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部美容手术与颊脂肪垫的解剖(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颊部美容手术与颊脂肪垫的解剖

现代社会的美容观点,比较推崇轮廓分明,结构突出的面部特征。有作者认为[1]:如要显示娇美动人和个性突出的面部容貌,其颊部形状应能符合以下标准:不要过于饱满,应呈轻度的低凹。颊部四周的轮廓结构可以清楚辨认,腮腺和咬肌的前缘为其后界,鼻唇沟的后缘为其前界,突起的颧突和颧弓是其上界,轮廓清晰的下颌骨体缘和下颌角是颊部的下界。目前,在美容外科的就治人群中,对颊部美容的关注已普遍提高。根据有关学者的最近研究,认为颊部形状很大程度上与颊脂肪垫(Buccal fat pad,BFP)的组成和位置有关[1,2]。现就国内外文献作如下综述。

1 颊脂肪垫的临床解剖

Heister最早认识颊部结构的存在,但认为是一种腺体组织,真正对其进行解剖描述的是Bichat(1802年)[1,3]。近年临床应用解剖的开展,以及出于对面颊部美容手术的需要,促使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颊脂肪垫解剖和功能的了解。颊脂肪垫(或称颊脂体)是位于颊肌层部浅面,充填于面侧部多个间隙的脂肪组织块。整个颊脂体表面包裹一层薄而透明的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连接较为疏松,并且通过少数菲薄的纤维束与周围的骨膜或肌膜连接固定。

目前,大多数学者[4-7]认为颊脂肪垫可以分为一个体部和四个突起。体部(main body):从咬肌的深面延伸至翼上颌裂,为一扁长形脂肪组织块,充填于颞下间隙内,前方和上方贴于上颌骨骨膜,下部贴于颊后部表面,使颊部组织向口内隆起,形成略似三角形的垫。颊突(buccal extension):自体的前缘发出,呈三角形,位于咬肌、笑肌和颧肌之间。脂肪垫进入到腮腺导管下方的颊部,沿咬肌前缘下行到达下颌磨牙区域。覆盖了颊肌的主要部分,其前界为处在同一层次的面动、静脉。腮腺导管和面神经颊支走行在脂肪垫的浅面,穿过脂肪垫和颊肌走向深面,开口相对于第2磨牙的粘膜面上。翼腭突(pterygopalatine extension):这是体部向翼腭窝内的直接延伸部分,位置较深,在窝内包绕其中的血管和神经,与周围组织连接较为紧密。翼突(pterygoid extension):从体的后下极突向下后方的下颌骨支的内侧,位于翼内肌与翼外肌锥状纤维的表面(翼颌间隙内)。翼突的后端到达下颌骨支的中部,与下颌血管束和舌神经较为接近。

颞突(temporal extension):从体的上部向上延伸,分为深浅两部。颞深脂肪突呈窄舌状,位于蝶骨大翼和颞肌间(颞前间隙内),脂肪突的深面是眶外侧壁的后方和颧骨的体部,后侧贴附于蝶骨大翼上。上端最高点平眼外眦水平或稍下方。颞浅脂肪突较大,位于颞深筋膜和颞肌之间(颞浅间隙内),呈扁而宽的扇形。浅深两部在颧骨颞面后方相互连续,但Stuzin[2]认为浅深颞突相互分隔,虽然两者都在颞区,但两者之间有颞筋膜的深层分隔,只有颞深突才与颊脂肪垫相连。

李沃棠等[6]的研究发现:颊脂体的血供是多源性的,附近的咬肌、颞肌以及骨膜血管均有小分支进入颊脂体,在众多血管中,有两个主要恒定的血管蒂——上颌动脉的颊动脉和面动脉的颊支,其分支在颊脂体内存在广泛吻合。颊脂肪垫并不完全分布在颊部,而且脂肪垫的主要功能是垫衬于咀嚼肌和周围的骨性结构之间,有利于咀嚼肌的滑动,因此有人[7]认为其合适名称应是“咀嚼脂肪垫”。谢文扬[7]等对25例尸体标本的解剖发现,颊突的大小与年龄和营养状况的关系密切。肥胖儿童的颊突发育明显,体积较大,至青春期后开始萎缩,老年人显著萎缩仅呈一薄片。颊突的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Stuzin[2]对6名年龄大于60岁新鲜尸体解剖,发现每侧脂肪垫的平均重量为9.3 g(范围在8.0~11.5 g),容量平均为9.6 ml(8.3~11.9 ml之间),左右两侧差别不大,最大差别在1.5 g以内。恶液质病人的皮下脂肪极少,但颊脂肪垫仍在正常范围以内。脂肪垫的各个部分所占比例不同,通常颊突部最大,约占总重量的31%~40%,体部略小,占25%~30%,翼突和颞深突不太恒定,但常较体部和颊突为小。

2 颊脂肪切除术(buccal lipectomy)

自觉颊部丰满,圆脸,局部轮廓和周围的界限不清,呈现“孩童样”面容,是较常见的就诊主诉。检查时用手捏住颊部皮肤,让病人用力咬紧牙关,可以有助于辩认局部饱满是由于皮下脂肪过多还是颊脂肪垫充盈[1]。有作者[9]将这种颊脂肪垫饱满的改变称之为先天性颊脂肪代谢障碍(congenital buccal lipodystrophy)。手术去除部分颊脂肪垫,可以达到改善面颊部容貌的目的。通常经口腔手术,于第1、2磨牙相对的粘膜做切口,长2.5 cm,在腮腺导管开口下约1 cm。暴露颊部,用血管钳朝向耳根作钝性分离,此时颊脂肪垫易于突向切口处,打开包膜,用手指在口腔外的颧弓下压迫,颊脂肪就会自动经切口脱出,然后钳夹,切除和电凝,注意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只将脱出的脂肪切除,防止对重要的结构造成损伤和将脂肪切除过多。一般一侧切除4~6 g脂肪即可,两侧等量切除,如术前有明显的两侧充盈程度不同,可作不等量切除。粘膜切口可以不作缝合,也可用肠线缝合。有作者[10]主张在去除部分颊脂肪的同时,在腮腺导管开口的上下各做一个半月形的粘膜切除。Stuzin[2]认为手术只要去除颊脂垫的体部和颊突的脂肪,总量可达50%,去除翼腭突、颞深突和翼突的脂肪对于面容的改善没有意义。术中切除应采取保守的态度,有时只需去除1~2?g脂肪即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在明显饱满的病例,一侧切除4~5 g也足以达到目的。循序渐进,不要将脱出切口的脂肪全部去除。颊脂肪类似于眶内脂肪,去除过多造成的颊部过于凹陷将难以纠正。颊脂肪切除术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其它面部美容手术:如面颈部除皱术,正颌和咬肌肥大切除术同时进行,此时颊脂肪的切除只起辅助作用[10]。在已做耳前切口和面颈部皮瓣掀起时,可经口外切口做颊脂肪垫切除。术中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在口角水平线上近1 cm的咬肌前缘暴露颊脂肪垫。颊脂肪垫的切除可使颧部的轮廓突出,但是并不能代替颧部充填术。建议不要与颧部充填术同时进行,以免矫正过度,可先行颊脂肪垫切除术,以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做颧部充填术。

Matarasso[1]总结25例颊脂肪切除术的经验认为:手术的可能并发症有血肿、感染,以及面神经和腮腺导管的损伤,但发生率极低。一个明显的术后情况是局部肿胀,通常在2个月才能完全消退,如果与其它面部整形手术同时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