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地理学论文
摘要: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地理 文化 发展 结合
正文:
地球表面包括自然成分和人文成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此可见,以地球表面为对象的地理学既应当研究自然现象,也必须研究人文现象。把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起来研究人类活动的地域系统是文化地理学的最大特色,这一点符合现代科学多学科交叉与综合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变化与空间结构分异,它的着眼点仍在于文化,重视文化现象的扩散、变化,同时还注意空间与时间的结合,因为考察任一文化现象都无法做到将历史学的时间系列同地理学的空间系列截然分开。
文化是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形态。地表系统是一个客观系统,它有明显的和确定的组成成分。一般认为,地表系统包括土壤圈、水圈、生物圈、社会圈的全部。地表系统中的这些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一组分的变化都依赖着和影响着其他组分的变化,这种协同作用使得它们之间建立起连锁网络结构,并形成一定的整体功能和效应,从而使地表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从诞生起就与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地表系统的组成成分。生存离不开地理环境,在这一点上,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没有天壤之别,有的只是深度上和广度上的不同。由人类组成的社会圈层时时刻刻与其他圈层发生密切的联系,从中获得空气、水分、食物、栖息场所、矿藏和能源,用人类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丰富多采的文化和文化环境。从这个意义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对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地域加以组织、利用和加工的结果,可以视作“环境的人为部分”。人类活动和环境要素构成了一种互补的组合结构,其表现既可以是经济的、政治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在这种互补的组合结构中,又产生出文化力量和文化结构自身的发展动力。一种文体或文化类型将通过加强适应性确立自己在一特殊环境里的地位,它是作为最有效的利用那一环境的类型而生成的。故而文化地理学的目的
是要阐明地球上各个地区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的规律,并探讨其形成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地表的自然景观被人类的活动加以改变,形成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综合景观。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地理环境被人类发掘的程度日益提高,愈加呈现出人类文化的特点。自然的人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动态的文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即历史的和地理的研究。但在实际的研究中,两者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只有侧重不同。历史无空间的说明不能概全,空间的描述无历史的贯穿也难以深入。在文化研究中多数学者往往习惯于从时间角度而不善于从空间角度观察、思考事物的因果联系,考察其发展变化。文化的历史研究硕果累累,而文化的地理学研究起步迟,发展缓,还似涓涓细流。
抓住五大主题——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综合体、文化区和文化扩散,以及从贯穿于各个主题始终的文化过程——发现、发明、演进和扩散等脉络着手,即通过主题与过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文化地理学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和研究。
1.文化景观。包括不同区域的文化景观差异、形成过程以及形成因素的研究。聚落是组成文化景观的一个主要部分,文化地理学对房屋的形式、布局以及它们同交通、建筑材料、田地类型、自然障碍和自然资源的关系等作了很多研究。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众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文化地理特征。有人认为文化地理学的全部研究内容就是文化景观的研究,而景观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的发展过程,重点是文化发展过程和人的积极作用。景观是地域综合体,是由各种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地域上的综合表现。
文化景观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人文化的自然景观或人造景观,如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城市景观、信息景观等。从纵向看,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长期演变的结果,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人类文化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或由本民族世代相传,或被其他民族吸收和借用。各种文化按照时间序列在特定地域上不断沉积并融合,形成多层文化叠置的、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划分为两点进行论述。其一为可视的文化景观,即物质文化要素在地球表面上的具有区域个性的烙印,如聚落和土地利用格局。其二为可悟的文化景观,文化有不少非物质方面的内容,如语言、宗教、美术、音乐等,还有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它像区域个性,是一种抽象的感观,是该地宗教信仰、社会观念、政治模式、历史传
统、风土人情的综合反映,对此只能从具体的物体中抽象出来,从环境和空间’差异上加以领悟和把握。
2.文化生态。人类活动把自然景观逐渐转化为文化景观,从而改变了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文化地理研究者认为环境的估价是由文化决定的,人们依靠科学技术影响自然环境,依靠他们对环境的价值观念调整生态系统,可以以文化为基础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生态环境变化。这一概念称做文化生态学,它与人类生态学大致相同,但更强调文化的作用。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研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反作用。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从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环境改造论到人类文化生态论,认识是不断的深入并愈加客观。很明显,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人地关系中主导力量已由地理环境逐渐向人类文化转变。
3.文化综合体。环境的文化评价,即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如探讨古文化中心的地理环境,近代文化发展与温带气候的关系等。有些学者过于强调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如E.亨廷顿强调人类文化进步主要取决于气候,温带气旋区远比地球上其他地区为"优越”,认为西欧和北美具有促进文化发达的理想气候。英国的F.马卡姆所著《气候与国力》(1947)中,认为地中海文化从埃及、希腊到罗马,是冰川后退以后几千年气候变迁的结果。这种环境决定论曾为地理学家所抛弃,历史学家也曾不再为人类文明寻找地理的答案。但是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有推动和延缓的作用,所以作为影响因素的一个侧面也还是值得研究的。
构成文化的语言、民族、民俗、宗教等方面的地理研究。虽然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概念一般是指物质文化,但目前已包容一定的作为社会集团的文化标记或组成工具的非物质文化。形成语言地理、民俗地理、民族地理、宗教地理等文化地理学家发现,虽然文化的各个侧面在空间上是个整体,但若不研究各个文化侧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揭示出文化的地域规律性是不可能的。根据总体综合性原则,许多学者已经表现出摆脱纯经验描述的倾向,力图沿着更细致、更有分析力的道路前进。但在实际世界中任何问题所涉及的因果关系太多,很容易造成欲理还乱的局面。所以研究者们采用一种比较简洁的方法来分析文化现象,这就是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然后过渡到构成更清晰更系统的理论。应用模型方法最为成功的地方也许就在于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德国人H·杜能建立的“孤立国”
模型开了先河。经济方面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而城市聚落研究方面比较著名的有中心地理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模型。
4.文化区。地球表面盛行一定文化特征的地区。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的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涵,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或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化区主题是文化地理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地理学家对空间文化现象研究的直接成果,同时也是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手段。文化区是地表具有文化相对同质的部分。
研究文化区的出发点是:从地理学的角度,解释地球表面文化景观的个性,探究从日常生活用具到与社会礼仪、社会制度背景有关的居民精神,调查某一地方的文化景观构成,解释各种生活方式具有何种地域关联性等。是文化人类学最先提出文化区概念并进行了研究,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其既有相通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提出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等概念。
5.文化扩散。文化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并不等于说为文化源地的产生找寻地理的答案,因为地理条件仅仅提供某种产生文化的可能性。文化源地与定居灌溉农业有关。索尔主张文化首先在农业最早取得成就的地方发展。每个文化源地发展的结果又有很大区别。由于移民、领土扩张和商业往来,不同文化常发生混合或替代,文化地理学研究它们之间传播交流的路线和过程、文化中心的变迁、传播的方式、文化区的扩大和进退等。研究范围包括生产工具的形式和应用、植物和动物的驯化、农业体系、民族的分布、语言文字的传播以及宗教的价值和信念等等。
文化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一种文化或一个文化因子起源何处、波及何处,与所经地区及终止地区的文化间相互影响如何等问题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化扩散的方式大体上可归纳为二:一是邻接扩散,亦称为墨渍式扩散;二是易地扩散,亦称为蛙跳式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