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病概述
产后出血
疾病名:产后出血英文名:postpartum haemorrhage缩写:PPH别名:postpartum hemorrhageICD号:O72分类:产科概述: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产后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农村及边远地区因医疗条件及血源等因素影响,产后出血的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如何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的重要课题。
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多以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达500ml为产后出血,60年代起,各地则以400ml作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其理由是失血量如果超过血液总量的10%,产妇健康将受一定影响。
我国妇女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血液总量为4000ml左右,产后失血量达血液总量的10%即400ml。
我国产后出血协作组于1986年提出从接产起到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Willjam产科学规定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自1990年起,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教材将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 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与国外标准一致。
流行病学:过去产后出血发生率各省、市、区、县报道不一,其原因可能与产后出血的定义及计量方法不同有关。
国内20世纪60年代报道产后出血率多数在2%~5%。
1979年济南全国地区妇产科学术会议报道产后出血的平均发病率为3.11%。
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于1983年10月~1984年10月在全国62个医疗单位按精确测量法收集阴道分娩6241例的产后出血量为398.6ml±238ml,其产后出血量按当时国内规定的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4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则6241例阴道分娩中产后出血病例有2331例;若按胎儿娩出后产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则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2.8%。
产褥期疾病妇女ppt课件
控制孕期体重
孕期过重或肥胖会增加产 褥期疾病的风险,孕妇应 公道控制体重增长。
产褥期卫生
保持清洁卫生
产褥期应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 防产褥感染。
公道穿着
选择舒适、透气的衣服,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以保 持身体舒适。
产褥期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 统,包括感染、心血管、内分 泌、免疫等方面。
产褥期疾病分类
01
02
03
04
感染性疾病:如产褥感 染、乳腺炎等。
内分泌疾病:如产后抑 郁、产后糖尿病等。
心血管疾病:如产后心 梗、妊娠期高血压等。
免疫系统疾病:如产后 风湿等。
产褥期疾病发病率
01
产褥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与多 种因素有关,如年龄、产次、分 娩方式、孕期并发症等。
并发症处理
对于产褥期妇女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 施,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定期检查等方式,预防产褥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产褥期妇女 的健康水平。
05
产褥期疾病研究进展
新型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技术
利用高频超声波检查产褥期妇女 子宫、附件及盆底组织的形态, 有助于早期发现产褥期相关疾病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产褥期妇女 盆底组织进行成像,有助于更准 确地评估盆底功能和损伤程度。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 中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产褥期相关疾病。
新型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产褥期疾病,开发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炎药、抗 凝药等,以改良症状和预后。
产褥期疾病妇女PPT课件
中医妇科学课件:产后病
五
西濠陆炳若夫人,产后感风热,瘀血未尽, 医者执产后属虚寒之说,用干姜、熟地治之 ,且云必无生理,汗出而身热如炭,唇燥舌 紫,仍用前药。余是日偶步田间看菜花,近 炳若之居,趋迎求诊。余曰:生产血枯火炽 ,又兼风热,复加以刚燥滋腻之品,益火塞 窍,以此死者,我见甚多。非石膏则阳明之 盛火不解,遵仲景法,用竹皮、石膏等药。 余归而他医至,笑且非之,谓自古无产后用 石膏之理。盖生平未见仲景方也。其母素信 余,立主服之,一剂而苏。明日炳若复求诊 ,余曰:更服一剂,病已去矣。无庸易方, 如言而愈。医者群以为怪,不知此乃古人定 法,惟服姜桂则必死。
四、
武昌望山门街,程姓少妇,新产方七日, 时方炎暑,蜷局于小卧室内,窗棂门帘均 紧紧遮蔽,循俗例头包布帕,衣着布衣, 因之为暑所伤。身大热,汗出不干,开口 齿燥,舌上津少,心愦愦,口渴郁闷,烦 躁莫可名状,脉浮而芤,与阳明“浮芤相 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类似。
予曰:新产阴伤,受暑较重,不宜闭置小 房内,倘汗出再多,津液内竭,必有亡阴 痉厥,昏迷谵妄之虞,宜破除俗例,移居 宽阔通风较凉之处,以布质屏风遮拦足矣 。药用六一、白虎、生脉三方合裁加减: 滑石一两,甘草一钱,生石膏八钱,知母 、沙参各二钱,麦冬四钱,鲜石斛六钱, 同煎,分二次服。
七、
河口黄姓妇女产后失调,兼患乳痈,自 溃一次,昏厥竟日,嗣虽渐苏,每日午 后二时及夜半二时,必潮热昏厥数小时 ,势急矣,延汉上名医某甲诊治,小效 。胸乳环周起红块若丹,渐及肢背,甲 以病杂且重,举予以代诊治。
予曰:戴阳面赤,或为寒证兼有,唇焦 舌枯,完全无津,断非寒证所有,其为 热证原无疑义。体质素弱,又产后久病 ,其虚原无待言。但虚为另一问题,而 此为实证,原有痈毒,新感旧邪二者兼 有,邪实正虚,但脉沉无外出之机,必 不能逆其势而从外解。邪既入营,侧重 清营,凭脉辨证,凭证用药。拟方:鲜 生地一两,白茅根、蒲公英各三钱,青 蒿露、银花露各一两,犀角尖一钱(磨 汁), 没药一钱五分,丹皮三钱,方 意清营解毒,活血透络熄风。
产后篇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
宫旁组织炎及脓肿形成 盆腔腹膜炎、腹膜炎、胸膜炎 菌血症、败血性肺炎 血栓性静脉炎 败血症、脓栓可见于肺、肾、甲状腺、 眼、关节或其他器官。
急性输卵管炎
宋 阳
概述
定义
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发生与
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
“产后病”。
历史沿革
历代医家把产后常见病危重病概括为:
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冲:败血上冲心、肺、胃。 三急:呕吐、盗汗、泻泄。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 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血瘀气逆
上扰神明
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 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 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 产道损伤:会阴、阴道、宫颈 凝血障碍: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 疾病(妊娠禁忌)、妊娠或分娩期并 发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
病史:严重贫血史、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 障碍或产时软产道的裂伤、产后宫缩乏力, 胎盘剥离不全、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 植入或胎膜残留等。
辨证论治
辨虚实,分脱证、闭证。 虚者为脱,实者为闭。 治则:救脱开闭
治法:虚者益气固脱,实者行血逐瘀。
1、血虚气脱
主症: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眩,面 色苍白,心悸愦闷,甚则昏不知人, 眼闭口开,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 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治法:益气固脱 方药:补血解晕汤《傅青主女科 》
特点
时间性:产褥期内,多在产后24小时 以后的10日多见。 特殊内环境 :多虚多瘀,血室正开 热型不一 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症状
第四节产后病
护理概要
产后病 一、概述: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
有关的疾病。产妇分娩后,母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 ,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6周 二、病因病机: 1、失血过多,亡血伤津,虚阳浮散或血虚火动→产后血晕 、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大便难。 2、淤血内阻,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或气机逆乱→产后血晕 、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产后恶露不绝。 3、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 身痛、产后恶露不绝。
习题
一、选择题 4.产后“三病”是:
A.呕吐、盗汗、泄泻
B.痉病、郁冒、大便难 C.发热、呕吐、盗汗 D.尿闭、气短、便难 E.息胞、下血、昏迷
习题
一、选择题 5.产后病的特点是:
A.寒热交替
B.气虚血亏 C.亡血伤津 D.瘀血内阻 E.多虚多瘀
护理概要
三、四诊资料:应用四诊采集病史、体征资
料,进行八纲、脏腑、气血辩证之时,还需 根据新产后的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进行“三 审”。
护理概要
1、三审:一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辩有无恶露
停滞;二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盛衰; 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的多少,以查胃气 的强弱。 2、新产妇人三病:病痉、郁冒、大便难 3、产后三冲:冲心、冲肺、冲胃 4、产后三急:呕吐、泄泻、盗汗
护理概要
护理要点:
5、注意观察恶露的量、色、质、气味;恶露
不绝者注意取半卧位休息
病症举例
缺乳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习目的
掌握缺乳的概念、辨证施护。 熟悉缺乳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及各证型的病理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辅导:产后病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辅导:产后病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辅导:产后病产后病是指产妇在新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辅导:产后病,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细目一:概述一、概念:产妇在新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习题产后“三病”是指( )A.呕吐、泄泻、盗汗B.尿失禁、缺乳、大便难C.血晕、发热、痉证D.病痉、病郁冒、大便难E.腹痛、恶露不下、发热[答疑编号2615010506]【正确答案】D【习题】郁冒,属产后哪项之一( )A.三冲B.三急C.三病D.三禁E.三审[答疑编号2615010507]【正确答案】C五、诊断六、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也勿忘于产后”细目二:产后血晕一、定义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
二、鉴别诊断与产后郁冒、产后子痫、产后痉病鉴别。
三、病因病机血虚气脱:神无所养,魂无所主瘀阻气闭:败血上冲,扰乱清窍四、昏迷时的`应急措施中医治病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
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3.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细目三:产后发热一、定义: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
二、病因病机三、辨证论治1.感染邪毒证主证:产后高热寒战,热势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暗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
中医妇科学-产后病
《中医妇科学》> 第十二章产后病第一节产后病小论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常见的产后病有产后血晕、产后血崩、产后腹痛、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小便不通、缺乳等。
上述诸病多数发生在“新产后”,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倾向将产后7天以内称为“新产后”。
产后病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失血过多,亡血伤津,虚阳浮散,或血虚火动,易致产后血晕、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大便难等;二是瘀血内阻,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或气机逆乱,可致产后血晕、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等;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等,导致产后腹痛、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等。
总之,产后脏腑伤动,百节空虚,腠理不实,卫表不固,摄生稍有不慎便可发生各种产后疾病。
产后疾病的诊断在运用四诊的基础上,根据新产特点,还须注意“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的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同时,参以脉症及产妇体质运用八纲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在古代医籍中,对新产疾病颇为重视,不但论述了亡血伤津的情况下产生的“新产三病”,即《金匮要略》所云“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而且指出了急重症“三冲”、“三急”的危害性。
如《张氏医通》所论的“三冲”,即冲心、冲肺、冲胃,其临床表现:冲心者,心中烦躁,卧起不安,甚则神志不清,语言颠倒;冲肺者,气急,喘满,汗出,甚则咳血;冲胃者,腹满胀痛,呕吐,烦乱。
张氏还指出:“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二。
”该书又提出产后“三急”,曰:“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
”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景岳全书》说:“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
晚期产后出血
【疾病名】晚期产后出血【英文名】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缩写】【别名】产褥期出血【ICD号】O72.2【概述】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
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
又称产褥期出血。
【流行病学】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高低与各地产前保健及产科质量水平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各地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北京、上海大医院的统计在0.17%~0.4%。
【病因】1.剖宫产术中处理不当致子宫切口裂开 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由于妊娠病理情况及社会因素的增加,对胎儿重视程度高及产妇惧痛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步上升,术后并发症亦增加,剖宫产时术者水平高低与晚期产后出血率有一定关系。
(1)子宫切口选择不当:切口应尽量选择在子宫下段,避免过高或过低。
切口过高,位于宫体与下段交界处,切缘上下组织厚薄不均,对合不齐或错位,可引起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过低,接近宫颈,宫颈结缔组织多,血供不良,亦可引起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且在出胎头时易造成切口撕裂。
(2)切开方式欠妥:切开时用手术刀或剪刀全程切开或剪开,致宫壁弓形血管断裂,出血多,影响愈合。
(3)娩胎头时切口撕裂:出胎头时动作粗暴或遇巨大儿,畸形儿,前置胎盘时,易发生切口撕裂。
由于妊娠子宫受乙状结肠推移,子宫右旋,故切口左角易被撕裂,累及子宫动脉,发生大出血,此时术者多紧张,在撕裂处反复缝扎止血,可致子宫角部伤口血运障碍,易坏死、裂开、出血。
(4)缝合不当:针距过密,缝线过多过紧,可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切口愈合不良。
另外缝合时将子宫内膜外翻缝入肌层,亦是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原因之一。
2.感染 分娩前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反复阴道检查、人工破膜、水囊引产或用气囊促宫颈成熟等经阴道操作者,产妇本身有妊娠期严重贫血、重度妊高征、糖尿病等病理情况时,加之分娩后阴道卫生不注意,惧痛不清洗会阴,均可发生阴道内及宫腔内感染,致子宫复旧不良或切口愈合不佳而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新产后病
证候分析 新产血室正开,百脉俱虚,邪毒乘 虚内侵,损及胞宫、胞脉,正邪交争,致令发 热恶寒,高热寒战;邪毒与血相搏,结而成瘀, 胞脉阻痹,则小腹疼痛拒按,恶露色紫黯;热 迫血行则量多,热与血结则量少;热毒熏蒸, 故恶露质如败酱,其气臭秽;热扰心神,则心 烦不宁;热为阳邪,灼伤津液,则口渴喜饮, 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有力,为毒热内盛之征。
1、感染邪毒(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
主证: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 拒按,恶露初时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质 如败酱,其气臭秽,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小 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 力。 热型:发热恶寒或突然高热寒战。 腹痛:多在下腹→全腹压痛、反跳痛。 恶露:异常、色紫暗如败酱,有臭气。
《诸病源候论》多责之于“脏虚”,瘀
血未尽遇风冷凝结,变成“血瘕”。
《妇人大全良方》首次提出“儿枕腹
痛”。
历史沿革
明代《医学入门》指出:产后腹痛,除
瘀血外,更有气虚、血虚之不同。
《景岳全书· 妇人规》论产后腹痛“最当
辨查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 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并告诫不可妄用 推逐等剂。
病案
患者张某,女,28岁,教员。时值季秋, 于产 后第四天,因不慎寒暖,将息失宜, 初觉形寒不适,体温不高,翌日恶寒高热, 无汗身楚,恶露减少,小腹切痛。自服姜糖 水一大碗,并西药解热镇痛片,汗出不解, 晚间体温达40.6℃ (腋下)。家属急邀往视, 情词恳切。诊其体肤,炕烘蒸热.时而恶寒, 颜面潮红,身半以上汗出如洗, 口干频饮, 便秘、溲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浮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 (1) 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银花、黄芩、 益母草 (2) 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大黄、败酱草、 益母草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逐瘀通腑。药理研究其有较强抗感染作用,能降 低内毒素早期应用阻止病情发展。 随证治疗: (1)若高热不退,大汗出、烦渴引饮,脉虚大 而数, 治宜清热除烦、益气生津。 方:白虎加人参汤。
《产后病概说》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产后病概述 03 产后病的治疗方法 04 产后病的预防措施 05 产后病的案例分析
06 总结与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产后病概述
第二章
添加标题
案例启示:产后风湿病的发生提醒我们,产妇在产后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 和治疗产后疾病。同时,社会和家庭也需要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度过产后的特殊时期。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总结产后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产后病定义、分类及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抑郁等
诊断过程:介 绍医生如何进 行诊断,包括 询问病史、体 格检查、心理
评估等
治疗措施:说 明医生采取的 治疗方法,如 药物治疗、心
理治疗等
康复过程:描 述患者的康复 情况,包括病 情变化、治疗
效果等
预防措施:介 绍如何预防产 后抑郁症的发 生,如加强围 产期保健、提 高产妇心理素
质等
案例三:产后风湿病
第五章
案例一:产后恶露不绝
患者情况:年龄、分娩方 式、产后恢复情况等
症状表现:恶露持续时间、 量、颜色等
诊断过程:医生如何诊断 产后恶露不绝
治疗过程:采取的治疗措 施及效果
案例二:产后抑郁症
案例背景:介 绍患者的基本 情况、家庭背 景、社会环境
等
症状表现:描 述患者的具体 症状,如情绪 低落、焦虑、
添加标题
案例介绍:产后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怕风怕冷等症状。
常见产后病
类证鉴别
蒸乳发热 伤食发热 产后淋证 产后乳痈☺
鉴别诊断
血栓性静脉炎 产后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乳腺炎☺
辨证论治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调气血、和营卫 证治分类 感染邪毒
外感风寒 外感证 外感风热
外感暑热 血虚证 血瘀证☺
转诊原则
产褥感染 中暑高热,有虚脱表现 经常规治疗3日发热不退或伴随症状加重 胎盘、胎膜残留宫腔,需手术清宫 发热原因不明☺
总论
定义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 治疗原则
分类
产后发热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身痛 产后缺乳☺
第一节 产后发热
概述 病因病机 类证鉴别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方法:验方、针灸 转诊原则 养生与康复 健康教育 常用西药参考
病因病机
感染邪毒 外感 血虚 血瘀☺
血热证 血瘀证☺
转诊原则
疑有产道损伤需要手术修补者 常规治疗无效 考虑胎盘、胎膜残留 疑为滋养细胞肿瘤 疑有凝血障碍性疾病☺
第三节 产后身痛
概述 病因病机: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类证鉴别:痹症、痿证 鉴别诊断:风湿性关节痛、类风关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转诊原则 养生与康复 健康教育
☺
第二节 产后恶露不绝
概述 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 类证鉴别:产后月经不调、产后发热 鉴别诊断: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生殖道损
伤、凝血障碍性疾病 辩证论治 其他疗法 转诊原则 养生与康复 健康教育:同产后发热 常用西药参考
辨证论治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 证治分类 气虚证
养生与康复
起居适宜,根据气候适当增减衣被 预防感冒及产褥感染,产后室内尽量减少外人
进入 尽量采取半卧位,利于恶露排出☺
健康教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复习讲义产后病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复习讲义:第十单元产后病产后病的定义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为6周;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之说,俗称“小满月”与“大满月”,即产后一月弥月为小满月,产后三月百日为大满月;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将产后七日内称为“新产后”;产后、“三冲”、“三病”“三急”的含义汉代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张氏医通·妇人门云:“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调,号佛名神,此败血冲心,多死……若饱闷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若面赤呕逆欲死日冲肺……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又论:“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前人所指的产后病,涉及范围较广,根据现代临床的认识来看,古人所说的产后“三冲”,与两医产科的羊水栓塞有相似之处,是产时危急重症;近年来,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和对某些疾病的重新认识,本单元新增临床常见的产后抑郁及产后血劳;产后病的病因病机由产后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所形成的“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是产后病发生的基础和内因;产后病的诊断及产后“三审”产后疾病的诊断在运用四诊的基础上,根据新产特点,还需注意“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的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同时还应根据病证,了解产妇体质,产前、产时、产后情况,参以脉证,必要时配合妇科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具体治法有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调理肾肝脾等;选方用药,又需照顾气血,行气勿过于耗散,化瘀勿过于攻逐,时时顾护胃气,消导必兼扶脾,寒证不宜过用温燥,热证不宜过用寒凉;解表不过于发汗,攻里不过于削伐;掌握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此外,对产后病中的危急重症,如产后血晕、产后痉病、产后发热等,临证时必当详察,及时明确诊断,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救治,以免贻误病情;产后“三病”是指A.呕吐、泄泻、盗汗B.尿失禁、缺乳、大便难C.血晕、发热、痉证D.病痉、病郁冒、大便难E.腹痛、恶露不下、发热产后血晕的定义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可与西医“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互参;病因病机导致产后血晕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由阴血暴亡,心神失守而发;实者多因瘀血上攻,扰乱心神所致;鉴别诊断1.产后郁冒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2.产后痉病口噤不开为二病的相似之处,但产后痉病多由产时创伤,感染邪毒,或产后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其发病时间较产后血晕缓慢,其症状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二者易于鉴别;3.产后子痫虽都可见神志不清,但产后子痫除了产前有头晕目眩、头面及四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症状,可与产后血晕相鉴别;急症处理产后血晕无论虚实都属危急重证,应予以高危重视,查明原因,积极进行中西药结合抢救,以免延误病情,危及产妇生命;中医治疗本病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将产妇嚣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3.丽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抢救;下述不属于产后血晕特点的是A.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B.不能坐起C.半身不遂D.泛恶欲吐E.甚至昏厥不省人事产后发热的定义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如产后1~2日内,由于阴血骤虚,阳气外浮,而见轻微发热,而无其他症状,此乃营卫暂时失于调和,一般可自行消退,属正常生理现象;病因病机常见的有感染邪毒、外感、血瘀或血虚;诊断病史妊娠晚期不节房事,或产程不顺难产、滞产,接生不慎,产创护理不洁;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不禁房事;或当风感寒;或冒暑受热;或有情志不遂史;临床表现产褥期内,尤以新产后出现发热为主,表现为持续发热,或突然寒战高热,或发热恶寒,或乍寒乍热,或低热缠绵等症状;若产后24小时之后至10天内出现体温≥38℃,大多数情况下表示有产褥感染;除发热之外,常伴有恶露异常和小腹疼痛,尤其以恶露异常为辨证要点;检查妇科检查软产道损伤,局部可见红肿化脓;盆腔呈炎性改变,恶露秽臭;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宫腔分泌物或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B超检查见盆腔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炎症或脓肿;彩色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测,能对感染形成的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作出定位和定性;产后发热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以排除感染邪毒证,因此证最急最重,常危及生命;急症处理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重症,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邪毒内传,热入营血,或热陷心包,甚则发展至热深厥脱危重之候;此时应参照“产褥感染”,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情严重者或贫血者,多次少量输血或输血浆;热入营血高热不退,心烦汗出,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治宜解毒清营,凉血养阴;方药用清营汤加味;或用清开灵注射液,每日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以清热解毒、醒神开窍;热入心包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治宜凉血托毒,清心开窍;方药用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醒脑静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曰1~2次,或每次20ml稀释于10%葡萄糖200ml或生理盐水1OOml内,静脉点滴;热深厥脱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候,急当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生脉散或参附汤;或用参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或每次10~20ml稀释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此时病情复杂,势急症重,必须根据病情,配合西医治疗,给予足够的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及时处理伤口;若有盆腔脓肿,应切开引流;当病情稳定后,再检查原因,及时处理;辨证论治感染邪毒证主要证候:产后高热寒战,热势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暗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外感证主要证候: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方药: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血瘀证主要证候: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方药: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血虚证主要证候: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自汗,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治法:养血益气,和营退热;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某女,产后1周,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较多,色紫暗如败酱,有臭味,烦躁口渴,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宜首选A.保阴煎 B.通窍活血汤C.解毒活血汤 D.安宫牛黄丸E.清营汤产后腹痛的定义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本病以新产后多见;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西医学称“宫缩痛”、“产后痛”,属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若腹痛阵阵加剧,难以忍受,或腹痛绵绵,疼痛不已,影响产妇的康复,则为病态,应予治疗;病因病机主要病机是冲任、胞宫的不荣而痛和不通则痛,其原因有血虚和血瘀;鉴别诊断与产后伤食腹痛、产褥感染腹痛、产后痢疾鉴别;辨证论治气血两虚证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方药: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瘀滞子宫证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暗,脉沉紧或弦涩;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痛汤或补血定痛汤;某女,产后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心悸,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方选A.当归芍药散B.四物汤C.加参生化汤D.生化汤E.肠宁汤。
带下、妊娠、产后病
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
若在经间期、经前期、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但无其他不适者,属正常现象。
主要病机是湿邪停留于体内,伤及任带二脉,任脉不固。
1、脾虚:法治: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
(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2、肾阳虚:法治: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
3、肾阴虚:法治: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4、湿热:法治:清利湿热。
方药:止带方。
(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泄、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5、热毒:法治: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
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即吐者,称为“恶阻”。
又称“子病”、“病儿”、“阻病”。
主要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1、脾胃虚弱:法治: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法治: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苏叶黄连汤酌加半夏、陈皮、竹茹、乌梅。
妊娠腹痛:妊娠腹痛是指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亦称为胞阻。
1、血虚:法治:养血安胎止痛。
方药: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加首乌、桑寄生。
2、气郁:法治:疏肝解郁。
法治;逍遥散。
3、虚寒:法治:暧宫止痛,养血安胎。
方药:胶艾汤加巴戟、杜仲、补骨脂。
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俗称“宫外孕”。
1、未破损期:法治:活血化瘀,消杀胚。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赤芍、丹参、桃仁、三棱、莪术)。
2、已破损期:①休克型:法治:回阳救脱,活血祛瘀。
方药:参附汤、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赤芍、丹参、桃仁)。
②不稳定型:法治: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方药: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
③包块型:法治:破瘀消。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
胎漏、胎动不安: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
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产后抑郁症
4.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患者应严防自伤和自杀,对于自杀观念 强烈者应用电休克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待病 情稳定后再用药物和巩固。
治疗原则
• 1.综合治疗原则:当前治疗PPD的三种主要方法是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已有众多的循 证医学证据显示,综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的任 何一种治疗。 • 2.全病程治疗原则:PPD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 导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推荐6~8周)、 巩固期(至少4~6个月)和维持期(首次发作6~ 8个月,2次发作至少2~3年,发作3次及以上则需 要长期维持治疗)三期。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 因素、心理因素、妊娠因素、分娩因素和 社会因素等。
• 产妇在经历分娩后,往往会出现一些生理性的躯 体及精神方面的改变,此时容易与PPD的相关临床 表现混淆,因此要注意甄别。 • 1.睡眠障碍:产妇大多数都会存在睡眠问题,这 主要是由于照顾、喂养婴儿所致。如果有人帮助 其照顾婴儿,避免婴儿的吵闹,正常产妇则可以 安然入睡。然而PPD患者即使有安静的睡眠环境, 不受婴儿干扰,依然不能正常睡眠。
3.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相对于药物相比,具有无副作用、依赖性 疗效显著的特点。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这种物理疗法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 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 激素,它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 的释放,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 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 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 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 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 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产后抑郁程度分类
1.产后沮丧 大家都熟悉的‚儿童忧郁‛,26~85%的女性 产后出现这种症状。如果你正在经历儿童忧郁, 你会不为明显理由、悲伤和焦虑而常常哭泣。 这种症状开始于产后第一周(1~4天)。尽管 这个经历不愉快,这种症状通常在没有治疗下 两周内减缓下来。
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A1型题 3. B1型题1.周某,产后低热,尤以午后潮热为甚,颧红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最佳选方是( )A.保阴煎加柴胡、青蒿B.人参养荣汤加黄芪C.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D.八珍汤加黄芪、人参E.加减一阴煎加白薇、青蒿、鳖甲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2.某产妇,新产后持续高热,小腹疼痛剧烈,拒按,恶露排出不畅,秽臭如脓,烦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紫黯,苔黄燥,脉弦数。
最佳选方是( ) A.五味消毒饮B.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C.清营汤D.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红藤、益母草E.清官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3.某产妇,新产后一周,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微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最佳治法是( )A.养血祛风,疏解表邪B.和解少阳C.辛凉解表,疏风清热D.益气解表,散寒祛湿E.疏风清热,调和营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4.一妇人新产后,突然出现高热寒战,T39.5℃,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色紫黯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最佳治法是( )A.清热解毒,化瘀止血B.清热解毒,凉血化瘀C.清热解毒,泻下逐攻D.清热解毒,凉血养阴E.清热解毒,清心开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5.生化汤不适于下列哪项病证( )A.产后腹痛B.恶露不绝C.产后发热D.产后身痛E.产后小便淋痛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6.下列哪项不是邪入营分而累及血分的症状( ) A.舌红绛,苔黄B.脉弦细数C.斑疹隐隐D.神昏谵语E.高热不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7.血瘀产后发热的首选方是( )A.桃红消瘀汤B.血府逐瘀汤C.生化汤加味D.桃红四物汤E.桂枝茯苓丸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8.血虚产后发热的首选方是( )A.人参养荣汤B.补中益气汤C.加减一阴煎D.八珍汤E.举元煎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9.感染邪毒,产后发热的特点是( )A.高热寒战B.寒热时作C.低热不退D.午后潮热E.恶寒发热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10.感染邪毒产后发热的首选方是( )A.解毒活血汤B.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味C.保阴煎D.大黄牡丹皮汤E.四妙勇安汤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产后病概述--产后发热11.感染邪毒产后发热的主要证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高热寒战,热势不退B.恶露量少,色紫黯,气秽臭C.心烦口渴。
产后病治疗原则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CT
• 产后病概述 • 产后病治疗总则 • 药物治疗策略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产后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产后病是指产妇在分娩后至产褥期间,因气血虚弱、外感或内伤 等原因所引起的,与妊娠、分娩有关的疾病。
02
产后病治疗总则
辨证论治原则
分辨虚实
根据产后病的临床表现,分辨其虚实属性,以确定 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施治
针对不同的病症,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补虚、 祛瘀、温经、散寒等。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整体调理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80%
整体调理
通过药物、饮食、锻炼等多种方 法,调整患者的整体状态,增强 机体抵抗力。
04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应用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 气血流通,促进身体自愈 机能的发挥,缓解产后疼 痛、调理内分泌等。
拔罐疗法
利用负压原理,在相应穴 位上产生吸附作用,达到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的目的。
其他传统疗法
如艾灸、推拿、刮痧等, 均可根据产妇具体状况选 择应用,以缓解产后不适 症状。
注意事项
中药内服需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注意药物剂量、煎 煮方法、服药时间等,避 免不良反应。
西药对症治疗方案及副作用防范
疼痛缓解
针对产后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 抗炎药等,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 时长,避免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
抗感染治疗
针对产后感染,医生会根据病原体 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需注意抗 生素的过敏反应和耐药性等问题。
产 后 病1
辩证施治: 一、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 阿胶、 艾叶、乌贼骨。 二、 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 煅牡蛎、炒地榆。肝郁者可选逍遥散。 三、 血淤:活血化淤,理血归经。生化汤 + 牡蛎、茜草、三七。 其他治疗方法:1、单验方 2、饮食疗法 3、针灸。
辨证要点:
1、 恶露与发热的关系,恶露量多不 发热,多气虚。恶露伴潮热多血热。 恶露伴壮热多邪毒感染。 2、 注意与腹痛的关系,小腹空坠为 气虚,小腹无所苦为血热,小腹疼 痛拒按为血淤。
• 3、痰浊阻滞 • 主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乳房硕大 或下垂不 胀满,乳汁不稠,形体肥胖, 胸闷痰多,纳少便溏,或食多乳少,舌 淡胖、苔腻,脉沉细。 • 治法:健脾化痰、通乳。 • 方药:苍附导痰丸和漏芦散{漏芦 蛇蜕 瓜蒌}
其他疗法
• • • • 1、鸡血藤,红枣,桑寄生煎水代茶。 2、猪蹄2只,通草24g同炖。 3、生黄芪30g,当归9g炖猪蹄。 4、乳房有块者,局部用橘皮煎水外敷, 乳房胀痛者可用热水,葱汤洗涤乳房, 以宣通气血。
• · 外阴、阴蒂裂伤。阴道分娩时,多注意 保护会阴体。有时强力压迫后联合,忽 略了儿头仰伸助其成为俯屈状态。 • · 宫颈裂伤。胎儿与宫颈扩张不适应,胎 头方位异常,宫颈着力不均。 • · 子宫破裂。 • · 血肿。明显的经过检查可及时发现。隐 匿性软产道损伤可因子宫动脉阴道支受 损断裂发生阴道血肿。虽未见活动性阴 道出血,但病人失血怔,面色苍白、表 情淡漠、血压下降、阴道疼痛。
外感:主证:身痛,项背不舒,关节不利或 痛处游走不定,或冷痛剧烈,恶风畏寒或 关节肿胀,重着或肢体麻木舌淡、苔薄白, 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 散寒除湿。 代 表方: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 肾虚:主证:腰膝、足跟疼痛,艰于俯仰, 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代表方:养 荣壮肾汤(叶氏女科证治)加秦艽、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岳全书·妇人规》:
“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 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 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
病因病机
1 亡血伤津——分娩用力、出汗、产创、岀血 2 元气受损—— 产时用力耗气,产后操劳过早,或
失血过多,气随血脱。 3 瘀血内阻——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
产后病概述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 产后常见病的定义、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
2 熟悉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3 了解 产后病的范围、治疗要点。
定义
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 娩或产褥有关 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孕后分娩后,母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 一段时期,称产后,也称“产褥期”,一 般约需6周。
范围
“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 郁冒, 三者大便难”。
病痉:产后痉证 病郁冒:产后出汗证 大便难:产后大便难
《张氏医通》: “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 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调,号佛名 神,此败血冲心,多死。···若饱闷呕恶,腹满 胀痛者曰冲胃。···若面赤呕逆欲死曰冲 肺。···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 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
经成瘀。或感受寒热之邪。或胞衣、 胎盘残留。 4 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百脉空虚,易
感外邪
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产后病的诊断
1 以四诊为基础,进行八纲脏腑气血辨证 2 依据产后生理、病因病机特点 3 重视产后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产后病的治疗
以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为原则,合理运 用扶正、祛邪、化瘀的方法,
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常用治法: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
调理肾肝脾等 注意产后用药三禁:大汗、峻下、通利小便。 禁 大汗以防亡阳;禁 峻下以防亡阴;禁 通利小便以
防亡津液。 对产后危急重证,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产后病的调护
慎起居 适寒温 节饮食 适劳逸
畅情志 禁房事 勤清洁 产伤及时修复
结语
谢后小 便不通、产后小便淋痛、产后腹痛、产后身痛、 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汗症、缺乳、产后乳汁自 岀、产后抑郁、产后血劳等。
历史沿革
历代医家把产后常见病和危急重症概括为: 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冲:败血冲心、冲胃、冲肺。 三急:呕吐、盗汗、泻泄。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