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优秀教学案例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其经济、宗教、政治背景。
学生需要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包括欧洲对东方贸易的渴望、黄金热的兴起等;宗教原因,包括基督教的传播、打击异教等;政治原因,包括国家竞争、君主专制等。
3.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生需要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从而使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新航路开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生通过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导入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2.使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艰辛历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2.总结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欧洲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关系、殖民统治的弊端等。
3.强调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短文,内容可包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影响等。
2.提醒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分析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理解航海家是如何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的。
2.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和互动。
学生分别扮演航海家、商人、原住民等角色,通过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感受到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通过讨论活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第5课开辟新航路

第5课开辟新航路
-1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当当堂堂检检测测
12345678
1.杰里·本特利认为:“欧洲人探险的动机是错综复杂的。最重要的 动机是寻找基本资源和可以耕作的土地,以及寻找通往□□市场的 新商路,再有就是热切地传播基督教。”材料中空缺的应是( ) A.中国 B.印度 C.亚洲 D.美洲 解析:根据材料可判断“欧洲人探险”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 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获得东方的市场和黄金。“东方”应为亚洲, 包括中国和印度等。美洲是“新大陆”,被发现前不为欧洲人所知。 故选C项。 答案:C
——摘编自王贵水《一本书读懂欧洲历史》
-20-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当当堂堂检检测测
12345678
(1)据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其对西班 牙的影响。 参考答案:(1)导致了意大利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贸易的兴起,引发 了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出现了具有近代性质的新型经济组 织;拓展了世界市场;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11-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 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题目立意:新航路的开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本题旨在考查对 新航路开辟历史条件的深层次认识能力。 解题指导:在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西班牙 和葡萄牙都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商业资本不发达。在A、B 两项中,B项只是客观条件,只是提供某种客观的可能性,A项是主观 条件,故选A项。 答案:A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5课 开辟新航路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上述四幅漫画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答案 图一反映了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促使欧洲 人寻找新航路;图二反映出西、葡两国掠夺了大量财富,一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29
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图三反映出英国利用其有利的 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图四反映 了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后,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 逐渐衰落。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14
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从历史大背景来看,新航路的开
辟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
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
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
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12
2.对世界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 相对孤立 的 状 态 , 各 地的 文明 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 欧为中心的 世界市场 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13
误区警示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导致 地区间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 出现。
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
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24
2.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
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文

第5课 开辟新航路(人教版必修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人教版必修2)
的应用、地理知识的提高
2、主观条件: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北美洲 1492-1493年
欧洲 亚洲


非洲 1498年
太平洋

南美洲 西 1487-1488年 印度洋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1519-1522年
(三)新航路开辟表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支持者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葡萄牙王
第一个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发现新大陆
西班牙王 室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 角-印度
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
葡萄牙王 室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
实现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促进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际关系——打破隔绝 2、经济——世界市场、贸易中心(商业革命)、殖民扩张 3、政治——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兴起(价格革命) 4、科技文化;证明地圆学说正确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 ③政治需求:葡、西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④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 ⑤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直接原因
(二)条件(可能性) 1、客观条件: 地理优势,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一、东方的诱惑
1. “寻金热”
2. 寻求与东方直接贸易的新航线 3. 远航的必要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 葡萄牙航海家首航东方 2. 哥伦布发现美洲 3.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西班牙王室 葡萄牙王室 西班牙王室




思考? 士



.




国家
航海时间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历史影响
中国
西方国家
15世纪早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
皇朝特遣队 国库开支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工匠水手
私人探险队 集资或王室赞助
寻找黄金、克服商 业危机
冒险家工匠水手
外交使者
(一)原因 (必要性)
材料1
根本原因
……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材料2 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
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 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 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 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4、思想根源:人本主义提倡冒险精神
材料5
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请您思考
地圆说
多桅帆船
(二)条件(可能性)
1 客观条件: ①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②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 ③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 快速、舱宽的大船 ④地理知识:欧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 图的技术较高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
①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往欧洲。 ②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往欧洲。 ③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 转网欧洲。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 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 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 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 发现”。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文科)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文科)

2、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 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
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
誉(Glory)、黄金(Gold),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
太平 洋 菲律宾群岛


印度洋
洲 洋
大洋洲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船队: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 →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 →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西班牙
1487北美—1488年 大
欧洲

葡萄牙 西班牙
巴哈马群岛
非洲
西
太 南
马林迪



洋 洋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亚洲 卡里库特
印度洋
航 (原因) 路
“寻金热”(社会原因)
开 辟
传播天主教(宗教原因)
为什么能? (条件)Fra bibliotek2、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葡萄牙亨利王子
2、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地圆学说
新 为什么要? 航 (原因) 路 开 辟
为什么能?
(条件)
旧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寻金热”(社会原因)
传播天主教(宗教原因)
哥伦布、麦哲伦
四个 人物
迪亚士、达·伽马
三 影响:
公元1世纪 1600年
1500年 1800年
三 影响: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新航路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新航路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探险家的航海路线及其成就。
2.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欧洲社会的变革等方面。
3.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2.设置合作任务,如制作PPT、撰写报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记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些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批判和自我反思。此外,这些教学策略还有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探险家的视角,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探险家的动机、面临的困境等。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脉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关注探险家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4.阐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如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

第5课开辟新航路

第5课开辟新航路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州500周年,许多国 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州印第安人 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甘薯
第三篇章:影响篇
(一) 对欧洲: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对亚、非、美洲: 1.带来深重的灾难:殖民统治、经济掠夺等 2.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 对世界:
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第一篇章: 背景篇
诱惑——向往世界
思考:
1.为什么欧洲人 要 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原因) 2.为什么欧洲人 能 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条件)
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 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 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全球通史》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对非洲:
使非洲丧失大量 劳动力,造成当 地人们极端贫困 和落后。
对亚洲:
暂时刺激经济发展
当时,欧洲需要大量亚洲商品如印度等 地的香料﹑棉布﹑中国的丝绸﹑瓷器等, 欧洲商人在亚洲的活动促进了亚洲一些地 区的商品生产。
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 是曙光还是灾难?
正方:新航路开辟给人类带来曙光
反方:新航路开辟给人类带来灾难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这幅地图与现在的世界地图相比有何差别? 2、这幅地图何时被欧洲人淘汰?为什么?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 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 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 叫做“新航路”。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课堂练习】
3、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的新航路主要有 世纪西欧国家开辟的新航路主要有 ( A ) ①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②由欧洲绕道非洲到亚洲 由欧洲绕道非洲到亚洲; ③由欧洲到非洲的新航路 由欧洲到非洲的新航路; ④由欧洲绕道美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由欧洲绕道美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返回
航海技术的发展
地圆说
多桅帆船
返回
遭遇风暴后的迪亚士船队 在漂泊13个日夜后发现自 己已经越过非洲最南端, 因而取名“风暴角”,后 被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改 名为“好望角”
返回
哥伦布首航航船
返回
沿着迪亚士路线,直航印度 直航印度
达﹒迦马
返回
麦哲伦航海路线图
返回
1 5 世 纪 的 世 界 地 图
北美洲
欧 洲 亚 洲
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南美洲

非洲
西 洋
大洋洲
返回
惨遭奴役的印第安人
返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马可﹒波罗描述的东方
马可﹒波罗 ﹒
“东方是金瓦 东方是金瓦 盖 顶,金砖铺地 金砖铺地, 东方简直是一个 灿烂辉煌的黄金 世界”
返回
西班牙、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的原因
①15世纪晚期,葡、西已经建立了封建王室中央 西已经建立了封建王室中央 集权的政权,国家有力量组织进行大规模的远洋 国家有力量组织进行大规模的远洋 航行。 ②葡萄牙、西班牙濒临大西洋 西班牙濒临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 航海知识丰富,造船技术较高 造船技术较高。 ③葡萄牙、西班牙曾长期受阿拉伯人控制 西班牙曾长期受阿拉伯人控制,宗教 情绪严重,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 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第5课:开辟新航路

第5课:开辟新航路

地圆说
多桅帆船 罗盘 地圆学说盛行
(1)航海技术的提高
客观条件 条件 (2)造船技术的发展 (3)地理知识的进步
可能性
主观条件 (2)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1)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探究问题 3
3.当时西欧人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呢?
二、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经过)
时间 1487-1488 人物 国籍 航海路线 支持者
C、亚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2、1506年,一位西欧航海家写下了以下遗嘱,据此 判断,他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后来彻底明 白了一种思想,就是从西班牙向西 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 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 1492年发现印度以及岛屿。
思想基础:14至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其主流思想是人文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
开辟新航路原因: 必要性
根本 原因
经济根源: 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欧洲人”寻金热” 社会根源: 东西商道受阻 商业危机:
直接 原因
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动 力
探究问题 2
2.有了开辟新航路的强烈动机,还需要具备 实现的条件,假如同学们生活在当时的欧洲, 要组织一次海洋远航,需要具备了哪些条件 呢?
现代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 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经济工业化市 (近代化) 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 社会史观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 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 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3.假如你是美洲印第安人,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你的生 活会有什么改变呢?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优秀教学案例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互动与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是新航路开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分组讨论、研究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了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本案例运用了多媒体、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多种教学手段的辅助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培养历史素养。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各小组进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航海家的贡献和新航路对各地区的影响。
4.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进行以下工作:
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梳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大航海时代的背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历史条件,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欧洲国家对东方贸易的需求。
2.让学生了解并记住主要航海家的探险经历、航线及对地理知识的贡献,例如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
3.通过地图和相关史料,使学生能够描述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航线网络,分析其对世界经济、贸易、文化交融的影响。
4.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模拟航海、编写历史小剧本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历史,培养历史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关注人类文明发展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航海家的冒险精神、开拓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品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航海家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开辟新航路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5课 开辟新航路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5课 开辟新航路  课件(共44张PPT)
特别是葡萄牙; 3.两国人的宗教热情都十分强烈; 4.15世纪晚期,两国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方便利用国家力量支持探险活动)。
在西方,哥伦布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 晓了。许多地方,包括河流、城镇、学校 、广场、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 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 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 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 苦难”。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哥伦布?
哥伦布纪念碑
如何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哥伦布到达 美洲的历史影响?(练习上)
(1)如果以进步为标准,则认为哥伦布是将美 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对人类社 会交往作出了特殊贡献;
(2)如果以正义为标准,则可能认为哥伦布为 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
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 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1)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 资本主义的萌芽
(2)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 与欧洲人的“寻金热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导致东 西商道受阻
(4)宗教因素:西欧人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说一说】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 怎样的条件才可以远航?
罗盘针 指向标
欧洲航海者使用的远洋多 桅帆船
第一个
东行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西班牙王
发现新大陆
西行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东 葡萄牙王
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角-印度 行 西
环球航行 行
室 西班牙王

实现环球航行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共10张PPT)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共10张PPT)

考点1:新航路开辟及其历史背景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主观条件: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2)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的进步;
造船技术的发展;
地理知识的增加。
考点1:新航路开辟及其历史背景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哥伦布航线
北美洲 1492-1493年 欧 洲 亚 洲
单元主线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时间
15世纪末 16世纪初 16—18世纪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后期 1870—20世纪初
历史事件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 发展特征 雏形开始形成 进一步拓展 基本形成 最终形成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专题十六
新航海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扩张的时代”“发现 的时代”“勘察的时代”“真正意义的世界史开端”
【高考考点】
1、新航路开辟及其历史背景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考点1:新航路开辟及其历史背景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然性):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产生(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欧洲人渴 望到东方寻找黄金(“寻金热”);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的陆上商路; (4)政治动力:获得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5)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6)思想动力:文艺复兴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英国: 1、殖民方式: 海盗劫掠——被称为“海盗国家” 商业战争——与荷兰、法国进行进行一系列战争

3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3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必修二模块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它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由分散逐渐走向一个整体,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因此,新航路的开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并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中,贯彻“学习前置,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作为先导,学生结合导学案设置的问题自主学习思考,并在教学中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航路开辟过程的教学,激化学生学习航海家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新航路开辟的评价,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全球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准备分析教材,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设置好情景与问题。

六、学与教的过程【导入新课】《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让学生对比两幅地图指出不同之处,从而提出问题(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与现在的世界地图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旧航路?什么是新航路?欧洲人为什么舍近求远开辟新航路?)导入新课【讲述内容】(一)东方的诱惑设问:何为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配套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配套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配套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的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掌握欧洲探险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认识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欧洲的商业危机、黄金的追求、宗教信仰的传播。
2.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如何突破重重困难,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
3.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引发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历史素养和资料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小项目,如制作海报、PPT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分享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1.教师讲解:详细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欧洲的商业危机、黄金的追求、宗教信仰的传播等。
2.历史地图解读:分析欧洲探险家的航海路线,解读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二 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欧洲 北美洲
1492



太 平 洋
美洲
菲 平
太 洋

印度洋

时间 1487 -1488 1492
航海 家 迪亚 士 哥伦 布
国籍 葡萄 牙 意大 利 葡萄 牙 葡萄 牙
支持 国 葡萄 牙 西班 牙 葡萄 牙 西班 牙
航线 欧洲欧洲-非洲 好望角 欧洲欧洲-美洲 欧洲欧洲-好望 角-印度 欧洲欧洲-美洲 亚洲- -亚洲-欧 洲
我们在遭受殖民者的大肆掠夺
玉米
印第安人在矿井中劳动
资料展示
对美洲: 对美洲:
玉米
西班牙殖民者血洗墨西哥城
我 们 在 遭 受 殖 民 者 的 屠 杀 !
资料展示
对美洲: 对美洲:
95%
殖民者带来的病菌 在我们的家乡肆虐充当 杀手: 杀手: 天花、麻疹、流行感冒、 天花、麻疹、流行感冒、 斑疹伤寒、白喉、 斑疹伤寒、白喉、流行 性腮腺炎、百日咳、 性腮腺炎、百日咳、 瘟疫、肺结核、 瘟疫、肺结核、疟疾和 黄热病。 黄热病。
地区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 西洋 1405~1433年 年 7次 次 27000人 人 大小船计200余艘 余艘 大小船计
哥伦布 美洲 1492~1504 年 4次 次 1500人 人 17艘 艘
船长44.4丈(151.8米) 船长 丈 船长24.5米 船长 米 米 船只大小 宽18丈(61.6米) 丈 米 宽6米 米 到达亚、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 多个国家和 到达范围 到达美洲 地区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当我们还固守在田陇之上进行精耕细作时
当我们还在为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洋洋得意时
当我们沉醉于城市的繁华之中时
西方……
第二单元 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形 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 业革命
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
世界市场 不断扩展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三. 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对欧洲: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一) 对欧洲: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对亚、非、美洲: 对亚、 美洲: 1.带来深重的灾难:殖民统治、经济掠夺等 带来深重的灾难:殖民统治、经济掠夺等
2.融入人类文明的大家庭,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融入人类文明的大家庭,
据此概括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据此概括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贵金属涌入西欧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社会分化 金属货币贬值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商品价格上升
封建地主变弱 资产阶级增强 劳动人民更苦
对美洲: 对美洲: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 许多国 周年,许多国 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周年 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 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 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 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甘薯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 “
价格革命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 世纪 55万公斤增加到 万多公斤, 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 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 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 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 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同时新兴的 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 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主编《 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 世界中古史》
当时,在欧洲人看来,世界就是欧洲、 当时,在欧洲人看来,世界就是欧洲、北非以及 欧洲 亚洲的一些地方 他们不知道太平洋, 的一些地方。 亚洲的一些地方。他们不知道太平洋,不知道美 不知道大洋洲,更不清楚南极大陆。 洲,不知道大洋洲,更不清楚南极大陆。
图说历史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一、东方的诱惑(原因、条件) 东方的诱惑(原因、条件)
思考: 思考: 1.为什么欧洲人 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为什么欧洲人 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新航路? (原因 原因) 原因 2.为什么欧洲人 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为什么欧洲人 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新航路? (条件 条件) 条件
“葡萄牙人在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 葡萄牙人在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 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 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 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恩格斯
对美洲: 对美洲: 消极:种族灭绝,殖民掠夺,带来灾难。 消极:种族灭绝,殖民掠夺,带来灾难。 积极:融入人类文明的大家庭。 积极:融入人类文明的大家庭。
三. 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一) 对欧洲: 对欧洲: 1.开始殖民扩张 开始殖民扩张( 1.开始殖民扩张(西、葡、荷、英、法) (1)贸易规模扩大 (2)贸易种类增多 2.引起“商业革命”(3)贸易中心的转移 2.引起“商业革命” 引起
第5课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开辟新航路
1、概述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概述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迪亚士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资料展示
对美洲: 对美洲:
美洲在16--18世纪 美洲在16--18世纪 16--18 出产了大约13.3 13.3万吨 出产了大约13.3万吨 白银产 白银,占世界白银 白银,占世界白银产 量的85% 85%。 量的85%。大约有一 半直接流入欧洲。 半直接流入欧洲。还 有一半被欧洲人用于 交换亚洲的商品。 交换亚洲的商品。
登上美洲之初
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 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
(一)原因(必要性) 原因(必要性)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1、经济根源 、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 、 欧洲人对货币和黄金的渴求——寻金热 欧洲人对货币和黄金的渴求 寻金热 3、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宗教因素: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4、商业危机 、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5、政治因素:西、葡希望获得财富,加强在欧 葡希望获得财富, 、政治因素: 洲地位
对世界: (三) 对世界: 1.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3.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 位航海家, 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 条件, 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 航行呢? 航行呢?
(二)条件(可能性) 条件(可能性)
(1)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圣玛利亚号 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哥伦布的旗舰, 哥伦布的旗舰,重 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3)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130 长约35 35米 吨,长约35米,甲板 (4)有胆有识的航海家的出现 米,有3根桅杆, 18米 根桅杆, 长18 (5)王室的支持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 并备有角帆。 并备有角帆。 这是1492 1492年在德国 这是1492年在德国 (6)地理条件优越 制成的地球仪 处于大西洋边上) (处于大西洋边上) (7)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2)航海技术的进步
郑和下西洋 目的 性质
宣扬国威 宣扬国威 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 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西欧开辟新航路
掠夺财富; 掠夺财富; 扩张领土, 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传播天主教等
政治行为,朝贡贸易 政治行为, 加强 国与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 经济行为, 海外殖民 获得 资本主义 ,
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欧洲 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欧洲 16 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比15 15世纪欧洲人 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比15世纪欧洲人 绘制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 绘制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 美洲
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含义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国家探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 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 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备注 第一个到 达非洲最 南端 第一次发 现美洲
1497 达·伽 伽 -马 1498 1519 — 1522 麦哲 伦
第一个完 成全球航 行
一个中心
北美洲
欧洲
欧 洲
西

西欧—美洲 西欧 美洲 西欧—美洲 亚洲 西欧 美洲—亚洲 西欧 美洲 亚洲—西欧 大
两个 方向 非洲
西

亚 洲
太平洋
印度洋 西欧—非洲 大洋洲 非洲(好望角) 印度 西欧 非洲(好望角)—印度
对欧洲: 对欧洲:
我们来 自非洲 咖啡 我们来 自亚洲玉米我们 自美洲对欧洲: 对欧洲:
贸易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对欧洲: 对欧洲:
商路中心转移
对欧洲: 对欧洲:
股份制公司和证券交易所
玉米
经营方式变化
商 业 革 命 ”
贸易规模扩大 贸易品种增加 经营方式变化 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 场雏形 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