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 总则
1.1目的
为了更好地对涡流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导公司的涡流检测工作,特编制本通用工艺规程。
1.2主体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涡流检测工作的一般要求,规定了涡流检测工作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导电性材料和焊接接头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不适用于非导电性材料的检测。
1.4编制依据:
GB/T5126《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JB/T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T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探伤方法》
GB/T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2604.6-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GB/T12969.2-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检验方法》
GB/T 14480.3-2008 《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
2 人员资格
2.1 从事涡流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部门颁发的涡流检测资格证书。
2.2取得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涡流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
责任。
2.3Ⅰ级人员应在Ⅱ、Ⅲ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涡流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Ⅱ级人员按照涡流检测规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出据检测报告。Ⅲ级人员编制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2.3从事涡流检测工作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不得有色盲,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
3 作业前的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3.1检测前,应对被检工件的形状、尺寸、位置等有足够的了解,以便于合理选择检测系统及方法。
3.2检测作业场所附近不应有影响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磁场、震动、腐蚀性气体及其他干扰。
3.3检测作业场所附近不得有火源、易燃、易爆品等。
3.4实施检测的场地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控制在仪器设备和被检件允许的范围内。
4 设备、工具和材料:
4.1涡流检测系统及要求
4.1.1涡流检测系统一般包括涡流检测仪(表1)、检测线圈及辅助装置(如记录装置等)。
表1 涡流检测仪一览表
4.1.2 涡流检测系统应能以适当频率的交变信号激励检测线圈,并能够感应和处理检测线圈对被检测对象磁特性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4.1.3涡流检测系统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有关仪器性能的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参照GB/T14480的有关要求进行。
(1)检测能力应满足产品验收标准或技术合同确定的要求。
(2)对管材相同尺寸人工缺陷响应的周向灵敏度差应不大于3dB。
(3)端部检测盲区应满足产品验收标准或技术合同的相关要求。
(4)检测系统的缺陷分辨力一般应优于30mm,如果产品验收标准或技术合同另有明确要求,按产品验收标准或技术合同规定执行。
(5)检测仪器应具有可显示检测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功能,仪器的激励频率调节和增益范围应满足检测要求。
4.1.4检测线圈的形式和有关参数应与所使用的检测仪器、检测对象和检测要求相适应。
4.1.5记录装置应能及时、准确记录检测仪器的输出信号。
4.2对比式样
4.2.1对比试样主要用于调节涡流检测仪检测灵敏度、确定验收水平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4.2.2 对比试样应与被检对象具有相同或相近规格、牌号、热处理状态、表面状态和电磁性能。
4.2.3 对比试样上加工的人工缺陷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并满足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要求。
4.2.4 对比试样上人工缺陷的尺寸不应解释为检测设备可以探测到的缺陷的最小尺寸。
4.3辅助材料
4.3.1检测所用的辅助材料见表2。
表2 辅助材料
4.4安全器具
4.4.1安全器具见表3。
表3 安全器具
4.5被检工件
4.5.1被检工件表面应清洁、无毛刺,不应有影响实施涡流检测的粉尘及其他污物,特别是铁磁性粉屑;如不满足要求,应加以清除,清除时不应损坏被检件表面。
4.5.2 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弯曲度等参数应满足相关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5 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5.1铁磁性钢管的涡流检测
5.1.1本条规定了承压设备用铁磁性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埋弧焊钢管除外)等管材产品的涡流检测方法。适用于外径不小于4mm 钢管的涡流检测。验收等级分为A 级和B 级,见表4。
表4 对比试样通孔直径 mm
5.1.2对比试样上人工缺陷的形状为通孔或槽。
5.1.2.1通孔是在在对比试样钢管中部加工3个通孔,对于焊接钢管至少应有1个孔在焊缝上,沿圆周方向相隔120°±5°对称分布,轴向间距不小于200mm 。此外,在对比试样钢管端部小于等于200mm 处,加工2个相同尺寸的通孔,以检查端部效应,见图1。
图1 对比试样上通孔位置
注:钻孔时应保持钻头稳定,防止局部过热和表面产生毛刺。当钻头直径小于1.10mm 时,其钻孔直径不得比规定值大0.10mm 。当钻头直径不小于1.10mm 时,其钻孔直径不得比规定值大0.20mm 。
5.1.2.2槽是在管子上加工形状为纵向矩形槽,平行于钢管的主轴线。槽的宽度不大于1.5mm ,长度为25mm ,其深度为管子公称壁厚的5%,最小深度为0.3mm ,最大深度为1.3mm 。深度允许偏差为槽深的±15%,或者是±0.05mm ,取其大者。
5.1.3根据被检产品、作业条件、可户要求等选择检测方法(如内穿过式、外穿过式、放置式等)。
5.1.4铁磁性钢管涡流检测的频率在1-500kHz范围内选择。
5.1.5检测线圈的内径或外径与被检管材的内外径相匹配,其填充系数大于或等于0.6。
5.1.5检测设备通电后,应进行不低于10min的系统预运转。
5.1.6在于检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调节检验设备,使对比试样通过探头时,仪器显示出清晰可辨的人工标准缺陷信号。
5.1.7按规定的验收水平调整灵敏度时,信噪比应不小于6dB。作为产品验收或质量等级评定的人工缺陷响应信号的幅度应在仪器荧光屏满刻度的30%~50%。对比试样和检测线圈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应与被检钢管与检测线圈之间的实际相对移动速度相同。
5.1.8对比试样中间3个对称通孔的显示幅度应基本一致,选取最低幅度作为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
5.1.9采用记录报警时,三个人工标准缺陷的显示幅度应基本一致,相差不大于平均幅度的±10%。三个人工标准缺陷信号应调到记录满幅度的50%-70%之间的某一幅度,其差别应不大于平均记录幅度的±10%,选取其中最低的幅度为记录标准报警幅度。此时信号应处于仪器记录仪组合的线性区内。
5.2非铁磁性金属管材涡流检测
5.2 1本条适用于非铁磁性金属管材产品的涡流检测方法。对于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可检测管材的壁厚小于等于3mm,外径小于等于50mm;对于铝及铝合金管,可检测管材的壁厚小于等于2mm,外径小于等于38mm;对于钛及钛合金管,可检测管材的壁厚小于等于4.5mm,外径小于等于30mm。其他规格的管材制品可参照此条执行。
5.2.2对比试样
5.2.1.1铜及铜合金的对比试样人工缺陷为垂直于管壁的通孔。沿轴向加工5个相同孔径的通孔,其中,2个通孔分别距离管端小于等于100mm,中间3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mm,并沿圆周方向相隔120°±5°分布,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