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doc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周艺妍【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从增加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把闲置的资金或资产对外投资,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单位由于受近年来投资热的影响盲目投资,造成只见投资不见效益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盲目投资的结果是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本文针对一些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予以归纳和揭示,希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投资风险;风险管理【作者单位】周艺妍,河北大学一、一些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进行项目论证,存在投资风险。

企业对外投资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样巨大的资金量对一个企业来说,产生的影响将是全局性的。

好的项目投资,不仅给企业的当前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促进作用。

但现实情况是:不乏对投资项目不论证、不研究,只追求投资数量而忽视投资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状况的盲目投资的范例;甚至出现个别企业对外投资项目不少,而投资收益好的项目却不多的反常现象。

这种只见投资不见效益的现象,其实质是投出的巨额资金形成了不良资产。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投资单位事前没有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造成了企业投资之时亦即形成不良资产之开始的尴尬局面。

企业由于大量资金的投出造成自身资金周转困难,久而久之,企业被拖跨就在所难免了。

在对某企业审计时,发现该企业数年以前的投资项目有4个,共计投资1300万元,上述对外投资项目该企业均未对其经营前景做认真的分析论证,也没有任何项目分配过投资收益,均为不良资产。

由于资金大量地被投资项目所占用,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企业经营困难,直接影响到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对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二)用主要生产设备对外投资,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

个别企业对外投资,不是用闲置未用或次要的资产,而是用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投资,严重削弱了主业的生产能力,降低了主业创收增利水平,影响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监管

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监管

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对外投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监管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一、监管现状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管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和《对外投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但由于我国的对外投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监管体制亟需完善。

目前,监管存在以下问题:(1)监管法规不够完善。

现有法规虽然已经对企业对外投资进行规范,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投资环境时,还存在诸多漏洞。

(2)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存在风险,但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管的力度较弱,导致一些不合规的投资行为不断增加。

(3)监管手段单一。

目前监管主要依靠审批和登记等手段,监管手段比较单一,难以全面监管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二、存在问题在当前对外投资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投资项目合规性不足。

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2)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容易发生各类管理风险。

(3)信息不对称。

由于企业对外投资涉及多方面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的主要障碍。

三、对策建议为了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监管,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法规建设。

应在现有法规基础上,针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监管法规,健全监管制度。

(2)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合规的投资行为。

(3)多元化监管手段。

除了传统的审批和登记手段外,还应引入更多新兴监管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等,提升监管效能。

结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外投资将成为常态。

为了保护国家资本、确保企业安全稳健发展,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管势在必行。

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

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

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贸易的火热发展,对外投资已成为企业跨足全球市场的重要手段。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很多中国企业面临了一些经验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经验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投资中的一些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验问题风险控制难度大对外投资涉及到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外具有较少经验的企业来说,很容易被市场和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所冲击。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难度也越来越大。

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是对外投资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某些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缺陷,使得企业的知识产权难以受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对外投资涉及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知识产权的交易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和技术难题。

对外投资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由于对外投资的成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机会主义而不是系统性战略考量,所以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容易受到局部利益的驱动,较少考虑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形成的投资布局也容易出现断层和欠缺系统性。

政策建议加强对外投资风险预警和管理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外投资风险预警和管理,帮助企业提前发现和应对短期和长期的风险。

具体做法包括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制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指南、建立风险管理平台等。

推进知识产权合作和保护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推广知识产权合作,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加强对外投资中知识产权的掌控能力。

加强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加强对外投资的系统性和战略性,推动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更加注重长期利益和战略价值,规避短视行为。

结论在对外投资中,企业及政府需要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对外风险预警和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加强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方面的能力,以规避风险、提高返回率;政府需要出台有力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和成本,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支柱性产业,其经济发展带动着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对国家的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

国有企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国有企业开扩了对外投资项目。

但有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比较轻率、盲目,而且缺乏有效监管,最终造成严重损失,对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所以,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自身实力,加强企业管理,而项目投资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且投资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实现更多利益。

为了确保国有企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了解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要完善项目投资管理的体系,对市场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管理;问题与对策引言:在项目投资管理中,企业要对投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内容进行有效监管监督,确保企业投资管理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效无误地顺利进行。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项目投资非常重要,它是在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即使可以采取拍卖或者是转让的方式收回,但企业仍然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所以现阶段,国有企业项目在投资管理这方面要注意抵御企业项目投资风险,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升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健全投资决策机制。

一、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基础概述国有企业项目投资管理是指根据项目管理理念、项目内容,结合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要确定的企业项目投资管理内容标准。

项目投资是国有企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国企生存发展和创造财富的重要经营活动。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是国企项目管理能力的体现,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投资可分为两种不同方式,一个是对内投资,一个是对外投资,投资的项目又可分为企业新项目的研发、企业设备的投资、企业发展壮大需要资金上的投资等。

国有企业投资风险及投资的决策问题都需要企业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和有效实施。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国有企业投资概念及发展历程、状况,从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探讨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一些对外投资的失败经典案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中的问题,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提升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为对外开放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实现参考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问题;对策一、概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日益高端化。

就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末我国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经高达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不但再创历史新高,而且实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连续13年增长,且年均增幅高达33.6%。

与“十一五”相比较,我国“十二五”期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加了1.3倍。

同时,国有企业对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其项目的投资也不断增多,促进了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力通讯等行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积累了较多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经验的基础上,也经历了不少令人痛惜和警醒教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国资委等已经对涉案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其中暴露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问题值得人们深刻反思和积极警醒,并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还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1.政府监管(1)政府监管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国际国内社会的贡献率不断增大。

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融合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

同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投资对于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技术升级、增加市场份额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外投资管理中也存在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对外投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外投资中需要面对的风险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进行对外投资时,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

建议在投资前对所投资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分析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层、盈利模式、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在投资后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要求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规范化运作,保障主体利益。

二、提高投资标准和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标准和管理水平是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关键。

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需要制定投资标准和管理标准,遵守所在国的法律、监管制度和商业道德准则。

同时,对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在其总部和所在国都需严格遵守其国内和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并充分尊重当地习惯。

建议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确保企业投资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加强对外投资管理还需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建议企业加强国际沟通和合作,打造具有优势的资源整合平台,充分利用投资、技术、品牌等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在国际合作中,需要注重文化、信任、共赢等方面的建设,增加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社会责任管理除了经济利益,对外投资企业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针对对外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建议企业在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管理。

企业需要制定种植、种植园和饲养基地等环保行动计划,并采取行动以确保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掌握对外投资政策成功的对外投资需要企业掌握并遵守相关政策和标准。

建议企业加强政策研究和法律顾问的聘用,制定相应的对外投资计划和预算,同时确保协议和契约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2024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OFDI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投资定位不明确目前,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投资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一些企业在投资时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导致投资盲目性和随机性较大。

这不仅增加了投资风险,还可能导致投资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在对外投资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明确自身的投资定位和战略目标。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引导和监管,推动企业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成败。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如风险评估不全面、风险监控不到位等。

为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应对等方面。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国际竞争力不足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这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难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引导,推动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不足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企业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政策不够明确、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的完善,为企业提供更加明确和稳定的政策环境。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郑绍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除搞好自身经营外,通过对外投资参与直至控制其它企业经营,以实现配合本企业经营和获取投资收益的目标,是一种必要而普遍的选择,国有企业也是如此。

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严重影响投资的质量和效果,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国有企业监督的工作者,以工作实践中发现和了解的情况为依据,试就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同。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投资方向不合理。

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是实现企业投资目的的重要前提。

投资方向的不合理甚至不明确,是企业对外投资中普遍的问题。

许多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管理制度,也没有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和短期投资计划,投资活动随意化,往往因为追求一时的小利而轻率地进行出资。

多数企业对外投资不与自身的主导业务相配合,轻易地向与本企业业务不相关、企业自身人员不熟悉和难于进行运作的领域出资,违背投资管理的原则。

比如,近几年煤炭、钢铁等行业形势较好,一些企业就不顾自身条件设法向这些行业渗透,这些行业的企业也违背行业分工的科学原理,向其它领域扩张,形成新形势下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投资管理的难度加大和效果不好。

一些企业没有慎重的投资规划,喜欢向热门投资领域和地区出资,结果形成重大投资损失和风险。

比如,前些年一些企业向沿海城市进行的房地产投资,很多形成损失;一些大企业向南方地区投资的销售窗口企业,很多效益不好;国有企业投资的酒店、宾馆、服务等企业,由于其竞争性极强,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些企业向期货、股票、金融等风险极高的领域投资,形成很大的损失隐患。

二、调查研究不充分。

客观、充分的调查研究,包括对政策支持性、技术可行性、效益可靠性以及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等的认真调研,是保证投资成功的重要环节。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它们的发展。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投资决策不科学: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往往受到政府影响和政绩考核的制约,缺乏市场化思维和科学的决策手段,导致大量投资项目的盈利性、可行性不明确。

2. 经营风险控制不力:国有企业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出现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率。

3.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在投资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操作不规范、损失、贪污腐败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发展。

4. 缺乏创新能力:国有企业在投资管理中,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投资项目过于单一,缺乏新的创新思路和战略,导致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不足。

二、对策分析1. 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引入市场化机制和多元化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和风险评估模型,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科学决策。

2. 强化经营风险的控制: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加强对投资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内部纪律建设,严厉打击损失、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

4. 提升创新能力: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打破传统束缚,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对策建议1. 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引导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郑绍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除搞好自身经营外,通过对外投资参与直至控制其它企业经营,以实现配合本企业经营和获取投资收益的目标,是一种必要而普遍的选择,国有企业也是如此。

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严重影响投资的质量和效果,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国有企业监督的工作者,以工作实践中发现和了解的情况为依据,试就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同。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投资方向不合理。

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是实现企业投资目的的重要前提。

投资方向的不合理甚至不明确,是企业对外投资中普遍的问题。

许多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管理制度,也没有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和短期投资计划,投资活动随意化,往往因为追求一时的小利而轻率地进行出资。

多数企业对外投资不与自身的主导业务相配合,轻易地向与本企业业务不相关、企业自身人员不熟悉和难于进行运作的领域出资,违背投资管理的原则。

比如,近几年煤炭、钢铁等行业形势较好,一些企业就不顾自身条件设法向这些行业渗透,这些行业的企业也违背行业分工的科学原理,向其它领域扩张,形成新形势下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投资管理的难度加大和效果不好。

一些企业没有慎重的投资规划,喜欢向热门投资领域和地区出资,结果形成重大投资损失和风险。

比如,前些年一些企业向沿海城市进行的房地产投资,很多形成损失;一些大企业向南方地区投资的销售窗口企业,很多效益不好;国有企业投资的酒店、宾馆、服务等企业,由于其竞争性极强,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些企业向期货、股票、金融等风险极高的领域投资,形成很大的损失隐患。

二、调查研究不充分。

客观、充分的调查研究,包括对政策支持性、技术可行性、效益可靠性以及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等的认真调研,是保证投资成功的重要环节。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近两年对外投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出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出解决对策,并拟定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对策引言从我国近两年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应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但实际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总体规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1、宏观层析的障碍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境外投资政策与管理体制都还来不及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

1.1立法严重滞后,管理体制亟须完善尽管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经济腾飞,海外直接投资也有大幅增长,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海外投资的法律。

加入世贸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尽管商务部商务部日前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核准权利下放到地方。

但是当前最主要的是国家应出台一部促进“走出去”的国家性法律,将促进境外投资提高到立法高度。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立法严重滞后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内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使我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海外投资合法利益的保障不够。

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无法可依,我国的境外投资管理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资委等众多部门,由此造成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周期长问题,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

而且,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管理和监管缺失。

1.2尚未建立对外投资的配套机制目前,我们国家本土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准远未达到提供我国对外投资服务的要求:不仅数量少,业务范围有限,而且在运营模式、业务规范、诚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引用,特别是在境外加工贸易的信贷资金和金融保障支持方面,申办难度相较大,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可以享受的商业银行信贷和扶持贴息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非
常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决策不够合理。

在一些国有企业投资决策中,以政绩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忽
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导致了一些低效的投资项目。

二、投资监管不够严格。

由于监管不够严格,一些国有企业在投资时,往往会乱花钱,在不必要的地方进行浪费,导致损失严重。

三、官员干预投资决策。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官员干预投资决策的现象非常普遍,导
致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不合理,对企业经营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投资决策的科学评估。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做到投资以“效益优先”。

二、加强投资监管。

在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项目投资的报销和审批,确保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的规范,杜绝资金的浪费。

三、加强官员监管。

建立切实有效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减少官员对于企业
投资决策的干预,保证企业运行的公平和透明。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考核和监督,
确保企业投资的合理化和效益化,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相促进的目标。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些企业在向市场投资时,必须考虑到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同时,政府部门也参与了许多决策,因此投资决策的独立性和高效性也是一个挑战。

存在的问题首先,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忽视了风险和不确定性,以便在短时间内获得盈利,而不是在长期内保持利润和市场地位。

这会导致企业对高风险项目的盲目投资,从而带来了严重的投资风险。

其次,政府干预也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

对于一些政治敏感的项目,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项目,政府往往会过多地介入,从而导致企业在投资方案中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投资效益。

第三,在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往往过于注重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责任。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很少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这在当今社会中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组织和管理必须是任何改进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策分析要改善国有企业的投资管理,必须采取综合对策。

以下是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加强企业对风险管理和预算控制的重视。

企业管理层需要更加审慎地考虑投资项目的需求和效益。

他们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预算计划,定期审核,从而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其次,需要减少政府干预。

政府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支持和指导,但不能干扰企业的独立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国有企业应该有充分的自主权,自主选择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利益的投资项目。

第三,应该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应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社会责任方案,确保他们的投资项目不会带来不良影响。

国有企业也应该更加注重与社会和环境相关的问题,以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不意味着无法解决。

加强风险管理和预算控制,减少政府干预和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是有效的对策。

这些对策能够让国有企业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企业利益,从而保证长期的投资效益和市场地位。

我国企业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受阻及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企业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受阻及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企业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受阻及失败的原因和对策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投资的链路并不顺畅,投资项目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

本文将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定,存在着政治动荡、战争等风险,这给企业的跨境投资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

2.法律障碍一些目标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对外来企业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合同执行能力较弱。

部分国家还存在着对外企业实施不公平待遇、歧视性政策等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遇到了法律上的障碍。

3.经济困境目标国的经济环境也是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市场规模小,消费能力低下,这使得对外投资的收益不容乐观。

4.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给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投资的顺利进行。

5.战略错误一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没有做好充分的预研和可行性研究,导致战略错误。

企业在目标国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未能准确把握,进而造成投资项目的失败。

二、对策建议1.加强政府外交支持政府在对外投资方面应积极提供支持,增加外交资源投入,督促目标国政府改善投资环境,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2.优化法律环境我国企业应加强与目标国的法律合规性,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同时也要争取并扩大自身在国际投资领域的话语权,推动目标国加强法律保护和改革。

3.多元化投资布局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注重多元化布局,降低风险集中度。

在挑选投资项目时,要综合考虑目标国的经济环境、政治风险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避免集中投资于风险较高的区域或行业。

4.加强文化适应能力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企业要加强本土化管理,增加本土人员的雇佣,并通过文化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以提高跨国经营的成功率。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投资管理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效益不明显、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

国有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投资效益的核心因素。

一方面,某些投资决策需要更多的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以便更加科学地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潜在回报,避免盲目投资和投资失误。

决策者应该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以确保投资项目能够为企业创造有价值的收益。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培养决策者的市场意识和分析能力,推行严格的投资决策程序和评估机制。

国有企业投资效益不明显是投资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不高或者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导致投资效益不够明显。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效益分析,对于那些风险较高或者回报周期较长的投资项目要进行谨慎评估。

国有企业还应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执行能力,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投资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对于投资项目的监督和评估不够严格,导致了一些投资项目的浪费、滥用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为此,我们建议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投资的监督机制,包括督查和审计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督和评估。

应该加强内外部监督,引入第三方顾问和评估机构,提高监督的效果和质量。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效益不明显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重视投资效益和效益分析,改进投资项目的执行能力,以及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隨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项目逐渐增多,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是就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的情况来看,虽然管理方式和管理程序有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企业在投资之前缺乏严格规范的论证和调研,导致投资管理工作不到位;投资效益到不到预期效果等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标签: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解决对策一、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国有企业实施对外投资有助于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收益增加。

但是,据有关研究可知,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之前没有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导致投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难题,不利于企业发展,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有如下几个问题:1.在投资之前没有做好投资规划,对投资项目分析力度不够。

由于投资之前企业对投资项目缺乏一定的了解,没有规范的论证程序,就导致投资没有严谨性。

例如: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原材料来源、本省市场状况、潜在的风险等了解不细致,同时对合作方的能力、信誉、实力等缺乏一定的了解,就导致编制的方案不合理,可行性差,投资决策不完善等。

另外,在投资热潮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只是急于扩张,没有正确的投资目的,例如,一些企业只是为了在某一个地区开设“窗口”,还有一些企业实行对外投资的基本动机是扭曲的,这些状况的存在都不利于对外投资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

2.财务管理不规范,投资缺乏一定的手段和机制。

有些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是在市场红火、经济较热的状况下建立的,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形势逐渐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使产品销售不力,这就导致企业投资亏损,不利于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发展。

另外,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缺少一定的监管制度和科学的风险控制程序,这就使得投资管理不科学。

一些程序实施不规范,再加上监管不到位,财务分析不科学,就导致企业有关人员不容易掌握对外投资状况,不利于投资管理。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投资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提升市场地位,对企业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是国有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需要,也是其强化内部管控能力、激活整体资金链、拓展利润空间、规避投资风险的必然选择。

就现阶段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情况来看,实际管理成效不佳,各项问题较为突出。

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以战略、问题、风险为导向对投资项目管理问题加以有效应对,对国有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要点投资项目具有资金占用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等特点,其建设不同阶段均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投资项目管理应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即启动阶段、计划阶段、执行与监控阶段、收尾阶段,从而实现投资风险的有效规避。

启动阶段,做好项目调研工作,深入了解项目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从成本、风险、效益、技术等角度切入对项目投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项目建议书。

计划阶段,确定总投资目标与具体绩效目标,通过对项目未来收益的预测制定项目计划,以指导后续项目管理工作的落实。

执行与监控阶段,切实执行项目计划,对其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定期汇报项目质量、进度,若存在变更部分,及时上报并做出必要的计划调整,确保项目如期进行,同时督促整改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收尾阶段,将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基于此实施项目验收,注重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分析总结项目管理成功、失败经验,以此作为项目管理方法、措施优化的有力依据,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项目可行性分析不足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工作,关系到项目决策是否切实可行,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项目收益。

目前来看,部分国有企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有所不足,或是缺少专业的项目团队,项目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抽调,对投资项目并不了解,难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或企业决策领导者审核把关不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不合理的情况下直接“拍脑袋”决定投资[1]。

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国家财政的稳定。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资金运用不合理: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常常缺乏科学的、经济的分析和评估,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投资成效不佳。

2. 内控管理不完善:国有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容易出现利益输送和腐败等问题。

管控不力,投资项目存在资金流失、违规处置、资产质量下降等风险。

3. 投资决策权过于集中: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上较为集中,普遍缺乏对外市场信息的敏感性和信任度。

一旦出现错误决策,后果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

4. 融资渠道单一:许多国有企业依赖银行贷款和政府拨款来获得资金,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不利于企业的自主性和发展。

5. 经营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在管理和业务方面往往缺乏市场竞争的动力和刺激,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在向市场竞争开放之后,企业经营上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许多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公司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管控机制。

2.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标准的管理体系,缺乏相应的流程和控制,容易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流失。

3.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由于受历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观念落后,不利于企业开展市场化经营。

4. 市场信息获取不足:许多国有企业在市场信息的获取方面存在问题,对市场的了解和反应比较迟缓,导致投资决策的错误。

三、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的对策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

人员分工、代码制度等方面的规范会在维护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方面发挥作用。

2. 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流程和管理规定,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问题对策

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问题对策

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就是指以货币、实体以及无形资产——品牌等多种方式,或者以购买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方式向国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收获利益的经济行为。

目前为止,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对外投资的管理能力欠缺、地方国企的体制缺陷造成了对外投资惨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要从加大对外投资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对外投资布局和完善地方国有企业体制,强化监督管理等角度优化对外投资,提高对外投资效率。

关键词: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对策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就是指除去地方国有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业务之外,以货币、实体以及无形资产——品牌等多种方式,或者以购买本国或外国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有方式向国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设立独资、合资、合作企业,从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收获利益的经济行为。

通过审计发现,自上世纪开革开放以来,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已经形成一股风潮,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

一、地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形式1、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

地方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准备上市和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该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同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地方国有企业债权投资形成被投资单位的负债,而投资企业是被投资单位的债权人,包括购买各种债券和租赁投资。

2.、实物投资与证券投资。

地方国有企业实物投资属于直接投资的内容,它是指地方国有企业用货币资金、实物、品牌等投入其他单位,并直接为从事另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地方国有企业实物投资具有紧密联系生产经营、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获益速度慢等等相关特质,具体包括联营投资和兼并投资等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证券投资属于间接投资,是指用现金、实物、品牌等购买取得其他企业有价证券的投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郑绍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除搞好自身经营外,通过对外投资参与直至控制其它企业经营,以实现配合本企业经营和获取投资收益的目标,是一种必要而普遍的选择,国有企业也是如此。

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严重影响投资的质量和效果,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国有企业监督的工作者,以工作实践中发现和了解的情况为依据,试就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同。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投资方向不合理。

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是实现企业投资目的的重要前提。

投资方向的不合理甚至不明确,是企业对外投资中普遍的问题。

许多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管理制度,也没有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和短期投资计划,投资活动随意化,往往因为追求一时的小利而轻率地进行出资。

多数企业对外投资不与自身的主导业务相配合,轻易地向与本企业业务不相关、企业自身人员不熟悉和难于进行运作的领域出资,违背投资管理的原则。

比如,近几年煤炭、钢铁等行业形势较好,一些企业就不顾自身条件设法向这些行业渗透,这些行业的企业也违背行业分工的科学原理,向其它领域扩张,形成新形势下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投资管理的难度加大和效果不好。

一些企业没有慎重的投资规划,喜欢向热门投资领域和地区出资,结果形成重大投资损失和风险。

比如,前些年一些企业向沿海城市进行的房地产投资,很多形成损失;一些大企业向南方地区投资的销售窗口企业,很多效益不好;国有企业投资的酒店、宾馆、服务等企业,由于其竞争性极强,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些企业向期货、股票、金融等风险极高的领域投资,形成很大的损失隐患。

二、调查研究不充分。

客观、充分的调查研究,包括对政策支持性、技术可行性、效益可靠性以及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等的认真调研,是保证投资成功的重要环节。

有的企业根本不进行调查研究,只是根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别人投资的项目就是好项目,有人愿意与本企业合作的项目就是可以投资的项目,追求发展与扩张变成了投资的简单目的。

做了调查研究的企业,有的不深入实际,只是闭门造车,根据出资的需要编造所谓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谋求通过上级的批准和决策机构的同意,报告内容与实际相差很大。

如有的企业对未来产品的标准及技术的合理性进行了不恰当的夸大,结果在投产一开始就陷入了无法达产达效的困境;有的企业对经济效益的测试过于乐观,忽视了对材料供应、技术支持、管理手段、市场前景等的综合分析,使得投资不能按期回收;更多的企业,调查研究报告一味地描述投资的良好回报,而对投资面临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缺乏足够的注意,没有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也没有提出多种可选的备选方案,使投资项目成为“只能上不能下”的唯一良好选择。

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是与决策者及相关人员不承担投资成败责任的体制相联系的。

结果是,一些项目成为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工程”,国有资产在投资过程中被浪费和沉淀。

三、决策过程不规范。

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严肃的经济决断行为,只有保证其过程的规范性,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有效防止决策的失误。

这也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各负其责、相互制衡、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但是,不少企业经营者仍然崇尚大权独揽的思想,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设法绕开规定的程序和必要的监督,搞实质上的个人说了算。

比如,有的企业对重大投资不经过出资人的批准或备案,盲目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侵犯出资人根本利益;有的企业出资过程对国有资产不经过规范的价值评估,使国有资产在对外投资中向合作者流失;有的企业对涉及公司根本利益的重大投资不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职工利益难以保障。

更严重的是,一些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只是主要领导个人的意向,集体决策要么是传阅签字,要么是以多会代一会混同决策的严肃责任,要么是以引导性发言控制决策过程。

还有一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以引资、搞活经济等为理由,以行政方式代替而不是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投资决策,这种现象也应引起注意。

四、管理措施不到位。

按照公司法规定,出资人享有对投资企业派出经营管理者、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和获取投资收益的权利,但一些企业出于各种考虑,放弃或怠于行使这些权利,使投资管理悬空,出资人权力受到损害。

如,有的企业在出资协议和公司章程中接受合作方不合理要求和条件,损害出资人根本利益;有的不按规定比例派出管理者或者委托不相关人员代表本企业进行管理;有的规定本企业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只享受利润分配;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出资人与受资人权责不清,给投资的有效运行埋下隐患。

对所出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出资者不进行日常的关注,对其运行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违规行为、侵犯出资人权益的行为不能及时予以发现和督促纠正。

在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上,很多企业不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不能准确反映投资的质量和出资人权益的变化,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管理的不到位的结果,使不少投资“没有买到米,连口袋也丢掉了”。

五、投资效益不理想。

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与否,重要的标志是有没有实现预想的投资收益,出资人的权益即属于自己的净资产有没有增加,在本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有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就实际情况看,国有企业的投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保守一些说也有一半左右的投资是无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

这里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

即使是客观的因素,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来源于企业对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的把握不准、措施不力。

以下几种投资收益情况一般较差:政府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对本行业进行的专项投资,在使用环节上很多没有作为投资管理,一大部分已经沉淀;在经济过热时期,国有企业向热点地区、热点领域进行的扩张性投资,缺乏科学谨慎的投资理念,收效好者不多;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分离出来、单独经营、独立核算的辅业和第三产业,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处境比较困难;投资决策不谨慎、调查研究不充分、管理措施严重不到位的投资企业,难以保证有理想的投资效果。

另外,国有企业对其它老、小、地方的国有企业的投资,受资企业普遍存在历史包袱重、人员负担大、经营机制不活等客观因素,须待通过改革的办法寻求未来的出路。

对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一、统筹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对外投资政策。

对外投资是现代企业必须面对和熟悉的课题,它的难度不亚于自身业务的经营。

一个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企业,不仅擅长本企业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资本运营,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正因为如此,所有国有企业都应当制定好自己的对外投资政策,克服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和短期性,使投资活动成为有规划、有预见的活动。

投资政策要适合本企业特点,首先要服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方向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遵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主导产业的规定,投资规模要适合本企业的驾驭能力,包括资金支持能力、管理控制能力、风险化解能力等。

投资政策制定后,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对投资的调研、决策、管理、处置等有明确而且易于操作的程序,对其中的重要事项如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者委派、资产处置、再投资等,要做出特别的安排,不能简单抄袭现行法规。

特别应注意建立投资的责任制度,做到相关人员权责明确、程序清楚、相互牵制、运行有效,解决目前投资损失无人负责、花钱买教训的问题。

二、科学民主、积极慎重地把好投资决策关。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质量直接决定投资的效果好坏,而成功的决策来源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遵守程序。

按照新《公司法》规定,企业股东会(国有独资企业由国资机构行使)决定投资计划,董事会决定投资方案,经理实施投资方案,监事会负责监督;参照《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企业须向国资委报送投资计划,并及时报告重大投资事项,国资委对企业投资活动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投资项目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企业投资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必要时委托中介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充分估计和把握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提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在评估的基础上,决策者进行认真、谨慎的决策,决策过程也要广泛听取各个方面、有关专家、广大职工的意见,避免企业负责人的出资偏好左右决策。

投资协议和公司章程的制定,要充分依靠法律工作者把关,健全有关条款,避免法律漏洞,保护和实现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投资决策过程还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避免任何部门或者个人控制决策全过程,保证决策结果体现企业的根本利益和多数人的意愿。

三、全面而有效地行使出资人权力,提高投资效益。

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的投资管理制度,授权专门的机构的人员负责对外投资的实施。

实施中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投资前期措施的到位,即在公司章程中通过对受资企业重大权限的设定、公司组织机构人员的委派、公司财务及分配政策的规定,保证出资人权力的到位;二是投资后的跟踪控制和监督,派出的管理人员要体现出资者的经营思想,落实出资人提出的措施,重大事项向出资人报告,及时反馈投资信息,依法和根据公司章程搞好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所有者权益;三是定期对投资价值进行评估,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或不能实现公司投资目标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提出对应措施,必要时通过规定程序进行及时处置,以减轻投资损失。

按照现代企业投资原理,当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现值低于其处置可收回价值时,继续经营就失去了经济意义,公司应当及时将该投资转让变现。

对于国有企业,这样做虽然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但这终究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山西省国有企业监事会专职监事、高级会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