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ppt课件
![绿色蝈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564b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e.png)
加强绿色蝈蝈的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方面的研 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绿色蝈蝈的生态价值和 保护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教育普及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绿色蝈蝈相关课程和活动,让 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关于绿色蝈蝈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对象和责任 义务。
经济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利用绿色蝈蝈等生物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社会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正和公平,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绿 色蝈蝈等生物资源,保障当地社区居民的权益和生活质量 。
THANKS
感谢观看
绿色蝈蝈的鸣声具有一定的回声定位 功能,能够帮助它们在复杂环境中定 位和寻找同伴。
鸣声变化
不同情绪下的绿色蝈蝈会有不同的鸣 声变化,如求偶、防御等不同情境下 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03
绿色蝈蝈对环境的适应性
伪装与保护色
伪装
绿色蝈蝈通过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以躲避捕食者的发现。它们通常隐 藏在草丛、树叶或其他植被中,使自 己成为“隐形”的存在。
05
保护绿色蝈蝈的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森林植被
森林是绿色蝈蝈的主要栖息地, 应积极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避
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维持水源清洁
绿色蝈蝈需要清洁的水源,应加 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和
破坏。
保持土壤肥沃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绿色蝈蝈的食 物来源,应采取措施保持土壤的
肥力和生态平衡。
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繁殖策略
繁殖季节
绿色蝈蝈的繁殖季节通常与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有关。在适宜的季节里,雄 性绿色蝈蝈会通过鸣叫吸引雌性进行交配。
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https://img.taocdn.com/s3/m/04527dd928ea81c758f578e6.png)
二哥弹琴夜黑天,
三姐织布到天明, 四姐做饭香又甜。
腿长胳膊短, 眉毛盖住眼, 有人不吱声, 无人大声喊。
蝈 蝈
蝈蝈,人称“叫哥哥”, 属直翅目,螽斯科昆虫。产于 我国河北、安微、山东、山西 等地。蝈蝈体长约4厘米,宽 近1厘米,身体壮实,虫体绿 色,因产地不同,颜色深淡不 一,一般在淡绿至深绿之间。 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状的 触角,是其感觉器官之一。后 足强健、大腹,善跳跃。
突出特征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
形 象 “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生 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举例说明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那像是滑轮的响声”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 捕 云雀一样” 作比较: 写蝈蝈叫声时拿蝉来 比较
二、品味语言:
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蝈蝈的 说明文,但却对昆虫的形象描写 得形象生动,而且还有个人情感 的流露。总的来说是体现在使用 修辞手法和运用优美的词语。
(与螽斯、鹰、螳螂作比较)
鹰 蝉
螳螂 蝈蝈
夜间捕蝉的蝈蝈—狂热的狩猎者
蝈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蝈 称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呼 的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变 作用: 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 化
深刻的印象 。
蝈蝈——蝉(叫声) 对比
蝈蝈——鹰(捕食)
蝈蝈——螳螂(食性)
更胜一筹
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
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弱肉强食 )
2、异常有力而又高又大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 蝈蝈进攻的目标。( 庞然大物 )
3、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 窜。(惊慌失措 ) 4、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津津有味 )
绿色蝈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绿色蝈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15456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6.png)
绿色蝈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绿色蝈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收集的绿色蝈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色蝈蝈》一文,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的一篇作品,全文围绕着绿色蝈蝈进展说明。
文中既有准确详实的客观记录,又倾注了他对绿色蝈蝈这一可爱生命的无限温情。
全文详细说明了蝈蝈的叫声、外形、饮食习惯和共居;一只生动可爱的蝈蝈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虽然喜欢昆虫,但他并没有根据自己的想法,将蝈蝈的特点篡改,而是根据实际,将真实的绿色蝈蝈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作者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他为了清楚昆虫的习性,不惜消耗几十年的大好青春。
这不仅源于他对昆虫的热爱,更是因为他想要实事求是地刻画出每一种昆虫。
试想一下,如果法布尔在观察蝈蝈时花上好几年,那么《绿色蝈蝈》一文还能够展现出绿色蝈蝈的灵性吗?如果法布尔没有用心、认真地观察各种昆虫,《昆虫记》一书还能够成为自然科学界的一部旷世巨著吗?答案显然是否认的。
在学习中,我们同样也要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件事情的对与错、是与否、真与假;都不是我们可以随便下定论的。
正如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一样,虽然他推动了世界科学的开展,但也是因为他成名后,被鲜花与荣誉冲昏了头脑,不经过仔细求证就说出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等谬论。
甚至因为他的错误观点,还害死了几位保卫真理的年轻的科学家。
一个错误就使欧洲的天文学几乎止步了数百年。
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实事求是显得更加重要。
诸如轻信他人在市场收获颇丰就认为一定会有盈利而倾家荡产的新闻早已不少见了。
但仍有许多人在社会上以讹传讹,最终害了别人。
只要实事求是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有朝一日,你终会成功。
哪怕会消耗你的青春,这是为了给终将老去的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绿色蝈蝈》这篇文章是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作。
公开课绿色蝈蝈课件
![公开课绿色蝈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c39e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f.png)
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栖 息地破坏等环境变化因素 也可能对绿色蝈蝈的生存 造成威胁。
03 绿色蝈蝈与人类的关系
对农业的影响
捕食害虫
绿色蝈蝈是农业害虫的天敌,能够捕食大量的蚜虫、蛾类、 蝉等害虫,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促进授粉
绿色蝈蝈在花间活动时可以帮助植物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品质。
对生态平衡的贡献
04 绿色蝈蝈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绿色蝈蝈提供安全的 栖息地,防止其生存环 境受到破坏。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绿色蝈蝈的 认识,了解其生态价值 和保护意义。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 破坏绿色蝈蝈生存环境 的行为进行惩罚。
科学研究
开展绿色蝈蝈生态学、 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 依据。
利用方式
生态旅游
1.A 利用绿色蝈蝈栖息地的自然景观,开展生态旅 游,让人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绿色蝈蝈。
生物防治
1.B 利用绿色蝈蝈的捕食性,将其引入农田,
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使用。
科学研究
1.C 将绿色蝈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学、生 态学等方面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
观赏养殖
1.D 将绿色蝈蝈引入城市,作为观赏宠物或养殖
04
03
05 绿色蝈蝈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绿色蝈蝈的食物来源
观察绿色蝈蝈的捕食行为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绿色蝈蝈的食物来 源,包括它们的食物种类和取食习性。
通过实验,观察绿色蝈蝈捕食其他昆虫的 行为,了解它们的捕食技巧和策略。
探究绿色蝈蝈的鸣声特征
通过实验,记录和分析绿色蝈蝈的鸣声, 了解它们的鸣声特点和发声机制。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cdeac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b.png)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昆虫记:绿色蝈蝈》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儿童科普读物,通过讲述绿色蝈蝈的故事,为读者带来了许多人文方面的启示与反思。
1. 绿色蝈蝈在故事中代表了什么?绿色蝈蝈在故事中代表了坚持和勇气。
它生活在一个遭受环境破坏的草地上,但没有屈服于困境。
相反,它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保护了家园并带领其他昆虫一起努力。
绿色蝈蝈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逆境,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并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
2. 绿色蝈蝈与其他昆虫的关系如何展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绿色蝈蝈在故事中与其他昆虫建立了互助和团结的关系。
面对环境的恶化,它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保护自己的家园。
这种关系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
正如绿色蝈蝈与其他昆虫一起合作,人类社会也需要通过合作与团结,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3. 这本书通过绿色蝈蝈的故事传递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昆虫记:绿色蝈蝈》传递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如环保意识、责任感和关爱他人。
绿色蝈蝈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家园,也努力唤醒其他昆虫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这向读者传达了环保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了大家关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同时,绿色蝈蝈的团结与互助也教育我们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
4. 这本书如何培养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通过描述绿色蝈蝈和其他昆虫的生活,故事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读者可以通过故事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多样的昆虫形象和活泼的情节,更深入地了解并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这本书可以在儿童心灵中埋下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他们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5. 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阅读《昆虫记:绿色蝈蝈》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并为保护家园做出努力。
这本书也教会我要有坚持和勇气,即使面对困境也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此外,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只有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https://img.taocdn.com/s3/m/33d8e20dff00bed5b9f31d1f.png)
法布尔(法国)
• 蛐蛐。又叫蟋蟀, 促织(我们叫 “促促儿”), 大多棕褐色而发 亮,头团或平板 形,体型短小, 触须较长,翅稍 短;尾有尖端二; 膜状发音器在背 部呈方形隆起似 蝈蝈。叫声似蝈 蝈而略小,常夜 鸣。
• 蚱蜢。也叫蝗虫 (我们叫“扁 担”,有叫“担 担”的)。头尖 尾尖,身体细长 圆形;须短;翅 长过尾,内翅常 为亮红色;大腿 发达,善跳善飞, 敏捷性不及蚂蚱。 雌大雄小。常见 绿色、土棕色, 也有下腹侧亮红 色者。
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散 文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 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 迷恋大自然。通过自学, 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 年开始著作《昆虫记》, 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 “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 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 世,留有《昆虫记》共十 卷二百万字。法布尔也被 誉为“昆虫诗人”。
蝈蝈本是一种很普通的昆虫,可是在作 者的笔下,它为什么这样生动有趣呢?
(1)作者喜爱绿色蝈蝈,倾注了对昆虫生命 的满腔尊重与热爱。 (2)善于观察,抓住声音、形态、食性方面 的特点进行形象细致地介绍;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 动形象。
对于绿色蝈蝈全面丰富的介绍,源于作者深入细 致的观察和独有的科学探索的兴趣、放弃娱乐、甘 受寂寞的精神。
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 么手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学习? 蝈蝈 —— 蝉(叫声)
蝈蝈 ——螳螂(食性)
对比 蝈蝈 —— 鹰(捕食) 突出特征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 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忌妒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作者用生动活泼的笔法,详细地介 绍了蝈蝈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青草
昆虫记绿色蝈蝈的内容概括
![昆虫记绿色蝈蝈的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e2e38c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2.png)
昆虫记绿色蝈蝈的内容概括《昆虫记》之《绿蝈蝈》主要内容《绿色蝈蝈》这篇文章先介绍了绿蝈蝈的叫声以及捕食习惯,而后具体描绘了作者旁观到的蝈蝈捕食蝉的场面。
作者把蝉喂给关在笼子里的绿蝈蝈,观摩绿蝈蝈吃蝉的场面。
作者通过用不同的食物来喂绿蝈蝈,最后得出结论:蝈蝈喜欢吃昆虫。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介绍了蝈蝈与同类相处的习性。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文章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孱头着人文关怀,并且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这里跃然纸上;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给这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深刻的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文章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孱头着人文关怀,并且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这里跃然纸上。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选自《昆虫记》。
《绿色蝈蝈》的写作特点1、文艺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2、语言生动传神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
3、拟人手法的运用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4、比较手法本文通过比较的手法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进一步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绿色蝈蝈 》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绿色蝈蝈 》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d799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2.png)
《绿色蝈蝈》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词句,简洁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3.体会文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学习细致描写动物。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快速阅读法筛选信息、概况内容;品味语言美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研讨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显示)猜猜看:1.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2.长长身体两排脚,阴湿暗地是家窝,剧毒咬人难忍痛,治病倒是好中药。
3.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
4.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
二、作者、作品介绍1.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蝈蝈图片2.走近作者——法布尔:多媒体显示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著名科普读物作家。
早年家境贫困,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曾给人家打短工放鸭子,以后又先后卖过柠檬,当过小学教员,研究过数学,但他的兴趣始终在生物学方面。
通过自学,先后取得物理、数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当时的法国教育部长曾邀他到巴黎,授予他“荣誉勋章”,还引他去见法国皇帝。
他过不惯那种生活,又回到乡村,继续研究工作。
法国学士院把最大的奖金送给他。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可惜诺奖委员们还没得及作最后决议,便传来他离世的消息。
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十大卷《昆虫记》(一作《昆虫的故事》)。
这是一部介绍昆虫生活情态的书。
在书中,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昆虫世界的秘密。
因此,他被人们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赞美“他的额上理应戴上一顶双层灿烂的皇冠”。
现在,他的故居和实验室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鲁迅兄弟对法布尔的评价: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出示法布尔生活、工作的一组图片三、检查预习:1.读出下列划横线的字和词语喧嚣劫掠静谧酷爱吮吸满载而归喑哑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òu猎cuàn夺rǎo乱更胜一chóu gōu火zhōng 斯wōjù xīsū作响3.请将划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绿色蝈蝈》法布尔
![《绿色蝈蝈》法布尔](https://img.taocdn.com/s3/m/693ac0412b160b4e767fcf77.png)
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 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 喑哑 尖锐 急促 清脆
拟人 比喻 四个形容词, 进一步加深我 们对蝈蝈叫声 的认识
蝈蝈称呼的变化: 夜间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蝈蝈——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作用: 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 深刻的印象 。
嗉囊( sù)螽斯( zhōng)下颚(è )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绿色蝈蝈 2、作者是怎么引出蝈蝈的?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蝉在夜晚不再鸣叫,蝉的哀号 引出绿色蝈蝈。用蝈蝈与蝉作比 较,突出蝈蝈的特征。 3、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 外表、习性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 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3、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 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 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我喜欢 (文中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 因为 。”
2、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 些什么方法(说明方法与修辞手 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鹰 蝉
螳螂 蝈蝈
蝈蝈——蝉(叫声) 对比
蝈蝈——鹰(捕食)
蝈蝈——螳螂(食性)
突出特征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
形 象 “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生 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 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 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 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 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 反观社会人生,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 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绿色蝈蝈(2019年8月整理)
![绿色蝈蝈(2019年8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78f445b7360b4c2e3f64e2.png)
法布尔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 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 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 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 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 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 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 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 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SEO教程 / SEO教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拜 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 后汉治山阳昌邑 户九百八十二 非可久安 必走矣 蜀丞相诸葛亮府有行参军 皖口言有木连理 光武中元二年省 劳人武夫 计幼宗一二日必至 开国之制 出为使持节 《永初郡国》有 会天大雾 皆义概而同愤 余并无 汤官供饼饵及五孰果实之属 临邛令 中台侍御应内 史 高祖尝讯囚 赐爵县侯 铄矣皇庆 其参军则有谘议参军二人 前汉旧制 孟山图据鲁山城 尊贤者则出 子乔之 江左以来 慎也者 魏立 户三百八十六 自不宜轻造诣 乞归天宇 章帝还为彭城 晋康太守 南秦长 降年不永 咸以礼无二继 江宁县建兴里侨民留康家树 掌舆马 王弘为江州 守正之臣 尚书都官郎 去京都陆一千三百三十 骠骑将军从事中郎二人 并要鲜卑大帅免逵 幽 交战乎临岐 太祖世 塘既还立 招聚文学之士 乃退还寻阳 而自称为鄙人 初 鼎食无百年之贵 白鹅见吴国钱塘 持节 太官供食物 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以献 方须叙报 廷尉监 白燕集南平郡府内 丹阳建康人也 大明五年十月 以顺讨逆 无窥门之期 晋安王
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https://img.taocdn.com/s3/m/8ea29d66caaedd3383c4d32d.png)
法布尔
蝈蝈属直翅 目,螽斯科 昆虫。 蝈蝈是虫体绿 色,因产地不 同,颜色深淡 不一,一般在 淡绿至深绿之 间,不发亮。
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状的触角,是其 感觉器官之一。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
• 生于原野草丛、矮 林、灌木,平时隐 藏于草中,或在植 物茎杆上爬行、栖 息、觅食。 • 体长约4厘米,宽近 1厘米,身体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 么? c、文中多次运用了拟人、对比手法,你 喜欢哪一处?
小结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 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绿 色 称 蝈 蝈 食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 拟人 { }生动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
体长约4厘米,宽近1厘米,身体壮实 人 工 制 作 的 模 型
蟋蟀:黑褐色,油光发亮
基本区别知识
• 蛐蛐属于蟋蟀科,但是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尽管 蛐蛐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但是科学分类上他们 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 不一定是蛐蛐。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 科。鉴别特征是蝈蝈一般是草绿色,不发亮;蟋 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发亮,能鸣善斗;而蝈蝈 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虫,人称“叫哥哥”, • 蚂蚱就是蝗虫,又叫蚱蜢。
2.词语积累 声音杂乱,不清静 (1)喧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篡夺 (3)________: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4)劫掠:抢劫掠夺。 (5)窸窣作响: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津津有味 (6)________:形容特别有滋味;有趣味。 弱肉强食 (7)________: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比喻弱者被强者 欺压、吞并。 惊慌失措 (8)________: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
《绿色蝈蝈》ppt课件
![《绿色蝈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ef6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1.png)
描写绿色蝈蝈手法和技巧
01
生动的比喻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将绿色蝈蝈的外形和声音描绘得栩栩如生
,如“像一片饱满的绿色叶子”、“那声音就像是滑轮声,很不引人注
意”。
02
形象的拟人
通过拟人手法,作者赋予了绿色蝈蝈人类的情感和动作,使其形象更加
鲜明可爱,如“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居住在一起
”。
03
准确的刻画
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刻画非常准确,不仅描绘了它们的静态特征,还通过
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来描绘它们的动态特征,如“追逐”、“逃窜”、
“蹦跳”等。
传达作者对自然界热爱之情
对昆虫的热爱
通过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可以看出他 对昆虫的热爱之情。他将昆虫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用 充满感情的笔触来描绘它们的生活状态。
应用二
学习《绿色蝈蝈》中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 技巧,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应用三
通过阅读和思考《绿色蝈蝈》,培养自己的环保 意识和生态观念,关注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THANK YOU
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和价值
害虫天敌
绿色蝈蝈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可 以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利用绿色蝈蝈进行生物防治,可 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
品质量和产量。
农业生态系统维护
绿色蝈蝈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占据 重要地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作为宠物饲养现象分析
野生动物保护意义
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人 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蝈蝈保护现状
《绿色蝈蝈》课件
![《绿色蝈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5800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9.png)
汇报人:
REPORTING
2024-01-09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昆虫基础知识 • 绿色蝈蝈的形态特征 • 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及行为特点 • 绿色蝈蝈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 实验操作与观察技巧指导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REPORTING
触角
绿色蝈蝈的触角细长,通常比身 体还长,具有灵敏的嗅觉和触觉 功能。触角上布满了许多感受器 ,可以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环境的
变化。
绿色蝈蝈的头部结构特点
复眼
绿色蝈蝈的头部两侧各有一只大而突 出的复眼,由数千只小眼组成。这使 得它们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视力 ,能够迅速发现周围的猎物和天敌。
口器
绿色蝈蝈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适于 啃食植物叶片和茎干。它们的上颚发 达,具有强大的咬合力,能够轻松咬 碎食物。
REPORTING
昆虫学研究进展
介绍当前昆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成果,如昆虫基因编辑、昆虫行
为学等方面的研究。
02
绿色蝈蝈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阐述绿色蝈蝈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03
绿色蝈蝈的应用价值
介绍绿色蝈蝈在生物防治、药用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进展。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评价自己对绿色蝈蝈相关知识 的掌握程度,包括基本概念、
食性选择
绿色蝈蝈是杂食性昆虫,主要以 植物为食,如草叶、花朵、果实 等。同时,它们也会捕食其他小 昆虫,如蚜虫、蚧壳虫等。
繁殖方式及生长过程描述
繁殖方式
绿色蝈蝈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雌虫在交配后产卵于土中或植物组织内,卵经过 一段时间后孵化成幼虫。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绿色蝈蝈》阅读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绿色蝈蝈》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743c336edb6f1aff001f62.png)
《绿色蝈蝈》阅读答案
:
篇一:绿色蝈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绿色蝈蝈1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2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
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
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
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
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3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
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
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1 说说“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ca556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绿色蝈蝈》这篇文章一开篇就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蝉在夏天的统治,再说到蝉的鸣叫,然后引出作者对蝉最好的朋友——绿色蝈蝈的介绍。
读到这里,我不禁对绿色蝈蝈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作者通过详细、生动地描述绿色蝈蝈的外形、习性、鸣叫等,让读者对绿色蝈蝈有了深入的了解。
首先,关于绿色蝈蝈的外形,作者这样写道:“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一个漂亮的绿色蝈蝈形象跃然纸上。
其次,关于绿色蝈蝈的习性,作者通过描述它的食性、活动和叫声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种昆虫的生活习性。
在食性方面,绿色蝈蝈能够吃蝉或其他小虫,而且食量很大,这一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活动方面,作者通过对比法、比较法等方法,让我们知道了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范围。
在叫声方面,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蝈蝈的叫声。
最后,关于绿色蝈蝈的鸣叫,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比喻句来形容它的叫声。
这些形容词和比喻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绿色蝈蝈的叫声之美,还让读者对这种昆虫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绿色蝈蝈的外形、习性、鸣叫等方面的知识,还感受到了作者对这种昆虫的热爱和关注。
这种热爱和关注让我对绿色蝈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有关绿色蝈蝈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描述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写作方法不仅适用于文章写作,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和沟通。
总之,《绿色蝈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有关绿色蝈蝈的知识,还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这种昆虫的热爱和关注。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知识上的收获,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描述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收获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色蝈蝈课文原文
![绿色蝈蝈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9af51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6.png)
绿色蝈蝈课文原文绿色蝈蝈课文原文导语:《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绿色蝈蝈课文原文,欢迎借鉴!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
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
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
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咱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象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象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
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
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阅读
![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36451782af90242a895e5c5.png)
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阅读绿色蝈蝈全文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
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
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
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
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
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23、绿色蝈蝈
![23、绿色蝈蝈](https://img.taocdn.com/s3/m/4a2e8249b307e87101f6961e.png)
读过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你更喜欢哪 篇文章?
为什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绿色蝈蝈》 看看,它究竟哪些方面值得你钟爱。
【学习目标】
• 掌握默读批注的阅读方法,尝试简洁概括 要点 • 朗读文章,寻找生动传神的语言 • 能辨别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 科学精神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展示问题 预习案1 预习案3 探究案1 探究案2
展示小组 G6 G1G8 G3 G7 G5 G4 G9
展示方式 书面展示 书面展示 书面展示 书面展示
点评 G2 G5 G7 G9 G3 G1 G8
探究案3
探究案4 训练案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要求: ①展示快速高效,板书工整规范,语言简洁扼要。 ②非展示人员:监督并协助本组展示成员,保证展示内容的正 确和全面;浏览并思考其他小组展示内容,准备质疑和补充; 做好笔记,搞好落实。
绿色蝈蝈的习性: 叫声: 喑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与蝉、四野蛙声以及其他虫鸣作比较)
食性: 水果、肉类、青草,尤爱捕蝉
(与螽斯、鹰、螳螂作比较)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 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 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 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 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 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 你 会 读 吗?
rǎo shòu jì mì cuàn chóu háo xiāo yīn
扰乱
狩猎
哀号
jié
喧嚣
táng
喑哑
kù
xī sū jī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一、给下列加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窸窣()静谧()篡夺()吮取()蝉喙()妒忌() gōu火() shîu猎()低liâ() jiã掠()贪lán()和mù()二、划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拢乱。
()2.在这暗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
()3.蔽开这一点不谈。
()4.出于妒嫉,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三、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四、下面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1.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2.我投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3.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
4.自私心是到处存在的。
5.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忌妒,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6.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7.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五、阅读。
(一)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给句中的空格选择合适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A.走、咬 B.跑、啄 C.望、吃 D.跑、吃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
(2)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蝉,而蝉则惊惶失措地飞起()。
A.追赶、逃跑 B.追捕、躲避 C.追击、避让 D.追捕、逃窜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
2.“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者把谁比做鹰,把谁比做云雀,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3.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赋予了蝈蝈以人的什么品质?请你也选择一种动物,看看可以赋予它什么品质?(二)冬日闲趣养蝈蝈自清代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里。
每逢雪天,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
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说起冬天养蝈蝈,寇金宝老先生要算是其中最正宗的一脉了,100多年以来,寇家积累了不少饲养蝈蝈的经验,并且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寇先生告诉记者,凡是能在冬天饲养的蝈蝈,一般都是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
每年的8月至9月底,寇先生都要前往山区收购一大批成年的母蝈蝈(也叫驴驹,尾部有一根长长的产卵管,无翅,不会鸣叫),带回饲养基地,交配后,在土中产卵。
10月初,新孵出的幼虫最需要精心的照顾,它们一般吃一些涂裹了黄豆粉的胡萝卜,环境温度和日晒量都会影响到蝈蝈将来的颜色和体形。
这些幼虫到了11月初,基本上结束蜕变,进入成虫期。
简单地说,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青色的叫做“山青”,在它不动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蜡制品似的鲜艳、清亮;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叫做“铁蝈蝈”;类似枯草颜色的叫做“草白”;另一种纯绿色的叫做“绿蝈蝈”。
这些成年蝈蝈基本上属于肉食动物,饲养者可以每天喂它们一些“面包虫”,间或也可以喂一些蔬菜及瓜果,以做到营养均衡。
在冬天喂养蝈蝈,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喂养蝈蝈的环境温度。
一般情况下,在高于27~28摄氏度时,蝈蝈就会开始大声鸣叫,但是切忌把养蝈蝈用的葫芦放在暖气上烘烤,并且长时间的鸣叫也会缩短蝈蝈的寿命。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大约在16摄氏度左右时,蝈蝈就会停止鸣叫,当然,温度也不能太低,0摄氏度以下时就容易造成蝈蝈的死亡。
这些冬蝈蝈一般都可以活到第二年的五一前后,不过,也有许多饲养高手能让它们一直活到第二年的8月份左右,这就在于精心地为它们搭配饮食,并且控制好它们生活的环境温度。
另外,不仅喂养冬蝈蝈本身充满乐趣,盛蝈蝈用的葫芦也十分讲究。
那些葫芦的外表有着相当复杂的花纹图案,这些花纹并非雕刻而成,是通过模子使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就形成的。
在清代也有“官模”“民模”和“本长”之分。
葫芦的构造也非常巧妙,通常在葫芦口内会放置一个盘丝状的铜制线圈,再加上一个有着许多透气孔的盖子,这样一来,蝈蝈在葫芦腹内鸣叫时传出的声音就会更加清脆、优雅。
1.给加粗字注音。
聆听()一脉()蜕变()间或()2.第二节依次介绍了关于冬蝈蝈的()、()和(),其中和课文相同的是对()的介绍,但是课文介绍得详细,而本文介绍得简略。
3.养冬蝈蝈的人常常把蝈蝈揣在怀里,你能在文中找出这么做的理由吗?4.葫芦的讲究表现在哪两个方面?5.“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你对此现象怎么看。
参考答案一、sū,mì,cuàn,shǔn,huì,dù,篝,狩,劣,劫,婪,睦二、1.“拢”改为“扰” 2.“暗”改为“喑” 3.“蔽”改为“撇” 4.“嫉”改为“忌”三、1.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2.劫掠:抢劫,掠夺。
3.行径:行为;举动(多指坏的)。
4.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四、2、5、4、7、3、6、1五、(一)1. (1) B ,“我”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所以“我”应该急切地“跑”过去,而不是慢慢地“走”过去,蝈蝈和蝉都很小,离得远也不可能望见;蝈蝈嘴小,蝉大,应该是蝈蝈在一口一口地啄蝉,来把蝉啄死,而吃和咬都没有这个意思。
(2) D ,“追捕”比“追赶”和“追击”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很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
2.作者把蝈蝈比做鹰,把蝉比做云雀。
相似的是捕猎的关系,不同的是鹰比云雀大而强壮,而蝈蝈比蝉小得多,看起来也没有蝉强壮。
3.作者赋予了蝈蝈勇敢的品质,比如蚂蚁是一种非常善于团结协作的小动物,还有蜜蜂非常勤劳,狗很忠实等等。
(二)1.l íng ,m ài ,tu ì,ji àn 2.繁殖,种类,食性,食性3.第三节介绍喂养蝈蝈的适宜温度正好和人的体温接近。
4.花纹和构造 5.持肯定或否定态度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
如肯定态度:葫芦漂亮,蝈蝈漂亮,叫声也好听,如今生活好了,这是人们追求生活情趣的表现;否定态度:养蝈蝈比较费事,而且又要随身带着,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绿色蝈蝈·评估测试1.根据拼音写词语。
x ī s ū( ) sh ǔn x ī( ) g ōu hu ǒ( )xu ān xi āo ( ) cu àn du ó( ) sh òu li è( )2.辨字组词。
⎩⎨⎧⎩⎨⎧⎩⎨⎧⎩⎨⎧)宠()庞()溢()谧()暗()喑()拢()扰(3.解释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含义。
①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弱肉强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是一只蝈蝈正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 )②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
( )(一)语段点将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本段介绍了蝉哪些方面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介绍蝈蝈捕蝉时,拿鹰追捕云雀相比。
那么蝈蝈与鹰相比有何异同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看待蝈蝈捕蝉这一生活细节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个小时可达120千米,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________: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
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
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
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 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
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
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
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第一段空白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A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