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应遵循的逻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投资的逻辑

思考了一下价值投资的内在逻辑及交易层面的几个问题,总的来说,还有4个问题:1、关于价值投资的绩效标准;2、关于投资的逻辑;3、关于定量分析与估值的逻辑;4、关于定性分析与商业逻辑。

一、关于价值投资的绩效标准

我们知道,实践价值投资策略是相当难的,坚持价值投资的策略更难。市场先生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极难制服的对手,极少有人能忍受价格波动,忍受市值的大起大落,绝大多数人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熊市一来,好股烂股均是跌幅巨大,不少蓝筹股的跌幅还相当巨大,尤其是周期性的蓝筹股。这不禁让人深思:价值投资策略,既然在熊市同样会遭受重大的市值损失,而且与其他投资策略相比,并无明显的优势,那是否还要坚守价值投资?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价值投资策略,是面向企业的投资哲学,那么,度量价值投资策略绩效的标准是什么?是市值变动吗?

无论我们是信奉价值投资策略,还是其他投资策略的追随者,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赚钱而来的,从交易层面来讲,价值投资策略也是通过证券变现,即市值波动来衡量的。价值投资者,当然也要兑现利润。

价值投资策略的集大成者巴菲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将所有的股票投资,全部视为股权投资,如控制性质的投资,包括私企收购,并在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控股权在50%以上,称为“第I类股权投资”;而共同控制类的投资,控股权在20-50%,称为“第II类股权投资”,这类投资,按对被投资方的控股比例及应享有的净利润,在损益表确认“投资收益”,但并不编制合并报表;对于证券投资,巴老均是通过其旗下

的保险子公司进行的,即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股份,他并不称其为“证券投资”、“股票投资”,而称其为“第III类股权投资”,也称为“少数股权投资”。

这反映了巴老是一位忠实的、虔诚的价值投资者,他牢固的坚守“面向企业的投资哲学”,他认为自己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的股票,也是股权投资,也要通过股权投资的思路来审视它。巴老的投资境界是相当高远的。

由于会计核算的差异,第III类股权投资,只能在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一部分投资收益,如果这类股票的浮盈不变现,那么反映在报表上的只有一小部分损益。巴老不用市值变化来衡量自己的投资收益,但他坚持仅看损益表上的实收股利,也严重低估了证券投资的绩效。为此,他开发了“透明盈余”(look-through earnings)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思路。我们常言:控制情绪难,忍受价格波动更难。其实,如果对价值投资的绩效衡量标准有一种更高的境界,不以市值变动、短期涨跌幅来论输赢,我们会“忽视”价格波动、专注于内在价值及企业前景,真正形成了“面向企业的投资哲学”,那样,“忍受”价格波动则自然不成问题了。

这里,国内著名的价值投资者、我本人深为敬佩、敬重的wjmonk老师曾在他的那篇《长线是金——贵州茅台》曾提供了一个类似的视角:

“……首先我要申明的是,我买入贵州茅台并不想从中赚取差价,我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合伙人的身份买入茅台的。我买入的成本是24元,估计2003年底茅台的净资产值为11元,其中的差价13元作为商誉部分分10年摊销,每年1.3元。现在贵州茅台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6%,由于茅台的现金使用效率很低,所以扣掉20亿现金后其有效资产收益率为38%。该收益率我作为合伙人是非常满意的。5年后,经过摊销我的成本为17.5,而茅台的每股收益为5-6元,去掉每年摊销的1.3元成本,我的收益率为23-28%;我们

假定其后5年茅台量不增加,价格仅上升25%,则每股收益应当为7-8元,我的成本降低到11元,每年的收益率为64-73%。我个人认为每年这种收益率让人非常满意。我购买茅台的流通股主要是买不到它的法人股,否则我肯定不买流通股。这种想法可能看起来比较奇怪。……”

通过这段话,我们会发现wjmonk老师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及一位忠实的价值投资者,他这种“合伙人”、“股权投资”的思维和逻辑,这是真正的面向企业的投资哲学。

当然,wjmonk老师这一段话,有一处漏洞,就是对2004年的茅台来说(对当今的茅台,也是如此),经济商誉相当强,公司的增长完全是内生增长,而wjmonk老师则只将其视同为普通的会计商誉来摊销处理,计算收益率。这种计算方法有一定漏洞,既然将其当作普通的会计商誉来摊销,那么分子的利润,也应该扣除这一块商誉的摊销。wjmonk老师的这段表述,大的逻辑上我赞同,细节上是有漏洞的。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如果我们认为,公司有强大的经济商誉且不会减少,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用“净利润/投资成本”来衡量我们的绩效,我们要多跟踪影响内在价值的因素,观察我们的潜在收益情况及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同时关注股价是过度高估,而非经常性的用市值变动来衡量我们的投资绩效。

应该说,这是唯一合理的逻辑,短期涨跌绝不能界定我们的正误,我们要以股权投资的思路来审视投资绩效,只要我们坚持严谨的分析,同时在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那么买入后我们要跟踪的就是公司的绩效及我们的实际收益率,而绝不能用市值波动来界定收益率。如果一方面坚持面向企业的投资哲学,另一方面,又用市场价格的变动来衡量投资绩效,那么我们的思路只能越弄越乱,很难真正坚持价值投资,也很难控制情绪波动。

如果要真正坚持价值投资策略,我们要以股权投资的思路来审视我们投资绩效,构

造类似于look-through earnings之类的指标来衡量我们的收益率,而不能以短期涨跌来论输赢。要知道,“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则是称重机。”成天比较短期价格变动的收益率,则失去了价值投资的本意,拐向了“面向市场的投资哲学”,也很难耐心的分析公司。当然了,如果股价是过度高估且未来的持有收益率相当低了,也要考虑卖出的问题。

二、关于投资的逻辑

为什么要投资?什么时候投资?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

巴老说过,“价值投资”中的“价值”二字,是多余的,如果投资不以价值为基础,那么以什么为基础呢?

格老更有3大著名的思想:

1、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

2、市场波动是朋友而非敌人;

3、要拥有一个安全边际。

真正的投资,是在证券的交易价格,相对于内在价值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它,直至内在价值的实现。格老还说过,“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置换的思想。我们付出了“价格”,得到了“价值”,从而将现金置换成了更有盈利潜力的资产。

可是,太多的人忽视了这种简单的逻辑,他们买入某证券,动机是“它会上涨”,甚至这其中包括一些以“价值投资者”自居的人。

投资,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经过严谨的、保守的估值,在交易价格相对于内在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资产,从而保证一种满意收益率的行为。与此不符的,就是投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