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新闻两则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语文精选范文
【占领占据】
占领:指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和领土。
占据:指用强力取得和保持地域或场所等。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两者都含有“取得土地”之意,区别在于“取得”的方式。
【顽强顽固】
顽强:坚强;强硬。
顽固:①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②立场反动,不肯改变。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可表示不容易变化,但有一些差别。
1、两个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顽强”是中性词,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顽固”是贬义词。
2、两个词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不同。
“顽强”常用来说明人的精神和意志,“顽固”多指人的思想和立场。
【溃退撤退】
溃退:(军队)因被打垮而后退。
撤退:(军队)放弃阵地或占领的地区。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但有其差别。
“溃退”是因垮而退,“撤退”则不含垮与败,而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后退。
初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初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你有用。
初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 《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
《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等。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6.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见七年级上11《春》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
作者李森祥。
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作品《围城》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说课稿
《新闻两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参赛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闻两则》,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说课。
一、说教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基于这一理念的理解,本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2. 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3. 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三、说学情:本节课是初二教材,新闻体材。
从心理上,学生对这种刚接触的体材有着懵懂而好奇的心理,老师应该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因势利导。
在将课文内容的同时,让同学们掌握新闻结构,进行实践创作。
从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些特点,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意见,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说教法、学法:我先说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我再说学法:教育学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新闻两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等词语。
2、体会新闻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在阅读中筛选要点的
能力。
2、体会两则新闻不同的语言风格。
3、能给新闻拟标题和导语,尝试新闻的写作。
学生对于新闻应该不算陌生,只是具体的新闻的三
学生学习能 五六的特点还不清楚,我将带领学生逐一梳理,然后由
力分析 学生在文中找出,并引导学生感悟正义之师必胜、人民
三、创战争氛围,激爱国热情。语文的美、语言的 美都来自于文本的人文内涵,语言审美的核心在于透过 词句领略其深邃的人文内涵。两则新闻的语言或斩钉截 铁,或幽默潇洒,数我军战果,笑敌人狼狈,学生在阅 读品味着这样的语言的时候,不觉间已置身于渡江前 线,似看到了伟人的身影。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情境里自 然而然地感受到,解放战争是振奋民族精神的战争。学 生在读说评写中激荡着正义之师必胜、人民必胜的豪 情,洋溢着我党英明、人民共和国永远强盛的豪情。
1、教师讲解新闻的三五六。学生认真听并做笔记。 使学生能够自主在文中找出这些特点。
2、教师在黑板写出本文的生字新词。学生上黑板 标出拼音,并记录在册。使学生掌握生字词,便于学生 教学过程 阅读课文。
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使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一 个整体的感悟。
4、教师列出问题。学生筛选要点自由阅读,然后 小组讨论找出答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与能力。
一、抓文本特点,重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学 习的中心,所以两课时的教学设计都注重了结合文本的 课例研究综 特点,巧妙安排了语言训练。第一课时,先是整体感知 述 概括语言,然后局部品味点评语言,三是展现个性表述 语言。第二课时,先是结合语言初评文本,二是语言创
新延伸文本,三是语言比较再评文本。教学中,学生朗 读、精读、略读相结合,评文本语言、创个性语言,在 不经意间悟新闻特点、受爱国教育。
新闻两则预习(共10篇)
新闻两则预习(共10篇)新闻两则预习(一): 语文第一课《新闻两则》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简单的语句概括出来第一课新闻两则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新闻两则预习(二): 《新闻两则》全部课文内容第一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新闻两则预习(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新闻两则》第一则和第二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格式)第一则:第二则:文章中心: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以及其军事上的重大意义:标志蒋介石军队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而我军则走上了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式,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战斗的斗志.(八)文章结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第一部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导语,概括点明了全文内容.第二部分:(“二十日夜起”至结束).具体叙述了渡江区域战斗的战况.第一层:(“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第三层:(“汤恩伯认为”至结束),叙述东路军作战情况.《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南阳一带”),背景.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有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介石军队全局崩溃的趋势.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九)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2.语言简明、气势磅礴.大致就是这样,新闻两则预习(四):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课的《新闻两则》的字词鄂:1.中国湖北省的别称.2.古同“谔”,正直的话.3.古同“愕”,惊讶.4.古同“萼”,花托.5.边界:“纷被丽而亡~”.6.姓.豫:1.欢喜,快乐:附.游(逸乐嬉游).之色.2.同“预”.3.安闲,舒适:.4.古同“与”,参与.5.中国河南省的别称:剧(亦称“河南梆子”).绥靖:安抚,平定阻遏:1:阻遏物或阻遏物-辅阻遏物复合物与基因的调控序列结合而将其封闭,从而阻止基因的表达.2:基因转录受阻.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新闻两则预习(五): 新闻两则导语是什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我们语文书是这么讲的!希望我的答案给你带来帮助!(^—^)新闻两则预习(六): 解释新闻两则的字词鄂è基本字义1.中国湖北省的别称.2.古同“谔”,正直的话.3.古同“愕”,惊讶.4.古同“萼”,花托.5.边界:“纷被丽而亡~”.6.姓.豫yù基本字义1.欢喜,快乐:~附.~游(逸乐嬉游).不~之色.2.同“预”.3.安闲,舒适:逸~.4.古同“与”,参与.5.中国河南省的别称:~剧(亦称“河南梆子”).绥靖suíjìng解释:安抚,平定.阻遏zǔ’è阻止,不让其成功.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新闻两则预习】新闻两则预习(七): 新闻两则的导语各有什么作用导语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新闻两则预习(八): 八年级上第一课、《新闻两则》课后第一题阅读新闻,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获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题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值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地导语是什么,从那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要这样回答、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每问只要一句话就好、ok【新闻两则预习】标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主题是: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背景是:抗日战争后,与国民党斗争时期.结语是:我军前锋,业已切断无锡段铁路线.追问:对么、我说、您可别还害我啊回答:对新闻两则预习(九): 《新闻两则》各报道了什么事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事实,突出长江战役之大.《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解放南阳时的战况,还告诉我们,在南线取得的胜利(是必然的结果).希望能帮到您.新闻两则预习(十): 《新闻两则》第一则导语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语文:第16课《新闻两则》之《飞天英雄凯旋》课件(冀教版九年级下)
2.写作技法
《飞天英雄凯旋》主体突出,从细微 处着手描写大场面。作者报道的是一个大 事件、大场面,却不从大处着笔,无意写 出场面的恢弘气势,而是突出事件的重点 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杨利伟受命 的过程。写人物也是从细微处着眼,写他 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从细 微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全文篇幅短 小,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飞天英雄凯旋
蒋建科
走近作者
蒋建科,人民日报社记者、教科文部主任编 辑。1964年11月生于陕西杨凌,1986年8—月从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分配到人民日 报教科文部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曾多次随 “远望号’’测量船远征太平洋,参加某卫星发 射报道,深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报道“神 舟”四号发射盛况。现主要从事专利、地震、核 工业、航天、地质以及农业科技新闻等方面的报 道,已累计发表科技新闻上百万字,先后获第三 届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等全国性及行业性新闻奖40 余个,获人民日报精品奖等人民日报好新闻奖20 余个。著有《农业新闻学》专著,发表学术论文 10余篇。
; / 散热器十大品牌
joq270fhk
比其它品牌啤酒高出0.10P,但却不能小窥这0.10P,它恰恰给经销商和消费者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8.10P花开啤酒要比 其它品牌啤酒更高、比它强、比它好。具体体现在三点:一是浓度比其它品牌啤酒“高一点”;二是添加了焦香麦芽,赋予了 啤酒淡淡的麦芽香,比原来80P啤酒风味口感上更胜一筹;三是商标做了全新设计,它将蔚蓝的天空、奔腾的长江、展翅翱翔 在祖国大地上的雄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因此8.10P啤酒代表的是更高、更强、更好。这个想法得 到了销售人员的赞同。果然8.10P花开啤酒一推向市场,不论是外包装,还是内在品质上立即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成了消费 者最喜爱的啤酒,销量直线上升。捷报频传,就在同年7月,一条石破天惊的爆炸性新闻震惊了当地新闻界。为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花开啤酒在南京市场上的知名度,市场部在南京市场举办了一次啤酒品评活动。把南京市场上销售的50种国内外名牌啤酒 全部摆在一起,酒瓶全部用布套封起来,消费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品评各品牌啤酒,根据各自的喜爱程度打分,打分结 果在活动结束时当场统计宣布,得分越高,表示越受消费者青睐。结果花开王牌酒——花开特供和世界上著名的品牌啤酒得分 并列第一,这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花开人要把啤酒做得更好的信心与决心,也说明了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的花开啤酒,同时也 增强了国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勇夺第一的决心。2004年是一个巨大的丰收年,花开啤酒年销量达8.4万吨,利税3600多万元, 一跃成为海涛州十大支柱企业。花开啤酒又重新振作起来了,它就像一只像涅槃重生的雄鹰,再一次展翅在祖国的蓝天下,搏 击长空,大展宏图。然而,后事难料,花开啤酒挣脱了“非典”恶魔的牢笼,刚刚展翅高飞,结果又掉进了人为设计的罪恶陷 阱。花开啤酒又将面临着一场生死磨难,残酷的结果又是怎么样呢?花开啤酒是死是活?3甩开膀子 大干一场(二)|7月中旬, 市场上花开啤酒销售异常火爆,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包装车间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却又面 临啤酒瓶来不及供应的难题。虽然瓶场职工在凌晨4点多就已经开始拾瓶了,但还是来不及,每天仍缺少一个班的瓶子供应量。 常宏义兴冲冲地跑到赵树春办公室报喜,他平生第一次在领导前面开了一个玩笑:“赵总,大事„„不好了! ”赵树春看着他 的样子,笑道:“什么大事不好了,难道是鬼子又进了村子吗?”常宏义乐滋滋地说:“鬼子倒是„„没有进村,而是天大的 喜事。现在每天„„啤酒的销售量„„达到700多吨,生产都来不及了,市场已经„„出现脱货现象,啤酒不够销了。所以, 大事„„不好了!”他说话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新闻两则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新闻两则
【—之新闻两则】,电头就分别告诉了读者消息的发布者<发布地点<发布的时间。
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概述全文的要旨,醒目有力。
《百万人民解放军渡江大军》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
渡河战役是我军继三大战役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
这一胜利加速了整个国家的解放。
“我军解放中原南阳”指的是过去一年中原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
它反映了江军输我军赢的大好形势,鼓励解放区军民以赢促进。
作为全军的司令员,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两条新闻,反映了整个战役的壮丽气势,展示了他的气势。
全文语言准确、简洁、铿锵有力。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狄刚()战败()歼灭()无敌()
绥靖()阌乡()要塞()杜聿明()
实质性的威慑逃逸管辖权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固执地拒绝
锐不可当业已
3.造句。
高屋建瓴──
势不可挡-
总结:两则消息的语言极富特色:凝练、简明、概括性强;具体、详实、确凿无误;鲜明、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读课文既要体味揣摩消息的文体特点,又要注意领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激情。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新闻的格式和特点,能够编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新闻的格式和特点。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2. 针对不同新闻事件,如何进行合理的报道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新闻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筛选信息的过程,交流如何把握新闻的关键信息。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差异。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编写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新闻报道,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此句中的 神勇 “不料”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 ( ),同时又是对敌人的强烈的 嘲讽 ( )。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一句中 能把“南京”改为“蒋介石政府”吗? 不能;因为当时蒋介石已下野,李宗 仁出任代总统。
议论句(分析原因)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正确理解消息的结构:
标题:包含引标、主标、副标;一篇消息可以三标齐
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 导语: 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主体: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全,可以没有主标或副标,但不能没有主标;
背景: 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 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 巩固了根据地。
2、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 一年多来南线我军的战况?
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 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 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 将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冀教版
《新闻两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然无恙、神采奕奕”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知道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4、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对学生进行情景导入)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
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播放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见音频资源,教师板书文题)(新课讲授)一、背景简介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时代背景简介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新闻两则教案_新闻两则阅读答案
新闻两则教案_新闻两则阅读答案课文《新闻两则》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orG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九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傅雷家书》一周强化河大版
《新闻两则》、《傅雷家书》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通过《新闻两则》,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和写法;了解并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多种表现方式相结合来记叙事件的手法,提高写作水平;理解课文内容,获知信息,提高概括能力。
通过《傅雷家书》,了解书信的语言特点,理解信中所表达的父子情谊。
我们要重点感受亲情,学习怎样做人。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新闻两则》相关文学常识(1)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的结构大体由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构成,有的还有背景和结语。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除正题外,在前面还有引题(常用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或揭示事件意义),在后面有副题(一般是事实的提要,或对正题作补充说明)。
导语一般是紧接开头的一、二句话,要求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消息的要素与记叙六要素相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称为“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2)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作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与消息的同与异:消息和通讯的相同点概括起来为一“真”二“快”三“新”:①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
所报道的人物事件必须完全真实可靠,也就是说,报道中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以及引语、数字等都必须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不能有任何的虚构和编造,更不能歪曲事实。
冀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新闻两则
冀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新
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amp;i 溃kuamp;i退泄xiamp;e气阻遏amp;e
绥suamp;i 聿yamp;u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看了上文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是不是感觉轻松了许多你呢?一起与同学们分享吧。
九年级语文新闻两则
知识卡片
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等;狭义新闻,专 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 的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 狭义新闻,即消息。
新闻的结构
• 标题 • 导语
扼要地揭示新闻主要内容,通常为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 主体
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关键)
• 结语 • 背景 辅助的地位
课文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1、2两句) 渡江概况 (剩余部分)
新闻的6个“W”
• • • • • •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6个“W”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way)。
What and how:
东路军:战绩辉煌……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课 文 结 构
渡江概况 导语: (第1、2两句)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从四个方
面概括)
中路军: 中路军首战告捷 (略) 西路军所向无敌 (详) 主体: (剩余部分) 西路军: 东路军战绩辉煌 (重点) 东路军:
新闻两则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代背景: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 围内转入了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 民解放军发起了沈辽、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蒋介石宣布下野, 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 毛主席指示:将革命进行到底!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吗?
When: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Where:
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Who: Why:
What and how: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业:
▪ 预习《芦花荡》并抄写课后及词语 手册里的词语
▪ 随笔一篇 ▪ 运用这周学的新闻知识,动手写一篇
校内新闻.注意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
知识卡片
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等;狭义新闻,专 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 的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 狭义新闻,即消息。
新闻的结构
▪ 标题
▪ 导语 扼要地揭示新闻主要内容,通常为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 主体
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关键)
▪ 结语 ▪ 背景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大胜利。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新闻的特点
▪ 立场、观点鲜明 ▪ 内容真实 ▪ 发应迅速 ▪ 语言简明准确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南阳
中原我军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 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 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What and how: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 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 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 为我解放。
安庆 九九江江
芜湖
江江阴阴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课 文
导语:(第1、2役全局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中路军:中路军首战告捷(略)
主体(:剩余部分) 西路军:西路军所向无敌(详)
东路军:东路军战绩辉煌(重点)
中原解放军解放南阳
When: Where: Who: Why:
辅助的地位
课文结构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第1、2两句) 渡江概况 主体: (剩余部分)
新闻的6个“W”
▪ 何人?(Who?) ▪ 何时?(When?) ▪ 何地?(Where?) ▪ 何因?(Why?) ▪ 何事?(What?) ▪ 如何?(How?)
6个“W”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way)。
新闻两则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代背景: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 围内转入了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 民解放军发起了沈辽、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蒋介石宣布下野, 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
毛主席指示:将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