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一、练习题(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2、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计量经济模型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4、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有何区别?5、计量经济模型建立一般需要进行哪些工作?有哪些运用应用?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二)填空题1、计量经济学是以为指导,以为依据,以为方法,以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和应用经济数学模型为核心的一门学科。
2、设计,并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是计量经济学研究客观经济现象的。
3、经济计量模型是研究具有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注重经济变量关系的特性,是计量经济学的。
而数理经济学模型所表明的各个经济变量的关系是一种确定性的联系,不考虑影响经济关系发生随机变化的随机因素。
所以。
计量经济学研究是一种的研究。
二、答案(一)简答题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但归根到底,它是一门经济学,是经济的计量学或计量的经济学。
作为一门实证学科,计量经济学要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作假设,然后通过统计资料和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是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
或者说,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学方法,根据统计测定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即应用计量经济学;无论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还是应用计量经济学,都包括理论、方法和数据三种要素。
3、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经济理论分析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找出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
把问题作为因变量,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作为自变量,非主要因素归入随机项,按照它们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
计量经济模型一般由自变量、应变量、随机项等要素组成。
潘省初计量经济学——第一章

两个基本要素的结合
计量经济研究方法的下一步也是核心一步,是两个 基本要素的结合,即用加工好的数据估计计量经济模 型。这一步需要使用一批计量经济技术。计量经济技 术是经典统计学方法特别是统计推断技术的扩展。这 种扩展是必要的,因为在估计计量经济模型时会遇到 一些特别的问题。
上述过程的结果是一个估计好的计量经济模型,所 谓估计模型就是依据有关数据估计模型的参数,估计 好的模型可用于计量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目的:结构分 析,预测和政策评价。
8
计量经济学的三个要素
计量经济学的三个要素是经济理论、经济数据和统 计方法。对于解释经济现象来说,“没有计量的理论 ”和“没有理论的计量”都是不够的,正如计量经济 学创始人之一的弗里希所强调的那样,它们的结合是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9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预测的科学
计量经济学从根上说,是对经验规律的认识以及将 这些规律推广为经济学“定律”的系统性努力,这些 “定律”被用来进行预测,即关于什么可能发生或者 什么将会发生的预测。因此,广义地说,计量经济学 可以称为经济预测的科学。
12
2. 时代背景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 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 重的经济危机,原有的经济理论失灵,产生了所谓的 “凯恩斯革命”。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出于对经济的干预政策的 需要,企业管理层为了摆脱或减少经济危机的打击, 在经济繁荣时期获取更多的利润,要求采用计量经济 理论和方法,进行经济预测,加强市场研究,探讨经 济政策的效果,因而计量经济学应运而生。
结论:现实中经济变量之间 的关系一般是一种
不精确的关系,因此用(1)式这样的数学模型描述 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计量经济学第一章

乘数分析
结构式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可以出现内生变量 简化式的解释变量中全部为外生或滞后内生变量
比较静力分析:是比较经济系统的不同平衡 位置之间的联系,探索经济系统从一个平衡 点到另一个平衡点时变量的变化,研究系统 中某个变量或参数的变化对另外变量或参数 的影响。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都是比较静力分析的形式
四、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
检验理论:根据经济理论 建立模型 以样本数据进行拟合 发现和发展理论:样本数据 拟合模型 得出经济规律
单方程模型:研究单一经济现象,揭示单向因果 关系 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一个经济系统,揭示复杂的 因果关系
2、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初级: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经典线性单方程 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中级:矩阵描述的经典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 方法,经典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传 统的应用模型。 高级: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 方法与应用 本书属于初、中级计量经济学
3、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 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 数学证明与推导
数学理论基础 参数估计方法 检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以建立、应用计量经济学模 型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实际问题的处理。
4、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2、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性检验 异方差性检验 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1.1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1.2 我们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列出了影响因变量的解释变量,但它(它们)仅是影响因变量的主要因素,还有很多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因素,它们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因而未被包括在模型中。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1.3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
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1.4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
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nii YY n==∑。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5.1074130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2.1 略,参考教材。
2.2N SS x ==45=1.25 用α=0.05,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2.947,故99%置信限为x S t X 005.0± =174±2.947×1.25=174±3.684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170.316至177.684厘米之间。
2.3 原假设120:0=μH备择假设120:1≠μH检验统计量()10/25XX μσ-Z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计量经济学 第一章

ECONOMETRICS
金融系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研究内容与目的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简单地说,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就是经济的计 量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失业、通货膨胀、进口、 出口等经济变量及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等工具对 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一门社会科学。 计量经济学运用数理统计知识分析经济数据,对构建 于数理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数学模型提供经验支持,并 得出数量结果。 它是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是由经济学与统计学、数学相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
计理论”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成功预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新凯恩斯主义 学派,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模式和区域 经济活动。 2009年: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33年出生于美国,自1968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成立以来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女性; 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奥利弗· 威廉姆森 E· (Oliver E. Williamson),两人因经济治理 领域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奖。
1971年:西蒙· 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美,1901-1985)计量经 济学家,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 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约翰· 希克斯(JOHN R. HICKS,英,1904-1989) 肯尼 斯· 约瑟夫· 阿罗(KENNETH J. ARROW,美,1921-) 他们深入研究了 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年:华西里· 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1916-) 发展 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4年 弗· 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澳,1899冯· 1982) 纲纳· 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1898-1987) 他们深 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 现象的互相依赖。
《计量经济学》各章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属性、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关系;2.计量经济研究的四个基本步骤(1)建立模型(依据经济理论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识别、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建立模型);(2)估计模型参数(满足基本假设采用最小二乘法,否则采用其他方法: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变换、广义差分法等);(3 )模型检验:经济意义检验(普通模型、双对数模型、半对数模型中的经济意义解释,见例1、例2 ),统计检验(T检验,拟合优度检验、F检验,联合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检验(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在时间序列模型中残差的白噪声检验等);(4 )模型应用。
例1:在模型中,y某类商品的消费支出,x收入,P商品价格,试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并解释A"》的经济学含义。
In X = 0.213 +0.25 In 一0.31£其中参数卩'",都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可以通过(商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与商品价格负相关\商品消费支出关于收入的弹性为0.25 ( 1心/畑)=0.251】心/仏));价格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需求将减少31%。
例2 :硏究金融发展与贫富差距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先使贫富差距加大(恶化), 尔后会使贫富差距降<氐(好转),成为倒U型。
贫富差距用GINI系数表示,金融发展用(贷款余额/存款总额)表示。
回归结果G/^VZ r =2.34 + 0.641;-1.29x;/模型参数都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X的有意义的变化范围内,GINI系数的值总是大于1 ,细致分析后模型变的毫无意义;同样的模型还有:GINI系数的值总是为负= —13.34 + 7.12 兀一14.31#O3.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数据的三种类型: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线性模型的概念;模型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如果—个变量为随机变量,并与随机扰动项相关,这个变量称为内生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内生变量,有些解释变量也为内生变量。
计量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课件

●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所研究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
决定相互联系的数学关系式
● 确定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数量规律
需要有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
● 分析和检验所得数量结论的可靠性
需要运用统计检验方法
● 运用数量研究的结果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
对数量分析的实际应用
结论:以山上东问经济题学的院研统计究与具数.有学学普院遍计性量经,济需教要研室有一门学科去研9究9
.
16
山东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计量经济教研室
★Frish:“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 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 说,都是必要的…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 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 Goldberge:“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 学,它把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论应用 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
.
18
山东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计量经济教研室
二.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 Frisch提出 Econometrics
○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1933年创刊《Econometrica》
○20世纪40、50年代理论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应用 领域扩张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经典(现代)计量经济学的 发展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0
"for the creation of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
计量经济学ppt第一章

1.2 What is Econometrics About
◆计量经济学家时常被指责为:使用大铁锤去砸开花 生,却对数据不足以及成功运用这些技术所需的但却 不可靠的许多假设熟视无睹。
“计量经济理论就像仔细斟酌过的法国食谱,清楚、精确地 说明了混合调味料需要调几次,需要多少克拉的香料,以及在恰 好474度下需要多少毫秒烘烤混合物。可是,当统计学的”厨师“ 转向原材料时,却发现没有仙人掌水果的核,因此用几块哈密瓜 代替;当食谱要求采用粉条时他却用麦片;他还用绿色胡椒代替 咖喱,用鹌鹑蛋代替海龟蛋,还用一罐松脂油代替1883的 Chalifougnac。”(Valavanis,1959)
Page 5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Principles of Econometrics, 4th Edition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Page 6
1.1.1 计量经济学的概念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 的结合。
原因之三:
新的检验要求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从
而催生新的理论的诞生。 这也提示我们,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应回到经济学 之中,应与经济现实相结合,对感兴趣的经济理论或假
设进行检验。
Principles of Econometrics, 4th Edition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Page 15
Principles of Econometrics, 4th Edition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Page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6
授课计划
• 第二篇 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
n 第十章
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回归分析
n 第十一、十二章 时间序列数据的其他问题
• 第三篇 高深专题探讨
n 第十三章 跨时横截面的混合:简单面板 数据方法
n 第十四章 高深的面板数据方法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7
考核方式
•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和课程论文
• 平时考勤
10%
• 课程论文
20%
•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70%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8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与经济数据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经验经济分析的步骤 经济数据的结构 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 不变的概念
• 中文版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3
参考资料
• 古扎拉蒂:《经济计量学精要》,机械
工业出版社
• 王升:《计量经济学导论》,清华大学
出版社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4
学习目标
• 比如经济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运
用相关软件能力;运用于实际尤其是经 济领域的能力;能够撰写较为规范的经 济学实证论文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10
数学
经济学
数理经
济学
计量经
数理统
济学
经济统
计学
计学
统计学
图1-1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 Frisch提出 Econometrics
○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1933年创刊《Econometrica》 ○20世纪40、50年代理论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应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2020/12/1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介绍
授课老师介绍 教材及参考资料 学习目标 授课计划 考核方式
spring 2012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2
教材
• 杰弗里.M.伍德里奇(Jeffrey M.
Wooldridge):《计量经济学导论(第 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rocesses"
Ragnar Frisch
(1895 – 1973) Norway
Jan Tinbergen (1903-1994)
the Netherlands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3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put-output
method and for its application to important economic problems"
Wassily Leontief (1906-1999) USA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0 "for the creation of econometric models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5
授课计划
n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
• 第一篇 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
n 第二章
简单回归模型
n 第三章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
n 第四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元回归分析:推断
n 第五章
多元回归分析:OLS的渐进性
n 第八章 异方差性
n 第六、七、九章 多元回归分析的深入专题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家在诺奖中的地位
• 57位获奖者中10位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而获奖(截至2005年) 1969 R. Frisch J. Tinbergen 1973 W. Leotief 1980 L. R. Klein 1984 R. Stone 1989 T. Haavelmo 2000 J. J. Heckman D. L. McFadden 2003 R. F. Engle, C. W. J. Granger
spring 2012
计量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9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 定义:Econometrics is not just economics
statistics,nor economic theory,nor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to economics. It i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hree.
• 近20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 30余位左右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69 "for having developed and applied dynamic
an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
Lawrence R. Klein (1920-) USA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4 "for having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hence greatly improved the
用领域扩张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经典(现代)计量经济学
的发展
第一章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地位
• “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
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 ——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
• “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