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缺损分类

合集下载

2017《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2017《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31147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3 术语和定义3.1 损伤各种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

3.2 残疾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以及个体在现代临床医疗条件下难以恢复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的降低或者丧失。

4 总则4.1 鉴定原则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4.2 鉴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4.3 伤病关系处理当损伤与原有伤、病共存时,应分析损伤与残疾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损伤在残疾后果中的作用力大小确定因果关系的不同形式,可依次分别表述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同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没有作用。

除损伤“没有作用”以外,均应按照实际残情鉴定致残程度等级,同时说明损伤与残疾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判定损伤“没有作用”的,不应进行致残程度鉴定。

4.4 致残等级划分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致残程度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4.5 判断依据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颌骨缺损修复》

《颌骨缺损修复》
. 邢新,张敬德,孙美度,等。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医学杂志[J], 2003,2(1):12—14
颌骨修补材料
(material for repair of skull defect)
组织工程技术(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1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 相容性的生物材料。 2 覆盖羟基磷灰石的钛网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 学性能, 可获得良好的颅骨外形, 骨组织可长入钛网和 结构中。 3 生物相容性生物膜:覆盖在骨缺损区, 引导骨再生。
.
颌骨修补材料
(material for repair of skull defect)
医用硅胶涤纶丝网( 硅胶) 优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不易
变形,体积稳定, 隔热绝缘, 可承受一 定冲击力, 对人体无毒性, 无异物反 应, 消毒方便, 术中修剪塑形简便快 捷, 对CT、MRI、EEG 均无干扰, 是目 前应用广泛的新型材料。 缺点: ①术后皮下积液较多
压力、抗冲击
塑形快
隔温防寒性能良好
缺点:自身散热, 对脑组织有刺

难修整外形, 术后可有变
形、延伸、移位、隆起、
皮下积液等反应
.
骨水泥
骨水泥的生物学性能: 骨水泥是一种惰性高 分子材料,其 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酯。该材料具有 两大生物学特性:一是 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结 合性;二是其生物学惰性,即植 入体内后与天然骨之 间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保证材料在体内不被吸收不变形。骨水泥化合物产生的低固 化热 释放,对周围组织、神经系统不会产生损伤,能满足 临床实际需要。将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钡或二 氧化锆称 之为!型骨水泥,加入硫酸钡或二氧化锆 即可获得X 线阻射, 便于术后摄片观察

牙医必知:关于口腔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

牙医必知:关于口腔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

牙医必知:关于口腔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现在医闹太多了,口腔医院、口腔诊所也不能致身事外,医生的人身安全和医院的正常秩序经常受到威胁。

最怕碰到一些无赖。

医患的矛盾已经无法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首先要了解口腔医疗事故的一些分级,供参考。

口腔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1、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⑴双侧上颌骨或双侧下颌骨完全缺失;⑵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失,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30cm2;2、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⑴面部重度毁容;⑵一侧上颌骨或下颌骨完全缺失,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30cm2;⑶同侧上下颌骨完全性缺失;3、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⑴双侧重度周围性面瘫;⑵面部中度毁容或全身瘢痕面积大于70%;⑶舌缺损大于全舌2/3;⑷一侧上颌骨缺损1/2,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⑸下颌骨缺损长6cm以上的区段,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4、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⑴面部轻度毁容;⑵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大于20 cm2;⑶上唇或下唇缺损大于1/2;⑷一侧上颌骨缺损1/4或下颌骨缺损长4cm以上区段,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10cm2;5、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⑴面部重度异常色素沉着或全身瘢痕面积达60%-69%;⑵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 cm2;6、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80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的临床分析

80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的临床分析

仅单 纯钛板修 复发 现近远 期 并发症 2例 ( 中 其 并 发症最 常见 的是感 染 或植入 材 料排异 、 断 ) 余 折 , 修复方法 未 发 现 近远 期并 发症 。修 复 方法 与 修 复 疗 效 的关 系详见表 2 。
表 2 修 复方法与修复疗效的关系
占全部缺损 的 1 .%。 25 12 修 复方法 8 例 下颌骨节段 性缺损 中行单 纯 . O 钛 板修复 的 2 3例 , 板 +游离髂 骨修复 l 例 , 钛 5 血管 化腓 骨 修 复 2 5例 , 直接 关 创 和单 纯 软组 织 瓣 修 复 1 例 。治疗原则 : 7 多数为恶性 肿瘤 采用单 纯 软组织 瓣修复 和直 接 关 创 或 单 纯 钛 板 修 复 ; 类 良性 肿 各 瘤 、 肿及放射性 骨坏死 采用 钛 板 +游离 髂 骨及血 囊 管化腓 骨修复 。具 体如表 1 示 。 所
8 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 4种修复方法经临床应 O 用, 发现都 有 其各 自的优 缺点 , 别 为 : 1 直 接 关 分 () 创和 单 纯软 组 织瓣 修复 。优点 : 手术 费用 低 , 染 感 机会 较 少 。缺 点 : 颌 骨连 续 性 中断 , 容 畸形 明 下 面 显, 言、 嚼、 咽及呼吸功能较差 , 响社交。 语 咀 吞 影 本 方法多适 用于 预后 较 差 的恶 性 肿 瘤 ;2 单 纯 钛 () 板修 复 。优点 : 复 下颌 骨 的 连续 性 , 复部 分 咀 恢 恢
因下颌 骨节段性缺 损将不 同程度地 影响患者的 面容 、 语言 、 咀嚼 、 咽及呼 吸功能 , 吞 目前 已有 多种修 复方法 , 如血管化 和非血 管化 的修复 , 纯钛 板 固定 单 等 , 院 自 20 本 0 6年 6月 ~20 07年 6月对 8 下 颌 0例 骨节段性缺 损的原 因及 治疗方法 作如下分 析 。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解读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解读
本标准中有关面颅骨损伤后遗症的致残程度分级具体条 款较多,包括上颌骨或者下颌骨缺损、眼眶骨折致眼球 突出下降、鼻尖或者鼻翼缺损、张口受限、咬合紊乱或 者咀嚼困难等条款规定,均应参照相应具体条款规定进 行。本节所列的5.10.2.1属于面颅骨骨折后遗症的“兜 底”条款,是指上述以外致残情形的补充规定,主要针 对面颅骨骨折后遗影响面容而言,并不针对其他面部器 官的功能障碍。
Company Logo
5.9.2.1 5.10.2.2
头皮瘢痕形成或者无毛发,达头皮面积50%。 头皮瘢痕形成或者无毛发,面积达40.0cm2。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三)关于颅骨缺损
5.9.2.2
颅骨缺损25.0cm2外伤或者外伤后因治疗需要,造成 的颅骨局限性缺损。本标准5.9.2.2所称“颅骨缺损”相对 于5.10.1.8“开颅术后”而言,是指不但存在颅骨缺损面 积达25cm2,且无论在手术当时还是在二期治疗阶段,均难 以或无法采用骨瓣原位覆盖、肢体骨移植以及异体骨移植 ,以及各种人工代用品修复治疗,将永久遗留颅骨缺损的 情形。
头面部损伤常导致面颅骨单发或者多发性骨折,也称为面颅骨 复合性骨折,可借助CT薄层扫描进行全面诊断。对于复杂的面 颅骨骨折,多需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者依靠颌间牵引复 位固定等治疗方法,但均可能导致无法达到完全的精确复位, 而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Company Logo
法医学鉴定 条款说明
②颧骨(包括颧弓)骨折,经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治疗,遗留骨 质缺损或者畸形愈合,影响面容。
上述规定中的骨质缺损应是指相应面颅骨骨折愈合后医学影像学 检查可以确证存在的骨质部分缺失,并因该骨质缺失使一侧骨的 形态结构失去完整性,两侧失去对称性。“畸形”是指相应面颅 骨骨折端呈现明显错位、分离,虽经治疗已达愈合程度,但未达 良好的解剖复位,骨折处与健侧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对称。

医疗事故损害分成几个等级,分别划分为为哪几类

医疗事故损害分成几个等级,分别划分为为哪几类

医疗事故损害分成⼏个等级,分别划分为为哪⼏类我国医疗事故进⾏的是损害的等级的划分,那医疗事故损害分成⼏个等级,分别划分为为哪⼏类?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医疗事故损害分成⼏个等级分别划为⼏类事故等级根据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

(⼆)⼀级⼄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活完全不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1.植物⼈状态;2.极重度智能障碍;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4.临床判定⾃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5.四肢瘫,肌⼒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活⼤部分不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1.双眼球摘除;或双眼经客观检查证实⽆光感;2.⼩肠缺失90%以上,功能完全丧失;3.双侧有功能肾脏缺失或孤⽴有功能肾缺失,⽤透析替代治疗;4.四肢肌⼒ⅱ级(⼆级)以下(含ⅱ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5.上肢⼀侧腕上缺失或⼀侧⼿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装配假肢,伴下肢双膝以上缺失。

(四)⼆级⼄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活⼤部分不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1.重度智能障碍;2.单眼球摘除或经客观检查证实⽆光感;另眼球结构损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波潜时延长>160ms(毫秒),矫正视⼒<0.02,视野半径<50;3.双侧上颌⾻或双侧下颌⾻完全缺失;4.⼀侧上颌⾻及对侧下颌⾻完全缺失,并伴有颜⾯软组织缺损⼤于30cm2;5.⼀侧全肺缺失并需胸改术;6.肺功能持续重度损害;7.持续性⼼功能不全,⼼功能四级;8.持续性⼼功能不全,⼼功能三级伴有不能控制的严重⼼律失常;9.⾷管闭锁,依赖造瘘;10.肝缺损3/4,并有肝功能重度损害;11.胆道损伤致肝功能重度损害;12.全胰缺失;13.⼩肠缺损⼤于3/4,普通膳⾷不能维持营养;14.肾功能部分损害不全失代偿;15.两侧睾丸、副睾缺损;16.阴茎缺损或性功能严重障碍;17.双侧卵巢缺失;18.未育妇⼥⼦宫全部缺失或⼤部分缺损;19.四肢瘫,肌⼒ⅲ级(三级)或截瘫、偏瘫,肌⼒ⅲ级以下,临床判定不能恢复;20.双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双侧前臂缺失或双⼿功能完全丧失,不能装配假肢;21.肩、肘、髋、膝关节中有四个以上(含四个)关节功能完全丧失;22.重型再⽣障碍性贫⾎(ⅰ型)。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护理措施
• 5、营养支持 由于下颌骨损伤常伴有颌骨连续性中断、咬合 关系紊乱及术后的牵引固定等,患者常发生张口受限、进 食困难,为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 (1)饮食种类:食物应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富含蛋白质和维
生素,易消化。为了便于进食,减少咀嚼,可选用流质或稀 软食品,如牛奶、豆浆、鱼汤、肉汤、蔬菜汤、匀浆、泥合 奶、果计等;半流质饮食中可选用豆腐、肉松、粥和面条等; 软食可选用软饭、馒头等。
概述
颌骨解剖结构图(正面观)
概述
临床表现
● 1、一般症状:局部有肿胀、疼痛、麻木、出血及淤斑等。 ● 2、骨折段移位及异常动度。下颌骨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易发生移位。 ● 3、咬合错乱。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常见和最有特点的体征。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多有移位,
有时即使只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自觉症状是牙咬不上,咬合无力或咬合疼痛。此为 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 10、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女患者月经来潮,及 时通知医生。
• 11、取下活动义齿、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等。患者如 有贵重物品,可交其家属代管,若无家属者,由两名护士 清点后交由护士长代管。
• 12、送患者入手术室后,整理病人床单位,按全麻准备床 单元,备齐抢救用品和器械,如监护仪、氧气、吸引器、 气管切开包、钢丝钳等。
临床表现
• 4、面部畸形。骨折发生移位后,可造成面部畸形,其中 以下颌偏斜畸形较为常见。
• 5、下唇麻木。因损伤牙槽神经和颏神经所致。 • 6、张口受限。生理张口度范围为37~45mm,小于
37mm即为张口受限。 • 7、牙龈撕裂和牙齿损伤。口内骨折线周围的牙龈撕裂和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与护理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与护理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与护理1)口腔软组织损伤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

前者常见有挫伤和血肿,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变色与皮下瘀血等。

后者常见有棒伤、割伤、刺伤、撕裂伤、咬伤、火器伤等。

损伤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伤口出血,疼痛,以及咀嚼功能障碍等。

2)牙及牙槽骨损伤牙多发生在前牙区,常因碰撞、打击、跌倒或咀嚼硬物而引起。

轻则牙体松动,重则发生牙脱位、牙折断,以至伴发牙槽骨折。

主要表现为1个或多个牙齿松动或脱位、牙折。

有牙槽骨骨折时可见附近的软组织及牙龈撕裂、出血与局部肿胀。

牙错位造成咬牙合关系紊乱。

3)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及上下颌骨联台骨折等。

由于下颌骨位于面部最突出的部分,因而下颌骨骨折远较上颌骨为常见。

下颌骨骨折,骨折线易发生在解剖结构较薄弱的部位。

如颏孔、下颌角、髁状突等部位。

由于下颌骨周围有强大的开、闭口肌肉附着。

因此骨折时,一般均有错位,咬牙合关系紊乱等。

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出血和局部压痛,骨折片移位有咬牙合紊乱以及相应的症状。

(2)社会及心理因素颌面部损伤多因工伤、暴力或交通事故所致,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重大打击,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情绪。

(3)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移位等。

2护理诊断(1)疼痛,与外伤、皮肤黏膜破损、骨折有关。

(2)吞咽闲难,与疼痛、咬牙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下颌制动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或吞咽困难有关。

3护理计划(1)预期目标①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②病人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关系和咀嚼功能;③病人接受现实,恐惧、悲观情绪减轻;④避免并发症发生,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2)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人,一般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常因窒息、出血、休克及合并颅脑损伤等而使病情加重。

因此,在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急救和治疗工作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①观察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神志及瞳孔的变化。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全文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全文

最新发布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有两个重要改变,请大家务必注意:第一个是取消《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自2017年1月1日后所有交通事故案件、故意伤害案件、雇员损害等所有人身损害致伤的鉴定标准统一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工伤除外。

第二个是新发布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比过去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提高了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目前可以构成十级伤残的,可能在新标准实施后构不成伤残等级了。

全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发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公告为进一步规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现公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统一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2016年4月18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全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31147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3术语和定义3.1损伤各种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

3.2残疾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以及个体在现代临床医疗条件下难以恢复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的降低或者丧失。

4总则4.1鉴定原则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2022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2022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20221. 本标准对功能和残疾进行了分类和分级,将人身保险伤残程度划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

与人身保险伤残程度等级相对应的保险金给付比例分为十档,伤残程度第一级对应的保险金给付比例为100%,伤残程度第十级对应的保险金给付比例为10%,每级相差10%。

2. 多处伤残的评定原则:当同一保险事故造成两处或两处以上伤残时,应首先对各处伤残程度分别进行评定,如果几处伤残等级不同,以最重的伤残等级作为最终的评定结论;如果两处或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相同,伤残等级在原评定基础上最多晋升一级,最高晋升至第一级。

同一部位和性质的伤残,不应采用本标准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评定。

3. 本标准中“以上”均包括本数值或本部位。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精神功能1.1 脑膜的结构损伤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10级1.2 脑的结构损伤,智力功能障碍颅脑损伤导致极度智力缺损(智商小于等于20),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处于完全护理依赖状态1级颅脑损伤导致重度智力缺损(智商小于等于34),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处于完全护理依赖状态2级颅脑损伤导致重度智力缺损(智商小于等于34),不能完全自主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处于大部分护理依赖状态3级颅脑损伤导致中度智力缺损(智商小于等于49),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处于大部分护理依赖状态4级注:1护理依赖:应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丧失程度来判断护理依赖程度。

2基本日常生活活动是指:(1)穿衣:自己能够穿衣及脱衣;(2)移动:自己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3)行动:自己上下床或上下轮椅;(4)如厕:自己控制进行大小便;(5)进食:自己从已准备好的碗或碟中取食物放入口中;(6)洗澡:自己进行淋浴或盆浴。

3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1)完全护理依赖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述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均需护理者;(2)大部分护理依赖指生活大部不能自理,上述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三项或三项以上需要护理者;(3)部分护理依赖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一项或一项以上需要护理者。

口腔修复学颌面部缺损的修复

口腔修复学颌面部缺损的修复

尽可能恢复面部的正常外形
除外部形态外,修复体表面颜色及透明度应力 求自然,质地柔软,不能发光、发亮。修复体 边缘应止于面部的自然凹或沟内,或止于正常 解剖外形边界处,以便晒 和温度变化,不至于变色或褪色。
要有足够的固位力
面部修复体因经常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到碰撞 或挤压,故无论是机械性固位还是粘接性固位, 都必须有足够的固位力,以免松动脱落,也免 于使患者担心修复体丢失。
颌面缺损修复
徐州医学院 口腔修复学教研室 秦莹
颌面赝复学(maxillofacial prosthetics)
是口腔修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应 用口腔修复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工材料修复 患者难以用自体组织和外科手术方法修复颌面 部缺损的一门学科。
颌面缺损的病因
先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 • 外伤 • 疾病:上颌骨缺损
修复体应简单、轻巧、使用方便
设计时应尽量减轻修复体的重量。 除义耳外,一般都做成中空式修复体。 大面积面部缺损者,有时可以只作表面一层而
不必深入到缺损腔内。 在固位设计上,一方面要有足够固位,但又不
能过于复杂,要使患者使用方便,佩戴舒适, 易于清洁,且对组织无刺激或不产生过大的压 力。
性,包括植骨术失败者。 第二类:用各种植骨方式已恢复下颌骨的连续
性,恢复或部分恢复了双侧髁突功能者,以及 仅有部分牙槽嵴缺损而无下颌骨本体缺损者。
颌面缺损修复原则
一、早期修复 二、尽可能恢复生理功能 三、保护余留组织 四、要有足够的固位力 五、修复体应简单、轻巧、使用方便
颜面部缺损的修复原则
将残冠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而后利用牙本质 钉、根管钉,银汞或复合树脂修复原牙外形。 再烤瓷全冠或金属全冠,必要时要在冠上设计 支托窝等结构。如果残冠有松动,则应用联冠 将它与其它余留牙联成整体。

颞下颌关节重建的回顾与展望

颞下颌关节重建的回顾与展望

四、TMJ重建方法
TMJ重建中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主要是游离 腓骨瓣和游离髂骨瓣。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因具 有独立的血供,可以带软组织移植修复大型复 杂缺损,如髂骨瓣常用于伴有下颌骨缺损的关 节重建;此外,血管化骨移植较非血管化骨移 植术后骨吸收程度低。 自体骨移植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抗感染 能力强,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但自体 骨移植最大的缺点是供区并发症多,特别是联 合移植时手术创伤大。
二、 TMJ重建的目标
TMJ重建理想的目标是在恢复其解 剖结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恢复功能, 同时不能带来其他部位的并发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表现 ① 关节内部结构匹配,髁突与关节 窝在形态及组织学状态均相互适应; ② 升支高度恢复,儿童患者要恢复 下颌骨生长发育潜能; ③ 重建后的关节应活动自如、最大开 口度正常、左右及前伸运动度正常: ④ 牙合关系稳定、有正常的咀嚼功能, 双侧关节力学平衡; ⑤面部静态和动态外形对称。
Bifano CA,Hubbard G,Ehler WJ.Tot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ith cryogenically preserved allograft mandibular condyle。meniscus,and fossa in the adult goat.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5,80(3): 267-272. Bi~no CA,Hubbard GB,Bifano SL.Preserving the posterior superior synovial recess during allograft TMJ diskal condyla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aduh goat.Oral Surg Oral Med Ora1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7,84(5):483.487.

牙体缺损分级标准

牙体缺损分级标准

牙体缺损分级标准
牙体缺损分级标准是根据患者牙体缺损的程度和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的。

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第一级(轻微):牙体缺损较小,只影响牙釉质层,不涉及牙本质层。

可以通过填充材料进行修复。

例如,牙面龋洞。

2. 第二级(中度):牙体缺损较大,涉及到牙釉质层和牙本质层,但没有累及牙髓。

可以通过建/修复修复、牙冠等方法进行修复。

例如,牙体缺损较深的牙龈边缘部分。

3. 第三级(重度):牙体缺损很大,累及到牙髓,但仍然可以保留牙髓。

可以通过根管治疗后再行修复。

例如,深龋引起的牙髓炎。

4. 第四级(极重):牙体缺损严重,牙髓已经坏死或牙髓已经被摘除。

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并加装冠修复。

例如,牙体缺损严重引起的牙髓坏死。

以上是一般常见的牙体缺损分级标准,根据具体的情况,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分的分类标准。

实际修复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

【疾病名】下颌骨骨折

【疾病名】下颌骨骨折

【疾病名】下颌骨骨折【英文名】fracture of mandible【缩写】【别名】mandibular fracture【ICD号】S02.6【概述】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损伤的发生率均较高,居颌面骨骨折的首位。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面损伤总数的25%~28%,而占颌面骨骨折的55%~72%。

下颌骨骨折的常见部位:下颌骨位于面下1/3,位置突出,易于受伤。

是颌面部损伤最常见的骨损伤。

下颌骨各部位骨折发生的几率因各家学者的统计资料不同,有些差别。

按华西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310例颌面部骨折的分析,下颌骨折占60%。

该科对最近10年收治的413例下颌骨骨折部位的分析,颏部(29%),体部(23%),髁突(21%),角部(17%),牙槽突(5%),升支(3%),喙突(2%)。

据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348例下颌骨骨折的分析,好发部位依次是:颏部(41%),下颌体部(37%),髁突颈部(16%),下颌升部最少,而口腔颌面外科学高校教材中提供的资料为:下颌骨骨折以髁突颈骨折多见占36%,其次是下颌体部(21%)、下颌角区(20%)、颏部(14%),下颌升支和牙槽突骨折较少见,各占3%,偶尔可见喙突骨折(2%)。

虽然各家的资料显示的比例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下颌骨骨折常为多发性骨折。

特别是下颌颏部和下颌体部受到暴力打击时,常伴发对侧或双侧髁突颈骨折。

该处骨折多系外力经下颌骨传导后间接损伤,伤处隐蔽,容易漏诊。

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有颏部、尖牙部、颏孔部、髁状突颈部、下颌角部和升支部。

其中以颏部、尖牙部最多;颏孔部、髁状突颈部次之;磨牙区和升支部相对较少;骨折仅限于喙突和牙槽突者更为少见(图1)。

下颌骨骨折的部位常与受打击的部位有关。

如大多数髁状突颈部骨折是由于颏部受打撞引起的;而下颌骨体部和角部骨折,则常为该部直接受外力所致。

下颌骨重建

下颌骨重建
Li X, Zhu K, Liu F, Li H (2014)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giant ameloblastoma adolescent patients who have had mandible defects reconstructed with a free fibula flap. World J Surg Oncol 12:201. doi:10.1186/1477-781912-201 Boyd JB, Mullholland RS, Davidson J et al (1995) The free flap and plate in oro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long-term review and indications. Plast Reconstr Surg 95:1018
•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QOL and that most patients prefer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 Boyd reported tha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with vascularized bone flaps experienced an average of 4 days life lost for secondary procedures, compared to 35 days fo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late and soft tissue flaps.
Double barrel Fibular Free Flap

口腔医疗事故分级

口腔医疗事故分级

⼝腔医疗事故分级⼝腔医疗事故根据不同的轻重情况分为不同的等级,店铺⼩编为⼤家整理关于⼝腔医疗事故分级的⽂章,希望能给⼤家带来⼀定的帮助和参考,欢迎浏览。

⼝腔医疗事故分级1、⼆级⼄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活⼤部分不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⑴双侧上颌⾻或双侧下颌⾻完全缺失;⑵⼀侧上颌⾻及对侧下颌⾻完全缺失,并伴有颜⾯软组织缺损⼤于30cm2;2、⼆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活部分不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⑴⾯部重度毁容;⑵⼀侧上颌⾻或下颌⾻完全缺失,伴颜⾯部软组织缺损⼤于30cm2;⑶同侧上下颌⾻完全性缺失;3、⼆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般医疗依赖,⽣活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⑴双侧重度周围性⾯瘫;⑵⾯部中度毁容或全⾝瘢痕⾯积⼤于70%;⑶⾆缺损⼤于全⾆2/3;⑷⼀侧上颌⾻缺损1/2,颜⾯部软组织缺损⼤于20cm2;⑸下颌⾻缺损长6cm以上的区段,⼝腔、颜⾯软组织缺损⼤于20cm2;4、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般医疗依赖,⽣活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⑴⾯部轻度毁容;⑵⾯颊部洞穿性缺损⼤于20cm2;⑶上唇或下唇缺损⼤于1/2;⑷⼀侧上颌⾻缺损1/4或下颌⾻缺损长4cm以上区段,伴⼝腔、颜⾯软组织缺损⼤于10cm2;5、三级⼄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般医疗依赖,⽣活能⾃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的;⑴⾯部重度异常⾊素沉着或全⾝瘢痕⾯积达60%-69%;⑵⾯部软组织缺损⼤于20cm2;6、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般医疗依赖,⽣活能⾃理。

颌面缺损的三维打印重建

颌面缺损的三维打印重建

颌面缺损的三维打印重建第一部分引言 (2)第二部分颌面缺损的定义和分类 (3)第三部分三维打印技术在颌面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6)第四部分三维打印材料的选择和特性 (8)第五部分三维打印颌面缺损重建的步骤和方法 (10)第六部分三维打印颌面缺损重建的效果评估 (13)第七部分三维打印颌面缺损重建的优缺点 (15)第八部分未来展望和研究方向 (17)第一部分引言颌面部缺损是一种严重的口腔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传统的修复方法如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虽然有效,但存在一些限制,如稳定性差、不舒适感强、费用高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其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D 打印可以精准地复制患者的口腔结构,制作出与患者口腔匹配度极高的义齿,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此外, 3D 打印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对于复杂的颌面部缺损病例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尽管 3D 打印技术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 3D 打印义齿的质量和性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研究者正在努力优化 3D 打印参数,以提高义齿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

此外,3D 打印技术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虽然 3D 打印技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但是其设备成本较高,可能会影响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3D 打印技术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如何优化 3D 打印参数,以提高义齿的质量和性能,并降低成本,使其能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颌面缺损的定义和分类颌面缺损是指由于疾病或外伤导致的面部骨骼、软组织或神经结构的缺失。

颌面缺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骨性缺损:骨性缺损是最常见的颌面缺损类型,主要是由于骨折、肿瘤切除或手术造成的。

根据缺损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骨性缺损可以分为局部骨性缺损和全颌骨缺损。

卫健委四种颌骨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卫健委四种颌骨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下颌骨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下颌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击致伤,道路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

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部骨折40%~60%左右。

由于下颌骨承托下颌牙列,参与构成咬合系统,同时还参与颍下颌关节的构成,且是颌面部唯一能动的大骨,因此伤后对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影响较大。

二、适用范围下颌骨骨折。

三、诊断(-)骨折分类1,按骨折性质分类①青枝骨折:骨裂或皮质骨折裂,但骨连续性完好;②闭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完好,骨折呈封闭状态;③开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损伤,骨折部位与外环境直接相通;④简单骨折:骨折单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⑤复杂骨折:在下颌骨多个区域发生骨折,有明显移位;⑥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明显移位;⑦骨折骨缺损:骨折伴骨缺损及移位。

2.按骨折部位分类分为镰突骨折(骨折线位于或延伸至乙状切迹以上)、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颌角骨折(磨牙平面向后水平延伸线与第二磨牙远中垂线之间的骨折)、下颌体骨折(须孔后和下颌角前区域骨折)、须正中及须旁骨折(须孔之前)、牙槽突骨折。

3.按骨折线方向分类分为有利型骨折和不利型骨折。

前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垂直;后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平行。

(二)临床表现与专科检查1.骨折部位肿胀、疼痛2.软组织撕裂、血肿和淤斑3.牙齿松动和骨擦音下颌骨骨折时,常合并牙外伤导致牙齿松动,当将双手拇指放在牙列上,其他手指放在下颌骨下缘,双手做相反方向轻微运动时,可在骨折部位探知骨擦音和骨异常动度。

4.咬合关系改变咬合关系的改变高度提示存在下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下颌骨骨折、颍下颌关节损伤均有可能引起咬合关系改变。

双侧下颌角或踝突骨折可导致后牙早接触或前牙开合;前牙牙槽突骨折或须旁骨折移位可导致后牙开合;同侧下颌角和须旁骨折可导致单侧开合;下颌正中和踝突骨折,同时下颌后部骨关节外展移位,可导致后牙反合。

5.下唇麻木、感觉异常或迟钝外伤后下牙槽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往往是下颌骨在下颌孔远心端出现骨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临床上,大部分发生在下颌角、体部和须部的非移位性骨折通常不会导致下唇麻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花齐放・下颌骨缺损分类廖贵清, 苏宇雄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广东广州(510055)【摘要】 下颌骨缺损可导致严重的外形与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下颌骨缺损的分类对规范临床治疗、指导修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回顾了国内外各种下颌骨缺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下颌骨缺损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并且初步探讨了新分类方法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骨缺损分类; 重建【中图分类号】 R7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245(2008)02-057-03The Classif ica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A N ew Approach L IAO Gui2qing,SU Yu2xiong.Department of Oral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Hospital of Stomatology,Sun Yat2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55,China【Abstract】 The malformation and disability caused by defects always impair quality of life.The clas2sifica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 contributes to the guideline of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reconstruction.This paper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classifica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and put forward a new classifi2ca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Application of this new classification is favorable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re2construc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classification is discussed.【K ey w ords】 Mandibular defects; Classification; Reconstruction 下颌骨位于面下1/3,呈弓形,弯曲度大,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的骨骼,也是全身骨骼中形态与功能最复杂的骨骼之一。

下颌骨是人体容貌美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咀嚼肌群和舌骨上肌群的附着,下颌骨对保持呼吸道通畅、行使咀嚼、吞咽和语音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下颌骨缺损的原因主要有肿瘤、外伤、感染等。

不同原因造成的下颌骨缺损的解剖区域不一,相应的功能障碍及修复重建要求也不一。

国内外目前关于下颌骨缺损分类方法有多种,但由于存在各种局限性,均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分类标准的不统一,不利于临床治疗标准的制定、修复重建的规范化、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

在临床上规范下颌骨缺损的分类,对指导临床治疗及修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笔者提出下颌骨缺损的一种新分类方法,并且初步探讨该种分类方法的临床指导意义。

一、下颌骨缺损分类的现状1.J ewer的HCL分类[1]H指包括髁状突在内的一侧下颌骨不过中线的任何长度缺损,C指双侧尖牙之间的下颌骨前部缺损,L指不包括下颌骨髁状突缺损的一侧下颌骨不过中线的任何长度缺损,H、C、L的不同组合构成骨质缺损的亚类。

2.David分类[2]将下颌骨缺损分为6种类型。

A型:单纯体部缺损;B型:单侧下颌角到颏部缺损;C型:单侧下颌角到对侧下颌骨体部缺损;D型:一侧下颌角到对侧下颌角缺损;E型:颏部缺损;F型:从中线到髁状突的单侧下颌骨缺损。

3.Urken分类[3]按解剖部位、功能、外形3个因素进行分型:①C型缺损:髁状突缺损;②R型缺损:升支缺损;③B型缺损:体部缺损;④S型缺损:颏部缺损,包括两侧尖牙之间的下颌骨缺损。

4.蔡志刚分类[4]将下颌骨分为前部正中(A)、左右下颌体(Bl、Br)、左右升支乙状切迹下(Cl、Cr)和左右升支乙状切迹最低点切线位以上(Dl、Dr)7个解剖区。

按缺损部位分为7类,Ⅰ类:单纯下颌体缺损(B);Ⅱ类:单侧下颌体及颏部缺损(B+A);Ⅲ类:双侧下颌体及颏部缺损(B+A+B);Ⅳ类:单纯下颌升支缺损(C 或C+D);Ⅴ类:半侧下颌骨缺损(Ⅰ+Ⅳ或Ⅱ+Ⅳ);Ⅵ类:复合下颌骨缺损(Ⅲ+Ⅳ);Ⅶ类:下颌骨方块缺损。

5.王志平分类[5]将下颌角分界线移至下颌孔,将下颌骨缺损分为7型,其基本分型为A、B、C,其中A代表下颌孔以上缺损,B代表下颌孔和同侧颏孔之间缺损,C代表双侧颏孔间缺损。

3种基本分型再相互组合成AB、BC、BCB、ABC4型共7型。

6.竺涵光分类[6]参照J ewer法将下颌骨缺损分为8类。

Ⅰ类:一侧下颌体缺损;Ⅱ类:一侧颏部及下颌体缺损;Ⅲ类:双侧颏部及一侧下颌体缺损;Ⅳ类:一侧下颌体及升支缺损;Ⅴ类:双侧下颌体及颏部缺损;Ⅵ类:双侧颏部缺损;Ⅶ类:一侧下颌骨缺损;Ⅷ类:一侧下颌骨及对侧下颌体缺损。

7.张益分类[7]将下颌骨缺损分为ABC3个基本类型。

A表示关节离断骨缺损,分3个亚型。

Aa:缺损局限于一侧;Ab:缺损过中线;Ac:缺损超过对侧下颌角。

B 表示保留髁突和(或)升支的骨缺损,分3个亚型。

Ba型:缺损局限于一侧;Bb:缺损过中线;Bc:缺损超过对侧下颌角。

C表示双侧下颌角之间的骨缺损,分2个亚型。

Ca型:缺损局限于一侧;Cb型:缺损过中线。

二、下颌骨缺损的新分类法1.新分类法的依据在参考以上国内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新分类法综合考虑了3个因素。

(1)下颌骨的功能分区 从解剖学的角度考虑,下颌骨分为髁状突、下颌骨升支、体部和颏部。

不同的分区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髁状突主要参与颞下颌关节的构成;下颌骨升支则维持下颌骨高度,保持下颌角形态;下颌骨体部主要起着咀嚼咬合功能;颏部除了咀嚼功能外,还维持外形美观。

(2)下颌骨的咀嚼肌肉附着 髁状突的附着肌肉主要是翼外肌,翼外肌上头附着于关节囊,下头附着于髁状突颈部;下颌骨升支附着有咬肌、翼内肌和颞肌,咬肌附着于升支及下颌角外侧,翼内肌附着于升支及下颌角内侧,颞肌附着于下颌骨喙突;下颌骨体部主要附着肌肉为下颌舌骨肌;颏部附着肌肉包括颏舌骨肌、颏舌肌和二腹肌。

不同的缺损造成不同的肌附着丧失,势必带来不同的生物力学特点。

(3)修复方法与生物力学 综合各类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重建特点,不同的缺损,相应的修复重建方法不一样,同样的缺损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生物力学恢复程度不一。

近十几年来,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传统的修复方法相比,现代修复方法在力学重建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因此,有必要对下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2.新分类法将一侧下颌骨分为5段(图1,图2):C段,髁状突(condyle);R段,升支(ramus);A段,下颌角(an2 gle of mandible);B段,下颌骨体部(body of mandi2 ble);S段,颏部(symp hysis)。

除了C段缺损外,其他缺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节段性缺损,颌骨连续性中断,该种情况用大写字母表示,分别为R、A、B、S区缺损(图2);一种为颌骨方块缺损,保留升支后缘、体部或颏部下缘,颌骨连续性不中断,该种情况用小写字母表示,分别为r、a、b、s区缺损(图3)。

任何一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均可用一组字母表示(图4,图5)。

如:下颌前牙区牙槽突缺损记为ss;左侧下颌骨体及下颌角缺损记为BA;右侧下颌骨全缺损记为CRABS;单侧单一区域的缺损,用下标的l或r区分左右,如右侧B区缺损,记为Br缺损。

三、新分类法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将这一全新的分类方法应用于下颌骨修复重建的临床中,针对不同功能区缺损的生物力学特点及修复要求,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达到牙-颌-肌肉-神经反射的协调及功能统一。

①下颌骨方块缺损(bs、ss、sb、bss、ssb、bssb)的特点是牙合关系及牙合力传导的改变,而下颌骨肌肉附着及其运动特征保持不变,修复要求是恢复牙合关系及其咬合力。

②下颌体节段性缺损(BS、SS、SB、BSS、SSB、BSSB)不仅导致牙合关系及牙合力传导的改变,同时也因下颌骨肌肉附着点缺失而造成下颌运动异常。

其修复特点是在恢复牙合关系及其咬合力的基础上,重建肌肉附着。

③下颌角缺损(A或a)分为两种情况:A缺损引起咬肌、翼内肌附着点缺失,修复要求是恢复肌肉附着点;a缺损不涉及咬合和肌肉附着的改变,对下颌骨的影响最小。

④下颌升支缺损(R或r)有两种情况: r缺损伴随颞肌附着的缺失,单纯的r缺损,由于不涉及下颌升支高度的改变,一般不做修复,颞肌附着的缺失导致的升颌肌力不足由咬肌及翼内肌代偿; R缺损造成颞肌附着缺失的同时还引起下颌骨高度不足,其修复特点是恢复下颌骨高度及颞肌附着点。

⑤髁状突缺损(C)在导致下颌骨高度不足的同时,造成翼外肌附着丧失,下颌运动紊乱。

修复要求是在尽量保存关节盘和关节囊的情况下,恢复下颌骨高度,重建翼外肌附着。

其他的缺损情况为以上几种的组合,其生物力学特点根据不同的组合而改变。

相对于以往的各种分类方法,新分类法的优点包括:①简单易记,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②采用类似于牙位记录的连续性字母标识缺损区域,不存在以往分类法中的亚型或组合型;③比以往分类法更能全面而详细地反映任何一种下颌骨缺损的具体情况;④首次区分连续性中断的节段性缺损和保留连续性的方块缺损;⑤全面考虑下颌骨的功能分区和生物力学特点,对指导修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J EWER D D,BO YD J B,MAN KTELOW R T,et al.Orofacialand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wit h t he iliac crest free flap:a re2 view of60cases and a new met hod of classification.Plast Recon2 str Surg,1989,84(3):3912403.[2]DAVID D J,TAN E,KA TSAROS J,et al.Mandibular recon2struction wit h vascularized iliac crest:a102year experience.Plast Reconstr Surg,1988,82(5):7922803.[3]U R KEN M L,WEINBER G H,VICKER Y C,et al.Oromandib2ular reconst ruction using microvascular composite free flaps.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1,117(7):7332744. [4]蔡志刚,张杰,张建国,等.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5):2852287.[5]王志平,吴汉江,朱兆夫.下颌骨缺损的外形修复与功能重建.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1):61263.[6]竺涵光,郑家伟,顾章愉,等.腓骨瓣再造下颌骨时血管蒂的位置及吻合方法.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8,8(4):2352238.[7]张益,张建国,俞光岩.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远期失败因素分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4):2052207.(收稿日期:2007-04-23)(编辑 刘曙光)・小知识・关键词的选择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和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出来的词或词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