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海洋环境中的塑料微粒对海洋生物的性影响
海洋环境中的塑料微粒对海洋生物的性影响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塑料污染。
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后会分解成微小的塑料微粒,对海洋生物产生潜在的性影响。
一、塑料微粒的来源和分布塑料微粒主要包括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来源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珠以及洗衣机中洗涤衣物时释放的纤维颗粒等。
这些微粒在海洋中广泛分布,被发现存在于表面水体、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
二、塑料微粒对海洋生物的危害1. 摄食和吞噬塑料微粒在海洋中的存在改变了食物链的结构,对海洋生物的摄食和吞噬行为产生了影响。
一些海洋生物会误将塑料微粒当作食物,导致其消化系统受损,甚至可能堵塞肠道。
长期以来,塑料微粒的积累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的能量摄取不足,进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2. 毒性和化学物质释放塑料微粒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和化学添加剂可能会释放出有毒的化学物质,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的毒性影响。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干扰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如激素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影响其正常功能。
3. 藻类和珊瑚礁的影响塑料微粒对藻类和珊瑚礁的生长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塑料微粒的存在可能改变光照条件,阻碍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降低其生长能力。
对于珊瑚礁来说,塑料微粒可能会导致珊瑚的白化现象,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生物体内的寄生和附着塑料微粒表面的纹理和性质可能为一些寄生物提供理想的附着条件。
一旦海洋生物吞噬了塑料微粒,这些寄生物可能会附着在其表面并对其造成危害,导致疾病传播和身体损伤。
三、应对塑料微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 减少塑料污染为了减少塑料微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全社会都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塑料污染。
这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倡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以及加强对塑料污染的监管和管理。
2. 强化环境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育,人们对于塑料污染的认识和意识将得到提高。
《2024年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范文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海洋微塑料(Microplastics)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由于其难以降解的特性,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
二、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 生产与生活垃圾:大量塑料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因破碎、磨损而产生微塑料颗粒。
如洗涤剂中的微塑料珠、个人护理产品(如化妆品、牙刷牙膏等)以及常见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在使用和清洗过程中都会产生微塑料颗粒。
2. 海洋污染物的运输:许多陆地上的微塑料颗粒通过河流和大气沉降进入海洋。
特别是沿海城市,大量微塑料颗粒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最终流入海洋。
此外,风力作用也会将陆地上的微塑料颗粒吹入海洋。
3. 船舶运输:船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摩擦、碰撞等因素导致部分船体和航道上的微塑料颗粒脱落,进而进入海洋。
三、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微塑料因其与食物相似的颜色和质地,常被误食。
误食微塑料的生物可能因消化道的堵塞而死亡,或者因摄入有毒物质而中毒。
此外,微塑料还可能携带并传播有毒物质,对海洋生物造成更大的危害。
2. 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微塑料的存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些物种因为误食微塑料而无法正常繁衍,食物链受到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3. 人类健康风险:由于海洋微塑料的广泛存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体。
人体摄入的微塑料颗粒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包括免疫系统反应、神经毒性等。
4. 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大量海洋微塑料的产生和污染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同时,清理和维护受污染的海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四、结论综上所述,海洋微塑料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来源广泛且难以降解。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在当今的环保背景下,海洋塑料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这种现象产生的塑料不仅影响海洋生态,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洋塑料污染的来源、现状、危害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以期提升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海洋塑料污染的来源1. 生活垃圾的排放塑料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大部分塑料产品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处理机制。
这导致许多未被妥善处理的塑料垃圾最终流入河流、湖泊或直达海洋。
根据统计,每年有约800万吨的塑料废物被排放到海洋中,严重影响水体环境。
2. 工业污染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塑料颗粒和废弃物往往直接被排放到环境中。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循环保法规和标准,很可能造成大量微小塑料颗粒流入水体。
这些小颗粒不仅难以清理,还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潜在威胁。
3. 渔业活动渔业活动是海洋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渔网、浮漂等渔具常常在使用后遭弃,或在自然环境中遗失,从而造成海洋塑料垃圾增加。
此外,通过捕捞作业,由于渔民对工具和设备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大量塑料物品丢失于海洋。
4. 雨水径流和城市排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水污染问题。
降雨时,雨水通过城市排水管道将地面的塑料垃圾冲刷到河流系统,最终汇入海洋。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合理的垃圾处理和管理方式,人们随意丢弃的废弃物也可能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二、海洋塑料污染现状全球范围内,海洋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继续发展势头下,预计至2030年,全球每年进入海中的塑料垃圾将达到三亿吨,而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类总量。
这个严峻的数据不禁让人感到忧虑。
大洋中的微小塑料颗粒(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表层水、沉积物甚至深海生物体内。
这些微小颗粒不仅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也通过食物链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类。
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在鱼类、贝类甚至是饮用水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种污染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随着工业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塑料的分解需要数百年的时间,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中,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特别是微塑料,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原因、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应对微塑料污染的措施。
一、微塑料污染的原因1.1 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是导致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塑料袋、塑料瓶和塑料包装被使用一次后就被丢弃,最终进入海洋。
此外,塑料纤维在洗涤衣物时会脱落并进入污水系统,再通过污水排放到海洋中。
1.2 塑料垃圾的不当处理塑料垃圾不当处理也是导致微塑料污染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将塑料垃圾乱丢乱扔,甚至将垃圾倾倒进河流和海洋中,导致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
1.3 废弃塑料制品的降解由于塑料分解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海洋中的塑料制品会逐渐分解成微小的颗粒,形成微塑料。
这些微塑料无法被海洋生物分解和吸收,最终进入海洋食物链。
1.4 污水处理厂的不完善许多污水处理厂无法有效过滤掉微塑料颗粒,导致微塑料从污水中流入河流和海洋。
二、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2.1 影响海洋生物微塑料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微塑料颗粒与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摄食行为密切相关。
当海洋生物误食含有微塑料颗粒的浮游生物或底栖生物时,微塑料进入它们的消化系统并积累在体内,造成消化问题、免疫系统受损、生殖问题等。
2.2 破坏海洋食物链微塑料颗粒的积累还破坏了海洋食物链。
当小型生物误食微塑料,并被大型生物捕食时,微塑料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至更高层级的生物体内。
这导致了微塑料在食物链中的累积现象,最终对大型海洋生物产生潜在危害。
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外,微塑料污染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研究表明,人类通过饮用水、食物(特别是海鲜)和空气摄入微塑料。
微塑料被摄入人体后,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内分泌干扰、免疫系统受损等健康问题。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与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这些塑料垃圾中的微塑料不仅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重点讨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一、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 固体塑料垃圾的直接排放:人类生产和使用的塑料制品往往通过不当的处理方式,如垃圾堆填、焚烧等方式直接排放进入海洋。
其中一部分塑料制品会因为浮力大而漂浮在海面上,形成所谓的“塑料岛”。
这些固体塑料垃圾会逐渐分解成微塑料。
2. 微塑料颗粒的释放:除了固体塑料垃圾的直接排放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微塑料颗粒也会进入海洋。
例如,洗衣机中的合成纤维衣物在洗涤过程中会释放微塑料纤维。
此外,一些洗护产品中添加的微塑料颗粒也会通过洗涤水进入海洋。
3. 塑料废弃品的漂流:由于塑料垃圾的密度小,并且易于飘浮在水中,一些塑料废弃品会随着洋流和风力在海洋中长时间漂流。
这种塑料漂流现象导致了多个海洋区域形成了大面积的塑料垃圾聚集区,进一步加剧了海洋微塑料的含量。
二、海洋微塑料的影响1. 生物摄食:海洋中的生物很容易将微塑料误认为食物。
微塑料颗粒被视为食物颗粒,被浮游生物吞食后进入食物链。
这些微塑料随着食物链的传递,逐渐积累在海洋生物体内,最终达到海洋生物链的顶层动物,如海洋哺乳动物。
这样不仅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毒性效应:塑料制品中添加的某些化学物质,在微塑料颗粒分解后可能会释放出来。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当微塑料进入海洋环境后,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导致生物的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减退等不良后果。
3. 捕食关系紊乱:由于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广泛分布,捕食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存在可能会干扰食物网,使得食物链中的环节关系紊乱,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三、对策与建议1. 加强塑料的回收利用:建立健全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通过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手段来降低塑料垃圾的数量和排放。
《2024年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范文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纳米塑料,它们广泛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本文将详细阐述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危害及防控措施。
二、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 陆地来源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陆地活动。
在生产、使用和丢弃过程中,大量塑料制品被释放到环境中。
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瓶盖、渔具等,在风吹日晒、水流冲刷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下,逐渐破碎成微小塑料颗粒,最终进入海洋。
2. 海上活动海上活动也是海洋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船舶运输、渔业活动等都会产生微塑料污染。
例如,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因摩擦、碰撞等原因产生微小塑料碎片。
此外,渔业活动中使用的渔具、渔网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微塑料污染。
三、海洋微塑料的分布海洋微塑料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海湾、河口等地区。
其中,近岸海域和深海区域的微塑料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微塑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进一步传播至更高营养级的生物。
四、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它们被海洋生物误食或缠绕,导致生物死亡或受伤。
此外,微塑料还可能吸附有毒物质,对生物体造成二次污染。
这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最终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2.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海洋微塑料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潜在威胁。
人们在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时,可能摄入微塑料及其吸附的有毒物质,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此外,微塑料还可能通过破损的渔网等废弃物进入海岸线,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影响。
五、防控措施为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政府应制定严格的塑料污染防治法规,限制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丢弃。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引言:随着人类对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塑料污染逐渐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一大焦点。
尤其是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以期加深我们对其意识并推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1.海洋微塑料的来源海洋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塑料的使用和处理: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容器等,经过丢弃后很容易进入海洋。
此外,塑料垃圾经过堆填填埋等处理方式,也有可能通过水体渗漏、土壤溢出等途径进入海洋。
(2)塑料制造和加工:塑料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往往含有大量的微塑料颗粒。
这些颗粒可能被不恰当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最终污染水域。
(3)船舶和渔业活动:船舶和渔船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包括塑料制品。
如果这些废弃物不加处理直接丢弃到海洋中,就会进一步增加海洋中微塑料的含量。
(4)塑料纤维的释放:洗涤塑料纤维的衣物,例如合成纤维衣物,洗涤过程中会释放微小的塑料纤维。
这些纤维最终通过洗衣水排入水体,进入海洋。
2.海洋微塑料的危害海洋微塑料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洋生物受损:海洋中的微塑料很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从而进入食物链。
当生物摄入过量的微塑料时,它们往往无法消化或排出,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堵塞、饥饿和能量流失等问题。
此外,微塑料还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多样性减少:微塑料的存在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物种减少和生态平衡失调。
一些微塑料颗粒还可能形成聚集体,使得光线无法透过海水,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3)环境污染加重:微塑料对水体造成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难以去除。
其颗粒可能吸附其他有机污染物,如重金属和农药等,形成毒性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有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影响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影响随着人口增加以及人类对塑料使用的持续增加,微塑料已经成为海洋环境中一大问题。
微塑料指的是塑料颗粒和碎片,大小通常在5毫米以下。
这些微塑料难以被过滤,不断污染着海洋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对人类和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
一、微塑料来源微塑料的来源多种多样。
其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是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餐具、瓶子、吸管等,在使用过后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措施,被随意丢弃,很容易进入海洋而形成微塑料。
此外,洗涤衣物、化妆品中的微塑料也是重要的来源。
现代多数的衣服是用合成纤维制成的,这些纤维在洗涤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微塑料。
同时,一些化妆品或护肤品中所使用的有机玻璃珠,也会以微塑料的形式通过水排放到海洋。
最后,塑料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也是一个潜在的微塑料来源。
二、微塑料的影响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的危害已然显现。
首先,微塑料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海洋生物在食物链中摄取微塑料后,会出现消化不良、能量不足等症状。
甚至大部分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人类的食物链,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健康威胁。
此外,微塑料也对海洋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大量的微塑料污染,形成“塑料岛”,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影响气候、海流等自然环境系统。
最后,塑料微粒对人类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微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后,可能引起肠胃等健康问题,对婴幼儿及孕妇更为危险。
三、缓解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缓解微塑料污染的措施应该多方面进行。
首先,减少和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政府和企业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鼓励城市采取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加强垃圾处置等措施。
同时,人们也应该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不再盲目追求方便快捷,提高垃圾分类、环保意识。
其次,减少洗涤衣物及化妆品使用。
人们在使用洗涤剂时,可以选择无塑料成分的产品,减少微塑料的进入;化妆品方面,可以选择包装有机质的产品。
最后,加强塑料回收利用。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海洋塑料污染是指塑料制品在海洋中的大量存在和积累,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而塑料制品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给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一、海洋塑料污染的来源海洋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陆源污染和海洋活动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塑料垃圾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海洋,其中包括城市垃圾堆填场、河流岸边的垃圾堆积等。
海洋活动污染则是指海洋中的船舶、渔船等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如船舶丢弃的塑料瓶、袋等。
二、海洋塑料污染的危害1. 危害海洋生物: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会误食或被缠绕,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例如,海龟、海豚、鲸鱼等动物会将塑料袋误认为水母而食用,造成消化道堵塞;海鸟会将塑料丝绳缠绕在身体上,影响飞行和觅食。
2. 污染海洋环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会漂浮在水面,影响海洋景观美观,同时也会阻碍船只航行,影响渔业生产和海洋旅游业发展。
3. 威胁人类健康: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会分解成微塑料颗粒,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类食物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微塑料还可能通过水源进入人类饮用水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应对海洋塑料污染的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各国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加大对非法倾倒塑料垃圾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提倡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使用可降解的替代品,如纸质袋、可降解塑料袋等。
3. 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数量。
4. 科技创新应用:加大对塑料垃圾清理技术和海洋环境修复技术的研发投入,探索更有效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方法。
四、个人应对海洋塑料污染的建议1.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水杯等。
海洋塑料垃圾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洋塑料垃圾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塑料垃圾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塑料垃圾日益严重的污染了海洋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
本文将探讨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1. 陆地来源:陆地上的塑料垃圾通过河流和湖泊等水系流入海洋。
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塑料垃圾,如塑料瓶、塑料袋等,由于乱扔、倾倒等不当处理方式,最终被冲刷至海洋中。
2. 海洋活动:渔业、航运和海上旅游等海洋活动也是海洋塑料垃圾的重要来源。
在渔业活动中,渔网等渔具的丢弃和损坏,以及渔船等航运工具产生的塑料废弃物,都会进入海洋。
此外,游客在海上旅游中所产生的塑料垃圾,也会被带入海洋。
3. 远洋航行:货船、油轮等远洋航行的船只,不仅会产生大量塑料垃圾,还会通过船舶事故和意外事件,如货物掉落、油污泄漏等,将塑料垃圾释放到海洋中。
二、海洋塑料垃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对海洋生物的威胁:海洋生物往往会误将塑料垃圾当作食物摄入,造成消化道阻塞、窒息甚至死亡。
此外,塑料垃圾中的化学物质,如邻苯二甲酸盐(又称鄰苯二甲酸鹽,常见缩写:DEHP)和儿茶酚(Bisphenol A,缩写:BPA)等,会对海洋生物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
2. 水质污染:海洋塑料垃圾会逐渐分解为微塑料颗粒,在水中悬浮、沉积,并吸附周围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这些微塑料颗粒会进一步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层级造成污染,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3. 破坏海洋栖息地:塑料垃圾对海洋栖息地的破坏也是无法忽视的。
沉积在海底的塑料垃圾会堵塞海底植被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此外,部分塑料垃圾会漂浮在水面上,导致浮游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圈。
三、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方法1. 提倡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塑料垃圾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2024年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范文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其中,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或颗粒,由于其难以降解、分布广泛且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已成为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就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危害以及如何应对这一严峻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
二、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 陆地源陆地源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大量塑料制品被丢弃在环境中,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作用,逐渐破碎成微塑料颗粒。
这些微塑料颗粒通过河流、雨水等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2. 海上活动海上活动也是海洋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船舶运输、渔业活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微塑料垃圾,如船只涂料剥落、渔具破损等。
此外,一些海上油田和船舶的排污也可能会释放出微塑料颗粒。
3. 空气传播除了陆地源和海上活动外,空气传播也是微塑料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
塑料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颗粒物,会随着大气运动被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最终沉降到海洋中。
三、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具有广泛的危害。
微塑料颗粒往往被误食或缠绕在海洋生物的身体上,导致其生理机能受损、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此外,微塑料还会吸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海洋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2. 破坏生态系统海洋微塑料的广泛分布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它们会与海洋中的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形成复合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微塑料还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遗传,对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构成威胁。
3. 对人类的影响海洋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食物链上。
许多海洋生物通过误食或吸附在体表的微塑料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人类的食物安全。
此外,微塑料在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持久性污染。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引言:随着人类工业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塑料垃圾的增加,尤其是微塑料的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第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洗衣过程中的纤维释放现代洗衣机中使用的合成纤维材料,如涤纶和尼龙,会在洗衣过程中释放微小颗粒。
这些纤维会通过洗涤水排入污水系统,最终进入海洋。
2.塑料碎片的分解当塑料制品进入海洋后,由于太阳、水流和风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大体积的塑料垃圾开始分解成微小的颗粒,即微塑料。
这些塑料垃圾可能是来自海洋上的船只、渔网、塑料容器等。
3.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塑料微珠许多个人护理产品,如洗面奶、牙膏和身体磨砂霜等,含有塑料微珠。
这些微塑料在沐浴过程中被冲刷到下水道中,最终进入海洋。
4.塑料漂流物的堆积海洋表面上的塑料漂流物是海洋微塑料的一个主要来源。
这些漂流物来自陆地上的垃圾堆、河流和城市污水排放。
第二部分: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对海洋生物的威胁海洋微塑料被误食,并可能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
当鱼类、鸟类等海洋生物误食这些微塑料时,它们对营养摄入的能力会降低,并可能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
这会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2.水质污染微塑料能吸附有机污染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如农药和重金属。
因此,海洋微塑料通过水体传播,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水质污染问题。
3.经济影响海洋微塑料的存在给渔业和旅游业带来巨大问题。
渔民可能会捕捉到含有微塑料的鱼类,这对渔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此外,受到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滩也会减少游客数量,导致当地旅游业受到影响。
第三部分:解决方案1.减少塑料使用量应大力推广减少塑料使用量的概念,通过使用可降解和可回收材料来替代塑料制品。
2.合理处理垃圾加强垃圾分类与回收管理,确保垃圾不进入海洋。
同时,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的投资,以确保垃圾能够有效处理和处理。
《2024年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范文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微塑料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微塑料作为海洋垃圾中的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其体积小、数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二、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 生产活动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环节都会产生微塑料。
例如,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因破碎、磨损等原因产生的微小颗粒,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因老化、破碎等原因产生的微塑料碎片。
2. 污水处理不当: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在处理废水时,由于技术和管理问题,部分微塑料可能随污水排放进入海洋。
3. 河流输入:河流是微塑料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之一。
沿岸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活动产生的微塑料,通过河流输入到海洋中。
4. 海上活动:海上运输、捕捞等活动中产生的微塑料垃圾,如船舶油漆剥落产生的微小颗粒、渔具和渔网破损产生的碎片等。
三、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微塑料因其体积小、颜色鲜艳等特点,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或与其发生接触。
误食微塑料的海洋生物可能因消化系统堵塞、营养不良等问题而死亡。
此外,微塑料上还可能附着有毒物质,对海洋生物造成二次污染。
2. 破坏生态系统:微塑料的广泛分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
它们可能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进一步加剧污染程度。
同时,微塑料还可能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迁徙,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3. 影响人类健康:海洋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海洋生物因误食微塑料而死亡或生病,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另一方面,人类在食用海产品时也可能摄入微塑料,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4. 环境污染:微塑料在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海洋“白色荒漠化”。
此外,微塑料还可能吸附其他污染物,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面对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2024年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范文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众多塑料污染形式中,海洋微塑料因其微小的尺寸和广泛的分布,正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危害。
二、海洋微塑料的来源海洋微塑料,顾名思义,是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
这些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陆地源:随着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或未经妥善处理而进入环境。
这些塑料垃圾在风吹、水冲、日晒等自然力的作用下逐渐破碎成微小颗粒,最终通过河流、雨水等途径进入海洋。
2. 海上活动:船舶运输、渔业活动等海上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也是海洋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例如,船舶涂料、渔具、漂浮的船只零件等在海洋中破碎成微小颗粒,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3. 海洋生物:一些海洋生物,如海鸟、海龟等,误食或与塑料垃圾接触后,其排泄物或尸体分解后产生的微塑料碎片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三、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微塑料因其微小的尺寸,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或与其发生接触。
这不仅会对海洋生物的生理机能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其繁殖和生存。
此外,微塑料还会吸附有毒物质,进一步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 生态毒性的潜在风险:微塑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吸附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3. 影响渔业产业:微塑料的广泛分布会附着在渔具、渔网上,影响渔业活动,甚至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
4. 破坏海洋环境:微塑料在海洋中积累,不仅影响海洋的视觉效果,还会破坏海底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四、结论综上所述,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广泛且危害巨大。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处理,以及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塑料制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海洋塑料污染。
海洋塑料污染指的是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海洋塑料污染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一、海洋塑料污染的原因1. 塑料垃圾的大量产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大部分塑料制品只能使用一次,之后就成为垃圾。
由于塑料的分解周期长达数百年,大量的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最终进入海洋。
2. 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许多地区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导致垃圾无法得到妥善处理。
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地区,垃圾往往被直接倾倒到海洋中,加剧了海洋塑料污染的程度。
3. 污水排放:塑料微粒也会通过污水排放进入海洋。
许多洗涤剂、洗发水和牙膏等产品中含有微塑料颗粒,这些颗粒在使用过程中会被冲洗到下水道,最终进入海洋。
二、海洋塑料污染的危害1. 生物危害: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许多海洋生物会误食塑料垃圾,导致消化系统受损甚至死亡。
此外,塑料垃圾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态系统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相互依赖。
海洋塑料污染会破坏这种平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塑料垃圾会阻塞海洋生物的呼吸道,影响它们的生存能力。
3. 经济影响:海洋塑料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塑料垃圾会降低海洋旅游业的吸引力,影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清理海洋塑料垃圾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增加了社会成本。
三、应对海洋塑料污染的措施1. 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政府应该加强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促进塑料垃圾的再利用。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该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2024年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范文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愈发显著。
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由于其难以降解的特性,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以期为减少微塑料污染提供参考依据。
二、海洋微塑料的来源1. 生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塑料颗粒,如化妆品、日用品中的微珠等。
这些微塑料颗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等途径进入海洋环境。
2. 渔业活动:渔网、渔具等在海洋中丢失或故意抛弃的塑料制品,经过风化和破碎后形成微塑料。
3. 垃圾排放:陆地上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在处理和运输过程中,部分塑料垃圾因风力、水流等作用进入海洋。
4. 自然环境中的破碎:大型塑料垃圾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破碎,形成微塑料。
三、海洋微塑料的危害1.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1)影响海洋生物:微塑料被海洋生物误食或缠绕,导致其消化系统受损、行为异常甚至死亡。
此外,微塑料还可能吸附有毒物质,对海洋生物造成二次污染。
(2)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微塑料的存在破坏了海洋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3)破坏栖息地:微塑料堆积在海滩、海底等地方,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影响其繁殖和生存。
2.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食物污染: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食物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一些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吸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2)水源污染:海洋微塑料污染还可能影响淡水资源。
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往往来自海洋,微塑料的污染可能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四、应对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严格的塑料生产和消费政策,限制微塑料的生产和使用。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
2.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鼓励使用环保材料。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塑料制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塑料制品的生命周期很长,而且不容易降解,因此,大量的塑料制品被排放到环境中。
其中,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
微塑料经常被风吹、水流推动到环境中的各处,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威胁,而且有可能进入人体食用的海产品中。
本文将分析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以及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在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自生活废弃物的微塑料。
废弃物是指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旧物等,大部分被处理成垃圾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
然而,这些处理方式并不能完全消除塑料碎片的存在,有一部分会通过废水排放到水源和海洋环境中。
其次,来自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的微塑料。
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塑料制品常常被大量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品会逐渐老化,部分会变成微塑料,并通过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进入海洋环境中。
再次,来自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微塑料。
这些地区人口较少,塑料消耗量较少。
然而,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塑料制品的使用依然非常广泛。
这些废弃物并不能完全被有效处理,因此部分进入了水源和海洋环境中。
影响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塑料会被海洋生物吞食。
微塑料与海洋生物的口径相同,很容易被误食。
微塑料被吞食后,可能会导致海洋生物的内脏被阻塞、食物摄入不足等问题,最终会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造成影响。
第二,微塑料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微塑料堆积在海洋环境中,不仅影响生物生存,而且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微塑料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当这些物质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后,很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第三,微塑料可能进入人体内部。
当人们食用海产品时,可能会食入其中的微塑料。
虽然微塑料在人体内并不容易分解,但目前尚不清楚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什么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与影响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与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生活中和工业活动中排放出了越来越多的微塑料,进而对大自然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微塑料不仅污染了我们的土壤、湖泊等土地生态系统,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损害。
本文着重分析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和影响,并提出未来应对微塑料污染的对策。
一、微塑料的来源1.家庭垃圾:我们很多日常用品都含有塑料,包括食品包装、洗发水瓶、纸巾外包装等等。
这些物品在家庭中使用后,很多人会将它们当作垃圾扔掉或者放入垃圾桶中。
这些垃圾最终会通过城市排水系统被排放进入河流或海洋。
2.渔业活动:与塑料制品有关的所有活动,包括渔网、捕鱼工具等都会存在塑料制品。
这些塑料制品可能会在捕捞过程中丢弃或脱落,最终进入海洋。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法规不完善,捕捞活动的规范程度较低等原因,导致塑料制品进入海洋的数量非常庞大。
3.塑料制造业的排放:塑料制造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会含有微塑料颗粒,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周边的土地和海洋中去。
一些塑料制造业专门把这些废弃物排放进入海洋中去,这样不仅不对环境负责,而且增加了微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
4.城市排水系统:城市中的排水系统是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时产生的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清洁工作或者天然排水系统直接进入海洋。
一、微塑料的影响1. 影响海洋生物:微塑料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凶猛和广泛的。
海洋生物可以将微塑料误认为是食物吞下去,进而导致悲剧的结果。
一些微塑料会在海洋生物的体内积累,从而增强它们身体中的有毒污染物量。
据统计,许多海洋哺乳动物、鱼类,以及微小的浮游生物等都已经受到了微塑料污染的影响。
2. 破坏海洋食物链:微塑料污染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平衡。
当海洋生物将微塑料误认为是食物吞下去,它们被称为前线消费者。
接下来,繁殖的生物会将微塑料和有毒物质传递到海洋生物链上,进而基本上影响到所有的海洋生物。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危害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危害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维系着全球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就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危害展开探讨。
### 微塑料的来源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原生微塑料,另一类是由大块塑料制品在环境中分解而来的次生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渠道:1. **塑料垃圾直接排放**:人类生产和使用的塑料制品大量进入海洋,经过风化和光照等作用逐渐分解成微塑料。
2. **洗衣过程中的纤维释放**:洗涤衣物时,合成纤维如涤纶会释放微小的纤维颗粒,进入污水系统最终流入海洋。
3.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塑料颗粒**:一些洗面奶、牙膏等产品中含有微塑料颗粒,使用后被排放到水体中。
4. **塑料制品磨损**:海洋中的塑料制品在搁浅、摩擦等过程中会释放微塑料颗粒。
###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危害海洋微塑料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危害海洋生物**:微塑料颗粒往往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生物内部堆积大量塑料颗粒,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
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因为误食微塑料而死亡。
2. **破坏生态平衡**:微塑料的存在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方面,微塑料会影响浮游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微塑料的存在也会影响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
3. **传播有害物质**:微塑料表面会吸附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一旦被海洋生物吞食,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食物链,对生物体健康造成威胁。
4.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微塑料的存在影响了海洋的光照透过率、水质透明度等,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影响海藻的光合作用、影响珊瑚礁的生长等。
### 应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措施为了减轻海洋微塑料污染带来的生态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塑料制品生产、使用和处理的监管力度,规范微塑料的使用和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制品由于加工容易,价格较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科研和日用品等多个领域中,使用量巨大[1]。
但塑料制品化学性质稳定,普遍耐腐蚀且难以被生物降解,导致其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至几千年而不消散,从而引起塑料垃圾的不断累积[2]。
生活中一些没有被妥善处置的塑料垃圾会直接,或者以碎片、微粒的形式进入并长期存在于海洋中,随海水运动进行远距离的迁移,引起全球范围的海洋塑料污染[3]。
这些残留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裂解,形成粒径小于5mm或1mm甚至纳米级的微塑料[4],而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5]。
微塑料包括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前者是在生产中被制成微米级的微塑料颗粒,后者则是大型塑料、合成纤维等经过光照、高温及土壤磨损等环境作用后分裂或降解形成的[6]。
海洋微塑料数量多、分布广、不易降解且极易随海水迁移[7]。
截止至2016年的数据统计表明,海洋中已经积累了约3.5万吨的微塑料[8]。
由于微塑料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表面会附着微生物等的特点,使其能强有力得富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从而成为众多海洋污染物的载体[1],所以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比大型塑料大得多[9]。
1微塑料的来源据统计,海洋中的塑料碎片中有75%~90%来自陆地,其余的10%~25%则直接来自海洋[10]。
根据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的分类,其来源也有所不同,但调查发现在人类居住较密集的地区,往往微塑料的污染会更加严重,有力地说明了人类活动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11]。
1.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的微塑料主要是指塑料微珠和纺织纤维等。
有市场调研[2]表明,年龄在20~45岁的大部分受访者日常生活中均使用洗面奶,而添加在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塑料微珠,会随着洗浴污水流入下水道,从而进入水循环系统[12]。
由于目前全球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有限,难以保证这些塑料微粒能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完全被过滤下来,所以部分微塑料会随污水进入海洋环境。
而来源于日常衣物、地毯等纺织品清洗的纤维,由于尺寸较小,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污水处理系统而进入河流和海洋中,因此家用洗衣机也成为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2]。
但在海洋初生微塑料污染中,合成化纤衣物才是主要来源,塑料微珠的污染源也只占主要微塑料的2%[13]。
1.2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米级塑料也是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之一,包括了大块塑料在制造、使用以及保存等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如汽车轮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纺织印染厂中衣物的制造和印染过程中而产生的微纤维[2]。
这些微塑料会随着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处理,由于难以过滤处理而最终可能汇入淡水河流和海洋中。
1.3塑料垃圾的倾倒塑料垃圾的直接倾倒无疑是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首要源头,这些主要源自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塑料污染物。
据《科学》杂志报告,2016年全球约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制造了近3亿吨塑料垃圾,其中900万吨左右的塑料垃圾直接或间接地被排入海洋[1]。
由于海水养殖中使用了大量的聚苯乙烯漂浮装置,也增加了海洋塑料垃圾的可能来源。
据美国官方统计,每年约30000多万磅的塑料渔具污染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渔船和商船倾倒,其中塑料包装就占比约16%[1]。
这些塑料垃圾会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例如在水流、风力等的作用力下,塑料会被风化、脆化、裂变而形成更小的颗粒。
由于沙滩比热低、升温快,光氧化速率更快,残留在沙滩附近的塑料更易于其他塑料垃圾裂解而产生次生微塑料[11]。
2微塑料的危害微塑料由于体积小、质量轻,主要分布在水体表层,但近海岸的海滩和水底深积物中也会有所分布[14]。
因为微塑料的形状、大小与一些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比较相似,因此容易被小型鱼类或无脊椎动物误食。
而较大型生物则通过捕食小型鱼类间接摄入微塑料,并通过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进而可能导致最终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都处于受到微塑料污染的危险中[15]。
需要注意的是,微塑料的危害不仅是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时也包括了微塑料含有添加剂的毒害作用,以及从海水中吸附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害作用[3,16]。
2.1微塑料对生物的单独毒性效应由于微塑料大小、形状和颜色与普通海洋动物的食物相似,海洋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在摄食过程中很难将微塑料与其他食物颗粒区分开来,所以在摄食过程中容易将微塑料一同摄入体内,从而造成微塑料的误食[16,17]。
微塑料被海洋动物误食后,会通过划伤和阻塞动物的消化道,影响系统平衡和正常代谢等的方式降低动物身体机能[15],如粒径小的微塑料能够进入鱼的肝脏,引发肝脏炎症进而影响脂质和能量的代谢,造成脂质的累积[18]。
微塑料还可能导致组织病变与炎症反应、干扰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降低鱼类的存活率等[19]。
飘浮在海水中的微塑料对太阳光的遮挡和反射作用也会阻碍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的积累,从而降低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15]。
因本身重力较大,或因吸附了有机、无机污染物质而使得其重力明显增加的微塑料,沉积在海底后,也会直接威胁海底生物的生存,如深海里的海参会对微塑料进行直接摄食等[20]。
2.2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微塑料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易于与环境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21]。
有研究表明,微塑料会从海洋环境中吸附一些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江秀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随着海洋中塑料制品的不断累积,海洋塑料污染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被称为海洋PM2.5的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的海洋污染物,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
本文综述了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塑料垃圾的倾倒,阐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单独及联合毒性效应,对目前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做出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微塑料;来源;危害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7-0276-02作者简介:江秀萍(1996—),女,广东梅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新兴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疏水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多环芳烃等,同时还会吸附一些如铅、锌、铜等的重金属[3]。
由于微塑料强大的吸附特点,部分材质的微塑料会在其表面富集高于环境浓度百万倍的污染物[22]。
而当生物摄取这些微塑料后,表面吸附的污染物及其本身含有的添加剂就会逐渐释放出来,并在生物体内转移,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存[15,23]。
例如在塑料的降解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等塑化剂,不仅影响动物的繁殖,损害甲壳类和端足类的发育,甚至会诱发遗传畸变[24]。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当微塑料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改变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影响正常的生殖和发育[25]。
随着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加剧,微塑料通过海洋食物链的传递、累积及放大,终将威胁到人类直至整个生物圈[11]。
3结语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不断加剧,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及使用国家,也是海洋塑料垃圾的排放大国之一,所面临的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问题无疑更加严重[21]。
但由于目前的治理技术还不够成熟,通过打捞塑料的方式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理,所以在源头上防治塑料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力度。
如禁止塑料微珠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中的添加;限制公众对塑料袋的使用范围和数量;对垃圾进行分类,尤其要加强对大型塑料废品的回收利用和集中处理,而今年从上海开始实行的垃圾分类正是一个好的开端。
2)企业或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可完全降解塑料的生产方法。
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可生物降解塑料,却不能完全降解,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使用的普通塑料。
但也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应用,同时加快研发可快速完全降解的新型塑料,或者进一步发展能够完全降解塑料的溶液或处理工艺等。
3)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政府和媒体等的大力宣传,加强社会对微塑料污染危害性的认识,让公众主动并积极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尤其是对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参考文献院[1]陈斌.海塑料微粒来源分布与生态影响研究综述[J].环境保护科学,2018,44(2):90-97.[2]许霞,侯青桐,薛银刚,等.污水厂中微塑料的污染及迁移特征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393-4400. [3]陈斌.海洋环境微塑料生态效应影响研究[J].环境与发展, 2018,30(3):33-37.[4]章海波,周倩,周阳,等.重视海岸及海洋微塑料污染加强防治科技监管研究工作[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0): 1182-1189.[5]王菊英,林新珍.应对塑料及微塑料污染的海洋治理体系浅析[J].太平洋学报,2018,26(4):79-87.[6]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pollution on soil ecosystems[J].[7]何蕾,黄芳娟,殷克东.海洋微塑料作为生物载体的生态效应[J].热带海洋学报,2018,37(4):1-8.[8]李莹莹.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法律问题初探[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1):70-76.[9]赵淑江,王海雁,刘健.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9,33(3):84-86.[10]Andrady A L.Microplastic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1,62(8):1596-1605.[11]殷岑,魏梦碧,刘会会.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8,10(6):1-11.[12]刘锋平,董晓杰,董兵,等.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中塑料微珠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33(12):1114-1116.[13]合成化纤衣物是海洋塑化污染的主要来源[J].纺织科技进展,2017(4):34.[14]伍珊.海洋微塑料污染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9):191-193.[15]贾芳丽,孙翠竹,李富云,等.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18(2):146-154.[16]薄军,陈梦云,方超,等.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37(4):594-600. [17]Shaw D G,Day R H.Colour-and form-dependent loss ofplastic micro-debris from the North Pacific Ocean[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94,28(1):39-43.[18]Ward J E,Shumway S E.Separating the grain from the chaff:particle selection in suspension-and deposit-feeding bivalve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2004,300(1-2):83-130.[19]武芳竹,曾江宁,徐晓群,等.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J].海洋学报,2019,41(2):85-98. [20]张霭琦.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特征及对生物的影响[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28-129.[21]徐向荣,孙承君,季荣,等.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生态和健康危害研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03-1011.[22]Hirai H,Takada H,Ogata Y,et anic micropollutants inmarine plastics debris from the open ocean and remote and ur ban beaches[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1, 62(8):1683-1692.[23]孙晓霞.海洋微塑料生态风险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6):560-566.[24]Oehlmann J,Schulte-Oehlmann U,Kloas W,et al.A criticalanalysis of the biological impacts of plasticizers on wildlife[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09,364(1526): 2047-2062.[25]Meeker J D,Sathyanarayana S,Swan S H.Phthalates and otheradditives in plastics:human exposure and associated health out comes[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09, 364(1526):2097-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