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_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大英百科全书》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
费孝通先生治学严谨,事必躬亲。他的治学特点被概括为六个字:脚勤、脑勤、笔勤。社会学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运用资料进行分析,一种是在实地调查,费孝通先生选择后者。1935年夏,青年社会学者费孝通和同是社会学者的新婚爱人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实地考察。社会学实地考察,当年中国鲜有人为。
二、《乡土中国》的内容大意
乡土中国》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社会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主要章节有:
《乡土本色》 ----乡土性,对土地的依赖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乡土社会没有文字下乡的环境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乡土社会的关系《家族》《男女有别》----乡土社会的社群
《礼治秩序》《无讼》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社会的四种权利
《血缘和地缘》----乡土社会的关系特性
《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行事依据的不同
三、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角度分析本书
1、实地调查。
例如:我在江村和禄村调查时都注意过这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 ---- 《血缘和地缘》
云南乡下有一种称上[贝宗]的钱会,是一种信用互助组织。我调查了参加[贝宗]的人的关系,看到两种倾向,第
一是避免同族的亲属,第二是侧重在没有亲属关系的朋友方面。 ---- 《血缘和地缘》
作者通过对江村和云南乡下的调查来说明实际问题。
2、比较。
例如: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我说了不少关于“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的话,目的是在陪衬出“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特点来。 ----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文字下乡》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文字下乡》
作者通过比较乡下孩子与教授的孩子、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来说明乡土性。
3、文献法
例如: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因之,他不能象耶稣一样普爱天下,甚至而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
上帝的饶赦——这些不是从自我中心出发的。孔子呢?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差序层次,孔子是决不放松的。----《差序格局》
孙末楠在他的名著Folk ways开章明义就说: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实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从欲望到需要》
作者引用孔子和孙末南的文章来解释差序格局和欲望。
四、总结
我们把所有的传统看做既定的事实,恒定的道德规律,而作者却对社会上许多既定的事实、传统,对它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创新。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