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换

合集下载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现据网上资料整理供参考。

(以下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郝万山汉代计量

郝万山汉代计量

郝万山汉代计量脉,屡用达药。

”如何评价及学习应用,全靠读者的一双慧眼了。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1 石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1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1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1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辩》
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汉代度量衡
重量:
汉代(张仲景):
24铢=两=15.625g=15g
十六两=斤=250g
三十斤=钧
四钧=石
(晋代:
6铢=1分
4分=1两)
(晋—宋朝的改变:
1斤由250g升为600g)
唐代=汉制
宋代:(煮散,药量相应减少)
斤、两、钱、分、厘、毫
宋——清无变化,可以等于今制
总之,宋以前按汉制,宋以后按今制
我国解放以后:
1斤=500g
1钱=3g
(黑龙江:1两=50g,1钱=5g)
(1升粳米旱地生长的稻子=180g 半升半夏50g; 半升五味子=30g,厚朴1尺=15g,五苓散一方寸匕:5g;杏仁100个=40g,桃仁100个=30g,枳实1枚=18g,附子1枚=20g,大附子1枚=25g,乌头1
枚=5g,;钱匕:1-1.5g)
容量:
汉代(张仲景):
龠=10ml
2龠=合=20ml
10合=1升=200ml
10升=斗=2000ml
十斗=斛=20000ml
(晋—宋朝的改变:
1升由200ml升为1000ml)
度量:
汉代(张仲景):
黍=分
十分=寸=2.3cm
十寸=尺=23cm
十尺=丈=230cm
十丈=引=2300cm
(晋—宋朝的改变:
1尺由23cm升为33cm)。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剂量的折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剂量的折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剂量的折算宋代以前的医学著作多为汉制,宋代以后的医学著作多为今制。

参考资料《班固.汉书律历志》(郝万山视频摘录)一、重量单位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shi)。

注:黍,即汉代的一种谷物。

今日折算:(汉)一斤=(现今)250克;一两=15.625克二、容量单位千二百黍实为龠(yue),合龠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今日折算:(汉)一合=(现今)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斗=2000毫升三、度量(长度)单位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今日折算:(汉)一寸=(现今)2.3厘米;一尺等于23厘米(如关羽身高八尺,折算后相当于184厘米身高)粳米一升=180克;半夏半升=5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3.5/23厘米=15克;杏仁100粒=40克;桃仁100粒=30克;枳实一枚=18克;附子一枚=20克(大者25克);野乌头一枚=5克;一方寸匕等于5到6克;一钱匕=1到1.5克附1、晋朝后在两与铢之间又加了“分”,6铢=一分;四分=一两宋朝度量衡大涨至:一斤=600克;一升=1000毫升;一尺等于33厘米宋制微调整后一直延用至如今附2、李可著作中对汉代度量衡制的折算参考:(汉)斤=(现今)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半方寸匕=一钱匕=1.5克;一铢=0.7克;一分=3.9到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厚朴一尺=14.4克;石膏鸡蛋大=40克;竹叶一握=12克;枳实一枚=14.4克;杏仁100粒=40克;栀子10枚=15克;瓜蒌平均一枚=46克;附子中者一枚=15克;附子大者一枚=20到30克;乌头小者一枚=3克(大者5到6克)。

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讲解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问题(郝万山)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问题(郝万山)
在《伤寒论》中,以分来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那就是麻黄升麻汤,出现了分,那么显然张仲景那个时代,不会用分来作衡重单位的,因为那个时候在计量中,还没这个分,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在《金匮要略》里,由于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那肯定是通过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给改的,所以这就使我们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那个分呢,它不是指的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也就是说,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贝母三份,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那个分呢,也是指的剂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中的这个「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它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它的这个「分」都是剂量比例。
2. 第二个问题,张仲景,他是汉代的人,所以他所写的书,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剂量,汉代的度量衡制,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提出特殊的异议,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其实考察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的,不太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可以查史书,班固的《汉书.律历志》,它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这就是12铢这么重,「两之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不就是24铢吗?为什么衡重单位中用这个「两」呢?就是在制定这个衡重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是12铢算一个单位,两个12铢就叫1两,当然它就用这个「两」字来做为衡重的一个单位了,「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这段话,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计量单位和它们的进位关系,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钧,成语有一句话叫做「千钧一发」,那就是用1根头发,吊着1000钧的东西,钧是个衡重单位,30斤是1钧的话,那么千钧就是30000斤,那当然是比喻相当危险,另外衡重单位还有一个石,4钧为石,我们应当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那么现在我们拿1200个黍米称重,说这就是半两,可以不可以啊?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拿什么地方出产的黍米啊?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已经比较干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为一个标准的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家都公认,这就是准确的计量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你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着问题,我们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汉代的一两,除以16的话,那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两说成是15克,差一点点,没有关系,我们就把1两说成是15克,是为了计算方便,好,关于衡重,我们就谈这么多了。

经方度量古今对照

经方度量古今对照

汉代度量衡古今折算—、汉代1 石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克1 圭=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克一钱匙 = 克一铢 =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毫升“石”:读shí,后来读dàn “龠”:读yuè圭:读gui 匙:chi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厘米1 寸 = 10 分 = 厘米1 分 =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二、清代1 石 = 120斤 = 70800克1 斤 = 16 两 = 590 克1 两 = 克1 钱=10分= 克1石=2斛=100000毫升1 斛 =5斗 = 5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1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1000 毫升1 合 = 10 毫升1 引 = 10 丈 =355厘米1 丈 = 10 尺 = 厘米1 尺 = 10 寸 = 厘米1 寸 = 10 分 = 厘米附:郝万山老师讲解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不能得到公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约等于15g;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龠、合、升、斗、斛就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服药量差不多;麻杏石甘汤后说温服1升;本云黄耳杯;通过文物考察,1黄耳杯刚好装200ml;度量单位: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方寸匕为正方形边长为1寸的药勺;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书的话,是从其它文献引用,“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以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5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从<<晋书>>、<<唐书>>记载,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宋朝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初的是宋制;解放后一斤=500克,1钱=3克个别地方,如黑龙江把1钱=5克,一两=50克2.经方药量的折算3. 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4.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余药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仲景对中药只煮一次;现在煮两次,有效药量几乎是煮一次的两倍;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5.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6.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 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7. 以容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药物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用数量和容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粳米旱稻米1升200ml=180克半夏1升200ml=100克五味子1升200ml=60克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野乌头1枚5克五苓散用一方寸匕,我用一个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医心方引小品方麻子仁丸厚朴长1尺,即23cm、宽1寸半、后3分,现代将中等厚度长23cm,宽3.5cm的厚朴称重为15克,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仅供参考;临床还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还要考虑药柴是否道地;按: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摘要: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经方中的一两,折合今制约克;关键词:汉唐衡制;衡值;经方剂量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克者,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克;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其衡量关系为:24铢 =1两16两 =1斤20斤 =1钧4钧 =1石其后,南朝梁着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 =1分4分=1两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克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佑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忘斯油麻六斗五升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丹参生石斛牛膝杜仲萆薢生姜各二斤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在“代茶新饮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如: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书于北宋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量的演变,汉唐时期 4分等于1两,唐以后 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 4分 =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着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朝代斤升两新莽 245克 200毫升克东汉 222克 200毫升克曹魏 220克 200毫升克晋 220克 200毫升克隋 660克 600毫升大:克小:克唐 662~672克 600毫升大:~42克小:~14克宋 661克克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隋唐沿用旧制相符;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克,新莽一两最大,为克,与最小的克相比,相差克;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克应符合实际;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1、唐代医家用经方药量与仲景同隋唐医家用的是小升小两,剂量和汉魏时期没有大的不同;孙思邈千金翼方所录伤寒论方和张仲景使用的剂量基本一样⑥;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孙思邈认为古今剂量一样,毋须改动,完全可供当前临床实践用;一是古今剂量虽不一样,但为了存古,不能改动;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医家所录方剂是供临床使用的,如果剂量不能作临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后,药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宋元的医家,在供临床使用的方书中录用张仲景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而后直接录用汉方,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伤寒方中,乃古分两,与今不同,详载之;铢:曰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两:曰两,古之三两为今一两;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钱半也;”他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也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⑦;而陈修园等医家在书中未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则按当时的用量改动仲景方的药量⑧;2、一两折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克×19 = 262克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克×11 = 152克;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 16两,克×16 =221克,加大枣 11枚约 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药用单位及量值,历经数百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自宋开始,采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医家在用经方时,药量较仲景已有很大的变动;今天,医家则依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改动经方的药量,随意性太大;如果能准确地确定汉方的剂量,分析古今剂量不同的原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方用量,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及走向国际,无疑有重要意义;①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②王伊命.为古方权量正本清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2③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④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⑤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⑥个别方与现今通行的宋本不同,疑为依据的版本不同或有讹误⑦李铁君校注.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⑧陈竹友校注.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⑨柯雪帆.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伤寒与金匮.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郝万山: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郝万山: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郝万山: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郝万山: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我在这里顺便要说,汉代一两等于多少克?等于15.625 克,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 克,汉代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0 克,怎么知道的,看文物啊。

我们北京历史博物馆就藏着一个汉代的铜权,那是张仲景在世的时候,当时汉代的国家的农业部叫做司农铜权,按照当时的权的系列,它应当是重 12 斤,我们今天拿了一约,除以 12,等于 250 克,所以汉代的一斤就是250 克,汉代的斤和两的进位是16 进制,16 两等于1斤,所以它的一两等于15.625 克,我们为了换算方便,就是汉代的一两是15克。

对大青龙汤来说,它的剂量是几次的治疗量呢?我们看服法,“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是三次治疗量,吃了一次以后,出了汗,后面的药就不要吃了,这样的话,麻黄用了六两,一次的量是多少呢?30 克,麻黄一次的量是30 克,桂枝用了二两,一次的量是 10 克,甘草二两,一次的量是10 克,杏仁 40 枚,我上午说了 10 枚杏仁大约是4 克,现在40 枚大约是16 克,16 除以3,5 克的杏仁,生姜 3 两,一次15 克,一次治疗量是 15 克,大枣 10 枚,这是三次量,一次量大概是 3枚吧,“石膏如鸡子大”。

我们今天的杂交鸡的鸡蛋很大,有的大的鸡蛋有60 克左右,汉代没有杂交鸡,鸡蛋都是那小小的笨蛋,苯鸡的蛋,土鸡的蛋,在台湾叫土鸡,在我们大陆叫笨鸡,笨鸡下的蛋就叫笨蛋。

这个笨蛋很小,一个也就30 克左右,所以这里的石膏用的量并不大,那么大一块儿石膏,也就是三四十克吧,分三次来吃,那一次就10 克左右,石膏用的量不多,麻黄的量远远大于石膏的量,所以它是以寒邪闭郁肌表为主,寒大于热,。

汉代与现代重量单位的换算

汉代与现代重量单位的换算

汉代与现代重量单位的换算展开全文** 汉代衡重: 1斤 = 16两 = 250克1两 = 15.625克约15克** 汉代容量:“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一合=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斗=2000毫升,一斛=20000毫升。

** 汉代度量:分、寸、尺、丈、引都是十进制。

1尺 = 23厘米。

** 在中药计量上,宋朝以前的书是汉制,宋朝以后的书就等于是今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升(古)粳米是180克半升半夏我们今天称重大概是50克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厚朴一尺吧,称重是15克,比较轻。

一方寸匕,就是5、6克杏仁100粒,去掉皮尖,是40克,桃仁100粒,称重以后是30克,这个数字大家记下来,枳实1枚是18克,选那个中等大小的,是18克,附子1枚20克,大一点的附子25克,野生的乌头,个小,1枚5克。

1钱匕大概是1克到1.5克。

实际上临床使用时,是在因人、因时、因地来随时调整药量的。

以上只是供大家参考。

** 经方药量的折算非常简便的方法:就是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你首先了解这个地方当地的医生对于常用的中药的常用量,比防说,你是在北京工作的你知道桂枝在一般情况下用10克,你是到黑龙江工作,你知道他们那里的桂枝的常用量就15克,你是在台湾工作的,台湾的常用对桂枝量就是6克,你知道它那里的习惯,韩国也是这样,在汉城桂枝的常用量就是6克,它是我们北京的、大陆的常用量的三分之二,知道这个习惯以后,然后按照经方的剂量比例去套用,麻黄、桂枝、甘草、麻黄汤中剂量比例是3:2:1那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话,在这个地方麻黄你就可以用15克,甘草你就可以用5克,如果这个地方桂枝的常用量只是6克的话,那你麻黄用10克,甘草用上4克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既符合经方的用药习惯,也符合当地的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当地医生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简便的经方的药量折算方法,这个是最实用的方法,所以你不用去记住这个经方到底吃了几次,但是你一定知道,汉代的度量衡制和今天的度量衡制之间是什么关系。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乾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乾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乾姜6~9克,炙甘草6。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克,1刀圭=毫升约克,1撮=4刀圭=2克,1分=~克1方寸匕=10刀圭=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1寸=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着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和感佩60年代中期,他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在协同西医进行抢救时,绝大部分西医放弃治疗,而他单用中药,一剂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服用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他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年代以后,他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彩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着作,学以致用,反覆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心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的,但中医的现状却是令人忧虑的;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有独当一面、敢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不要让西医客串而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只能培养不伦不类的“半瓶醋”;要在短短5年内,学好学透中医实是难事;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单位换算说法不一,比较权威的有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克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克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亦有类似的记载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80ml为宜”等;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一两为今之克;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为今克;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6克;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克;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克一两合克,新莽时期每斤合238克一两为克,东汉每斤合220克一两为克;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准确得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该“权”为东汉国家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衡重器具;现按其系列实际称量下来,汉代1权为12斤,1斤=16两=250克,1两=克;为方便计算,常约等于15克;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用量基本一样;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4枚;我们换算时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可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g,总量69g,加大枣4枚;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曰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姜春华先生曾开玩笑说:“可能汉代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如今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十六进制与公制单位换算:1市斤16两=kg=500g,1市两=g=10市钱1市钱=g=10市分,1市分=g=10市厘为方便以克记量,规定统一采用近似值换算:即一两十六进制=30克,一钱=3克,一分=克,一厘=克汉代“一升”在中国大陆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mlcc,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两”当“钱”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当“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这个算法应该是错误的;唐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基本上大约相等,因此宋一钱可视为今一钱,一盏水可视为一碗水200cc,既今饭碗;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陆的一斤=500公克,折一钱=公克;而台湾的一斤=600公克,折一钱=公克;但是台湾中药剂量换算1斤不是以600克计,而是以590克计算,所以和目前我们认知的台斤与公克换算率有些差异.由中国历代的衡制重量上看, 1斤皆为16两,但换算成现今的公克g却有所不同:战国1斤市斤下同,约今250公克秦朝1斤,约今253公克汉朝1斤,约今220公克南北朝略如前,但各自不同隋朝1斤,约今661公克;小斤则为220公克唐朝1斤,约今661公克宋朝1斤,约今633公克元朝1斤,约今633公克明朝1斤,约今590公克清朝1斤,约今590公克民国1台斤,600公克中药剂量换算用590g计明·清·民国:1石=120斤,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石=70800克,1斤=590克,1两=克,1钱=克,1分=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丈=355公分,1尺=公分,1寸=公分量地尺:1丈=345公分,1尺=公分,1寸=公分营造尺:1丈=320公分,1尺=32公分,1寸=公分现今中国大陆:1钱=5克,1两=50克,1市斤=10两=500克,1市丈=10市尺=米,1米=3市尺=100公分,1市尺=10市寸=公分,1市寸=10市分=公分,1升水=1市斤=500毫升,1公升=2市斤=1000毫升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郝万山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5(003)003
【摘要】“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

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面议。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

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郝万山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经方药量古今换算与用法初探 [J], 施家希;施旭光
2.探求经方体系药量原貌,建立经方药量国际标准 [J], 于福年
3.汉代度量衡与经方剂量折算浅析 [J], 王晓玲;唐勇;陈亮
4.经方药量分析之分析:建国以来关于经方药量论文之分析 [J], 赵宏利;陈杰
5.经方药量换算与考证 [J], 陶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用文档之经方剂量—郝万山

实用文档之经方剂量—郝万山

实用文档之""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换算十个杏仁=4克;一合=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钱匕=1克;一方寸匕=2.3 平方厘米(一方寸匕五苓散,大约是 5-6 克)1 斤(汉代)=250 克,1斤=16两,1 两= 15.625 克,1两=24铢, 1 铢= 0.65 克,1分=6铢=3.9 克小柴胡汤,柴胡半斤=八两,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治疗量=40 克柴胡桂枝汤,桂枝一两半,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是= 8 克,黄芩用了 8 克,人参一次用了 8 克,甘草一次用了 5 克,半夏在一次用了 8 克,芍药一次用了 8 克,大枣一次用两枚,生姜一次用8 克,柴胡一次用了20 克。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1.理、法、方、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1.1鉴别诊断的思路: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呢“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证:“有汗、喘、无大热”鉴别:(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表证汗后不解可仍以桂枝汤再汗而解,此云“不可更行桂枝汤”,说明症候已变,“汗出而喘,无大热”既排除有“微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又排除无汗而喘之麻黄汤、小青龙汤证,有汗有喘但无大热则非阳明腑实承气汤证(“喘冒不得卧”,有“微喘直视”“阳明病,法多汗”),以方测证麻黄宣肺杏仁肃降,石膏倍麻黄清热兼制其热。

,汗出而喘系肺热(热在气分),必兼舌红脉数尿赤口干喜冷饮等热像。

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从何而来?由汗下可知,表证循经入里,里证循经出表皆可会与肺脏成热。

既有肺热,不单喘,咯脓血之肺痈,等一理也。

1.2抓病机的思路:例1:小建中汤证: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在102条里头说“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这两个证候症状表现不一样,但它们的病机都是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在平常情况下人体感觉不出来。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我们常常会在一些中医书或者文章中,发现方中的重量和当今的度量衡不太一样,明显就是古时的原文。

遇到好方子,该怎么换算呢?比如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煮取一升”的文字,那是不是意味着熬煮的中药,真的要“一升”这么多啊?关于这一点的解释,好像也非常多。

到底哪个解释是最标准的?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年7月30日出版的,郝万山教授主编的《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当中,有以下说明:汉代的衡重相当于现在的(以下同)1斤= 250克1两= 15.625克(最常用)1铢= 0.65克汉代的容量1合= 20毫升(常用)1升 = 200毫升(最常用)1斗= 2000毫升1斛= 20000毫升汉代的度量1寸= 23毫米1尺= 230毫米1丈= 2300毫米1引= 23000毫米晋代以后,在铢和两之间加了分6铢= 1分1分= 3.9克4分= 1两快速换算表:梗米1升= 180克半夏半升= 50克(常用)五味子半升= 30克厚朴1尺= 15克(宽35毫米,长230毫米)杏仁100枚(去尖)= 40克(常用)桃仁100枚= 30克枳实1枚= 18克附子1枚= 20克大附子1枚= 25克野生乌头1枚= 5克五苓散一方寸匕= 5-6克甘遂末一钱匕= 1-1.5克宋代(含宋代)以后方书的药量折算1厘= 0.03克1分= 0.3克1钱= 3克(常用)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两= 30克(常用)1斤=16两= 500克1合= 100毫升1升= 1000毫升1斗= 10000毫升1寸= 33毫米1尺= 330毫米。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经方计量的换算(郝万山原创,周培培整理)疗效是中医药续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中医药疗效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首要之策。

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首要举措之一就是合理使用中药的剂量。

而《伤寒论》是汉前经方治疗疾病有效的临床经验总结,经千百万人体的实践验证,数十代医家的科学总结,系统论述了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中也包括了常见的各种杂病。

经方药少而精、配伍严谨、法度森严、出神入化、效如桴鼓,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很多医生苦读《伤寒论》,理法方药了然于胸,却逐渐疏忽中药学的重要性,自古医与药从不分家,用药的剂量、部位、炮制的方法以及产地和服药习惯不同都可以影响疗效。

《伤寒论》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往往不同于我们临床上的习惯用量,所以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有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不仅需施用得当,还要精确剂量才能效如桴鼓。

张仲景是汉代人,所以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度量衡制[1]。

在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有12铢这么重。

还说“二十四铢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就是24铢。

“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

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1钧,4钧为石。

在这里提醒大家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

那么那时候1斤和现在的1斤是一回事吗?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

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相当于现代的半斤。

刚才说到汉代的一斤等于汉代的16两,那么说明现在的250g就是汉代的16两,那么一两就需要用250g除以16,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把1两说成是15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1.
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
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
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
的14
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 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
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
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我们在
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
麻烦,
6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

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

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

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
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