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共25张PPT)
D. 病原体、抗体、抗原
5. 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原因是其体内存有(
)D
A. 溶菌酶
B. 抗原
C. 天花病毒
D. 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
6.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 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 A. 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 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 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病原体 D. 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攻击人体的所有细胞,
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器官移植后须服用抗排异药物
A. ①④⑤⑦
B. ①②③⑦
C. ②③⑥⑦
D. ③④⑤⑦
15.右图表示人体对甲肝病毒的免疫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A. 甲肝病毒属于抗原 B. 这种免疫类型是人生来就有的 C. 物质b是一种特殊蛋白质,可 以识别并消灭甲肝病毒 D. 细胞a是淋巴细胞
实验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
感染后的第7天,在恒
高剂量组
每组4只恒 河猴
在第0天、第7天、第14天 给恒河猴接种剂量为6微克 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
使用新冠 病毒感染 恒河猴
河猴的咽部、肛门和 肺部都未检测到病毒, 恒河猴无发热现象,
食欲和精神状态正常
续表
实验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
中剂量组 每组4只 恒河猴
1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有关疫苗的 叙述错误的是( D ) A.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B.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C.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 D. 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202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 的清扫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 菌溶解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 消化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有什么共同点呢?
01 人生来就有 02 不针对于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 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 液中,主要通过不安全性行为传播, 也可以通过输入含HIV的血液和 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 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
世界艾滋病日 (每年的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12月1日
导入新课
手机上的细菌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 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 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免疫防线, 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
导入新课
器官移植
1954年12月23日,美国医生约瑟夫·梅里为一 对同卵双胞胎兄弟实施肾脏移植手术,这次 手术代表着人类器官移植手术首次取得成功。
肿瘤形成
免疫监视功能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 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功能过高
变态反应(过敏)
自身免疫病(类 风湿) —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
(1)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 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 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 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相当于 抗原
人体器官
(2)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 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自己——正常细胞 非己——1. 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免疫与计划免疫》PPT优秀课件
染病的微生物属于 病原体(“病原体”或“传染源”),当人体被感染后就成了 传染源 (“病原体”或“传染源”)。 (2)患者发现后立即收入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其目的是 控制传染源; 此外对公共场所、厕所等场所喷洒消毒药物,其目的是 切断传播途径。
课堂导入
1、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
2、吃同样的鱼、虾,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疙瘩等?
3、病人因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匹配”的肾脏,一直才可 能成 功,为什么?
与人的免疫有关
资料分析
资料一: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 洁皮肤上,两个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想一想,议一议:
你知道家养的狗等宠物都要定期打预防针吗?预防的是什么病? 这和人的健康有关吗?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阻挡作用
杀菌作用
01 人体的三道防线
皮肤的功能
保护 体温调节 感觉、分泌、排泄 ……
黏膜也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呼吸道的黏膜上还有纤毛, 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 物能被清扫出去,而它们的 分泌物----黏液也可吸附细 菌和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
清扫异物
知识小结
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皮肤和黏膜 第一道防线的功能: 阻挡、杀菌, 清扫异物
资料下载: . /ziliao/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资料分析
2、当病菌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 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 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思考讨论: 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 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生活链接
夏天就要到了,同学们穿得都比较少,在一些活动 中难免会不小心摔破或者碰破一些地方,如果我们 不注意清洁皮肤消毒伤口,则很容易使伤口发炎、 化脓。
小结
免 疫 分 类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
阻挡或杀死病原 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消灭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产生抗体, 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 免疫
一般所说的免疫是指特异性免疫
达标练习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第二节 免疫 与
计划免疫
我们的周围有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 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不
容易生病
? ?
吃同样的鱼、虾,为什么多数人安然无恙,
有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
病人需要做肾脏一直移植时为什么要找一个 “匹配”的肾
?
资料分析
1、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 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 3 分钟后 检查,这种病菌有3000万个;经过60分钟后 检查,只有170万个; 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 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计划免疫提高人口素质, 造福子孙后代!
淋
巴
细
免疫与计划免疫ppt课件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自学指导
1.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
2.抗体?抗原?
3.免疫的类型有哪两种?定义是什么?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后天)
非 特 异
( 先
性 免 疫
天 )
判断免疫类型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属哪种免疫?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属哪种免疫?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属哪种免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属哪种免疫?
资料分析
讨论:为什么涂在皮肤上的链球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 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 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P80讨论题: 1.被皮肤分泌物杀死。杀灭病菌功能。 2.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皮肤受伤时。 血液、胸腺、淋巴结、脾脏。 3.体内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退出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
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最外面有角 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 侵入。它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黏膜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清扫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 断摆动,可以清除异物,而它们的分泌物——黏液也可以吸附细 菌和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
4.免疫?功能(有益、不利)?过敏原?
5.计划免疫?疫苗?
6.计划免疫的意义?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ppt
你打过乙肝疫苗吗? 预防什么传染病? 能预防其他传染病吗?那怎么办?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 的疫苗 叫什么? 抗体是由体内的什么细胞产生?
进入体内
抗原
刺激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失使
去病
清
致原
除
病体
或
性
吞噬细胞
抗体与抗原结合
产 生
抗体
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留在人体内。
当同样的抗原在此侵入人体时,就会被体内存
适当的、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能促进人体 的内循环和内分泌,促进人体脏器机能的提升, 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有效的提高人 体自身的免疫力。
水果、蔬菜、运动、好心情,我觉得这四 样你能够做到,只要你做到了,就会有强健的 身体。加油!大家一起好好爱自己!
巩固练习
• 1、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 没有患麻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这属于什么免疫类型?
• 2、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 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办法来预防吗?为什 么?
如何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人体免疫系统活力的保持主要是食物。有 些食物的成分能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加免疫 能力,缺乏这些营养素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 系统机能。
项目 如何获得
针对的病原体
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生来就有 生来就有 出生之后
多种病原体 多种病原体 一种病原体
人人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产生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什么是免疫?
说说你对免疫的看法
问题:这说明皮肤对人体有什么样的作用?(保护)
免疫与计划免疫
抗体对抗原的作用特点:
抗体A
抗原B
× × 抗原A
抗体B
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 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患过天花的人以后就 不会再得天花了,为什么?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淋巴细 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产生了抵抗天花病 毒的抗体,等人病好以后,短期内抗体还存 留在人体内,抵御天花病毒侵袭,淋巴细胞 还具有记忆功能,当天花病毒再次侵入人体, 就能快速大量的产生抗体,消灭天花病毒, 这个人以后就不会再得天花了。
表皮(具有角质层,排列紧密)
真皮
皮肤能够阻挡外界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同 时皮肤所产生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 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讨论1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 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 有什么样的功能?
皮肤的分泌物将病菌杀死。这说明 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点:出生以后产生的,只针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
❖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 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或异 物起作用
❖ 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又叫后天性免疫。
保卫人体的的三道防线:
1.皮肤和黏膜
病原体 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那这些吞噬细胞分布我们身体的 哪些部分呢?
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 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那同学们能不能解释一下皮肤受 伤后的红肿和化脓是怎么一回事 呢?
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新人教版)
1、传染病的概念与 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基 本环节? 3、如何预防传染病?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 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 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皮肤和粘膜能够 阻挡 ____病原体侵入人体
黏膜 皮肤
杀菌 作用 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有____
清扫异物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 ____ _作用
气管壁黏膜上的纤毛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功能: 阻挡病原体入侵
分泌杀菌物质 纤毛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起作用——免疫的特异性。
同学们讨论一下吧: 第三道防线的特点:
1、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2、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液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免 疫
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溶 菌 酶
病菌
2、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分布在血液和组织、 器官中(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可 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病 原 体
吞 噬 细 胞 正功能
同学们讨论一下吧:
第一、第二道防线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人生来就有的。 2、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 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
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你打过哪些预防针?它们分别能够预防什么疾 病?为什么打预防针能够防御疾病?
1.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 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运用免疫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3.描述人体的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探究主题 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 入人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C.③④
D.①④
4.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 C ) A.阻止多种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种病菌的消化
C.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D.吞噬多种病菌
5. 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 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 手段是( D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当真的病原体到来时,免疫系统便有备而战了。
探究主题 四
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AIDS)? 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征”为这种复杂的疾病命名。1983年,从一名同性恋艾滋 病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新的病毒,研究证实这种病毒 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 会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艾滋病病毒,缩写HIV。
防御保护 免疫的功能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思考与讨论】 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用病人自己的 健康皮肤好,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好呢?
免疫功能及异常表现
功能正常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流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计划免疫的流程和重要意义。
2. 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工作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对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生过病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生病,而有时候又能很快恢复健康吗?这其实都和我们身体里的一个神秘“卫士”有关,它就是免疫系统。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索免疫的奥秘,特别是计划免疫这个重要的话题。
(二)背景介绍在正式学习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免疫的发展历史。
免疫系统的研究可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才逐渐揭开了免疫的神秘面纱。
(三)作者介绍这部分知识没有特定的作者,而是众多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四)课文朗读(这里假设存在相关的课文内容)(五)知识讲解1. 免疫的概念同学们,免疫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能力。
就好像我们身体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时刻准备着抵御敌人的入侵。
那什么是病原体呢?像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些能让我们生病的家伙就是病原体啦!2. 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这是我们生来就有的防御能力,比如皮肤能阻挡病原体进入我们的身体,还有白细胞能直接吞噬病原体。
同学们想想,我们的皮肤是不是经常帮我们挡住了很多脏东西呀?(2)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当我们的身体第一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下次再碰到这种病原体,就能快速做出反应,把它们消灭掉。
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我们的身体记住了敌人的样子,下次就能更快地应对啦!3. 计划免疫(1)概念计划免疫就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第二节_免疫和计划免疫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抗体发现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用细菌或细 菌产生的外毒素注射动物,该动物的血清中会出 现一些能防御这种细菌的物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电泳法证实这种起 防御作用的物质是球蛋白,统称为抗体,注射的 细菌或细菌外毒素则起了抗原的作用。
消灭
天 花 病 毒
抗 原
抗 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 性。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抗体 的能力 。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后天防御屏障, 只针对某 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 (又称后天性免疫)。
学习目标: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 异性免疫 3、人体免疫的功能 4、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 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 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 却不容易生病呢?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吃同样的鱼、虾,多数 人安然无恙,有人却出现 全身发痒、起疙瘩等过敏 症状。这是为什么?
防御感染
防御感染
第二:抵抗抗原的侵入,防 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 健康。
功能过高时:对进入人体内的 药物和食物等发生过敏反应 P83
免疫监视
免疫监视
第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 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功能异常时:有可能发 生肿瘤
三、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 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 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 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 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P83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优质教学设计教案(集体备课)
2023年4月27日编辑整理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会描述免疫的概念,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会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传染病的知识。
知识回顾:教师提问: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什么是病原体?3.传染病有什么特点?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哪些?学生回答师:大家知道器官移植吗?生:知道。
师:当一个人因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生:会出现排斥反应。
师:为什么会出现排斥反应呢?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师: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第79页、第80页、第81页,结合图片,思考:(课件呈现问题)1.人体有哪三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什么?3.这三道防线哪道是非特异性免疫,哪道是特异性免疫?(时间5分钟。
)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师:P80图8-5前两个病菌在干什么?说明皮肤有什么作用?第三个病菌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生:看图思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 课件(共55张PPT)
8.人体三道防线的比较
人体的防线
组成
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或杀死病原 体、清扫异物
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 免疫
体液中的杀菌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
第二道防线 质和吞噬细胞 病菌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胸腺、
淋巴结和脾等) 和免疫细胞(淋 巴细胞)
产生抗体,清除 抗原或使病原体 失去致病性
例题
2.(山东日照中考)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 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C )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
解析: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
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 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 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 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 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 增多,A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 种病毒有免疫作用,B正确;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 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 特异性免疫, 不是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 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D正确。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 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 次侵入人体时,就会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 清除。一般来说,人体内抗体的多少代表了免疫力的强弱, 俗称抵抗力。例如,当水痘流行时,小时候出过水痘,或 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出过水 痘且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往往患病。 注意:抗原除了包括致病的病原体以外,还包括其他能引 起人体产生抗体的异物,如花粉、异种动物血清、异型红 细胞、细胞组织等物质。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说课稿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是生物学课程中关于人体生理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其科学、理性的健康观念。
在教材中,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第一节生物学知识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其他生理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分,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介绍等。
2. 计划免疫的原理与意义:介绍计划免疫的概念、种类,以及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保护人群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3. 我国计划免疫政策与实施:介绍我国计划免疫的基本情况、政策法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划免疫的原理、种类及其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3. 熟悉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与实施情况。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区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解释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计划免疫,为预防传染病贡献力量。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 计划免疫的原理、种类及其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3. 我国计划免疫政策与实施。
(二)难点1. 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 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并进入下一句。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计划免疫活动,为预防传染病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初中生物 免疫与计划免疫 人教版精品课件
学校招生处还没有上班。我揣着户口本在偌大的校园里转,满是四处无依、漂泊不定的感觉,心里很不踏实。但想到毕竟以后4年都要在这里生活了,总有点殷殷的期望。而父亲没有,一切对他来说是那么生疏,而生疏使他更显局促。在三四千里以外的异地,他听不懂别人说话,别人也听不懂他。他打心底里恐慌,一着急,就脱口而出:“我回家吧,我想回去了。”
就这样我半头半尾、模糊不清地完成了离别的可能,却没有想到在上路之前的晚上,父亲变了卦,死活要送我去上学。他说,太远了就走丢了,说得切切真情,我没有办法说不,就这样拖拖拉拉出了门。
半天的汽车,一天一夜的火车。父亲一直兴奋着,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车。下车之后更不得了,他被那么高的楼晃得头晕,自始至终只说一句话,“神仙一样的咧?”
冬天来的时候,我放钱的纸盒子已经有了沉甸甸的满足。这年过年,我们吃了鱼和肉。一个8岁的女孩子,把年夜饭看了又看,从心底里微笑着叮嘱自己记住那一刻庞大的快乐,所以,一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也忘不了当时满满的幸福。
父亲种的瓜菜都新鲜水嫩,我们两个人吃得很少,我就把大部分放到父亲的小推车上。乡里乡亲的嫂子大娘谁要就从上面拿走,回去包顿饺子或者做顿汤面,也不说谢,偶尔记得,差他们的孩子送一碗给我,我笑笑地接着,也不说谢。
那天,父亲去废品站很晚了还没回来。外面一片漆黑,心里一阵阵发毛的我跑出去沿路找。嗓子喊破了,像一面破锣,震得自己心里脑里嗡嗡的,却并没传出多大响声。夜里的村野风吹草惊,自己的脚步声和喊声总会引来一片陌生的声音。我毛骨悚然。最终在一个大水湾边看到父亲的车子,没有人。我立刻就大哭起来,感觉整个人都化成了水在不断地往外流,直到整个人都空了。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同步练习)(有答案)
八、25(新授课)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孙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免疫最初的含义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
2.阐述免疫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3.说出计划免疫及其重要意义。
4.说出常见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免疫的功能示意图的观察、分析,理解免疫的含义和功能。
2.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问题。
2.通过了解自己儿童时期接种疫苗的情况,体会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及国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点1.理解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免疫的含义和功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简单实用的课件。
2.编写并发放预习提纲。
学生准备:1.阅读教材,完成预习提纲2.准备自己的接种证,收集与本节相关资料,设计好展示内容。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创设情景:你知道被评为“2009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感人事迹吗?当一个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通过思考、回答,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三、免疫的功能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四、计划免疫同步训练: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3.人体内发生的哪种变化不会引起免疫反应()A.红细胞死亡B.肿瘤细胞出现C.血糖浓度升高D.植入异体肾脏4.进行器官移植的人都必须服用免疫抑制剂,否则移植不易成功,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病人体内产生的()A.特殊糖类B.特殊脂类C.特殊白细胞D.特殊蛋白质5.下列疾病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是()A.遗传病B.佝偻病C.侏儒症D.传染病6.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得天花B.给患者注射青霉素C.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D.口服碘丸预防甲状腺肿7.天花病人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得天花,这种免疫是()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计划免疫D.无法确定8.计划免疫的原理是()A.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B.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C.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抗病力D.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9.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大小水泡。
免疫与计划免疫ppt1 人教版
如果人(动物)的组织细胞发生变异,这些变异细胞(肿 瘤细胞)由于含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成为抗原被免疫 系统识别。免疫系统就通过免疫反应将这些变异的细胞清除, 从而避免肿瘤的形成。
效应T细胞
肿瘤细胞
(六)体液免疫与细胞
免疫的关系
进入体内尚未进入细胞的抗原(如 细菌的外毒素、少量的细菌或病毒等) 主要由体液中的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而这些抗原一旦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 细胞免疫来将它们消灭、清除了。
(二)抗 体
天花 病毒
侵 人产 入 体生
抵抗天花病
毒的物质 消
天 花 病
灭毒
(病原体)
(特殊蛋白质)
抗
抗
原
体
4、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1)B淋免巴疫细细胞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巨巴细噬胞细系胞(单TT吞淋细核胞巴噬细、细细B胞细胞菌胞、K细胞、
NK细胞)
肺粒细巨胞噬系细(噬胞中吞性粒噬细大胞、肠噬杆酸性菌粒
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 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 群接种,来提高人体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
预防结核病;
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 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的
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类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型 特异性免疫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获得性免疫)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
原体无效。(专一性)
皮皮吞溶肤肤噬菌分和呼细酶泌黏吸胞使物道膜吞细黏的对噬菌膜杀病病上溶菌菌原的解作的体纤用阻毛挡清作扫异用物 属属属哪哪哪种种种免属疫免免?哪疫疫种??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目标:知道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一、导入生过某种传染病而幸免死亡的人对该传染病有抵抗力,“免疫”就是免除疫病。
二、新授人体的三道防线㈠资料分析.阅读P75资料分析,思考P76讨论.解析讨论:①说明皮肤具有“自理”能力。
②有伤口,身体状况较差时等等,在人体的血液、脾脏、淋巴结、肝脏等有吞噬细胞。
③产生免疫。
㈡了解人体三道防线阅读P77-78内容,划出人体三道防线。
.道防线阻挡病原休侵入皮肤和黏膜分泌物杀菌纤毛可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溶菌酶溶解病菌吞噬细胞吞食消化病原体分布在血液、组织器官。
讨论:你有没有这两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作用过程: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对付清除产生抗体第三道防线与前两者有何区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三、小结人体三道防线四、作业完成课课练习板书:非特异性免疫、二两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教学目标:了解免疫的功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免疫的功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一、导入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二、新授㈠免疫的功能免疫:免除疫病,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观察P78图,说说免疫的功能。
.免疫的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思考:免疫是否总是对人有益?.免疫与人类健康维护人类健康不利排斥移植器官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原因: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
㈡计划免疫.接种疫苗防病原理疫苗通常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面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提高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当堂练习8.1传染病和免疫
一、单选题
1.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 急救中心(120)
B.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
D.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 艾滋病致死率极高,而且具有传染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共用牙具⑦一起学习.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⑤⑦
D. ①②③⑤⑥⑦
3.移植到人体的器官往往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器官属于()
A. 病原体
B. 疫苗
C. 抗原
D. 抗体
4.为了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国家抓紧研制接曲并免费提供给人们注射。
则该过程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5.为预防艾滋病,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A. 静脉注射毒品
B. 不安全性行为
C. 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D. 握手和拥抱
6.狗用舌添伤口,结果对伤口有利,原因是唾液中有()
A. 淀粉酶
B. 抗体
C. 溶菌酶
D. 抗菌素
7.下列生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A. 蛔虫
B. 蚊
C. 蝇
D. 鼠
8.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其接种的疫苗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抗原、控制传染源
9.下列选项中,均属于传染病的是()
A. 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
B. 糖尿病、鼠疫、疯牛病
C. 色盲病、癌症、狂犬病
D. 非典型肺炎、白化病、艾滋病
10.感冒流行季节,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班主任要求学生,一是上学期间注意体育锻炼,二是回家后注意多吃牛肉、鸡蛋等高蛋白物质,这两项措施的目的分别属于()
A.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C.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D. 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11.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 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 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 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12.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了“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的措施,请你指出这一措施属哪一项()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A和C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建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
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14. 近年来,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下列对疫苗叙述错误的是()
A.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B.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C. 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D. 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15.大地震后,工作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进行大范围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该做法应属于()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切断传播途径
D. 预防接种
二、填空题
16.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17.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8.在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杀灭病菌的物质是________.
19.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________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
________ .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________ 。
20.为严重烧伤的患者移植他人的皮肤,移植的皮肤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皮肤属于
________ 。
三、解答题
21.199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埃博拉(Ebola),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1)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埃博拉病患者属于________.传染病埃博拉传播还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基本环节.
(2)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接触性传播,医务工作者必须穿全封闭防护服,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
(3)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__构成.
四、综合题
22.美国流行乐坛天王级巨星黑人迈克•杰克逊,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在自己的面孔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移植白种人的皮肤,但身体对异体皮肤产生了排异性,他只能靠药物来消除这种排异性。
(1)这种“排异”现象属于()
A. 免疫监视
B. 防御感染
C. 免疫缺陷病
D. 过敏反应
(2)未来,人们通过克隆技术有可能移植自身的克隆器官以避免“排异”现象.这是因为克隆器官与自身器官有相同的决定性状的________。
(3)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了红细胞表面的凝结原,从而实现了血型的转化.根据这种方法,你认为以下血型转化可以实现的是________ 。
① O型血转化为B型血② AB型血转化为A型血③ A型血转化为B型血④ A型血转化为O型血。
23.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霾天气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__。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__。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C
二、填空题
16.【答案】皮肤;黏膜
17.【答案】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18.【答案】抗体
19.【答案】有益;排斥;过敏反应
20.【答案】抗原
三、解答题
21.【答案】(1)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切断传播途径
(3)遗传物质
四、综合题
22.【答案】(1)A
(2)基因
(3)④
23.【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
(2)没有细胞结构
(3)病原体;抗原
(4)非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