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合集下载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 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 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 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5)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修辞手法大全(含例子)

修辞手法大全(含例子)

70种修辞手法介绍:1. 比喻-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都出现。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用“是、成为、变成”等词连接。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借喻隔阂。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情感、语言等。

比如“大海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3. 夸张- 扩大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缩小夸张:把事物往小、少、慢等方面夸张。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4. 排比- 句子排比:多个句子结构相似。

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 短语排比:如“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

5. 对偶-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关。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串对:上下句意思连贯,有承接、递进等关系。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反复- 连续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

如“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8.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如“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实际意思是那条街热闹。

- 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例如“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意思是字典是良师益友。

(完整版)修辞手法大全

(完整版)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1.比喻:1、定义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常用的十种修辞手法

常用的十种修辞手法

常用的十种修辞手法
常用十种修饰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比喻
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

例句: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2.拟人
把事物赋予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例句:风儿轻轻拂过树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

例句:他的食量惊人,一顿能吃下五个大汉堡!
4.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例句: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烈日炎炎,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为了人民的安宁而默默奉献。

5.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

例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这里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6.设问
自问自答,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强调自己的看法。

例句:你知道吗?为什么大海如此深邃?那是因为它容纳了无数的秘密和故事。

7.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例句: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吗?
8.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

例句:他的文笔犀利,被誉为当代的鲁迅。

9.反复
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段落。

例句: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

10.对比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例句:他的外表看似粗犷,但内心却细腻如丝,这种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8种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借代、设问、反问、引用、双关、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用典、呼告、通感、反语、互文、寄寓。

具体作用如下:1、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

2、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4、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5、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7、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9、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10、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11、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12、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13、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是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答题方法:言简意丰,以简洁的文字营造了+意境,表达了+思想感情。

14、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直接呼唤,并且和他说起话来的修饰手法。

作用: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15、通感: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16、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17、互文:互文,也叫互辞,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18、寄寓: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集中表现。

有托物(事/人)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人)抒情等多种方式。

常用的修辞手法列举

常用的修辞手法列举

常用的修辞手法列举常用的修辞手法列举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常用的修辞手法列举,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用修辞手法列举:1、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2、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又称:顺拈)。

一些常用的修辞用法:(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搜索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最全修辞手法集锦,赶紧收藏起来

最全修辞手法集锦,赶紧收藏起来

最全修辞手法集锦,赶紧收藏起来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
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2、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1、比喻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常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

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01
例: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02
五、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有的人
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
例: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02
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
01
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我摸摸那条棉被……,简直象纸一样单薄。 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01
例: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不行么?
添加标题
02
01
种类 1、特征代本体。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志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作借体。 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2、专名带泛称 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事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 如:来“两杯龙井”。 4、部分代替整体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5、具体代替抽象 如:枪杆子里出政权。
比喻的运用
(二)用来说明事理。运用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
如:(文章)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 。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下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6、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7、比喻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做、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8、拟人比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的描写方法。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9、夸张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10、衬托衬托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修辞手法大全77875

修辞手法大全77875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 ……却…… ……然而……2。

假设关系如果……就……、假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3。

(完整版)四种修辞手法

(完整版)四种修辞手法

四种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特点:把…比作…)1)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2)银杏树的叶子好像一把把小扇子。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4)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起了歌谣。

2)小树在跟小朋友们招手。

3)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2)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3)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特点:三句或三句以上句式一样的语句)1)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文思,启人心智;可以积淀学养,激发思考,指点迷津;还可以润泽心灵,陶冶情操,构筑精彩人生。

2)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搏;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总共63种:一、比喻类:1. 直接比喻。

2. 隐喻。

3. 暗喻。

4. 拟人。

5. 拟物。

6. 比拟。

7. 比喻。

8. 借代。

9. 象征。

10. 比兴。

11. 对比。

12. 对仗。

二、排比类:13. 词语排比。

14. 句式排比。

15. 对仗排比。

16. 修辞排比。

17. 修辞对比。

三、夸张类:18. 夸张。

19. 夸大。

20. 夸张法。

21. 夸张手法。

22. 夸张修辞。

23. 夸张表达。

24. 夸张修辞手法。

25. 夸张手法运用。

四、反问类:26. 反问。

27. 反问句。

28. 反问修辞。

29. 反问疑问。

30. 反问疑问句。

31. 反问疑问修辞。

32. 反问疑问手法。

五、夸比类:33. 夸大比喻。

34. 夸大修辞。

35. 夸大手法。

36. 夸大修辞手法。

37. 夸大修辞技巧。

六、设问类:38. 设问。

39. 设问句。

40. 设问疑问。

41. 设问疑问句。

42. 设问疑问修辞。

43. 设问疑问手法。

44. 设问疑问句式。

45. 设问疑问修辞手法。

七、对比类:46. 对比。

47. 对比句。

48. 对比修辞。

49. 对比手法。

50. 对比疑问。

51. 对比疑问句。

52. 对比疑问修辞。

53. 对比疑问手法。

八、夸张类:54. 夸张。

55. 夸张修辞。

56. 夸张手法。

57. 夸张修辞手法。

58. 夸张修辞技巧。

59. 夸张句。

60. 夸张句式。

61. 夸张语气。

62. 夸张修辞语。

63. 夸张修辞表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修辞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性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让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感人。

以下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大全。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使原本抽象、晦涩的事物更加形象、易于理解。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语言更有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借代:用与原义不同的词代替实际的说法,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4. 修辞问答:即反问,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否定回答来肯定所要表达的意思。

5. 重复:重复一个词或词组,让读者注意到所强调的意义。

6. 排比:用相似或对立的词、词组或句子结构,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节奏感。

7. 对比:用两个或多个事物来做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8. 夸张:为了达到强调的效果,将某一事物描述的极为夸张,让读者更容易被吸引。

9. 暗示:通过一些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行推理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10. 措辞巧妙:通过精妙的语言运用,让原本平淡的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的眼眸。

这句话用了比喻,把女子的眼睛比作一池深水,来表达女子的美丽。

12. 其貌不扬的老汉居然一下子跳跃到了冠军的位置。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老汉变得有血有肉,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13. 吃到了生活的苦头,咀嚼着成功的滋味。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苦头和滋味来代替困难和成功,使语言更加生动。

14. 你认为你能做到吗?这样的问题你肯定回答不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问答的手法,以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所要表达的意思。

1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句话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使读者更加注意到“可以燎原”这句话的强调。

16. 他像一个鬼魅一样,悄悄地溜掉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的形象和鬼魅相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17. 我已经等了你半个世纪,你却还是没有来。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等待的时间夸大到半个世纪,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大全包括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等。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二、修辞手法详解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用一种事物来描述另一种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例如:明喻:“她的笑容像一朵花。

”暗喻:“她的笑容是花朵般的美丽。

”借喻:“她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

”2. 比拟比拟是将一个事物赋予人的情感或行为,或者将人或人的行为赋予给事物,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例如:拟人:“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拟物:“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跳跃着。

”3. 借代借代是指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来代替另一个事物的整体或部分,以达到形象表达的效果。

例如:“红领巾来了。

”(用红领巾的特征来代替少先队员)4. 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特征,强调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

例如:“他激动得眼泪都快流成河了。

”5. 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语句来表达相应的意思,以达到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的效果。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6. 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语意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

例如:“天空是星星的世界,大地是植物的世界,海洋是鱼类的世界。

”7. 反复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情感,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复可以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例如:“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高尔基《海燕》)8. 设问设问是为了强调某个问题或答案,明知故问的一种修辞手法。

常用八种修辞手法

常用八种修辞手法

常用八种修辞手法八大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例句: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汁的苹果。

2、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公园里的花开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3、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例句: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句:母爱是写在脸上的笑容,母爱是日常的唠叨,母爱是彻夜难眠的牵挂。

5、反复:反复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句: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

6、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8、反问:反问是修辞手法,作用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句: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修辞手法12种

修辞手法12种

修辞手法12种大家们,以下是常见的十二种的修辞手法,快来学习学习:1. 比喻:就是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拿来对比,这样能说得更生动嘛,比如说"他这人就是我们班的百科全书"。

2. 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看起来就更栩栩如生了,比如说"风儿悄悄地拂过我的脸蛋"。

3. 夸张:就是把某个事物描述得夸大或缩小,突出它的特点,比如说"我等了你一辈子"。

4. 对比:就是把两个差距很大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这样那个差距就更明显了,比如说"他从前是个穷光蛋,现在倒好成了大富豪"。

5. 排比:连续用几个结构一样的句子或短语,能增强语气,比如说"我要努力学,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6. 设问:提出个问题但不一定要回答,就是想引导你思考,比如说"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吗?"7. 反问:提个明知故问的问题,就是要强调某个观点,比如说"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8. 对偶:两个结构相似又相互对应的句子或短语,比如"一组一对,同心协力"。

9. 象征:用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一般有深层含义,比如"白鸽象征和平"。

10. 双关:一个词或句子有两重意思,既直接的,又有比喻的,比如"你这文章写得'好',好到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11. 讽刺:用带讽刺意味的语气去批评或揭露某个人或事,比如"他真是'善良',从不肯为别人付出点什么"。

12. 省略:故意省略掉一些词语或句子,让读者自己去猜,比如"他看了看表,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去干什么?)。

大家看完是不是觉得,这些修辞手法在各种场合都很管用,能让语言更生动有趣,更有力量。

史上最全修辞手法大全

史上最全修辞手法大全

史上最全修辞手法大全1 比喻⑴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⑶比喻的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

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同类比较)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表示想象)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表示列举)2 比拟⑴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时常使用建辞脚法大齐之阳早格格创做1、比圆依据奇像战设念,抓住真量分歧真物之间的相似面,用一种真物去形貌所要表示的另一真物的建辞办法喊比圆.正在文教做品中,比圆不妨形传神;正在政论文中,可使讲理浅隐易明.比圆是一种使用最为广大的建辞要收.比圆明隐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量)如(喻词汇:像、似、若、犹、佳像、好像)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汇:成、形成、成为、当做、化做)乙.明喻正在形式上是相似闭系,暗喻则是相合闭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量取比圆词汇皆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青云之志!(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2)只睹黑浪翻滚,产死一讲二丈多下的红色少乡.《瞅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静夜思》2、比较把物当做人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去道去写的一种建辞要收.比较不妨分为拟人战拟物二种.比较不妨寓情于物,借物抒情.(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咱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战咱们所有睡眠,战咱们所有起床.《金色的草天》(2)牺牲正在洪流的狞笑声中迫近.《桥》(3)那少少的柔硬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好,那么自然.有二三枝特天少的,垂正在火里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火鸟站正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火也唱战着,收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火人家》(4)搞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5)蜡炬成灰泪初搞.(拟人)3、借代不间接道出要道的人或者真物本本的称呼,而借用战该人或者该真物稀切相闭的人或者真物的称呼去代替的一种建辞要收.借代可使道话局里明隐,变更道法,预防道话直黑,还可使道话简练、含蓄.(1)一群泪痕谦里的黑收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足视着,视着……《十里少街支总理》(2)尔正瞅得出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充谦朱绿色的花纹,呼扇着翅膀慢慢降下.《搁风筝》(3)他开初教养“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佳帮手.《鲁滨孙飘流记》4、夸弛用近近超出客瞅现真的道法去渲染强调真物的某一特性的建辞要收.夸弛既不妨对于真物夸大降级,也可对于真物缩小降级.夸弛不妨渲染气氛,超过真物的特性,巩固语势,加强幽默感.(1)那天然,“棒挨狍子瓢舀鱼,家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2)假若不那泉,济北定会拾得一半的好.《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肥,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4)鹤收三千丈,缘忧似个少.("三千丈"为夸大夸弛)(5)芝麻粒女大的事,不必搁正在心上.("芝麻粒女"是缩小夸弛)(6)太阳刚刚一出去,天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真物"出去"取后一真物"下火"夸弛到险些是共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弛办法为超前夸弛)※5、拈连利用上下文语义的闭联,把适用于彼真物的词汇语逆势拈去巧妙天连用到此真物上的一种建辞要收.拈连不妨使道话新颖、特殊,活泼、自然,往往不妨进止物的表面引到真物的真量.(1)尔合上书籍,吐了一心唾沫,佳像把所有的聪慧皆吞下去了.《盗读记》(2)人们如许期视车子能停下去,期视时间能停下去.《十里少街支总理》(3)尔把那个女孩道的话写给他:“鱼游到您的纸上去啦!”他笑了,笑得那么苦,他接过笔正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尔的内心.”《鱼游到了纸上》※6、移便二项真物相闭联,道述中将本形貌此一真物的建饰语移去形貌另一真物的性状的建辞要收.移便不妨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致之中,使人感触情景接融,巩固道话的抒情气氛.(1)一排排大雁遁上黑云,洒下一阵阵温温的吩咐.《听听,秋的声音》(2)每条岭皆是那么温柔……《林海》(3)功恶的子弹还正在威胁着娇老的“战仄之花”.《一个华夏孩子的呼声》※7、转品正在特定的道话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汇的词汇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汇的建辞要收.转品不妨使道话局里、死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不妨使句式整齐匀称,巩固道话的表黑效验.(1)尔念让母亲试试陈,她一定会下兴的.《荔枝》(2)母亲一睹荔枝,脸坐刻重下去:“您财主了怎么着?那样贵的物品......”《荔枝》(3)秋风又绿江北岸,明月何时照尔还.《泊船瓜州》8、对于奇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共、以相闭的二个句子或者短语对于称排正在所有,表示差异、相闭或者贯串意义的建辞要收.对于奇给人的好是多圆里的:音韵好,节奏好,均衡好,对于称好.(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天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黑.《开国大典》(2)正在朦胧的寂静中,玉坐着那棵黑桦,正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明的雪花.《黑桦》(3)随风潜进夜,润物细无声.《秋夜喜雨》9、排比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真量稀切相闭、结构相共或者相似、语气普遍的短语战句子接连道出去的建辞要收.排比给人以气魄畅达,节奏明隐,情感炽热之感.(1)漓江的火真静啊,静得让您感觉不到它正在震动;漓江的火真浑啊,浑得不妨瞅睹江底的沙石;漓江的火真绿啊,绿得好像那是一齐无瑕的翡翠.《桂林山火》(2)人们皆爱秋天,爱她的天下气爽,爱她的云浓日丽,爱她的香飘四家.《尔的“少死果”》(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斜坡铲仄,哪里要把直度改小,皆要通过勘察,举止粗细估计.《詹天佑》※10、回环利用词汇序回环往复,表示二种真物或者事理的相互闭系的一种建辞要收.回环虽然正在意义上前后不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效率隐而易睹.(1)那样的山盘绕着那样的火,那样的火倒映着那样的山.《桂林山火》(2)是的,保住了那黄土,咱们才有那绿树,有了那绿树,咱们才保住了那片土.《青山不老》(3)那样越垦越贫,越贫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便越去去越多,果而黄河决心、改讲的次数也便越去越一再.《黄河是何如变更的》※11、层递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者短语去表黑真物性状的大小、少短、下矮、沉重、深浅等圆里的层层递降或者递降的意义的一种建辞要收.条理之效验是层层加强,条理浑晰,逻辑周到.(1)如果您独自驾舟环绕天下旅止,如果您只可戴一般物品供自己娱乐,您会采用哪一般?一幅优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籍,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仍旧一只心琴······《走遍天下书籍为旅》(2)咱们姐弟几个皆很下兴,购种、翻天、支获、浇火、出过几个月,居然支获了.《降花死》(3)小心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陈绿色,近一面的呈翠绿色,再近的呈朱绿色,一层又一层,末尾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可爱的草塘》12、单闭正在特定的道话环境里,利用止语的音义闭系,表面上道的是一种意义,本量上道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道的具备单重意义的建辞要收.单闭不妨使语义含蓄,其传播的止中之意、言中之意,耐人觅味,收人深省.(1)您念四里为乌洞洞的,还阻挡易碰壁吗?《尔的伯女鲁迅先死》(2)什么皆不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十足,包罗那些锋利的斧头.《一个小乡村的故事》(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果为他瞅睹火车前进目标的左里,正在一棵下大的黑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收展起去.《黑杨》※13、婉直不直道,或者闪烁其词汇、或者拐直抹角,用坦率含蓄的话表示自己要道的良心的建辞要收.婉直以朦胧代替直止,给人以含蓄取深重之好感.(1)他回过头去对于巫婆道:“不可,那个女人不漂明,河伯不会谦意的.贫苦您去跟河伯道一声,道尔选个漂明的,过几天便支去.”道完他喊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西门豹》(2)她进去了,便再也出回去.《秋天的吊唁》(3)随后,她给尔读了纸条上的留止:“汤米,尔要到另一个天下去歌唱.”《存心灵去倾听》14、衬托为了超过主要真物,用相似的、相闭的或者差异的真物做背景加以陪衬的一种建辞要收.将人、物、事搁正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接融,那背景也便有了情.(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底下是海边的沙天,皆种着一视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脚捏一柄钢叉,背一匹猹竭力天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遁走了.《少年闰土》(2)天热极了,下着雪,又快乌了.那是一年的末尾一夜──年夜.《卖洋火的小女孩》(3)刚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进眼帘.夏天的炎热好像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皆形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粗灵一般正在上头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5、对于照把二种相互对于应的真物或者共一真物的分歧圆里并列正在所有产死明隐的对于比的一种建辞要收.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创造不共,各自的特性便皆得到了强调.(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效率却很大很大.《战时间赛跑》(2)共样的讲理,齐国人正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佳佳天处事,一到楚国,便搞起匪贼去了,也许是二国的火土分歧吧.《晏子使楚》(3)为群众便宜而死,便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认真,替抽剥群众战压迫群众的人去死,便比鸿毛还沉.《为群众服务》※16、迭现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里、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局里形貌出去的一种建辞要收.迭现不妨使局里明隐,如历历正在目,既巩固视觉局里,又能巩固听觉、嗅觉、触觉等圆里的体验力.(1)他正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摆摆的银项圈.《少年闰土》(2)大的、小的、花的、乌的、有的站正在树枝上喊,有的飞起去、有的朴翅膀.《鸟的天堂》(3)它们翻滚着,环绕胶葛着,拥挤着,厮咬着,俯尾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去.《黄河魂》※17、摹画把人或者真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真天摹写出去的一种建辞要收.简直化、局里化、明隐化,如闻其声、如睹其形、如临其境.巩固道话艺术的熏染力.(1)沙沙沙,沙沙沙.秋雨女人正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直.《笋芽》(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躲了佳暂的大饱重重天敲了起去《笋芽》(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条理多得险些易以辨别,有朱绿、翠绿,有浓青、金黄,也有火普遍的颜色.《山雨》18、反复重复使用共一词汇语、句子或者句群的一种建辞要收.使用反复不妨加强语势,抒收热烈情感,分浑文章脉络、层此,巩固道话节奏感.(1)一百五十里是草本,再走一百五十里,也仍旧草本.《草本》(2)再睹了,亲人!再睹了,敬爱的土天!《再睹了,亲人》(3)永近那么杂净,永近那么活泼,永近那么明隐,冒,冒,冒,佳像永近不感触疲累,惟有自然有那样的力量!《趵突泉》19、设问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天注意战思索,接着自己回问问题,或者问而不问的一种建辞要收.反复不妨超过文章的中心,强调某种瞅面,抒收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死动活泼,波澜起伏.(1)分歧的动物为什么着花的时间分歧呢?本去,动物着花的时间,取温度、干度、光照有着稀切的闭系.《花钟》(2)然而是懒的人怎么会知讲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3)假若自然界果然不灰尘,咱们将里临何如的请形呢?《假若不灰尘》20、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粗确的意义,文而不问,问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建辞要收.反问可巩固道话的力量,把决定的意义表黑得越收明隐,无可置疑.(1)但是即日,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即日,您怎么降泪了呢?《再睹了,亲人》(2)日出江花黑胜火,秋去江火绿如蓝.能不忆江北?《江北佳》(3)尔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那样的夜早了,还道得上什么挨鱼!《贫人》※21、舛互对于真物既局部肯定,又部分可定;或者既局部可定,又部分肯定.瞅似悖于事理真则切合常情.舛互的效率正在于强调近乎冲突对于坐之中的某一圆里,使之更为醉目、超过,以期给读者留住深刻的影像.(1)初进草本,听不睹一面声音,也瞅不睹什么物品,除了一些忽飞忽降的小鸟.《草本》(2)起初是齐场寂静,只听睹炮声,只听睹国旗战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厥后,每一声炮响,齐场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开国大典》22、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止、典故等)去普及道话表黑效验,分二种.效率:使论据确凿充分,巩固道服力,富开收性,而且道话粗炼,含蓄典俗.明引(间接引用)孔子曰:「三人止,必有尔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暗引(间接引用)波折乃乐成之母,您千万不要气馁.23、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接通的情绪局里,以一种感觉去形貌表示另一种感觉的建辞办法.效率:通感的使用不妨支到令人回味无贫的效验,其表黑效率是无可代替的.它能化抽象为局里,让读者更佳天明黑;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歉富的奇像;它能形形色色,止文活泼;它能准确表黑,含意少近;它能充溢诗文的意境,形成特殊的艺术好.微风过处,支去缕缕浑香,好像近处下楼上苍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浑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做家将二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最新整理)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最新整理)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5)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5)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古井》(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5)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6)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拈连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

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窃读记》(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十里长街送总理》(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6、移就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

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

《听听,秋的声音》(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7、转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

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荔枝》(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荔枝》(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8、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

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开国大典》(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9、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我的“长生果”》(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10、回环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

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

(1)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桂林山水》(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

《青山不老》(3)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层递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深浅等方面的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层次之效果是层层强化,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走遍天下书为旅》(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可爱的草塘》12、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言语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说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

双关可以使语义含蓄,其传递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白杨》※13、婉曲不直说,或闪烁其词、或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自己要说的本意的修辞方法。

婉曲以模糊代替直言,给人以含蓄与深沉之美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秋天的怀念》(3)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用心灵去倾听》14、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

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卖火柴的小女孩》(3)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

夏天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

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5、对照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发现差别,各自的特征便都得到了强调。

(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

《和时间赛跑》(2)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子使楚》(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服务》※16、迭现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形象描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迭现可以使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既增强视觉形象,又能增强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力。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少年闰土》(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

《鸟的天堂》(3)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黄河魂》※17、摹绘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具体化、形象化、鲜明化,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1)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曲。

《笋芽》(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颜色。

《山雨》18、反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

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分清文章脉络、层此,增强语言节奏感。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3)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19、设问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花钟》(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假如没有灰尘》20、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