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标介绍201310
海洋光学浮标..

第五章海洋光学浮标1.前言目前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海洋监测高新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是提高台风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的预报和警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由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二是提高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保护海洋健康;三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环境保障能力,支持沿海和海洋经济发展及科技兴海战略;四是提高国家海上安全防务的海洋监测和环境保障能力,加强国防建设;五是提高对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和时序数据获取能力,推进中国近海海洋科学的发展。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而当前最主要的是预警海洋灾害和保护海洋健康,即监测技术,其载体就是海洋仪器。
现代海洋监测技术总体上向高技术、高集成度、高时效、多平台、长时间序列、数字化方向发展。
典型海洋监测仪器:遥感卫星大面积、同步、近实时、全天候、全天时的对海观测,3 个月飞行获得的数据绘制的全球海面温度场相当于用传统的测温方法花50 年时间才能取得的效果。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式传感器,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强;与船载仪器相比,由于飞机能够快速地飞过较长的海水带,因而它能够对探测海域进行大面积的测量;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较快,因而它测量海域的结果在时间上变化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临近海域的状况,不易受到较迅速变化的气候条件的影响;飞行高度一般在几百米左右,因而在有云的天气条件下仍然能够进行测量,而这是星载传感器所不具备的;对于具有较高发射重复频率的激光雷达,其探测海面的水平分辨率远大于星载传感器;时间分辨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对海洋剖面信息的探测船载仪器:调查船载荷量和机舱空间较大,其携带的仪器设备较多,可对海洋进行全方位的相互印证探测。
海洋浮标资料浮标的出现实现了长期、定点、连续、多参数的现场实时自动观测,这是调查船不可能做到的;漂流浮标的出现,实现了大尺度的连续观测,尤其是可以在人或船舶、飞机都不可能到达的海域进行环境参数的观测;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测量技术(ADCP) 的出现,把单点测流变为测剖面流,一次可测128 层,且最大剖面深度已达1200m。
海洋浮标介绍

海洋浮标介绍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上海泽铭公司曹兵:系列海洋资料浮标介绍中国海洋大学唐原广(电话:3,)一、SZF型波浪浮标二、3m多参数海洋监测浮标三、10m大型海洋资料浮标一、SZF型波浪浮标中国海洋大学生产的SZF型波浪浮标是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定型产品,先后得到了国家“九五”863计划、国家“十五”863计划的支持,并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定型项目中得到定型(如右图)。
是国家海洋行业标准《波浪浮标》的编写制订单位,并于2005年10月正式发布施行。
制定了波浪浮标的企业标准,建立了波高、周期、波向的检测设备。
SZF型波浪浮标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已部分销往国外。
目前主要用户有国家海洋局各海洋环境监测站、总参、海军、中国海监、海上石油、中交集团、相关的各大院所及海洋工程部门,用户已达100余家。
右图为:非洲苏丹港波浪观测一、SZF型波浪浮标的主要特点SZF型波浪浮标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能自动、定点、定时(或连续)地对海面波浪的高度、波浪周期及波浪传播方向等要素进行遥测的小型浮标测量系统。
SZF型波浪浮标既可在离岸海区锚泊布放使用,也可随船系泊使用。
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海岸基/平台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设备。
该系统主要用于波浪观测工作和近海环境工程的监测工作。
随着波浪浮标的应用,替代了我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岸用光学测波浮标,结束了我国人工观测波浪的历史,解决了夜间不能观测波浪的缺陷。
同时也替代了进口同类产品,打破了国外进口海洋仪器设备一统国内市场的格局。
该浮标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有研发、生产波浪方向浮标能力的国家之一。
二、SZF型波浪浮标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SZF型波浪浮标在海上可以连续工作3-12个月,目前新增加了带有嵌入式太阳能充电功能的波浪浮标,可满足波浪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的需求。
海洋水质监测浮标说明书

小型水质多参数监测浮标系统使用说明书!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请务必妥善保管好本书,以便日后能随时查阅!请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使用目 录1 系统概述........................................................................1 2 系统组成........................................................................1 2.1 浮标体 (1)2.2 水质传感器..............................................................................2 2.3 GPS (3)1 系统概述小型水质多参数监测浮标系统可实现对观测点的水质参数进行实时测量,数据通过CDMA 方式实时传输,在浮标出现位移过大、移动速度过大时可自动报警。
配套的软件可实时显示测量数据,具有存储、查询、曲线显示、报警显示等功能。
小型水质多参数监测浮标系统分为海上浮标(如图1-1所示)和陆上接收系统(如图1-2所示)两部分。
浮标系统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1 海上浮标工控机CDMA路由器RJ45接口GPRS路由器RJ45接口图1-2 陆上接收系统2 系统组成小型水质多参数监测浮标系统包括浮标体、水质传感器、GPS、数据采集器、通讯系统、供电系统等部分。
下面分别对系统的各部分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2.1 浮标体浮标体为饼型,直径为1400mm,标体内层为2mm不锈钢内胆,外部为10mm 玻璃钢,浮标体总重约300Kg。
浮标锚系采用锚链单点系留,适合在水深30米以内水域布放,用沉锚进行锚定。
浮标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GPS天线GPRS和CDMA天线锚灯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支架浮标体橡胶护圈吃水线保险卸扣卸扣转环锚链(304)水质传感器缆绳卸扣浮球锚链肯特扣转环组末端卸扣锚卸扣图2-1 浮标体结构示意图2.2 水质传感器图2-9 太阳能电池板2.6 供电系统浮标采用免维护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组合的供电方式,蓄电池的电量在无太阳能充电补充的情况下能保证浮标系统连续供电一个月。
浮标详细资料大全

浮标详细资料大全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
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套用广泛,设定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
浮标,其功能是标示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
装有灯具的浮标称为灯浮标,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
有的浮标还装雷达应答器、无线电指向标、雾警信号和海洋调查仪器等设备。
基本介绍•中文名:浮标•外文名:Buoy•拼音:fú biāo•注音:ㄈㄨˊ ㄅㄧㄠ基本解释,引证解释,基本概念,制式沿革,基本解释1. [float]∶标明水体表面下的物体(如捕龙虾用的筐篓)位置的浮于水面的指示器。
2. [buoy;floating mark]∶锚泊在固定地点的漂浮体,用来引导或警告海员,或用来系泊船而代替锚泊。
引证解释指一种金属制或木制之器,一端系于水底,其本身浮于水面。
用来指示航道的界限,航行的障碍物和危险地区。
浮标固定装置专利资料唐陈子昂《洪崖子序》:“寄孤兴于露月,沉浮标于山海。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在他们的遗址里,发现了长约二米的木桨,还有陶、石网坠,木浮标,竹鱼篓。
”《新华月报》1950年第3期:“关于管理海港河道、灯塔浮标、气象报导等助航设备的职务……全部移交中央人民 *** 交通部或市的港务局。
”基本概念浮标有不同的种类和规格,按布设的水域可分为海上浮标和内河浮标。
海上浮标标身的基本形状有罐形、锥形、球形、柱形、杆形等。
由于浮标受风、浪、潮的影响,标体有一定浮移范围,不能用作测定船位的标志。
若采用活结式杆形浮标则位置准确,受撞后可复位。
内河浮标有鼓形浮标、三角形浮标、棒形浮标、横流浮标和左右通航浮标等。
浮标的形状、涂色、顶标、灯质(灯光节奏、光色、闪光周期)等都按规定标准制作,均有特定含义。
UFZ-4 型浮标海区浮标具有国际性质,世界各国的水上浮标系统历来不统一。
1971年国际航标协会的技术委员会把各种海上浮标归为A、B两个系统。
【各种浮标】让褐发美女来带您认识

【各种浮标】让褐发美女来带您认识视频中美女介绍的为美国海区浮标系统。
世界上有两种浮标系统,一种为美洲,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使用的B系统,另一种就是除开上述国家外所使用的A系统(我国是A系统)。
他们主要的区别为侧面标志的颜色和灯光颜色相反。
视频为美国浮标系统。
以下为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及中国内河助航标志。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图文解说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海区水上浮标和水中固定标志的形状、颜色、灯质、标记符号及其设置与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通、渔业、科研、石油勘察、海洋开发及军事等部门在中国海区及其港口、通海河口设置的水上浮标和水中固定标志。
本标准不适用于灯塔、扇形光灯标、导标、灯船和大型助航浮标。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708—1991 航标灯光信号颜色GB 16161—1996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形状显示规定GB 17381—1998 中国海区视觉航标表面色规定。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航道走向conventional direction of buoyage船舶在沿海、河口的航道航行时用以确定航道左右侧的根据,即浮标系统习惯走向。
其规定如下:3.2 航道左侧、右侧port hand side of a channel、starboard hand side of a channel船舶顺航道走向航行时,其左舷一侧为航道左侧,右舷一侧为航道右侧。
3.3 水中固定标志offshore fixed marks设在水中的立标和灯桩等助航标志。
其设标点的高程在当地平均大潮高潮面以下,标志的基础或标身的一部分被平均大潮高潮面淹没,而且作用与浮标相同者,则其颜色、顶标和灯质,均须与相应的浮标或灯浮标一致。
3.4 浮标形状buoy shapes在水上从任何水平方向观测浮标标体水线以上部分时所呈现的外形特征。
海洋浮标工作原理

海洋浮标工作原理海洋浮标是一种常见的水下传感器装置,用于监测海洋环境、气象和海洋动力学。
海洋浮标广泛应用于气象、海洋学、气候变化和海洋资源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海洋浮标的工作原理。
海洋浮标的组成1. 浮体:通常是一个球形或圆柱形的结构,由高密度的材料制成,例如钢或塑料。
浮体可以保证浮标在水面上方,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2. 传感器:被安装在浮体上,用于采集和记录测量数据。
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多个,例如水温、海洋盐度、气象参数、海洋动力学参数等。
3. 控制器:通常位于浮体内部,用于处理和存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
4. 通信设备:将测量数据发送到地面站或其他接收器。
1. 浮标下放:海洋浮标通过专门的船只下放到海洋中。
因为浮标的设计用于在海洋中驻留,因此其结构必须经过仔细的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其可以抵抗风浪和海洋流动的影响。
3. 控制器处理数据: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位于浮体内部的控制器。
控制器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在某些情况下,控制器还可以实时分析数据,以检测海洋环境的变化。
4. 数据传输:经过处理后的数据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地面站或其他接收器。
这些接收器可以位于各个地方,如海上或岸边,可以让科学家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
1. 天气预报:气象传感器可以在海洋浮标上安装,测量气压、风速和风向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预测风暴、飓风和其他恶劣天气的发生。
2. 气候变化:通过监测海洋温度、盐度和其他环境参数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并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4. 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浮标可以帮助管理渔业、油气勘探和海岸线保护等相关活动。
通过监测海洋参数,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变化,以帮助制定更合理的资源管理策略。
海洋浮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提供有关海洋环境的实时和连续监测,帮助科学家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和海洋资源,并促进相关的研究工作。
1. 海洋学研究:海洋浮标可以用于观测海洋表面水温、盐度、流速和波浪等参数,为海洋生态、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航海航标知识点总结

航海航标知识点总结航海航标是指在海域和水道上用于指示航行方向、安全标志和信息交流的设施。
航海航标的设置和使用对于保障航行安全、指引船舶航行十分重要。
航标种类繁多,每种航标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途,航标设置规范和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对航海航标的种类、设置要求、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航标种类1. 岸上航标:岸上航标是岸边或沿岸水域上设置的用于指示陆地、水域地理和海事信息的航标。
岸上航标包括灯塔、标志牌、天线塔等。
2. 浮标:浮标是浮在水面上用来指示航行方向和水域危险的航标。
浮标通常由浮筒、支架、标志牌和标志灯等组成,根据用途和位置的不同,浮标又分为浮式航标和锚固式浮标。
3. 航标灯塔:航标灯塔是用于指示航线、灯光、水深和其他航行信息的设施。
灯塔通常分为陆地灯塔和浮标灯塔两种类型,其设置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
4. 警示标志:警示标志是用于警示船舶避让或注意水域危险的设施,包括警报器和警告标志等。
警示标志的设置和使用对于确保航行安全十分重要。
5. 辅助标志:辅助标志是用于指示航线和辅助航行的设施,包括引导标志、航线标志和辅助装置等。
辅助标志的设置和使用可提高航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常见的航海航标种类,每种航标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用途,航标的设置和使用对于保障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二、航标设置要求1. 航标设置地点:航标应根据航行需要设置在水道、岸边、浅滩和水域障碍的周围,以便于船舶识别和引航。
航标的位置应远离水域危险、交通干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2. 航标设置数量:航标的设置数量应根据水域特点、航行需求和安全要求确定,通常应保证航标之间的识别距离和连续性,以便于船舶安全和准确的导航。
3. 航标设置高度:航标的设置高度应根据水域深度、船舶高度和视线距离等因素确定,以便于船舶远景识别和近景识别。
4. 航标设置亮度:航标的设置亮度应根据水域条件、天气状况和夜间能见度确定,以便于船舶远距离和近距离识别。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整理(试行)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海洋观测浮标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观测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浮标的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3855 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3术语和定义3.1海洋观测浮标锚泊在特定海区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等要素进行定点、自动、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时发送资料的浮标。
3.2浮标检测仪一种配备浮标专用检测软件,可对浮标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及功能检测的设备。
3.3浮标接收岸站接收海洋观测浮标发送或者通过数据平台中转的测量数据的地面接收设备和设施。
4系统组成4.1基本组成海洋观测浮标由浮标体、数据采集器、安全系统、浮标检测仪、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系统、锚系、浮标接收岸站(以下简称岸站)九部分组成。
4.2浮标体为浮标提供浮力支撑,同时也作为仪器搭载平台,由塔架、标体、配重组成。
4.3数据采集器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自动采集、处理、存储观测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岸站。
4.4安全系统具有警示、防雷、发现浮标移位、开舱、进水的功能,由雷达反射器、避雷针、卫星定位系统、开舱、进水传感器组成。
4.5浮标检测仪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
4.6传感器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水温、盐度、波浪、海流传感器等。
4.7通信系统采用短波、超短波、蜂窝移动通信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岸站,由天线和通讯模块或一体化通讯设备组成。
4.8供电系统为浮标的长期连续工作提供电源,由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器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上海泽铭公司曹兵:
系列海洋资料浮标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唐原广
一、 SZF 型波浪浮标 二、 三、
一、SZF型波浪浮标
中国海洋大学生产的SZF型波浪浮标是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定型产品,先后得到了国家“九五”863计划、国家“十五”863计划的支持,并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定型项目中得到定型(如右图)。
是国家海洋行业标准《波浪浮标》的编写制订单位,并于2005年10月正式发布施行。
制定了波浪浮标的企业标准,建立了波高、周期、波向的检测设备。
SZF型波浪浮标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已部分销往国外。
目前主要用户有国家海洋局各海洋环境监测站、总参、海军、中国海监、海上石油、中交集团、相关的各大院所及海洋工程部门,用户已达100余家。
右图为:非洲苏丹港波浪观测
一、SZF型波浪浮标的主要特
点
SZF型波浪浮标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能自动、定点、定时(或连续)地对海面波浪的高度、波浪周期及波浪传播方向等要素进行遥测的小型浮标测量系统。
SZF型波浪浮标既可在离岸海区锚泊布放使用,也可随船系泊使用。
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海岸基/平台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设备。
该系统主要用于波浪观测工作和近海环境工程的监测工作。
随着波浪浮标的应用,替代了我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岸用光学测波浮标,结束了我国人工观测波浪的历史,解决了夜间不能观测波浪的缺陷。
同时也替代了进口同类产品,打破了国
外进口海洋仪器设备一统国内市场的格局。
该浮标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有研发、生产波浪方向浮标能力的国家之一。
二、SZF型波浪浮标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
SZF型波浪浮标在海上可以连续工作3-12个月,目前新增加了带有嵌入式太阳能充电功能的波浪浮标,可满足波浪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的需求。
工作方式有定时
或
GPS定
3.浮标使用环境条件
最大水深:30m(超过此水深,需重新设计锚系);最大流速:2m/s。
4.浮标内波浪数据处理
波浪浮标在每次测量结束后,对波高、倾斜角、方位角的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得
、H1/3、H1/10
浮
U如U盘5.GPS
6.
7.
护,最外层为加厚玻璃钢体,内层采用316L不锈钢制作密封仪器舱,浮标体的中层填充具有一定弹性的聚氨酯泡沫,标体钢材部分全部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
8.浮标布放方式:
定点布放或随船漂浮使用。
8.1定点布放:
锚系采用复合型锚系,固定铁锚的锚链不直接连接在测波浮标上,通过一浮力浮标连接锚链,浮力浮标与测波浮标之间通过一无扭矩钢丝绳连接,此连接方法可
最大限度的消除海流对测波浮标的作用,使其能更精确地测量波向。
8.2随船漂浮使用:
测波浮标通过一中性缆绳与测量船相连,随船漂浮测量。
9.电源规格:有2种规格。
普通型:采用免维护铅酸电池,3-4个月需更换电池。
太阳能充电型:浮标体带有嵌入型太阳能电池板,辅助充电,可长期工作。
SZF型波浪浮标用户海区分布图:
二、SZF型3m多参数海洋监测浮标
中国海洋大学生产的3m多参数海洋监测浮标,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能自动、定点、定时地对海面波浪的高度、波浪周期及波浪传播方向、表层水温、风速、风向,气压、气温等多种水文及气象参数进行遥测的小型浮标测量系统(如右图)。
浮标气象平台上可加挂风速、风向,气压、温湿等气象要素。
浮标除可测量波浪、水温等参数外,还预留有多个接口,浮标在其底部开有3个水下传感器仪器井,可同时加挂表层海流(或剖面海流)、表层温盐、多参数水质传感器等。
整套系统由海上测量浮标、岸站数据接收处理机、锚系3大部分组成。
海上浮标部分包含:浮标体、太阳能电源、太阳能电源充电器、数据采集及控制处理器、北斗卫星或CDMA通讯机、波浪传感器、水温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气温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浮标安全传感器及GPS定位等部分组成。
3m浮标体采用新型弹性体材料——聚脲制作,浮标体为实心弹性体,浮标中部装有内外2层仪器舱。
浮体具有良好的抗挤压、抗撞击能力,强度高、结构可靠、重量轻,便于安装维护及运输、布设。
浮标体全部采用无磁性材料制作,内部支架采用无磁性不锈钢材料,解决了普通铁壳浮标体无法直接安装海流计的缺陷。
二、主要功能
1.系统功能
浮标主机系统可根据相应时序和系统工作参数,对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加断电控制。
浮标主机系统根据相应时序和系统工作参数,对系统中的所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采集、处理。
浮标主机系统在采样过程结束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系统的存储器。
浮标按标准状态1小时工作时,存贮可以达到2年。
浮标工作状态有1小时或0.5小时2种方式。
浮标主机系统在采样处理过程结束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编码后传送到通信系统。
当波高测量值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具备加密采集处理功能。
当标体仪器舱门打开、仪器舱进水、标体移位时,浮标具有自动报警功能。
浮标系统在海上连续工作周期不小于1年。
2.主要测量参数
3
4
0.5 5
一工作电压。
供电系统在太阳能电池板损坏或连续阴雨天(不出太阳)的情况下,仍能向浮标观测系统正常供电90天(发送间隔1小时)。
6.岸站实时处理系统
接收系统具备接收、后处理、报表输出等功能。
接收到的海上浮标发送过来的水文、气象及浮标工程参数,经过实时处理后显示、储存。
对收到的数据进行编报。
能显示浮标的异常报警状态并发出报警。
能显示时钟及卫星接收状态等信息。
可对
数据进行查询。
通过岸上接收机能实现对浮标的参数的修改设置(数据采集与发送周期等)。
第十二届全运会布放3m浮标
布放于东海海洋台站的3m浮标
精心整理
三、10m大型海洋资料浮标
大型海洋资料浮标是海洋环境监测与海洋灾害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天候、长期连续、定点监测的特点。
中国海洋大学研发生产的10m大型海洋资料采用可拆分式的浮标体,可解决陆路运输问题,浮标的采集系统采用CAN总线方式,具有开放式系统平台、可智能扩展、系统的可维护性强、低功耗、可靠性高。
浮标除可测量常规的水文、气象参数外,还可同步观测水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