。
一、做多1、做多垃圾债需要对发债的公司进行深入的了解,建议大资金客户买前最好去实地调研下,当然海通到时候应该也会有专门的研究员给客户进行推荐。
2、按照以往经验,垃圾债推出后前期可能面临炒作,就像股指期货一样,这时候可能有短暂的获利机会,因为上市规则还没出来,大胆的投资者可以短线参与一下。
3、有泡沫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赚钱,在垃圾债泡沫形成的过程中做多。
垃圾债券

• 3.垃圾债券为恶意的公司接管活动洞开了方便之 门。 恶意接管系指目标公司(被购并的公司)抗拒购并 者合并的行为,但购并者仍以各式手段强行合并, 例如收购委托书、收购股票等控制接管目标公司。 当公司成为其他企业的并购目标后(一般为恶意 收购),公司的管理层为阻碍恶意接管的发生, 去寻找一家"友好"公司进行合并,而这家"友好" 公司被称为"白衣骑士"。
发展垃圾债券对 我国的作用
Made by ToP
中小企业地位
• 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全国经济总 量的60%。 • 企业数量的99%。 •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 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 • 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 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
• 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 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融资困难一直是广大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 典型的情况就是大企业被贷款小企业难融 资, 尽管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 难问题,但金融体系内资金总量错配的现 象依然突出:一些大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 高,民营中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结构 性钱荒”有加剧之势。
垃圾债券 风行的原因
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反映 在证券市场上,就是放松对 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和管 理,造成素质低下的垃圾债 券纷纷出笼 80年代后美国经济步入复苏,人们对前景抱有美好 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杠杆收购的广泛运用,即 小公司通过高负债方式收 购较大的公司。高负债的 渠道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贷 款和发行债券,筹到足够 资金后,便将不被看好而 股价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 量收购而取得控制权,再 进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 象改善、财务报告中反映 的经营状况好转,待股价 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全部抛 售大捞一把,还清债务后, 拂袖而去。
谁来为“垃圾债”捧场

第10期责任编辑:蔡晓铭E-mail :Financial ·75●钟林谁来为“垃圾债”捧场?按照业内知情人士报料,由证监会和上海证交所主导的垃圾债之发行与交易,很快将开闸。
乐观的估计指,在上半年就将落地。
相关的办法及游戏规则等,已经拟订完毕,只待监管部门公布后即可上路。
“垃圾债券”就是“高收益债券(High-yield bonds )”的“雅号”,是指主要由信用等级较低或盈利记录较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
由于评级低于投资级的债券,违约风险高,债券发行人通常需要支付较高的收益。
国内债券的交易市场被人为分割成两块,一是银行间市场,二是交易所市场。
绝大量的债券交易主要在央行管辖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前者才是国内债券市场交易的主战场;在沪深两个交易所市场内交易的债券,其实仅占全国债券总存量的5%左右,就是一个点缀或陪衬,俨然就像一顿饕餮大餐中的一份小点心。
此次即将公布的垃圾债新规,据称有不少创新的味道。
一、管理实行备案制,而不是A 股IPO 的那种核准制,项目由主承销商向交易所备案即可;二、期限不限,甚至1年之内也可;三、对垃圾债发行人的评级要求可能会降到A+或B+级以下等。
垃圾债在国内落地,当然有不少的意义与好处。
比如,将改变内地债券市场品种单一化的格局;对国内评级机构是最大的机会与挑战,真正考验评级机构的水平和实力;有助于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难,有利于减少民间借贷风险。
但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的《证券法》(2005年10月27人大修改)行事,恐怕现时被媒体热炒中的垃圾债概念又要胎死腹中。
因为《证券法》对债券发行人的资质等有着明确的“限定”要求。
比如对发债公司净资产的要求,股份公司不得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不得低于6000万元;还有发债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等,显然就不是通常含义之下的中小企业可以够格的。
业内对于证监会拟公布的《私募公司债管理办法》传闻是,在利率上,私募高收益债的“年化收益率上限为4倍”。
论垃圾债券的中国前景2600字

论垃圾债券的中国前景2600字说到垃圾债券,可能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垃圾公司所发行的债券,但事实并不仅于此。
对于投资者来说,垃圾债券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对于企业来说,垃圾债券也给他们的融资带来了便利,当然,企业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
因此,垃圾债券的特点就是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较差、信用保证较低。
垃圾债券风险一、前言随着中国式垃圾债券的出现,垃圾债券这一债券品种逐渐让国人所熟知。
垃圾债券众所周知,最早流行于美国。
同时也深受华尔街投资者的喜爱。
在美国流行时,他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发债企业通过高收益率来弥补投资风险。
当然,这并不代表企业的垃圾,只是现阶段企业资金薄弱,银行贷款有比较困难,因此通过发行高收益率的债券来解决流动性问题。
当然,垃圾债券在美国经历了兴起,发展,辉煌,以及衰败的全过程后,现在也慢慢被发展中国家所熟知,同时也被中国投资者所接受,在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
前不久,我在一则新闻中得知,美国百分之九十的企业通过债券与股市融资,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仅为百分之十,这两个数据存在着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也因为这样,我才联想到发行债券对于我国企业的重大意义,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垃圾债券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从垃圾债券的定义上来看,其发行企业并不代表着垃圾,仅仅是因为这些发型债券的中小型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从而导致其必须发行高收益的债券,也正因如此,垃圾债券才会在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受到投资者追捧,从而美国企业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十足的发展。
所以说,垃圾债券并不垃圾,主要还是受困于评级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通用集团,也发行过垃圾债券。
二、垃圾债券的前景根据上述两段的初步论述,我深刻地体会到垃圾债券对于一个企业的益应大于弊的。
这也是我选择论述“垃圾债券前景”的原因。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回复发行国债,但仅仅是国债一类,这并不是高收益债券。
在国债市场的发展中,也逐步开始进行企业债的发行。
1.垃圾债对债券市场有何影响第三组

2012年4月16日是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 司201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的兑付日,这 个国内史上第二支垃圾债和此前的福禧垃圾 债一样,都没能成为史上第一支信用违约债 券,因有疑似地方政府联手银行的兜底资金 介入,海龙垃圾债如约兑付
穆迪公司标普公司级别风险aaaaaa投资级债券最低aaaa投资级债券baabbb投资级债券中等bacaacaccccccc垃圾债券最高美国垃圾债的发行历史美国垃圾债的发行历史20世纪20及30年代存70年代初发行不足20亿美元80年代中期垃圾债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1990年米尔肯入狱垃圾债券市场进入了低2011年全球垃圾债发行规模接近5000亿美元1991200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
高收益债券 ----陷阱还是馅饼
陷阱
1.大量资金的流 入会给市场带来 一些不稳定因素, 导致市场混乱、 一些非法的投资 行为也会逐渐显 露头角。
2.高收益带来的 高风险也会给投 资者在投资垃圾 债的同时面临着 更大损失的风险。
高收益债券 ----陷阱还是馅饼
馅饼
1.能够给中 小企业融资 带来方便、 降低民间借 贷风险等方 面的利好
20世纪 20及30 年代存
2008年金 融危机发
2011年全球 垃圾债发行 规模接近 5000亿美元
在
行额从
2007年的
1990年 米尔肯入
1488亿美 元下滑至 659亿美元
70年代初发 狱,垃圾
行不足20亿 债券市场
美元
进入了低
我国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及其风险研究

我国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及其风险研究【摘要】高收益债券(hyb),又称垃圾债券,是指评级较低(标准普尔评级中低于bbb级,穆迪评级中低于baa级)收益率比国债和高评级债券更高的债券,其发行期限一般在5到10年。
而在我国,目前一般界定评级在aa-级以下的债券为高收益债,高收益债券与高评级债券的最大区别就是违约风险和风险溢价较高。
【关键词】高收益债券系统性风险信用利率一、我国高收益债券的现状目前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高收益债券还没有推出,本文认为,在gdp增速为8%的环境下,这些无担保的非上市民企以10%左右的成本发债是较为合适的,而目前,aa-和a+债的到期收益率在8%~9.5%左右,一旦同等评级的高收益债以10%左右的到期收益率发行,那么这些在传统信用评级体系下,被视为更可靠的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
尤其是在缺乏非评级公司的有效信用分析的市场中,利用传统评级方法定价会更明显地激发上述挤压效应。
在存量规模方面:我国高收益债券的发行主体较为单一,以地方性城投债为主,包括少量产业债,没有真正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期限结构方面:2011年前发行的高收益债券期限结构中,以6至7年期为主,占比达到87%,较长期限和较短期限的债券少有发行,2012年我国目前即将发行的创业板私募债——乐视网企业债债则为3年期,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收益债券在期限上将会有所创新。
在信用利差方面:比较银行间固定利率aa-级产业债和城投债的利差,分析我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
总体上各券种各期限高收益债信用利差2009年5月份以来不断上扬,并且2011年以来呈加速态势。
aa-级的信用利差上升的更快,目前已经超过400bp。
目前,我国的债券评级在aa-的信用利差已经超过4.28%,根据国际惯例,目前我国的债券评级在aa-级以下的债券在收益率方面已经完全具有高收益债券的特征。
达到我们所定义高收益债券的标准。
对于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认为,我国低等级债券信用利差的逐步扩大是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的体现。
漫谈垃圾债券

漫谈垃圾债券作者:黄琬舒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12期[摘要]自从20世纪70年代迈克尔·米尔肯引领垃圾债券大潮以来,垃圾债券市场一度低迷。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它强劲的复苏势头不可小觑。
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发展垃圾债券有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关键字]垃圾债券米尔肯所谓“垃圾债券”(又名高收益债券),是指信用评级在BBB(标准普尔公司)或BAA级(穆迪公司)以下的债券。
1977年以前,几乎所有的“垃圾债券”都是“坠落天使”。
按理这样的债券存在很大的信用问题,问津者应当寥寥无几。
但为什么之后几年,“垃圾债券”却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呢?一、垃圾债券的历史沿革说起“垃圾债券”,迈克尔米尔肯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他曾经是是J.P.摩根之后美国金融界所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时代风云人物,驰骋华尔街的垃圾债券大王。
他的所为曾经改写了美国金融证券行业发展的历史。
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找到一个还未被入主的资本市场,并成为垄断者。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攀升,信用严重紧缩,很多公司的债券都被信用评级公司降了级,有些甚至被降到了“垃圾债券”的行列。
垃圾债券在众多投资者眼中,成为了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率的实实在在的“垃圾”。
许多基金公司为保证自身基金的整体质量,都急于将低信用等级的债券脱手。
当所有人都看低这些债券的时候,独具慧眼的米尔肯敏锐地发现,由于二战后的美国完善了证券市场的监管措施,企业不会因为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受损失,它们的股票实际上并不会停止交易。
因此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率越高。
米尔肯赋予这些“垃圾债券”一个形象的名字——“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同时他认为,这些债券在利率风险比较大的时期反倒能够保持稳定,因为其回报不是同利率挂钩,而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密切相连的。
当时,拥有大量“垃圾债券”的“第一投资者基金”在米尔肯的意见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持有了这些所谓的“垃圾债券”,结果在1974年至1976年间,“第一投资者基金”的基金销售量大幅上涨,连续三年成为全美业绩最佳的基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垃圾债券的中国前景
作者:顾晓强
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7期
【摘要】说到垃圾债券,可能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垃圾公司所发行的债券,但事实并不仅于此。
对于投资者来说,垃圾债券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对于企业来说,垃圾债券也给他们的融资带来了便利,当然,企业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
因此,垃圾债券的特点就是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较差、信用保证较低。
【关键词】垃圾债券风险
一、前言
随着中国式垃圾债券的出现,垃圾债券这一债券品种逐渐让国人所熟知。
垃圾债券众所周知,最早流行于美国。
同时也深受华尔街投资者的喜爱。
在美国流行时,他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发债企业通过高收益率来弥补投资风险。
当然,这并不代表企业的垃圾,只是现阶段企业资金薄弱,银行贷款有比较困难,因此通过发行高收益率的债券来解决流动性问题。
当然,垃圾债券在美国经历了兴起,发展,辉煌,以及衰败的全过程后,现在也慢慢被发展中国家所熟知,同时也被中国投资者所接受,在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
前不久,我在一则新闻中得知,美国百分之九十的企业通过债券与股市融资,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仅为百分之十,这两个数据存在着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也因为这样,我才联想到发行债券对于我国企业的重大意义,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垃圾债券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从垃圾债券的定义上来看,其发行企业并不代表着垃圾,仅仅是因为这些发型债券的中小型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从而导致其必须发行高收益的债券,也正因如此,垃圾债券才会在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受到投资者追捧,从而美国企业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十足的发展。
所以说,垃圾债券并不垃圾,主要还是受困于评级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通用集团,也发行过垃圾债券。
二、垃圾债券的前景
根据上述两段的初步论述,我深刻地体会到垃圾债券对于一个企业的益应大于弊的。
这也是我选择论述“垃圾债券前景”的原因。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回复发行国债,但仅仅是国债一类,这并不是高收益债券。
在国债市场的发展中,也逐步开始进行企业债的发行。
这一步步的发展,也逐渐完善了中国金融体系。
因此,也为垃圾债券的发展埋下伏笔。
但是,与欧美国家那种发展了几百年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仍然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融资的需求。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我国进一步加大
了债券的发展力度,公司债券的发行量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资信等条件的约束,中小企业并未在从中受到发展的便利。
因此,垃圾债券成为了我国进一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我能想到事,对于证监会来说,更会想到。
早在2012年,中国首次提到垃圾债券的可能性,这也是官方首次对垃圾债券前景的预估。
当时正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起的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开闸,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垃圾债券。
三、垃圾债券的作用
第一点,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化解金融风险,为企业融资带来方便。
在国家飞速发展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相对而言,银行贷款更愿意贷给大型国有企业。
这也导致待企业越来越有钱,小企业的发展受限更加严重。
垃圾债券的发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工具,缓解其融资困难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垃圾债券具有很高的违约风险,用着也时刻提醒着投资者不可盲目的追求高收益,要注意风险与收益并存。
第二点,高收益债券的出现能够改变中国目前债券市场的品种单一格局。
中国的债券往往具有安全与低收益率这两个特点,人们常说,买债券闭着眼睛就可以了。
即使不是如此,国债也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降息降准之前。
五年期国债利息达到了5.41%,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收益率已经足够了,况且安全性得到了十足的保证。
其实这也深刻地体现出了我们债券品种的单一这一情况,然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国家债券这种低收益的债券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又往往不愿意进入中国那种上蹿下跳猴市中,这也促使了垃圾债券的出现。
往往购买企业债的投资者都会懂些研报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投资者通过对发债企业的研究,很容易就确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还债的风险程度,配上高额利率后,使得大量投资者愿意购买这种由急剧发展潜力的公司发行的“垃圾”债券
第三点,发行利率与发行主体往往不受限制。
正如我上面所说,债券利率是由企业信用评级决定的,企业信用的好的,那么发行利率就会相对低一点,反之发行利率就会高一些。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为此他们愿意付出一定的风险来追求更高的利益。
当然他们也不会一味的追求自己,他们也会去评判风险与收益,以此来决定是否冒风险来买入高收益的垃圾债券。
同时,垃圾债券的发行主体完全不受限制,任何企业都能够迅速的发行企业债券,甚至连担保都不需要,只需备案通过之后,即可发行债券,从而迅速取得贷款来发展企业。
“中国垃圾债市场杠杆创下十年来新高”这是2015年4月14号一则新闻的标题,我国改革开放仅仅四十年不到,与欧美国家几百年的金融市场体系相比还相当的落后,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还落后很多。
要想达到这样的前景,监管部门就需要加紧完善监管制度,提升企业的透明度,以此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当然,垃圾债券最终还是要由市场还来决定的,国家一味地去控制管理,并不能使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政府的介入到头来只会拖累市场化的进程。
就像中国股市一样,政府的托底只会让市场更加不成熟,到头来金融市场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愈合的能力,在下次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就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去稳定市场。
所以说,在垃圾债券的发
展中,政府只能去引导,在制定好完善的市场机制之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职能,让投资者自己去选择收益和风险。
让投资者自己选择利益与风险的平衡点。
四、结语
不可否认,垃圾债券具有对经济环境的高度适用性,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而且有利于完善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丰富债券市场结构,并解决债券市场统一监管难题,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重组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刘亮.欧美垃圾债券兴衰对我国的启示.《武汉金融》,2012.07.10.
[2]杨超.超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对金融市场的创新意义.《当代经济管理》,2011.04.20.
作者简介:顾晓强(1993-),男,本科,工作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