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问答题

合集下载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

单选题1。

幔核界面—古登堡面位于地下约_____深度.(6分)(A) 670km处(B) 1000km处(C)2900km处(D)5157km处参考答案:C2。

下列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是_____.(6分)(A) 大气圈(B) 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参考答案:C3. 矿物的_____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6分)(A) 颜色(B)条痕(C) 透明度(D) 光泽参考答案:D4。

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

(6分)(A) 花岗岩(B) 安山岩(C) 石灰岩(D)大理岩参考答案:C5。

在大陆表层由风化残积物组成的一个不连续的薄壳,称为_____.(6分)(A) 残积物(B) 坡积物(C) 土壤(D)风化壳参考答案:D6. 下列风化作用类型中,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A)溶解作用(B) 氧化作用(C) 冰劈作用(D)水解作用多选题7。

下列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_____。

(6分)(A)岩浆作用(B) 构造运动(C)风化作用(D)变质作用参考答案:A,B,D8。

下列属于矿物的光学性质的是_____。

(6分)(A)颜色(B) 条痕(C)透明度(D) 解理参考答案:A,B,C9.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_____。

(6分)(A) 溶解作用(B)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C)碳酸化作用(D)氧化作用参考答案:A,C,D10. 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成因,可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

(6分)(A) 岩浆岩(B) 沉积岩(C)侵入岩(D)变质岩参考答案:A,B,D11.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5分)(A) 构造运动(B)地形(C)岩石特征(D) 气候条件参考答案:B,C,D判断题12。

在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地球内部圈层是否属于岩石圈部分?(5分)正确错误解题思路:13。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以外的外能和地球内部的内能。

其中,内能是否包括重力能、热能、太阳辐射能、结晶与化学能等?(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4. 解理是否指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方向裂开的能力?(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5. 由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共同作用,使岩石与外界接触的棱角部分逐步风化直至消失,最后变成球形或椭球形,这种现象是否称为差异风化?(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填空题16。

地球科学问答挑战及解答

地球科学问答挑战及解答

地球科学问答挑战及解答问答一:地球的结构和组成问题:地球的主要圈层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地球的主要圈层包括:1. 地壳: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70公里,由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壳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其成分和厚度有所不同。

2.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直至外核,厚度约2900公里。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物质呈塑性流动。

3. 外核:由铁和镍组成,呈液态,外核的流动产生地球磁场。

4. 内核:地球最内部,由铁和一些镍组成,由于极高的压力,内核为固态。

各圈层的特征如下:- 地壳:厚度不一,硬度较大,是地球表面与地幔之间的薄层。

- 地幔:温度和压力较高,物质呈塑性流动,是地球体积最大的圈层。

- 外核:液态,对地球磁场有重要作用。

- 内核:固态,是地球最内部的组成部分。

问答二:地球上的水循环问题:描述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水循环,也称为水循环过程,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和地点之间不断转换和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过程:1. 蒸发:地表水(如海洋、湖泊、河流等)和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分,在大气中转化为水蒸气。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到冷空气时,会凝结成云。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 径流:降水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蒸发、植物吸收或渗透到地下,剩余的水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入海洋。

水循环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调节: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和凝结作用,有助于将热量从地表传输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2. 水资源分配:水循环使得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分配,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3. 地表形态改变:水循环过程中的侵蚀、沉积等作用,对地表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4. 生物生存与发展:水是生命的基础,水循环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问答三: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及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

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

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当涉及到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时,问答题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地球的结构、岩石、矿物、地质时间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的问答题,供参考:1.什么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地质层?地球的三个主要地质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核心。

2.地球的核心主要由什么物质组成?地球核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3.外核和内核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外核是液态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内核是固态的,同样由铁和镍组成。

4.地壳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什么?地壳主要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5.什么是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外部硬壳分裂成几块大的板块,并且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漂移。

6.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和矿粒组成的。

7.什么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沉积岩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由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改变形成的。

8.石英、长石和云母是哪种类型的矿物?石英是硅酸盐矿物,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云母是硅酸盐片状矿物。

9.什么是矿石?矿石是包含有经济价值的矿物的自然固体。

10.解释一下矿床形成的过程。

矿床形成通常涉及地质过程,如热液作用、沉积、蒸发等,导致矿物富集成矿石。

11.什么是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岩层的顺序和化石的相对年龄进行确定的,而绝对地质年代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得到的确切年龄。

12.为什么放射性同位素对于测定地质年龄很重要?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率可以用来确定矿物或岩石的年龄,是地质年代学的关键工具。

13.什么是化石?它们在地质学中有什么作用?化石是过去生命的遗骸或痕迹,它们在地质学中用于确定岩石的相对年龄和生态系统的演变。

14.地质时间尺度上的三个主要纪元是什么?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5.描述一下地球的形成过程。

地球的形成是通过凝聚和积累星云中的物质,然后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地质过程。

16.解释地球上的岩石循环是如何工作的。

岩石循环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侵蚀、沉积和再结晶等地质过程。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第二章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 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 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

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

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

环境地质的内涵:各个圈层环境地质:地质学在环境中相互作用。

GEOSS涉及到的九大领域:15水 6天气 7生态系统 8农业 9生物多样性。

根据灾害持续的时间:突发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可以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输入和输出) 地质资源:能源、矿物、地下水、地质景观、地质空。

环境地质作用:自然地质营力:内动力、外动力。

人为地质营力:;剥蚀、搬运、堆积、塑造、塌陷、矿物迁移与富集。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知;地球化学法: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系统分析法:非线性研究;环境地质制图:要素库、图形库;模拟预测:监测、机理、模型。

井工煤矿开采的主要特点: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其生产过程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开采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进行矿井通风,存在瓦斯、煤尘、顶板、火、水五大灾害。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特点:应衍生性:连带效应,地表-地下区域性:岩性、构造等地质背景多样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预防性:规律、机理研究为基础影响范围:社会、经济、环境。

煤矿露采的主要特点 (1) (3)水土流失煤矿水害的界定:凡影响煤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分区:1华北石炭二叠系岩2华南晚二叠统岩溶水害区;3东北侏罗系裂隙水水害区;4西北侏罗系裂隙水水害区;5西藏一滇西中生代裂隙水水害区和台湾第三系裂隙、孔隙水水害区。

形成煤矿水害的三大要素:水源:矿体及其围岩中赋存的地下水大气降水:降水地表水:渗地下水:老空水:采空区积水。

2 通道:构造裂隙带;岩溶塌空区上方冒裂带;隔水底板与突水通道. 3触媒:引发山压力;矿山排水;地震裂隙通道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12.1起执行。

九章140条矿井防治水地面防治的留设;排水系统;水闸门与水闸墙;疏干开采和带压开采;注浆堵水矿井水可分为洁净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特殊污染型矿井水等五种类型煤矿塌陷区分类:1丘陵地北、西南等区有众多煤矿分布在丘陵地带,塌陷后形成局部漏斗式的塌陷坑和锯齿状地裂缝,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2平原地带塌陷区:北等地相当一部分煤矿分布于平原地区塌陷坑内部分区:塌陷引起直移动和水平移动;在地表的变形则表现为倾斜、弯曲和水平变形。

水工环地质职称考试

水工环地质职称考试

一、选择题
1.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中,下列哪项不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A.地下水动态与水资源评价
B.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C.地表植被分布与种类(正确答案)
D.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
2.关于水文地质勘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与运动规律
B.包括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
C.主要手段有钻探、物探、化探等
D.只需在干旱地区进行(正确答案)
3.工程地质勘察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岩土体基本性质的研究内容?
A.岩土体的物理性质
B.岩土体的水理性质
C.岩土体的力学性质
D.岩土体的化学成分分析(正确答案)
4.在环境地质工作中,下列哪项是评估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内容?
A.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正确答案)
B.地表水化学成分分析
C.岩土体矿物成分研究
D.地下水开采量计算
5.下列哪项不属于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常见的地质灾害?
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正确答案)
D.地面塌陷
6.在进行水资源评价时,下列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A.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
B.地下水的储存条件
C.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D.地表水的流速(正确答案)
7.关于环境地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地质问题只与人类活动有关
B.环境地质问题不包括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问题
C.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正确答案)
D.环境地质问题只影响人类生活,不影响生产活动
8.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勘察方法?
A.地质测绘
B.勘探与取样
C.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D.卫星遥感技术(正确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每题3分,10题,共30分)2. 选择题(每题4分,10题,共40分)3. 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4. 论述题(10分)《环境地质学》重点考察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环境地质学概念?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法(5)模型模拟和预测方法。

(6)环境地质评价(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3.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的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2)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其评定好坏的条件有: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资源丰富程度,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3)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4)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的作用。

是准确预测环境变化的基础,是环境地质学的核心问题。

4. 环境地质作用?是指人类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1)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为地质作用,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人为剥蚀地质作用,2、人为搬运地质作用,3、人为堆积地质作用4、人为塑造地形作用5、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河流和洪水1. 侵蚀基准面与河流的平衡剖面侵蚀基准面,对大多数河流而言,是河流所流入的水体的表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河流在泥沙的侵蚀和沉积之间趋于一种平衡或均衡,这时一条河流从河源至河口的纵剖面呈现一种独特的凹形,称为河流平衡剖面,代表河流已发育成熟。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A. 地震- B. 古生物-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2. 环境改变是指什么?- A. 地层变化- B. 过程地貌形成- C. 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状态变化- D. 气候变迁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地貌学和气候学- B. 地震学和火山学- C.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 D. 地层学和年代学4.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A. 矿产勘探- B. 建筑工程- C. 河流治理- D. 园林设计5.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沉积环境的演化- B. 地质历史的重建- C.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D.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6. 下列哪种环境地质过程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 A. 风蚀作用- B. 水侵蚀作用- C. 地震活动- D. 洪水灾害7.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建立地层地球化学模型- B. 探索地下矿产资源- C. 预测自然灾害- D.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A. 提供资源开发指导- B. 揭示环境演变规律- C. 预测自然灾害- D. 指导污染治理技术9.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古地理环境- B. 灾害地质- C. 地下水资源- D. 气候变化10.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A. 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 B.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C.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 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环境与地质作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环境的评估、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

考研题库和答案的编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一、单选题1.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C.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D. 地球的大气层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A. 地质灾害防治B. 地质环境评估C. 地质资源开发D. 地球物理勘探答案:D3. 环境地质学中的“环境”一词主要指的是: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答案:B二、多选题1. 环境地质学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A. 地震B. 滑坡C. 洪水D. 干旱答案:A, B2. 环境地质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土地利用规划B. 城市防洪设计C. 城市绿化D. 城市交通规划答案:A, B三、判断题1.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对)2. 环境地质学只关注地质环境的保护,不涉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错)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地质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环境地质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评估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指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为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2. 描述环境地质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环境地质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识别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区域;利用地质学原理,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机制;基于地质环境特征,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五、论述题1. 论述环境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环境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通过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地球从地表到核心可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三个最基本的层圈。

2、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3、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

4、采矿过程中采掘出来而未经加工的天然物体称为。

5、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

6、含水层上直接覆盖具有渗透性的岩层(或土层),称为含水层。

7、板块边界类型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型断层边界、敛合型板块边界。

8、地震按其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触发地震四类。

9、地震按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浅源地震。

10、震源在地表投射点称震中。

11、震源至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

12、地震后地面上地震烈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称等震线。

13、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4、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GIS,成为环境资源综合评价、规划、管理、决策的现代技术手段。

15、环境地质学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16、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17、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富含Si、Al,颜色浅,称为浅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富含Fe、Mg,称暗色矿物。

18、根据火成岩岩浆中SiO2的含量的多少,可以将岩浆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2%)、中性岩浆(SiO252%~65%)和酸性岩浆(SiO2>65%)四种类型。

19、板块边界类型主要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边界、敛合性板块边界。

20、地震波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和两种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地质勘查中环境地质调查考核试卷

地质勘查中环境地质调查考核试卷
A.城市规划区
B.农业生产区
C.工业园区
D.所有选项
11.环境地质调查中,下列哪个环节容易出现人为干扰()
A.地质灾害调查
B.地下水调查
C.地质测绘
D.遥感解译
12.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识别地质灾害隐患()
A.地质测绘
B.遥感技术
C.钻探工程
D.地震勘探
13.环境地质调查中,下列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
7.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地质环境监测?()
A.地下水位变化显著
B.地面沉降明显
C.地质灾害频发
D.城市规划与建设
8.地质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包括()
A.遥感监测
B.地面监测
C.地下监测
D.卫星监测
9.环境地质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哪些内容?()
A.调查目的和任务
B.调查方法和技术
C.调查成果和分析
D.防治建议和措施
A.水样采集与分析
B.同位素示踪法
C.地下水动态监测
D.地震勘探
8.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地质环境监测()
A.遥感技术
B.地面测量
C.钻探工程
D.矿产勘查
9.下列哪个选项是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A.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B.地下水质量评价
C.地形地貌评价
D.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10.下列哪个地区需要进行环境地质调查()
10. D
11. C
12. B
13. C
14. B
15. A
16. D
17. D
18. A
19. C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地质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2、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自然因素的总和。

3、原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一环境,其最基本的要素组成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表层,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着的空间和物质环境。

现在一般是指未经人类活动影响,仍保持自然状态,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4、次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二环境,是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冲击、影响而改变了原来面貌的自然环境。

5、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6、环境背景(本底)值:原生值.是环境不受或未受污染影响的“纯自然”情况下,各环境要素的化学元素正常含量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7、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变质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8、地质环境的容量:一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发展的最大潜能。

9、自净作用:环境自身能逐步清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10、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一般是指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12、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环境问题。

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利用环境不当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与环境不协调所致。

13、原生环境问题: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由自然界原来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如许多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活动的必然结果;又如疾病的流行或某些地方病的发生等。

14、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考核试卷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考核试卷
4.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A.地质条件
B.矿产资源类型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考生个人喜好
5.矿山土地复垦的关键环节是()
A.土壤改良
B.植被恢复
C.防止水土流失
D.废石、尾矿处理
6.下列哪种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
A.露天开采
B.地下开采
C.矿井开采
D.溶洞开采
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A.政府财政拨款
B.矿山企业自筹
C.社会捐赠
D.矿山附近居民集资
8.以下哪项不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法规?()
A.《矿产资源法》
B.《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食品安全法》
9.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
A.修建排水沟
B.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C.加强部门协作
D.提高矿山企业治理意识
18.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哪些方面需要公众参与?()
A.环境监测
B.治理方案的制定
C.环保宣传
D.资金筹措
19.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矿山地质环境的二次污染?()
A.废石、尾矿的不当处理
B.植被恢复不力
C.恢复土地的再次开发
D.矿山附近的其他污染源
C.法规执行
D.社会认知
1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效果?()
A.治理技术
B.治理资金
C.环保意识
D.矿山地理位置
1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后的利用方式可能包括哪些?()
A.生态农业
B.工业园区
C.休闲旅游
D.再次开采

地质勘探中的环境地质评价考核试卷

地质勘探中的环境地质评价考核试卷
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对地质灾害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进行评估。
4.在环境地质评价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5.地下水流动特性描述中,渗透系数是衡量地下水在______中流动能力的参数。
6.地质环境容量是指地质环境在一定时间内能够______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
B.地震
C.人为活动
D.植被覆盖率
15.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地质勘探对环境的影响?()
A.提高勘探技术
B.严格废弃物处理
C.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勘探
D.增加勘探频率
16.环境地质评价中,以下哪些指标与生态环境状况相关?()
A.植被覆盖率
B.土壤侵蚀程度
C.水土流失状况
D.生态系统稳定性
17.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环境地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8. ABC
9. ABC
10. ABCD
11. ABC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
三、填空题
1.水质;水量
2.现状;变化趋势
3.发生可能性;影响范围;潜在危害
4.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
地质勘探中的环境地质评价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境地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
B.了解地质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地质问答题

地质问答题

沉积岩不同于火成岩的主要特征1.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化学结构为其特征2.有些含生物化石3.多具层理构造、有规律的层状4.粘土岩分布最广,其次是砂岩、石灰岩研究断层的意义1.矿床的形成、矿体产状及其分布等,常常受断层构造的控制。

在采矿过程中遇到断层,矿层或矿体便会突然中断,只有搞清断层的产状、性质和断距,才能求出矿层等的去向,然后决定下一步开采步骤和生产施工方案。

2.进行工程建筑、水利建设等,必须考虑断层构造。

凡是重大工程项目都必须据有所在地区的断裂构造等地质资料。

3.断层构造与地下水的运移和储集具有密切关系。

4.断层构造是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5.断层和地貌发育的关系至为密切。

如块状山地、掀斜地块、断陷盆地、断层谷、飞来峰、大裂谷以及某些水文现象(如湖泊的形成,河流的发育等)都与断层有关。

6.研究大型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规律,对于认识区域构造的发育历史和进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探讨全球构造的演化规律,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板块边界类型1.生长边界:板块活动时相互张烈,东非大裂谷就是在这种板块活动下所形成的。

2.消亡边界:板块活动时相互碰撞挤压,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就是这样形成的。

3.剪切型边界:一种特殊类型的板块边界沿此种边界既无板块的增生,又无板块的消减,而是相邻两个板块作剪切错动,如太平洋板块的中隆。

全球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火山地震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全球的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界,板块与板块的活动使地壳和岩浆在运动,从而造成地震和火山的发生,形成了火山地震带。

判断断层存在的证据1.岩层上的标志(1).岩层的不连续:断层常把原来连续的地层、矿脉、岩脉、变质带以及各种构造线错开,使它们发生不连续或中断现象,特别是横断层、倾向断层和平推横断层,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地质类面试题及答案

地质类面试题及答案

地质类面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物质组成C. 地球的构造与演化D. 地球的化学成分答案:C2.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什么?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地质年代的分类?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D. 寒武纪答案:D二、多选题1.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风化岩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岩石的变质作用?A. 温度B. 压力C. 化学作用D. 物理作用答案:A、B、C三、判断题1.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线被称为莫霍界面。

答案:正确2. 所有沉积岩都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的。

答案:正确3. 地球的内核是液态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特点。

答案: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其特点是坚硬且相对稳定,是地球表层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2. 描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对流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五、论述题1. 论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答案:地质年代的划分是根据地球历史上生物演化和地质事件的顺序来确定的,它将地球历史分为不同的时期,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生物群落,地质年代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生物的发展历史。

自然地理的的100个问题

自然地理的的100个问题
Q2:土壤成分与土壤的特性
Q3:土三角的阅读
Q4:土壤形成过程与地形、气候、水源的关系
Q5:典型土壤的成因、特征和优缺点
Q6:荒漠化的分类
Q7:沙漠化
Q8:石漠化
Q9:盐碱化和土壤污染
Q10:土地问题、耕地问题的产生和防治
第九节:
Q1:气候与自然带的对照
Q2:垂直地带性
Q3:非地带性
Q4:雪线
Q5:中国自然带划分
Q7:世界主要资源和能源分布
Q8:资源、能源的二次开发和回收利用
Q9:不常见的的资源及其分析
Q10:资源、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Q9:等值线和等值面的异同和联系
Q10:等值面的举例、应用以及判读
第三节:
Q1:大气的成分、分层是什么样的
Q2:大气的热力性质及其分析
Q3:大气的动力性质及其分析
Q4:年较差与日较差
Q5:逆温现象
Q6: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联
Q7: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Q8:典型的热力环流成因机理分析
Q9: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异同
Q9:不同的外力作用对地形地势地貌地质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什么
Q10: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Q1:等高线是怎么来的
Q2:等高线有什么特征,具体表现在哪里
Q3:非常规等高线是什么样子的
Q4:等高线和地形剖面的转化是什么样子的
Q5:等值线的举例
Q6:等高线和其他等值线的差别
Q7:等高线的应用以及判读
Q8:等值线的应用以及判读
Q6:中国山脉、水系与自然带的关系
Q7:中国的季风性气候的分布与地区特点
Q8:世界自然带判断
Q9:自然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Q10:不同自然带下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1.简述地质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系统的构成,论述该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答:地质环境——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简述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危机表现形式。

3.地质环境的容量答:指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第三章1.简述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请论述中国北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形成的危害和治理的对策?3.试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沙漠化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荒漠化的防治(1)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2)整治模式①明确整治目标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③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是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措施: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第四章1.试述我国水资源情况(书上)和水环境问题(中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异性大.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方频频出现河道断流和湖泊洼淀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南方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水土保持工作艰巨),以及水体污染的防治对策。

(1.减少耗水量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3.调整工业布局4.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2.从环境地质学的角度,简要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地质特征及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3.水体自净作用4.试述南水北调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水工程,是中国最大的区域性调水项目,它不仅改变调水区和调入区的地表径流量,而且也将影响两区的蒸发与降水,其环境生态效应不容忽视。

)第五章1.概述矿山地下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何为岩爆?岩爆发生的条件,以及施工中可采取哪些措施可防治岩爆的发生?第六章1.全球能源利用所带来的危害。

(集中讨论1~2个危害)2.简述我国的能源前景以及今后的战略思考。

我国能源问题: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探明程度低;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能源开发逐步西移,开发难度和费用增加;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面临严重挑战;能源建设周期长,投资超预算;能源价格未能反映其经济成本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个手段(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行政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利用经济增长的机遇)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努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速实施洁净煤技术;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加快电力发展速度;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扭转农村严重缺能局面;改善城市民用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重视能源的环境保护。

第七章1.请论述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情况与建议。

2.简述放射性废物地下处置库的选址原则。

3.水库浸没4.论述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P135)第八章1.地质灾害答: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2.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答:中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

(1)海拔4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寒冻作用普遍,冻胀、融沉、泥流、雪崩等灾害发育;(2)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地貌过渡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山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广泛,灾度也高;(3)西北诸省土地荒漠化作用强烈;(4)东部平原区除土地盐渍化广泛分布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裂缝广泛发育;(5)沿海诸省,海水人侵、海岸侵蚀等强烈发育。

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答:地震震级:指衡量地震大小的度量,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地震烈度:地面及各类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4.我国活火山主要有哪些?答:(1).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2)黑龙江镜泊湖火山;(3)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4).吉林龙岗火山(5).云南腾冲火山 (6). 新疆阿什库勒火山(7).台湾岛大屯火山(8)台湾龟山岛火山(9).海南琼北火山5.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概念答:.崩塌——高陡的边坡岩体突然发生倾倒崩落,岩块翻滚撞击而下,堆积于坡脚的现象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是山地沟槽或河谷在暂时性急水流与其流域内大量土石互相作用形成的洪流过程和现象。

6.滑坡的发生条件?答: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易滑地层)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坡度界于10-45°、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7.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前兆?答:滑坡前缘、后缘和地表;滑坡简易观测数据突然变化;危岩体下部突然出现压裂;动物出现异常现象8.概述滑坡的防治措施。

答:见书204页9.概述崩塌的防治措施。

答:加固措施:支护墙、锚固、嵌补、灌浆、勾缝。

修筑遮挡建筑物:明洞、棚洞修筑拦截建筑物:落石平台、落石槽、挡石墙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落石。

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

2).拦截:对于仅在雨季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

3). 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

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5).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来放缓边坡。

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

10.泥石流的发生条件?答:(1)地形地貌条件:河床地势能够为泥石流提供位能,赋予泥石流一定的侵蚀、搬运、堆积的能量;坡地和沟槽的一定演变阶段内,提供足够数量的水体和土石体。

(2)物源条件:在汇流区内,必须是各种天然或人工松散土石堆积层发育;或其为区域大断裂破碎带、强烈构造揉皱带以及各种易风化岩层的风化破碎带,分布广、厚度大。

(3)水源条件: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

11.概述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答:针对其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以及不同性质的泥石流类型分别对待。

尽可能保持水土不产生流失,上游沟谷两岸的斜坡予以稳定(保)中游以拦挡为主,同时减缓沟床纵坡(挡)下游以疏导为主,尽可能减少淤积(导)✓工农业基本建设,以避开为宜。

尽可能做到合理布局,以少受泥石流龙头直接威胁为宜,✓交通线路的通过方案:扇前避绕,扇后避绕及扇身通过择优方案。

✓不论采取何种工程措施,事先应对泥石流流速、流量以及予计拦挡导流建筑的尺寸予以充分调查与计算,选用或建立适当的工事。

12.崩塌、滑坡、泥石流有什么关系?答:滑坡与崩塌的关系: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

区别:见书194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的爆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13.岩溶地面塌陷14.举例说明哪些人类活动可产生地裂缝?(至少4种)1.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塌陷,从而引起部分地表上层开裂,产生环形裂缝。

同时,过量开采地下水,还可诱发和加剧其他类型地裂缝的活动。

如西安、大同的基底断裂活动裂缝、鲁西南一些地区的软土胀缩裂缝的活动和加剧都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有关。

2.地下采矿活动:造成一定范围的地下空区,使上覆岩、土体失去支撑,从而造成这些岩、土体向下陷落,引起地面开裂。

我国许多矿区都发育有这类裂缝。

3.不良土体地区的农田灌溉、地表渗水:松散土地区或有隐伏裂隙发育的上体地区的农田灌溉,输、排水管道的渗、漏水等。

常会引起或加剧土体中水的潜蚀:冲刷作用,从而产生或加剧地裂缝的活动。

如陕西径阳、河北正定等地许多地裂缝就发生在农灌之后。

4.人工蓄(泄)水:水库、渠道等的修建,发生渗漏,使一定地区内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的不良作用加强,从而造成上体开裂。

如兰州市的一些地裂缝即是由于渠道周围地下水位上升、黄土湿陷所形成的。

水库的周期性蓄(泄)水、矿坑强排水等都可造成土体中地下水的潜蚀、冲刷作用加大,进而产生裂缝。

这类裂缝在部分库区、矿区中较为常见。

第九章1.什么叫原生性地方病?我国主要的地方病有哪些?答:由于区域生态环境中元素异常造成特定环境的特有的地方病,即原生性地方病。

我国常见地方病有:甲状腺肿、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2.影响微量元素地域差异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或人类地球化学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下,地表环境中的元素随时空间变化而发生迁移转化,并在一定环境下发生重新组合与再分布,形成元素的分散或聚集,由此而产生元素的“缺乏”或“过剩”。

影响元素迁移的最大外力是活的有机体和天然水。

主要的外在因素有环境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胶体、腐殖质、气候和地质地貌条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