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整合

1.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比较

1.1研究性学习

何为“研究性学习”,在学术界有许多说法: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法。”②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③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专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和过程。

1.2接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就是教师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以传授课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接受性学习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但具有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高的效率,掌握人类进化数万年

积累下来的知识的优点。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下,“接受性学习”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3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对立统一

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我们把与后者相适应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研究性学习”。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强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任何改革都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样有创新,也有继承。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有意义的接受性习应该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课程中,有很多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探究,运用接受性学习的方式会更为有效[2]。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接受性学习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和机械。我们反对和着力要变革的是被动的、机械的、无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那种积极主动的灵活多样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还必须坚持,还要大力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引导学生由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机械、被动、他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主动、自主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的机械的无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转变,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向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就是新时代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

2.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整合

研究性学习内核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革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仅靠有限的课堂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该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学科

教学中与接受性学习进行整合,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研究性学习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同步发展。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可通过以下途径渗透研究性学习。

2.1研究教材有关知识,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

现有学生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一展示。因此,在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研究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教材知识,选择有价值的信息点,设计研究性问题,展开研究。

2.2通过探究性实验,将研究性学习融入传统教学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就曾经精僻地说过:“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设计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经过学生动手动脑,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了选择知识,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地去“研究”、“探索”、“钻研”。使学生笼罩在探究的氛围中,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3]。

2.3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提练研究性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由于学生知识、学校条件、教师知识水平及研究能力特别是有限课时等因素影响,学生不可能去研究较大课题,最有效方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综合性课题,利用已有设备、药品开展研究性学习。

这样的研究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巩固和深化教材知识,特别是与高考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接轨,能达到一举多得。

2.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现有高中教材理论知识较强,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枯燥泛味,因此,需要我们教师仔细钻研教材,挖掘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素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有关的研究性课题,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设计和研究,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