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3、定 线
(1)标定线位 方法:(1)直线型定线方法 (2)曲线型定线方法 定线是在导向线、一次修正导向线及二次修正导向
线的基础上,标定出路中线的确切位置。
(2)敷设曲线:按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 各弯道的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3)平面图绘制
3、定线方法 (1)直接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2)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 形、地物复杂的路线。
(3)自动化定线:目前通用采用的方法,借助航测电子图及计算机进行, 可以大范围研究地形及环境,适用于各种条件的道路的设计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
• (2)设计理想纵坡
• 推求各桩高程,参照前面分段安排的纵 坡设计理想纵断面,读出各桩号概略设计 标高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A、点地面线,标控制点
•.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道路勘测设计》
B、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控制点、“经济点”等,初拟纵坡线。
•
二、实地放线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 的位置的方法。
•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之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线布设要点,确 定可穿越、应避就和该避绕的点及范围,建立中间控制点。 •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交汇处交点,作为初定的路线导线。 •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转角和交点间距,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 度,计算曲线要素。 • 4、定 线 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道路勘测设计 选线和定线3定稿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4) 直接定交点法 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路线位
置能根据地面目标明显决定的地区;可依纸上路线和地貌 地物的关系,现场直接 将交点定出。
15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7.5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由各类各级城市道路(不包括居住小 区内的道路)所组成。城市道路网一经形成,就大体 上确定了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的轮廓,并且其对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16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基本要求
1.1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
统,道路网中各条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必须与其所在道 路网系统中的地位以及道路两侧用地的规模和性质相 适应,力求做到使城市各分区之间有方便、迅速、安 全和经济的交通联系,形成全市道路交通干道系统, 满足城市中以速度为主要要求的长距离出行;在城市 各分区内部形成工作、生活性道路,满足以交通容量 为主要要求的短距离出行,方便城市客货流的集散。
的路线。 实地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1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地形图(一般比例为1:1000-1: 2000为宜)上具体确定公路中线位置的方法。
过程: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纸上定线、实地放线。
1.1 定导向线
2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确定路线方案 A
1 基本要求
1.1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1.2 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1.3 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市政工程管线常常沿城市道路敷设,各种管 线的平纵面走向和埋设要求都与道路网布局密切相关, 因此在道路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满足工程管线的布置 要求,为其提供必需的布置空间。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2、设计车速;3、交通量;4、通行能力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
(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
道路勘测设计与规划第七章定线

(一)定线要点
1、路线应短直,如离开短直方向,必须有足够的依据 为了绕避障碍而使路线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的 障碍,尽量减少曲线数目,并力求减小偏角。
2、路线绕避山嘴,跨越沟谷或其它障碍时,一般应使曲线交 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偏角较小
3、路线应少占农田,特别是高产田。路线位置和施工取 、弃土要结合农田规划、灌溉、交通等情况,尽量做到绕 避农田(或经济作物区)
直线距离310m
高差47.5m 平均纵坡15.3%
2. 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分析地形,拟定各种可能的走法。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主要 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拟定路线各 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定坡度线(匀坡线)
坡度线作用:验证了一种走法的成立。具有均匀坡度,但它 没有考虑地形的利用和障碍物的避让。
置后重新穿线或调整穿线方案。
3.计算偏角和交点间距,根据交点位置处的实际情况, 分析该平曲线半径的控制因素并选配平曲线半径和缓和曲 线长度。
➢ 推荐半径时应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地 形地质特点和有关技术经济要求。平曲线半径一般受曲线 内侧障碍物和切线长控制。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控制因素 反算平曲线半径。
三、直线型定线法
先定直线,穿出交点,由控制条件确定圆曲线再确定缓和 曲线。
④路线跨越沟谷时,需要设置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至沟底,可 直接向对面引线,预留因设桥涵所需的路堤高度。路线穿过山 嘴或山脊时,需要开挖路堑或设置隧道,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 顶,可直接跳过山嘴或山脊,根据路堑深度或隧道标高,确定 跳过几根等高线,以便决定在山嘴或山脊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 始绘制导向线。
道路勘测设计 第23讲 定线7-3

回头曲线
大头回头曲线布设:主曲线 两条辅助曲线
5
二、直接定线的局部移线
直接定线因地形复杂、定线人员视野受到限制和可能产 生错觉,难免出现个别路段线位不当,利用地形图进行路线 的局部移线是有效的办法,因此直接定线的局部移线也称为 纸上移线。
三、直接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比较
直接定线的两个根本弱点: 1、研究利用地形的不彻底性。
第二节 直接定线
一、直接定线的工作步骤 直接定线是设计人员在实地现场确定道路中线位置的方 法。 1、分段安排路线 在选线布局定下的主要控制点之间,沿拟定方向用试坡方 法粗定出沿线应穿应避的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轮廓 方案。
2、放坡,定导向线 放坡就是在现场定出坡度点的作业过程,其目的是要解决 控制点间纵坡的合理安排问题,实质上是现场设计纵坡的操 作。
仪器:坡度仪或手水准仪、花杆。
1
2
3、修正导向线 相当于纸上定线的二次修正导向线。通过横断面的填挖大 致平衡来选定最佳中线位置。修正导向线是具有合理纵坡、横 断面上位置最佳的一条折线。 4、穿线交点 穿线工作就是根据修正导向线确定平面线形直线的位置和 长度、定出路线导线并考虑平纵组合问题。所穿直线应尽可能 多地靠近或穿过修正导向线上的坡度点,特别要满足控制较严 的点,适当裁折取直、使平、纵、横三面合理组合,试穿出与 地形相适应的若干直线,延长这些直线交汇出交点,即为路线 导线。
2、平、纵面线配合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6
纸上定线的优点:
1、室内进行劳动强度低; 2、视野开阔,不容易漏掉最佳方案;
3、进行多次设计质量高;
4、自动化程度高。
7
第三节 实地放线
实地放线是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 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 一、穿线交点法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敷设的控制 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 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1.支距法 支距法适用于地形不太复杂,路线离开控制导线不远的 地段。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选线

三、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 2.一般步骤:
• 总体过程:由浅人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 到带、到线。
• 1)全面布局:
即解决路线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就是在起讫点及中间必须通过的据 点间寻找可能通行的“路线带”,并确定一些大的控制点,连接起来即形成 路线的基本走向。例如,在起点、讫点以及据点间可能沿某条河,越某座蛉; 可能走这一岸,也可能走另一岸等。
二、选线原则
•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
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 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三、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 2.一般步骤: • 1)全面布局:
全面布局主要包括路线走向和走廊带的选择两个内容: (1)路线布局走向选择: 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问路线基本走向问题。此项工作通常是先在小比
例尺(1:10000~1:50000)地形图上从较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 案,收集各可能走向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几条有进一步比 较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得出一个最佳走向。 当没有地形图时,可采用调查或踏勘方法现场收集资料,进行方案比选。
第一节 选线概要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是在路线起终点之间,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 等级和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地物、及沿线 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 地形图上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道路定线

第二节 实地放线
n 一、穿线交点法
n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
பைடு நூலகம்
敷设的控制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
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
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n 1.支距法
2.解析法
第二节 实地放线
n 一、穿线交点法 n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 敷设的控制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 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 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n 1.支距法 n 2.解析法
▪
1.直线型法(传统法);
▪
2.曲线型法。
纸上定线是在已定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按
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最后定线,具体操作有 两种做法:
• 1)直线型法:在修正导向线上,按照弃少就多,保证 重点的原则,先用直线尺绘出与较多地形相适应的各个 直线段,然后用半径适当的圆曲线把相邻直线连接起来。 当地形复杂、转折较多或弯道处控制较严时,也可先确 定圆曲线,然后用直线把圆曲线连接起来。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 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B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 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均坡线。
P d θ
DDi
第三节 实 地 定 线
道路实地定线
• 一、概述 1、任务: 在路线总体布局和逐段安排的基础上,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及 其他沿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 面因素,合理安排、定出路线中线位置。 内容: 确定交点、曲线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1. 概述
定义与作用
公路选线与定线是道路勘测设计中关键的阶段,它们决定了道路的最佳路径和布局。
基本原则
公路选线与定线按照设计要求、地理条件和交通需求等原则进行。
关键技术
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技术工具来支持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决策过程。
2. 公路选线
1
影响因素
地形、土壤条件、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因素对公路选线有重要影响。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 线与定线)
#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 1. 概述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定义及作用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基本原则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关键技术 ## 2. 公路选线 - 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 公路选线的方法 - 直接选线法 - 多目标决策法 - 数学模型法 - 公路选线的评价指标 ## 3. 公路定线 - 公路定线的基本原则 - 公路定线的方法
2
方法
直接选线法、多目标决策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常用的公路选线方法。3 Nhomakorabea评价指标
公路选线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
3. 公路定线
基本原则
公路定线应遵循设计规范、地 理条件和交通需求等基本原则。
方法
经验定线法、数学模型法和直 接定线法是常用的公路定线方 法。
评价指标
公路定线的评价指标包括道路 等级、交通流量、地理条件等 多个因素。
4. 其他问题
1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公路选线定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如地质难题、环境保护要求等。
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经验,深入探讨公路选 线与定线的实际应用效果。
道路勘测设计-第七章-定线

1.纵坡线形要满足《标准》要求。如坡长限 制、设置缓坡、合成坡度等要求,并力求两控 制点间坡度均匀,避免出现反坡。
2.应结合地形选用坡度。尽可能不用最大纵 坡,但也不宜太缓,以接近两控制点间匀坡线 (平均坡度)为宜,在地形整齐地段可稍大些, 曲折多变处宜稍缓些。
放坡由受限较严的控制点开始,一人持手水 准对好选用纵坡相当的角度,立于控制点处指挥另 一持花杆的人在山咀或山坳等地形变化处、计划变 坡处以及顺直山坡每隔一定距离处上下横向移动, 找到二人距地面同高点后定点,插上坡度旗或在地 面做标记,以该点为固定点继续向前放坡。如果一 边放坡一边进行后续工作,应先放完一定长度(一 般不应小于4~5条导线边长)的坡度点后,利用 返程进行下一步操作。
θ
d
DDi
三 实地定线
实地定线是设计人员在实地现场确定 道路中线位置的方法。
平原、微丘区直接定线工作步骤与其纸 上定线相同,不同之处是交点坐标或转角 及交点间距应经实测获得。
山岭、重丘区直接定线的指导原则与 纸上定线相同,但定线条件不同,工作步 骤有所改变
山岭、重丘区直接定线是采用带角手水准 进行的。带角手水准如图7-16所示,使用时用 手水准瞄准前方目标,旋转游标使气泡居中, 此时游标所指的度数即为视线倾角,该倾角可 换 算 为 纵 坡 度 , 1°≈1.75% , 此 法 用 于 量 测 已 知两点间的坡度;手水准的另一种用法是已知 一点和坡度,寻找该坡度上的另一点目标,即 放坡测量。下面以山区越岭线为例说明直接定 线的工作步骤。
(四)穿线交点
修正导向线是具有合理纵坡、横断面上位置最佳 的一条折线。穿线工作就是根据修正导向线确定平面 线形直线的位置和长度、定出路线导线并考虑平纵组 合问题。所穿直线应尽可能多地靠近或穿过修正导向 线上的坡度点,特别要满足控制较严的点子,适当裁 折取直,使平、纵、横三面合理组合,试穿出与地形 相适应的若干直线,延长这些直线交汇出交点,即为 路线导线,如图7-19中JD1-JD2-JD3…。穿线工作需 要定线人员反复试穿和修改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
道路勘测设计9-道路选线及定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1、尽可能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2、尽量避绕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
3、如果穿越则选择窄、浅、底平缓之处, 且做必要公工程措施,保证稳定性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五)注意处理新、旧路关系
1、原路低于二级时,能改则改,否则应 新建
2、原路高于二级,则原有公路留作辅道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3 山岭区选线
(1)沿河(溪)线、山腰线、越岭线、 山脊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3 山岭区选线
(2)沿溪线特征:地形、地质灾害、水害
(3)路线布局:河岸选择、线位高低、跨河地 点三者关系
3、具体定线:具体定出道路中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2.2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关系 (四)注意土壤水利条件 (五)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3 山岭区选线
(1)沿河(溪)线、山腰线、越岭线、 山脊线
(2)越岭线特征:纵断面为主导
(3)路线布局:垭口选择、过岭标高选择、两 侧展线三者关系
(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尽量少占或不占高产田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某三级公路路线设计院(系): 土木建筑分院专业: 交通工程姓名: 饶先鹏班级: 2014级交通工程2班0224号教师签字2016年12月26日目录一、设计说明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原始资料 (1)二、道路定线 (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三、平面设计 (4)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3.2直线设计 (4)3.3曲线设计 (5)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6)四、纵断面设计 (7)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7)4.2纵坡及坡长设计 (7)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8)4.4竖曲线设计 (8)五、横断面设计 (9)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10)5.2路肩设计 (10)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0)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1)六、总结 (12)参考文献 (12)一、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逐桩坐标表;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三十二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三十二931.检查验收重点工程及特殊项目,在实测时需进行中间检查。
定测结束后,应由上级指派有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外业测量成果。
932.定测队的组成定测队一般分为选线组、测角组、中桩组、水平组、横断面组、地形组、调查组、内业组。
如果定线采用纸上定线方法进行,则此时可将选线组和测角组合并成放线组。
933.选线组的任务选线组也称大旗组,它是整个外业勘测的核心,其他作业组都是根据它所插定的路线位置开展测量工作的。
选线是道路定线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中线位置。
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测设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转角并钉桩,选定曲线半径;会同桥涵组确定大、中桥位,会同内业组进行纵坡设计等工作;在越岭线地带,还需进行放坡定线工作。
934.选线组的分工及工作内容1)前点——放坡插点。
前点一般有1~2人担任(需要放坡时2人)。
前点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路线走向,通过调查、量距或放坡,确定路线的导向线,进一步加密小控制点,插上标旗(一般采用红白纸旗),供后面定线参考。
2)中点——穿线定点。
中点一般由2人担任。
主要工作是: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及其他条件,修正路线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办法,反复插试,穿线交点,并在长直线或在相邻两互不通视的交点间设置转点,最后选定曲线半径及其有关元素。
3)后点——测角钉桩。
后点可由1人担任。
主要工作是:用森林罗盘仪初测路线转角以供中点选择曲线半径用;钉桩插标旗;并给后面的作业组留下半径及其他有关控制条件的纸条。
935.测角组的任务测角组紧随选线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测角及转角计算;测量交点间距;平曲线要素计算;导线磁方位角观测及复核;经纬仪视距测量;交点及转点桩固定;作分角桩;测定交点高程,设置临时水准点;协助中桩组敷设难度大的曲线等工作。
为确保测设质量和进度,选线与导线测角组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定线(涵洞地段)

连同壅水高度至少高出0.5m。
2.结构条件
为了改善洞身受力状况,涵洞顶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填
土,以保证涵洞结构条件所需的最小路堤高hj。 当纵断面设计的路堤填土高度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项 要求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Email:GL15@
(1)在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下,改用需要填土高度较 小的涵管类型。 (2)加大孔径、降低积水高度,改单孔为双孔以至多 孔,但拱涵不得用三孔。 (3)适当挖低沟底,适用于出口有较深或纵坡较陡的 沟床。
天然沟谷的平面和纵坡一般不宜轻易改动。 平坦地区沿线很长的地段没有明显河沟时,可考虑在
有利排洪的地点设置涵洞,使桥涵的距离适当,排洪通
畅,确保路基安全。 (二)涵洞类型和孔径的选择 涵洞类型及孔径大小一般按标准设计图进行选择: 1.流量大小和路堤高度 流量较小时,宜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涵洞; 流量较大时,宜用石砌或混凝土拱形涵洞。
二、定线对涵洞的考虑
涵洞的数量很多,每公里约1~3座。在定线中,
要解决好涵洞的分布、类型选择和路堤高度等问题。
(一)涵洞的分布
涵洞的分布一般应根据现场勘察来确定,尤其是影
响农田灌溉和人畜交通的涵渠,必须与当地政府有关 部门协商确定。凡线路跨越的水沟,一般都应设置涵 洞或小桥。
Email:GL15@
(4)改变纵断面坡度,
提高路肩设计高程;或 者改动线路平面,降低 涵洞处地面高程。
Email:GL15@
Email:GL15@
钢筋混凝土圆涵可在工厂预制,运往现场安装,施 工简便,进度快。在石料缺乏地区经济合理。 为施工方便,同一段线路涵洞类型不宜太多。 为便于维修、养护、清淤,排洪涵洞的最小孔径不 应小于1.0m。 各式涵洞的长度应视其净高(或内径)h按下列要求选
道路勘测设计 第13讲 第6章 道路定线

(二)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线
(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 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布局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 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的山坡、开阔的侧 沟、利于回头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a,并定匀坡线 ①求平距:设等高距为h,平均坡度为ip,则等高线平距 为a=h/ip 。 ②定匀坡线:定匀坡线也称放坡,放坡是使用分规进行 的,分规的张开度等于平距a值,a值的比例尺应与地形图的比 例尺相同。
A.地面横坡≤1∶5:中线在坡度点下方,对路基稳
定和工程经济影响不大;
B.地面横坡=1∶5-1∶2:中线与坡度点重合; C.地面横坡≥1∶2时:中线宜在坡度点上方,以形 成全挖的台口式断面为好。
§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
图7.4 中线与坡度点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 3)穿线交点--反复插试,逐步修改,使、平、纵、 横三方面恰当结合,定出合理的线位。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之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 线布设要点,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可穿越、应趋就和该 绕避的点和活动范围,建立一些中间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交汇出交点,作为 初定的路线导线。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或直接量测转角和交点间距,初定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 4.定线 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以及平曲曲 线位是否合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圆曲线半径 或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第六章 道路定线
第一节 实地放线 第二节 纸上定线 第三节 纸上移线 第四节 航测选线与定线
§6.1
道路勘测设计 选线和定线1定稿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路线布设要主要支援农业,少占农田,紧密注意与
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
18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注意了解灌溉渠道的情况,使路线尽可能少和灌溉渠 相交,布置在灌溉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者布设在渠道的 尾部。但路线和水渠走向基本相同时,可沿渠堤布线,堤 路结合,以减少农田和便利灌溉。
10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3.2例
11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2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7-2 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的选线
13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平原区选线
1.1 平原区地形特征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沿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2)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沿 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3)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 交通网系较密,水系渠网纵横交借,城镇区中用管网密面, 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
2.2逐段安排
2 一般步骤
在主要控制点间,逐段定出具体的小控制点。 逐段安排路线的工作应在踏勘测量或详测前分段察看 中 进行。
2.3具体定线
在小控制点,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置。 具体定线工作是在道路详细测量时进行的。
5
《道路勘测设计实地选线——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 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 法——我国传统的选线方法。 3.2 纸上选线——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 案比较,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线 方法。
7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选线及定线

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选线及定线1.什么是选线?答:选线就是根据任务书规定的道路的起点、终点,使用性质和任务,并结合沿线的自然条件,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性质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2.一般选线要经过哪三个步骤?答:一般选线要经过三个步骤:(1)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2)逐段安排:是解决局部性路线方案。
(3)具体定线:是确定公路中线的具体位置过程。
3.影响道路线形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因素。
(一)地形因素地形是影响道路线形的主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按地形形态、高差、自然坡度及平整度划分为:1.平原、微丘地形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平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布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对于河弯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于平原微丘地形。
2.山岭、重丘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重丘地形指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二)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的高度、降雨、降雪、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和冰冻。
这些因素不但影响施工条件,而且还直接影响道路的运营安全。
(三)水文因素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的数量和大小,不但直接影响路线的高度和位置而且对路基的稳定性也会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实地放线
一、穿线交点法 1、支距法 2、解析法
二、直接定交点法 三、坐标法
1、极坐标放线法 2、坐标放线法
定线方法: 1、纸上定线:在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具体
位置。定线工作对象是电子地图 或大比例尺(1:1000~1:2000)地 形图。技术标准高,地形、地物 复杂的路线必须采用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按操作方法分为直线型 定线法和曲线型定线法。
2、现场定线:设计人员直接在现场定出道路中
线的具体位置。用于标准低、地 形、地物简单的路线。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研究地形不彻底,平、 纵配合脱节。
第七章 定线
第一节 定线方法
定线: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
段选定的“路线带”(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 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 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并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 确切位置。
定线解决的问题:
(1)确定道路的具体位置,线形指标(曲线 半径、长度、纵坡等);
(2)解决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工程量大 小、造价、拆迁等);
3、航测定线:定线新方法,由专门课程讲述。
第二节 纸上定线
不同的地形,纸上定线有不同的矛盾。
平原微丘区:地形平易,路线一般不受高
程限制,定线主要是正确绕避平面上的障碍, 力争控制点间路线顺直、短捷。
山岭重丘区:地形复杂、横坡陡峻,定线
时要利用有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不良地 质或地物,都涉及调整纵坡问题。而山岭区 纵坡的限制又较严格,因此,山岭区安排好 纵坡就成为首要问题。
三、曲线型定线法
适绘路
线概略位置,再用直线或园曲线弯 尺拟合线位(间断线形),采集坐 标固定线位,用适当的缓和曲线将 它们顺滑连接。 2、确定回旋线参数 3、坐标计算
第三节 现场定线
一、现场定线的工作步骤 1、分段安排纵坡 2、放坡、定导向线 3、修正导向线 4、穿线交点 5、曲线插设(主要是回头曲线的插设) 6、设计纵断面
目的:用纵断面修正平面,避免纵向大填大挖。 (3)二次修正导向线(横断面修正)
目的:用横断面最佳位置修正平面,避免横向填 挖过大或路基不稳定,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3、定线
在两次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整, 定出中线的确切位置。
二、直线型定线法
一般用于地形简易的平原地区 1、路线标定:交点坐标采集 2、曲线设置: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3、坐标计算:编制逐桩坐标表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一)平原微丘区 1、定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 3、初定平曲线 4、定线
(二)山岭重丘区 1、定导向线
(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 (2)放坡定坡度线(平均纵坡5%~5.5%); (3)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
2、修正导向线
(1)试定平面和纵断面 (2)一次修正导向线(纵断面修正)
(3)解决路线与周围环境的配合、协调问题 (驾驶员视觉、心理问题等)。
定线的影响因素
(1)公路等级及技术标准; (2)地形、地质、地物、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 (3)国家政策、社会影响、工程经济、环境保护、
道路美学、风俗习惯等。
因为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要求具体 定线时综合考虑,多方配合,群策群力,同 时要有桥涵、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