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交流的无奈
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和冲突
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和冲突上海是多元文化的复合地,必然会产生很多国际交流或者跨文化传播的活动,展会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实践活动。
本文聚焦展会的翻译人员与参展商之间的跨文化传播问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
由于展会参展商需要的翻译人员皆为女性,所以笔者访谈的皆为女性,有z女士、l女士、y女士、j女士、w女士、h女士。
跨文化传播中“交流的无奈”1.宗教、仪式、文化间的冲突。
根据专访结果,了解到翻译人员所服务的外国参展商几乎都存有宗教情结。
但中国很多年轻人指出宗教就是盲从,碰触甚少。
很多外国参展商在聊天时会问到别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j女士在年11月珠宝展的时候,被问及这个问题,j女士说:“我不信仰宗教,但是那个外国人听见我这句话就很吃惊,说道:‘你怎么会没信仰呢?没信仰怎么可以呢?’然后那个外国人一直跟我特别强调信仰宗教的重要性,我很不开心地吓到了他,使他暂停了这个话题。
我当时真的很恼怒!”另外,我们平时的交流中也可以发生具备仪式性质的行径,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方的亲吻礼和亲吻礼了。
z女士年9月搞一个布料展览会的译者,她说道:“我帮忙土耳其人搞译者,每天早上去了,老板不好热情,我都有点不难受,一来了就要亲吻,还要和亲脸颊,虽然我晓得这就是外国人的习俗,但还是真的很怪异,临死的时候也必须亲吻一下,亲下脸颊。
”2.语言、行为与社会交往中的冲突。
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霍尔认为, 传播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传播世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文字的、物质的和行为的。
文字是商务、政治和外交的媒体。
物质通常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行为可以反馈别人的看法,也包括避免冲突的技巧。
”①语言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展会上。
展会是一个商务贸易交流的平台,有不同行业的展会,翻译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英语翻译水平,而且要对该行业的专业名词有足够的了解。
除了专业名词的使用会引起双方的冲突之外,流行的日常用语也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不协调。
网络化交流鸿沟浅析及思考——读彼得斯《交流的无奈》
收稿日期:2020-07-27作者简介:康玲玲,女,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网络化交流鸿沟浅析及思考———读彼得斯《交流的无奈》康玲玲(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交流对于有意识的人类来说,是一个人与人关系的问题,这种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是一个集自我思想、社会认知和时代冲突等为一体的复杂体。
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一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构建出不完美交流的认识论框架,又从历史观出发辩证分析精神与精神之间不可交流性的现实与人类追求心灵互通的幻想之间矛盾关系的社会意义。
本文以彼得斯在该书中的思想观点出发,简述人类不懈追求的完美交流最终会走向失败“宿命”的现实,继而立足当下分析互联网新技术时代在四个层面的不可交流性: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媒介、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最后试图探讨走出交流困境,弥合交流鸿沟,走向和谐交流的应对态度。
关键词:交流;媒介;网络;社会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4-0076-03 一、交流可谓对空言说彼得斯以“Speakingintotheair”为本书题目来暗寓其关于交流的整体思想。
他从交流作为人的本体论出发,提出完美交流的不可能性,他在绪论中谈到交流是现代人诸多渴望的记录簿,他召唤的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乌托邦里,没有被误解的东西,人人敞开心扉,说话无拘无束[1]。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个体意识的相互隔绝,同样也不可能有完全契合的精神思想存在。
但看不见的东西,渴望愈加迫切,我们渴望交流,这说明,我们痛感社会关系的缺失,于是人对完美交流的永恒追求又陷入了诸多交流困境,如驾驭承载政治渴望与内心渴望的传播技术困境,深思唯我论与他者客观存在的哲学困境,一切理解即误解的语义困境以及人类应对困境所带来的次生困境等。
由此可见,人类追求“灵魂”交流的步伐是无止境的,人类追求完美交流失败的结局也是注定的,此悖论即彼得斯所言的交流为对空言说的本质所在,“她是一个落水洞,我们的希望和畏惧,似乎多半都流走消失,不见踪影了”[1]。
真正的交流有无可能——解读《交流的无奈》
真正的交流有无可能——解读《交流的无奈》交流的无奈》是一本探讨交流观念沿革的书籍,作者___以五个历史时期为基本框架,糅合了哲学、宗教、科学、人文、技术、神秘主义思想,粉碎了乌托邦的“交流”幻想。
本文从交流的定义、交流的障碍以及交流的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阐述对《交流的无奈》的思考。
在书中,作者主要探讨了双向的对话与单向的撒播两种交流方式。
前者指的是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包括爱欲交流、心灵交流、对话、书信、电话等,是交流的理想状态。
后者指的是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人类历史的发展使得撒播成为“我们的命运”,但凭借符号和机器进行的撒播,如何保证意义跨越两个脑子成功地迁移?这两种失败的出现,给了作者立论的依据。
作者以___和___为例,认为交流就像是情侣之间的爱,是一种灵魂的盘结,是一种“一对一”的对话,双方互惠往来。
盲目的撒播会造成交流的失败,因此,他指出,在演讲的时候,也要清楚讲稿的内容和听众是否匹配。
这种视野放大到大众媒介,我们可以看出,他眼里的大众传播不允许有不相关的、冗余的信息,是一种放大的对话。
但对于我们目前的大众传播来说,很难像人际传播一样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很难在亲近的互动中进行。
同时,他对书写提出了批评,认为文字掩盖了人的个性与灵魂,受者无法从中得出传者的态度、说话时的语气等等。
因此,交流的成功要有手段的保障,一种如面对面、亲切、专一、问答式的媒介手段。
综上所述,交流是现代人不得不面临的一种生存境遇,但交流的成功需要双方互相关爱、正确的交流方式以及有效的媒介手段。
《交流的无奈》一书通过探讨交流观念沿革,提出了交流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对我们的交流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___和___在交流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___认为交流的前提是两个人的相爱,而___则喜欢把交流当做广泛的撒播,只要我把种子播撒出去,就算有时候种子没有萌芽也不值得可惜。
___的爱是一种追求回报的爱,而___的爱则是一种不追求回报的博爱。
读书笔记-交流的无奈-小七
交流的无奈随笔:作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交流的无奈》主张还原历史真相,探寻交流观念的源头以及沿革。
同时按照人类媒介发展的历史,结合社会思潮的流变,把交流当作人类的一种终极处境进行探索。
“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是应该问:我们能够互相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对待吗?”从交流的历史真实性出发,融合了哲学、宗教、文学、神秘主义以及媒介技术,来寻找有关交流观念的源流和沿革。
交流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人类的感知和感情都是每个人独特的东西。
有人评论说:“我们面前摆着的是一本研究交流失败的书。
有趣的是,它传递的意思却是如此美妙……”该书的宗旨是要化解人为障碍,调和“我”与“非我”、“我”与“他者”的关系,推倒人为设置的“我”与“他者”的障碍。
其“悲观论”绝对不会使你灰心丧气,反而使你充满爱心。
第一章对话与撒播本章内容:主要讲了对话在一些圈子里取得了神圣的地位,具有互惠性和互动性。
受到现代文化中单向性的媒介的蚕食,先是报纸后是广播和电视,被非人性化。
媒介有不公的地方,但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塞满了不速之客。
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观点:对话也可以是霸道的,而单向的撒播也可能是公平的。
以及柏拉图的爱欲论、有限双向互动、与耶稣的单向撒播论,旨在追根溯源。
分析了苏格拉底和耶稣撒播式的交流观。
在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认为,心灵和欲望的匹配是交流的规范形式的条件,以及一种“互惠”的爱欲,即是哲人的相爱。
随笔:对话被扭曲的现象是文明的一个特征,影响有坏处也有好处。
文化的许多成分往往都存在着被忽视的一方。
对话不能被拔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然,民主性就会逐渐丧失。
苏格拉底开启了关于交流观念的一个悠久传统:和另一个人互惠的接触,是回归灵魂,倘佯故乡的必由之路。
这是后世衡量理想交流的尺度。
《对观福音书》中将广泛的撒播看作公平的交流形式,它把意义的收获交给接受者的意志和能力。
同时认为强求互惠性是有问题的。
一个公正的社会既依靠针锋相对,又依靠引而不发。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读书笔记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读书笔记“‘舌头若不能说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中说话了。
’若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少不了共同的目标、媒介、内容、手段等多种因素,真正的交流实在是难啊。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感慨,因为我发现甚至无法同作者交流,本书涉及的几位大师都是思想的顶峰,大师的观点又各有千秋,每个大师的思想都需要读者有一点知识基础,而我深深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不能顺着他们的思路不断思考。
不过静下心读了一遍后,再结合别人的解析,以及再重复阅读之后,渐渐地竟也略微窥见其中一些奥秘,并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发现这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它确实是一本多角度解析communication(原谅我不能仅仅用“交流”来说明)的好书,或许我接触得有些晚,但也未必。
本书不是在全情架构关于传播的理论,而是追溯西方文化的传统,说明关于传播和交流的观念,同时按照人类媒介发展的历史,结合社会思潮的变化,把“交流”当做人类的一种终极处境进行探索。
在序论中,作者说明了交流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全文的论证做了基调。
第一章是“对话与撒播”,主要分析了苏格拉底对话式和耶稣撒播式的交流观,苏格拉底论述名义是更高层次的互惠,耶稣论述名义是更高层次的撒播。
第二章讲的“招魂术”,交流的招魂术观点在两个观点中震荡,一个是分享心灵的梦想,一个是不完美媒灵的争论。
第三章讲的是“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三位大师的交流观,他们的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对话会使人万事如意的想法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作者对他们观点的陈述其实也是为自己的结论做铺垫。
第四章,“生者的幻想,与死者的对话”,其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死信”,死信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隐喻,来说明人际交流特有的病态。
第五章讲“追求真正的联系,弥合鸿沟的桥梁”,电子媒介时代,交流的成功成了跨越中介的灵魂去触摸另一个人的身体。
第六章,“动物、机器、外星人,不可交流性”,说的是20世纪的交流问题,与其说是人与外星人、机器、动物的伙伴的交流问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奇异的是我们自己。
媒介与公众_交流的无奈_李普曼_公众舆论_读后感_王金凤
产生于主观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头脑中 所认识的世界,换成李普曼的说法,就 是“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人不是 直接生活在环境之中,人与环境之间存 在一个拟态环境,而个人基于拟态环境 的行动却作用于真实环境中。这使本就 复杂的社会更加复杂化了。
从小一点的社会环境来说,我们的 传播环境也不容乐观。因为我们的传播 过程要“通过源头上的检查与保密,通 过另一端的物质与社会保障”。检查与 保密是社会政治原因,无论多么开放自 由的社会,都会存在的,只是形式有所 变化 ;物质与社会保障主要指技术条件 的限制。而无论是政治还是技术原因, 必将造成信息的延搁,甚至使信息失真、 失传,而这也就加大了人们认识的世界 与现实的世界之间的差异。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9 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中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8
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中
理论视野
因为在李普曼看来,“词语和货币一样 我们传播的信息到达受众眼中时肯定是
是要反复流通的,它今天激发出一种想 “变了色”的。
象,明天又会激发出另一种想象。同一
因此,综观传播的各个过程,要想
个词语在记者和读者的头脑中唤起同一 在媒介与公众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
这并非易事”。“如果我们试图更进一步, 活中的舆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或许
以便找出无形的复杂事态的前因后果, 这就是理论与现实的差别吧。我想大概
那种随意的舆论就更加靠不住了。公共 可以这样理解 :李普曼的舆论是绝对舆
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极少能同时显露出前 论,我们说的舆论是相对舆论。绝对的
因和后果”,这些都已经使舆论表达比 东西是不存在的。就像在一个地方影响
然 而, 李 普 曼 在 这 本 书 中, 并 没 有给予“舆论”明确的定义,只是深入 分析舆论的产生是如何不可能的,公众 依靠传媒不足以认识整个世界。既然如 此,那么舆论应该就不存在啊?现实生 活中,我们能切切实实感觉到的所谓“舆 论压力”又是什么呢?
传播学推荐书目(20本)
传播学推荐书目1.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丹尼尔•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4th ed.)》,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5.胡河宁:《组织传播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迈克尔•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12.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宋昭勋:《非语言传播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郭镇之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汉译西方新闻传播学名著书单
汉译西方新闻传播学名著书单一、传播·文化·社会译丛(1)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2)作为文化的传播(3)作为话语的新闻(4)广告:艰难的说服(5)话语与社会变迁(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7)分割美国:广告主与新媒介世界(8)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9)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10)做新闻(11)新闻的力量二、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1)富媒体穷民主(2)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3)媒介研究进路:经典文献读本(4)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5)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6)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7)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故事(8)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9)获取信息:新闻、真相与权力(10)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11)政治传播学引论(12)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13)新闻报道与写作(14)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15)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16)全球电视与电影(17)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18)新闻业与新媒介三、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翻译版(1)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2)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3)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4)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5)超越文化(6)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7)无声的语言(8)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9)重组话语频道(10)新闻文化(11)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12)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四、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1)大众传播革命(2)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3)跨文化传播(4)媒介效果研究概论(5)美国电视史(6)国际新闻报道:前线与时限(7)媒介/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概论(8)人际传播教程(9)跨文化传播(10)广播电视管理(11)创造性的采访(12)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与编辑的基本技能(13)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14)编辑的艺术(15)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16)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17)受众分析(18)媒介分析技巧(19)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20)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21)信息社会理论(22)什么在决定新闻(23)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五、文化与传播译丛(1)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2)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3)电视文化(4)媒介·传播与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5)文化:社会学的视野(6)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7)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8)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的新描述(9)商业文化礼赞(10)文化理论——导论(11)大众艺术哲学论纲(12)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13)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14)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15)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16)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17)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六、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1)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2)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3)传媒的四种理论(4)帝国与传播(5)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6)传播的偏向(7)传播学概论(8)传播学简史(9)模仿律(10)传播与社会影响(11)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与问题案例讲义(12)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举中做决定(13)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14)移民报刊及其控制(15)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16)人际影响: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七、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1)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2)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3)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与社会(4)现代传媒史(5)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6)媒介效果研究概论(7)传播法判例: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8)媒介法原理八、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1)新新媒介(2)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3)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4)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5)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6)全球新闻记者(7)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8)新媒介:关键概念(9)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10)人际传播研究手册。
在“无奈”中前行:传播思想史带来的启示
在“无奈”中前行:传播思想史带来的启示作者:宋子夷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09期【摘要】作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交流的无奈》主张还原历史真相,利用交流问题的起源与宗教冲突、交流问题在文学范畴中的碰撞、交流问题中存在的神秘主义以及交流中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所带来的思辨这几种方式,探寻交流观念的源头以及沿革。
对交流中存在怎样的鸿沟,交流的有效解决机制以及媒介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等问题都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交流传播媒介一、交流问题的起源、失败与意义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一直渴望突破孤独的壁垒。
关于交流问题的探索,始终贯穿于人类以及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
20世纪传播学诞生后,交流问题在传播学中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传统的重要意义。
然而,《交流的无奈》一书开端,作者彼得斯便直白宣告:真正的交流不可能实现。
他认为,交流的失败一方面源于我们对词语、符号的怀疑以及对媒介机器所产生的困惑,另一方面又源于交流中接收者处在弱势地位、交流中缺乏宽恕意识。
交流问题为什么那么重要?用作者的话来说“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答案,以便解决我与他,私密与公共,内心思想与外在词语的分裂所引起的痛苦”。
笔者认为,交流的重要性恰恰体现在人的情感和感知方面。
大脑是人类神经末梢的终端,每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终端系统,百分百的相通或许并不现实,不过,在彼得斯的引领下我们看到,尽管古今中外交流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人类仍在力图触摸交流这一问题的实质——如何更好地处理交流问题是人类共有的需求和本能。
传播学诞生于大众媒介兴起之后,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大众媒介对社会控制、大规模社会传播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符号传递不再是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但是,意义理解的问题却不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有所改善,“……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现象之中,所有貌似“成功”的交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撒播”,是不知对象,不知结果的撒播。
交流的无奈
交流的无奈交流的无奈鼠标轻击,按键轻点,电波激发一个个信息点,代码串联起一个个字符。
此时此刻,你的话语就传达到我的身边。
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瞬息之间可以交流。
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彼此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时代,书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纸张。
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极为低廉,但是转瞬即来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
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
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
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
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
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
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
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
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
“交流”语境下的传播思想史解读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
基本内容
在解读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精妙之处。彼得斯 在这本书中深刻地探讨了交流的本质和限制,指出交流并非简单的传递信息,而 是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他强调了语言和符号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 人们如何通过交流来构建和维护社会关系。此外,彼得斯还对当代数字媒体交流 的崛起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数字媒体交流与传统交流之间的巨大差 异。
基本内容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交流的认识和理解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口 语时代,交流主要依赖面对面的话语,因此人们必须亲自到达现场才能进行交流。 在文字时代,虽然书信等文字形式的交流变得普遍,但仍然受到读写能力的限制, 只有少数人能掌握这种技能。而在现代社会,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交流变得更加 便捷,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网络欺凌等。
谢谢观看
基本内容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交流便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早在公元前3000 年的苏美尔文明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文字进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 形式和手段也不断发展,包括书信、电报、、广播、电视以及现在的互联网和社 交媒体等。这些交流形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时空、跨地域 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基本内容
然而,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是表达不 清,导致信息无法准确传达;有时是倾听不足,无法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有时 是理解错误,导致双方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交流的效果, 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后果。
基本内容
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效果和质量,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交流技巧和方 法。首先,表达是交流的基础,我们需要用清晰明了的语言来传递自己的观点和 情感。其次,倾听是交流的关键,我们需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传播学视域下“低头族”的交流困境与出路——新解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传播学视域下“低头族”的交流困境与出路——新解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谢婷【期刊名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低头族"作为现代媒介技术促生下的一个群体,其行为特征对现代人的生活造成了重要影响。
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看似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的交流,但在这种新式交流泛滥的背景下,人类又陷入到一种新的人际交流和自我交流的困境当中。
这些交流困境,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一书中早有预见。
彼得斯就像是预言家,预感到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升级,人类将陷入到面对面交流的缺乏和人与人之间心灵上和精神上交流的困境当中。
根据彼得斯的反思,"低头族"需要用仁爱之心,放弃对完美交流的追求,彼此关爱,才能走出交流困境。
然而,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情感的复杂性和技术翻新的速度,注定会使人类陷入到新旧交流困境交替的死循环中。
【总页数】5页(P110-113,57)【作者】谢婷【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相关文献】1.解读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J], 王京山;李新妞2."交流"语境下的传播思想史——解读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 [J], 殷晓蓉3.网络空间跨文化传播中"交流的无奈"——读彼得斯《交流的无奈》 [J], 许天颖4.传播学科如何应对交流问题--基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一书 [J], 李宛嵘5.在“无奈”中前行:传播思想史带来的启示——评《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J], 宋子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子对人际传播现象的独特思考——与《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比较的视角
老子对人际传播现象的独特思考——与《交流的无奈——传
播思想史》比较的视角
谢清果;杨芳
【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
【摘要】《道德经》五千言中蕴藏着丰富的传播观念,而且就其思想底蕴看,其与西方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在一些传播思想上虽是貌离却神合。
为此,本文主要从人文自然思想特点以及思维模式两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进而阐明老子人际传播思想本身的独异性。
【总页数】7页(P1-7)
【关键词】老子;《交流的无奈》;感通思维;整体思维
【作者】谢清果;杨芳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1
【相关文献】
1."交流"语境下的传播思想史——解读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 [J], 殷晓蓉
2.在“无奈”中前行:传播思想史带来的启示——评《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J], 宋子夷;
3.传播学视域下“低头族”的交流困境与出路——新解彼得斯《交流的无奈——
传播思想史》 [J], 谢婷;
4.媒介形态的演变对交流的影响——读《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J], 马周
5.媒介形态的演变对交流的影响——读《交流的无奈一传播思想史》 [J], 马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克尔恺郭尔等思想大师就自我、 符号与世界提出的新视野,都从不同角 度证明着交流的不可通约性。
马克思把公共领域当作堕落的太虚幻境, 公共领域像战争一样用其他手段将自己 的地位掩盖起来,这是一切人反对一切 人的战争。克尔恺郭尔的评价同样冷峻: 公众是幻影,是无限抽象的全景画。对 他们而言,公开参与的情况,只能靠武 力或托词才能实现。
难以一起卒读,需要气定神人,耐心与 静心
这本难于以学科分类的奇书赢得了很高 的评价,并在2000年赢得了美国传播学 会奖,即美国传播学会最高奖项
Speaking into the air
取自《圣经》,直译为“向空中说 话” 浪费精力,毫无意义的徒劳之举 “完美”的交流不可能!!是乌托 邦的幻想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史学 ?
哲学 ? 传播学 ?
驳杂,像一个大杂烩,从目录可见一斑, 作者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纳入考察 范围。
性质其一,很难界定把它放进现在图书 分类法的哪一类,它远远超过了一般的 “学术规范”,原书封底被贴上了一个 奇异而模棱两可的标签:史学/哲学
作者的意图——这本大谈“交流”的书, 居然断言:“交流”是不可能的
举例:留声机,死信(中介 的作用增加了困扰双方的幽 灵,增加了陌生人插手用眼 睛窥视的机会)
第五章 追求真正的联系,弥合 鸿沟的桥梁
5.1唯心主义人与人的壁垒 5.2骗局还是接触?詹姆斯论心灵研究 5.3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怪声音 5.4广播:作为撒播(和对话)的广播
过去,“交流”的意义,显然是凭借非 物质的媒介扩距离得到信息。在面对面 的情况下,“交流”依然面对架桥梁、 跨横沟的问题,还是会发生打扰的问题。 本章就是要说,寻找跨越媒介的传输中 完成的实实在在的接触有何迹象。
译者:何道宽
何道宽(1942—),男,四川洪雅人,深圳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文化研究和美国学、传播学研究,历任深圳 。 大学外语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等职。 近3年来,翻译出版了8本传播学经典著作,累计达 2350万字。 论文《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获深圳市社科优秀 论文一等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译著《理解 媒介》,2001年获深圳市社科著作三等奖。
近年翻译出版的学术著作:
1.《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数字麦克卢汉》,保罗· 莱文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3.《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南京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交流的无奈》,约翰.D.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5.《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菲力普.马尔尚著,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6.《传播的偏向》,哈罗德· 伊尼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 2002年; 7.《帝国与传播》,哈罗德。A.伊尼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思想无羁》,保罗.莱文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是西方世界道 德生活中的关键人物。 他们都善于讽刺,善于反诘。 都是烈士,但是他们的王国 不在这个世界。 都是导师,留下来的话都是 经过弟子的兴趣折射出来的。
两人都教导爱,要学生撒播爱的种子,但是其效 果却有不同。 柏拉图《斐多篇》中表现的苏格拉底,提供 了思考人类推论活动的视野:对话的爱欲生活; 而《福音书》关于耶稣的语言则给我们提供了另 一幅景象:绝对不变的公开的单向撒播。
精彩书评
在这个媒体饱和的世界上,彼得斯独辟蹊径,提出 了(交流)的真实性的观念……对连珠炮似的花样翻新 的流行文化提出的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妙笔生花,多姿多彩。 ——《出版者周刊》 我们面前摆着的是一本研究交流失败的书。有趣的 是,它传达的意思却如此美妙……《交流思想史》这种 品位高雅的严肃之作对读者总是发出这样的信息——接 受精神挑战,细细品味吸收作者渐次展开的渊博学识和 创新视野。 ——卡尔林.罗马诺,《费城问讯报》
——
传播思想史
著 译
[美] 彼得斯 何道宽
作者简介
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1986年获斯 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旋即执教于衣阿华大学传 播学系,曾获富尔布赖特等基金会赞助。1995 年以副教授身份获全美人文学科研究基金,完 成《交流思想史》而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先驱, 成为别具一格的传播理论家并因此晋升教授。 该书熔哲学史、政治史、媒介技术史为一炉, 把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 背景中,并因此而在2000年获全美传播学会奖。 他的哲学和传播学论文多版发表在《大众传播 批评》、《媒介,文化与社会》、《社会学理 论》等权威学术刊物上。
然而,黑格尔后的一切交流,基本上都 是公开的——只有通过对别人的承认,才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因此我们必须 承认:梦想之中的天使那样的直接沟通 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揭示了一个道理: 对话会使人万事如意的想法,只不过是 一种幻象。这批思想家告诉我们,如何 面对现代传播的一切困难。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与死者的 对话
反复削弱互惠和私密的关系,赞成不平 衡的,公开的关系——作为广泛播种的 手段,撒播是美好的,但是它是夺取丰 收的充足手段吗??
显然不是!
苏格拉底与耶稣的交流方式都不是完美 的 柏拉图的爱从具体走向一般;基督教的 博爱从一般走向具体。
对话和撒播的对照,归根到底就是 一句话: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宽 恕人的愚蠢。
Communication
时间分界线;复合分界线 点对点的信息流动和点对面的信息流动。 点对点的互动形式多样:一人对一人的交流 可以是面对面的对话,也可以是不用言语的 其他交流,比如爱欲对爱欲的交流、心灵对 心灵的交流,还可以是书面、电话、电报、 电子邮件等形式。 一人对多人的交流是书面、广播等形式 的交流,这样的交流多半是单向的交流,作 者称之为“撒播”“迁移”或“传输”
总而言之,虽然互惠是道德理想,但是 这个理想是不充足的。而单向传播没有 什么有失尊严或自相矛盾的地方,单向 撒播应该是我们更加冷静的基本选择。 只有在稀罕而绝佳的场合,对话才能够 兴起;撒播就是造就这种场合的基础。 撒播不是遭难,而是我们的命运。
第二章
一个错误的历史: 招魂术传统
2.1基督教根源 2.2从物质到精神:17世纪的“交流” 2.319世纪的招魂术
苏格拉底向往一种爱欲式的灵魂交 往,但这种互惠的理想交流能否真 正实现? 相比之下作者倾向于耶稣的撒播观 表现出的民主和公平。
“凡是有耳朵的人,让他们听见 吧!!”
耶稣对众多的各色人群布道,他说,播 种者不停的播种,广及天下,种子洒落 在各种土地上。 与苏格拉底对照,《对观福音书》把广 种薄收看成是公平的交流形式,它把意 义的收获交给接受者的意志和能力。 用克尔恺郭尔的话说,这种“间接交流” 的要点就是“要让接受者自己活跃起 来”。
然而,交流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孤 魂野鬼,渴望搜寻灵魂伴侣的孤魂野鬼; 意味着,我们有新办法彼此联系,共同 开辟新的天地。
完美的“交流”是乌托邦幻想, 那该如何是好??
不应该追求完美的 “交流”,只能够追求彼 此的关爱。
作者对“交流”的考察与分析基本上循 着两个思维理路进行:一方面,他对人 类从古至今的交流观进行了“上穷碧落 下黄泉”的探察,从中追寻交流失败的 根源所在,对“交流是心灵的共享”这 一乌托邦的梦想做了批判;另一方面, 他努力为走出交流失败的梦魇寻找一种 新的办法,即以追求彼此的关爱来代替 追求完美的交流,化解人与人之间人为 的障碍,实现一种实用主义的行为的协 调。
本书的中心思想比较严峻,里面提出的 交流问题根本上是难以驾驭的问题。 “communication”一词,无论其含义是什么, 绝对不是改进一条线路或更加袒露心扉, 而是涉及到人生存状况的一个扭结,剪 不断理还乱。我们永远不可能像天使那 样的交流,这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也是 一个幸运的事。比较健全的视野,是 交流中不能够接触却值得庆幸的视野。
绝对精彩之作,我近年读到的最佳作品之一……原来就觉 得我可能会欣赏这本书,可是我没有想到,作者的论述竟 然会如此深邃、细腻、明快,所以我还是吃了一惊。 ——詹姆斯.W.凯里,哥伦比亚大学 肯定会改变你对交流的看法……富有创意,厚积薄发、文 字优雅、字字珠玑。 ——《基尔克斯评论》 本书研究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使人眼前一亮……作 者发出的声音令人惊叹、深受欢迎。我们愿意再次听到他 的声音。 ——阿尔伯特.伯格曼,《纽约时报 文学副刊》
本书以5个历史时期为框架:
1。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斐多篇》和《会 饮篇》中的双向爱欲交流观 2。《圣经》中耶稣和使徒保罗的单向撒播 观 3。中世纪神学中的天使交流观 4。近代哲学的精神交流观和19世纪招魂术 的交流观 5。现代传播理论中的交流观。
目 录
序论 交流的问题 第一章 对话与撒播 第二章 一个错误的历史:招魂术传统 第三章 走向更加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 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与死者的对话 第五章 追求真正的联系,弥合鸿沟的桥梁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林林总总的 不可交流性 结语 手拉手
4.1记录与传输 4.2作为与死者交流的诠释 4.3死信
内容梗概
本章说的是与死者的对话,特别要 说一种徒劳的情况:和那些只能用 诠释来解读的存在作精神上的交流, 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一个记录的能 力的问题。
本章主要讲19世纪,总之,19世纪是一 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它为20世纪对话的 回收和交叉进行了铺垫。我们需要明白 的是:一切依靠记录和发送功能的媒介 (如今已经把我们的肢体和灵魂纳入麾 下)进行的交流,说到底,和生者死者 之间的交流是没有区别的。
序论 交流的问题
交流的历史真实性 “交流”意义的多样性 厘清20世纪20年代的论战 二战以后的技术话语和治疗话语
第一章 对话与撒播
1.1柏拉图《斐多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1.2《对观福音书》中的撒播
作者试图在本章勾勒出一条有纵深的地 平线,作为当代论证的背景,并将在这 个背景中表现最伟大的对话人苏格拉底, 最永恒的撒播思想声音的耶稣基督。 重新发现构成对话的玄机,重新发现非 对话形式——包括单向撒播形式——的神 赐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