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40bf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1.png)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实验心理学的兴趣和理解,使他们能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2.让学生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正确设计和执行心理学实验;3.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精神;4.帮助学生建立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伦理意识,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1.实验心理学概述-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分类-心理学实验的伦理标准和操作规范2.感知与注意-感知过程的基本原理-感知变量对行为的影响-注意力的定义和类型-注意力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3.学习与记忆-学习的形式和机制-记忆的分类和过程-记忆的遗忘规律和提高方法-认知图式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4.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和分类-情绪与认知的互动关系-情感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方法研究情绪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5.思维与决策-思维的基本过程和类型-决策的模型和策略-判断和决策中的心理偏见-实验方法研究思维和决策的心理机制第四部分: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考核:1.平时表现(出勤、参与讨论等)占总成绩的10%2.课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20%3.实验设计和报告占总成绩的30%4.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40%第五部分: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设计实践教学大纲(3篇)
![设计实践教学大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fd344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f.png)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行业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课程内容(1)设计基本理论设计史、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等。
(2)设计实践技能图形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网页设计、三维设计、动画设计等。
(3)设计项目管理项目策划、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预算控制等。
(4)设计伦理与法规设计伦理、知识产权、设计法规等。
2. 课程安排(1)理论教学:共计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
(2)实践教学:共计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
(3)项目实践:共计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案例,讲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设计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设计能力。
2.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项目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项目策划、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预算控制等方面。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考核。
四、教学资源与条件1. 教学资源(1)教材:《设计学概论》、《图形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等。
(2)案例库:收集整理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供学生参考。
《工业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405b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2.png)
《工业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工业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工业设计与心理学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产品设计与用户心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介绍工业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设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历史发展;2.理解产品设计与用户心理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3.学习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业设计心理学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对于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匹配的敏感度和创意能力。
三、教学内容1.工业设计心理学基本概念与方法a)工业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与交叉学科特点b)工业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c)产品设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原则2.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设计a)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b)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c)用户需求调研和用户画像构建3.工业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a)典型工业产品的设计与用户心理分析b)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比较分析c)基于工业设计心理学的产品改进方案探索4.实践操作与项目设计a)用户体验测试与设计迭代b)人机交互设计原型制作与测试c)团队项目设计与用户需求演变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学术论文阅读,掌握基本理论概念,并对案例进行理论分析;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产品案例,探讨产品设计与用户心理的关系,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实践操作:开展实践操作,如用户体验测试、人机交互原型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设计,结合用户需求与工业设计心理学原则,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阅读作业等;2.课堂测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察;3.实践操作: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和报告进行评估;4.项目设计:以团队项目报告和展示形式进行评价;5.期末考试:进行对全课程知识的综合考核。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https://img.taocdn.com/s3/m/ab5410ec08a1284ac85043aa.png)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必备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二、课程目标(必备项)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重点、难点: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e685aab0722192e4436f609.png)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心理学的教学在讲授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使学生掌握青少年儿童的认识过程和情意过程的特点、青少年儿童的个体社会化、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等基本知识,全面地认识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一)使学生掌握从事普通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科学的心理观;(二)培养学生热爱青少年儿童、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
主要知识点包括:认知过程;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智力与创造力培养;动机与学习;人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学视角,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青少年儿童、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进一步完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教育学。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莫雷、刘学兰等),现代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2、推荐参考书:1)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2007年11月第3次印刷。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版。
3)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2006年7月第6次印刷。
4)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六、课程进度表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七、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在讲授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的运用。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4cdd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9.png)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课程背景: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改进和优化设计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应用于产品、界面和服务设计等领域。
设计心理学对于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和其他与设计相关的专业人士具有重要意义。
1.2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掌握用户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设计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课程内容:2.1.1设计心理学概述-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1.2用户认知和需求分析-了解用户认知过程和决策行为-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1.3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评估-学习用户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了解用户体验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1.4设计与用户情感-探讨设计对用户情感和情绪的影响-研究如何设计引起积极情感的产品和界面2.1.5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问题-探讨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用户的隐私和安全等问题2.2教学方法:2.2.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2.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设计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
2.2.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评估的实践操作,加深对设计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设计心理学相关的问题。
三、课程评估和考核3.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敬业精神等因素。
3.2作业:布置设计心理学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3项目:要求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并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优化。
3.4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f8838edba1aa8114531d93b.png)
《实验心理学Ⅰ》郭秀艳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74603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Ⅰ》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PsychologyⅠ》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本科考核方式:集中考试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二、课程简介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第一层次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众多研究方法当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升学必考科目之一。
这门课程旨在把最基础的实验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并教给学生。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心理实验设计理论水平与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具备独立的实验设计和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Experimental method is the first level of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which has irreplaceable role and statu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s one the required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and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ust study subjects. This course aims to explain the most basic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students in plain language. It tries to get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and the basic proces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eking scientific spirit and experimental attitude, the formation of rigorous, careful logical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operation. It also help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ability of writing research report and get ready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n both basic psychology and applied psychology.三、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1、课程性质《实验心理学Ⅰ》课程一直以来,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实验研究方面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d47c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e.png)
《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和规律。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培养学生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及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理论和研究方法。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动机等。
熟悉心理学在不同领域(如教育、临床、工业等)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人类心理和行为现象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对他人心理和情感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发展。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的历史与流派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结构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贡献。
探讨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2、研究方法讲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3、感觉与知觉阐述感觉的生理机制和基本特性,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分析知觉的组织原则和影响因素,以及知觉与错觉的关系。
4、意识与注意探讨意识的层次和状态,如清醒意识、睡眠与梦、催眠等。
介绍注意的种类、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注意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
5、学习与记忆讲解学习的基本理论,如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理论等。
分析记忆的过程、类型和遗忘规律,以及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6、思维与语言探讨思维的形式、过程和策略,如概念形成、推理、问题解决等。
研究语言的结构、发展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7、动机与情绪分析动机的产生机制和类型,如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等。
设计心理学教案
![设计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7f0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e.png)
用户的情感心理
情感反应
情感设计Βιβλιοθήκη 用户对设计的情感反应,如愉悦、兴 奋、沮丧等。
如何利用情感因素进行设计,以引发 用户的积极情感反应。
情感驱动行为
情感如何影响用户的决策和行为,如 购买决策、使用习惯等。
用户的行为习惯
常规行为
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常规行为模 式,如操作流程、使用习惯等。
02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 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 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 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 人们的心理作用。
社交影响
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发挥意见领袖和网红的影响力,扩大品牌 在目标受众中的知名度。
品牌体验的心理设计
通过有趣的互动环节,让消费者 更深入地了解品牌和产品,增强 品牌记忆点。
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差异,提供个 性化的品牌体验,满足消费者的 独特需求。
用户研究 互动体验
多感官体验 个性化体验
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喜好 和行为习惯,为品牌体验设计提 供有力支持。
设计心理学教案
目录
• 设计心理学概述 • 用户的心理与行为 • 设计中的心理学原理 •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设计心理学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 • 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设计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设计心理学概述
Chapter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01
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 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987fe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c.png)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适用于_____专业的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各主要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最新成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2、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和神经活动3、感觉和知觉感觉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知觉的特性和影响因素感知觉规律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4、意识和注意意识的层次和状态注意的种类和特征注意的品质和影响因素5、记忆记忆的过程和种类遗忘的规律和原因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6、思维和想象思维的种类和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影响因素想象的种类和作用7、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种类情绪的生理反应和表达情绪调节的方法和策略8、意志意志的概念和特征意志行动的过程和阶段意志品质的培养9、动机动机的概念和种类动机的理论和应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10、能力能力的概念和种类能力的测量和评价能力的发展和影响因素11、人格人格的概念和特征人格的理论和流派人格的测评和培养12、社会心理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社会影响和社会行为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5b6402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1.png)
《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对设计的影响,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创造更好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掌握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了解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对设计的影响;4.能够应用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创造更好的设计。
三、教学内容1.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2)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3)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方法;(2)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案例研究法。
3.人类认知对设计的影响(1)知觉和注意力;(2)记忆和学习;(3)思维和判断;(4)语言和沟通。
4.人类情感对设计的影响(1)情感的类型和特征;(2)情感的表达和识别;(3)情感对设计的影响。
5.人类行为对设计的影响(1)行为的类型和特征;(2)行为的规律和模式;(3)行为对设计的影响。
6.应用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1)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2)设计心理学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3)设计心理学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作业研究。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设计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53ae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c.png)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课程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分析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4、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范围和方法。
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介绍神经元、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动机和情绪,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情感调节等。
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包括人格理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等。
6、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7、心理病理学:介绍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8、心理学应用: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每周安排两次,每次2学时;实践操作部分每周安排一次,每次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心理学导论(4学时)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3、认知心理学(6学时)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6学时)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6学时)6、发展心理学(4学时)7、心理病理学(4学时)8、心理学应用(4学时)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阅读论文和完成课后习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平时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和阅读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适用层次、专业: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学时:32 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
一、课程的教程目标与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4学时)
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中的感觉和直觉(6学时)
1.具体内容:
(1)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
对用户的感觉和直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
难点:知觉和知觉模式
4.说明: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三)认知与学习(4学时)
1.具体内容:
人的认知理论以及人的记忆相关概念。
2.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中的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可用性设计。
3.重点难点:
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
4.说明:
设计心理与需求心理的内在交互思维模式及思维判断,最终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
可用性。
(四)设计情感(6学时)
1.具体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界定,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的特殊性和层次性。
2.基本要求:
掌握情绪有哪些作用,理解设计情感的特殊性,结合设计实践,明了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难点:情绪产生依托情感表达。
4.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心理交互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最终影响到消费者。
(五)情感设计(8学时)
1.具体内容:
情感肌肤、情感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情感的表达。
2.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恐惧感的几种方式,并能够运用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3.重点难点:
重点:情感肌肤。
难点: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4.说明:包装设计心里的测试,结合消费心理来理解设计情感的表达。
(六)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4学时)
1.具体内容:
设计思维的分类、设计师个体的心理以及设计师面临的压力。
2.基本要求:
掌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如何提高创造力并可以应对职业压力。
3.重点难点: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作用。
4.说明:通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进行理解产品设计,熟悉思维模式。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理论方面:
掌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用户的相关心理过程,重点掌握情感设计与可用性设计。
(二)实践方面: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运用设计心理学相关知识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五、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1、考核要求:
按各章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知识点内容。
2、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组合的考核方法。
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六、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设计心理学》柳沙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参考资料:
《设计心理学》赵江洪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
课程简介
设计是一种思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加工的一种思维模式,本课程立足设计师设计心理与消费者需求心理的产品设计来传递设计情感,情感肌肤﹑情感语言及设计师的情感策略等内容。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设计心理学》共有六章,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梳理了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近年来设计-理最活跃的几个领域——可用性工程设计、情感设计和感性工学等。
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将重点落干与视觉艺术息息相关的“感知觉”现象上,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破解设计中的感觉(特别是视觉)与知觉。
第三章“认知与学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将原型、特征、图式、表象、记忆等重要原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设计中的情感,一方面对情绪和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进行科学解读,另一方面着眼于设计现象,总结出设计中常用的情感激发方式和表现形式。
第六章“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重点对此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