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临床解剖

合集下载

鼻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鼻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扁桃体、口腔、鼻腔 后部、鼻咽、咽鼓管 及鼓室等多处的淋巴 引流至此
鼻咽正常CT解剖
•经 眼 球 下 部 层 面
1.鼻泪管 2.眼球 3.下直肌 4.鼻腔 5. 眶下裂 6.蝶骨翼突 7.鼻咽部 8.下颌头 9.颞肌 10.鼻中隔 11. 上颌窦 12.颧骨 13.筛窦 14.筛骨 迷路眶板(纸样板)15.鼻骨
鼻咽正常MRI解剖
经视神经横断层面
视神经 海绵窦 基底动脉
小脑蚓
筛窦 颞叶
上半规管
经视神经横断层面
筛窦
蝶窦 垂体 颈内动脉 脑桥
第四脑室
经外耳道横断层面
蝶窦
鼓室 小脑蚓
上颌窦 下颌头
外耳道 第四脑室
经外耳道横断层面
上颌窦 下鼻甲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外耳道 延髓
乳突窦
经枕骨基底部横断层面
颞肌
咽旁间隙
是咽筋膜与邻近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间隙
茎突前间隙
咽侧间隙 (以茎突为界)
茎突后间隙
咽后间隙
咽侧间隙
茎突将其分成前后两 部
前隙:较小,内有颈 外动脉和静脉丛通过。 与扁桃体相邻
后隙:较大,与咽后 隙相邻,其中有颈内 动、静脉、Ⅸ、Ⅹ、 Ⅺ、Ⅻ及交感神经干 等穿过
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 筋膜之间,上起颅底, 下达第1、2胸椎平面
延伸到Morgagni窦,此区为鼻 咽癌最好发部位 咽隐窝顶端正对破裂孔,1cm, 肿瘤入颅重要途径
• 鼻中隔1 • 中鼻甲2 • 上颌窦3 • 鼻后孔4 • 咽鼓管圆枕5 • 咽鼓管软骨6 • 腭帆张肌7 • 腭帆提肌8 • 咽隐窝9 • 咽扁桃体10 • 颞肌11 • 翼外肌12 • 翼突外侧板13 • 下颌颈14 • 翼内肌15 • 乳突16 • 腮腺17 • 咬肌18 • 颈内静脉19 • 茎突20 • 颈内动脉21 • 颈外动脉22

鼻咽部的CT解剖

鼻咽部的CT解剖

咽鼓管
咽鼓管连接咽腔和鼓室,是中耳的一 部分。
当吞咽或打哈欠时,咽鼓管会开放, 帮助调节鼓室内的气压。
通过咽鼓管,鼓室可以与外界相通, 维持鼓室内的气压平衡。
04 鼻咽部CT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鼻咽部肿瘤
鼻咽癌
CT检查可以发现鼻咽部的肿瘤,并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 浸润范围,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淋巴瘤
CT检查可以发现鼻咽部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并评估其分布 和数量,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
诊断鼻咽部炎症
鼻窦炎
CT检查可以观察到鼻窦内的炎症病变, 如黏膜增厚、积液等,有助于鼻窦炎 的诊断和评估。
扁桃体炎
CT检查可以观察到扁桃体周围的炎症 病变,如肿胀、积液等,有助于扁桃 体炎的诊断和评估。
情况调整检查方案。
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 以便于检查时活动自如。
在检查前应摘除身上的 金属饰品,以免影响检
查结果。
在进行鼻咽部CT检查前 应保持空腹状态,避免 因食物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中的配合
01
02
03
保持静止
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静 止状态,不要随意移动头 部或身体。
遵循医生指导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气、 吸气等动作,以便于医生 更好地观察鼻咽部结构。
鼻咽部的CT解剖
目录
CONTENTS
• 鼻咽部概述 • 鼻咽部的CT解剖图像 • 鼻咽部的主要结构 • 鼻咽部CT检查的临床意义 • 鼻咽部CT解剖的注意事项
01 鼻咽部概述
鼻咽部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鼻咽部位于鼻腔的后部,与口咽 部相连接,上至颅底,下至软腭 水平。
结构
鼻咽部由软腭、咽鼓管、咽隐窝 和咽扁桃体等结构组成,其中咽 隐窝是鼻咽部最深的部分,是鼻 咽癌的好发部位。

鼻咽癌影响诊断及咽旁间隙解剖(1)

鼻咽癌影响诊断及咽旁间隙解剖(1)

.
3
病理
鼻咽癌大部分起源于呼吸道的柱状上皮。
病 鳞癌
理 腺癌
分 泡状核细胞癌
型 未分化癌
东方人最多见
.
4
鼻咽部解剖
①鼻腔后方 ②软腭后上方 ③上自颅底 ④下至软腭游离缘 ⑤顶后壁呈穹隆状 ⑥粘膜下有丰富的淋
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腺样体)
.
5
鼻咽部正常影像表现
CT(软组织窗)
翼突内外侧板
颞下窝 翼外肌
35
plate to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carotid artery at the skull base
鼻咽与口咽
• 肿瘤向下超过第2颈 下缘平面 。
.
36
T2:肿瘤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
37
肿 瘤 侵 犯 鼻 腔 、 口 咽 、 咽 旁 间 隙
.
38
T3:侵犯颅底、翼内肌
咽鼓管咽口 圆枕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咽旁间隙
咽隐窝
头长肌
肿瘤在鼻咽部发生后侵犯: 向上方
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
蝶骨底、蝶窦、 蝶鞍、海绵窦
及翼突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前上方
筛窦、眼 眶及球后
肿块
向后上方
向外侧 茎突前间隙、翼内外肌、 上颌窦、咬肌、颞颌窝 等
枕骨斜坡 后颅窝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②鼻咽癌为侵蚀性骨质破坏,而血管纤维瘤为压迫性 骨吸收破坏。
③增强扫描时血管纤维瘤显著强化,而鼻咽癌仅轻中 度强化;MRI扫描T2WI上肿瘤呈高信号,瘤内血管因 流空效应表现为低信号,称‘椒盐征’
腺样体肥大☜
.

鼻咽癌CT和MR诊疗

鼻咽癌CT和MR诊疗
鼻咽癌CT和MR诊疗
鼻咽部解剖
鼻咽部诸壁
讨论.解剖
顶后壁:自颅底延伸到软硬腭交界水平。
两侧壁: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
下前壁:软腭上面,后鼻孔后缘和鼻中隔后份。
咽颅底筋膜
致密结缔组织膜,横断面上,起源于翼内 板后缘,向后延伸至颈动脉孔前方;在咽后壁 行走于颈长肌前方,与椎前筋膜形成潜在旳咽 后间隙。
讨论.解剖
鼻咽部CT、MRI解剖
鼻咽腔在平静呼吸时有四种不同形态。方形、 长方形、梯形及双梯形。
正常情况下鼻咽腔双侧对称,但是咽隐窝能够 不对称,甚至一侧完全闭合。
CT辨别鼻咽部粘膜和粘膜下构造较差。
MRI正常鼻咽粘膜T1WI为略高信号、T2WI为 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讨 论. 解 剖
讨论.体现
鼻咽癌旳MRI体现
1、局部鼻咽粘膜增厚,形成肿块,造成鼻 咽腔不对称变窄。
2、肿瘤组织旳信号强度较均匀,T1WI信号强 度中档信号,T2WI偏高信号强度。假如坏死 则信号强度欠均匀。
3、Gd-DTPA增强后扫描肿块有较明显强化。
讨论.体现
鼻 咽 癌 超 腔
讨论.超腔
讨论.超腔
讨论
讨论
讨论
海绵窦侵犯CT
讨论
讨论
讨论
颅底骨质破坏
CT:观察骨皮质敏感
• 体现:骨质密度减低或 致密
MRI:
• 优缺陷:观察骨皮质敏 感性较差,但观察骨松 质破坏敏感,能够早期 发觉
• 骨松质破坏
敏感序列:T1WI平扫 体现:T1WI脂肪高信号
降低
斜坡骨质破坏
解剖特点
斜坡骨质破坏-CT
正常斜坡MR
讨论
咽旁肌肉侵犯

鼻咽癌的TNM分类

鼻咽癌的TNM分类

鼻咽癌的TNM分类根据鼻咽癌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和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1.解剖划分(1)后上壁:从软硬腭交界到颅底(2)侧壁:包括咽隐窝(3)下壁:包括软腭上面注:后鼻孔缘属于鼻腔部分。

2.TNM临床分类T:原发癌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无原发肿瘤之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局限在鼻咽部T2:肿瘤侵犯咽部软组织和/或后鼻孔T2a:无咽旁组织侵犯T2b:咽旁组织侵犯T3:肿瘤侵犯骨质和/或鼻窦T4: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颞下窝、喉咽或眼眶注:咽旁侵犯指肿瘤突破咽基底筋膜,有咽后、咽侧壁浸润。

N:区域淋巴结转移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N2: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N3: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转移N3a:淋巴结直径大于6cmN3b:进入锁骨上窝注: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M: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不确定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3.组织病理学分级G:组织病理学分级Gx:组织分级不确定G1:高分化G2:中度分化G3:低分化4.分期0期: Tis N0 M0I期: T1 N0 M0II期A: T2a N0 M0II期B: T1 N1 M0T2a N1 M0T2b N0 N1 M0III期: T1 N2 M0T2a T2b N1 M0T3 N0 N1 N2 M0IV期A: T4 N0 N1 N2 M0 IV期B:任何TN3M0IV期C:任何T4任何NM1。

《抗癌读本》5--鼻咽癌肺癌

《抗癌读本》5--鼻咽癌肺癌

《抗癌读本》2--常见癌症的筛查与治疗1什么是鼻咽癌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鼻咽侧壁咽隐窝。

因鼻咽部解剖部位隐蔽,鼻咽癌的症状和体征多变,易被病人忽视,也常使医务人员误诊。

其发病有一定的种族易感性、家族倾向性和地区聚集性,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为高发地区,但在北方地区目前头颈部肿瘤也以鼻咽癌为多。

鼻咽部的解剖结构是怎样的鼻咽介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即鼻腔的后部、口咽的上部,形似盒状,其顶后壁的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在鼻咽的侧壁距下鼻甲后端约1厘米处,有咽鼓管咽口,鼻咽腔经此开口通向中耳鼓室。

小儿的咽鼓管较短而宽。

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的隆起称咽前柱、咽后柱及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凹陷,称咽陷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为什么要开展鼻咽癌筛查鼻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80%以上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的南方。

目前对鼻咽癌尚无确切的一级预防(从病因上预防)措施,只能寄希望于二级预防,亦即是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多数鼻咽癌的自然发展过程为:健康人→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一原位癌一浸润癌。

病人在病理确诊前的5~10年,体内多种EB病毒抗体水平升高,尤其是EA/IgA水平升高。

这一现象说明,通过多种手段筛查是可以较早发现鼻咽癌的。

哪些人群是鼻咽癌重点筛查对象鼻咽癌重点筛查对象为:1.高发区30~59岁自然人群。

2.经常接触油烟、化学毒物、吸烟、饮酒的人群。

3.家族中有鼻咽癌病人的人群。

4.出现原因不明的头痛、鼻塞、鼻涕带血、鼻出血、耳鸣等症状,而且反复出现者。

5.不明原因颈部触及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者。

鼻咽癌筛查方法有哪些鼻咽癌筛查方法有:1.头颈部物理检查。

包括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诊。

2.EB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①壳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A(EB-VCA/IgA)检测。

②早期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A(EB-EA/IgA)检测。

第12讲鼻咽癌临床解剖课件

第12讲鼻咽癌临床解剖课件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尤以广东、广西、湖 南、福建等省发病率为高。鼻咽癌具较高恶性程度,多 发生在鼻咽部的咽隐诊断,更由于密切的解剖毗邻,早期即 可发生转移,引发复杂的临床表现。
鼻中隔后缘 鼻后孔 第1、2颈椎 咽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扁桃体 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咽襞
眼外肌瘫痪 、黑蒙 、三叉神经痛
Morgagni窦 下和神经痛 感觉障碍 软腭偏斜 耳聋 牙关紧闭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射野位置验证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襞后 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 为一深约10.0mm的圆锥形 盲袋样结构 鼻咽癌好发部位 毗邻破裂孔、卵圆孔
茎突前间隙 茎突后间隙
内环 外环
鼻后孔 枕骨基底部 颞骨岩部 破裂孔 蝶岩裂 岩枕裂 卵圆孔 颈静脉孔
鼻出血 鼻塞 耳鸣 耳闭 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

鼻咽癌应用解剖

鼻咽癌应用解剖

较少见,镜下的表现与腺癌相似,特 点是腺管状或旋涡状排列,细胞大小、 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像多。
鼻咽癌的病理分期
01
02
03
第Ⅰ期
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无淋巴结 转移。
第Ⅱ期
肿瘤超出鼻咽部,无淋巴结转 移。
第Ⅲ期
有淋巴结转移,位于肿瘤同侧 或双侧。
04
第Ⅳ期
有远处转移。
鼻咽癌的病理分级
01
02
03
高分化
肿瘤压迫或侵犯听神经,导致耳鸣 和听力下降。
04
影像学检查
CT
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 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MRI
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肿瘤与软组织的分界,以 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肿瘤对骨质的破坏程度。
病理学诊断
活检
通过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进 行病理学诊断。
01
03
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 心、呕吐、乏力等,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04
放射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大小、位置以及 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化学治疗
01
化学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缩小肿瘤、控制转 移和减少复发风险。
02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5-氟尿嘧啶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 或口服给药。
03
化疗的疗效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04
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 等,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鼻咽癌患者,手术治疗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鼻咽癌相关影像解剖

鼻咽癌相关影像解剖

• 咽鼓管周围的肌肉包括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上缩肌和 咽鼓管咽肌等,这些肌肉在咽鼓管开闭中起重要作用,
• 腭帆张肌起于翼内板基部、蝶骨嵴角和外耳道软骨外侧 壁,其功能尚可拉前腭使舌有一个坚硬面以对抗压食团进 入咽部。由于是吞咽肌肉,其神经支配为三叉神经的下颌 支。有资料认为腭帆张肌是唯一司咽鼓管开大的肌肉。
• 椎前肌:为头、颈长肌的合称,当其被鼻咽癌 侵犯时,在T2WI 上该肌肉低信号(接近黑色
色)被鼻咽癌的肿瘤中信号(灰色)取代。
• CT增强示鼻咽癌侵及咽后间隙,右侧椎前肌增 大。
T1加权:鼻咽癌向后侵犯,咽后及椎前间隙 弥漫受侵。
咽旁间隙
• 咽旁间隙为咽外侧上颈深部的筋膜间隙,左、右各一,上至颅底,下达舌骨平 面,呈上宽下窄的倒置锥形体。咽筋膜及周围肌肉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间 隙,茎突后间隙及咽后间隙三部分。
• 建议临床中应尽量采用MRI对于原发病灶进行评价,以 便指导合理的治疗。由于近1/3病例的分期发生了改变, 有必要建立新的基于MRI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
孙颖等,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第32卷第14期
A
C B
咽颅底筋膜:为 致密结缔组织 膜,横断面上 起源于翼内板 后缘,向后延 伸至颈动脉孔 前方;在咽后 壁行走于颈长 肌前方,与椎 前筋膜形成潜 在的咽后间 隙。
• 头长肌位于颈椎前外方,主要居于第1~6颈椎前外侧沟 内。从第6颈椎横突至枕骨底外面。
• 颈长肌位于颈椎和上3个胸椎前面,主要居于第3~7颈椎 前外侧沟内。第3胸椎与寰椎前结节之间。
• 在椎体前方近中线处有颈长肌,其起自5~6颈椎,1~3胸 椎体侧部及3~6颈椎横突,止于寰椎前弓、2~6颈椎横突 及椎体侧部。在颈长肌前外侧有头长肌,其外侧有交感神 经颈上节,该节后方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鼻咽癌

鼻咽癌
4. 利用多野,缩野,改变入射角度等 技术保护正常组织在耐受量以下。
5. 因病情而异,因人而异,及时制定 调整放疗计划不能一成不变。
放射治疗设备
钴—60 r 射线 4—6 Mv X射线 ß– 射线
常用照射野
耳前野 面颈联合野 鼻前野 耳后野 颅底野 颈部切线野
耳前野(1)
界限: 上界:颅底线上1-1.5cm,1.5-2.5cm。 后界:外耳孔后缘,颈动脉鞘区 的至耳孔后0.5-1.5cm。 前界:耳屏前5-6cm。 下界:1/2口咽,鼻唇沟与耳垂下1—2 cm连线。
颈部切线野
常用照射野组合方式
耳前野+颈部切线野 面颈联合野+颈部切线野 耳前野+鼻前野 耳前野+眶下野
放疗时间剂量,分割次数
鼻咽部 65--75Gy/6-8周 1.8—2Gy/次 5次/周
颈部淋巴结 (—)预防量 50Gy (+)60—65Gy
放射反应及处理
1. 口干,腮腺急性反应。 2. 口腔,口咽粘膜急性反应。 3. 皮肤反应。 4. 面部皮下水肿。 5. 急性蜂窝织炎。 6. 中耳炎。
鼻咽癌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
放射治疗教研室
唐天友
主要内容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因素 应用解剖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TNM分期 放射治疗
概述
1. 头颈部恶性肿瘤占首位。 2. 病变部位:好发于鼻咽粘膜上皮,向
上侵至颅底,向下转移至颈部淋巴结。 3.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 4. 治疗方法:首选放疗,五年生存率约
大小: 6ⅹ7 ,7ⅹ8 (cm)
耳前野(2)
主野:适用于T1T2N0患者或晚 期缩野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好发部位
毗邻破裂孔、卵圆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茎突前间隙 茎突后间隙
1 2 3 4 5 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鼻出血 鼻塞
耳鸣 耳闭 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
眼外肌瘫痪 、黑蒙 、三叉神经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Morgagni窦 下和神经痛 感觉障碍 软腭偏斜 耳聋 牙关紧闭
内环 外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鼻后孔 枕骨基底部
颞骨岩部 破裂孔
蝶岩裂 卵圆孔 岩枕裂 颈静脉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射野位置验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鼻中隔后缘 鼻后孔 第1、2颈椎
咽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扁桃体
咽鼓管咽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襞后
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
为一深约10.0mm的圆锥形 盲袋样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尤以广东、广西、湖 南、福建等省发病率为高。鼻咽癌具较高恶性程度,多 发生在鼻咽部的咽隐窝。由于解剖位置隐蔽,早期症状 不典型,易延误诊断,更由于密切的解剖毗邻,早期即 可发生转移,引发复杂的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