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腹部脏器和血管(三)腹膜后腔及器官
内脏学—腹膜(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腹膜襞: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下襞
隐窝: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隐窝 盲肠后隐窝 乙状结肠间隐窝 肝肾隐窝
腹膜形成的结构 皱襞、隐窝和凹陷 腹后壁的皱襞和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上襞
01
十二指肠升部左侧
02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深面
腹膜形成的结构 皱襞、隐窝和凹陷 腹前壁的皱襞和隐窝
腹前壁的腹膜襞
脐正中襞
位置:连于脐与膀胱尖之间的腹膜襞 结构:脐正中韧带
脐内侧襞
位置:左右各一,脐正中襞的两侧 结构:脐内侧韧带
脐外侧襞(腹壁动脉襞)
位置:左右各一,脐内侧襞的外侧 结构:腹壁下动脉、腹壁下静脉
脐内侧襞 脐外侧襞
脐内侧韧带 腹壁下血管
课堂导入
网膜、系膜 韧带、皱襞等
腹膜形成的结构
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 或脏腹膜之间互相返折移行
功能 结构
连接和固定器官 血管、神经等进入脏器的途径
目录
CATALOG
01
网膜
02
系膜
网
小网膜
膜
大网膜
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小网膜
小网膜
定义:
肝门至胃小弯 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分部: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小网膜
左肝下间隙
胃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 (网膜囊)
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 结肠上区 肝下间隙
小网膜
左肝下前间隙 胃
肝肾隐窝 左肝下后间隙
结肠下区
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 结肠下区
腹膜后腔及器官课件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 盲目使用药物。
腹膜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 等)、影像学检查(如超 声、CT等)。
治疗方式
根据出血量和部位,选择 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或手 术治疗,同时注意控制血 压和补充血容量。
注意事项
如有疑虑,及时就医;遵 循医生建议,按时进行复 查和随访。
基于患者的基因、表型和环境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跨学科合作与转化研究
加强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合作,促进研究成 果的转化和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腹膜后腔手术的注意事项 与技巧
手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 状况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
术。
肠道准备
术前需进行严格的肠道准备,包 括饮食调整、灌肠等,以减少术
后感染的风险。
心理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 其焦虑和恐惧,增强其对手术的
信心。
输尿管
输尿管是腹膜后腔内一条细长的 管道,连接肾脏和膀胱,主要功
能是输送尿液。
输尿管全程位于腹膜后,分为腰 部、盆部和壁内部三个部分。
输尿管壁由肌肉和粘膜组成,可 以自主蠕动,帮助尿液顺畅流动。
肾上腺
肾上腺是腹膜后腔内一对重要 的内分泌腺体,位于肾脏上方, 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和调节生 理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 醛固酮等,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等。
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综合治疗手段,根据肿瘤 的性质和分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图文:人体内脏器官分布图大全
图文:人体内脏器官分布图大全人体内脏分布概观简图2.腹部脏器分布图(前面观)3.腹网膜4.腹后壁腹膜的分布5.腹后壁(肾与输尿管的位置)6.肾的位置及毗邻(前面观)7.肾的位置及毗邻(后面观)8。
泌尿生殖系统概观人体内脏结构分布,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膀胱、子宫等重要器官的位置示意图。
01[医学普及]人体内脏结构分布图(学术模拟图片).02[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3[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4[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
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这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和肠腺等,它们都开口于消化管。
05[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6[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 07[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 08[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 09[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 10[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 11[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 12人体生理器官内脏解剖图13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4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5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6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7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8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医学图谱(解剖学,骨学,人体结构学,生殖器学,性病学)人体内脏结构男女人体-心窒-内腔-静脉-淋巴管-淋巴结-绝妙彩色图谱71心窒内腔及空间隔. 72心肌的走行.73心窒底.74心脏传导系.75心包.76心脏辫膜的体表投影. 77头劲部静脉.78板障静脉.79椎静脉丛.80门静脉及其属支.81门腔静脉吻合模式图.82胎儿血液循环模式图.83淋巴系统模式图.84体腔后壁的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85头颈部琳巴管和淋巴结86颈部和舌的淋巴管和淋巴结87乳腺的淋巴管和淋巴结88气管,支气管及肺的淋巴管和琳巴结89胸前壁及膈的淋巴管结.90胃的淋巴管结.91大肠的淋巴管和淋巴结92女生殖器淋巴管结.93脾膈面.94脾的脏面.95胸廓前壁内面观.96胸主动脉及其分支.97胸壁局解.98纵隔(右侧).史上最全的人体全图骨骼全图人体肌肉全图人体器官全图人体器官分解图人体血管系统图人体内分泌系统人体神经系统人体生殖系统。
图文人体内脏器官分布图大全
图文人体内脏器官分布图大全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图文:人体内脏器官分布图大全人体内脏分布概观简图2.腹部脏器分布图(前面观)3.腹网膜4.腹后壁腹膜的分布5.腹后壁(肾与输尿管的位置)6.肾的位置及毗邻(前面观)7.肾的位置及毗邻(后面观)8。
泌尿生殖系统概观人体内脏结构分布,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膀胱、子宫等重要器官的位置示意图。
01[医学普及]人体内脏结构分布图(学术模拟图片).02[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3[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4[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
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这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和肠腺等,它们都开口于消化管。
05[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6[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7[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8[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9[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10[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11[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12人体生理器官内脏解剖图13人体内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4人体内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5人体内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6人体内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7人体内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8人体内脏结构图(医学图谱)医学图谱(解剖学,骨学,人体结构学,生殖器学,性病学)人体内脏结构男女人体-心窒-内腔-静脉-淋巴管-淋巴结-绝妙彩色图谱71心窒内腔及空间隔.72心肌的走行.73心窒底.74心脏传导系.75心包.76心脏辫膜的体表投影.77头劲部静脉.78板障静脉.79椎静脉丛.80门静脉及其属支.81门腔静脉吻合模式图.82胎儿血液循环模式图.83淋巴系统模式图.84体腔后壁的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85头颈部琳巴管和淋巴结86颈部和舌的淋巴管和淋巴结87乳腺的淋巴管和淋巴结88气管,支气管及肺的淋巴管和琳巴结89胸前壁及膈的淋巴管结.90胃的淋巴管结.91大肠的淋巴管和淋巴结92女生殖器淋巴管结.93脾膈面.94脾的脏面.95胸廓前壁内面观.96胸主动脉及其分支.97胸壁局解.98纵隔(右侧).史上最全的人体全图骨骼全图人体肌肉全图人体器官全图人体器官分解图人体血管系统图人体内分泌系统人体神经系统人体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学》腹膜、腹膜腔解剖 ppt课件
ppt课件
40
腹腔干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ppt课件
41
腹腔干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ppt课件
42
二、肝脏
1.肝的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 。 两面 1.上面(膈面):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后部无腹膜覆盖 部分称“裸区”。 2.下面(脏面):被“H”形沟分为4叶:左叶、右叶、方叶、尾 状叶。 (1)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 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 (2)左纵沟:前方容纳肝圆韧带,后方容纳静脉韧带。 (3)右纵沟:前方是胆囊窝,容纳胆囊;后方是腔静脉沟, 容纳下腔静脉。 (4)下缘:是肝膈面和脏面之间的分界线,后方和右侧圆钝, 前方和左侧锐利, 前方有胆囊切迹和肝圆韧带切迹。 第二肝门
ppt课件
49
三、肝外胆道系统
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肝右管 胆总管 、胆囊。 1.肝左、右管与肝总管 肝左管 肝总管
胆囊
胆总管
ppt课件
50
2.胆囊gallbladder 位置:位于肝下面胆囊窝内。 胆囊底: 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 。 分部 胆囊体 胆囊颈 胆囊管 胆囊颈的起始部 膨大,称为Hartmann 囊,为胆囊结石滞留 的常见部位。胆囊颈 和胆囊管内有特征性 的螺旋状粘膜皱襞, 即Heister瓣,有控制 胆汁流入和流出的作 用。
47
3.肝的分叶与分段
肝静脉系统
肝内存 在四套 管道形 成两个 系统
门静脉系统
(Glisson系统)
ppt课件
48
在门静脉系统中,门静脉的 分支较粗大且恒定,故以肝 门静脉的分支为依据将肝分 为: 左、右半肝,五叶,六段 五叶: 右前叶、右后叶、 左内叶、左外叶、 尾状叶。 六段: 左外叶上、下段, 右后叶上、下段, 尾状叶左、右段。
腹膜后解剖结构及器官
腹膜后解剖结构及器官*导读:腹膜后腔是指腹后壁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上达膈肌,下抵骶胛,两侧向外接连腹膜外脂肪。
……腹膜后腔是指腹后壁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上达膈肌,下抵骶胛,两侧向外接连腹膜外脂肪。
间隙内充以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结构有位于脊柱前方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脊柱两侧的腰交感干,以及围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腹腔神经丛,还有腹主动脉神经丛、肠系膜下丛和上腹下丛等植物神经丛;再向两侧为左、右肾和肾上腺以及输尿管。
胰和12指肠虽也位于此间隙内,但已述于前。
此外还有位于腰大肌深面的腰丛及其分支。
一、肾脏1. 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肾kidney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呈红褐色,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缘和前、后两面。
前面略凸隆,后面平坦;外侧缘呈弓形,凸弯向外侧,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动、静脉,淋巴管和输尿管出入,叫做肾门。
进出肾门的诸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绕,叫做肾蒂。
右侧肾蒂较短。
肾蒂内结构排列的顺序是:从前向后依次是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从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
从肾门进入为一扩大的腔隙,叫做肾窦,为肾血管的分支、肾盂和肾大盏、肾小盏所占据,中间充填以脂肪组织。
肾位于脊柱两侧,两肾上端较为靠近,而下端则相距略远,即肾的长轴由风上斜向外下。
左肾上端平第11肋下缘,下端约平第二腰椎下缘。
右肾上、下端均较左肾低约半个椎骨。
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中部、右肾后面上部。
肾门约平第一腰椎高度,幽门平面通过右肾门上部和左肾门下部。
两肾上端有肾上腺复盖,左肾前面从上向下分别与胃、胰尾、空肠相邻,外侧缘上部接脾,下部邻结肠左曲。
右肾前面上2/3部邻肝,下1/3部接结肠右曲,内侧缘与12指肠降部相贴。
两肾后面第12肋以上部分,隔膈肌对向肋膈隐窝(窦),故肾手术经后入路时,应予注意勿损伤肋膈隐窝,以免造成气胸。
第12肋以下部分,肾后面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与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相邻接。
局部解剖学:腹腔和腹后壁
4.腹膜腔的分区
上方: ➢ 膈下间隙
下方: ➢ 左结肠旁沟 ➢ 右结肠旁沟 ➢ 左肠系膜窦 ➢ 右肠系膜窦
27
膈下间隙(以肝为界划分): ➢ 肝上间隙:以镰状韧带、左三角韧带为界分为三部分 ➢ 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小网膜和胃为界分为三部分
左肝上前间隙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膈下腹膜外间隙
膈区 肝区
游 离 区
35
胃的毗邻
➢ 胃后壁: 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 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邻(胃床)
36
腹腔干
胃的动脉供应
肝总A
胃肝 十固 二有 指A 肠 A胃
右 胃A 网 膜 右 A
脾A 胃左A
胃胃胃 网短后 膜A A 左 A
肝总A 胃左A
肝 固 有 A
胃 右 A
胃十二 指肠A
37
胃网膜右A
48
1.腹膜和腹膜腔
➢ 腹膜的功能 分泌和吸收 再生和修复 防御 固定和支持
5
1.腹膜和腹膜腔
男性腹膜腔:密闭 女性腹膜腔:开放(通过输卵管道)
6
2.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 根据器官被腹膜覆盖的情况分: 腹膜内位器官:几乎全被腹膜覆盖 腹膜间位器官:大部分被腹膜覆盖 腹膜外位器官:仅一面被腹膜覆盖
7
3.腹膜的形成物
(1)网膜:大网膜 小网膜
(2)系膜:肠系膜 阑尾系膜 横结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3)韧带 (4)腹膜皱襞、隐窝和陷凹
8
(1)网膜
➢ 与胃大、小弯相连的 双层腹膜
➢ 两层腹膜之间有血管、 神经、淋巴管等
➢ 包括大网膜和小网膜
9
大网膜
➢ 连接胃大弯和十二指肠 起始部与横结肠
腹膜后j解剖
原发?腹膜后
• 鸟嘴征+ • 肿瘤来源器官
鸟嘴征— 肿瘤不来源器官
肾旁后间隙
• 肾后筋膜和锥侧筋膜后外方与腹横筋膜之 间的区域。
• 内无脏器,主要为脂肪组织。向前与腹膜 外脂肪层连续,上至横膈,下达盆腔。
肾旁后间隙交通
• 两侧肾旁后间隙在内侧中线处不相通,但 通过前腹壁的腹膜外脂肪层使两侧间隙在 前方潜在相通。
• 小结:一个间隙的病变,可因脓液、胰酶 、肿瘤侵蚀,波及其他间隙。
肾旁前间隙感染
• 常来源于间隙感染
• 主要来源于肾脓肿、肾盂肾炎的肾周蔓延 及胰腺炎向后扩散等。
肾后间隙感染
• 内无器官,感染多继发于其他间隙的腹膜 后扩散或来自于后腹壁炎症。
定位诊断:腹腔?腹膜后?
1.腹膜后器官向前向外侧移位(血管包绕其中) 2.肠管前移,无肠管包绕 3.肿块与腹膜后脏器分界不清,但肿块最大 径线仍在脏器之外 4.肿瘤与相邻腹腔内器官的脂肪间隔存在, 提示肿瘤位于腹膜后 5.脊柱、腰大肌受侵,肿块与后腹壁或盆壁 肌肉间脂肪间隙不清。
肾周间隙交通
• 内侧:一般认为不相通 • 上方:不相通 • 下方:肾周间隙呈开放性,同侧三间隙在髂棘平面以下相
通。
肾旁前间隙
• 腹膜后以后与肾前筋膜及锥侧筋膜之间的 区域。
• 包括胰腺大部分、升降结肠 • 十二指肠二三段、 • 腹主动脉重要分支和汇入下腔静脉的几个
主支。
肾旁前间隙交通
• 该间隙内侧位于胰腺水平,中线处相交通, 其余方向不相通。下方同其余间隙相通。
腹膜后间隙
肝胆外科 拓航
• 腹膜后间隙是指位于腹膜壁层后部分与腹 后壁腹横筋膜之间,上至横膈,下达盆腔 的一个立体间隙。
解剖划分(meyers)
腹膜及腹膜腔 ppt课件
(3)膈脾韧带:为脾肾韧带的上部,有脾上极连至膈下
3、胃的韧带:胃脾韧带、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前面网膜部分已介绍,胃膈韧带是贲门、 食管末端连于膈下面的腹膜结构
四)腹膜的隐窝和陷凹
1、肝肾隐窝:肝右叶与右肾之间,仰卧时为腹膜腔的最低位,易积存液体 2、直肠膀胱陷凹:男性的直肠与膀胱之间 3、直肠子宫陷凹:女性的直肠子宫之间,又称Douglas腔,直立位腹膜腔的最低 部位,故盆腔积液多见于此
(2)冠状韧带:呈冠状位,为膈下壁腹,膜反折至肝上面所形成的双层腹膜结构,前层
向前与镰状韧带相延续,前后两层间未覆盖肝表面处称肝裸区。
2、脾的韧带: (1)脾胃韧带:内含胃短血管、胃网膜左血管及脾和胰的淋巴管、淋巴结 (2)脾肾韧带: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内含胰尾、脾血管,以及淋巴管、神经
二、功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泌:分泌浆液(约100~200ml),润滑,保护运动脏器 吸收:吸收腹腔内的液体和空气,上腹部吸收强于下腹部,所以外科术后采 取半卧位,为了减少有害物质被腹膜吸收
支持:腹膜形成的韧带、系膜等结构支持和固定腹腔脏器 防御:腹膜和腹膜腔内浆液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和有害物质
二)系膜
将许多器官系连固定于腹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称为系膜,其内含有出入器官的血管神 经和淋巴管。主要的系膜有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 1、肠系膜:是将空、回肠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呈扇形,附着于肠壁的一缘与小肠 长度一致,可达6-7米,而附于腹后壁的一端,即肠系膜根radix of mesentery长度仅16厘 米左右,由于肠系膜两缘的差异甚大,故肠系膜形成许多皱褶,系膜的两层间有小肠血 管及其分支、淋巴管和神经走行,并含有脂肪和淋巴结。由于回肠的系膜较长,所以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
一上、、肾下的端形态 内、外侧缘 前、后面 肾门 肾蒂 肾窦
肾的构造
肾皮质 肾实质
肾髓质
肾
肾盂
肾窦
肾大盏 肾小盏
肾血管
肾的位置和被膜
位于腹腔后上 部,腰部脊柱 两旁。 左肾— T11下缘
~L2下缘
右肾—比左肾
低半个椎体
肾被膜由外向内分别为: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
肾上腺的动脉(3对)
膈下动脉发出——肾上腺上动脉 腹主动脉发出——肾上腺中动脉 肾动脉发出——肾上腺下动脉
输 第一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尿
管 三
第二狭窄:小骨盆入口与髂血管交叉处
狭 窄 第三狭窄:壁内段
第一狭窄 第二狭窄
腹部的血管
动脉:腹主动脉 静脉: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壁支主要有: 膈下动脉 4对腰动脉 骶正中动脉
膈肌的三个裂孔
• 主动脉裂孔-胸主动脉,胸导管,半奇和副半奇 静脉
• 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 • 腔静脉裂孔-下腔静脉
腹后壁肌肉
腹膜后腔的神经和腰交感干
腹腔丛 腹腔神经丛
腹主动脉丛 肠系膜下丛 上腹下丛
腰交感干
腰丛
腹膜后腔的淋巴结
腰淋巴结 腰淋巴干
乳糜池
胸导管的起始部,多为膨大的梭形 囊,位于第1腰椎的前方,腹主动 脉的右后方,由左、右腰干和肠干 合成,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有的 人没有乳糜池代之以淋巴管网,或 并不膨大。
脏支主要有: 成对的脏支 不成对的脏支
腹主动脉脏支
不成对: 腹腔干 肠系脉) (在女性则称卵巢动脉)
下腔静脉
壁支:
膈下静脉 4对腰静脉
脏支主要有:
成对脏器和肝的静脉注入下 腔静脉, 不成对脏器的静脉先 汇合成肝门静脉, 入肝后再经 肝静脉入下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