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教案资料
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课件
“牛肠”
10
11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 游景点,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 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 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 有致,砖、木、 石雕点缀其间。
12
西递刺史牌坊
13
遗产价值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 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20
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皖南古村落保护条例》 《西递宏村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魅力名镇、文明村 镇、旅游强县、4a和5a景区
21
我们的观点
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 内完整地保存了西递、宏村、南屏、关 麓、屏山等众多古村落,大量明清时期 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成 为展示徽文化的“活化石”。特别是西 递、宏村,作为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 有典型地方传统特色的古村落,更应该 保持其真实完整的乡村原始风貌,保留 它最原始最真实的特色。
24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 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 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 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 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认识宏村教案
认识宏村教案教案标题:认识宏村教案目标:1. 了解宏村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学习宏村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村落规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宏村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宏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宏村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村落规划。
3. 学生对宏村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宏村的文化特色和村落规划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宏村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宏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地图和相关历史资料。
3.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宏村的印象,询问他们对宏村的了解程度。
2. 展示宏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1. 介绍宏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包括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介绍宏村的传统建筑风格,如明清古建筑和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3. 介绍宏村的村落规划,包括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统一等特点。
实践:1. 分发地图和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宏村的观察和理解。
3. 指导学生进行宏村的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宏村的风貌和文化。
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宏村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和村落规划等要点。
2. 鼓励学生表达对宏村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他们对宏村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宏村的旅游宣传海报,展示宏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2.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描述他们在宏村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地考察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宏村典型案例
宏村是中国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以下是宏村的典型案例,共计800字:一、宏村的历史和建筑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宏村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民居、祠堂、书院等,都是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
宏村的建筑风格以徽派为主,其特点是屋顶呈马鞍形,屋角微翘,屋面曲线和斜脊线呈弧形,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觉。
二、宏村的生态环境宏村的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这里有许多古树、溪流、池塘等自然景观。
宏村的居民区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景观。
宏村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三、宏村的民俗文化宏村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这里有许多传统节庆、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等。
每年春节期间,宏村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舞龙灯、踩高跷、打鼓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宏村的居民也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他们通过举办传统戏曲、书法、绘画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宏村的旅游开发宏村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宏村的开发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保护古村落的原貌和文化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古村落造成破坏。
五、宏村的成功经验宏村的成功经验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宏村的开发注重保护古村落的原貌和文化特色,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宏村也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传承,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培训班,培养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人才。
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之,宏村作为中国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通过保护和开发,宏村不仅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福祉和就业机会。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建筑宏村建筑分析课件
宏村建筑的布局特点
依山傍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巷道纵横,呈鱼骨状布局 以宗族为单位聚居,形成群落
宏村建筑的梁架结构
采用穿斗式结构
梁架用料粗大
宏村建筑的墙体与屋顶构造
墙体采用砖石混砌
马头墙造型独特
屋顶采用坡屋顶
宏村建筑的墙体多采用砖石混砌,这 种构造既坚固耐用,又具有良好的保 温隔热性能。
古代建筑宏村建筑分析课件
• 宏村建筑概述 • 宏村建筑结构分析 • 宏村建筑的装饰与细节 • 宏村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宏村建筑实例分析
宏村建筑的历史背景
深厚历史底蕴 风水理念影响
宏村建筑的地域特色
依山傍水而建
灰瓦白 墙
宏村建筑的外观以灰瓦白墙为主色调, 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清 新淡雅的建筑风貌。
宏村建筑的门窗装饰
窗棂艺术
彩绘与木雕
宏村建筑的檐口与斗拱
檐口造型
檐口是宏村建筑的重要装饰部位,常采用悬山、歇山等形式,造型独特而富有动 感,有助于排水和遮阳。
斗拱支撑
斗拱是檐口下的装饰性构件,既起到支撑檐口的作用,又通过精巧的构造和细腻 的雕刻展现出建筑的艺术魅力。
宏村建筑的壁画与雕刻
宏村建筑的保护现状
保护政策
修复工程 旅游开发
宏村建筑传承的价值与意义
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宏村建筑在未来城市设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借鉴 建筑设计灵感 文化产业发展
实例一:某宅院的建筑特色与历史文化背景
实例二:某祠堂的建筑结构与装饰风格
实例三:某寺庙的建筑分析及文化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宏村建筑的马头墙是其一大特色,造 型高低错落,黑白辉映,从外形看颇 具风格,曾有句“青砖小瓦马头墙, 回廊挂落花格窗”的诗,写的就是马、 宏村建筑的特点。这种墙又称风火墙、 防火墙、封火墙等等,在古代主要起 到防火的作用。
宏村古老的徽派建筑和传统文化
宏村古老的徽派建筑和传统文化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古村落。
它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和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一、徽派建筑:独特的气质与设计宏村的徽派建筑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哲学思想。
这些建筑均采用“一进三开间”的布局,即一个门厅前配以三个进深的厅堂。
这种布局以其合理性和对光线的利用而闻名。
徽派建筑还注重对称美和空间感的表达。
每座建筑都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深度。
人们可以在这些建筑的细节中感受到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二、传统文化:富有历史沉淀的宝藏宏村不仅以其徽派建筑而闻名,还传承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里的居民生活着淳朴的农耕文化,并且遵循着严格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传统的徽州文化在这里得以保留和弘扬。
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如皮影戏和鼓楼戏。
此外,宏村还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徽派木雕、绣品等,展现出了当地人才华和智慧的结晶。
三、游玩体验:穿越时光的旅程来到宏村,游客们可以尽情地领略这座古村落的独特之处。
散步在石板小巷上,欣赏古老的建筑,感受历史的沧桑。
另外,游客们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古民居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徽派建筑和传统文化的知识。
在博物馆里,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到真实的古老家具、陈设和手工艺品,亲身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并进为了保护宏村这一宝贵的人文遗产,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他们也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推动宏村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宏村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摄影师。
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宏村这一独特的地方将继续传承着徽派建筑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世人所赞美和传颂。
总结:宏村是一个融合了徽派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古村落,独特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备受游客关注的旅游目的地。
宏村的古老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传统文化则体现了徽州地区的深厚历史和智慧。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3)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3)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徽州民居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
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
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
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马头墙的跌落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马头墙的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
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
“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
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五.传统木结构建筑宏村宅居的基本形式为天井庭院形布置,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封闭的空间,院内以南向厅堂为主,东西两厢为辅,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
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徽州宅居往往套建,一进套一进,结构大抵相同。
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随着子孙繁衍,房子越建越多,故人们称呼大家族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
一般是一个独立家庭住一进,36个天井就有36进,一个大家族就有36个独立家庭。
边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边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先人。
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
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宏村独出机杼的艺术布局、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以及其特有的徽派建筑特征,是我国民居艺术的典范,它体现了聚居村落对当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尊重。
徽州地处山川丘陵之中,其西北部是黄山山脉。
东南部则是天目山和率水,新安江及其支流蜿蜒其间。
域内丘陵的面积占十分之九,盆地面积仅占十分之一。
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水丰盈。
宏村是徽州地区的一个著名村落,处于四围皆山的黟县盆地北缘。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独出机杼。
它背依海拔360 米、拥有成片榛林的雷岗;南临新安江末支、羊栈河二水交汇处,所谓“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
(1)反映了中国古代理想的居住环境选址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模式。
宏村是一个“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故被人们称为“牛村”。
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为“牛角”,村内鳞次栉比建筑群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
(2)村口溪边原有雎阳亭,现亭已毁。
旧址旁有一株高18 米、直径1.8 米的红杨和另一株高20 米、直径1 米多的银杏耸立桥头,浓荫覆盖。
宏村的理水艺术是中国传统民居理水的典范。
乡土聚居以水为命脉,一是发展农业生产需要灌溉、需要泄水排涝;二是需要生活用水。
宏村人不仅利用水来生产、生活,还用来美化环境。
宏村的水是由地势较高的村西头引西溪水入村,一条宽近一米的水由西北向东南,九曲十弯,经村中的“月沼”,穿村而过,最后流向村南的南胡。
溪水是村落的水脉,村镇顺溪水走向展开。
水圳的一侧就是街巷的青石板路,另一侧则是鳞次栉比的民居。
居民们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有的从宅下暗沟中通过,形成徽州民居所特有的“宅园”、“水园”或成为一方养鱼池于前院。
宏村的水还可作为消防用水,木构架建筑极易火灾,月沼、南湖的水使之多次免受灾害。
水系还调节了小气候,活络着村里街巷空间的形态,形成时而狭长、时而开敞的空间形态。
徽派建筑赏析(宏村)
“虚”与“实”的空间对比之美学意蕴 :
“虚”即庭院,“实”即墙体。针对“徽派建筑”的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它始终是以极其醒 目地质朴的墙体为基本的营建基础,通过一些小庭院的组合而成的建筑实体为永恒的特征。从美学 角度来说,虚与实形成空间上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心理震撼,墙体越大,空间越小,这种心理反 映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徽州古建筑风独特,布局合理,装饰精致,变 化自然,具有乡土气息。加之徽州盛产木材,民间向 有雕刻、绘画传统,砖、木、石雕别具一格,因而 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
的一大派系--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
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 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进族规家训,作为家风教育的必修
教材,代代相传。
徽派建筑层次:
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学意蕴 。前有朝山,后倚来龙山,有形为狮象、鬼 蛇的山把手水口、河流。该水似玉带环境的原则。这既为了调节风向、风力与温度、湿度,形成温 和气候,同时又与人们一种自卫防御的心理相吻合。徽州地区地形复杂多姿,境内层峦叠嶂,溪流 纵横,绿草葱茏。 “徽派建筑”群体布局时多重视周围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水域植被,或依山傍 水,或枕山跨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优美、舒适雅致、如诗如画, 保持人与天然的和谐。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徽派建筑赏析
主讲:王慧忠
黟县宏村——徽派建筑之典型
宏村,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 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 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 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 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 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 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 间更为宏村。
徽派建筑风格的保护与传承——以“安徽宏村”为例
和 天 井融 为 一 体 , 坐 在厅 堂 内能 够晨 沐 朝 露 , 夜 观 星斗 , 名 副其 实 的坐 扬, 不 居位 。 在这 些天 井 中还设 置 假 山 , 筑 池养 殖金 鱼 , 摆 放盆 景 , 使 天井 成 了 搬进 室 内 的庭 院 , 这 可以说 在世 界上 都是 独一 无二 的 。 徽 州 民宅 的外 观 明 朗 , 以宏 村 为 例 , “ 其 布 局 以 中轴 线对 称 分列 , 入 室则
3 、 保 护和传 承 的措 施 与方法
31自然元素 的 凸显
徽 派建 筑 的集 聚地 , 依 山傍 水 。 在 今后 的城 市化 建设 要 求 “ 显 山露水 ” , 体 现城市 特 色 。 适 当调 配建 筑高 度 , 在 山水 之 间控 制 一定 数量 的绿 色视 线走 廊 ,
3 . 2传 统建 筑符 号的 合理 、 整 体化 运 用 传统 建筑 外观 丰 富 , 错 落 有致 , 富有韵 味 。 而现代 建 筑在 布置 上也 可做 适
得 生硬 , 实 属不 伦不 类 。
2 . 2构 件 及 工 艺 问题
1 、 微 派建 筑艺术 风格 的形成
传 统徽 派建 筑 中的构 件大 多为 木质 材料 和特 殊 的石 材 , 且 制 作 的工 艺十
分复杂。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于徽派传统建筑中使用的特殊的材料 , 如木雕中 以及石雕中的茶园石, 已经很难大面积生产 , 并且现代建筑中很多的 宏 村 的建筑 艺 术风 格之 于徽 派建 筑艺 术风 格 , 可谓 是 略见一 斑 。该 艺 术 的银杏 , 经济性和色彩性强 的材料“ 大行 其道” , 徽派传统建筑材料逐渐被现 风格 的形 成 , “ 可 以概括 为 : 自然 古朴 , 隐僻 典 雅 , 不矫 饰 , 不做 作 , 顺乎 形 式 , 实用性, 造 成建 筑风 格 和韵 味的 改变 。另 一方 面 , 因社会 , 经 济 的发展 与大 自然 保 持和 谐 , 笃 守 古制 , 信守 传 统 , 推崇儒教, 兼蓄道、 释, 坚 持宗 族 法 代 材料 所替 代 , 专 门从 事 传统 装 饰 艺术 工 艺 的 “ 徽匠” 极其缺乏, 规, 崇奉风水 , 追求朴素纯真。” 然而, 地处偏远 , 交通闭塞, 也造就 了宏村徽 和个 人 观念 的改 变 等 因素 , 造成 徽派 传统 建 筑 内涵 , 风格 和技 法 的丢失 。 派建 筑群 隐僻 幽静 的特 色
徽派建筑—教案
教案
课题: 徽派建筑
课次1课次课程分类文化传承
授课对象6岁以上班级探索B
关键词近远、遮挡、马头墙
重点:
遮挡
难点:
马头墙
教学目标
1.知识点目标:①了解中国徽州建筑的造型特点。
②复习近大远小、相互遮挡的关系。
2.技能目标:学习近大远小的表达方法,复习使用点、线、面来装饰房顶。
3.智慧目标:引导孩子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徽派建筑以及古建筑的魅力。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白卡、固体胶、记号笔、颜料。
详见创作ppt;
2、教学ppt;
上课流程
第一阶段:开场引导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世界很多国家都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世博场馆,其实中国的每个省也有属于自己的场馆,下面老师就一段我们安徽馆的视频,一起来看下短片。
播放视频
看了短片之后,大家对安徽的建筑艺术有怎样的感受呢?
徽派文化的韵味、典雅古朴、和谐、安宁、悠然、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些感受呢?
第二阶段:探索发现(头脑风暴)
二、传授新知识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下面我们就到安徽的宏村去看一看。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北师大版选修6历史教案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北师大版选修6历史教案一、前置知识在本次教学内容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和形式2.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3.中国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西递、宏村的徽派建筑和文化,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成就和不足,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知。
3.通过对中国古代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了解,体会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内容1.西递介绍背景介绍西递古村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属于唐模镇所辖。
它和宏村被称为徽派两大村落,以其优美的风景和精美的建筑保存完好而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
建筑风格特点西递古村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递的建筑采用了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纪律性,布局合理,在设计上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关怀和生态学思想。
西递的房门都朝南,山水画卷一般的东南墙上挂着一个旧牌匾,一抬头可以看到“铜官司”的字样。
一进大门,石板路缩窄为一对对的墨绿色的石板砌成的庭院小路,经过几个石阶台,就到达了主屋。
主屋多为三开间,墙面上贴满了花砖和石雕。
徽派建筑中的花砖是一种传统的屋顶装饰材料,其采用四面镶嵌的方式,将方形、菱形、初形、宝塔形等各种图案拼成一幅又一幅的屋顶花砖画。
西递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借此展示了徽州建筑文明和徽州文化的美丽与独特性。
2.宏村介绍背景介绍宏村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地处黟山脚下,村庄原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得到发展。
它以“一街半、一河半、一庙三分地”闻名全国,是古村落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建筑风格特点宏村是以水系、岗道、建筑三点为主线的古村落,由于历史上的特殊地理环境,宏村的设计布局别具一格,建筑布局合理,风景秀美,透露出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化气息。
宏村的建筑典型地表现了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宏村和西递一样,建筑的布局打得非常规整,以道为主,将建筑区域分别分割成“半屏山”、“东壁堂”、“雷家庄园”等许多小区。
宏村徽派建筑的典范与传统村落
宏村徽派建筑的典范与传统村落宏村,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境内,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而闻名于世,这些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展示了徽派建筑的典型特点和优雅魅力。
一、宏村的历史与地理环境宏村建于南宋宝祐年间,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
它坐落在九华山脚下,四周环山,背靠天目湖,地处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
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宏村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徽派建筑的特点徽派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格。
而宏村的徽派建筑则是徽派建筑中的典范。
1. 外观庄严宏伟宏村的徽派建筑外观庄严宏伟,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
建筑多为青砖灰瓦,布局规整,屋顶翘起,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装饰精美繁复,彰显出古时徽商的富有与地位。
2. 空间布局合理宏村的徽派建筑在空间布局上非常讲究,注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一进大门就是开阔的天井,四周是门厅和厢房,中轴线上是正厅,后面是祠堂和花园。
整个建筑群体的布局合理,体现了徽派建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3. 雕刻工艺精湛徽派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节,尤其擅长雕刻工艺。
而宏村的徽派建筑则将雕刻工艺发挥到了极致,门窗、梁柱上的雕刻精美细腻,图案繁复而不失精致,彰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三、宏村的传统村落风貌除了徽派建筑的典范,宏村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村落的特色,展示了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生活与风貌。
1. 街巷依旧宏村的街巷依旧保留着古代的特点,呈现出悠久的历史风貌。
街道宽敞整洁,两旁是古老的建筑,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古代。
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村落的宁静与美好。
2. 内外交融宏村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形成一种和谐、平衡的景观。
古建筑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花草树木点缀其中,营造出一种宜人的居住氛围。
这种内外交融的布局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观念。
3. 传统文化的传承宏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这里传承着丰富的徽文化和徽商文化,使整个村落更加独具魅力。
徽派建筑(黟县宏村西递为例)
建 筑 艺 术
西 递 宏 村
16广编1班4组
徽
州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集徽州 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 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 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 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 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为中外建筑界所 z 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 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 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 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 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 皇。
宏 志 之 气
光 宗 耀 祖
奇者,意浓
三
徽派建筑的故事奇 “勇斗盗贼”
《宏村〃阿菊》以宏村秀美的自然风光为 舞台背景,以徽州女人“阿菊”为线索, 经历选亲、新婚、丈夫外出经商、女人勇 斗盗贼保护家园等过程,最终迎接丈夫荣 归故里,表现出了徽商在外打拼的艰难以 及徽州女人的坚韧勇敢、妩媚多情。
z
马头墙
理者,和谐 五 徽派建筑的哲理奥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素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的 皖南徽派民居,始终遵循着一种潜在的模式语言,将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深深渗透在民 居建筑艺术之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宏村西递大都以天然山水为依托,重视地理环境的 选择,充分认识自然、服从自然以至利用自然,而 后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及改造自然。将天然美与人 工美融为一气,房舍建筑充满流动感和生命感,得 山水之灵气,将人为构筑与大自然的赐予处理得那 么和谐、融洽。
“牛头”
z
“牛角参天 , 聚八方之灵气”
“牛胃”-月沼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大象版选修6教案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大象版选修6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皖南古村落的文化内涵、特点、形式和艺术表现;
3.培养学生对于古建筑、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喜爱;
4.通过对于皖南古村落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了解西递、宏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介绍西递、宏村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3.讲解古村落的保护和重建;
4.带领学生游览古村落。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预习有关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相关知识;
2.带来皖南古村落的图片和文献资料。
2. 课堂讲解
1.简要介绍皖南古村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阐述西递、宏村的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历史传承等;
3.讲解古村落的保护和重建,带领学生了解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作用。
3. 游览古村落
1.带领学生浏览西递、宏村的各个景点和建筑;
2.让学生体验古村落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
3.引导学生发现古村落的艺术魅力和建筑之美。
4. 总结回顾
1.让学生分享游览古村落的感受和发现;
2.总结古村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检查和讲解,评估学生对于古村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通过游览古村落的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于古建筑、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兴趣。
五、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关注古村落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
2.将古村落的知识融入实践活动当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阅历和审美能力。
采风报告徽派建筑(古徽之最呈坎宏村)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思想班级: 环艺0810**: *****: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思想今天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引发了环境的污染。
人居环境的日益恶化以致于人们又重新关注于环境。
而传统民居建筑关于环境的选择, 住房型态的分析等都反映了实际生活的利弊, 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生活经验总结。
它融宗教及民间信仰, 神化与艺术及日常行为于一体, 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朴素的自然环境观的理解及对理想居住模式的追求, 而这种理解及追求我们可以定义为一种深藏于人们内心的“原生态”模式的追求。
这种“原生态”模式深藏于每个人, 每个民族及每一种文化之中, 往往不自觉的引导人们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所以, 揭示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模式及其深层含意, 对现代人类追求美好居所和居住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民居聚落的选址常常是北面有山相靠, 左右各有两山, 而南向前景开阔, 远处又有山峰遥相呼应;涓涓水流从山间流出, 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多层次, 形成群山环绕之势;如此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 背山面水的吉地。
这样的环境用现代景观学, 生态学来分析, 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背山可以阻挡冬季的寒风, 前方开阔可以得到良好的日照可以得到良好的通风, 并且可以便于瞭望。
四周的小山可以起到防风、防洪的作用, 形成适宜的小气候;流水既保证了生活用水又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方便。
从上述村落选址模式中, 表现出两种基本特征, 其一, 是资源特征, 即山清水秀, 土地肥沃, 阳光充足, 植被茂密。
其二, 是空间结构特征, 即建筑群落空间布局依山就势, 充分地结合地形地貌。
以安徽省黟县东北部的宏村为例来具体分析传统民居中所体现的“原生态”思想。
村落面积19.11公顷, 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 至今800余年。
特别是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 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 而且调节了气温, 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 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 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大象版选修6教案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大象版选修6教案一、背景介绍皖南是指安徽省南部的地区,历史上是闽、楚、越、吴等文化的交汇地带,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而西递、宏村则是皖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它们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村落建筑和文化传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
二、教学目标在本课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皖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2.掌握西递、宏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3.理解古村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意义;4.能够在比较研究中发现古村落与现代城市建筑的差异;5.能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与分享各自的感受体验。
三、教学方法1.阅读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了解皖南地区的基本情况;2.实地考察西递、宏村,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3.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研究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与现代城市建筑的差异;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写作、绘画等方式完成对古村落的感受体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些与皖南地区相关的图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图片的看法,引导学生了解皖南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知识介绍与重点解释1.什么是古村落?2.西递、宏村的历史与文化背景;3.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三、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阅读、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西递、宏村的基本情况;2.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发现并总结出古村落与现代城市建筑的差异;3.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悟。
四、总结与作业布置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详细地描述他们走访古村落的感受与体验。
第二课时一、导入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同学听,引导他们分享之前的感受体验。
二、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询问学生对古村落的印象、看法等;2.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调查结果,在小组内分享。
三、知识拓展1.介绍一些著名的古村落;2.让学生了解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现状。
幼儿园教案宏村美景
幼儿园教案宏村美景
教学目标:
宏村建筑是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
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
西递和宏村村落水系的特点、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
难点西递和宏村是如何体现人居和环境的完美结合的以及徽派建筑所体现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递和宏村这两个皖南农村民居的典型代表。
课本首先分别从总体上概述了它们的特点,用“桃花园里的人家”和“中国画里的乡村”来描述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协调:然后再从村落水系和徽派建筑艺术两个最典型的角度加以剖析它们的人文价值所在。
其中村落水系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妙的共生,而徽派建筑艺术则是从它的三个最主要的成就加以介绍。
古徽州建筑素来以素雅奇巧见称,其色淡雅,粉墙青瓦;其形独具匠心,依山作墙,顺水成溪,墙外山水秀美多情,墙里庭院曲径通幽;并之以复杂多变的架梁构造,精巧繁复的纹饰雕刻,古朴大气的装饰摆设,形成别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
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宏村独出机杼的艺术布局、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以及其特有的徽派建筑特征,是我国民居艺术的典范,它体现了聚居村落对当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尊重。
徽州地处山川丘陵之中,其西北部是黄山山脉。
东南部则是天目山和率水,新安江及其支流蜿蜒其间。
域内丘陵的面积占十分之九,盆地面积仅占十分之一。
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水丰盈。
宏村是徽州地区的一个著名村落,处于四围皆山的黟县盆地北缘。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独出机杼。
它背依海拔360 米、拥有成片榛林的雷岗;南临新安江末支、羊栈河二水交汇处,所谓“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
(1)反映了中国古代理想的居住环境选址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模式。
宏村是一个“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故被人们称为“牛村”。
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为“牛角”,村内鳞次栉比建筑群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
(2)村口溪边原有雎阳亭,现亭已毁。
旧址旁有一株高18 米、直径1.8 米的红杨和另一株高20 米、直径1 米多的银杏耸立桥头,浓荫覆盖。
宏村的理水艺术是中国传统民居理水的典范。
乡土聚居以水为命脉,一是发展农业生产需要灌溉、需要泄水排涝;二是需要生活用水。
宏村人不仅利用水来生产、生活,还用来美化环境。
宏村的水是由地势较高的村西头引西溪水入村,一条宽近一米的水由西北向东南,九曲十弯,经村中的“月沼”,穿村而
过,最后流向村南的南胡。
溪水是村落的水脉,村镇顺溪水走向展开。
水圳的一侧就是街巷的青石板路,另一侧则是鳞次栉比的民居。
居民们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有的从宅下暗沟中通过,形成徽州民居所特有的“宅园”、“水园”或成为一方养鱼池于前院。
宏村的水还可作为消防用水,木构架建筑极易火灾,月沼、南湖的水使之多次免受灾害。
水系还调节了小气候,活络着村里街巷空间的形态,形成时而狭长、时而开敞的空间形态。
月沼的水是村子的核心,是村民的聚集地,女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的聚居村落,整个村落占地28 公顷。
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
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
作为封建社会家族的聚集地,这里的建筑、装饰和布局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儒家的“礼”制。
村中的祠堂、书院是居民的精神中心,家族的宗教仪式在这里展开。
南湖书院是明末所建的私塾,专供族人子弟授业解惑,以育人才之用。
书院占地面积6000 余平方米,建筑高大宏伟,庄严宽敞。
在村子的西北角,有一个集市,是村民们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
此外,全村跨溪建有四座桥,每座桥形态各异,小巧玲蓉,融于自然,尤其南湖上的那座桥,是村落的一个明显特征。
宏村的整体布局和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对今天的居住环境的营建仍有许多积极意义。
具体归纳如下:
一、选址艺术
《管子·乘马》中就论述了建筑的选址问题:“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田近旱而水用足,下田近水百沟防省。
因天时,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徽州民居坐落在“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地,背山可以抵御寒风,面水可以提供丰富的水源,负阴抱阳则提供了
万物生长所需要的充足的阳光,它体现了对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尊重。
中国土地广袤,山川众多,在居住区的选址上可以借鉴宏村的选址艺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栖息地。
二、理水艺术
宏村的水充分利用地势的高低,将天然的水引入宅中,满足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同时利用溪水筑“园”,形成每家独特的自然小环境。
水还调节了村落的空间形态,形成相对闭合和开敞的空间。
这一点对现代住区挖池建湖尤有借鉴作用。
现代住区往往也以一片湖水或池水为小区的中心,形成所谓的景观房,卖高价;这片湖水在刚挖建成时水质很好,但一年半载之后,却经常变成了一潭死水,变脏变臭,究其原因是水不流动,或水口没做好,使维护水质的成本加大;有的开发商干脆把它抽干,露出很难看的湖底。
相比宏村传统的理水手法,根据地势高低、地形特征使水变成活水,这种充分利用自然的观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保土艺术
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山居”是充分利用山川的地形特征建造房屋,这样可以不占耕地,既能节约土地资源,又能使聚落拥有充沛的阳光、空气和绿化环境。
四、聚集交往艺术
祠堂、庙宇是礼制建筑,也是居民的精神中心。
家族会议、礼拜仪式都在这里展开,这里是居民的聚集谈论之地。
相比现代的小区,各家各户都是通过经济的杠杆居住在一起,彼此间是陌生的;如若小区中没有这样一个交往的场所,这个地区的居民则没有凝聚力,在遇到困难或灾难时就没有互帮互助的精神。
礼制建筑不再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应有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代替它,如会所之类的建筑,这在小区中是必需的。
五、标志性的村落景观艺术
宏村村口的雎阳亭,高大的红杨和银杏,形成了村落的标志性景观,而西递则以大牌坊为入口标志。
标志性景观增强人们的识别性,加强人们对地域的认同感。
现代小区的入口设计也应重视这一点,避免没有特征的入口环境。
标志性的入口景观可以增强人们对居住家园的认同,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六、浓厚的地域风格民居艺术
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是徽州民居的特色。
宏村的建筑以白墙和黑瓦组成的马头墙极富节奏和韵律。
它不是以单体建筑为美,而是群体建筑的组合展现出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变化。
徽州的民居不与天地相争,使用白和黑这两极颜色,很好地融入到了自然环境之中,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格。
目前,中国各地的住宅建筑的外观和形式都趋于雷同,忽略了地方情感要素的表达。
很多时候,人们回到了家,却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因此,各地的住宅应与各地域相联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七、材料运用艺术
宏村的地面材料全部用青石、麻石或红石,这些材料渗水性很好,下雨时不苦泥泞。
相比现代小区,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地面,使地面的透气性很差,大量雨水都通过雨水井进入下水管道,而中国大部分城市管网雨污是不分流的,最后这些雨水排入了江河湖泊中,久而久之,造成市地下水位的下降、植物生长缓慢、生态性能降低。
宏村的墙体充分利用了乡土建筑材料,在空斗砖墙外涂白垩以便维护、隔热防潮。
这给现在的生态节能小区的建设提供了范本。
宏
村是中国古村落的典范,它根据当地地形,因势利引,创造了融生态、形态、情态于一体的人居环境,成为徽州地区民居的代表,也成为了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它惟妙惟肖地结合了地域环境,值得我们今天居住环境设计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