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 》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2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8.2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根源理;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让学生参加粗盐提纯过程,培育学生谨言慎行、慎重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认真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溶解度的看法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课难点】混杂物的分别方法和思路。
教课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看法,并完成有关的实验研究。
环节二:新课讲解第一部分:海水“晒盐”的过程设疑: 1. 猜猜海水晒盐的流程。
2. 你感觉海水晒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利用的原理是什么?3.你说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为何不可以完好蒸发干呢?学生思虑谈论。
教师展现图片,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蒸发结晶是物质结晶的门路之一。
饱和溶液:在必定温度下,必定质量的溶剂里,不可以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必定温度下,必定质量的溶剂里,还可以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①应明确“必定温度”和“必定量的溶剂” ,由于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变。
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NaCl NaCl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增添溶剂或高升温度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增剂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第二部分:溶解度过渡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为何会达到饱和呢?还与什么要素有关?二、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1.实验研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要素(1)溶质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
3.学生看书,发问:问 1:不一样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能否同样?举例说明。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的全部内容。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本单元的设置,既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单元目标本单元将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使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转化为对我们有用的物质(如Mg的制取);如何使海水淡化及海底矿物的开发和利用;明确海水晒盐的原理及利用海水制纯碱的原理;还将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相互转化;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根据溶解度曲线来判断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从而明确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道理;同时本单元还将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及一些常见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海水淡化和粗盐的提纯。
重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粗盐的提纯;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难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溶解度的概念;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实验器材:准备适量的海水样本、晒盐器具等实验器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海边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海边的一种常见现象吗?那就是海水晒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提出几个关于海水晒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例如:“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为什么盐会结晶出来?”“晒盐实验中,如何控制阳光和风力等因素?”等。学生通过讨论,巩固对海水晒盐知识的理解。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了解他们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海水晒盐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除了海水晒盐,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取盐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海水晒盐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海水晒盐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化学科学产生兴趣,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如“海水晒盐原理”、“海水晒盐方法”等,让学生一目了然。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当堂检测
1.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 D )
当堂检测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的吗? 途径是溶剂的质量减少; 当刚要有晶体析出时,溶液恰好饱和。
重点探究
探究三:溶解度 [实验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现象:
氯化钠 碘
加入10mL水并振荡 溶解,溶液无色 几乎不溶于水
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 几乎不溶于酒精 溶解,溶液棕色
当堂检测
3.在20℃时,A物质1g溶解在10g水里,B物质150g溶解在1000g水里,C物质25g溶
解在500g水里,分别得到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20℃时,A、B、C三
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B )
A.A>B>C
B.B>A>C
C.C>A>B
D.B>C>A
当堂检测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重点探究
[思考交流]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 “陡”,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 “平”,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坡度”降落, 如Ca(OH)2
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8.2《海水”晒盐”》精品课件第一课时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海水“晒盐”的过程,知道了海水
“晒盐”的基本原理,理解了结晶的概念,了解了物质结 晶的两种途径。
课堂练习
1. 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 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 B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粗盐
海水
贮水池
①
结晶池
母液
(1)图中①是 蒸发 (填“蒸发”或“冷却”)池。 (2)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 变大 (填“变 大”或“变小”)。 (3)母液为氯化钠的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课程结束了,祝学习进步哦!
海水“晒盐” 第一课时 化学鲁教版 九年级下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盐田法
“盐田法”提取食盐的工艺流程:
海水
蒸发池
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池
粗盐 母液
盐田法提取食盐的过程: 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 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 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 取多种化工原料。
物质结晶的途径有 哪些?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晶体是有一定规则几何外形 的固体。不同的溶质从溶液 中析出时,所形成晶体的形 状是不同的。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巨大资源宝库。其中,海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洋中获取的 矿物质之一。我国较大的盐场有河北的长芦盐场、山东的 莱州湾盐场等。
盐田苦卤是以海水、地下卤水等为原料,通过盐田日晒、蒸发浓缩、 结晶制取原盐后所剩余的、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的水溶液,俗称苦卤。 不同地区的苦卤的成分各不相同,例如山东省青岛地区海水苦卤的主 要成分是MgCl2、MgSO4、MgBr2、MgCO3和KCl等。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海水“晒盐”的过程,了解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海水“晒盐”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进一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学会用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课前准备】小烧杯(50mL)、药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碘、水、酒精、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到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二、新课学习1.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____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粗盐。
【过渡】从流程上看,为什么要将海水引入蒸发池?为什么引入结晶池后才会有食盐析出?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复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一定温度下,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度的溶解?实验指导:量取20mL水,倒入小烧杯中,称取10g食盐晶体,先取一半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再将剩余的食盐晶体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食盐(能/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度地溶解。
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食盐溶解不了。
实验结论:食盐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度地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实验指导:①给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中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化学九年级全鲁教版五四制9.2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案
化学九年级全鲁教版五四制9.2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案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课堂检测】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A.是很浓的溶液B.含100g水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含100g该物质的溶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不论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再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A.改变温度B.蒸发溶剂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6.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g溶剂(通常为水)中,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7.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
8.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表示。
9.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则20℃时,把10g食盐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10g食盐,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10.为了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A.加入大量硝酸钾固体B.升高温度C.加入大量水D.降低温度11.10℃时,20g水中溶解了2g甲物质,正好形成饱和溶液;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25g。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12.已知:氯化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氯化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为()A.1:1B.1:2C.1:3D.1:413.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1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把一定量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肯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剂的质量1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水晒盐1
§2-2 海水“晒盐”(第一课)【教学目标】1.认识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2.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3分钟)答一答:溶液的定义及其组成。
二、探究新知(18分钟)1、海水“晒盐”的过程1、根据视频完成下列内容海水晒盐的步骤:粗盐海水→_________→________→母液2、学生展示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教师讲解概念在下,在里,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概念要点必须指明:“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相互转化关系应用从海水中提取食盐3、学生记忆3、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1、小组合作讨论2、学生展示3、教师点拨【典例】(7分钟)1、教师讲解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塑料小球漂浮在食盐水中。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有何变化?______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__ _(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
2、学生填写3、展示纠错【跟进练习】(5分钟)1、独立完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③④⑤实现上述转化可采取的方法:①②;③④⑤。
2、学生展示【变式训练】(4分钟)1、独立思考,填写有关内容如下图所示,四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A、B、C、D集合分别表示:A______________ _ B___ 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组交流、展示3、教师点拨、总结【课后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新版)鲁教版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实验室内的蒸发皿、搅拌棒、温度计等实验器材;
6.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学生将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海水晒盐的历史与现状》、《全球盐业市场报告》
-视频资源:海水晒盐的工艺流程视频、盐田参观纪录片
-线上资源:化学知识问答游戏、海水晒盐的科学实验教学视频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如水分子的构成、溶解的概念、晶体结构等。他们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使用蒸发皿、搅拌棒等工具。此外,学生可能还了解一些海水的成分和盐的用途。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通常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希望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以增强学习体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海水晒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晒盐”-教案(第1课时)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结合人们紧密相关的吃饭的“饱”与“不饱”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饱”与“不饱”。
2、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法重点: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难点: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教法及学法:通过录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教师予以辅导。
课前准备多媒体,视频辅助,实验仪器:一杯海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电吹风机、药匙、玻璃棒、玻璃片。
教学过程播放影片《闪闪的红星》片段,引导学生分析潘冬子机智通过敌人岗哨盘查,将食盐顺利送入山中游击队处的方法,引出课题——海水晒盐投影学习目标:1、通过海水“晒盐”过程的了解,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蒸发结晶。
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3、通过海水“晒盐”过程的了解,认识化学在现代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阅读海水“晒盐”过程,思考如下问题:1、传统海水晒盐通常采取什么生产方法?2、传统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交流讨论:1、海水中的食盐从哪里来的?2、从流程上看为什么要将海水引入蒸发池,为什么引入结晶池后才会有食盐析出过渡:要想解决问题2,需进行如下探究:探究活动一问题:在一定量溶剂(水)中能否无限溶解溶质?交流讨论: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1、一般地,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物质存在2、往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看是否溶解3、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从溶液里析出后的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二问题: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有什么关系?1、向实验一中未溶解的食盐溶液中再加入20ml水,搅拌观察现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8.2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难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思路。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环节二:新课讲授第一部分:海水“晒盐”的过程设疑:1.猜猜海水晒盐的流程。
2.你觉得海水晒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利用的原理是什么?3.你说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为什么不能完全蒸发干呢?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海水→蒸发池 → 结晶池→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蒸发结晶是物质结晶的途径之一。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①应明确“一定温度” 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
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 ,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 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第二部分:溶解度过渡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为什么会达到饱和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二、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1.实验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1)溶质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视频
温馨提示1、取1-2滴氯化钠溶液即可。
2、正确使用酒精灯;火柴梗放在石棉网上。
3、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可停止加热。
4、加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 和的途径是什么?你能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的吗?
蒸发溶剂
出现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硫酸铜晶体
加入约5ml水并振荡 加入约5ml酒精并振荡
氯化钠 固体溶解
固体不溶解
碘
固体不溶解
固体溶解
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类的溶剂中溶解限量不同;。
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限量不同
8-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二: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温度 ,需要保持不 变的因素是 溶剂的种类和溶剂的量 。
已知: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下面说法 正确吗?请指出错误之处。
A.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则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 100g溶剂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单位为g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
2、不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 素是( A )
A、溶剂的多少 B、溶质的种类 C、温度的高低 D、溶剂的种类
3、经测定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30℃时,在100g水中加入65g硝酸钾固体,用玻璃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
× 必须为饱和状态
时,D氯.化20钠℃的时溶,解10度0g为氯2化7g钠。的×饱和溶溶剂液量中必有须27为g氯1化00钠g,则20℃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二、海水“晒盐”的过程
【定义】 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夜。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意】 ①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饱和 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 ②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可 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 液了。
氯化钠 碘
加入10mL水并振荡 氯化钠固体溶解
碘部分溶解
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 氯化钠固体部分溶解 碘溶解
实验结论:不__同__物_质__在__同_一__溶__剂_中__的__溶_解__能__力_不__同__;_同__一__种_物__质__在_不__同__溶_剂__中__的_溶__解__能_力__不__同_。
三、溶解度
【注意】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 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 和态的气体体积。
三、溶解度
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3_5_g_____________;硝酸钾在20℃时的 溶解度是_____8_8_g_____;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0_._1_g________。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大__多__数__固__体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随__着__温__度__的__升__高__而__增__大___。 3.从上述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新版鲁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来源理,认识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过对实验的剖析研究,培育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剖析—结论”的思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海水“晒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
教课重难点【要点】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来源理。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变的方法。
教课过程知识点一海水“晒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5 页的相关内容,达成以下填空:1.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盐田往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
2.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 或海边地下卤水) 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必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持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渐渐析出食盐。
粗盐4.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母液【合作研究】刚晒出来的食盐能够食用吗?为何?答: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可以食用,由于此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好多其余可溶性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
【跟进训练】1.当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假如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别方法是( C )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2.对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A.利用阳光微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B.利用阳光微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D.经过化学反响产生积淀而获取食盐3.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分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取粗盐。
在此过程中( B )A.溶剂的质量不变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不变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知识点二蒸发结晶【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6 页的内容,并分组达成活动天地8- 1,而后达成以下填空:1.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门路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谭彩霞复习回顾:【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有一种重要的金属——镁,就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那么,“海水提镁”有怎样的过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画出流程图,并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
(分组,三组画流程图,三组写方程式)【学生活动】小组展示,互评。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除了镁等物质,还有一种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也主要来自于海水,那就是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化学式怎样写?【学生活动】回答食盐主要成分,写化学式。
【教师活动】板书“氯化钠”及”NaCI”。
【教师活动】食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教学新课:一、海水晒盐的方法与过程【教师活动】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页,了解海水晒盐的方法及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学生展示。
(海水晒盐的方法及流程)方法:盐田法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教师活动】补充讲解。
二、海水晒盐的原理【教师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什么原理呢?【学生活动】个别展示,海水——>(风吹日晒)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食盐晶体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完善。
【教师活动】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是分离什么混合物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分离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和液体”。
【教师活动】蒸发到底能否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介绍实验目的、用品、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把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有哪些途径?2、如何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3、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中的食盐蒸发结晶?【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逐一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海水晒盐”为引线,旨在使学生掌握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等重要概念,培养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技能,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因此,本节的内容既是本单元知识的重点,又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溶解的过程,并且知道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在生活中,食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课时的内容以“海水晒盐”的过程为实例,引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等重要概念。
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的建立,以及二者相互转化的方法和措施。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也为第二课时溶解度知识作好了坚实的铺垫。
◆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3.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4.结合与人们紧密相关的吃饭的“饱”与“不饱”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饱”与“不饱”。
5.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正向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8.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以及结晶的概念的建立。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突破1.利用影片资料来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设计新颖的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析、探究海水晒盐的基本流程,引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以“食盐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的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分析和验证,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展示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有剩余的两种溶液,前者升高温度,后者增加溶剂,根据现象来分析和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成立的前提条件,从而进一步总结、整理出饱和溶液饱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和措施。
3.利用海水“晒盐”的过程和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导出结晶的概念,让学生在前面两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理解“结晶”。
◆课前准备杯海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电吹风机、药匙、玻璃棒、玻璃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除了镁等物质,还有一种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也主要来自于海水,那就是食盐。
食盐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人类“制盐”的历程是什么?【讲述】其实,人类在很早就会从海水中提取海盐。
我国人民提取海盐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经历了从“煮盐”到“晒盐”漫长历程。
目前我国海盐的年产量有3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较大的盐场有河北的长芦盐场、山东的莱州湾盐场、江苏盐场、辽东湾盐区等。
【讲述】食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活动1 了解海水“晒盐”;【提问】1.传统海水晒盐通常采取什么生产方法?2.传统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回答】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这是一种古老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
2.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
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
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什么原理呢?海水——(风吹日晒)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食盐晶体【组织讨论】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那么食盐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呢?知识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学生活动】实验1:量取20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
称取10g食盐晶体,先取一半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再将剩余的食盐晶体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
【提问】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根据实验现象,整理、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创设情境】在上述实验中,我们所得的溶液在不改变温度、溶剂的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食盐,这就是食盐的饱和溶液。
那么什么叫饱和溶液呢?【学生归纳并板书】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夜。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质的溶夜。
【组织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的前提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这是为什么?如果将这两个前提条件去掉,行不行?【讲解】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时应注意:①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
②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学生活动】实验2:在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加水再振荡,直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实验3:在室温下,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 g硝酸钾,搅拌;溶解后,再加入5 g 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
然后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提出问题】根据上述两个探究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归纳与讲解】这两个实验说明,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因此,只有在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提问】1.根据上述几个实验的过程来看,有哪些方法可以确定某一溶液是饱和溶液?2.在上述实验中所得的食盐饱和溶液,是否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比如硝酸钾?【小结】1.一般情况,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物质存在。
2.往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看是否溶解。
3.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从溶液里析出后的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讲解】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还常常把溶液分成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创设情境】1.在实验1中,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2.在实验2、3中,饱和溶液是如何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3.根据上述问题1、2的答案,你能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吗?【归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过渡】怎样将食盐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来?【学生活动】实验4:取实验1的小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上吹热风,观察现象。
【提问】1.在实验4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实验4的过程就是结晶的过程,你能根据该实验说说结晶的概念吗?3.再观察一下实验3中冷却后的硝酸钾溶液,试管中又有固体物质出现,这个过程也属于结晶。
与实验4相比,这两种结晶的方法相同吗?三、课堂练习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100 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 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 g食盐溶液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D.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解析:一定温度下,100 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 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0 g食盐溶液,A错误。
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正确。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能溶解,C错误。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D错误。
答案:B例2.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C.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前提条件下才有意义。
解析: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A正确。
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B正确;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错误。
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前提条件下才有意义,D正确。
答案:C例3.对结晶后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饱和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D.一定是浓溶液解析: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所以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不能判断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答案:A例4.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解析: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A 正确。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B 错误。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C 错误。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D 错误。
答案:A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水“晒盐”的过程,了解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知道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这是学好下一课时的基础。
◆ 板书设计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2)基本原理蒸发结晶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2)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3.结晶:蒸发结晶和冷却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