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点名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星华李文波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1期李星华,李文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102628)[摘要]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目前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使用博弈论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博弈过程,查找分析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改进建议,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博弈论;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1-0098-02课堂是实现高效人才培养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要阵地,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学生的基础也随之下降,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旷课、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等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如何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可以看做是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策略优化选择的博弈过程。
但是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会对这个博弈过程中直接参与的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
统一与对立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高等学校教师的待遇跟职称密切相关,而教师职称的评聘,主要依据的还是教师的整体科研成果,每年有多少论文和专著,编写了多少教材等。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中,会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成果中,而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研究课堂教学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管理人员有限,对课堂教学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管,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打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很难达到科学合理的效果。
课堂点名的博弈分析
【摘要】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日常管理中的一大“令人头痛”的痼疾。
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旷课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导致旷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不同的诱因,解决的对策也不同。
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讨论“逃课”行为的制度约束机制——课堂点名,因为“点名”制度是衡量旷课的量化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教师;点名一、“点名”是对付的“逃课”的必修课钱钟书在《围城》里对方红渐在三吕大学教书时不太受学生欢迎的情形有段精彩描写:红渐记得自己老师里的名教授们从不点名,从不报告学生缺课。
这才是堂堂大学者的风度:“你们要听就来听,我可不在乎!”他企羡之余,不免模仿……大概第二星期,他发现五十多学生里有七、八个缺席,这些空座位像一嘴牙齿忽然掉了几枚,留下的空穴,看了心里不舒服……他想以后非点名不可,找这样下去,只剩下有脚而跑不了的椅子和桌子听课了。
一般而言,大学里的成绩分两项,即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而考勤记录又是平时成绩的直接依据。
这考勤制度就成为教师保证其课程上座率的法宝,经常出其不意地拿出点名册这颗“重磅炸弹”扔一下。
有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声明:凡是点名三次不到者,取消其期末考试的资格,本学科重修。
而重修是大学生的“瘟神”,所以“一点就灵”。
校园魔鬼词典是这样解释“点名”的:学生忍受乏善可陈的老师聒噪的重要原因。
教师点名的可选择集合有多种,有的老师随机点名,包括课堂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和不定期的点名;有的老师不厌其烦,每堂课都要抽出5分钟点名。
还有的老师关注对学期最后一堂课或者第一节课的到课情况,这样的老师大多出于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顺便“认识”一下学生和考察学生学习态度的考虑。
“点名”必然涉及另外一个话题——“逃课”,因为只有学生“缺席”的存在,老师才有“点名”的必要。
如今,从重点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都普遍遭遇着“逃课” 的管理危机。
据统计,约有65%的大学生有逃课史,5%的大学生经常逃课;大学里的基础课逃课率一般在25%左右,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有时竟达到50%以上。
大学老师上课点名现象的博弈分析
大学老师上课点名现象的博弈分析摘要:大学老师上课点名是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
本文试图通过给定不同的假设条件,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造出不同的模型,对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模型、博弈行为、博弈分析在大学教育中,老师点名被普遍当作是保证学生出勤率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
分析老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的决策主体如何对点名做出反应并判断二者在不同决策下获得的支付(收益),对于改进点名的效率,理解学生的行为模式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弈模型原理概述本文使用的模型主要应用以下博弈论原理:(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各博弈方同时决策,且所有博弈方对博弈中的各种情况下的策略及其得益都完全了解。
“完全信息”指的是每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包括战略空间、.支付函数等)有完全的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同时行动”在这里是一个信息概念而非日历上的时间概念:只要每个参与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我们就说他们在同时行动。
(二)纳什均衡在博弈G=﹛S1,…,S n:μ1,…,μ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论组合(s1*,…,s 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略s i*,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s1*,…s i-1*,s i+1*,…,s n*)的最佳对策,也即μi(s1*,…s i-1*,s i*,s i+1*,…,s n*)≥μi(s1*,…s i-1*,s ij*,s i+1*,…,s n*)对任意s ij∈S i都成立,则称(s1*,…,s n*)为G的一个纳什均衡。
(三)混合战略混合战略是指博弈的参与者以一定的概率去选择某种战略。
这类博弈虽然在一次操作中有输有赢,但将这个博弈多次重复进行,可以研究各个战略应赋予多大的概率,能获得最大的期望(平均)收益。
(四)动态博弈动态博弈(dynamic game)是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作出相应的选择。
课堂随机点名(多场景)
课堂随机点名: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公平性的有效方法一、引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需要对学生进行点名,以便于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进度和参与程度。
传统的点名方式往往是由教师按顺序或根据特定规则点名,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导致部分学生长期被忽略,或者课堂氛围变得单调乏味。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种新的点名方式——课堂随机点名,并分析其对学生参与度和公平性的影响。
二、课堂随机点名的定义及优势1.定义课堂随机点名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名。
这种点名方式可以通过抽签、摇号、电脑软件等多种形式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和趣味性。
2.优势(1)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堂随机点名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被抽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为了在点名时能够迅速回应,会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增强课堂趣味性:随机点名打破了传统的点名顺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学生在未知和期待中,更容易产生紧张感和兴奋感,从而提高课堂氛围。
(3)促进公平性:随机点名确保了每个学生被点名的机会均等,避免了部分学生长期被忽视的现象。
这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质量。
(4)节省时间:相较于传统的点名方式,随机点名可以节省教师点名的时间。
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点名,将更多时间用于教学和课堂互动。
三、课堂随机点名的实施策略1.制定规则:教师应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学需求,制定合适的随机点名规则。
如每节课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点名,或按照课程进度和难度调整点名频率。
2.工具选择: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随机点名工具,如抽签盒、摇号器、电脑软件等。
这些工具应简单易用,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快速操作。
3.融入教学环节:教师应将随机点名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
如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通过随机点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鼓励学生互动:教师在随机点名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如请被点名的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观点或进行课堂展示等。
博弈的基本分析方法
三、一个例子:警察与小偷
收益均等化方法:在纳什均衡状态,每个参与人使用某一种策略得到 的收益必须与他使用另一种策略得到的收益相同。
以“警察与小偷”为例,如果小偷使用混合策略,他去银行的收益高
于他去酒馆的收益,那他就会增加去银行的概率,直到去银行和去酒 馆收益相等。
警察 酒馆 小 偷 酒馆 银行 0, 3 2, 1 银行 1, 2 0, 3
时装
夫 妻 妻 时装 之 子 足球 争 2, 1 0, 0 丈夫
足球
0, 0 1, 3
2, 1 0, 0
0, 0 1, 3
3 划线法(自己练习)
D 囚 徒 困 境 猜 硬 币 夫 妻 之 争 D C -5, -5 -8, 0 C 0, -8 -1, -1 囚 徒 困 境 猜 硬 币 夫 妻 之 争 D C D -5, -5 -8, 0 C 0, -8 -1, -1
* ( si* , sn ) 一定是该博弈的唯一的纳什均衡
命题2:在n个博弈方的博弈中 G {S1 ,Sn ; u1 ,un } 中,如果
* ( si* , sn ) 是 G 的一个纳什均衡,那么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一定
不会将它消去
上述两个命题保证在进行纳什均衡分析之前先通过严格下策
反复消去法简化博弈是可行的
0, 2
0, 1
2, 0 1, 0 0, 4 1, 3 0, 2 0, 1 2, 0
4 箭头法
其它例子
-5, -5 -8, 0 0, -8 -1, -1 夫 妻 之 争 2, 1 0, 0 0, 0 1, 3
囚 徒 困 境
猜 硬 币
-1, 1 1, -1
1, -1 -1, 1
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
高校课堂博弈行为分析
高校课堂博弈行为分析邢俊【摘要】在高校课堂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存在明显的行为困境.在对高校课堂博弈的局中人进行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效用理论的几个经典模型和模型的解,并对均衡的转移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学风优良”、“教风严谨”、“校风纯正”是高校课堂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结论.%There is a clear act plight-game acts in the classroo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rational assumption for the player in the classroom game, some classical model and the solutions of these models (Nash Equilibrium) of classroom game are given, and made analysis on the transfer of the equilibrium.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ine academic atmosphere", "stringent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pure e-thos" are the refining Nash Equilibrium of classroom game.【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45)004【总页数】6页(P685-690)【关键词】高校课堂博弈;纳什均衡;校风建设【作者】邢俊【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商学系,河南南阳473004;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学生与教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两类主体,离开任何一方,人才培养就不可能进行[1].“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众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高校课堂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症结存在,这些症结与“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都不可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2]相冲突.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事业,是从自己所懂得的东西开始的.教师只有通过阅读、课堂讨论、学生的评论和提问,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其教学才能得到好评[3].而无视学生的学习成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判断力、价值观与态度,所以,让教师和他们的领导们都体会到必须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的压力,明确尽可能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性才是解决症结的根本办法[4].本文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高校课堂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存在的行为困境——博弈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课堂博弈的典型模型,并对模型的解(纳什均衡)及其转变途径进行深入讨论后,揭示了学风、教风和校风间的互动机制,从理论上证明了“学风优良”、“教风严谨”、“校风纯正”是高校课堂博弈的精炼纳什均衡.1 基于效用理论的高校课堂博弈模型为了便于分析,提出以下假设:(1)把选学某课程的全部学生凝聚成一个学生;(2)教师和学生都是遵守课堂纪律的;(3)学生评判教师的标准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4)局中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单位)都是理性的;(5)局中人的效用范围设定为-1~1[5];(6)在重复博弈和联盟结构中,效用可以累加.根据以上假设,依次给出相关的课堂博弈模型.1.1 高校课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学生学习(课堂学习,下同)某门课程之前,学生和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彼此的战略选择是了解的.教师的选择有两种: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尊重,选择“负责”战略,也有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选择“敷衍”战略;学生的选择也有两种:期望学有所成,选择“接受”战略(即认真学习),也有可能被其他思想左右,选择“排斥”战略(即不认真学习).在这一博弈行为中,教师就成为“进入者”,学生作为“防御者”,构成如表1模型.由表1可知:(1)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学生选择“接受”战略时,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实现了价值,两者都实现了各自的愿望,效用同时达到最大值1.(2)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而学生选择“排斥”战略时,教师由于没能实现自身价值,且教学效果不显著,其效用降为最低值-1;而学生在“偷懒”的同时还要防范教师的监督,效用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为初始值0.(3)当学生选择“接受”战略而教师选择“敷衍”战略时,学生由于没有实现学有所得的愿望,且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其效用降至最小值-1;而教师则通过照本宣科、心猿意马等不当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求知热情进行欺骗,同时还要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效用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为初始值0.(4)当学生和教师分别选择“排斥”和“敷衍”战略时,虽然他们都选择了最差的方式,但学生因教师的敷衍避免了被监督,教师因为学生的排斥从而排除了良心的谴责,所以他们的效用都会有所提升,都设定为0.5.表1 课堂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Tab.1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model on classroom game战略学生接受排斥教师负责(1,1)(-1,0)敷衍(0,-1)(0.5,0.5)该模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解:(1,1)和(0.5,0.5),即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同时学生选择“接受”战略和教师选择“敷衍”战略的同时学生选择“排斥”战略都是最优反应策略.余下的两个战略组合都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存的,竞争(不合作)的态度定势会导致目标程度的降低[2].实际课堂教学中,(负责,接受)是理想的课堂状态,局中人都不愿意出现(敷衍,排斥)的局面.而事实上,这两个均衡都是相对稳定的,任何一方打破任何一个均衡都有可能使自身的效用降低.1.2 高校课堂博弈的混合战略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学生和教师的战略选择也会发生变化.虽然每个局中人都有两种战略,但由于包含着随机因素,他们选择战略的方式是不可预测的[6].教师在每一节课开始时可以选择“负责”或“敷衍”的战略,学生可以选择“接受”或“排斥”的战略.根据以往经验,教师和学生可以对对方接下来的战略进行推测.因为每一种战略都有一定的概率被选中,假设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为p,学生选择“接受”战略的概率为q,表2给出了分别用p和q表示的学生和教师的战略选择的期望效用.教师可以通过调整p的大小,让学生选择每种战略的效用都相同(让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数学表达为:令2p-1=0.5-0.5p,解得p=0.6,同理q=0.6,即当教师和学生都按0.6的概率混合战略时,就达到了一个纳什均衡,0.6是教师和学生的均衡概率,在其他任何的概率下,局中人都会有一种战略优于另一种.因此,该博弈中,出现了三个纳什均衡,两个纯战略均衡,一个混合战略均衡.该混合战略的图形分析如图1.表2 学生和教师的期望效用Tab.2 Expected util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接受 p-(1-p)负责 q-(1-q)排斥 0.5(1-p)敷衍 0.5(1-q)图1 高校课堂博弈的混合战略中学生的期望收益Fig.1 Expect earning ofstudent in mixed strategy学生选择“接受”战略的期望效用用实线表示,“排斥”战略的期望效用用虚线表示.如果p足够大,学生选择“接受”会比选择“排斥”的期望效用高,那么,学生会选择认真听课.否则,如果p足够小,学生选择“排斥”战略的效用会高一些,此时,学生会选择不认真听课.对于教师,也可以做同样的解释.1.3 高校课堂有限重复博弈模型很多博弈是一次性的,参与者接触一次就再也不会碰面了,显然这在高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是不合理的.根据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体系,绝大多数课程保证了36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底线,这就意味着,对于某一门课,教师和学生要至少面对18次甚至更多.这是上一模型——混合战略存在的又一证明,也为高校课堂博弈提出了新的形式——需要建立有限重复博弈模型——来分析在重复博弈中,局中人的战略选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使用扩展式博弈和子博弈完美均衡概念,建立简化后的两轮博弈来说明该有限重复博弈的状态(图2).在该博弈中,总效用是两轮的效用之和.左侧是教师的效用,右侧是学生的效用.如果教师选择“敷衍”战略,学生就会通过敌视或者直接向教学管理部门放映情况等方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排斥.这样,教师迫于压力就会在下次课选择“负责”战略,使学生接受——这就产生了针锋相对的现象.如果教师按照针风相对的原则参与博弈,那么就存在一个威胁暗示和一个承诺暗示.承诺是如果教师选择“负责”战略学生就会选择“接受”战略,威胁是如果教师选择“敷衍”战略学生就会选择“排斥”战略,进而对教师进行“报复”.威胁加承诺就诱导教师如果在第一轮采取“负责”战略,最后的总效用为(2,2);如果教师第一步选择了“敷衍”战略,学生就会选择“排斥”战略,最后双方的总效用为(0.5,0.5).图2 高校课堂博弈的有限重复模型(两轮)Fig.2 Limited repeat model of college classroom game(two)把该推理扩展到更多轮次同样是适合的.应用逆向归纳法的结果是:“负责”战略是教师的理性选择,学生则选择“接受”战略.这是该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但由于该博弈是有限重复的,根据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性质,这种均衡会在最后一轮终止,因为在最后一轮学生不能继续实施针锋相对的策略,所以教师一般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自由复习,或者给学生划考试范围等.1.4 高校课堂博弈的3人模型在只有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课堂博弈中,存在着两个纳什均衡:(负责,接受)和(敷衍,排斥).前者表现为严谨的教风和优良的学风,后者表现为松散的教风和劣质的学风.教风和学风的双重作用会对校风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若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就要求教学管理单位从中发挥积极作用,使校风朝良性的方向发展,促进纯正的校园风气的形成.为了说明教学管理单位在高校课堂博弈中的作用,建立下面的3人博弈模型(图3).局中人有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单位.教学管理单位的战略选择位于矩阵的右上方,学生的战略选择位于教学管理单位之下的竖列,教师的战略选择位于横行,矩阵中的数字为各局中人的效用,教学管理单位的效用排在后面.图3 高校课堂博弈的3人模型Fig.3 Three people,s model of classroom game该模型中,(1,1,1)和(0.5,0.5,0.5)都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战略组合中的效用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效用不同,这与教学管理单位在该博弈中的作用有关.比如,教师选择“负责”战略,学生选择“排斥”战略时,教师的效用并没有降至最低值-1,而是-0.5.这是因为即使教师没能实现自身价值,教学效果不显著,但教学管理单位的积极态度会给教师的效用一定的补偿.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若教学管理单位选择了“消极”战略,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或者学生选择“接受”战略时,教师和学生的效用都较教学管理单位选择“积极”战略时有所下降;当教师选择“敷衍”战略或者学生选择“排斥”战略时,教师和学生的效用都有所提高.这意味着,在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管理单位只有采持积极的态度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否则,会对教学活动起破坏作用.此外,在3人博弈中,往往会出现多方相互协调的战略选择,即几个参与者之间形成联盟[7].在高校课堂3人博弈中,可能出现以下五种联盟结构(表3).表3 高校课堂3人博弈的联盟结构Tab.3 League structure of three people,s models注:S:学生,T:教师,M:教学管理单位.1 2 3 4 5联盟(S)(T)(M)(ST)(M)(S)(MT)(SM)(T)(STM)效用(0.5)(0.5)(0.5)(1)(0.5)(3)(0.5)(1)(1)(0.5)第一个联盟是把每个局中人看作一个联盟,最后一个是所有局中人组成的大联盟,其余情况为两个局中人形成一个联盟,与余下的局中人对抗.学生和教师形成联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通过合作共同应对教学管理单位的监督,在教学效果显著的假象(真相)下,使教学秩序更为混乱(井然);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形成联盟,表现为课堂考勤、期末考试等,这样能有效地约束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和教学管理单位形成联盟,典型的表现是学生评教和在学生中间安插教学监督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不当行为.若分别用US,UT,UM代表三个局中人的效用,由上表知所以大联盟是该博弈的核[8],联盟成员无法因离开原有联盟,组建新联盟而获益.这是最理想的合作方式,需要局中人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2 高校课堂博弈的动态性校风是高校的文化,该文化是否优秀需要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推动.前文通过建立几个经典模型,证实了高校课堂博弈中两类纳什均衡的存在.一般意义下,这两类均衡表现为严谨(松散)的教风和优良(劣质)的学风.由于二者的相对稳定性,对高校的校风建设会产生直接和长久的影响.而事实是,在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校风良好甚至优秀的情况下,仍有部分高校(或者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校风建设显得紧迫和无能为力[9].通常的做法是,把学风建设看成是通往良好校风的唯一道路,由学生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组成的规模庞大的队伍投入到学风建设中去,耗费人力、财力、精力无数,却收效甚微——学风依旧较差,教风依旧松散,校风仍在苦苦的建设之中.如何从现有的困境中走出,实现从教风松散、学风劣质向教风严谨、学风优良的转变,进而为校风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假设高校的学风、教风或校风建设处在较差的位置(比如表1中矩阵的右下角),下面给出高校课堂博弈不同模型中均衡向理想位置(比如表1中矩阵的左上角)转移的路线和精炼纳什均衡的实现途径.2.1 高校课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的转移该模型中,存在4种战略组合,当均衡从矩阵的右下角转移到左上角时,方式有以下两类3种:(1)直接转移.从教风松散、学风劣质直接转变为教风严谨、学风优良.(2)间接转移.①由学生转变战略带动教师转变战略,实现新的均衡;②由教师转变战略带动学生转变战略,实现新的均衡.图4 高校课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的转变Fig.4 The equilibrium changes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in college classroom由于模型中的两个纳什均衡相对稳定(图4),实现从“右下角”到“左上角”的直接转移会给局中人同时带来压力,除非有强大的外部力量施压,比如主管部门的检查或者严格的惩处制度等.此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互动环境中形成了特殊的“市场”——高校出售知识,学生选购知识.这是一个买方市场,学生掌握着主动权,“议价”能力更高.所以,依靠学生转变战略带动教师战略的转变是不可行的.这就使得均衡的转移只能依靠教师根据学生的偏好制定授课计划,通过自律和他律端正态度,规范自身行为,使课堂教学从“敷衍”转变为“负责”,这样,学生会在“获胜”后逐渐转变战略,最终实现“教风严谨,学风优良”的新的均衡,局中人的效用都将提高一倍.2.2 高校课堂混合战略均衡的转移该混合战略存在3个均衡,两个纯战略均衡分别位于图形的左侧和右侧,混合战略均衡位于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0.6处(图5).图5 高校课堂混合战略均衡的转移Fig.5 The equilibrium changes for for mixed strategy in college classroom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小于0.6时,学生将逐渐选择“排斥”战略,此时两者的状态落在左侧三角形阴影区域.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接近于零时,学生选择“排斥”战略是最佳反应,其效用为0.5;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大于0.6时,学生将逐渐选择“接受”战略,此时两者的状态落在右侧三角形阴影区域.当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接近于1时,学生选择“接受”战略是最佳反应,效用达到最大值1.所以,为使该混合战略的均衡从左侧转移到右侧,应尽量提高教师选择“负责”战略的概率.虽然提高学生选择“接受”战略的概率同样可以提升局中人的效用,但由于“买方市场”的作用,实施的难度较大.2.3 高校课堂(有限)重复博弈均衡的转移由于该博弈可以有限次的重复进行,这就给教师和学生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如果学生选择针锋相对的策略,教师就会持续选择“负责”战略,直到该博弈接近尾声.至于最后一节课教师的“敷衍”行为,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这在下面的3人博弈均衡的转移中会给出答案,不再赘述.2.4 高校课堂3人博弈均衡的转移作为高校校风建设的主要倡导者,教学管理单位应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促使教师更新观念,让课堂教学朝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在高水平、高责任感的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选择更适合的战略(“接受”战略)来迎合教师的行为,进而在提高自身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他局中人的效用.这样就形成了由管理带动的教风严谨、学风优良的高校氛围,并为更高层次的校风建设提供保证.图6 高校课堂3人博弈模型均衡的转变Fig.6 The equilibrium changes for three people,s model图6中,教学管理单位首先从“消极”战略转变为“积极”战略,促使教师从“敷衍”转变为“负责”,在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的双重影响下,将引导学生从“排斥”转变为“接受”,进而实现了新的均衡.3 高校课堂博弈的整体性分析如果高校课堂博弈的结果不是理想的均衡,那么局中人可以通过改变战略使自身和冲突方的效用有所提高,并进一步使原有状态通过一定途径达到新的均衡,这为解决高校教风、学风乃至校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实际上,这局中人之间的作用不是单向,而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方改变战略都会对冲突方的效用和最终的均衡产生影响.正确处理和利用局中人的关系,优化课堂博弈的均衡,是打造“教风严谨、学风优良、校风纯正”三重效果的关键.3.1 均衡位置的判定判定高校课堂博弈均衡所处的位置,是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第一步.如果某个局中人的战略发生变化,那么教学管理单位的态度将决定着均衡的位置.若教师选择了“负责”战略,学生继续选择“排斥”战略,结果是学生的效用为初始值0,而教师的效用降为最小值-1,此时如果教学管理单位不进行积极的干预,教师将返回到“敷衍”的状态,效用会有所提升;若学生选择了“接受”战略,教师继续选择“敷衍”战略,结果是学生的效用降至最低,而教师的效用为初始值0,此时如果教学管理单位没能进行积极干预,学生将返回到“排斥”状态.若教师选择了“敷衍”战略,学生继续选择“接受”战略,结果是学生的效用降至最低,而教师的效用为初始值0;若学生选择了“排斥”战略,教师继续选择“负责”战略,结果是教师的效用降至最低,而学生的效用为初始值0.此时,如果教学管理单位没能进行积极干预,效用更低的一方为了提高效用将转变战略,从“接受”转变为“排斥”,或从“负责”转变为“敷衍”,不良的学风(教风)会在教风(学风)的恶化下变成现实.3.2 均衡转移中的互动在均衡转移过程中,如果局中人能够实现良性的互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认真负责,授课过程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的有效出勤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教师也将受到更多学生认真学习的鼓励,其教学动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也会迅速提升,授课水平也会在不断的激励中有所提高.同样,教师更为负责的行为会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风气将促进教师逐渐摒弃敷衍,严谨的教学氛围也将形成.相反,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教学管理单位在均衡转移中的角色不容忽视,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与之结盟.当教学管理单位采取“积极”战略时,教师更愿意使自身的战略表现为与学生的意愿保持一致,学生也因为即将看到教师战略的转变而使自身战略指向学校的要求,从而实现“积极”、“负责”、“接受”的理想组合;教风和学风得到改善后,教学管理单位的管理难度会降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更高的目标服务.相反,教师和学生由于缺少监督或支持,会放弃实现理想均衡的努力,继续在低效率的课堂教学中徘徊,管理难度也将越来越大.3.3 理想均衡状态的保持如果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是高度负责的,学生是可以有效维护自身利益的,那么“学风优良、教风严谨、校风纯正”将是高校课堂博弈的精炼纳什均衡.任何一所高校一旦形成该均衡都应该极力维护,以凸显该校优秀的文化传承,而不是将其随意打破.而事实是,任何事物都在运动之中,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如何保持这种动态的均衡,是确定了均衡位置之后的又一关键.1)增加(保持)局中人的效用.均衡状态下,若局中人的效用普遍高于其他状态,则他们将长期维持这一均衡.或者,若其中任何一个局中人都无法因离开原有均衡而让自身的效用有所提高,则这一均衡将是长期稳定的.这就需要学校方面时刻关注所有局中人的感受(效用)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偏离均衡的行为进行修正,甚至可以采用增加局中人效用的方式使这一均衡更趋稳定.2)立足大联盟,利用小联盟.作为“非正式组织”,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单位中的任意两个结成的联盟,除了可以通过课堂考勤、学生评教等方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外,其消极作用也是明显的:如果这些小联盟的目标同大联盟的目标发生冲突,其内部成员就会降低对大联盟目标的认同感,成为大联盟目标实现的障碍;小联盟成员很容易传播假消息,不利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其内部成员往往为了使自己顺应小联盟的标准,不得不采取一种从众行为,这很容易挫伤局中人的积极性.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对小联盟趋利避害,在最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把小联盟的目标、方向统一到大联盟整体目标上来,并对其感情需求、社交需求等自由活动要放松管制,使大小联盟之间能够协调共处,使理想的均衡能够长久的保持.4 结束语在高校课堂里,存在着管理学和经济学意义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对高校课堂博弈的研究就是针对其中一类问题崭新的尝试.通过建立和分析课堂博弈的经典模型,揭示博弈均衡的演化路径,可以为课堂博弈的局中人重新认识自身所处的行为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更高层级的追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参考文献:。
博弈中的老师点名
现在给出如右图所示的支付矩阵,博弈参与人为 老师和学生甲,他们各自的战略选择也不同,老师 的战略组合(S1)为点名(S11)和不点名(S12), 同
同 点名 不点名 学 逃 -4,3 4,4 甲 不逃 3,5 1,2
学甲的战略组合(S2)为逃课(S21)和不逃课(S22)。上面已经提到了混合战略纳什均 衡,是指参与人的混合战略是相对于其他参与人混合战略的不确定性,各博弈参 与人只能通过对对方的观察或者其它的渠道, 了解到对方的行为习惯和其它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加以理性的分析,然后推测出对方采取各种不同行动的概率,以这 些概率为参考选择自己行动的概率。在这里,可以假设老师点名的概率为 q,则 不点名的概率为 1-q,即学生甲推断老师将使用混合战略(q,1-q),这时他就可以根 据(q,1-q)来确定自己的混合战略,当然也要参考给出的支付矩阵。在这里有必要 补充说明一下,图中支付矩阵的数据只是为了便于问题的研究,容易得出结论, 并没有给出像“囚徒困境”一样的解释,意义可以自定。 对于老师采取的(q,1-q)混合战略,假设用未知数(r,1-r)表示学生甲对应的混合 战略,其中他选择逃课的概率为 r。如果老师的混合战略为(q,1-q),则同学甲选 择逃课的期望收益为-4q+4(1-q)=4-8q, 选择不逃课的期望收益为 3q+1(1-q)=2q+1。 从而 q>3/10 时,同学甲的最优反应为不逃课,即(r=0);当 q<3/10 时,同学甲 的最优反应为逃课,即(r=1);当 q=3/10 时,任何可行的 r 都是最优反应。类 似的,如果同学甲的预期混合战略为(r,1-r),则老师选择点名的预期收益为 3r +5(1-r)=5-2r, 选择不点名的预期收益为 4q+2(1-q)=2+2q。 从 而,当 r<3/4 时,老师的最优反应是点名,即(q=1);当 r>3/4 时,老师的最优反应是不点名,即(q=0);当 r=3/4 时, 任何可行的 q 都是最优反应。 以上分析反映到坐标中, 如右图。图中的交点 A,即老师的混合战略(q,1-q)=(3/10, 7/10)与同学甲的混合战略(r,1-r)=(3/4,1/4)就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也 就是通过观察发现老师点名的概率小于 30%,就大可以逃课。这里我加入一下对 这一结果的主观理解,以便对老师的疑惑加以解释。老师点名的概率 30%以下, 就选择逃课这容易理解,因为逃课也不会被抓。为什么学生逃课率达 75%了,老 师反而不点名了,这主要是从老师的情感角度出发,如果一个班来上课的人数仅 仅为 25%,我觉得也就没有点名的必要了,一方面,点名只是对老师自身心理的 一种伤害,因为学生这么大规模的不去上课,必定反映出这个老师的魅力或者能 力有问题,点名也只是徒增伤感,另一方面,不用点名也已可以看出出勤率了, 多点也是无益。
上课占位问题的博弈分析
上课占位问题的博弈分析,匹配市场分析以及占座问题解决方案一.现象概述上课占位已成为了北京大学或是全国各类大学中一个愈演愈烈的现象,走进教室,桌子上被贴满了形形色色的类似于“晚6:40——8:30谢谢”的纸条,因此即使自己早早地去了教室,也常常不得不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有时只有教室前列,有时发展到教室的70%之多,主要原因,大致是因为教室座位(或者学生心中的好位子)是稀缺资源,而且北大对自由旁听的鼓励又进一步加重了座位的稀缺,因而大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它。
占座现象便是由此产生的一个为自己获取稀缺资源的手段。
通过微信平台上的一个简单占座问卷,得出了一个数据,有72.3%的学生对占座现象表示厌恶,但是仅有23.4%的学生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选择上课占座,17%的学生表示一定情况下会撕去别人用来占座的贴条,45%的学生支持巡逻老师撕毁贴条。
既然占座现象如此令人讨厌,为何依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呢,在此,对这个现象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以及解决方式的分析。
二.博弈论分析1.模型的建立占位问题是一个多人的博弈,但是为了分析的简便,在此简化为两人博弈,假设有一个好座位和一个坏座位。
假设每个好座位能带来的收益是6,而坏座位带来的收益是2。
假如两人都不占座,每个人去到教室有1/2的机会抢到好座,因而预期收益是4,假如提前占座,要付出额外成本1,但是能得到一个座位的全部收益,最终受益为5,而另外一人收益为2,假如两人都试图占,则都要付出1的时间成本,但是只有1/2的几率得到,因而预期收益为3。
在此模型下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如下的收益表(甲的收益,乙的收益):由此项表格中可以清晰看出,对于其中任意一个人而言,无论另外一人如何选择,选择占的收益都比不占要高.因此可以达到的纳什均衡是两个人都选择占位,每人得到3的收益,但显然这无法达到社会最优.因为,如果两人都不占位,每个人的收益都是4,大于3.这类似于囚徒困境,为了达到社会最优,应当想出一些相应对策来,尽可能使占座情况减少.2.解决方式的思考1.由巡逻老师撕毁占座贴条.由于巡逻老师数量有限,不可能做到100%的撕毁贴条,假设,贴条被撕去的概率为a,此时的收益计算方式如下。
课堂点名的博弈分析
面 点名会挤 占正常 的教学时 间,从而 影响 教 学工作的 完成; 另一方面 ,经常性 点名
可 能 会 引 起 某些 学 生 的 反 感, 甚 至 会 让 爱 学习的学 生产生 老师故意 浪费课堂 时间 的 误解。这 也是大 多数老师 上课不喜 欢点 名 的原因。 然而, 学生的旷 课往往会 令老 师 感到不快 ,除了 职业道德 的责任感 外,
课, 喜欢自由 自在地玩 ,或者做 自己喜欢
做的 事情。遇 到放假、 停课、意 外中断上
课和 提前下课 等情况时 ,大部分 学生无比
兴奋 的种种迹 象都表明 偶尔不上 课会给他
3. 啤酒实验的后续讨论和考核
在 实验基本 步骤结束 后,需 要组织参 与实验的同学进行后续讨论,从而帮助他们 充分认 识实验过 程中出 现的“需 求变异放 大”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解决 的方法。讨论过程中,可以要求实验结果特
别好和特别差的实验小组简述实验过程,也 可以组织在实验中不直接进行沟通的零售商 与批发商,批发商与生产商直接交流意见, 对引起 变异放大 的关键 实验环节 进行“复 盘”。通过后续讨论,学生可以认识到“需
求变异放大”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短缺 博弈”,即当需求大于供应量时,供货方往 往是按照用户的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的库存 供应量 ,用户就 为了获 得更大份 额的配给 量,故 意地夸大 其订货 需求,当 需求降温
前言 博 弈 论 也 称 为 对 策 论 ,是 描 述 和 研 究相互 依赖相互 作用的不 同参与者 如何达 到最优 决策的理 论。博弈 思想古已 有之, 在我国 最早可以 追溯到两 千多年前 的齐威
最狠点名老师:上课点名系统让校园管理进入数字化时代
最狠点名老师:上课点名系统让校园管理进入数字化时代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为了防止学生逃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引进了上课点名系统,将每个学生的照片通过投影仪放出来,点击一个同学的头像,必须由本人答到,“只有长相、姓名、学号完全一致才行”。
这套系统刚被试用,试用老师就被学生们评为“最狠点名老师”。
有人认为,学校和老师这么做是用心良苦的行为,也有人表示这么做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像这样强制性的让学生走进课堂实为下策。
学校如是说记者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了解到,学校使用上课点名系统一方面确实是为了防止学生逃课,另一方面也是学校进入数字化管理的需要,该系统更是数字化校园项目中重点系统之一。
这套系统利用DCI数据清洗与整合系统整合了全校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学号和头像;教务的课表信息和学工系统中的辅导员信息;可实时掌握每名学生的到课情况,并传送给相关辅导员和管理部门。
所以说上课点名系统在有效防止学生逃课的同时,更是为高校数据统计、数据挖掘提供决策支持的基础数据来源。
什么是DCI?什么是上课点名系统?据悉DCI是,由成都康赛电子科大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系列产品“康赛企业级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的简称,而上课点名系统就是基于这个平台开发出来的系统。
康赛公司苦心经营,花费数十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出这套被广大网友评为“最狠点名老师”的好帮手,被四川省成都市评为成都市名优产品,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评为“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被中国教育信息化网评为“201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IT企业十大事件之一”的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该平台大大改善了教育行业各部门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缺陷。
因为可以达到数据集中和共享,从而降低了学校各部门的IT总能耗,方便了学校的管理。
这套软件最大的创新在于提出数据清洗转换,建立智能分发策略和管理索引来实现数据清洗整合,目前在很多高校广泛应用,反响非常好。
康赛公司十多年来致力于教育信息化,专注于高校和中小学数字校园项目,志在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着我国“教育现代化”。
点名制度的利弊
点名制度的利弊篇一:点名制度辛寨初中晚间寝室点名制度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严格校规校纪,维护宿舍的正常秩序,特实行本制度。
一、凡我校住宿学生,晚自修结束后应按时回宿舍,做好就寝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若因故不能回宿舍就寝者,应先经过年级组长或班主任批准,并告宿舍管理员。
二、各寝室每晚实行点名制,由管理员在熄灯前五分钟执行,并做好记录。
如宿舍管理员失职,要承担事发后的一定责任。
三、如发现有学生未经批准而缺员,宿舍管理员应及时通告带班领导和该生所在年级组长或班主任。
四、年级组长或班主任应及时查明该生缺员原因,进行教育。
如无正当理由,可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并通告该生家长,配合学校,共同进行教育。
篇二:大学上课不应该推行点名制度1大学上课不应该推行点名制度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宗明义,大学上课点名是为了提高出勤率,按名册查点人员时一个个地或者随机的叫名字。
其次,衡量大学上课应不应该推行点名制度,应该看其是否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相长。
第一,大学课堂质量的提高需要老师与学生双方的努力,解决逃课现象的主动权在教师手里。
教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则原本丰富的大学课堂,难免使学生感到如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大学教学也是如此。
用博弈论原理浅析大学生逃课行为
用博弈论原理浅析大学生逃课行为姓名:学号:年级:学院:专业: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的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各个学校和各个院系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加以应对,但最后的效果大多不是很明显。
从博弈论知识出发,先做出基本假设,然后建立一个师生博弈均衡,以此来解释大学生逃课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这类逃课的相关建议。
当然,这种现象只有多种措施合理配合使用,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博弈均衡解决措施理性一、引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的一句话似乎已经成了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逃课率在25 %左右,至于哲学等公共课逃课率更是达到50%。
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
选修课相当于没课。
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着实让学校领导头疼。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员,我想用一些博弈论的知识来浅析一下大学校园里这一日益严重的逃课现象。
二、博弈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介绍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在《博弈圣经》中写到: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
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所谓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即局中人[player])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strategy)。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国内的国际的)、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
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三、大学生逃课中博弈论的应用1、,在选课之前,学生先询问某某老师点名不点名、最后给不给划重点、给分高不高、讲课好不好等;选上课以后,如果去上课,就希望老师点名,如果是逃课,就希望老师不点名。
浙大博弈论考题目
博弈论考试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老师点名和学生逃课”的案例构建如下模型:老师点名不点名学生逃课a1,b1 a2,b2不逃课a3,b3 a4,b4结果:(1)老师每次点名,学生每次不逃课a3> a1 ,b3> b4 ,a2< a4 ,b2< b1(2)老师每次不点名,学生每次不逃课a4> a2 , b4> b3 , a1< a3 , b1< b2(3)老师有时候点名,学生有时候逃课a1< a3 , a2> a4 , b1> b2 , b3< b4(4)老师每次不点名,学生每次逃课a2> a4 , b2> b1 , a3< a1 , b3< b42市场占有者和想进入市场者构建模型:占有者默认斗争进入者进入(40,50)(-10,0)不进入(0,300)(0,300)没有占优战略均衡,也没有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结果:(1)占有者默认,进入者进入时,占有者会损失部分利益(2)占有者斗争,进入者进入,则占有者利益变0,而进入者为负,两败俱伤,因而占有者“斗争”是弱劣战略。
(3)占优者默认,进入者不进入,则占有者获得全部市场(4)(斗争,不进入时,占有者仍获得全部市场。
综上存在两个纳什均衡,(进入,默认)和(不进入,斗争)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学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学校应试教育(0,0)(0,-1)素质教育(-1,0)(1,1)(1)假设学校和学生都采取应试教育为(0,0),那么若他们都转向素质教育达到最优结局(1,1),(2)但如果单方面采取素质教育,另一方为应试教育,其支付就变为-1,比如如果学校重视应试成绩,而学生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单方面受损,为-1 (3)若学校注重素质教育,而学生只注重成绩,学校的策略难以推行,支付为-1.此博弈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即(应试,应试)和(素质,素质),虽然(素质,素质)是最优纳什均衡,但一方采取素质教育存在风险:另一方为应试时,支付变为-1;若采取应试没有变为-1的风险,那么最终结局为(应试,应试)。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与治理对策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与治理对策【摘要】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生逃课实际上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种博弈过程。
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从任课老师点名方式这个角度探讨了学生逃课行为的选择机理,并指出了治理学生逃课的主要途经。
【关键词】逃课;点名;博弈;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在高校中存在着“逃课”一族。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校学生中基础课逃课率为25%以上,专业课为20%,哲学、“邓论”等公共课逃课率为50%以上。
[1]这里还只是统计的显性逃课,还不包括大量存在但无法统计的隐性逃课,即人到了课堂,未专心听课,或睡觉或听音乐等。
课堂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到教室上课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基本、最平常、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神圣殿堂,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而学生的逃课不仅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对学生吸取知识极为不利。
学生逃课有很多原因,如客观上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枯燥等;也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还有高校现行教学管理体制不适合的原因等。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学生上课还是逃课行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与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对策有关,即老师可以采用点名的方式对课堂教学秩序进行有效管理。
而什么时候点名(是上课开始还是结束点),点名的次数(每次都点还是不定期点),每次点名的人数(是全点还是部分点)等,这些都构成了与学生的一个博弈过程。
因此,本文试图用博弈论的方法,从老师采用点名方式这个角度来探讨学生逃课行为的选择机理。
一、学生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分析行为是指具有行为能力的活动主体所做出的有意识的行动。
学生的行为指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意识行动,即是上课还是逃课。
(这里指的逃课是显性逃课,即不到教室上课,或留在寝室睡觉,或到网吧上网、打游戏,或外出逛街等。
)教师的行为指在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中的有意识行为,这里仅指点名或不点名。
大学生课堂博弈模型分析
大学生课堂博弈模型分析作者:吴维陈坤华来源:《文教资料》2016年第25期摘 ; ;要:本文基于大学生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运用博弈论理论,从师生课堂互动、学生与企业之间发展策略的博弈,分析并探讨了学生课堂博弈模式,进而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 ;课堂博弈模型 ; ;博弈论引言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约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选择各自的行动方案,以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该理论最早于1924年由冯·诺依曼提出并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后被候普光等[1]用来分析教育学的课堂逃课现象。
当前以博弈论理论视域研究教育问题的课题多局限于学生逃课现象[2],对学生课堂博弈模型的研究尚不充分。
针对此不足,本文基于大学生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从师生课堂互动博弈和学生与企业之间发展策略博弈的角度,分析并探讨了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内在机制,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相应措施。
1.师生课堂互动的博弈师生课堂互动是指在课堂上师生通过互相交流与对话以实现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
良好的课堂互动既有益于教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个人人格魅力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大收益[3]。
当前已有学者将博弈论理论应用于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Hambuger[4]将博弈理论应用于课堂互动。
吴康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过程存在控制—服从、控制—不服从等课堂互动模式。
孟祥林从博弈论视域分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行为。
但上述研究均未能阐明教学过程中课堂互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联系。
为此,文中建立了师生课堂互动博弈策略模型(如表1所示):表1 师生课堂互动博弈由表1可知,学生的博弈策略为主动性提高与主动性未能提高,教师的博弈策略为课堂互动与课堂不互动。
不妨将教师互动、学生主动性提高的收益假定为5。
课堂随机点名(精)
随机点名让学生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被点到,从而更加认真地 准备课堂内容,增强了学习动力。
促进了课堂公平
随机点名避免了老师主观因素对点名的影响,保证了每个学生被点 到的机会均等,促进了课堂公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优化算法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随机点名算 法,例如考虑学生的历史表现、课堂 贡献等因素,使得点名更加科学、合
安全性需求
保障学生信息安全,防止 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系统架构设计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实现多用户 同时使用和数据共享。
数据库设计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用户 管理、点名管理、数据统计等,便于 开发和维护。
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存储学生信 息、出勤记录等数据。
关键技术与难点解决
2. 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一个随机数; 4. 输出被选中学生的姓名。
03
点名系统设计与开发
系统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
实现随机点名、记录学生 出勤情况、支持多种点名 方式(如按名单顺序、随 机抽取等)。
性能需求
系统响应迅速,点名过程 流畅,无卡顿或延迟现象 。
可用性需求
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易于 操作和使用,支持多种设 备和平台。
应用场景介绍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随机点名 系统可以用于提高学生参 与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和发言。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利用随 机点名系统,增加互动性 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在 线学习体验。
大型讲座或会议
在大型讲座或会议中,随 机点名系统可以用于与听 众进行互动,提高听众的 参与度和注意力。
效果评估方法
学生参与度调查
校园点名制度利弊分析报告
校园点名制度利弊分析报告背景校园点名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名,以确定学生出勤情况的制度。
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学中,校园点名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但这一制度也引起了许多争议,有人认为点名能够提高学生出席率和班级纪律性,同时有人抱怨点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损害了师生关系。
本文将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校园点名制度。
利提高出勤率校园点名是促使学生出勤的一种方式。
在没有点名制度时,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上逃课或者迟到,这会严重影响课堂的秩序和教学效果。
点名制度让学生更加注重出勤,甚至会让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出勤情况。
增强班级纪律性校园点名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出勤率,还能增强班级纪律性。
由于点名的存在,学生们不敢逃课和迟到,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纪律习惯。
同时,老师会通过点名提高管理班级的效率和能力,使班级纪律得以加强。
方便统计数据校园点名制度的存在,管理员和老师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得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到课率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管理非常有帮助,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和班级管理。
弊消耗时间校园点名制度需要老师在每堂课开始时进行,这会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一节课结束后,老师还需要留下时间整理点名数据,这会让老师的工作量增加,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率。
压制创新思维某些学生可能会将精力用于如何避免被点名而非探索新的学习方法,这可能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点名制度可能会让学生盲目追求出勤率,而不是考虑如何在更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发掘自己的潜力。
导致师生矛盾点名制度会让学生感到不自由和被监视,尤其是在某些学校或者老师对此进行过度强调时。
一些学生会认为点名制度损害了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会导致学校中出现师生矛盾。
如果点名制度不恰当管理或者存在不当的局限性,则有可能成为扰乱课堂秩序的原因。
结论校园点名制度既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点名制度有利于提高出勤率、增强班级纪律性、方便统计数据;另一方面,点名制度也会消耗时间、压制创新思维以及导致师生矛盾。
课堂点名现象的博弈分析
课堂点名现象的博弈分析
龚谊承;赵喜林;李寿贵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31
【摘要】将课堂点名视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博弈,用知识量来规范师生的收益;为描述其中涉及的复杂因素引入了9个参数,其中引入机会成本来衡量师生的成本,借用信息熵来刻画教师的授课水平,采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实现了对学生的分类.在完全信息的假设下建立了静态模型,分析了其纳什均衡,给出了有效点名时间t<
27gh/200θ并对各种情况下教师的策略给予了合理建议.
【总页数】2页(P128-129)
【作者】龚谊承;赵喜林;李寿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430072;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65;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65;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英汉语言接触中语法偏误现象研究——以地点名词和时间名词的后置现象为例[J], 肖荷
2.从文化空缺现象看景点名称的翻译 [J], 王明
3.课堂点名的博弈分析 [J], 赵晓东
4.央视点名“挂证”现象,建筑业自查即将到期,抓紧整改! [J],
5.工信部点名批评“最低价中标”现象多措并举,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J], 孟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逃课里的博弈论
逃课里的博弈论2012212599 严威摘要:高等院校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才制造厂”,其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但在现实中,高校的逃课现象已十分普遍,尤其是选修课,这已不仅是某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当我们在不断谴责这种行为的时候,更该思考逃课在现有情况下的“存在合理性”。
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试图分析逃课的根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逃课博弈论选修课一引言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
不少人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心中真正的“自我”。
似乎“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逃课在大学教育里应该来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选修课是“重灾区”,而不点名的选修课基本成为了沦陷区。
在此我想来运用博弈论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
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与之极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厌学、逃学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各高校管理层、教师及学生辅导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无论重点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学生逃学旷课现象却普遍发生。
教学与管理中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克服大学生逃课现象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顽疾”。
为什么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上课? 不想上课的学生有哪些? 他们把本该上课的时间都用在做什么事情去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理性思考。
更多的考虑他的边际成本,更多的权衡利弊。
二学生和老师对于逃课的心理对于这个问题得回答多种多样。
其实有时候逃课根本没有理由可言。
不喜欢这门课没有兴趣。
这是最一般的理由了。
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实质意义,逃课去图书馆涉猎群书或去听其他专业的课等都是大学生旷课的理由,但大部分,还是因为去陪自己的对象,或者出去逛街、游玩,而或宅在寝室,可以归纳为一点,逃课就为了出去娱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日常管理中的一大“令人头痛”的痼疾。
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旷课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导致旷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不同的诱因,解决的对策也不同。
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讨论“逃课”行为的制度约束机制——课堂点名,因为“点名”制度是衡量旷课的量化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教师;点名一、“点名”是对付的“逃课”的必修课钱钟书在《围城》里对方红渐在三吕大学教书时不太受学生欢迎的情形有段精彩描写:红渐记得自己老师里的名教授们从不点名,从不报告学生缺课。
这才是堂堂大学者的风度:“你们要听就来听,我可不在乎!”他企羡之余,不免模仿……大概第二星期,他发现五十多学生里有七、八个缺席,这些空座位像一嘴牙齿忽然掉了几枚,留下的空穴,看了心里不舒服……他想以后非点名不可,找这样下去,只剩下有脚而跑不了的椅子和桌子听课了。
一般而言,大学里的成绩分两项,即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而考勤记录又是平时成绩的直接依据。
这考勤制度就成为教师保证其课程上座率的法宝,经常出其不意地拿出点名册这颗“重磅炸弹”扔一下。
有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声明:凡是点名三次不到者,取消其期末考试的资格,本学科重修。
而重修是大学生的“瘟神”,所以“一点就灵”。
校园魔鬼词典是这样解释“点名”的:学生忍受乏善可陈的老师聒噪的重要原因。
教师点名的可选择集合有多种,有的老师随机点名,包括课堂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和不定期的点名;有的老师不厌其烦,每堂课都要抽出5分钟点名。
还有的老师关注对学期最后一堂课或者第一节课的到课情况,这样的老师大多出于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顺便“认识”一下学生和考察学生学习态度的考虑。
“点名”必然涉及另外一个话题——“逃课”,因为只有学生“缺席”的存在,老师才有“点名”的必要。
如今,从重点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都普遍遭遇着“逃课” 的管理危机。
据统计,约有65%的大学生有逃课史,5%的大学生经常逃课;大学里的基础课逃课率一般在25%左右,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有时竟达到50%以上。
二、“逃课”及“点名”的原因分析大学课堂里的逃课现象是学校管理的“瓶颈”。
目前关于逃课的研究都对此现象深恶痛绝,不少学者已经把它上升到“恶化本已危机四伏的教学质量、浪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丧失道德良知、不尊师重道”的高度了;还有人认为大学作弊之流,论文抄袭之风都源于斯;更有甚者把它列为“十大不文明行为之一”,意味着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整体滑坡。
可见,逃课现象实乃千夫所指,是“过街老鼠”,就差打上一棍子了。
已有的研究文献从各角度对逃课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学生逃课”是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概括起来可归为三类:其一是社会环境,具体说来就是转型社会的价值观的不确定、社会风气不正、教育体制的僵化以及家庭、学校、宿舍的气氛的影响,例如学校管理体制不科学、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安排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老化,连续半天上某一门课程课且在江浙一带,中午时间仓促、没有足够的午休时间。
其二是授课教师没有感染力。
研究者调查显示,64%的旷课者认为老师讲课差。
教学质量是“逃课”的关键因素。
这也折射出高校教育质量的普遍困境。
其三,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自身问题,包括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和客观的素质、生存状态等。
数据显示:逃课者中,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占的57% 、为了自学的占23% 、而厌学的有17% 。
其实,大学逃课和老师点名,根在“心理”。
(一)学生心理失衡——“惹”不起你但“躲”得起你首先,在中学阶段时,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考试、升学成为坚持不动摇的“中心”,升学也因此是许多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动力。
问题是,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原来支撑其努力学习的动力自然消失了,而新的目标又尚未形成。
这个“转型”是很痛苦的,学习上不知所措,思想上没了寄托,心理空虚,自感前途渺茫,整个儿就是一只“无头苍蝇”。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挤过了“独木桥”,要找回曾经“失去的乐园”。
其次,有人高考不如意,没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大学;有人上学后发现自己苦苦追求、梦寐以求的大学在现实中也“不过如此”,落差太大,心里就凉了半截;还有人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或课程可能偏差很大。
但在现行招生体制下,上大学前可能不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况且选择受高考分数的限制,以及家长、老师的影响,暗自叫苦“当初瞎了眼”,而“木已成舟”,加上限于“转行”的壁垒,就只好凑合着。
再次,“学非所用”,而“用非所学”,以及求职时“专业不对口”现象几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加上“上课抄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机械,考试与上不上课没有很大相关性,“临时抱佛脚”、“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成为不少无欲无求的人上上策。
花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的边际收益更高,所以,省点时间自己在图书馆或宿舍看书收获更大。
另外,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突出。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膨胀,自尊心强烈,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不愿受到他人的管束,所以一些管理制度让某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因为反感班主任、任课老师、教育制度或考勤制度,以逃课来表示不满和反抗;也有一类学生,他们有较多的逃课经历,也因此而受到惩罚或处分,再多逃几节课也无所谓。
可见,逃课的心理是严格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的。
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在中小学时是佼佼者,而在大学里人才济济,老师又“高高在上”,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挫败感强烈。
(二)你让我“很受伤,很受伤”——教师“点名”的心理基础大学生逃课对任课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
大学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有很强“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最基本的职业心理需求是自己的教学能够受到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到课率与听课的踊跃程度同教师的心理满足程度成正比。
毫无疑问,大学生逃课对教师的心理是一大冲击,无论教师在口头上承认还是不承认。
教师的心理变化直接制约教学水平的发挥。
实际上,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授课程能够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无奈的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就像方红渐看到空座位像“缺巴齿”,心里不舒服一样,有的老师甚至说:“要么你们就干脆全班都不来好了!”。
其实,真正为了学生利益考虑要点名的情形很少,大多数喜欢点名的老师暴露出一种深刻的“自卑心理”。
特别是没有感染力的老师,要是没有这道防线的话,早晚学生会全部出逃,课堂会全面崩溃,自己也威信扫地。
这也是教师喜欢扔这个“重磅炸弹”的根源。
就如钱钟书所说,名教授是不屑于点名的。
就算只有寥寥数人听课,也会“怡然自乐”,那是他“高深”、“渊博”的最有力证明。
所以,大师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
三、教师是“逃课”中的催化剂(一)“对面不相识”的师生、生生关系第一,大学实行较为宽松自由的教学制度,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方能与学生见面,课后便无影无踪的现象。
师生沟通相对中学时代来说变少了,出现了许多教师上了一学期课,学生还不知道老师的姓名。
老师见到学生连“点头之交”都说不上。
近年来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从客观上加剧了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师生关系僵硬状态,所以学生不能了解和理解教师,教师也不去了解和关心学生。
课堂上或班级中学生人数太多,老师不太可能认识每一名学生,这种客观条件造成的“不熟悉”,就给某些“投机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不像中小学那样,固定的班级、固定的座位,哪个学生缺课了,老师一目了然。
第二,很多大学都采取了“学分制”,学生群体作用进一步弱化和本没有凝聚力的大学班级。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交易成本。
对学校来说主要是制度的运行成本。
跨班、跨系、跨专业的大课,学生心理上的没有认同感,群体的规范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就难以起作用。
(二)老师个人修养——精神面貌、专业素养及教学艺术性教师形象的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个方面。
教师的个人魅力包括,穿戴整齐,精神饱满,说话风趣,态度随和,学生就愿意在课堂里耐心地听讲;进一步如果再在教学上显得有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方法,在学生问题的处理上有辅导技巧,如此的教师形象,在教学中情境肯定会形成一种有效反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进入课堂参与学习生活。
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投入教学的精力不够,自身既缺乏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不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有的教师上课的形式太死板,采用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之类的陈旧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变成了抄笔记的机器。
加上部分教师的“口音严重”,学生听地吃力,学生上的“没劲”、“郁闷”,还不如自己看书。
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汉字,只要是中国人的,大家都认识。
照着书读谁都会,又何必来听课呢?只有讲出新意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使其产生兴趣;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知识面广、谈吐清楚、有亲合力、讲课风趣的老师一定受欢迎。
(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的评价标准的错位和部分教师责任心的缺失学校对教师的评估尺度,像一根指挥棒引领着教师队伍的整体意识和发展目标。
虽然学校一再强调教学工作重要,但实际上目前对教师的考核,包括上岗和晋升等,都过分强调科研而轻视教学。
学校的评定尺度以科研为主,单纯为了追求高职称、高学历的比例,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科研方面,自然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课堂教学上,结果是教师上课缺少热情,授课方式古板,知识老化且结构单一。
即使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上课也“不过如此”。
结果导致了教学质量差从而学生逃课现象的加剧,而逃课又更进一步抵消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的恶性循环。
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是问题症结所在。
除以上客观绩效考核标准的不科学所起到的误导,让教师无法倾心教学外,更有甚者,视学校为“大后方”,把个人的主要精力用于第二职业。
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让课堂焕发活力和生命力呢?四、对反“逃课”研究的反思(一)“逃课”有那么可怕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关于“逃课”的研究都痛斥逃课的大学生是没理想、无抱负之徒,甚至是“跨掉的一代”。
因此研究对策主要是严肃教务管理,包括定期的或者不定期随机点名并形成完整的考勤记录,并作为学分授予、奖学金评定的条件之一。
在笔者看来,力陈逃课的严重危害的研究,是因为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逃课后肯定是在“不务正业”。
然而一项“大学生逃课都去了哪里?”的调查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点安慰:47% 逃课的同学在图书馆(或其它场所)自习(或从事校园文化活动),16%的逃课同学在上网,11% 的同学忙着找工作(或外出搞"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或处理个人的其它事务),20%的同学忙着准备考研究生(或备考其它证书),而真正因为贪睡、贪玩游戏而逃课的只占6%。
总之,67%的逃课者是把这个时间用在自学上。
这是一个“学会学习”的时代,上大学不是要学多少一劳永逸的、终生受用的知识,而是学习方法的升华,是人格、气质、见识等个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