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三首课件01

合集下载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

文的作用。
2021
23
❖ 第三、四句是就“近酒家”所见的景况而发 出的议论和感慨。第三句表面上是责备歌女, 实际上是谴责那些达官权贵的听客们。第四 句点出歌女所唱的曲子是陈后主所作的亡国 之音。两句运用了曲笔的写法,寄托了对晚 唐社会现实的深沉忧患。
2021
24
❖ 3.诗歌的构思精巧别致。前两句写景,后两 句寄慨,即景而生情,自然成章。但是其写 景和寄慨以都采用了倒写的手法,显得十分 别致,而“近酒家”又起到了钩连上下文的 作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
3
泊秦淮
之中。他的诗歌作品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与晚唐气象紧密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合,同样也体现了诗
4
山行
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神。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政治咏怀诗
❖ 咏史怀古诗
❖ 写景纪行诗
❖ 妇女题材诗
2021
9
杜牧诗歌 ●咏史怀古
2021
10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2021
11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
17
❖ 这首诗具有史论色彩:
❖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事迹的慨叹,认 为周瑜是侥幸成功。也有人认为杜牧此诗并 非贬周,而是感叹人生中只有具备一定条件 才能成就大业。
2021
18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三首ppt10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三首ppt10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二、翻译
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 堂东。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 点通。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1. 昨天夜晚,星光闪烁,轻风阵阵;在画 楼之西,桂堂之东,(我们邂逅。)
2. 尽管我身上没有彩凤那样的翅膀,但 我们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 相通。
3. 春蚕一直到死,才能把丝吐尽;蜡烛 一直到燃尽成灰,烛泪才流干。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 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 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 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 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 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 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
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 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 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 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练习 一、填空
1. 李商隐,字_义_山,号玉_溪_生_,著有__ 《李_义_山_诗_集_》与_唐_朝诗人_杜_牧_合称_
“_小_李_杜_” 。 2.身无彩凤双飞翼,_心_有_灵_犀_一_点_通_。 3.相_见_时_难_别_亦_难_,东风无力百花残 。 4. 春_蚕_到_死_丝_方_尽__,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在岁月里,这些其实都统称为阅历。因为当你走过一些路,经历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多少都会有收获、有感慨,也有经验之谈。

选修《李商隐诗三首》精品课件

选修《李商隐诗三首》精品课件
返回
尾联: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应转蓬
末联感叹自己在官场上奔波,身不由己, 听到报晓的鼓声,就不得不去衙门办差了.
返回
主题解读: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直接出场的无题诗,
抒写对昨夜一度春风、旋成间隔的意中人的 深切怀念.诗的结尾将爱情间隔与身世飘蓬的 感慨融合起来,不但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深 化了诗的意蕴,含有某种自伤身世的意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①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 ②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③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意旨?
返回
返回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诗歌正是通过这种强烈 的对比描绘,来表现对秋柳衰落的悲叹之情。
2 .寓情于景
此诗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又句
句是情;句句咏柳,而又句句写人。
返回
二不万碧
月知条玉
春 风 似
细 叶 谁
垂 下 绿
妆 成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李商隐诗三首PPT10 粤教版(共21张PPT)

李商隐诗三首PPT10 粤教版(共21张PPT)

练习
一、填空
义山 玉溪生 1. 李商隐,字__,号___,著有__ 《李义山诗集 》 唐 杜牧 _____与__朝诗人___合称_ ____。 “ 小李杜” 心有灵犀一点通 2.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 3.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翻译
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 堂东。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 点通。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1. 昨天夜晚,星光闪烁,轻风阵阵;在画 楼之西,桂堂之东,(我们邂逅。)
2. 尽管我身上没有彩凤那样的翅膀,但 我们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 相通。
3. 春蚕一直到死,才能把丝吐尽;蜡烛 一直到燃尽成灰,烛泪才流干。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宣室 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 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 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这件事, 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 人深省的议论。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 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 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 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 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 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 地上微风阵阵,在画楼之西, 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赏析 品味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 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幸 好,你我的心(象神异的犀牛 的两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 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通的。

《大学语文李商隐》PPT课件

《大学语文李商隐》PPT课件

李商隐诗风及成因
李商隐的诗擅长用精美华丽的语言,含蓄曲折的表现方 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来表现心灵深 处的情绪与感受。在他的无题诗(包括以篇首数字为题而实 际仍为无题的诗)中,这种特点尤其显著。
这种风格的成因是复杂的,1.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 经历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的悲哀,当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李商隐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这种感情基调影 响了他的审美情趣。2.从文学渊源来说,他吸收了六朝骈文 用典精巧、秾丽绵密的特点,杜甫近体诗音律严整的成就, 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的长处;由于自身情感基 调与审美情趣的原因,也出于大诗人对艺术独创性的追求, 他把前人的这些特点融汇再造为自己独特的风格。
“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 水纹” ,说的是幽会男女,别离 后,看蒲草暗结,鸳鸯戏水,月下 孤影徘徊,来日悠悠,触景伤情的 事。
世间悲喜交加的人生,
正是因为在其中渗入了
柔情,才能让人们对生
也茫茫,死也茫茫,对自 己和自己心里有感怀的
人和事有顾念和寄情。
梁启超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情诗,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从晚唐韩偓等人、宋初西昆派 诗人、直到清代黄景仁、龚自 珍等都在诗的风格上受过他的 影响。此外,唐宋婉约派词人, 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的作 家,也都不断地向他学习。
《红楼梦》写林黛玉 曾经说:“我最不喜欢李义 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 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 又不留着残荷了。”林黛 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 诗?你喜欢吗?
李商隐年少时的才华为牛党令狐楚所赏识,于是 提拔他,他的仕途一度很顺畅,但令狐楚死后,他 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于是娶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 的女儿,从此,陷入了牛李两党的斗争中。他本无 意介入,却无奈造物弄人,背上了“忘恩、背义” 的骂名,这对他那样清高孤傲的人,是一个多么惨 痛的打击!而妻子在他39岁那年的离世则是他心口 一道永远的伤疤。他不像太白般花间一壶酒,可以 邀得明月对影成三人,所以,他的不甘、愤恨、无 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字字珠玑,行行血泪,伤 怀而不泣,欲哭而无泪。

9.李商隐诗三首课件(1)(粤教版)

9.李商隐诗三首课件(1)(粤教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之一
李商隐名句积累: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尾联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自己正如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上班报到。爱情的间隔的惆怅与诗人身世飘蓬的慨叹融为一体。听鼓应官,听到报晓的鼓声后到衙门报到。兰台,唐朝对秘书省的称呼。转蓬,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转的蓬草。
虚实结合,打破时空的次序,根据心理的变化来展现,营造迷离变幻的、富于浪漫的气息。虚实结合使诗歌更富于想象的空间,对主体可有多种理解。
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惜他不询问民生却是穷究鬼神。这句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锋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
这首诗大约是大中五年(851)诗人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所作。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吊唁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 。
小结:
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商隐《柳》是写秋日之柳,贺知章《咏柳》则是写春日之柳。试比较二诗写景抒情的特色。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后二句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照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 (共30张PPT)

[《锦瑟》注释2]
3、珠月交辉 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在月明海静之时, 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 外晶莹。 4、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5、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 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6、可待:岂待。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 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 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 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 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 漾,轻薄浮艳。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 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 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由于省略了表面和
【深山倾情】
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加上 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 晦涩难懂。使后人如雾里看花,评价极为分歧。 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 的感叹。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 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 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
【伉俪深情】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 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此 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四十五 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 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 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
鉴赏要点
一、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 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 尾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情‛ ,使悲欢 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PPT课件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PPT课件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 及唐朝国家战乱,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诗 人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 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来世渺茫难求, 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 事实。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 年”,以“思”引发“无端” 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 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感慨, 是比兴之笔。
பைடு நூலகம்诗哪一联直抒胸臆?有何作用?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感
庄生晓梦迷蝴蝶
➢人生如梦,诗人因回顾往事而 产生一种迷惘和悲痛。
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之心,生前有恨,死后续 之。无限的愁绪与哀怨。
《锦瑟》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 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不一 定是“咏物诗”,可能按《诗经》 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也算一首 无题诗。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 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 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 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诗歌题为“锦瑟”,除首联外,内容仿佛与“锦瑟” 无关,“锦瑟”究竟在诗中有何作用?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点明题旨:对比兼用典。 ➢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 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 一问虽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玄宗沉迷 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 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李商隐此诗被评为“用笔 至细,讽意至深”,请你 从叙事委婉方面说说“用 笔至细”,从对比反衬方 面说说“讽意至深”。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三首
无题
李 商 隐 简介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 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 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 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 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 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 很美的意境。
无 题 二 首
(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名 句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做了很多无题诗,不少 借男女恋情来寄寓身世之感的,但 有的似有似无。 题旨“朦胧”,旨意隐秘。

贾 生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 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 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象神异的犀牛的 两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 是相通的。
赏析 品味
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 做藏钩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 后来,还几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 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 不进宫去应付差事,唉,已经晚了,只好快 马加鞭地往秘书部跑,就像风吹着断了根的 飞蓬一样。 昨夜——现在——最初相识——这时 情景叙写上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宣 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 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 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 这件事,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 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 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 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 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 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 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 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眼点,不在个人 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 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 实亦自怜。



表达手法: 借古讽今 欲抑先扬

1。此诗咏柳,前两句言春日繁 华,后两句则言秋日萧条。盛 衰之间,乃见时光如流,生命 匆促之意,抒发对稀疏衰落的 秋柳的悲叹之情。 反衬 2。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 “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 物,而又句句写人。诗中经历 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 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寓情于景,托物咏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