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教案教学设计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让学生理解善良的本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2. 课文内容分析: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揭示了善良的本质和价值,教育人们要珍惜善良,传递善良。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善良的价值。
2. 学会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善良的本质和价值。
2.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传递善良,践行善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善良的价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进行小组讨论。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传递善良。
一、善良的含义1. 讲解善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本质。
2. 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善良的价值。
二、善良的表现1. 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2.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善良?三、善良的力量1. 讲解善良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讨论:善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四、善良的传承1. 讲解善良如何在代际之间传承。
2. 讨论:如何将善良传递给下一代?五、善良与道德1. 讲解善良与道德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六、善良与幸福1. 讲解善良与幸福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带来幸福?七、善良与宽容1. 讲解善良与宽容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宽容?八、善良与助人1. 讲解善良与助人的关系。
2. 讨论:如何用善良的心去助人?九、善良与公正1. 讲解善良与公正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公正?十、善良与勇敢1. 讲解善良与勇敢的关系。
2. 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善良?十一、善良与智慧1. 讲解善良与智慧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智慧?十二、善良与成长1. 讲解善良与成长的关系。
2024年《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24年《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二必修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善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七节“善良的力量”,详细内容为:善良的含义、善良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良、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善良,提升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善良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善良的含义、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善良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讲授新课:(1)善良的含义:教师讲解善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内涵。
(2)善良的重要性:分析善良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的作用。
(3)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良:分享一些践行善良的实例,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
(4)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讲解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教授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善良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善良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善良的含义2. 善良的重要性3. 践行善良的方法4. 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善良的理解。
(2)列举三个你亲身经历的善良行为,分析它们给你带来的影响。
2. 答案:(1)答案示例:善良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等方面。
我认为善良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2)答案示例:①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②给流浪狗喂食;③安慰一位受伤的同学。
这些善良行为让我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也使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024年《善良》教案
《善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善良的语言和行为去影响他人。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善良的力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善良经历。
(3)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具有善良的品质,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
(3)激发学生对善良行为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善良的语言和行为去影响他人。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2)如何激发学生对善良行为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善良?(2)学生分享自己对善良的理解。
2.讲解善良的含义(1)教师讲解善良的含义:善良是指心地纯洁,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善良行为。
3.善良的力量(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善良影响他人的故事。
(2)学生讨论:善良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4.分享善良经历(1)学生分组,每组分享一个自己的善良经历。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5.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2)学生分享自己的做法,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传播正能量等。
6.善良的价值(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价值体现在哪里?(2)学生讨论并总结:善良的价值在于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等。
7.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善良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善良行为,制定行动计划。
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善良经历。
《善良》教案(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全文完整)教案:《善良》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善良》。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体会善良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关于善良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善良的重要性。
如:展示一个小朋友帮助老人过马路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善良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善良的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解析善良的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篇关于善良的例文,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善良的含义。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善良——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善良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文章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文章《善良》,使学生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善良》2.2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2.3 教学难点文章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善良品质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解释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进行提问,讨论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善良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善良的定义和价值,引起学生对善良的兴趣和关注。
4.2 讲解教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解释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4.3 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提问,讨论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4 情境体验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善良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关于善良的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善良的故事或文章,如《雷锋的故事》、《爱的教育》等,以丰富学生对善良主题的理解。
6.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让学生将善良的品质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评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看法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需求,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善良》这篇文章,深入思考善良的本质和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体现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章《善良》的内容概述,包括善良的定义、善良的表现和善良的意义。
2. 分析文章中王蒙对善良的解读,以及他通过个人经历传达的善良价值观。
3. 讨论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和意义。
2. 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善良的理解和经历。
3.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来思考如何体现善良。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
2. 阅读文章:《善良》王蒙,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3. 讨论文章: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善良的本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个人对善良的理解和经历。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体现善良。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评估:通过案例分析,观察学生如何将善良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教学拓展1. 补充阅读:提供一些与善良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善良表现。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善良行为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善良的重要性。
3. 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等,让学生将善良付诸实践。
3. 强调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体现善良。
八、作业布置2.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项善良行为,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质,懂得关爱他人。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善良的品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题《善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性格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展现善良品质,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能力。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练习或者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或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和善良品质。
3. 讨论善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阅读课文《善良》: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和善良品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善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善良的行为和品质。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反思分享法: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成长。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工具五、教学资源1. 课文《善良》文本。
2. 与善良相关的故事或案例。
3. 词汇卡片:准备一些与善良相关的词汇,如“关爱”、“乐于助人”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词汇教学。
六、教学工具1.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信息。
2. 词汇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进行词汇教学。
3. 白板笔和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4.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善良含义的理解。
2.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3. 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明确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对课堂的进度和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其他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善良》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善良的定义与内涵2. 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3. 善良的重要性与价值4. 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与途径5. 善良与道德、法律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善良的含义、表现及意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善良的行为和价值。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善良行为带来的正面影响。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善良品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善良行为案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善良的定义、内涵和价值,让学生明确善良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就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4.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善良行为。
5.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善良行为的要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参与度等评估。
2. 学生善良行为的实践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估。
4. 学生对善良价值的认同:通过课堂讨论、心得体会等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善良行为的真实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2. 视频资源:寻找与善良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善良行为。
3. 道具物品:准备一些道具,如爱心贴纸、善良行为卡片等,用于激励和奖励学生的善良行为。
4. 评价表单:制定善良行为评价表,用于记录和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七、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让学生感到放松和愉悦。
2. 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整理和准备教学案例、视频、道具等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关爱他人,传递善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感悟善良的力量。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善良行为,激发学生对善良的认识。
2.简要介绍作者王蒙及其作品《善良》。
二、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
2.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三、深入解读1.分析文章主人公的形象,理解善良的品质。
2.探讨文章中善良与邪恶的对比,突出善良的力量。
3.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如对比、讽刺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合作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探讨其作用。
2.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善良的内涵。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改编《善良》的结尾,突出善良的力量。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写作指导1.分析作文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2.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善良的品质。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当堂写作,完成关于善良的作文。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四、作文评讲1.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评讲,分析其写作优点。
2.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
《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中“善良”的含义,把握作者的观点。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善良的价值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善良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善良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掌握文中的论证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2、教学难点对“善良”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章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善良的表现和意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善良行为的视频或讲述一个善良的故事)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蒙的《善良》,去探寻善良的真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善良的看法是什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
重点分析文中的对比论证,如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价值。
4、联系实际,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善良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善良事例,分享对善良的感受和体会。
5、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善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6、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善良”的短文,谈谈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感悟。
推荐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爱的教育》等,进一步深化对善良的认识。
《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善良:人性的光辉》,涉及具体章节为第三节“善良的力量”。
教学内容围绕善良的定义、善良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如何培养与践行善良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内涵,认识到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善良品质,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3. 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提高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善良,将善良内化为自身品质。
教学重点:善良的内涵、善良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培养与践行善良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道德与法治》学习手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善良行为与恶劣行为的图片,让学生对比分析,引发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善良。
2. 新课内容:① 善良的内涵:讲解善良的定义,举例说明善良的表现。
② 善良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分析善良对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的影响。
③ 培养与践行善良:介绍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善良行为,分享感受,增强对善良的认识。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辨别善良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善良行为,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善良》2. 板书内容:① 善良的内涵② 善良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③ 培养与践行善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一个善良行为,并谈谈你的感受。
② 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如何培养与践行善良。
2. 答案:① 略②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善良的认识程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善良》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善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良》教案1一、学习目标1 、了解王蒙及其善良哲学,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2 、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步骤:(一)导入:广州街头一个乞丐为四川灾民捐款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意义经历了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
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
王蒙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三)文本分析1 、梳理文章脉络:导入善良话题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善良的本质呼唤善良。
2 、重点分析(1)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
作者重在批驳那些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看法。
作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提出疑问,层层展开进行反驳,充分揭露了持错误观点者想法的荒谬,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4)找出课文中“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并谈一谈对比在论证中的作用。
四、课后拓展:谈谈有没有因为善良而被欺骗的时候,请大家说说对善良的看法。
五、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善良》教案2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善良的作用与内涵,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过程【预习】1、阅读课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阅读时,要想一想作者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
做批注2、朗读课文一、理清文章思路(一)方法: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段的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写大意。
《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善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5个生字,其中会写“传、掉、星、助、灭、赶、别、所”8个字。
能力目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男孩的善良,懂得应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二、教学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男孩的善良。
四、教具准备录音、生字卡片、幻灯五、教学时数两课时一、质疑激趣,导入全文。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善良”是什么意思?这个“善良的孩子”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善良的孩子”)3、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汇报沟通: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句子:“有个男孩,他有许多愿望。
”引导学生思考:“愿望”是什么?想想:小男孩会有什么愿望?(小男孩会有什么愿望,学生可以随意想像,只要合理就行)2、再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小男孩与妈妈的对话,练习朗读,加以理解体会。
1)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小组讨论沟通。
2)指导朗读,着重指导读问句,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师生分角色读,激发学生爱好。
3、自读课文第6—————10自然段,以小组的形式找出小男孩与星星的对话。
学生相互沟通:从它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练习朗读小男孩与星星的对话,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词句的体会。
思考:句子中“赶紧”去掉后,意思会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换一个词吗?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是马上的意思,表现了男孩的毫不犹豫,“快”表现了男孩害怕星星熄灭的急切心理,这两个词用在这里充分表现了男孩的善良)练习用“赶紧”说话。
指导朗读。
2)拓展想象:星星知道自己可以回到天空,它会有什么表现?(加上表情或动作加以理解)飞回到天空后,它会对伙伴们说些什么?3)引导学生扣住课题,体会关键词“善良”(心肠好,关怀别人)。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一篇关于善良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善良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用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用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1.3.2 难点: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1.4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5 教学准备课文《善良》、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分享自己身边的善良之事。
1.6.2 课文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善良》,理解课文内容。
1.6.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善良的理解和感悟。
1.6.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善良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用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1.6.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善良行为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善良的含义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善良的含义。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善良的理解能力。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善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2 教学重难点2.2.1 重点:理解善良的含义。
2.2.2 难点:激发学生的善良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4 教学准备课文《善良》、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
2.5.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善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善良的含义。
2024年《善良》教案(通用
2024年《善良》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通用教材《善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善良的定义、善良的意义、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培养善良的品质、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善良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增强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善良的力量,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善良的定义、善良的意义、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善良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善良的定义。
3. 知识讲解:(1)讲解善良的定义。
(2)阐述善良的意义。
(3)分析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讲解如何培养善良的品质。
(5)阐述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善良的例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布置几道关于善良的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实践情景引入:(1)创设一个关于善良的情景。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情景中表现出善良的品质。
(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善良的定义2. 善良的意义3. 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4. 如何培养善良的品质5. 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教材,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善良。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阐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出善良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新闻,了解善良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进一步提高道德素养。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善良》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社会性的、道德两难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学会道德判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3、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想主见和多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当我们在人行天桥上看到折肢断腿的儿童,繁华街头的“失学少年”,毫无疑问地,我们内心的善良被深深地触动着。
然而,如果说当年“*母亲案”胡曼莉借抚孤之名,行敛财之实让我们愤怒的话,西安福利彩票诈骗案却让我们出离了愤怒。
不断推陈出新的欺骗花样,有时对我们的良心的确是一种煎熬和考验,我们的善良被人以最大的恶意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在一点点地萎缩,不知最终会不会几近于无?善与不善,给与不给,这真是一个问题。
(材料编自《*青年》2004年24期)请以“善良”为话题,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文心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南灵宝五高苏胜华“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
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
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
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
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
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
《善良》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善良的定义与内涵2. 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3. 善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4. 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和途径5. 实践善良,提升自身品质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善良的理解和体会。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善良的行为及其意义。
3.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善良行为。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讲解:介绍善良的定义、内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 分析:讨论善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4. 实践: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善良的行为。
5. 总结:讲解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善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实践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行为改变:关注学生在课堂外是否能够将所学善良行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六、教学活动:1. 善良行为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善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2. 善良主题演讲:组织学生进行善良主题的演讲比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看法。
3. 善良海报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关于善良的海报,通过创意表达来宣传善良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善良故事集:收集各种关于善良的寓言故事、真实案例等,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 善良行为手册:编写一本指导学生如何实践善良行为的手册,提供实际操作的建议和策略。
3. 善良海报素材:提供一些与善良相关的图片、名言等素材,供学生设计海报时使用。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的内容简介。
2. 分析课文中的主人公善良品质的表现。
3. 讨论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善良》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善良的力量,关爱他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善良的美好。
2. 如何让学生将善良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关爱他人。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王蒙及其作品《善良》,引发学生对善良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善良氛围。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善良的力量。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善良》的故事情节。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善良的短文,阐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善良。
八、课程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是否能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善良的理解和践行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王蒙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善良的主题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
教学设计《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 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空间。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善良》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文章以清晰的逻辑线索展开,从对善良的赞美、对善良的质疑、到对善良的坚 持和呼唤,层层深入,构成完整的论述体系。
案例分析法在深入理解中作用
选择典型案例
选择与《善良》主题相关的典型 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从案例的背景、问题、解 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他们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与理论相结合
将案例分析的结果与《善良》中的 理论观点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 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
多媒体辅助手段提升效果
制作课件
制作精美的课件,将《善良》中 的重要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
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播放视频
选择与《善良》主题相关的优质 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
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 《善良》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拓
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05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善良》一文,激发学生对善良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 养。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要求
01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 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良》教案课题名称善良科目语文教学对象技校学生课时 2 课时教师一、学习者特征分析该班为“ 3+2 ”班,根据选拔考考纲要求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分析的能力。
技校阶段的学生价值观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型,但限于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量的匮乏等原因,多数学生对历史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所呈现的价值观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强,对善良的含义理解也不够准确。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发现部分学生身上体现出利己主义思想和对生活懈怠的心理,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集体和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分析、整合资料和网络查找,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三、教学目标1、充分挖掘善良的内涵,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抒发真情实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恰当地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整合资源的能力。
4、学习感悟生活。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视频、音频与 PowerPoint 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则课堂上把准备好的资料发给学生,避免学生无从入手的情况;分组讨论时,给每组学生提供了笔记本电脑,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探究的自主性和实效性。
五、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播放由《桃花源记》改编的动画片,引学生观看(一)动画片,回导学生回顾《桃花源记》中所营造的和谐、在轻松的环创设顾《桃花源的生活环境,营造和谐、团结、友善的生活境中引入新情境记》内容,情景导入本文主题。
课导入回顾课文主题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学生回顾1.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文章主题上节课学明确: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习内容,准国人终归会越来越善良备开始学(二) 2.(1)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七段,回答:作习新内容。
回顾者心中的善良的含义是什么?在他的心中善良的力量体现在那些方面?学生根据文章明确:① 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课文内容主题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回答问题——王蒙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② 善良的力量是在于她是人的。
她属于人,心中的桃她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
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简单说一花源( 2)师小结:王蒙所说的“善良”并不仅仅说什么是是存善心,做善事,而是上升到了为社会服大善(1~2务的层面,因此善良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名学生谈)善良的力量也被无限放大,上升为一种大善。
学生在老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儒家和道家的相关师的指导资料(争鸣时间,学派代表人、代表文章及下完成:名句,主要思想的解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1.分组讨的应用、评论文章)发给学生。
论、筛选、1.论证观点(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总结,网络(三)(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善良”的观点,然查找表达探讨而文章中并没有列举大量的事实来论证,现善良主题善良在请同学们在给定的材料中为作者找到善良的精神、事的思内涵的有关论据,为他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提例、名句,想内供佐证材料。
体会善良涵( 2)儒家、道家同学代表发言。
(每组 3~5对人类和——名,之后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社会的促寻找( 3)PPT出示“儒家思想的精华”——儒家进作用。
通往桃花源小路,师生共同分析。
2.汇报交流桃花① 思想基础——孝亲尊师对人和社会都有查找结果。
源的帮助3. 小组内进小路② 核心思想——仁行讨论,然③ 立身之本,处世之道——诚后代表发④ 儒学在当代的发展与继承言。
以“仁”为本,是和谐之根本发展在这个过以“义”育人,可培养团队精神程中,同学以“礼”待客,赢得人际关系们以各自以“智”为贵,勇于创新,不断发展学派的继以“信”为贵,做人之本,兴业之道承人的身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文中所提出的善良这一概念的理解。
在探讨内涵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国学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先贤思想。
利用小组讨论、电脑查找资料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对善良这一内涵的挖掘中去。
份参与讨由以上内容可以推断,儒学穿越了几千年论,肩负起的时空隧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是有促进让自己的和推动作用的,如果将儒学应用于社会之中,学派再次人的灵魂得以塑造,社会大环境得以改善。
一鸣惊人( 4)PPT出示“道家思想的精华”——道家的重任。
桃花源小路,师生共同分析。
《道德经》中三个基本观点:讲究珍惜身体柔弱不争主张“无为”由以上内容可以推断,道学对人类自身和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是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如果将道学应用于社会管理之中,人的潜力(三)可以更自由的发挥,社会大环境也将得到改探讨善。
善良 2.以上两种思想对提升人类思想境界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的思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在选择时两个小组究“善良” 内想内将如何取舍呢?究竟哪一种思想更合适在现分别派代涵。
涵—代社会中用于指导人类和社会呢?表发言,阐—寻明确:现代社会倡导多元价值观,中国述观点,也找通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可代表个往桃无不渗透着精神为上、集体为上和追求青史人发表观花源留名的传统价值观,每个时代的人为之奋斗点。
的小的具体使命有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根源确实路一脉相承的。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用选用一种思想来塑造人的灵魂,应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方为治人、治国的良策。
只有这样通往桃花源的小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鼓励学生挖1.提出要求学生结合掘生活中“善领悟了先贤的思想精华之后,请同学们从生活举出良”的影子,两大思想流派的后人的身份中脱离出来,挖实例。
培养学生观(四)掘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举出一些符合本察生活,对生内化文主题的实例。
( 3~8 名同学,不限定答案,活内容进行善良举例子符合主题,言之成理即可,教师适当思考的习惯。
的思鼓励)想内 2.教师举例(为同学介绍历史上先进人物故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结涵事,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在老师所合历史,结合善良的内涵)给出的事现实社会,结大禹治水救助了天下苍生例中找一合学习过的司马迁受宫刑仍苟活只为《史记》能够找,这些先知识解读,学流传进人物身会解读文本文天祥为救国屡次受尽羞辱上体现出的方法。
了什么样邱少云、董存瑞的舍身取义换来祖国的的的精独立。
神?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小结:这些人,这些人所建立的的社会正是王蒙先生所喜欢的,在他的大善思想的引领之下,善良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的善心、善行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充(四)满爱与被爱的社会是完美的,作为有理想的内化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将这样的善念传承下去。
通过对文章善良 3.思考问题学生思考中思想深刻的思( 1)作者在文中提到:“小孩子是善良的,根据课内的句子进行想内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问题,同桌理解,提升学涵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先讨论,然生对“善良”良”,为什么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后回答问的认识。
人最不善良”?题。
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
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
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化大革命” 时“阶级斗争扩大化” ,故而最不善良。
( 2)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明确:将半瓶水变成一瓶水,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1.出示问题集体讨论,通过课堂练在我国流传着很多宗教,有佛教、道教、完成课堂习,巩固本课伊斯兰教等,这些教派在中国流传已久。
封练习,知识点,扩展(五)建社会的君主利用宗教有神论思想维护统知识面,加深治,这是否是一种善良?既然是错误的,为学生对大善课堂什么当代政府还要对佛教、道教等教派的殿概念的理解习,内涵探宇加以保护,鼓励他们重修经书?明确:否。
这些在我国流传已久的宗教,已究经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政府保护他们的建筑和教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同学讨论: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明确:坚持正义的作风,不随波逐流善良是一种智慧,因为善良,你会透彻学生在教通过课上训幸福的含义;善良是一种远见,因为善良,师的引领练,学生对善你会得到灵魂的回馈;善良是一种胸怀,因下深化主良的概念理为善良,你会包容身边的一切;善良是一种题,观看幻解已经比较自信,因为善良,你会让自己永远美丽;善灯片结束深入,适当总良是一种精神,因为善良,你亮出了人生的本堂课学结引起学生品味;善良是一种文化,因为善良,你会让习情感共鸣(六)自己变得深邃。
如果你内心的善良还在沉睡,课堂但愿在今天的震撼后抒醒。
不能因为自己的小结善良曾经受到伤害而紧闭爱的门窗,不能因为钢筋水泥中冷漠而疏于对别人的关心。
“善,人之宝也”、“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所以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王蒙一样发自肺腑的说“我喜欢善良”,为生活播种善意,为建造心中的桃花源不断增添正能量!播放幻灯片《爱的奉献》(七) 1.推荐阅读《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课后 2.同学们自行阅读国学经典小故事,谈一谈作业你对善良的理解,字数300 字。
善良(八)王蒙板人类书善大善社会精品文档学生课后 1.走近作者,独立完成加深理解2.展示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体现在人类社会中阐述大爱、大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