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行为评估

合集下载

运动健身器材测试 舒适度与功能性评估

运动健身器材测试 舒适度与功能性评估

运动健身器材测试舒适度与功能性评估运动健身器材测试:舒适度与功能性评估运动健身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而选择合适的运动健身器材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升运动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运动健身器材的舒适度和功能性进行评估,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

一、舒适度评估1. 材料运动健身器材的舒适度首先取决于材料的选择。

优质的材料能够提供舒适的使用感觉,减轻身体的压力和不适。

常见的运动器材如跑步机、健身球、哑铃等都应选用舒适柔软的材料,如高弹性海绵、透气性好的皮革或纺织物等。

通过触摸、比较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器材的舒适度。

2. 人体工程学设计运动健身器材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对于提升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设计可以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减少运动过程中的不适感。

例如,一个合适大小的握把、可调节的座椅高度和角度、支撑稳定双脚的踏板等都可以提升运动器材的舒适度。

在选择运动器材时,应注意器材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3. 隔震性能运动过程中的震动会对身体造成不适,因此良好的隔震性能对于提升舒适度十分重要。

运动器材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震动,减少对身体的冲击力。

即使在高强度运动中,良好的隔震性能也能够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感。

在测试时,可以根据器材的结构和制动方式来对隔震性能进行评估。

二、功能性评估1. 功能完整性运动健身器材的功能性是评估其实用性的重要指标。

优秀的器材应该具备多种运动功能,使用户能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

例如,跑步机可以调节坡度和速度,满足不同强度和目标的运动需求;哑铃可以调整重量,适应不同肌肉部位的锻炼。

在测试中,应综合考虑器材的功能性和多样性。

2. 稳定性与安全性运动器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障使用者健康的关键因素。

器材应该具备结构稳固、支撑坚固的特点,以确保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伤害。

例如,健身车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应具备稳固的结构,避免滑动或倾斜;腕力器材应该能够提供坚固架构和合适的抓握区域,以避免受伤。

幼儿攻击性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的个案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的个案研究

·儿童发展·幼儿攻击性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的个案研究*史亚运1,2林云强1,2**(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310012)(2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

有研究报告,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检出率达11.9%。

〔1〕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早期干预,已有研究较多聚焦于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也有较多质性研究。

本研究试图采用基于功能评估的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尝试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早期干预。

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是指对个体问题行为的功能、引发和维持等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基于功能评估的干预,旨在达到减少并消除个体问题行为的目的,促使个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2,3〕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是指系统地改变导致个体问题行为发生的因素,并根据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实施干预。

本研究中,研究者同时使用了行为替代策略,以期减少或消除被试的问题行为,增加其适宜性行为。

〔4,5〕一、研究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小岑(化名),男,5岁,中班幼儿。

其父经常夜不归宿,喜欢玩电子游戏,常常讲脏话;其母经营一家公司,平时工作甚忙,常常很晚回家,喜欢对小岑讲道理;外公外婆十分宠爱小岑;小岑家雇有司机小杨,常被小岑欺负;雇有保姆,常会用“外面有魔鬼”之类的话来吓唬小岑,以促使他听自己的话。

小岑有较为明显的问题行为:经常打人且出手很重;经常抢夺同伴的物品;经常破坏游戏规则;喜欢用力推门等。

(二)研究工具1援《ABC 行为观察简表》为了全面分析小岑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使用《ABC 行为观察简表》,详细考察被试问题行为的三个主要变量:前奏事件(antecedent )、行为表现(behavior )及行为结果(consequence )。

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

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

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导语: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病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在阳痿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中医药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

一、中医药对阳痿的认识与病因分析阳痿是指男性在性行为中无法达到或维持勃起状态的病症。

中医药认为阳痿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肾阳虚、心气不足、肝郁气滞、湿热内蕴等病因。

对于不同病因的阳痿患者,中医药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补肾壮阳、调理气血、疏理肝气等。

二、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实践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中药方剂。

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症状,中医医师会选择合适的方剂,如曾广才方、神雄丸等。

这些方剂通常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补肾壮阳、温肾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够改善阳痿症状。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阳痿的治疗中。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关元、气海等,可以调理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阳痿的效果。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疗法可以显著提高阳痿患者的勃起功能。

3.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中医药治疗阳痿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按摩睾丸、阴茎等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性器官的感觉和功能,从而改善阳痿症状。

三、中医药治疗阳痿的效果评估1. 临床观察:中医药治疗阳痿时,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的勃起功能和性欲恢复情况,可以初步评估中医药治疗的效果。

2. 问卷调查:为了更全面地评估中医药治疗阳痿的效果,医生可以提供问卷给患者填写。

问卷中包括了病情自述、勃起功能恢复情况、性生活满意度等内容,通过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可以客观评估治疗效果。

3. 实验室检测:对于一些需要更精确评估的情况,医生还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测。

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来评估中医药治疗对阳痿的影响。

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评估及处理对策

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评估及处理对策
5、厌恶疗法:用于戒除成人一些不良习惯,如吸烟、 酗酒等;戒除儿童一些不良习惯,如吸吮手指、 食异物等。
6、模仿:意在帮助儿童解除抑制行为,抑制不良行 为的发生;促进其多表现良好行为,战胜不良行 为的影响。
7、认知疗法
——是一种强调识别和改变消极想法以及非适应性 信念的领悟疗法。 贝克指出个体的认知是其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 因,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心 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的直接后果,而是通 过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
(1)维持清除金属物的环境。 (2)安排小丽持续有目的地活动(如操作作业、与他
人互动等)。
(3)维持小丽血液锌的浓度在一定值以上。
三、情绪行为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改变前情
调整引起个体产生情绪行为问题的活动时间、活动 地点、相关人和事等,创设安全环境;以及运用食 物疗法、相互抑制、系统脱敏、饱足法、厌恶疗法、 模仿及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等。
吃石子
很开心
3/3 家里 看见铁钉,没 吃铁钉 人注意
引起注意
结论性陈述:小丽在没人注意她及看见纽扣、石子、铁钉等异 物时,会快速吃食异物,以引起他人注意或自我刺激。
案例:
• 小丽是一位无口语能力,24岁的女性重度智障者, 她对一般食物的进食情况及食欲是正常的。在幼儿时 期她就有吃小石子的习惯。几年来,她喜欢拆下家具 的螺丝钉、铁钉等,并食入。此外,她偶尔也吃一些 碎布及纽扣。在17岁那年,她做了一个下腹部手术, 清出许多异物,其中包括助听器的电池。她的动作相 当敏捷,所以在吃这些异物时常常无法被其他人发现 阻止。最近以X光检查又发现在她的肠胃中有许多金 属,其中包括一根2吋长的螺丝钉。(分析:A-B-C)
• 降低个体对焦虑刺激敏感性有两种方式。其一,逐 渐改变刺激的特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其二, 逐渐改变通往焦虑刺激的距离。即让个体由远而进 地接近焦虑刺激。(如下图)

自闭症儿童小组课教案

自闭症儿童小组课教案

自闭症儿童小组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闭症1.1 了解自闭症的定义: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发展的严重神经发育障碍。

1.2 认识自闭症的特征:社交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1.3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世界:解读自闭症儿童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感知、情感和需求。

1.4 自闭症诊断与干预的重要性:介绍自闭症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的意义。

第二章:自闭症儿童沟通技巧培养2.1 理解自闭症儿童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自闭症儿童在沟通中遇到的困难。

2.2 提高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的方法:视觉支持、社交故事、行为疗法等。

2.3 实践演练: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自闭症儿童练习沟通技巧。

2.4 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支持和引导自闭症儿童沟通。

第三章: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3.1 认识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的挑战:分析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场合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2 社交技能训练策略:教授自闭症儿童社交规则、面部表情理解、轮流对话等技巧。

3.3 小组互动活动设计:安排适合自闭症儿童的互动游戏,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4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探讨家长和教师如何共同推进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

第四章:自闭症儿童情绪管理4.1 理解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特点:解读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

4.2 情绪管理策略:教授自闭症儿童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4.3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通过设置不同的情绪情景,让自闭症儿童学会适当的情绪应对方式。

4.4 家长和教师的指导:讲解家长和教师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管理情绪。

第五章: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技能训练5.1 日常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强调自闭症儿童学会日常生活技能的必要性。

5.2 训练内容:涵盖饮食、穿衣、个人卫生、整理物品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技能。

5.3 逐步引导与鼓励:采取分步骤的教学方法,让自闭症儿童逐步掌握日常生活技能。

5.4 家长和教师的参与: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和引导自闭症儿童。

FSFI SCORING APPENDIX

FSFI SCORING APPENDIX

Question1、在过去的4周里,您有性欲望或是性冲动的频次是多少?2、在过去的4周里,您有性欲望或是性冲动的程度是什么?3、在过去的4周里,在性生活中,您多久会被唤醒?4、在过去的4周里,在性活动和性交中,您如何评价您的性唤起水平?5、在过去的4周里,您在性活动和插入中对性唤起有信心么?6、在过去的4周里,您有多少次对您的行唤醒满意?Response Options 5 =经常4 =大多数3 =有时(多于一半)2 =一些时候(少于一半)1 =几乎没有或没有5 = 非常高4 = 高3 = 温和的2 = 低1 =非常低或者根本没有0 =没有性生活5 =几乎经常4 =大多数(大于一半)3 =有时(大约一半)2 =一些时候(小于一半)1 =几乎从不或从不0 = 没有性行为5 = 非常高4 = 高3 = 温和的2 = 低1 = 非常低或根本没有0 = 没有性行为5 = 非常高的信心4 = 高信心3 = 温和的信心2 = 低信心1 = 低信心或没有信心0 =没有性行为5 = 几乎经常4 =绝大多数(多于一半)3 = 有时(大概一半)2 = 很少数(小于一半)1 = 几乎从不或从不FSFI-女性性功能指数评估7、在过去的4周里,在性活动中您变动润滑的频率是多少?8、在过去的4周里,您在性活动中使阴道变得润滑有多困难?9、在过去的4周里,在性活动中您有多少次能保持润滑直到性活动结束?10、在过去的4周里,在性活动时您保持全程润滑有多困难?11、在过去的4周里,当您有过性活动时,多少次您能达到性高潮?12、在过去的4周里,当您有过性活动时,使您达到性高潮有多困难?0 =没有性行为5 = 几乎经常4 =绝大多数(多于一半)3 = 有时(大概一半)2 = 很少数(小于一半)1 = 几乎从不或从不0 = 没有性行为1 = 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2 = 非常困难3 = 困难4 = 轻微的困难5 = 没困难0 = 没有性行为5 = 几乎经常或经常4 = 大多数时间(大于一半)3 =有时(大概一半)2 = 少数(小于一半)1 = 几乎没有或没有0 = 没有性行为1 = 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2 = 非常困难3 = 困难4 = 轻微的困难5 = 没困难0 = 没有性行为5 = 几乎经常或经常4 = 大多数时间(大于一半)3 =有时(大概一半)2 = 少数(小于一半)1 = 几乎没有或没有0 = 没有性行为1 = 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2 = 非常困难3 = 困难4 = 轻微的困难5 = 没困难13、在过去的4周里,您对您在性活动中达到性高潮的能力满意么?14、在过去的4周里,您对您和您性伴侣在性活动中的情感亲密程度满意么?15、在过去的4周里,您对您与您性伴侣之间的性生活质量满意么?16、在过去的4周里,您对您整体的性生活满意么?(情感与性活动)17、在过去的4周里,在阴道性活动(阴道插入)时,您有多少次经历的疼痛或不舒服?18、在过去的4周里,在阴道性活动(阴道插入)后,您有多少次经历的疼痛或不舒服?0 = 没有性行为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 一半满意一半不满意2 = 有点不满意1 = 非常不满意0 = 没有性行为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 一半满意一半不满意2 = 有点不满意1 = 非常不满意0 = 没有性行为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 一半满意一半不满意2 = 有点不满意1 = 非常不满意0 = 没有性行为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 一半满意一半不满意2 = 有点不满意1 = 非常不满意0 = 从没有尝试插入1 = 几乎经常或经常2 =大多数时候(大于一半)3 =有时(大概一半)4 =有些时候(小于一半)5 = 几乎没有或没有0 = 从没有尝试插入1 = 几乎经常或经常2 =大多数时候(大于一半)3 =有时(大概一半)4 =有些时候(小于一半)5 = 几乎没有或没有19、在过去的4周里,您认为在您阴道插入时或过后不舒服或疼痛的比率大概是多少?0 =从没有尝试插入 1 = 非常高 2 =高 3 = 轻微的 4 = 低 5 = 非常低FSFI 域分数和全量表得分注:得分≤26.55被视为女性性功能障碍(FSD )。

自闭症的28个循证实践方法

自闭症的28个循证实践方法

自闭症的28个循证实践方法01 基于前因的干预(Antecedent-Based Intervention, ABI)基于前因的干预(ABI)包括为了改变或塑造学习者的行为而对环境进行的各种调整,通常在功能性行为评估之后实施。

ABI可用于减少挑战行为,增加所期望行为或技能。

常见的ABI程序包括:1)调整教育活动、材料或时间表;2)将学习者的选择纳入学习者活动或材料中;3)提前为即将到来的活动做好准备;4)在教育活动中改变形式、难度或教学顺序;5)丰富环境,提供额外的提示或材料;6)修改并实施提示和强化。

ABI策略通常与其他循证实践结合使用,如功能性沟通训练、消退和强化。

02 辅助和替代性沟通(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辅助和替代性沟通(AAC)干预使用和(或)教授使用非言语、非声音的交流系统,包括辅助和非辅助沟通系统。

非辅助沟通系统不使用任何材料或技术(如手语、手势等);辅助沟通系统包括低技术系统(如,交换对象/图片或指向字母),高科技语音生成设备(SGDs),以及能使其他设备(如电话、平板电脑等)具有与SGDs相同功能的应用程序。

AAC干预也包括其使用方法的教学,因此可能包括其他循证干预实践,如提示、强化、视觉支持和同伴介入干预等。

03 行为动量干预(Behavioral Momentum Intervention, BMI)行为动量干预(BMI)是一种通过改变任务呈现,使那些需要较少费力的反应(即高概率的反应序列)发生在那些更困难的反应(即低概率反应序列)之前的策略。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更早地得到强化,更有可能保持参与,并坚持完成接下来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或要求。

BMI可用于学业、社交、沟通和行为领域。

除了强化,BMI策略通常与其他循证干预实践结合使用,如基于前因的干预和辅助。

04 认知行为/教学策略(Cognitive Behavioral/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CBIS)认知行为/教学策略(CBIS)的基础是相信学习和行为是由认知过程调节的。

什么是功能性ED?什么是器质性ED?

什么是功能性ED?什么是器质性ED?

什么是功能性ED?什么是器质性ED?在男性健康领域,ED(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ED指的是男性在性行为中无法获得或维持足够硬度的阴茎勃起,从而导致无法满足性欲、完成性交的情况。

根据病因不同,ED可分为功能性ED和器质性ED两种类型。

功能性ED功能性ED也被称为心因性ED,其发生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

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工作压力、心理创伤、婚姻或伴侣关系的问题等。

另外,经历过性虐待、性厌恶、性身份问题等经历的个体也容易出现功能性ED。

功能性ED的特点是勃起障碍的出现通常在特定情境下集中发生,例如只在某个特定的性伴侣面前或只在特定的环境下出现。

此外,这种勃起障碍随着压力缓解或恢复情感状态,其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在诊断功能性ED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询问、心理评估和性功能评估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功能性ED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接受性治疗以增加性知识和减少性焦虑。

器质性ED器质性ED是指勃起障碍的病因与身体因素相关。

它通常与血流障碍、神经损伤、睾丸功能减退等身体健康问题有关。

常见的器质性ED的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睾丸激素水平异常)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等。

器质性ED的特点是勃起问题的持续存在。

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患者都可能无法达到或维持组织坚硬度,使其无法进行满意的性交。

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其他与器质性疾病相关的症状,如疼痛、尿失禁、尿频等。

在诊断器质性ED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身体检查、性功能评估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治疗器质性ED的方法因具体原因而异。

例如,对于血管性ED,医生可能会推荐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锻炼)、药物治疗(如PDE5抑制剂)或手术干预(如植入器械以促进勃起)等。

功能性ED vs 器质性ED功能性ED和器质性ED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2020年美国国家孤独症专业发展中心(NPDC) 循证实践报告解读和建议(全文)

2020年美国国家孤独症专业发展中心(NPDC) 循证实践报告解读和建议(全文)

2020年美国国家孤独症专业发展中心(NPDC)循证实践报告解读和建议(全文)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率的增长引起了社会对孤独症的重视,康复干预方法也在不断出现。

为了专业人士和家长在选择干预方法时有循证依据可查,该文主要围绕美国国家孤独症专业发展中心(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 on ASD,NPDC)和北卡罗拉那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UNC)发表于2020年的“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Children,Youth,and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 ”报告中介绍的ASD干预的聚焦干预法(focus intervention practices,FIP)在22岁以下人群中有效性的循证实践进行描述、解读和建议。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聚焦干预法;循证依据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包括社会交流互动受限和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表现。

社会交流受限导致与同龄人的互动性和社会关系的建立受到限制,重复刻板行为和对特定目标的持续关注都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报告,在过去20年里,孤独症的患病率从2/10000增加到1/54[1]。

我国Sun等[2]于2019年发表的一篇多中心研究资料文章显示,我国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约1%。

陈艳妮等[3]对西安市城区的调查显示,3~6岁孤独症患病率为7.32‰,这些数据也较既往的报道有明显升高。

发病率的上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干预方法也不断出现,然而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需要有循证依据支持,所以对使用的干预方法文献的分析和总结非常必要,因此,美国国家孤独症专业发展中心(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 on ASD ,NPDC)从2010年起每5年进行相关文献分析研究,主要针对孤独症的两大类干预方法之一的聚焦干预法(focused intervention practices,FIP)进行分析和解读。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开题报告1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开题报告1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指导老师曹漱芹作者本0202 毛燕娜一选题意义(详见文献综述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表明,经常受到攻击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自卑孤僻、厌学逃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对于攻击者自身来讲,即将实施攻击行为时会产生攻击性焦虑,体验到紧张、忧虑的情绪状态。

而且有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韦斯特在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期就被认为有攻击性行为。

同样,休斯曼在对600名被试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8岁时的攻击性表现能预测他们30岁时候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攻击型儿童可能到成年期还会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人缘较差、更多学业失败、酗酒、反社会行为和精神障碍(Michelson,1980)。

”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

对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方法很多,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正向行为支持对攻击行为的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早在1997年就在《个人障碍教育法案》中明确规定地方教育当局使用正向行为支持方案来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

而目前中国国内对正向行为支持的研究很少,对攻击性行为干预方法的研究力度与深度都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通过阅读、整理与分析国内外有关正向行为支持(FBA)以及其在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中的特殊作用的文献资料所成的综述性质的论文对国内相关研究会有一定意义。

二文献综述(另附)三论文结构1介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特点、形成因素、危害、一般矫正方法。

2介绍功能性行为评估方法的基本假设和实施步骤2介绍正向行为支持计划的一般步骤,并结合国外有关案例研究详细举例解说对学前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实施正向行为支持计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这是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区别最大的一部分)四研究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翻译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后分析整理成文。

应用行为分析之“分析”:简述功能性行为评估柴洁静

应用行为分析之“分析”:简述功能性行为评估柴洁静

应用行为分析之“分析”:简述功能性行为评估柴洁静发布时间:2021-11-08T10:09:43.27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柴洁静[导读] 功能性行为分析作为应用行为分析的基础,为研究者们所认可和倡导,并用于分析个体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即功能分析之中杭州文汇学校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功能性行为分析作为应用行为分析的基础,为研究者们所认可和倡导,并用于分析个体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即功能分析之中,从而帮助实务工作者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计划。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概念、实施方法、常用工具和操作步骤,为学习应用行为分析夯实基础。

关键词:应用行为分析功能性行为评估实施方法操作步骤1 引言什么是应用行为分析?其中,“应用”意味着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是对个体重要的社会行为;“行为”指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而“分析”则是指行为与影响其变量之间的功能关系。

其中,“分析”对于应用行为分析而言,有如土壤对于鲜花——是基础。

分析在应用行为分析中可以指代功能性行为评估,是指为确定问题行为功能而收集相关前事、行为和结果信息的一系列评估方法(Gresham et al。

,2001)。

功能性行为评量通过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从而帮助实务工作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研究表明,有效实施功能性行为评估有助于增加干预效果(Ellingson et al.,2000),若未对行为功能进行确定可能造成干预的无效(Alter et al.,2008)。

由此可见,有效进行功能性行为评估,已经成为影响行为干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1997 年,美国教育部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法令》修订本中详细规定,学校在教育训练干预中,应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包括功能性行为评估在内的心理评估计划,并将其用于修正、调整教育干预方案(Radford & Erving,2002)。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概念、实施方法、常用工具和操作步骤,为学习应用行为分析夯实基础。

功能性行为评估法的具体操与应用

功能性行为评估法的具体操与应用

乱动不安静
离开座位
ABC观察表结果
A(前奏事件或情境 事件) B(行为) C(行为结果) 老师点他名字要他 到黑板前面写字。 他叫声停止,很高 兴地上来。 F(行为功能)
上课时老师在前面讲 韩坐在座位上” 生字的写法 啊-啊”的大叫 马上课时不好好坐, 跪在凳子上,老师用 手敲了一下他的腿, 要求他坐好 他变得不高兴, 趁老师不注意跑 到教室后面拿柜 子里的玩具
三、FBA的方法
(一)间接评估 1.功能性的评估访谈 《功能分析访谈简表》 2.功能性评估量表 《动机评估量表》 (二)描述性分析 ABC观察法 (三)功能分析 实验方法验证假设
对问题行为的描述示例
问题行为 姓名 韩昕宇 常规描述 大叫哭闹 行为具体表现
坐在座位上嘴里发出“啊”的 叫声,或者闭着眼睛张嘴大哭。 自己离开座位用手点电脑想放 儿歌,或者抢其他同学手中的 书、学具,很少能安静地坐在 座位上。 未经老师允许自己离开座位去 做其它事情,如上厕所、到教 室后面拿玩具,或者去拿老师 放在桌子上的教具。
正强化——获得老 师关注
老师把他带回座位, 负强化——逃避老 命令他坐好 师的批评
老师上课时放儿歌, 杨自己跑下座位 放完一段后点暂停, 去用手动电脑, 开始讲课 想继续播放儿歌
老师把他带回座位, 感觉刺激——视听 拉上黑板,他又跑 刺激 下座位去点电脑
课 堂 干 扰 行 为
杨许荃
乱动不安静
马诗源
离开座位
确定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
行为名称 行为频率(次) 持续时间(s) 强度(力量) 哭叫声音很大,影 响甚至中断老师上 课。
大叫哭闹
7 乱动电脑3次
最长1分钟 平均20s/次 5-10s/次 10s/次 平均10s/次

功能性行为评估PPT

功能性行为评估PPT
访谈法
直接观察法
1、A—B—C行为观察法 2、以时段为基础的观察法
行为散布观察法 时段抽样观察法
对家长、教师等相关人员的结构化访谈
01
列出所有问题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评估者要注意三个方面: 1、应该鼓励受访者罗列学生表现出来的所有问题 行为; 2、评估者要与受访者一起将问题行为归类; 3、考虑行为的优先处理性。
即前提一行为—结果行为观察法。A-B-C行为观察法通过观察行为的前提、行 为本身和行为结果,归纳出问题行为与前提、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找出行为的 功能。
时段观察法——行为散布观察法
行为散布观察法是把特定的行为放在时间段中做系统的观察,同时对行为发生时的背 景事件进行记录。观察者通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掌握行为发生的时间规律 性和相关的背景事件。
步骤: 1、根据学生作息规律制定时段观察表格,其目的是记录问题行为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变量; 2、选择不同的符号以代表不同的行为,评估者可以同时观察两个问题行为。如用“×”来 表示问题行为一,用“√”来表示问题行为二; 3、记录并解释数据。
×推打别 的同学
√咬自己 的手指
时段观察法——时段抽样观察法
评估者记录同一行为在一定时段中是否出现,得到的是行为出现时段与总时段的百分比。
步骤: 1、决定观察时间的总长度与每一时段的长度; 2、准备必要的工具。评估者根据步骤一的决定,设计制作数据表,准备好计时器; 3、按照时段抽样观察法的要求进行现场观察。
实验性功能分析
控制前提条件
1、定性 2、定量
控制前提与结果
C(结果)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外部环境变化,如行 为后人们的态度和反应 等。2、行为者内部条件 变化,如行为引起的特 定感受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一个自闭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一个自闭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一个自闭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案例描述】瞳瞳是我们去年刚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他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在社会交往、语言沟通、行为兴趣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典型的自闭症症状。

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认知能力也相对不错,可是母亲忧心忡仲的神情似乎告诉我们:瞳瞳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了解到:瞳瞳学龄前一直在民营机构接受训练,开始父母都很欣慰,因为他认知能力明显提高。

但入学近一年来,瞳瞳情绪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他发脾气的频率增加,程度也大大加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如抓人、咬人等,伤害到班级的老师和其他小朋友。

于是, 瞳瞳被老师和同学孤立了。

瞳瞳的母亲好几次必须面对被抓伤正在哭泣的小朋友和他们愤怒的父母,惭愧地不敢带瞳瞳出现在教室里。

【案例分析】瞳瞳的母亲特别不理解,孩子本来好好的,但这一年来他究竟怎么了?我们知道,要明确瞳瞳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和攻击性行为,不能靠主观臆测,必须从更科学的角度对瞳瞳进行观察、评估和分析。

1.观察行为表现心理老师观察瞳瞳在学校的行为表现:瞳瞳频繁地发脾气,一且发牌气,就攻击周边的老师和同学。

他的情绪问题和攻击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他自身的发展,而且扰乱了课堂秩序,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教师和家长取得一个基本共识:当前首要任务应该是改善他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帮助他融入学校生活,进而促进他全面发展。

2.评估能力水平我们跟瞳瞳的母亲沟通后,让她先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做了详细的医学评估和心理评估,包括《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CARS),韦氏智力测验和适应能力测试。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心理老师对学生实施了《心理教育评定量表》,包括模仿、认知、情感、人际关系、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结果显示,瞳瞳在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缺陷,认知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发展的潜能。

3.开展功能性行为评估心理老师针对瞳瞳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开展功能性行为评估。

功能性行为评估是运用ABC行为观察法,通过收集与问题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奏事件、行为及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从而制订干预措施。

中重度自闭症学生问题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案例分析

中重度自闭症学生问题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案例分析

中重度自闭症学生问题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案例分析作者:张丽楠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24期摘要:中重度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和交往,如何对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基于此,本文选择本校两名个案,对其进行了观察和评估,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和功能。

研究发现,两名个案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发生问题行为的前提有自闭症本身的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水平。

个案的主要问题行为有,自伤行为、固着行为、不适当的社会行为等。

问题行为的主要功能(即动机)是为了逃避、自我刺激和得到实物。

关键词:中重度自闭症问题行为功能性行为评估个案研究中重度自闭症学生在很多培智学校中占至少三分之一的比例,他们本身有三大核心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交往,产生很多问题行为,成为教师、家长的一大困扰,对学生自身影响也很大。

对问题行为的研究和干预是有必要的。

功能性行为评估就是收集与问题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提事件、行为、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并依据收集的资料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1]。

以功能性行为评估结果为基础的干预能最有效地减少问题行为[2]。

本研究通过对两名中重度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行为评估,分析个案问题行为的功能和引发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对两名中重度自闭症学生使用自闭症评估系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基本能力的评估。

个案甲的基本情况:女,10岁,3岁后语言逐渐减少后被确诊为自闭症,主要由妈妈照顾。

能听懂基本的指令,会重复对方的话语,平时主动语言很少,擅长擦桌子和叠衣服,刻板行为是玩绳子,明显的问题行为是咬手和大哭,喜欢零食和磁力贴片。

个案乙的基本情况:男,12岁,3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和父母住在一起,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有基本的语言能力和听指令能力,有时会主动表达或问答,擅长写字、骑自行车,刻板行为是晃动手指、开关机电脑。

明显的问题行为是大喊,喜欢酸奶和汉堡,听音乐。

(二)研究方法主要是录像观察法,进行一周的录像观察,了解个案课堂35分钟的行为,观察内容包含确定为分析目标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发生之前的情况(即前提事件),问题行为本身(即表现、强度和持续时间),问题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即结果事件)。

第三章 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

第三章  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
第三章 问题行为的 功能评估

问题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原因(社会的、 个人的、环境的)
问题行为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把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作为首要任务
第一节 功能评估的含义与功能

功能评估是一种搜集行为资料并分析其行 为功能的过程,也就是说收集和分析与问 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


通过功能评估获得的信息:


11. 总结性的陈述
对于每一种问题行为,总结其出现的所 有情境事件和相应的一切行为后果。
二、问题行为的观察评估
功能性评估观察表(FAO)是目前最科 学实用的观察方法。

在运用功能性评估观察表对当事人进行观 察时,先确定观察的人、时机、地点和观 察的长度。 观察的长度而言,观察者应持续搜集资料 到问题行为和环境事件的关系已清晰呈现 为止。目标行为至少要发生15—— 20次, 观察者需至少搜集2—— 5天的资料。
感受到的行为功能 真正的行为后果
获得 逃避/回 避
总计 事件 日期

功能性评估观察表内容:
① 对象 ② 时间 ③ 行为 ④ 前提事件 ⑤ 感受到的行为功能,有两种情况:获得 受欢迎的事物与逃避不受欢迎的事物 ⑥ 真正的行为后果 ⑦ 评论/备注 ⑧ 事件和日期




功能性评估观察表的运用:

(三)功能性评估面谈表的运用
1. 行为的描述: ①将所关切的每一种行为定义如下,行 为的形状、次数、持续的时间和强度等。 上面描述的几个行为中,哪些可能一起发 生? ②他们发生在相同的时间还是接踵而来 地出现?或是发生在同一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类型与表现(简单介绍)
1、刻板行为。又称固著行为,指一再重复某些特定的行为,分为:动作的刻板行为,如拍手、摇晃或挥舞身体的任一部位等;口语的刻板行为,如尖叫、重复询问相同问题等;强迫性喜爱某物;以及抗拒改变的行为。
2、自伤行为。
3、攻击行为。可分为:身体的攻击,如打人、咬人等;口语或的攻击,如骂人;对物品的攻击,如破坏东西;以及消极抵制或不听话的反抗行为。
4、功能评量方法之一“A-B-C”分析
A(Antecedent)指的是前事刺激,也就是行为问题出现前发生了什么事,B(Behavior)指的是随后而来行为问题本身,C(Consequence)指的是行为结果,也就是行为问题出现后发生了什么事。ABC行为观察法通过记录行为发生的前后事件,了解行为问题的来龙去脉,归纳出它们间的关系,以找出行为所代表的功能。
重点补充休闲技能与体育活动训练
(3)后果处理策略:当行为问题发生时,对个案进行不会增强行为问题的反应,但当替代行为出现时,做出使此行为达到目的的反应,即后果处理策略。后果处理策略在增加正向行为方面,通常使用增强策略,应注意增强的立即与一致性,增强物的选择尽可能符合行的自然结果;在减少行为问题上,可使用忽略,重新指令,自然、合理、教育的后果,可包含负面的结果,如赔偿、损失权利、隔离等。
并以智力障碍学生练习举重时发生行为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二)正向行为支持策略
1、引出概念:
传统:倾向抑制或消除行为问题,如电击、嫌恶刺激、处罚等等。
新发展:主张尊重、个别化;全面地介入行为问题,注重预防、教导适当的行为来取代原有的行为问题。
2、正向行为支持的意涵与目的
综合学者观点归纳:正向行为支持以功能评量为基础;
4、反社会行为。也称为不适当的社会行为,指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不合伦理、严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说谎、偷窃、过动、公众场所脱衣服等。
二、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处理新理念
(一)功能评量
1、引出概念:
对行为问题的认识,也就是对为什么会出现行为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发生改变。
传统:消极、负面地看待行为问题,认为皆因自身障碍而生,抱之以厌恶的态度,评估重点置于行为问题本身。
课后小结
广州体育学院学科教案
上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教师:
班级
特教
第周
教学仪器与
媒体
多媒体教室设备
人数

第次课

教材
内容
特殊儿童的教育鉴别与评估
第六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鉴别与评估
第七章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鉴别与评估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1、转变传统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负面认识,以正向、积极地态度看待;
2、了解与认识“功能评量”与“正向行为支持”在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处理中的运用。
新发展:对个体抱一种正向的态度,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有目的、有功能、有沟通意义的,评估行为与环境的联系来发现行为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功能评量。
2、功能评量的意涵与目的
(1)、功能评量的意涵
引入Honner在2000年的定义,并对此定义予以分析和阐述。
重点强调区别于传统诊断模式:
功能评量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特殊孩子;
功能评量是一个收集与个案行为问题相关环境信息的评估过程;
(2)、功能评量的目的:通过探讨行为和环境事件的关系,分析出行为的功能与目的,但不仅仅停留在此层面上,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后来的正向行为支持方案的有效介入提供基础。
处理方法的选择发生改变。
3、行为问题功能分类
综合各位学者观点,一般将其功能归为:引起注意、感官刺激、逃避、要求明确事物四类
选取其中几点详细说明
(2)行为训练策略策略: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借由教导个体替代性的行为来取代原有的行为问题,内容分为两类:一是教导替代技巧,根据功能评量的结果,选择一个与行为问题具相同功能的适当行为加以训练来替代原行为问题;二是教导一般技巧,此类行为技巧虽为不具有和行为问题同样的功能,但它可扩展个体的能力,使人体更能处理所面对的问题情境以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包括:自我管理、情绪控制、问题解决、学习能力、休闲技能、沟通技能等。
正向行为支持包含全面介入策略;
正向行为支持通过教育和系统环境的改变,减少行为问题,并增加正向行为,最终提升个体生活质量。
3、正向行为支持方案包含的策略
(1)前事控制策略:借由改变可预测的行为前事和情境事件来预防行为,常见的具体方法有:改善物理环境、调整生理因素、改变相关人员的态度和行为、修改或调整课程、建立教室规则和生活常规、增加作息的可预测性、提供选择的机会、应用刺激的控制、增加引发适当行为的提示等。
2《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方俊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对照笔记复习教材与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的相关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总结
我们对有行为问题的个体抱持正向而支持的态度和行为,提供一个温暖与鼓励的环境,能敏感地察觉并满足其特殊需要,给予选择和控制的机会,增进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促使个体生活形态的改变以及生活素质的提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功能评量”与“ Nhomakorabea向行为支持”的意涵蕴与目的。
教学难点:
1、掌握在实际情境中利用“功能评量”评估学生行为问题的方法;
2、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来处理特殊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达成目标
媒体使用
教学组织与方法
时间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功能性行为评估与正向行为支持
三大类策略应综合运用。
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行为问题处理策略的选择
1、举重案例
2、到终点不知道停止的特殊运动员
3、宾馆里搞破坏的特殊学生
四、结束语:
CIA
CIA
CIA
讲授
讲授
对照教材呈现
讲授
讲授
结合实例讲解
举例说明
比较学习
听讲
比较学习
听讲
小组讨论发言
5
10
5
10
10
10
15
15
作业和参考书
1参考书《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汤盛钦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