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优秀生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关于公示2018年度学习优秀生拟推荐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2018年度学习优秀生拟推荐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2018年度学习优秀生拟推荐名单的通知根据东南大学教务处校机教[2018]166号文件精神,经各学院选拔推荐和学院及教务处审核,现将拟推荐为东南大学2018年度学习优秀生的名单公示如下(名单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一周。

如有异议,请向教务处(52090214/52090227)反映。

教务处2018年12月19日附件:1.正式学习优秀生名单2.预选学习优秀生名单附件1:正式学习优秀生名单(154 名)建筑学院 (共5名)01214208 黄玲01116101 殷子衡01516109 孙士臻01515131 陈雪纯01116110 张卓然机械工程学院(共8名)02015505 姜开中02015701 李想02015616 贾乐松02015514 张道勋02615113 王孟雅02016424 王帅02016326 秦新宇02616103 陶沛冉能源与环境学院(共9名)03016401 陈美君03016403 刘祎璇03116628 席子昂03016417 张家齐03115613 陆依然03216708 朱翠翠03016427 彭铖03015234 郑道03316501 张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8名)04016642 吴佳其04016417 陈磊04016421 李子健04016415 陈衍04016335 杨宁远04016534 侯宏卫04016515 翟其俊04216728 李子箫土木工程学院(共11名)05116312 程赟05115609 刘常浩05215208 肖子璇05116610 李盼05115601 范健华05315106 王思瑾05216209 尚旭妍05115611 叶啸天05515101 刘晓宇05516110 刘哲铭05215103 康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共6名)06015127 程天霁06016620 张泽童06016301 张徐青06115121 宋金凯06016332 秦育彬06016304 石涵雨数学学院(共3名)07215115 王志伟07315126 王盛辉07116127 郑文典自动化学院(共3名)08015105 肖婧08016105 程绮颖08016129 张明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学院(共6名)09016236 周逸帆71116215 郑浩09016435 杨航源71115339 肖君彦09016428 宋子星71115121 钱昊达物理学院(共2名)10316119 赵威威 10315102 余婷洁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共4名)11116205 孙青11216103 段秋怡26116113 李根11316103 罗雨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2名)12015109 叶诗雨12016127 詹科人文学院(共4名)13415115 孙文婷 13615113 沈知聪 13616115 闪佳雯13316114 谭雪琪经管学院(共5名)14115105 颜娇娇14416108 夏安琪14815101 戴薛甜14215109 马明畅14616105 陈婷电气工程学院(共1名)16016516 亓臻康外国语学院(共2名)17116317 唐钰淇17116117 许婕化学化工学院(共2名)19315102 贺唱19316102 刘韵怡交通学院(共7名)21016104 刘芷辰21015111 周冬秦21015220 方周21016106 雷明月21115111 王云珊21016108 戚心怡21015106 张珺玮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共3名)22016305 熊瑾乐22016322 孙东杰22016112 徐呈豪艺术学院(共4名)24316104 王姝蕴 24316125 方天24215113 徐思佳 24315222 吴文轩法学院(共1名)25016128 张超医学院(共8名)43814115 付玉琪43216204 刘江楠43116206 蒋扬43215112 蔡衬衬43216113 陆静43316112 王珏43215407 汪逸姮43116218 李建平公共卫生学院(共3 名)42116207 汪昱彤 42215205 俞沁雯 42216117 吕梦茹吴健雄学院(共47名)04015025 许晨煜04015032 霍浩淼04015010 郭大众04015002 廖晓菲04015019 周爱君03015007 秦宇枭06015006 牟星04015027 李沙志远03015005 苗双双04015011 夏骋宇06015003 李志昂02015433 史章昆06015007 马翌程04015003 王天仪61315101 金洁珺61315123 吕佳峰61516423 洪非凡61516117 刘天雨61315105 苏恬61516119 许文寒61516416 袁瑞61315102 马一凡61516216 季雅惠61516125 周啸峰61315103 完晓妍61516222 吕嘉鑫61516105 钱玉蓉61315108 姜宁61516429 吴超逸61516328 朱鹏程61315110 邵睿文61516324 许瑶坤61516308 俞睿智61516221 王旸61516204 金虹希61516319 罗易凡61516218 孙昊宇61516201 马艺玲61516412 项文祥61516322 严格61516227 董启飞61516419 王琳淞61516219 董雍61516321 刘亚轩61516414 张秋阳61516110 胡正宇61516326 熊广为附件2:预选学习优秀生名单(246 名)建筑学院(11名)01117229 闻健01217123 陈语桐01115216 尹维茗01117205 吴佳芮01517111 薛琰文01115318 陈庆01117221 刘宇飞01116111 武淳雅01215204 王雨01217221 邓一秀01216112 杨潇宇机械工程学院(11名)02017310 李博文02017614 杨博侃02016426 吴胜杰02017321 章澳顺02017318 黄励昊02016309 李天润02017204 赵昊琳02617111 陈坤秀02016522 严钧02017414 郝志晟02016106 丁远涛能源与环境学院(9名)03017127 别亦然03017425 郭依庆03017305 李婧怡03017211 熊再立03017426 宋宇辉03117608 黄玮玮03017220 付恩康03017322 赵聪凡03217702 殷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名)04017528 张一凡04017110 王雨04017137 盛凯文04017245 胡玉嵘04017606 万子芊04217703 黄婧佳04017105 徐俐04017205 董冰书04217710 王海洳04017526 欧阳嘉04017213 纪永伟04017308 孙诗蕾04017419 高佳峻土木工程学院(16名)05116631 于思淏05117315 张雨05117606 徐奎元05116617 支新航05117526 周永峰05217105 刘婉琳05116608 王田虎05117526 周永峰05217218 李国志05216203 杜妍慧05117602 李思诚05317123 倪俊宇05316118 王锦阳05117620 刘嘉欣05517103 沈莹05117604 刘继久05117613 邓昊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0名)06A17323 姚冠文06A17123 宋长骏06016107 魏秋萌06A17525 李力行06A17113 王明阳06116107 林玉成06A17203 李梦洁06A17104 李雪绮06A17506 李可欣06217604 李易之数学系(5名)07117122 朱晓炜07117109 张斯然07316130 钱成07217115 张晨阳07216114 雷正阳自动化学院(6名)08017309 韩玥08017116 侯润泽08017209 常泰戈08017125 杨源08017111 杭念之08117130 杨绍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学院(17名)09017320 吴子源09017205 赵玮71117315 凌泰炜09017424 方骏09016226 陶汉思71117413 胡秋冉09017123 周畅09016317 曹放71117323 黄旭09017431 郭昊南71116233 白丰硕71117225 王浩宇09017219 任彦宇71116329 刘健71117415 喻泽弘09017117 冉雨杭71Y16118 王梓岩网络空间安全学院(3名)57117102 丛子晴 57117213 张曙 57117217 戚吴祺物理系(3名)10117105 高艺萌10116116 高渠成10317113 潘斯语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5名)11116218 张泽群11117122 雷予辰11117119 查可扬11317108 祝云篪11217102 童澄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名)12016408 石宇阳12017202 蔡雨曦12017211 郑浩杰12016205 卢果12017405 杨其凡12017127 叶奕柯人文学院(8名)13416108 陈可心13216127 华杰13116122 王言言13117123 王硕13317117 周乐莹13617117 李子涵13417121 陈俊蓉13217121 李越洋经管学院(20名)14116114 孟雅之14Y16116 白杨14517111 李彤彤14216108 袁航14117120 陈鸿标14617108 薛天怡14316120 蔡汝瑜14217101 王可欣14717102 朱卓凡14516119 卫星吉14317105 吾木提汗.木拉提汗14817105 覃倩琼14716102 许炎14417111 谢梦萍14917109 倪胜苗14816130 李路遥14417124 李杰14Y17110 杨柳14916102 李思佳14517110 吴晨电气工程学院(9名)16016207 揭宇飞16017201 黄怡涵16017317 徐崎凡16016404 刘轶涵16017322 王竞泽16017121 伊浩然16016405 陈畅16017627 刘学成16017109 潘宇航外国语学院(4名)17216107 李姮17117123 姜文慧17217201 李憧憬17117321 顾嘉玥化学化工学院(5名)19116101 白天滋19317103 薛婧19317112 戴恒毅19216108 肖琳19317111 王勐猛交通学院(14名)21216125徐扬21716135 彭畅21017112 陈鲁川21316115 李宁皓21016217 曹思涵21017109 严学润21416129 刘佰文21017103 谢凝21017101 吴梦贞21516112 张嘉旭21017113 陈思源21517110 钟青岑21816120 徐昭辰21017105 葛正怡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3名)22017102 韩辉珺22017202 李茜22017306 项奕晨艺术学院(5名)24216105 董欣盈24117101 刘凌24317218 云海东24217107 朱昕玥24317120 俞思尧法学院(5名)25016231 陆涵之25017218 邓心林25017114 刘月明25017132 陈睿毅25017219 吴仪医学院(10名)43816127 吴宇恒43217118 刘善龙43A17408 马遥43217230 刘熙43A17402 单秋洁43817129 刘昊洋43217219 朱鑫宇43A17313 严洪遥43217309 梅曦月43A17419 丁佳伟公共卫生学院(2名)42217112 杜妍蓉42117112 吴晶莹吴健雄学院(46名)61516101 钱昀61517425 曹苇杭61517221 江志康61516104 周兰迪61517223 傅城瑜61517110 谢智超61516421 李晓冉61517227 王尧61517313 张学超61516323 张响61517103 陈雨荷61517119 王牵莲61516123 陶朝辉61517210 刘一非61517316 张玉坤61516313 杨佳伟61517222 包绎成61517420 袁华61516106 高炜涵61517319 许立言61517226 张天石61516108 朱志斌61517422 王陶然61517307 杨文亮61516114 葛永盛61517401 田宇61517423 高祥61516210 冯一坤61517123 丁明远61517117 张志恒61517105 孙昊昕61517106 朱弘智61517325 何潜翔61517121 顾泽61517322 李博文61517326 刘强61517323 孟声国61517229 周天遥61517225 万恒至61517124 唐华泽61517304 刘余文61517312 吴晨鹏61517321 雷重庆61517320 张林炬61517111 蔡承志61517421 黄彦。

江苏省2018年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

江苏省2018年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

江苏省年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选调生选拔公告为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优化选调生队伍结构,根据选调生工作有关规定,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江苏省年“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选调生选拔工作。

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选调对象及数量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各选调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各选调人。

注重选拔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生态环境、装备制造等紧缺专业人才。

二、选调条件、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组织协调能力强。

、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截止公告发布之日)。

、在本校就读期间(研究生含本科阶段)担任过班委及以上职务,含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职务(截止公告发布之日)。

、大学本科生一般不超过周岁(年月日以后出生,以此类推),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周岁。

、截止年月日前,须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0 / 4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间可延至年月日)。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选调程序、推荐报名。

报考人员填写《年江苏省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推荐人选名册》,经所在院系党组织盖章后,送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报名时每人须填报职位意向,并明确是否服从组织分配。

具体职位及初步招录计划见附件。

报考人员于年月日至月日登录“江苏省人事考试网()”填报个人信息。

报名截止时间:年月日。

、资格审核。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汇总本校报考人员《年江苏省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推荐人选名册》,核实有关材料,对照选调条件,研究提出推荐人选,于月日前提交江苏省委组织部。

省委组织部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核并反馈结果。

、素质测试。

通过资格审核的报考人员统一参加素质测试,以笔试形式进行,时间为月日。

考场设在北京(北京高校考生)、上海(上海高校考生)、南京(江苏、浙江高校考生),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在“江苏省人事考试网”进行,准考证打印时间为月日至日。

培养学优生实施方案

培养学优生实施方案

培养学优生实施方案一、引言。

培养学优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优生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配合。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学优生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优生的目标。

培养学优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健康心理、优秀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优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学优生的原则。

1. 个性化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2. 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激励激励原则,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4. 教育公平原则,坚持公平教育,不以学生的出身、家庭背景等因素为评价标准,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四、培养学优生的具体措施。

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设各种兴趣小组、社团组织,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置各种奖学金、奖励金,鼓励学生在学习、科技创新、体育比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五、培养学优生的保障措施。

1. 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除了学业成绩外,还要兼顾学生的品德表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

3.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9.17•【文号】教高〔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形势要求1.深刻认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

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准确把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形势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

2018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8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8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如何制定?以下是小编收集的2018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计划一:2018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俗话说:“一个麦粒一个缝一个人一个性。

”由于多种先天因素的影响和后天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体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智力的高低、能力的高低、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等。

都是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

在学习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因此我们老师就需要去帮助那些优秀的学生更优秀、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为此我制定了本学期三年级语文的培优补差计划: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主要目标放在阅读、写作中,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

三年级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如马雪乐、李梦琪等,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如赵坤阳、王旭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优秀生培养记录

优秀生培养记录
优秀生培养记录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优秀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一5班






个性特点
活泼好动,思维敏捷
学习情况
爱学习,善于思考,成绩优秀







1、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进一步提高他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






1、加强交流,了解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进一步提高他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
3、培养她组织能力和管理学生的能力。






1、课堂上遇到朗读课文时,给她展示朗读才能的机会。
2、创造条件给她表演的机会,发挥她的表演天赋。
3、委以班长一职,给她担子挑,锻炼其胆量,培养其责任心
4、鼓励参加学校进行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培养能力。
4、鼓励参加学校进行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培养能力。




品德行为方面
礼貌待人,热心助人
学习习惯方面
学习成绩更好,朗读水平提高,胆子也大了些。
优秀生培养记录表
2017——2018学年第 二 学期
优秀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一5班






个性特点
活泼好动,爱说爱笑
学习情况
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2、创造条件发挥她的表演天赋。

优秀生、特长生培养方案

优秀生、特长生培养方案

优秀生、特长生培养方案标题:优秀生、特长生培养方案引言概述:优秀生和特长生在教育领域向来备受关注,他们是学校的骄傲和未来的希翼。

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生和特长生,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以匡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

一、选拔优秀生和特长生的标准1.1 学术成绩:优秀生的学术成绩应该优秀,特长生的学术成绩也应该达到一定水平,但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1.2 综合素质:优秀生和特长生应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1.3 特长表现:特长生应该在某一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如音乐、体育、艺术等。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2.1 个性化学习:为优秀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其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

2.2 专业指导:为特长生提供专业指导,匡助他们在特长领域不断提升和突破。

2.3 实践机会:为优秀生和特长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锻炼。

三、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3.1 课外活动:鼓励优秀生和特长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3.2 社会实践:组织优秀生和特长生参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预意识。

3.3 志愿服务:鼓励优秀生和特长生参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奉献精神和社会情怀。

四、家校合作机制4.1 家长参预:建立家长参预优秀生和特长生培养的机制,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2 家校沟通: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4.3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为优秀生和特长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五、评估和跟踪机制5.1 定期评估: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优秀生和特长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全面评估。

5.2 跟踪反馈: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5.3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和跟踪结果,不断改进培养方案,为优秀生和特长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总结:优秀生和特长生培养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个性化培养计划、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家校合作机制以及评估和跟踪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匡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优生培养计划

优生培养计划

优生培养计划标题:优生培养计划引言概述:优生培养计划是一项旨在通过科学手段提高人类种族的遗传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遗传学、医学和教育等多方面的手段,培养优秀的后代,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遗传学优化1.1 选择优良基因:通过遗传学技术,筛选出具有良好基因的父母,以确保后代遗传素质的优良。

1.2 遗传疾病筛查: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对父母携带的遗传疾病进行筛查,避免遗传疾病的传播。

1.3 遗传信息传递:通过遗传学研究,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指导后代的遗传优化。

二、医学保健2.1 孕前保健:对准备怀孕的父母进行身体检查和健康指导,确保胎儿在母体内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产前筛查:通过产前检查和筛查,及时发现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2.3 婴幼儿护理: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三、教育培养3.1 早期教育: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注重早期教育,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3.2 个性发展: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促进其全面发展。

3.3 知识传承: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心理健康4.1 心理疏导: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帮助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

4.2 压力管理:教导孩子正确的压力管理方法,培养其应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4.3 心理辅导:如有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五、社会支持5.1 家庭关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爱的支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5.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5.3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

结语:优生培养计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遗传学、医学、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8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8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工作简报二○一八年第二期本期内容【宝泉实践】 (2)“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学员宝泉实践 (3)【学员大讲堂】 (4)“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学员大讲堂 (4)【专家讲座】 (5)开封市教研室高级教师刘富林老师给学员作报告 (5)石家庄市教科所特级教师周予新给学员作报告 (6)我校陈广文教授给学员作报告 (6)山东威海教研室张涛老师给学员作报告 (7)我校高义栋副教授给学员作报告 (8)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新选教师给学员作报告 (9)我校赵荣栓教授给学员作报告 (10)【培训体会选登】 (11)大自然中的神奇生物“教具” (11)涤荡心灵专业盛宴 (12)“学做快乐奔跑的蜗牛”心得 (14)念好教研员能力提升的“三字经” (15)2018国培心得 (16)【宝泉实践】“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学员宝泉实践10月13日早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卫国、办公室主任杨献光等领导老师一早来送行即将去宝泉实践的学员,李院长与学员亲切交流,并对上山的一些注意事项进项了详细嘱咐,以确保每一位学员的安全。

在李发启老师、牛瑶老师以及学科班主任王棋文老师的带领下,学员共同乘车到达宝泉。

宝泉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辉县市薄壁境内,属于典型的峡谷生态观光景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宝泉地势险峻,百转千回,学员观看至此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深深地对开辟此山的人民感动敬佩。

午饭后,学员们继续向山上出发,一路山,李发启老师对植物独到的讲解深深地折服了学员,有学员说,关于植物学的好多知识现在已经大都变得模糊,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讲解,又把理论和实践再次结合了起来。

优秀生培养制度范本

优秀生培养制度范本

优秀生培养制度范本引言:优秀生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套专门的优秀生培养制度,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一、优秀生评选办法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优秀表现,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评选办法:1. 学术成绩方面,评定学生的期末成绩、平时表现、科研项目成果等方面的表现;2. 科研能力方面,评定学生是否参与过科研项目、是否有科研论文发表等;3. 专业技能方面,评定学生是否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证书等;4. 社会实践方面,评定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志愿服务等;5. 综合素质方面,评定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等方面的表现。

二、培养计划与指导为了帮助优秀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会制定一套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安排专门的导师进行指导。

具体做法如下:1. 学术方面,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指导;2. 科研方面,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提供相关实验设备和材料,并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3. 专业技能方面,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需求,安排相关的培训课程,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4. 社会实践方面,学校将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指导老师会积极引导优秀生参与其中,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5. 综合素质方面,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和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指导老师会鼓励优秀生参与并提供相关指导。

三、激励措施与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优秀生培养活动中,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激励措施和奖励机制:1. 学术方面,我们将对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奖励,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研究;2. 科研方面,对于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3. 专业技能方面,对于在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或者通过相关专业认证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证书;4. 社会实践方面,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表现出色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5. 综合素质方面,学校将设立优秀生评选的荣誉称号,并对获得称号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版)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版)

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

2000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成。

学院现设有空间物理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5个系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光电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89名,其中在职教师132人,教授(研究员)47人、博士生导师46人,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副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人,讲师28人;有工程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8人;有管理人员20人,专职科研岗位人员17人。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涉及7个一级学科,其中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一。

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波传播与天线为国防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学院还设立了“质廷学术人才试点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和“人工智能试点班”4个试点班。

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空间物理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还在学院空间物理学、无线电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设立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青年千人”,2人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7人获评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优秀生培养方案

优秀生培养方案

优秀生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精心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我们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类,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其特点的学习计划,以提升学习效果和学生成绩。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优秀生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有趣的课程,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普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优秀生的重要任务。

除了学术成绩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开展各类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是保证优秀生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表现、综合素质和潜能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公正的评价,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实现个性化、全面发展。

五、与家庭共同努力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

我们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协同努力培养优秀生。

通过家校合作活动、家长会议等形式,建立起密切的家校联系,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共同助力学生成为优秀生。

综上所述,优秀生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及与家庭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

优秀生培养制度(2篇)

优秀生培养制度(2篇)

优秀生培养制度三、____班优秀学生培养措施一、从学生角度1、重视小测验、夯实基础要求所有的尖子生平时小测一定要做到满分,帮助他们每一个知识点要及时过关掌握。

2、增强成功感,以点带面给每个尖子生分配一些辅导任务,每位同学按自愿的原则带两位中上的学生。

3、定期给班主任汇报思想、学习(主要是这个寒假)二、从老师角度1、实时面批,分分必争各科任老师坚持对所教的尖子生平时的作业和考卷进行实时面批。

2、精设问题、提高效率每次备课时要针对性地为尖子生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在课堂____分钟能得到必要的____,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注意通过课堂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____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消除短腿、整体提升各科任老师对自己所教班级尖子生的短腿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消除,以达到整体成绩提升。

4、时时____、定期交谈借鉴高三应届,建立尖子生的导师制度,每位导师要时时____这些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和作业情况,特别是文科综合中的短腿科目,每周至少一次找所负责的尖子生进行交流,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变化,定期给予必要心理辅导和学法指导。

三、从班主任角度,定期交流、阶段推进1、每个月召开一次尖子生的座谈会,集中收集尖子生反映的问题,方式可以为:班主任收集意见,然后安排时间与学生交流。

2、班主任及时与科任教师沟通,交流这个月尖子生培养的一些措施和取得的进展。

3、给每位尖子生制定阶段性目标。

优秀生培养制度(2)是一种针对优秀学生的培养计划,旨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机会,帮助他们发挥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选拔机制:通过选拔和评估,从学生中筛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确定他们的参与资格。

2. 课程设置: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课程选择,包括开设更高难度的课程、提供更多的学科选修和拓展课程等。

3. 导师指导:为优秀学生分配专门的导师,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学习和发展计划,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8.08•【文号】教研〔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8.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研〔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8月8日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18.09.17•【文号】教高〔2018〕8号•【施行日期】2018.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财政厅(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科协,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二、目标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前期探索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有效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方案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方案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甘发(2018)34号)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初层次人才基础性作用,激发广大青年卫生人才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争创一流业绩,省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甘卫发(2019)50号)和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目标意义实施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培养计划,旨在搭建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人才发展平台,在全省打造一批培养潜力大、综合素质突出、群众广泛认可,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激励引领卫生健康行业广大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奋发作为,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营造崇尚先进、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尽展其才、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良好局面。

二、选拔标准全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是指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专业技术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政治素质过硬。

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近5年内,无不良执业记录、个人执业行为不涉及群众信访反映问题、未受党纪政纪处分。

无刑事处罚记录。

(三)爱岗敬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所在单位和服务对象中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近5年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等次,有1次以上优秀等次。

(四)40周岁以下。

具备医、药、护、技、公卫等类别的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在县区及以下单位工作的,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具备中级职称资格或全日制本科学历。

三年级培优转困

三年级培优转困

2017----2018学年春期培优转困工作计划及措施李扬一、指导思想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困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学困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培优补困工作。

辅导工作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发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新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听讲,各种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活学活用和迁移能力较差,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做题时灵活性不够。

另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甚至是不完成。

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困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制定目标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困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成绩稳定在90分以上,并协助老师实施补困工作,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

补困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特别是语文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

四、主要措施: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学困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天津理工大学关于印发《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连续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津理工研究生〔2018〕5号

天津理工大学关于印发《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连续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津理工研究生〔2018〕5号

天津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连续培养
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连续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连培计划)是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创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机制,促进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统筹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过程。

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安排,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天津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连培计划实施方案。

一、连培计划的对象
(一)获得我校理工科技创新人才免试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获得我校推免资格(思政推免除外)并确定攻读本校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 连培计划的实施
(一)学生入选连培计划后,可优先拟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跟随导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计划要求与教学管理关系不变。

(二)连培计划的学生,按研究生培养计划完成全部学业后,可按学制规定年限提前半年申请答辩。

(三)连培计划的学生,符合相关条件可优先获得攻读硕博连读资格。

三、连培计划奖助政策
(一)入选连培计划的学生,须自当年11月份起跟随导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并享受每月800元的科研津贴(最长按8个月发放)。

(二)连培计划的学生进入硕士阶段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后,第一学年可享受我校新生特等一类奖学金(20000元),并可按学校有关规定享受或申请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

四、其他
入选连培计划的学生,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应具有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否则将取消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五、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天津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8年9月6日印发。

学校优生培养方案

学校优生培养方案

学校优生培养方案近年来,学校优生培养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培养优生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下面是一份具体的学校优生培养方案。

一、选拔标准拟选拔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2.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3.在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并担任过学校职务;4.对社会和集体有一定的责任感,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二、培养目标优生培养方案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体育锻炼: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4.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

三、培养内容1.学业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教学辅导,推动学生在学术方面的进步。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开展学科研究活动。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领域和职业,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认识。

3.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一些实践技能培训,比如编程、美术、音乐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艺术团体和社团活动。

4.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安排适当的体育课程和运动训练,定期开展体育竞赛和运动会,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

5.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比如清洁卫生、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培养方式1.学科辅导:为学生安排专门的学科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2.导师制度:为每个优生分配一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

3.学术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学科领域,并提供展示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8年度
新塘镇中心学校特长生培养计划
为了学校发展,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特长,为了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本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在学生家庭及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原则,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特长生培养指导小组。

组长:赵文新
副组长:邓云桂谷正元宋伏英曹燕云
成员:罗卫红陈小聪谭长清文剑罗慧
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小组的指导及安全管理工作。

分为体育、音乐、书画、信息技术等。

指导小组成员负责学生的文体活动的选培工作。

二、活动目的
(一)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发挥学生特长,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心态。

(二)培养学生健体审美能力,增强知识,发展智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支持,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通过一至二学期逐步产生效益。

2018——2018年度
新塘镇中心学校优秀生培养计划
为了学校发展,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特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本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在学生家庭及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原则,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特长生培养指导小组。

组长:赵文新
副组长:邓云桂谷正元宋伏英曹燕云
成员:罗卫红陈小聪谭长清文剑罗慧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部分学生(奥数、|信息技术)智力好,学校积极性高,各有所长,各有发展。

针对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的爱好变为特长,抓基础知识,所学知识必须全部掌握,在单元测试中均达到良好水平。

对于学生偏科的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使他们达到良好水平。

让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进行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经常了解训练情况,尽量少批评,多表扬。

使其德、智、体、美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目标
1、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8——2018年度
新塘镇中心学校优秀生培养计划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日显重要,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培养,为了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本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在学生家庭及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原则,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组织机构
组长:陈秋平
副组长:邓云桂谷正元宋伏英曹燕云
成员:罗卫红陈小聪谭长清文剑罗慧
二、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校选拔了在英语、信息技术、科技制作方面智力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作为培优对象。

针对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的爱好变为特长,抓基础知识,所学知识必须全部掌握,在单元测试中均达到良好水平。

对于学生偏科的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使他们达到良好水平。

让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进行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经常了解训练情况,尽量少批评,多表扬。

使其德、智、体、美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目标
2018——2018年度
新塘镇中心学校特长生培养计划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组织机构
组长:陈秋平
副组长:邓云桂谷正元宋伏英曹燕云
成员:罗卫红陈小聪谭长清文剑罗慧
二、培养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二)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科技制作等活动中
2018——2018年度
新塘镇中心学校特长生培养计划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日显重要,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我校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特长工作,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组织机构
组长:陈秋平
副组长:邓云桂谷正元宋伏英曹燕云
成员:罗卫红陈小聪谭长清文剑罗慧
二、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文艺、阅读与写作、数学思维、音乐、美术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三、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生
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
2018——2018年度
新塘镇中心学校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部分学生思想活跃,上进心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因而把他们定为我校的培优对象,带动整个学校的学习气氛。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培优促特,真正发挥优生的内在潜力,体现因材施教、优生优培的原则,特制定优生培养计划。

二、组织机构
组长:赵文新
副组长:邓云桂谷正元宋伏英曹燕云
成员:罗卫红陈小聪谭长清文剑罗慧
三、培养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学习上的不良习惯。

进一步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3、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习惯。

明确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