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总结
李相华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是面向电工电子行业相关岗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电工电专业实际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主要在电子生产企业、电子销售单位、计算机应用及通讯技术等岗位,从事电工作业、电子装配、电子产品维护维修、计算机操作、电子产品销售等工作的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高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实施能力素质本位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除了要求劳动者具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等,就中专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而言,它既不同于社会上短期的技能培训,又不同于电子专业专、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电工电子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由于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新的变化,产生了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专业教学方向与企业发展不同步、专业知识与职业资格要求结合不紧等问题。

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也提到,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推进“双证制”的实行,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共同开发中等教育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

郧阳科技学校自2006年揭牌成立“郧阳科技学校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以来,大胆实施基于以职业导向的“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于2010年尝试探索“岗位导向、双证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探索出一条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

一、“岗位导向、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条件
1.内涵从宏观上来说,“岗位导向”是指以企业用工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使培养的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用工要求,从而推动形成校企互惠双赢合作机制,共同培养中职人才。

“双证融合” 是指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

“双证”指毕业证和技能资格证书。

毕业证书代表学历层次符合中职生要求,而技能资格证书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从微观上来说,一个证代表专业课程,一个证代表职业考证,“双证融合”是指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

所谓“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把职业考证项目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使学生毕业时实现“双证”,甚至“多证”,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目标的一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岗位导向、双证融合”也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对企业用工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教学形式,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大纲与专
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是“双证融合”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2.条件。

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考证项目的确立是实施基于岗位(职业)导向的“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

首先,专业都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即确立人才培养定位;然后确定对应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标准,即职业岗位标准,从而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最后,确立对应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考证项目,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

根据中职教育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职业能力可以理解为:是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即根据职业(工种)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对劳动者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

在对电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资格考试进行分析,明确电工、电子产品装配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与素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要求,确定电子专业的核心能力及其相关支撑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

二、“岗位导向、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果
通过两年的探索与研究,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已经逐步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因需”、“前瞻”。

在专业设置上突出“因需”、“前瞻”,紧贴十堰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重工业的要求,在课程架构上突出“实用”,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

课程架构的重组突出实用技能,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使之与理论教学课时量之比达到1:1。

在教学模式上强调“按需施教”、“多位合一”,依据“专业理论课突出综合化”、“专业实践课实用化”的原则,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专业自身特点,实行“按需施教”,构建“教、学、做、用、鉴”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评价方法上突出“多样化”、“多元性”,根据不同性质区别考核方式,采取诸如模拟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进行过程跟踪评价,通过实际表现和成果进行考评;技能性科目,采取以证代考,并引入企业评价。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强调“真刀真枪”,让学生置于真实的职业情境中锻炼、学习。

在保障监控机制上,采取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证,建立“双证”考核奖励机制,健全电子电工、机电控制、计算机高新技术等多个工种的技能鉴定。

2.课程改革侧重能力培养
从职业的岗位需求出发,设计学生的基本技能、核心能力、职业素质结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打破按照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设课的惯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来设置课程和安排课程内容。

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体现职业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转变盲目传授知识、
盲目积累知识的传统做法,探索体现职业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思路如下图所示。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结构见下表
3.素质拓展教育活动丰富
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大力开展第二课堂。

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综合设计主题演讲比赛、专题讲座、技能竞赛、模拟招聘会、顶岗实习交流会等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全面深化“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具体的素质拓展教育设计如下表。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素质拓展教育设计表
经过两年的探索,“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顺利推进,首先通过深入开展企业用工岗位需求调研,将企业用工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
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充实了“岗位导向、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当然,在“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但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完善“岗位导向、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定会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二〇一二年九月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