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学科思想史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学科思想史知识教育学科思想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通过学习教育学科思想史,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深入掌握教育方法与教育原理,提升教学水平与教育素养。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中国教育思想等方面,探讨教育学科思想史的重要性与应用。
一、古代教育思想1.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等。
儒家强调礼仪、道德与人伦关系,注重孝道、义理,对于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影响。
道家注重个体修身养性,强调自然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提倡平等教育,鼓励普及教育,倡导兼爱和利益最大化。
2.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西方古代教育思想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以及基督教的教育理念。
古希腊罗马时期,教育被视为人类获得智慧、德育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基督教的教育理念则强调人的尊严、爱和关怀,重视个体的内在品质和灵魂成长。
二、现代教育思想1. 进化主义教育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主义的教育思想在欧美诞生并影响深远。
进化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促进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能力培养。
此外,进化主义还倡导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重视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
2.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迅速兴起。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关注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实用主义者认为学校应通过培养实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人。
三、中国教育思想1. 新教育思想20世纪初,中国新教育思想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蔡元培等。
新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倡导培养独立人格和自主思考能力,提倡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2.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进入社会主义教育时期。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劳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闹剧背后: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评法批儒”运动
法家 的地 位在 近代 中国不断提升 ,至 2 0世 纪7 0年代 巾期而达到 了最高点。在汉 代以后二 千多年的中国所史中,法家似乎从未像当时那样
被全国性地尊仰到这种程度。大家都知道 ,当时 发生了一场尊法贬儒运动 ( 其时的名称叫 “ 评法
批儒 运 动 ” 。这 场 运 动 时 间 不 长 ,约 为 两 年 )
维普资讯
1
是负面的。其 中,最常见 的,直至现 f 的评价是 :这场运动是某一政治集团 )的政治阴谋的产物。这一集团以尊
变。 “ 五四” 以后 ,中国思想界被反传统主义 的 思潮长期笼罩。这种反传统主义总是把矛头对准
段去攻击保守派 ( 主要是指以 “ 现代 ; 为改革派的法家的后继者 。
. .
周 炽 成
( 华南师范大学政 法学院,广 东 广州 5 03 ) 16 1
【 摘要】对 7 0年代 中期 的 “ 评法批儒”运动, 人们一般都从政 治的角度做 出评价。该文
试 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一下这场具有闹剧 色彩的运动。作者认 为, 起码要 注意这场运动的 两个思想史背哥 : 近代以来法家地位的节节上升和 “ 五四” 以来强大的反传统主 义。作者还
te mo e n h ud b e ad d a or cin o u nn u h b o s i h e inn h h v me ts o l e rg r e s a c re t fb r ig s c o k n te b gn ig o te o f C l r v lt n T e a to lo e p e ss hs d a o h mo en v u f L g l m n u t a Re oui . h u h r as x rse i ul o ie s n te d r a e o e ai l s ad c mpe nai fC nu ins a d L g im. o lme tr yo o ca im n t f e as l Ke r s L g l m ; te y wo d : e ai s h Mo e n o v me t f “C mme t g n o fca im a d r ii n o n i o C nu ins n n C t z g i ci
阿尔都塞的“难题性”概念及其哲学实践方案
国外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难题性”概念及其哲学实践方案*唐瑭/文提要:阿尔都塞“断裂说”的研究存在两种解读模式,这两种解读模式既与意识形态向科学转变的问题相关,又与阿尔都塞对传统哲学实践的批判有关。
阿尔都塞针对传统哲学实践的批判,发现了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变不仅是基于“问题式”的变化,它更是与哲学实践中的“难题性”相关。
“难题性”是哲学家无意识行为状态的表现,它反映了哲学实践与哲学外部难题之间有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哲学实践者希望在哲学中改造难题,却在哲学实践中被难题驾驭。
消除一切意识形态担保的哲学实践看似能解决这一难题,却将哲学实践推向激进化的争议中。
阿尔都塞基于“难题性”概念对哲学实践的反思,给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共产主义实践提供了重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哲学实践方案。
关键词:断裂说;难题性;阿尔都塞;哲学实践;历史科学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18CZX005)的阶段性成果。
①参见林青:《激进政治理论的“相遇”问题———从马克思、阿尔都塞到当代生命政治理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②参见邹诗鹏:《阿尔都塞对斯宾诺莎的回溯》,《世界哲学》2017年第3期;冯波:《早期阿尔都塞的斯宾诺莎主义———以意识形态批判为中心》,《哲学研究》2018年第11期;王雨辰、张星萍:《斯宾诺莎对阿尔都塞理论探索的影响及其当代效应》,《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王春明:《阿尔都塞双重意识形态界说的“斯宾诺莎迂回”及其理性主义内核》,《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近年来,建构阿尔都塞晚期理论与当代激进政治理论的关联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①,阿尔都塞被当作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导向左翼激进主义的关键人物。
在其作品中,阿尔都塞针对其早年理论主义的自我批评成为与当代激进理论建构理论关联的重要理论证据。
从思想史角度看西方音乐观念的一个演变-从柏拉图到尼采
“ 乌托 邦” 的实现而采取 的手段 , 音乐成
为 了政治 与统 治 的一部 分而被 赋予 某 种道德 的教 育意义 ; 而这种思想 也深刻
即 :衡量 诗和衡量政治 正确与否 , “ 标准 不一样” 4 也仍然表达 了这样的思 ;(但 ’ 想: 一切艺术都是 摹仿。 因而 , 整个 摹仿
一
从历 史上看 , 图在 《 柏拉 理想 国》 中
的音 乐 思想对 后来 的空 想社 会 主义者
们有着较 深刻的影 响。 著名 的空想社会 主义者康 帕 内拉 曾浪 漫的想象 到 :“ 每
、
古 希腊的道德音 乐思想 :
的床 。 三种床只有理念 的床是代表真 这 理 的不 变的床 , 木匠 的床要受 到时空 的
论 的哲学 观实 际上是 自柏 拉 图及 亚里
地影 响 了后来 几乎所 有 的社会 主义 国
家 。比如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受政 治的影 响就较重 ,十年文革 ” “ 就堪称是 这一现 象的顶峰 时期 。
约束 而变成有 限的床 , 艺术 家的床 只 而
在古希腊 , 哲学家柏拉 图十分强调 音 乐艺 术与 道德政 治 以及治 国之 术 的
逢节 日, 用膳 时他们都要欢 唱 ;由几位 或某 一位 歌手 在诗 琴等 乐器 的伴 奏下 歌唱” ’ 。 而在“ 阳城 ” 的歌 唱 , 太 里 其用
所以, 根据理念 的思想 , 艺术是必 须依靠理 性与道德 的 , 尽管柏 拉图要使
而朴 质 的音乐 文艺 教育 则能产 生
人们 的 “ 乌托 邦式”的需要 而服 务 。因 而, 无论是柏 拉图还是康 帕内拉 , 他们 在对待音乐 的态度上有一 点是相 同的 , 那就是 : 音乐 对于他们 而言 , 多的实 更
历史的视角思考历史事件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评价
历史的视角思考历史事件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评价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见证了无数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变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同个体的参与,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角度。
本文将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探讨历史事件的多维解读和评价。
一、政治角度政治角度是解读历史事件的重要视角之一。
政治力量的冲突和转移常常成为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例如,二战期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利益和冲突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爆发。
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事件可以被视为政治力量之间斗争和博弈的体现。
通过分析政治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政治动因和影响。
二、经济角度经济角度是解读历史事件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经济因素在历史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通过经济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可以揭示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推动作用。
同时,经济角度还可以从资源分配、经济政策等方面解读历史事件,呈现出经济因素对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
三、文化角度文化角度是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视角之一。
文化因素既能够影响历史事件的发生,也能够被历史事件所影响。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于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文化角度来解读历史事件,可以揭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交流与融合对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四、社会角度社会角度是解读历史事件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当时的封建社会结构和社会不公引起的。
社会角度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变迁对历史事件的推动作用,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五、个人角度个人角度是解读历史事件的最为直接和个性化的视角。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会有所偏重和倾向。
个人角度可以从个体经历、认知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入手,通过了解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立场,来理解其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
大学二年级学思想史
大学二年级学思想史随着大学生不断接受高等教育,思想史这门课程逐渐成为大学核心课程之一。
学习思想史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并对当代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从思想史的重要性、学习思想史的方法以及思想史的主要派别和代表性人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想史的重要性思想史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发展演变的学科,它以人类的思想观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上思想思维和思想观念的演进进行梳理,从而揭示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和演变过程。
学习思想史具有以下重要性:1. 开阔视野:通过学习思想史,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于存在、认识、真理等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方式。
这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理解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差异性。
2. 提升人文素养:思想史研究不仅涉及到哲学、宗教、伦理等领域,也融入了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学科。
通过学习思想史,可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们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 认识当代问题:通过对思想史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发展趋势。
对于当代社会的各种思潮、议题、文化现象,都可以通过思想史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学习思想史的方法学习思想史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获取和思维拓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学习思想史的方法:1. 阅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构想。
这些著作通常是思想家对于自己思想的系统整理和阐述,对于理解和掌握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学派和派别:思想史中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派别,每个学派都有其自身的核心理论和观点。
研究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了解思想史中的不同思潮和多元观点。
3.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思想家、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思想体系,可以对思想史中的异同进行辨析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思想史发展的认识。
4.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指将思想史与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等进行结合,思考当代问题在思想史的背景下的演变和发展。
从宏观角度探讨思想艺术史层面的现代主义
从宏观角度探讨思想艺术史层面的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艺术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与观念进行了颠覆和重塑,体现了对自由、个性、创新的追求。
从思想和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在宏观层面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和特点:
1. 对传统观念的颠覆:现代主义拒绝固守传统观念和审美标准,以反叛和革新的态度突破传统的束缚。
它尝试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破坏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以实验性的手法探索艺术的边界。
2. 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现代主义倡导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表达,追求个体独特性的展示与表达。
艺术家们试图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相结合,通过表达自我来建立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3. 技术与科学的应用:现代主义在艺术创作中大量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和媒介,如摄影、电影、录音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得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且具有更强的传达力。
4. 反思与自省:现代主义追求“艺术为艺术”的理念,强调艺术作为一种独立领域的存在,要通过自省和反思来达到对自身的理解和发展。
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人类存在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综上所述,现代主义从宏观角度来看,是一种对传统观念和形式的颠覆,强调个体自由创造力和技术应用,批判与反思。
它对于思想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续的艺术思潮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恨此身非我有——从苏轼看文学史对思想史规约的漫溢
[ ] 哈罗德 ・ 2 布鲁姆. 影响 的焦虑 [ . M]徐文博 , 北 京 : 译. 三联 书店 ,
18 9 9.
对文学史研究来说 , 并不存在作 为终极真理 的方
法论体系,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应是 随 着实践和思维的不断前 进而发展 的。其次应该 注 意 文学史研究方法 的互补性 。在研 究 中既需要从 某一
[ ] Jl r t a Bkhn , o, i ou telm r, itk , 1 ui kie . a t el m tl da gee l ' alSm6 i a sv i e e l  ̄ 06
R c ec e o rRl sma aye P r ,e f 1 6 . e h rh s u i  ̄ n l , ai S u ,9 9 p e s s l
3 2
李泽厚先生 的《 美的历程》 可被看作从 思想史角 度来治文艺史 的一个范例。在论及 苏轼 的典型 意义
维普资讯
写下一首小词《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 : 归来仿佛 文本解读出苏轼接受道 家 的思想观但 又在人 生体 悟 三更 。家童鼻息 已雷鸣。敲 门都不应 , 杖听江声 。 中质疑, 倚 那么认定作品 的思想 与作者 的思想具有同一 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 性就是这种分析 的基础 。这 与李 泽厚从文本解读 出 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 。 作者思想的思维方式并无 不 同。从 思想史 的角度来
思想史
1.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2.思想史--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史;确切而言,它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
(a、完整的过程;b、系统的内容;)3.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简释)因此,思想史是基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社会问题,它是人们对特定社会问题的有意识的思考和应答。
1.中国思想史的概念。
所谓中国思想史就是理论化了的中国社会观念的历史,它介于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社会史之间。
2.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概念及时限。
(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它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3.所属学科范畴:历史学4.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的再划分:如按范围区域分(中外);按社会性质分五种形态);按时代分(古中近现当);按对象内容分(宗教、哲学、政治、经济、伦理、法律、教育、军事、科学、艺术、史学……。
5.学习以综合为主,侧重哲学、伦理、政治,适宜兼顾其他。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思想史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出现了《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史记·论六家之要指》、《伊洛渊源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理学宗传》、《近思录》、《性理大全》等论著和资料汇编。
近代不少学者,如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章太炎等都有某些方面独到研究。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思想史的研究有了崭新的面貌,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声名卓著,侯外庐、丘汉生、赵纪彬、杜国痒也很有成就。
四、研究对象与内容“思想”是外来词,在我国典籍中与“思想”一词含义相近的词,有“道术”、“百家之学”、“说”等。
近代梁启超、钱穆将它们归结为学术史。
中国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内容大体相同,近代学人用“思想史”一词也始于“学术史”,如梁启超1926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了“学术思想史”概念。
思想史不能取代文学史
思想史不能取代文学史近年来,关于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探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2001年10月31日,《中华读书报》首先刊载了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文章《思想史能否取代文学史?》,在这篇文章里,他针对“当今的现代文学研究似乎有越来越往思想史靠拢的趋向”发表评论,担忧思想史是否会取代文学史,即关注以前鄙弃的“外部研究”,热衷于从思想史的角度进入评论,并力图介入政治的、社会的批判,是否会忽略到文学本身的审美诉求。
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了讨论和反响,同年11月28日的《中华读书报》登载了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的回应文章,在《也谈思想史与文学史》一文中,他对文学史和思想史的边界正在消失这一现象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2002年1月5日至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华侨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全国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泉州市国立华侨大学举行,吸引了全国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
2006年第1期的《天津社会科学》开辟了“思想史与文学史关系研究”笔会专栏,刊载了张宝明、张光芒、姚新勇、林岗等学者的文章;同年9月,《新华文摘》对温儒敏、张宝明、张光芒三人的文章进行了部分转载,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今年第2期的《文学评论》刊载了温儒敏教授《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温教授再次表达了对文学研究中的“思想史热”问题的担忧。
一个问题绵延几载,引起众多学者关注,并且反复被提起,表示问题仍在,对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研究与探讨还在继续。
不可否认,中国文学百年来的历史,是在各种力量的碰撞之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与中国坎坷的政治、复杂的社会相交杂的历史。
从传统来看,有“文以载道”的古训;从现实来看,诸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十年“文革”、人文主义思潮的政治、历史事件或者社会运动、思潮等,无不给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影响。
这就注定了完全脱离思想来谈现代文学、完全脱离思想史来谈现代文学史不仅没有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
从新闻传播思想史的角度对季鸾文存中的言论自由思想进行解读
从新闻传播思想史的角度对季鸾文存中的言论自由思想进行解读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要想了解和理解历史,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取得并认识这种过渡里所包罗的思想。
历史的精髓是思想,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最高点便是它对于自己的生活和状况已经获得了一个思想。
一个阶段的历史以及历史的演变都是和这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种发展和联系中所产生以及展示的社会精英和人民大众的思想理论和精神风貌是这个时代的反映。
这些思想理论反映这个时代,塑造这个时代,同时也推动整个时代不断前进。
新闻传播的发展基本上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一种传播事实的欲望,传播是人的一种本能。
传播是维系社会的重要工具,新闻传播的思想也随着新闻传播一步步发展而建立并完善起来,在思想的逐渐汇聚汇中,每个时代的社会精英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古代的中国,统一思想是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是传播思想十分繁荣的时代。
诸子百家游说诸侯,聚众讲学,著书立说,就是当时突出的传播现象。
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传播思想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身到家到国到天下”同心圆的圈层社会生活传播结构,将家族、血统、伦理等引入人际传播。
墨子认为传播具有两大功能:教化社会,以求太平;服务政治,利于统治。
到后来官邸报,主要用于宣传政治主张,起到信息下达的作用。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通过礼乐教化对舆论进行控制,进而统一思想,从而为统治服务。
中国近代的新闻思想是在近代社会急速演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近代新闻思想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近代中国的新闻思想,主要是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少它们是近代中国新闻思想的发展主流。
而他们的新闻思想,主要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关于报刊的言论与实践表现出来的。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
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通过对什么是“自由”、是什么使人不得“自由”、如何实现“自由”等三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大致梳理。
标签:自由;非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1]。
因此,作为人所欲求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自由”,对它的考察和追求应该放到社会关系当中,而不应做纯粹抽象思辨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正是从人所处于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考察自由并提出自己的自由观以及实现自由的方案的。
而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则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什么是“自由”?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不同的,其内涵是“联合体”中的自由。
在联合体中,“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2]“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3]这也就是说,人们与自己生活的世界实现了统一,外在世界不再是压迫人的力量,原先外在于人的自发积累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联合体中由共同力量同时也由个人力量支配,个人在这种支配的基础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美国思想家麦克米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这种处于新的交往形式中的人有一段恰切的描述,他认为“他的意识由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塑造,他透过一个已经是他的世界为中介,自行形成他本身的意识。
”[4]总之,联合体中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人成为自身的现实存在的主人。
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从形式上来说,它是一种封闭的自由,强调自身与外界的对立,从而要求避免外界的干涉;而从实质上来说,它由于脱离了对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的考量而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黄来慧初读葛兆光老先生所着的《中国思想史》这本着作,自己从内心觉得:要想深刻领会这本着作的思想,真的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慢慢品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一些启发从我的脑中油然而生。
对于《中国思想史》这部书而言,主要分为两卷: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
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
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
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
而在这两卷中,是以唐作为一个思想史的分期,而在唐以后,又进行了一定的分期,每一编就是一个思想史段,每一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百家争鸣、新儒学、佛学等等。
由于在看这本书内容之前,看了目录,所以对此书的写作大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看的时候,格外的注意和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不然就会看了后面而忘记前面。
假如前后不能有效的结合,进行一定的整理、思考、要想完完整整的通过阅读此书而了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片段,真的是难上加难。
葛兆光老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而编着的书籍,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它所论述的内容,由于着重了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所以又会显得比较复杂。
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读后感
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读后感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读后感陈来先生在其新书《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的后记中说,这本书是他近十几年来关于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史的部分论文的汇集。
认真的读者会发现,这些论文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看似随意实则有其内在逻辑关联的古代精神世界。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从《“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说“儒”的意义》到《宋明儒学研究的回顾》,再到附录《儒学发展的问题与前景》,陈来为我们梳理了一个比较融贯的古代儒学思想史脉络。
而隐伏在这个脉络之中的是对中国哲学史或者思想史的方法论上的反思式建构以及思想与政治历史二维世界的主题性突出。
而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儒教研究的方法》和《“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对〈洪范〉皇极说的解释》这两篇论文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在《儒教研究的方法》一文中陈来先生分析了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他指出,至少有四种对“思想史”的不同理解。
第一种是“观念史(history?of?ideas)”,相当于哲学史,注重对思想本身的研究、理解和分析。
第二种是“思想史(history?of?thought)”,主要研究思想家的思想以及思想自身的发展史,这是中文世界通常的用法。
第三种是“思想文化史(intellectual?history)”,比较注重思想观念在实际的社会、历史中的诸种文化表现。
第四种是“社会文化史(new?cultural?history)”,强调思想与社会的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关联。
比如书院讲学与州县地方的关系、与地方宗族的关系等。
简单来讲,上述四种含义可以归为两种,前两者比较重视思想本身的研究,是一种哲学式研究思路,而对于后两者来讲,其重点在于社会文化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效果史”。
因此我们可以将思想史的路径分为“思想的”与“历史的”两种。
陈来先生在此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无论如何,思想优先的研究原则,应当是思想史研究的基本立场。
其他的不注重思想本身的`研究,则不必称作思想史研究,而应当按其主题分别视为对儒学的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社会研究。
为吏之道后战国时代官僚意识的思想史分析
2005年第1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总第162期):。
_毒囊考瓣为吏之道——后战国时代①官僚意识的思想史分析雷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摘要:《睡虎地秦墓竹简》所概括和阐发的“为吏之道”,无疑就是秦帝国“吏治天下”的普遍通则;不仅如此,它甚至还勾画出了汉帝国“以吏治国”的基本范式。
在皇权政体与帝制社会的进化中,官僚意识逐渐成为一种普泛性的政治共识,并逐渐融化于一种新兴的中华专制主义意识形态之中。
关键词:官僚;皇帝;意识;后战国时代;为吏之道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5)01—0016—05官僚制度多为研究者所注意,官僚意识却往往被忽视。
在官僚意识的观念演化中,秦帝国是关键时期。
但以往由于文献资料所限,人们不可能对这一问题有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但目前的研究状况似乎不太理想。
大体说来,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为吏之道》与诸子思想之关联,比如高敏《睡虎地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一书中,有专文论述《秦简(为吏之道)中所反映的儒法融合倾向——兼论儒法诸家思想融合的历史演变》;台湾学者余宗发的《云梦秦简中思想与制度钩摭》(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也有专章论述“《云梦秦简》与诸子关系钩摭”;吴福助《睡虎地秦简论考》(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收有《(为吏之道)法儒道家思想交融现象剖析》一文。
同时,《为吏之道》与官僚伦理教化之关系也开始引起重视,比如吴福助《(为吏之道)宦学识字教材论考》(《睡虎地秦简论考》)、张敏《秦代的官德——读(为吏之道)》(《秦文化论丛》第九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健《从(为吏之道)和秦刻石铭文看秦政中的伦理因素》②三文均着眼于此。
但是上述研究显然都不是以官僚意识之一般构成与内在特质为中心来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的,换言之,它们都不是从政治思想史的视角来进行考察和分析的。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个体视角与社会语境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个体视角与社会语境【摘要】本文探讨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念,强调了个体视角和社会语境在历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探讨个体视角的重要性和社会语境对个体的影响,我们可以理解到个体如何塑造和受到历史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含义,强调了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了个体视角与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历史中的思想变迁。
在我们讨论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思想对历史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和个体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思想史、个体视角、社会语境、互动关系、思想变迁、相互影响、历史塑造、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引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句话既简洁明了又深奥隽永。
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观点,即历史的演变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更受到人类思想与意识的塑造。
而个体的视角与社会的语境则是构成历史这幅画卷中的重要元素。
个体视角是指每个人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每个人的经历、个性、文化背景都会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的视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整个时代的发展。
社会语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社会的风气、价值观念、政治体制等都会对个体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体所处的社会语境将塑造他们的信仰、追求和行为,从而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在这个交织着个体视角和社会语境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真谛。
个体的思想与社会的语境交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历史的发展轨迹。
只有深刻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个体视角的重要性个体视角的重要性在思想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个体视角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感知、经验、思考所形成的独特看法和价值观。
在历史的发展中,个体视角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及反思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及反思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历史。
下面将介绍三种认识历史的角度,并对其进行反思。
第一种角度是政治经济角度。
政治经济角度着重于研究历史中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权力的转移、政治体制的变迁和经济的演变等方面,可以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动因和趋势。
政治经济角度可能过于侧重于政治和经济的表层现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对历史演进的影响,如文化、思想和科技等。
在应用政治经济角度来认识历史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种角度是文化思想角度。
文化思想角度关注历史事件中的文化和思想背景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通过研究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深入理解历史背后的价值观、信仰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
文化思想角度容易陷入主观偏见和价值判断,可能忽视了经济和政治等其他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在运用文化思想角度来认识历史时,需要注意客观性和综合分析的原则。
第三种角度是社会个体角度。
社会个体角度关注历史事件对社会群体和个体生活的影响。
通过研究社会结构、阶级和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对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体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个体角度容易忽视整体社会运动和大的历史趋势,无法完全把握历史的全貌。
在运用社会个体角度来认识历史时,需要注意整体性和对历史总体趋势的分析。
对于这三种角度,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认识历史时,不能片面看待某一角度,而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通过多种角度的综合,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意义。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历史的相对性。
历史是由不同的人和群体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解释而形成的,因此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读。
不同的历史学家和研究者可能根据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提出不同的历史解释。
在认识历史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估。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感想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感想浅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一点感想通过一个学期以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使我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有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由于我们的所学习的课程是著名教授徐大同所编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使用的是通俗化的语言,认识更快,在思想上也更容易接受,现就自己在学习中的点体会汇报如下:一、使我系统的认识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发展历程所谓的政治思想,是有关于政治的思想,也就是说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总的指导思想或者理论,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西方政治思想既受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影响,也受政治思想个人个体的特征思维所影响,但不论怎么说,政治思想有他的历史性,还有他的社会性。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于古代的希腊,因此。
政治思想肯定会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希腊政治思想给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重视并探索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这是前提,是条件,也是根本,这种思维方式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在整个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部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一部西方政治的缩影,既是多元演变的,也是派别林立的,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们都能知道,无非是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顾名思义,就是探索宇宙、认识事物的本源,以此为出发点,去探索社会事物,特别是社会政治的规律,希腊一开始就把神和人分开来研究,把神与政治分开,政治所体现的不是神灵的色彩,而是自然的属性,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柏拉图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这是社会规律、是自然发展形成的,很显然,这种认识与神的关系基本没有,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或者自然规律。
希腊的另外一个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例如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产生了“逻各斯”思想,它的内涵是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而这正成为了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周易》2007-06-25 张文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周易》的意义在哪里?这一问题有很多层次和很多方面的解答。
然而这些回答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周易》记录了古人对现实存在的观察和描绘。
《系辞上传》的开篇词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到上古先民的眼前状态:在他们眼前展现出的是辽阔的苍穹和无边的大地,或丽日经天,或风云色变,形态各异的山川大泽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各种生物……《易经》的文字简略古奥,但我们仍然可见其中大量对生存环境———各种自然现象,和生存本身——生产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的记述。
我们不禁对古人恢宏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感到震惊!他们正如《贲•彖传》所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或许有人认为,《周易》记录了古人对存在的观察和描绘,这一结论未免太简单。
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周易》万古长青的奥秘!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无论它的建构多么精美,逻辑推理多么严密,当它的大前提被推翻之后,整个理论大厦便轰然倒塌,成为一片断墙残垣,仅供后人凭吊。
而《周易》却是推不倒的,因为它的基础不是虚构的命题,而是坚固无比的存在本身,所以它永远耸立着,向后人昭示着。
《周易》是对存在的描绘,用《系辞下传》的话来说就是:‚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也就说《周易》各卦是一个个关于存在的模型、图式,而六十四卦汇集成为整个宇宙的模型。
这一点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用大众都能听懂的话来说就是,真理为什么普遍必然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康德指出归纳法是不完全的,它不能穷尽所有的事物;演绎法的结论包含在大前提之中,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
由此看来,这真是一个困扰人类的难题!而《易传》却认为易理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皆准的,《系辞上传》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从这些话中我们看出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周易》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周易》用的是模型,从形式逻辑上来说就是类比法。
类比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不须穷尽一切,而又能产生新的结论,归纳法、演绎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类比法或许能。
即便到此为止,《周易》已经很伟大了,因为它为人类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类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然而这对《周易》来说还不是最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周易》并不是简单的类比法,它有着自己的逻辑,因为它难以用西方逻辑归类,故学者称其为易学逻辑。
易学逻辑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并不是简单的,感知伴随着知性结构的确立,否则人类所认识的世界就是一片混乱,天是地,地是天,山是水,水是山,或光怪陆离,或混沌怪诞。
同样,《周易》对存在的摹写、描绘也不是简单的。
首先它存在着一个分类的问题,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系辞上传》所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存在是无限的,而《周易》只有六十四卦,那么就必然产生了哪一卦代表哪一类事物的问题。
《说卦传》列举了八经卦所象征的一些事物,其中有些可以被我们所理解,而有些在现代人看来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不属于同类事物。
《周易》卦象的分类到底遵循着什么原则?值得深入研究。
要么是古人的知性结构尚未确立,思想混乱;要么是《周易》揭示了某种隐秘的统一场的内在逻辑。
从每一卦的内部来说,《周易》也不是卜筮资料的简单汇集,正如《春秋》有微言大义一样,爻辞的内容也有自己的逻辑。
《系辞下传》曾总结了一些爻辞的规律:‚初辞拟之,卒成之终‛,‚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也就是说,初爻说的是某一事情的最初情形和人的初衷,上爻说的是事物发展的最终结局。
在《周易》中,超越于某一事物之外,或发展为事物的反面,亦属于典型的结果。
第二、四爻同处阴位,有助理之功,但二爻居下卦之中位,远离第五爻君位,所以多得赞誉;四爻近君位,故多恐惧。
三与五皆为阳位,但三处于下卦之极,乃诸侯之位,故多凶险;而五处于上卦之中位,乃是君位,刚毅中正,故多能建功立业。
爻与爻位以及两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如是否得中、得正,以及比、应、承、乘的关系,其中的含义又依各卦的基本意义而产生进一步的变化。
让我们再放眼整个六十四卦,其中的逻辑关系就更为复杂。
汉易象数学创立了阴阳二气说、五行说、八宫卦说、九宫说、十二辟卦说、纳甲说、卦变说、卦气说、方位说、爻辰说、飞伏说、升降说、旁通说、互体说等等,构筑了一座宏伟精美、令人眩目的象数学大厦。
其中有些说法在《周易》中就可见端倪,有些说法则是依理推演。
从某种意义上讲,易学类似于围棋。
试想,当尧帝发明围棋,用以教育不肖子丹朱之时,他是否已经知道围棋在后世的一切发展变化?这个问题属于神性思维,可惜我们只是人,不是神,我们只知道现在的围棋艺术已与古时有很大不同,并且必将不断地发展。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现在的围棋仍然是围棋!它在本臼上与古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它是依据棋理的规律而变化的。
同样,易学研究也应如此,我们必须恢复、揭示《周易》的历史真实,遵循其逻辑规律。
独立发明是一项有益的臹力活动,但与《周易》无关,可能也比不上古人的臹慧,要牢记《周易》是对存在的摹写、描绘,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深奥的。
《周易》的意义有很多,但有一方面不能不提及,就是《周易》经传中都有很多关于品德修养的内容。
尽管古史辨易学指出、纠正了经学解易的泛道德化倾向,但这些内容仍然是一个事实。
例如,《易经》的《谦》卦赞美了谦虚的品德,《无妄》卦反对邪妄之行。
《恒》九三爻辞云:‚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也就是说,人若不坚守道德,就可能落到羞耻的困境。
《涣》九三爻辞云‚涣其躬‛,是以洗浴比喻增进品德;九四爻辞云‚涣其群‛,是进一步比喻以优秀的品德教育广大人民,相当于《尚书•康诰》中的‚作新民‛。
从‚涣其躬‛到‚涣其群‛,也就是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路线。
《既济》九五爻辞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意思是说品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祭祀,品德才是生命的本臼,它与人类的境遇有着直接的关系。
《易传》中品德修养的内容更是俯拾皆是,《乾》、《坤》两卦的《大象传》所言‚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为大家耳熟能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象传》用‚君子以‛的句式,将某种自然现象与品德修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将物臼世界和精神世界统一起来。
中西方思想哲学的特点有很大不同,西方哲学逻辑严谨,这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之间的辩论风气有关,所谓辩证法,原先不过是辩论的方法而已。
中国的圣贤们却很少辩论,战国时期的孟子,为反对异端,不得已而辩之,结果落下好辩之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形象。
那么中国的圣贤干什么呢?他们通过不断地增进品德修养,使生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大有•大象传》中‚顺天休命‛的‚休‛字,乃是美善之意,这里用作动词,意即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因而他们能够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他们的精神纯粹专一,对事物及其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现代人追求的是臹力,古代圣贤追求的是臹慧。
臹慧和臹力有着本臼的不同,臹慧是一种更加综合性的东西,它与品德有着直接关系。
西方学者喜欢将中国古代思想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若能深入了解,其实也不神秘。
试举一例:若一超强大国征服一弱小国家,双方实力相差不可以道里计,若以臹力计算,其结论不言而喻。
但若在圣贤看来或许不是如此,道义的力量是强大的,失德的一方终究会陷入困境。
这种对命运的洞察和把握看似神秘,其实也简单。
《周易》是简单平实的,同时也是玄奥精深的。
荣格与胡适对《易经》的歧见2007-06-19 王溢喜王溢喜的博客在西方的心理学大师中,荣格(C.G.Jung)是对中国文化最情有独锺者,他对《易经》给予极高的评价,曾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臹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当他隐居波林根时,经常坐在塔楼旁的百年老树下,身边放着《易经》,用芦苇代替蓍草来卜卦,觉得《易经》常能提供他某些出乎意料的中肯提示。
对于尘世间一些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巧合、灵验,荣格以‚同步化‛(synchronicity,亦称‚共时性‛)来解释。
所谓‚同步化‛是指自然事物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心‛与‚物‛之间──内心感知的事件与外界现实会互相呼应,内心的预感经常变成真实,亦即一个人内在主观的心灵状态与外在客观事件中会有一种奇妙的一致性。
自然因果律或线性逻辑推演所描述的只是‚统计学上的真理‛,但它们总是有例外,而‚同步化‛现象就是这些例外中最值得注意的,因为里面可能隐藏了被人类所忽视的「另一种真理」。
荣格认为,做为中国古典命定论理论源流的《易经》,就是他‚同步化‛理论的中国先驱。
在《回忆、梦与反省》(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一书里,荣格曾提到在一九三○年代,他和胡适的一次见面:他兴趣盎然地问这位来自中国的哲学家对《易经》的看法,但胡适的回答却是:‚那不过是一种古老的魔法,没有什么意义!‛荣格问他有没有用《易经》占卜的实际经验。
胡适倒是提到了下面这个经验:有一次他和一位友人同行,友人告诉他正被爱情所困,两人刚好经过一座庙宇,胡适开玩笑地对朋友说:‚你下妨进去求个签吧!‛于是两人进庙里求签。
荣格问胡适签诗里的神谕是否准确?胡适不太情愿地说:‚的确有点准。
‛而且胡适基于好玩的心理,自己也问了个问题,然后求签。
荣格又问:‚那它是否提供你一个有意思的答案呢?‛胡适有点犹豫、不自在地说:‚哦,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希望做这种解释的话。
‛这显然是一次不太愉快的见面与交谈。
但多少也表示,荣格與胡适对占卜和《易经》具有截然不同的心态。
做为杜威门生的胡适,服膺的是逻辑、理性与实证。
从理性与逻辑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操作四十九根蓍草、十二粒黑白棋子,或者抽签,其所得的结果就跟掷骰子一样,是机率的问题,‚每次都不同‛,我们怎么能以其中的‚一次‛结果来预卜什么未来呢?而即使有一两次看在来似乎可以做‚应验的解释‛,但纯属巧合,在大量观察下,它们就变成‚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荣格却认为,不管是八卦、灵棋卜、掷杯茭、抽签,虽然无法像自然因果律般‚反复验证‛,但它们的应验率似乎总比或然率要高出一些,甚至无法用或然率来解释。
这表示当事者在问卜时的‚心灵状态‛跟‚外在事件‛间有一种超乎自然因果律的‚同步化‛现象。
他感兴趣的是这些少数的例外、个别的事件。
基本上,胡适与荣格间的不愉快是来自‚普遍性‛与‚个别性‛间的龃龉。
从某一角度来看,荣格的‚同步化‛理论──内在心灵与外在现实间奇妙的‚意义与和谐‛,其实是‚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另一种陈述,而它也正是中国古典命定论、甚至是汉民族宇宙观与生命观的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