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第八章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0-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介绍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概述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它涉及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等多个方面。
同时,学前教育也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评估和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儿童的生理发展、神经系统发展、运动发展和感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
第三章: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一章节介绍了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
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利于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第四章: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教学和语言评估等内容。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五章: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发展。
这一章节介绍了儿童的情感认知、情绪管理、社会交往和道德发展等内容。
良好的社会情感发展有助于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这一章介绍了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类,并对各个阶段的儿童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学前教育的核心。
这一章节介绍了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评估与管理评估和管理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和效果评判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学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了解)
• (四)托幼园所一体化
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六周岁的儿童。主要由 工厂兴办。
• (五)幼儿班
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
• (六)儿童福利院
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被父母遗弃的残疾儿童。
• (七)SOS国际儿童村
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
• (八)家庭教育
第四节、现代学前教育主要理论流派
陶行知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主要幼儿教 育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 书》《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幼稚园之新大陆》等。强调学 前教育的重要性。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 劳工幼稚园。
作业
• 一. 名词解释 • 1.恩物 2.学前社会教育 3.学前教育年龄对象 • 二.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前教育主张有 哪些? • 三. 简述蒙台梭利法包含的基本内容。 • 四. 简述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有哪些 影响? • 五. 简述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 六. 试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 主要观点。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 古代欧洲 • 1.柏拉图 《理想国》《法律篇》 提出从学前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 教育,对象是哲学家、军人、农民和手工 业者的子女,不包括奴隶的子女。 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亚里士多德 《政治观》 把学前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 幼儿教育、5-7岁的儿童教育;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卢梭 . 代表作:《爱弥儿》 . 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 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 教育。 .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 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教育 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 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 童去适应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3、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历史的转折2、曲折起伏的前进3、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1)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2)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并于1996年6月正式施行。
学前比较教育,讲义 第八章
第八章学前教育课程比较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比较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学前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是一个由课程管理、目标、内容、实施等多个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循环往复的动态系统,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实践常以课程为轴心展开,教育改革也常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进行。
一、学前教育课程管理的比较与发展趋势学前教育课程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法规和政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或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过程进行的规范、引导和帮助,其根本目的是提升课程的成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促进教育者自身的发展。
一般而言,学前教育课程管理的状况主要体现在课程管理机构、有无国家课程及课程管理类型等方面。
(一)教育部门的管理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从各国学前教育课程管理机构来看,无论是采用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国家、采用地方分权管理模式的国家,还是采取中央与地方合作管理模式的国家,学前教育课程的管理均体现出教育部门的管理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的发展趋势。
此外,很多由两个以上部门共同管理学前教育的国家,参与管理的部门一般为教育部门、社会事务部门或者健康体育部门,但教育部门则起着对学前教育主要管理的作用。
(二)积极颁布国家学前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各国都纷纷致力于在国家学前教育课程、地方学前教育课程及幼教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立足点。
各国普遍关注了国家学前教育课程的引导、规范作用,积极颁布了国家学前教育课程。
如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学前教育课程,各个州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
英国政府于2000年9月颁布了面向3-5岁幼儿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以统一的课程标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缺乏全国统一学前教育服务质量标准的问题。
该课程指南对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八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第八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历史上把欧洲5世纪至14世纪上半叶近千年成为中世纪时代。
由于中世纪分拣封建和基督教社会的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特点,决定了西欧这一时期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其教育目地在于培养交汇的僧侣、封建官吏和骑士。
第一节中世纪学前教育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宗教观成为维护封建社会形态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大力提倡“原罪说”“禁欲主义”。
教会宣称“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在教会学校中,宗教居于所有学科的“王冠”地位;儿童从小要盲信、盲从圣书及讲解人————教师的权威,不允许有任何自主性及独立意识的流露。
(二)儿童(或日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
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在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预成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二、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一)、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识之人。
因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神启”,一切真理都来自《圣经》,所以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读《圣经》,以求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
这种教育从幼儿开始,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就是把从小要把他们训练成为一个个笃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圣童”,从而为培养一个正真的基督徒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通过基督徒对子女进行与宗教信仰、行为、观念和意识相关的家庭教育,以及跟随家长参加众多的圣事礼仪和节日活动来实施的。
(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1这是一类专为王室儿童实施的宫廷教育。
参加宫廷早期学习的只是皇室中的子弟和极少数机要大臣的子弟。
教育方法多采用问答法。
通过与教师的回答,儿童学到不少作为未来统治者所必需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及某些粗浅哲理。
学前教育学 第8章 21世纪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45%
单击此处添加 本章节的简要 内容
45%
• 家庭通过爱与习惯养成等奠定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初 基础,社区则通过丰富多样的社 区资源与亲近自然
4等5方%式来丰富幼儿体验,幼儿园则在教师专业化的
教育引导下, 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单儿击获此得处更添加加 深刻的
本章节的简要
综合的社会、文化、自然等方面内的容 体验,促 进幼儿 健康全面发展。 • 只有社会各个系统、各个教育主体之间有机整合人 力、物力等教育资源,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 康发展。
息化环境建设、学前教育优质数单字击化此教处育添资加源建设、教育资源
本章节的简要
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 内容 • 信息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教师培训、家园沟
通交流、 教育宣传等领域。信息技术尤其对师资队伍培训以 及信息化精品课程建 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全国各地在探 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整合方面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园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 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平的全面提升。
本章节的简要 内容
• 2009年,《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2008—2010年)》提出,把学前教
育信息化作为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1年, 《上海市托幼园所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配置要求》公布,对托幼园园
• 有关专家建议将学前教育信息化纳入我国教育信 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加以考虑,把握住学前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关键问题,将会对学前教育信 息化的稳步发展大有裨益。
主 编 刘正正
21世纪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节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
第二节 信息化与学前教育
一、 普及化 三、 协同化
《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三、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
入园和 离园
晨间锻炼 和散步
生活
睡眠
活动
饮水和 饮食
盥洗和 如厕
四、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
(一)日常生活活动设计
1.活动意图
2.活动准备
3.活动过程
4.活动结束
(二)生活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意图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五、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
(一)生活活动的常规内容与要求
中参与的各种保教活动。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构成
时间
7:45-7:50 7:50-8:05 8:05-8:20 8:20-9:00
9:00-9:05
9:05-9:56 9:56-10:15
10:15-10:30
10:30-10:55 10:55-10:58 10:58-11:10 11:10-11:57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是“自然活动”,又 是“教育活动”,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这表现为:一方面幼儿园游戏之于儿童 是具有自然性的活动;另一方面,幼儿园游 戏之于教师又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划分为创造性的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两大类型。
离园
活动内容及过程
跟同伴一起看图书 在教师组织下,跟同伴一起做早操
吃早餐 跟同伴一起玩学习机 玩拼图和其他玩具
取杯子喝水 换裤子,帮助同伴穿脱衣服
做数学练习题,并与同伴交流解题方法
整理自己的书袋,并应教师要求整理全班的书袋
到户外找玩具玩 回室内翻看图书,又到处找玩具玩
领取教师发放的书,放回书袋并整理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概念
学前教育学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概述
幼儿园游戏活动
主讲人:杜 巧
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活动
1
幼儿游戏概述
2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
第一节 儿童游戏的概述
1
幼儿游戏的含义
2
幼儿游戏的特征
3
幼儿游戏的价值
4
幼儿游戏的种类
第一节 幼儿游戏概述 一、幼儿游戏的含义
德国的福绿贝尔(F·Frnbel,1982-1852)是教育史上系统研 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三、幼儿游戏的价值 (一)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对于幼儿的身 高、体重、大小肌肉发育 等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
(二)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经验 2.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改变自我中心的倾向 3.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
从2岁左右开始,是儿童用积木、积塑、泥、沙等各种不同的结构 材料建构物体的游戏。 4.规则游戏
一般在4~5岁以后发展起来,这种游戏一般由2人及以上参加,没 有具体情节,围绕着规范而严格的规则进行,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形式 。
(二)以儿童社会性发展为依据的分类 1.无所事事的行为 这是儿童偶然发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目标,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如玩弄自己的衣物,在床上爬 上爬下等。 2.旁观者行为 儿童在旁边观看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偶尔插几句 话或向他们提出些问题,但始终不主动参与游戏。 3.独自游戏 儿童独自玩自己的玩具,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 游戏上,不在意也不关心周围其他伙伴在玩什么。
学前教育管理学第八章 幼儿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LOGO
第八章 幼儿园人力资 源开发与管理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11
一、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与职责 关于资格条件,第37条中规定,“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 《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并符合规程第 35条规定。 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 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 教育任务。
12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 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 工作。
3 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3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是个复数名词,是人们劳动能力的总称,人 力资源是指一个社会中现在的和潜在的劳动者工作能力 的总和。
❖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们中蕴藏的潜在的劳动能力组 织、转换成可使用的劳动能力的过程。
❖ 现在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所说的人事管理是何 关系?人事是用人治事的意思,它与人力资源管理并无 本质的区别,都是将合理的人用到恰当的事上去,以便 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
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开发,它主张寻找人才 首先要“探矿”,然后才是开采、加工和使用。 而传统的人事管理则仅仅是对上级派来的人员进 行管理,其职能和作用都窄于前者。
5
人力包括哪些方面?一般认为包括
人的体质体能、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
方面。新观点认为上述几条是对内容纬
度的解剖,还应加上另外两个纬度:即 价值方向纬度和态度纬度。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内容要点绪论一、学前教育学的涵义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二学前教育学的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教育学科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学;作为分支的一个学科,学前教育学是复数形式而非单数的,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论、学前教育史、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管理等分支领域;二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学前教育学”有时也可称“幼儿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等,它是随着幼儿教师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861年,兰格将福禄培尔生前发表的15篇有关幼儿园教育的论文汇集出版,取名幼儿园教育学Pedagogics of the Kindergarten,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幼儿园教育学命名的着作,标志学前教育学的独立;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教育学的任务1.研究学前教育现象2.研究学前教育问题二研究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读者了解、认识学前教育2.指导学前教育实践三、学前教育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二文献法:文献法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三调查法:调查法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做出概括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型和任务一、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一学前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本文主要指广义;二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1.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实践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责任的人2.学前受教育者: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龄前儿童3.学前教育措施:联结学前教育者和学前受教育者的一切中介,包括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社会学前教育当代社会学前教育形式多样,如幼儿园、托儿所、日托中心、保育学校、保育所、学前班、儿童游戏场、儿童活动中心、早教中心等,其中,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三、学前教育的任务一学前教育肩负着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发端,承担着为儿童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任务;三学前教育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保障家庭幸福的任务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征一、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一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这一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开端时期;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保育、教育一体,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三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学前教育位于教育链条的起点,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二、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一学前教育公益性的理论基础1.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2.非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二学前教育公益性体现在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上1.学前教育的非排他性与排他性2.学前教育的非竞争性与竞争性3.学前教育的外溢性三政府参与是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保证政府参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生产,免费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给公众;二是政府采购,免费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给公众;三是政府补贴,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产品的生产者或购买者提供财政补贴;第三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一、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一学前教育对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价值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等的奠基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阶段;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二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学前期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体现为学前教育能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能影响社会的发展;二、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一学前教育通过服务于家长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1.家庭成员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工2.家庭成员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发展中二学前教育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1.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备了间接影响学前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能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也通过减少社会福利、教育、治安等开支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未来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学前教育通过对学前儿童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的初步熏染,为未来公民和政治家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从而间接影响社会政治的发展;3.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产生间接影响学前教育引领学前初步儿童体验、认识风俗民情,看读儿歌、童话、古诗、故事,初步认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简单的科学知识,学说本民族语言等等,这实际上是在做着文化传承的工作,尽管只是初步的,但为今后进一步的传承文化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一、古代的儿童公育、家庭学前教育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公有、公养、公育,包括低幼儿童在内,由氏族公社的年长而体弱者在住地统一看护、教育;古代文明社会,在普通家庭,0-6岁或7岁的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父母和长辈的照料,学习初步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养成行为习惯;皇室、贵族以及地位较高的家庭,则有了初步的学前教育专门化形式和生产生活知识以外的内容,如古埃及宫廷学校、西周“孺子室”;二、近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一慈善性质的托儿所、保育所、幼儿学校等机构的建立欧洲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二幼儿园的建立和发展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使用自己设计的“恩物”开展游戏教学,1840年,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三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1904年颁布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儿童权利保障来看,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享有生存、发展、学习和娱乐的权利;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对儿童各种权利的保护变成各国政府的法律承诺;二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11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体发展学前教育;三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第二节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狭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某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得到传播和应用而形成的派别;广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泛指某一历史时期内持相同或相近的学前教育理论主张的人而形成的学前教育派别,这一派的理论源头往往是多样的;本章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指广义的流派;一、早期的学前教育理论遗产柏拉图:主张儿童公有、教育公有,最早论述了儿童优生问题;主张幼儿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讲故事、音乐、绘画、体育、游戏,首次对游戏作了理论论述;夸美纽斯: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着母育学校1632年,还为儿童编写了世界图解作为教材;洛克:着名的“白板说”,肯定了儿童教育的可能性和价值卢梭:“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齐:倡导并实施爱的教育,主张教育心理学化,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要求贾谊:实行胎教颜之推:颜世家训朱熹:童蒙须知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要顺应童子之情,倡导以生动活泼的方法教儿童二、国外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一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英国,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怀尔德斯平;欧文主张:幼儿学校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小朋友快乐”,为此,他提出了不责骂或处罚儿童、教师表情亲切等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包括体、智、德、美等五方面;二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德国,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作品中,主要观点包括:1.主张改革家庭教育,给缺乏幼儿教育知识的父母提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广泛建立幼儿园,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2.为了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阶段,使儿童有时间做好准备,以降低突变性给儿童带来的冲击;他设想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设立一种“中间学校”,帮助儿童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他甚至打算设计一种新的恩物来作为中间学校的特殊教学用品;3.为了帮助幼儿开展自我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由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的活动玩具,称为“恩物”,意味上帝的恩赐之物;4.作业就是给幼儿设计的各种活动,作业活动是幼儿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主要方法;作业是恩物的发展;三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意大利,是围绕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传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蒙台梭利及其支持者,代表性着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吸收性心智等;1.蒙台梭利早年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晚年倾向于强调环境的主导作用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儿童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对特殊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期;3.蒙台梭利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两条基本原则;①自由的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的;②工作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4.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训练以及初步知识教育;四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美国,对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均有所批判;布莱恩是美国进步主义学前教育运动的先驱,代表人物有杜威、帕蒂.希尔、爱丽丝.坦普尔;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观点主要有:对儿童发展开展实证研究;重视学前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肯定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合理部分的同时,试图根本否定恩物主义和象征主义;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其教育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方法是“做中学”;五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理论;理论代表是克鲁普斯卡娅、乌索娃、福辽莉娜等;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主要以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为标识,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是其特色;这一流派影响了我国建国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三、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及代表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20世纪20至40年代探索中国化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代表是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等人,其中,陈鹤琴最具代表性;1.五指活动;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语文活动;这五个方面的活动是整个的、相互连贯的,犹如生在手掌上的五指一样,相互联系,故称五指活动;2.陈鹤琴活教育的核心观点概括如下:①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做世界人”;②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③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第三节当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一、新行为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新行为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指那些受新行为主义观点影响而形成的某些相近或相似的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基于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学说,认为教学就是通过控制刺激塑造和形成学生正确的行为;1.美国“开端计划”中的许多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就是在新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的;2.新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的课程的共同教育目标是帮助处境不利的儿童发展智力,促进社会平等和发展;如恩格尔曼、贝雷特的课程方案、DARCEE早期训练计划、阿帕拉齐尔早期教育课程方案等均属于此类;二、结构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结构主义也可译作“建构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后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结构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是指在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种学前教育理论,突出代表是皮亚杰,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结构、阶段以及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为结构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1.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构称为“图式”,图式变化的机制是“同化”、“顺应”与“平衡”;2.儿童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儿童的主动建构,是儿童获得新的经验、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动力;3.儿童到青年初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与外界相互作用,取得平衡;②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自我中心主义”时期,思维开始由表现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思维具有直觉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 -11岁,出现了具体运算图式,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认知结构发展到最高水平,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4.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①0-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自我中心”;②2岁到6、7的前运算时期,“他律”阶段;③6、7岁到11、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自律”阶段;④11、12岁到14、15岁的形式运算阶段,“公道”阶段;5.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形成儿童的智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形成和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最终和最根本的目的;6.儿童教育的原则:①应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②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儿童的主动性;③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④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三、人本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人本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是指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影响而提出的各种学前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价值以及人性的探索为使命,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等;马斯洛在对健康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教学”的理论;四、多元智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多元智力学前教育理论是指受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影响而形成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学前教育方案;他认为智力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语言-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人际智力;1989年,又提出了第8种智力,即自然智力;五、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意大利教育家罗里斯.马拉古齐在意大利北部小城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实践和理论为核心而形成的;1.马拉古齐确立的儿童观主要有:①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②儿童拥有自己的权利;③儿童有主动学习的愿望;④儿童是有差异的;⑤儿童是“关系”中的儿童;2.环境被视为儿童的第三位老师;3.提倡方案project教学,儿童可以在综合性活动中自由探究、选择、欣赏,实现、拓展其潜能;4.在马拉古齐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因此,马拉古齐非常重视教师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六、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是指全美幼教协会NAEYC在推行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时所提出或应用的一些理论观点,是将各种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应用于一个方案之中;1.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社区2.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3.制定实现重要目标的课程4.评价儿童的发展与学习5.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第三章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第一节儿童发展一、儿童发展概述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2.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3.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5.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二制约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与环境:遗传侧重先天生物遗传因素,环境侧重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二者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2.学前教育:能提供最最简捷、最有效的环境;3.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总之,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合力,共同制约着儿童的身心发展;二、儿童发展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1认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第一,口唇期岁;第二,肛门期岁;第三,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潜伏期6-11、12岁;第五,生殖期青春期;2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2.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第一,婴儿期岁,信任对怀疑;第二,儿童期岁,自主对羞怯;第三,学前期或游戏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第四,学龄期6、7岁-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第五,青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成年早期18-30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第七,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已述,略三社会文化理论1.文化—历史发展观:人有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故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3.社会文化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儿童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在适当水平内的教学,和有一定指导的社会环境;四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华生的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习惯取决于该行为导致的结果;如果一种行为能够导致好的结果则该行为以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反之亦然;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五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生物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态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层次的环境系统由里到外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第八章第一节 (18)
思考、练习
回忆、总结,并在笔记本上画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从整体上把握本章节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练习:教材108页本章练习题1、练习题2
板书设计
第八章家园合作与幼小衔接第一节家园合作
一、什么是家园合作
二、家园合作的意义
(一)家园合作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二)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有力保障
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以下三个原则进行讲解:
(一)尊重家长的原则
(二)平等互惠的原则
(三)公平对待的原则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
呈现家园合作方式表,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应部分,小组完成该表格。(表格见教案结尾附录)
请小组讨论,对每个家园合作方式进行举例。
请小组分享表格和案例。
组织小组对表格和案例进行自评和他评。
教师评价,进行补充讲解和总结。
师生总结: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园获得很多来自家长的支持,包括人力和物力。
请学生阅读【案例分析】8-1-4并提出小组讨论问题:案例8-1-4
阅读教材案例。
思考、围绕教师提问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评价小组讨论结果。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家园合作的意义之一。
阅读教材案例;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三、家园合作的原则
(一)尊重家长的原则
(二)平等互惠的原则
(三)公平对待的原则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
课后反思
附:
家园合作方式表
家园合作的方式
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面向全体家长的方式
面向个别家长的方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八章学前教育行政体制
教育行政:
• 即国家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 其教育职能部门,依据国家法律,宪法和政府的 行政指令对教育领域进行的领导和管理。
• 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职能的表现形式,具有政治 性和专业性特点。
• 1903年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 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实际推行 的学制,标志着清末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 我国现行幼教行政体制的确立和完善:1 、1961年撤消教育部幼教处,仅保留一名 幼教处干部,在普教司综合教育处处理 日常事务。2、1979年召开了全国托幼工 作会议,这是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劳 动局、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13个政府 部门和群众体联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决定由国务院设立由13个部门组成的 “托幼工作领导小组”。
• 幼教学制或学前教育行政:在教育行政中以幼儿 教育或学前教育领域的行政管理为基本内容的。
• 教育行政的职能: • 1、教育行政主体 • 2、教育行政的职能。 • 教育行政的作用分为:权力限制作用
和非权力促进作用。
• 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 的教育目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 各种教育设施的总称。
第一节 教育行政与教育行政体制
• 一、教育行政 二、教育行政体制
行政
• 是由政府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活动 ,即为实现国家目的依法组织和协 调各种力量,统筹各种政务事宜, 参与制定并主持执行政策的活动。
在我国,行政
• 是指国务院和所属部门,各省、市 、自治区人民政府级以及区等行政 机关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体育等方面事务进行管理。行 政作为国家的一种职能,是以国家 权利为后盾,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阶级社会 中具有阶级性。
• 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1、集权制行政体制。 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 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 的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 令和指示为标准,优点:有利于统筹全局, 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 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有标准 ,保 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便于集中国量 办大事。弊端:教育行政往往统得过死,缺 乏弹性,不利于因地制宜发展教育,决策容 易脱离实际,也常常会束缚下级杨关只教育 的积极性,创造性,致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 生机和活力。2、分权制行政体制。分权制是 指下级机庆的地方政府在其管理范围内有完 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权限内的事不 加干预。
《学前教育学》学习指南
《学前教育学》学习指南一、学习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等,主要从观念层面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形成专业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涵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二)掌握专业知识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类型、特点、原则、发展历史;知晓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线索;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社会的一般关系,儿童观的内涵、基本观点;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含义、角色素质结构与要求;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点;掌握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用与创设方法;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衔接的意义与方法。
(三)初步培养基本的专业技能初步了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初步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初步了解家园合作、幼小衔接、利用社区资源的方法。
(四)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做好学前教育理论的准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课程之一为《保教知识与能力》,考核主要内容为本课程所学习的主题,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要为考试做好准备。
二、学习内容本科课程学习内容整合为8章,即: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第四章幼儿园教师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组织第七章幼儿园环境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各章学习的具体内容如下:三、学习要求本课程各学习领域的具体要求:四、学习方法(一)学习准备本课程学习需有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或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的同步或先期学习为基础,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现场的经验或体验。
(二)多种学习方法结合1.课堂听讲和自学相结合、小组讨论和个别练习等多种方法。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做好准备。
第二章: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计划与教学设计幼儿园教育计划是指为幼儿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
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结合学前教育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和方法。
教学设计则是具体实施教育计划的过程,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因素。
第四章:儿童游戏与玩具儿童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地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社交能力。
玩具则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工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感官发展和智力发展。
第五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评价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是指针对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设计好的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教育活动评价则是对教育活动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六章:幼儿身心发展评估与干预幼儿身心发展评估是指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幼儿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促进健康发展。
第七章: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保健是指对幼儿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工作。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疾病和伤害的威胁,因此,保障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十分重要。
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幼儿疾病防护、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知识,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
(三)问题解决方法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从初始状态到中间状态再 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 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之为算子(Operator)。 搜索算子的途径有二:算法式(algo-rithm), 要逐步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 式来解决问题。这种途径保证成功但费时费力,有 时在实际中甚至不可能实现。启发(heurisitic), 以一定的以往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搜索解决 问题,它简单省时,但却不一定保证成功。
启发式策略
• • • • • ①手段一目的分析 ②逆推法 ③爬山法 ④联想法 ⑤类比法
2、打破问题解决过程中阻碍的建议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阻碍主要有功能固着 和反应定式。
定势
•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 动的准备状态。 • 当解决相似或相同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对 问题的适应而提高反应与解题的速度。 • 对变化了的情境或问题,定势常具有消极作 用,会阻碍人产生更合理与有效的思路,从 而影响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 。 如量水实验
三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建议1游戏准备环境与材料环境与材料1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2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2游戏过程鼓励想象和创新鼓励想象和创新1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到游戏之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到游戏之中2教师作为建构者联系材料与游戏3游戏评价二自我表现能力培养艺术的方式一艺术的特点利于进行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1幼儿的心灵贴近艺术的自由2艺术的表现性明显且适合幼儿二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建议1提供自我表现材料自我表现材料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映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
二、创造性与知识、智力
(一)创造性与知识
创造性与知识存在正相关;创造性与知识之间存 在负相关;创造性与知识之间是矛盾的关系。P299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八章 幼儿园的教师-笔记
第八章幼儿园的教师基本概念: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一、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有:幼稚性、全面性、时代性、复杂性、多样性、地方性(一)幼稚性其一,从劳动的客体来看: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教师对其进行粗浅的、简单的、正面的教育。
其二,从劳动的主体来看:幼儿教师刚从幼师毕业,很年轻。
(二)全面性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幼儿,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生动活泼的成长。
(三)时代性幼儿教师的劳动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在不同的时代,教师的劳动拥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不论从劳动内容上看,还是从劳动手段上看,均如此。
(四)复杂性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寓教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的,为了实现幼儿教育的任务,教师往往要精心安排、组织幼儿的入园、晨间活动、早操、早点、盥洗、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午餐、午睡、散步、午点、自由活动、兴趣活动、离园等各个环节的活动,做到动静交替,保证幼儿健康的发展。
(五)多样性首先表现在劳动模式的多样化上:分科教育模式、综合教育、主题教育、区域教育其次表现在劳动形式的多样化上:集体教育、小组教育、个别教育再次表现在劳动方法的多样化上:讲解说理、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动手操作(六)地方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较大,不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的地区,经济资源、文化设施不同,为幼儿教师的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也就不同。
二、幼儿教师的权利和职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资格、权利和职责(义务)。
(一)幼儿教师的资格1.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基本路线;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忠于职责;3.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有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5.身体健康。
学前教育管理(高教版)教案:8.1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第八章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第一节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意义和任务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首先要认识两个问题,即为什么和做什么,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明确卫生保健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意义幼儿园十分强调卫生保健工作,这是它区别于其它教育阶段的重要特色,是由幼儿园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
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一)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幼儿园保健工作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长发育还未定型,可塑性大,易受伤害,且其行为习惯与个性也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
(二)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要求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个体,其身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虽然在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从横向看,同一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发展是一个整合过程。
生理发展制约着心理的发展,没有身体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幼儿身心发展是互相制约的,因此重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保证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
(三)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园集体教育形式决定的幼儿园是集体保育和教育机构,在集体中幼儿接触面广,交叉感染的机会多,传染病极易蔓延。
创设干净、清洁的环境,采取保健的安全措施,给幼儿提供有利于健康发展的环境。
(四)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幼儿园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的双重任务。
现代生活、工作的节奏加快,年轻的父母虽然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
他们对幼儿园寄托着极大的希望,这无疑加重了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
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在经济繁华的大都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儿童保健工作受到重视。
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以卫生保健为重点的养护工作,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从事运动,有效地保障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家园合作的意义
(二)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有力保障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园获得很多来自家长的支持 ,包括人力和物力。
◎良好的家园关系可减少幼儿园教育的阻力。
◎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提 高教育的质量。
三、家园合作的原则
(一)尊重家长的原则
家园合作的原则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
(一)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1.家长老师
医生爸爸来“上课”
2.家长开放日
3.亲子活动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
(二)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1.面向全体家长的方式 (1)家长学校
(2)长会
2.面向个别家长的方式
(1)个别谈话 (2)家访 (3)家园联系簿
第八章 家园合作与幼小衔接
第一节 家园合作
一、什么是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即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目的在于通过 双方的互动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家园合作的意义
家庭
幼儿园
幼儿
二、家园合作的意义
(一)家园合作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 ◎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增进 亲子关系。
第八章 家园合作与幼小衔接 第一节 家园合作
一、什么是家园合作 二、家园合作的意义
(一)家园合作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二)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有力保障 三、家园合作的原则 (一)尊重家长的原则 (二)平等互惠的原则 (三)公平对待的原则
作业:
教材108页本章练习题1、练习题2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