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诺基亚的衰退与战略转型
解读NOKIA的衰落与发展

解读诺基亚的衰落和开展—基于对诺基亚衰落事件的思考诺亚方舟队:XX XXXX XX XX团队信息团队称名称:诺亚方舟团队成员:xx xx xx xx团队简介:凝聚智慧,指引竞场,我们是诺亚方舟,我们怀着激情与梦想,走在一起,像诺亚方舟一样在逆境中也怀有希望,我们相信诺基亚也一样,在逆境中也会找到希望的曙光。
团队口号: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目录第一章诺基亚的简介 (1)第二章行业相关情况 (3) (3)2.2 3G 行业的开展 (4)2.3 中高端增长 (6)2.4 智能市场 (7)2.5 市场变化分析 (8)2.6 品牌关注度分析 (10)价格关注度分析 (11)第三章诺基亚企业开展环境分析 (12)3.1 诺基亚内部环境分析 (12)市场竞争优势 (12)市场竞争劣势 (12)开展存在的机遇 (13)市场竞争威胁 (13)3.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3)进入壁垒 (13)替代品威胁 (14)购置商讨价还加的能力 (15)供给商讨价还加的能力 (15)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16)第四章诺基亚开展现状及原因 (17)4.1 产品缺乏竞争力 (17)4.2 诺基亚的衰落 (18)同行的冲击 (18)操作系统的落后 (19)内部管理的破坏 (20)第五章诺基亚摆脱困境策略 (21)5.1 准确定位市场 (21)5.2 加强与多方之间的合作 (21)加强与社交方的合作 (21)加强与政府间的合作 (21)加强与通讯行业之间的合作 (22)加强与微软之间的合作 (22)5.3 完善操作系统化 (22)5.4 内部组织管理 (23)5.5 加强新的战略联盟 (24)诺基亚与英特尔结成战略联盟 (24)诺基亚与雅虎组建战略联盟 (24)第六章结束语 (25)诺基亚简介外文名:Nokia总部地点:芬兰埃斯波成立时间:1865年公司性质:外商独资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埃洛普世界500强:排名174位〔2021年〕诺基亚公司于1865年在芬兰创立,起初诺基亚经营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工业,后来在消费电子,移动通信,互联网着重开展。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

尹一丁为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企业战略和营销系博士尹一丁/文 作为手机行业里曾经无可争议的王者,在全盛的10年里,诺基亚贡献了芬兰全国经济增长和出口的1/5。
然而,面对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以工业制造为主的硬件文化和心态导致其固步自封,最终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而被同样踏错了智能手机时代时点的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前路依然渺茫。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2013年9月2日,微软宣布斥资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移动通讯史上曾经无比辉煌的诺基亚王朝自此终结。
曾几何时,诺基亚是手机行业无可争议的王者,它在1998年成就霸业之后,执掌江山长达14年,其品牌几乎成为移动电话的同义词。
虽然近年来问题频出,但是直至2012年上半年,它仍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在换帅后雄心勃勃,志与苹果和谷歌决战天下。
但短短一年之后,这个庞大的手机帝国竟然分崩离析。
芬兰代名词诺基亚,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1865年创立于芬兰,至今已有150年历史。
最初其以造纸为主业,后来进入发电行业。
一战后,因濒临倒闭被芬兰橡胶厂收购,其后芬兰电缆厂加盟。
1967年,三家企业整合成为今天的诺基亚公司。
多年来,诺基亚经营类目繁多,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杂烩企业。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业务太过庞杂及电视部门的亏损,诺基亚遭遇严重财务危机。
在当时CEO奥利拉(Ollila)的力主下,1992年剥离其他所有部门,只剩下通讯业务。
这成为诺基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诺基亚全力投入手机业务及GSM技术的早期开发。
它基于GSM标准开发出的手机提供高质量通话、国际漫游和短信服务,一经推出就极受欢迎,在全球范围供不应求,不但帮助诺基亚在199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也为全球移动电话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最辉煌的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仅次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
到2012年为止,它共有员工10万人,业务遍布150个国家,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作者:————————————————————————————————日期: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一.诺基亚的历史诺基亚创建于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话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
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1967年诺基亚与合并后的芬兰橡胶电缆厂联后组建诺基亚集团。
该集团对电子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电话的生产。
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但公司转型之初,经济上出现了亏损,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响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讯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
"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
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电话已准备就序。
这些电话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频率和标准。
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二.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承“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在中国长期发展的道路,并致力于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
浅论诺基亚的衰退与战略转型

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第2章诺基亚的崛起 (2)2.1 诺基亚有着较好的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2)2.2 分销渠道策略,在经营渠道上,诺基亚实施横向平台建设 (2)2.3 产品策略,诺基亚推崇“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 (3)2.4 价格策略,价格便宜是成功的关键 (3)2.5 竞争策略,诺基亚成功的一个因素是他采取了集中化竞争策略 (3)2.6 诺基亚的环保策略 (3)2.7 诺基亚的品牌理念 (4)第3章诺基亚的衰败 (4)3.1 诺基亚衰败的背景 (4)3.2 诺基亚衰败的原因 (5)第4章诺基亚的战略转型与分析 (7)4.1 诺基亚的战略转型 (7)4.2 诺基亚的转型分析 (7)致 (9)参考文献 (10)摘要通过对诺基亚的发展战略研究,从其崛起、衰败再到战略转型各个阶段中体现的国际企业战略管理和生产管理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以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关键词:战略、生产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第一章绪论诺基亚始建于1865年,从最初的木材纸浆厂逐渐发展成为集纸、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的生产。
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已准备就序。
这些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围的不同频率和标准。
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第二章诺基亚的崛起从多元化到专业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敏锐的行业动态把握铸就了诺基亚的辉煌。
历史证明诺基亚的崛起是有迹可循的:2.1.诺基亚有着较好的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NOKIA衰落的战略分析PPT课件

• 2、2008 年正式发布以来,两年的时间,Android 的
开源政策成功地吸引了应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和硬件 厂商。
以上两个因素使得手机行业的进入壁垒正在降低
2020/1/12
6
2.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 2007 年,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并且正 试图打造一个强大而封闭的生态系统,意 欲颠覆整个市场。2010年6月8日凌晨1点, 乔布斯在美国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 了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4。
内部环境
优势
1、顶尖的硬件团队 2、丰富的技术专利 3、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劣势
1、系统的劣势 2、Meego系统开发过慢
2020/1/12
12
• 图一:2010诺基亚分别在4个季度的总营收
2020/1/12
13
图二:2010年诺基亚、苹果、三星各季度智能手机
销售量的表现
2020/1/12
14
• 微软用 21.7 亿美元换来了 10 年的诺基亚专 利使用权,有人已经开始质疑诺基亚会变
结论:替代品威胁不大。
2020/1/12
9
4.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 诺基亚经销商众多,分散了还价能力,同 时,对经销商来说后向一体化是非常困难 的,并且很难判断新技术的价格周期,因 此经销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不高。
2020/1/12
10
5.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诺基亚的供应商众多,且这些供应商并不 处于行业的垄断地位,并且诺基亚在供应 商的销售量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供应商 的讨价还价能力不高。
成一家专靠技术专利获利的公司。拥有将 近 3 万项发明专利和 8500 项外观设计专利 (总价值约 60 亿美元)的诺基亚要是一心 坐下来当个“专利钓手”的话,各大厂家 可就要小心了。
工业设计史论文——论诺基亚的兴衰历程

论诺基亚的兴衰历程舒伟西华大学,工业设计2班,3120150105234摘要:本文结合不同时期诺基亚品牌的经济实力、发展前景、产品设计、品牌理念和销量来反映出该品牌的兴衰浮沉。
从中得出结论:诺基亚实力渐衰,昔日电子巨头跌落神坛。
关键词:诺基亚;时期;兴衰1引言从古自今,经历了无数的兴衰历程。
不仅仅是国家、朝代、时代,甚至是整个世界也在经历着兴衰变化。
诺基亚也经历了4个阶段的兴衰变化,从导入到成长再到成熟最后走向衰落。
但是它依旧坚持着它的品牌理念。
我们不能说它是失败的,因为这个失败没有判定的标准。
2导入期(1985~1995):当诺基亚手机刚投入市场时,消费者对这个产品还不怎么了解,销售量比较低,购买者大多为爱好新奇的人。
此时,与诺基亚竞争的企业也比较少。
但因为买的人较少,所需要做的广告也很多,广告费用很大,所以利润也较低。
此时,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企业在导入期时,一般以推出基础产品为主,发展和建立市场。
价格主要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添加一点就作为销售价格。
在此时,要慎重的选择分销渠道。
此时,也需要做大量的营销推广,应到消费者来购买本家的产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公司越来越注重手机的性能和外观设计。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移动电话是一项个人技术产品,不仅要功能完善,还必须符合用户个人特点.诺基亚品牌很快便成了实惠,简便,时髦的象征.许多赶时髦的用户在购买手机时都选择了诺基亚,诺基亚的市场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拓宽,销售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再导入期,诺基亚良好的考虑到了市场形势,市场规模,有条理的进行了推广与销售,赢得了不小的成功。
这也就是说,诺基亚在导入期成功的占领了先机,为它成长期飞速的发展奠定了人力与经济基础。
诺基亚能成功,导入期的正确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3成长期(1996~2004):在成长期时,消费者已经对产品相当的熟悉了,有的还产生了偏爱,生产工艺可以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销售量也快速增加,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利润,购买者大大增加,同时也兴起了大部分的竞争者,竞争逐渐激烈。
诺基亚战略分析

战略A
就在全球业界都看好诺基亚的同时,2007年1月,苹果公司正式公布了旗下智能手机:iPhone,由此开启了新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而诺基亚公司所拥有的Symbian OS(塞班系统)则不再适用于当时的市场。2008年,谷歌公司发布了旗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成为了市场新的变革,由iPhone和Android引导的智能手机风潮成为市场主流,诺基亚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诺基亚手机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诺基亚现任CEO Elop强势宣布了基于此备忘录的三条腿新政: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的Symbian平台、未来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
核心领导人
艾德斯坦与利奥·米其林艾德斯坦分别在1865年与1868年建立芬兰橡胶公司与芬兰电缆公司,后来在利奥·米其林劝说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合并并没有为公司创造多少附加值,反而为公司的管理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1902年,米其林说服艾德斯坦使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到后来1960年生产第一部手机。1960年代对于诺基亚而言也颇具意义,这期间,诺基亚首度涉足电子产业。艾德斯坦与利奥·米其林是诺基亚公司的创立者,他们将诺基亚从一个小型公司发展芬兰国内涉及多个领域的集团大公司。虽然它进入电子业的步伐并不特别快,但是却为今天其在数字化领域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诺基亚战略转型与发展

众所周知, 自 1 9 9 6年 以来 ,连 续 1 4年 占 据 手 机 销 售 市 场 份 额 第 一 的诺基亚 ,在 2 0 1 1年 度遭 遇 了巨大滑 铁卢 ,被 三星 与苹 果纷 纷超 越。 同 年 2月 ,诺 基 亚 实 现 战 略 转 型 ,与 微 软 形 成 合 作 关 系 , 以 Wi n d ow s P h o n e应对三星 、苹果 的竞争 ,主打智能 手机 品牌 。面 对激烈 的市 场竞 争环境 ,诺基亚在战略转型过程 中客服了哪些 自身 的诟病 ,并 在业 内产
2 战 略转 型 后 诺 基 亚 的 发 展 战 略 转 型后 ,诺 基 亚 几 乎 将 全 部 的业 务 都 放 在 智 能 手 机 WP上 ,主
浅析 诺 基 亚 战 略 转型 与发 展
黄 雨 歆
摘 要 :诺基亚 同微软合作在 市场上推 出Wi n d o w s P h o n e已有一年之余 。在诺基亚战略转型前有哪些失败与成功的战略举措值得 借鉴 以及 诺 基 亚如 今 战 略 转 型后 发 展 情 况如 何 ,对 此 ,本 文做 出 了具 体 的 分 析 。
( 1 ) 利 用原 有 品 牌 知 名度 , 重新 开 拓 中低 端 市场
虽 然诺 基 亚 的智 能 手 机 已经 能 够 与 其 他 市 场 上 的 智 能 手 机 相 媲 美 , 但是毕竟品类单一 ,市场价 格较高 昂,一旦一 个产品 的反 响效果不好 ,
战略之失 主要体现在 四个方面 :第一 ,前期缺乏创新 ,固守产 品以 质量为重生产战略 ,在 2 G时代稳 固的地位 使其在智能 手机开发上犹 豫 不决 .当 i P h o n e 、H T C成功打破壁垒后 ,诺基 亚已失去 占领该 市场份额 的良好时机 ;第二 ,诺 基亚在 2 0 0 6年 以后陆续 收购公 司 以扩大规 模 , 并耗用大量资金致力于软件开发 。开发软件这一行为本身 与市场需求发 展 相 适 应 ,并 未 称 得上 战 略之 失 ,然 而 诺 基亚 恰 逢 安 卓 、苹 果 l O S系 统 的盛 行 ,加 之 其 自身市 场 营 销 、渠 道 建 设 不 足 ,导 致 了 市 场 战 略 之 失 ; 第 三 ,为 保 持 规 模 与 增 加 市场 效 益 ,诺 基 亚 在 一 段 时 间 内 同 时 与 英 特 尔 合作 开发 Me e G o ,与微软 合作 开发 Wi n d o w s P h o n e并 坚持 自己的塞班 , 然 而市场对产品反应不 良加之 大量研发费用的投入 ,以及受合作伙伴牵 制 等各 因素影响 ,导致其产 品研发 战略表 现过 于 “ 丰满”,入不 敷 出, 市 场份额急剧下降 ;第四 ,则是公 司 自身管理战略调整 ,内部人事 的变 化 导致 了组 织 结 构 的 动 荡 。
战略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从战略的眼光来看诺基亚为什么会垮掉

从战略的眼光来看诺基亚为什么会垮掉
2013年9月2日,微软宣布以54.4亿欧元收购诺基亚,这个曾经的手机界巨头就此轰然倒下。
在诺基亚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其前CEO约玛·奥利拉曾无奈地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说完,连他在内的几十名高管纷纷落泪,这样的场景让无数人唏嘘扼腕。
然而,诺基亚真的并没有做错什么吗?要知道,“成功的企业总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幸。
”诺基亚的陨落,也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它怎么可能“没做错什么”呢?
通过对诺基亚的分析,我们从战略上可以看出:
第一,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没能跟上新技术、新环境的变化。
在手机2G功能机的时代,诺基亚做到了极致。
但诺基亚没有跟上手机的变革。
2006年底,互联网潮流汹涌,人们开始利用手机听MP3,利用手机做微博、做微信,手机代替电脑,手机成了一个平台。
这个机会被乔布斯抓住了,而诺基亚始终停留在做短信、通话功能的手机上。
诺基亚错过了这个时代的大变革。
第二,诺基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西方所谓的专业化管理体系,这个专业化管理体系的缺点是形成慢,优点是能坚持。
第三,诺基亚缺乏一种大的变革推动力,这种供应链体系一旦形成以后,是很难做出改变的。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是市场生存的准则。
在这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时代里,一个企业不想法适应时代的改变,就会遭到时代的改变。
因为别人不会管你有没有做错什么,别人只会管你的产品跟不跟得上时代的潮流,符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规则,能不能以用户需求开展经营导向,仅此而已。
诺基亚兴盛衰败的分析

3.外部董事不负责企业的执行 事务。这个角色有利于外部董 事更好地代表出资人的利益
5.通过选聘具有高水准 的专业人士担任外部董 事,能够为董事会带来 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 来自企业外部的专业经 验
诺基亚淡出人们视线范围内 最大的问题
诺基亚生产制造的手机越来越不能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在手机逐步成为大众生活 的必需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手机这项电 子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苹果公司就很好的掌握了消费 者这方面的心理,才会达到今天的成绩, 然而诺基亚公司却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 也忽视了企业产品的创新。创新不仅是实 现可持续成长、创新超群价值的主要推动 力,而且是改造一家公司的战略、组织能 力、文化和领导力的催化剂。
3
“三星”等品牌,对于“诺基亚”,大众消费者已经将它
放在回忆里了。曾经“诺基亚”三个字是潮流的象征, 使用诺基亚手机是富有的象征,然而曾经万众瞩目的 诺基亚品牌为何会沦落到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相关问题
诺基亚背景介绍 案例分析 反应的相关问题 问题带来的影响及解决
4
【诺基亚背景简介】
诺基亚通过新的 组织结构,成立了监 事会,形成了复杂的 双重管理机构,分别 由监事会、内部监事 会、执行委员会3个 管理层级进行运作。
思考此类问题带来的影响
在公司治理方面,诺基亚公司 的董事会全部是外部董事,总经 理不担任董事;总经理可以参加 董事会,可以提建议,但没有表 决权;董事会评价、考核总经理, 决定总经理薪酬时,总经理必须 回避等相关制度。
谢谢观看
在手机逐步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手机这项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苹果公司就很好的掌握了消费者这方面的心理才会达到今天的成绩然而诺基亚公司却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忽视了企业产品的创新
诺基亚战略失败的原因

诺基亚战略失败的原因诺基亚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然而在智能手机时代的竞争中却失去了领先优势,最终导致战略失败。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诺基亚战略失败的原因。
一、创新停滞在智能手机的竞争中,创新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然而,诺基亚在创新方面未能及时跟上竞争对手,导致了技术和功能方面的滞后。
诺基亚在2000年至2024年之间一直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但却未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崛起,错过了这个市场的机会。
当苹果推出第一款iPhone时,诺基亚对于触屏技术和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错失市场份额。
二、错误的战略决策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一直使用自家的Symbian操作系统,而竞争对手苹果和谷歌则采用了全新的操作系统。
这导致了诺基亚无法及时提供有吸引力的应用程序和生态系统,也限制了其在应用市场和开发者社区的吸引力。
此外,诺基亚还有过几次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如收购无线通信设备供应商Lucent Technologies和地图服务商Navteq,这些决策未能带来预期的效益,甚至加剧了财务困境。
三、组织结构问题诺基亚在过去是一个高度分散和多元化的组织,面临着管理和协调的挑战。
在面对智能手机竞争时,它没有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并做出决策,这导致了内部的混乱和决策失当。
此外,诺基亚也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敏捷管理团队和组织文化。
四、市场定位问题诺基亚在过去主要关注市场份额和量产,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这使得诺基亚的产品在市场上被认为过于保守和缺乏创新,未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诺基亚过于依赖低端市场,未能适应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这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地位。
五、竞争压力和全球化挑战随着苹果和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面临了愈发激烈的竞争压力。
这些公司不仅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具备优势,还拥有全球品牌知名度和强大的市场销售网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不同地区的市场要求和消费者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诺基亚未能有效把握这些机会和挑战。
NOKIA衰落的战略分析PPT课件

2
• 面对苹果公司于2007年
推出的iphone和采用谷
歌 Android的智能手机
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
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
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
双双超越。2013年9月3
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
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
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
务),并获得专利和品
牌的授权。
2020/1/12
3
• 是什么让一个有着146年历史的行业巨 头走向毁灭?
2020/1/12
7
2020/1/12
Android 的崛起也让诺基亚不容小 视。
8
3.替代产品的威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MP3、MP4、数码相
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也更加普及。这些产品
都能替代手机的部分功能并更专业。但是,手机
本身的便携通讯功能仍然无可替代,而且智能手
机的发展是手机的功能日益增多。
价值 155 亿美元。
2020/1/12
24
新政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功能手机也亏 了64亿美元。
2020/1/12
25
据诺基亚2012年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诺基亚
Lumia 系列手机销量降至 290 万部,低于分析师预
期的 293 万部,也大大低于上一季度售出的 400 万
部。诺基亚已在 WP 平台损失了近 25 亿美元。
月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中发布,主要推 动者为诺基亚与英特尔。
2020/1/12
18
为何放弃MeeGo?
1、 MeeGo 当时的进展完全跟不上市场变 化;
2、官僚主义的出现、团队冗员、成员间沟通匮 乏、管理层的频繁更换导致团队自身的混乱不堪;
3、来自Symbian团队的排挤。
诺基亚市场环境SWOT分析

诺基亚市场环境SWOT分析引言概述:诺基亚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公司,成立于1865年,总部位于芬兰。
多年来,诺基亚一直在全球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诺基亚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对诺基亚的市场环境进行SWOT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1.1 技术实力:诺基亚在通信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创新,拥有众多专利技术。
这使得诺基亚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
1.2 品牌知名度:诺基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使得诺基亚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3 多元化产品线:诺基亚不仅在手机市场上有所建树,还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括网络设备、软件和服务等。
这种多元化使得诺基亚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二、劣势:2.1 销售下滑:近年来,诺基亚的手机销量一直在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夺走,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不足所致。
2.2 市场竞争:诺基亚面临着来自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给诺基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3 品牌转型:诺基亚曾经以制造手机而闻名,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诺基亚不得不进行品牌转型,这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三、机会:3.1 5G技术:随着5G技术的推出,诺基亚有机会在网络设备领域取得突破。
诺基亚在通信技术方面的实力和经验使其具备了在5G时代发展的潜力。
3.2 物联网:物联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诺基亚可以通过其在网络设备和软件方面的优势,为物联网提供解决方案,开拓新的市场。
3.3 市场扩张:诺基亚可以通过拓展新的市场,如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些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为诺基亚带来新的机会。
四、威胁:4.1 技术变革:技术的不断变革是诺基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诺基亚的垄断与衰退

诺基亚遭遇重创,惨遭“抛弃”的原因:
1、陈旧的设计理念。 用户需要什么,诺基亚就满足什么。VS 我创造什么,你们就使用什么。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思想,对于改良性的产品可能是有用 的,但当社会需要全新的、具有多种效能的移动终端的时候,当移动互 联网时代快速来临的时候,用户需要的不是改良性的设计,而是革命性 的创新。 2、忽略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变化。 诺基亚的产品思想还停留在做手机的阶段,产品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 更好地实现通讯功能。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能够获得一台具有较多功能的手持终端,使得 自己的生活更多彩、更方便、更灵活、更充实,这是他们的需求。从这 种意义上说,通话已经不再是手持终端的最重要的功能,而变成了一种 基本功能。
诺基亚的垄断时代&被市场抛弃 成就霸主地位——诺基亚的垄断时代(1996—2011) 1992年,诺基亚公司开始战略转型。自1992年至1999年,诺基亚发 动了一场通信革命,自此,诺基亚将公司的主要战场投向移动通信。 1996年,诺基亚就已将公司的发展运营重心转移到以移动电话为核 心的电子通信行业,也自此开始了诺基亚长达15年的垄断时期。 进入新世纪的诺基亚更是抓住市场机遇,在21世纪开端的十年中, 诺基亚进入全盛时期。几乎垄断全球的手机12年) 2011年开始,面对苹果公司于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采用Google Android的智能手机夹击,诺基亚连续14年的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 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2年2月,诺基亚 放弃经营多年的Symbian系统,转而投入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 诺基亚的霸主地位划上了休止符。
3、固执地选择不受市场认可的塞班平台 诺基亚一直坚持使用塞班系统,没有抓住时代机遇,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 时代,塞班系统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最终让苹果系统、安卓系统抢占先 机。 4、缺乏创新,难以改变诺基亚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诺基亚在大众心中一直是通讯功能强大,质量优质的代表,然而,诺基亚 要想重新抢占市场就必须创造出比苹果、安卓更加出新的应用系统,对于 诺基亚而言挑战过大。
论诺基亚的衰落的原因

论诺基亚的衰落的原因1.技术落后:诺基亚在过去十年中未能及时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他们一直坚持使用自家开发的塑料机箱和硅基晶体管,但这使得他们发展起来相对较为缓慢。
与此同时,苹果和安卓手机制造商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如触摸屏和高像素摄像头,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手机体验。
2.失去市场定位: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迅速失去了市场定位。
他们错过了把重心放在操作系统和用户界面上的机会。
与此同时,苹果和安卓制造商专注于提供性能卓越且易于使用的手机。
3.糟糕的决策:诺基亚在管理层层面上犯下了一系列错误决策。
他们未能预见到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力,错误地认为传统的按键式手机仍然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还在多个操作系统之间分散了开发力量,这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提供更新和改进的产品。
4. 缺乏对竞争对手的适应能力:诺基亚在面对苹果和安卓制造商带来的竞争时表现不佳。
他们没有快速跟进市场趋势,也没有适应新的技术和用户需求。
相反,他们坚持使用自家的Symbian操作系统,并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改进来满足用户的期望。
5.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的失误:诺基亚在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方面犯下了一些错误。
他们对于新技术的采用速度太慢,这导致他们的手机在市场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以高价销售。
与此同时,苹果和安卓制造商则紧跟市场需求,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并以更合理的价格销售。
6.缺乏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手机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也是诺基亚的一个问题。
他们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没有与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市场推广和宣传,这导致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认可。
总体来说,诺基亚在技术创新、市场定位、决策制定、竞争对手适应能力、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方面都犯下了一些致命的错误,导致他们的衰落。
与此同时,其他手机制造商则在市场上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功。
诺基亚现状及发展对策

诺基亚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目前,中国电话市场竞争激烈,而中国不仅是诺基亚中流砥柱的市场也是诺基亚重要的生产、研发和创新的基地。
作为全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诺基亚公司在中国电话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持续几年维持着市场领先地位。
但是随着智能电话时期的到来,苹果夺地全世界智能电话市场霸主地位,而诺基亚却由盛转衰。
本文按照对诺基亚前现状窘境的分析,在分析造成诺基亚窘境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诺基亚窘境对策一、智能时期下诺基亚的现状、窘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就连壮大的诺基亚都没能逃过这句魔咒的怪圈。
在经历了数年辉煌以后,诺基亚正在经受有史以来最艰困的煎熬。
由于iphone、android、黑莓的迅崛起,诺基亚在新生力量的壮大攻势下开始丢城失寨,步步妥协。
原先做个人电脑的苹果推出iPhone,进入全世界最大的电话厂商诺基亚的领地,诺基亚的股票从此一路下滑了。
受到了新对手iPhone的挤压,诺基亚智能电话的售价、利润都不断降低。
曾经诞生入死、为诺基亚打江山的高管们现在正成为“大难来临的飞鸟”,纷纷选择了背叛,无法做到与诺基亚共克时艰——总裁康培凯走了,副总裁安西·万约基走了,塞班基金会掌门人李·威廉姆斯走了,MeeGo 开发部门核心高管贾克斯走了……众多高管的接踵离去,造成的阴影和损害还在像波纹一样层层扩散,又一枚更大的“人事核弹”进入了引爆程序:董事长约玛·奥利拉将在2012 年离开诺基亚。
高管是企业的核心精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此频繁的高管离职,将造成诺基亚的核心竞争力的庞大流失。
这对正在走下坡路的诺基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智能电话领域,诺基亚正面临着显而易见的窘境,这主要体此刻两个方面。
一是其最初大获成功的Symbian操作系统拖了诺基亚向高端智能电话挺进的后腿。
Symbian的架构难以支持未来移动互联对智能电话提出的需求,其发挥空间超级有限,用户乃至以为基于Symbian的智能电话性能与“类智能电话”相似;二是基于Symbian的中低端诺基亚智能电话正受到Android智能电话的庞大挑战。
管理学诺基亚的兴衰

诺基亚在5G技术上的地位
诺基亚是全球领先的5G技术供应商之一 诺基亚在5G专利方面拥有重要地位 诺基亚与全球多家运营商合作共同推动5G技术的发展 诺基亚在5G设备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与华为、爱立信等厂商竞争激烈
01
诺基亚的未来展望
5G和物联网的机会
5G技术:诺基亚在 5G技术领域具有领 先地位有望在5G时 代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诺基亚在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
诺基亚在2008年市场份额达到40%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诺基亚在2009年推出了首款触摸屏智能手机N97引领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潮流
诺基亚在2010年推出了首款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Lumi 800开启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篇 章
01
诺基亚的巅峰
21世纪初的成功策略
创新技术:研发 出多种创新技术 如N系列智能手 机、E系列商务 手机等
品牌营销:通过 广告、赞助等方 式提升品牌知名 度和影响力
合作伙伴:与各 大运营商合作扩 大市场份额
国际化战略:在 全球范围内推广 诺基亚品牌和产 品提高市场份额
诺基亚的Symbin操作系统
物联网:诺基亚在物 联网领域具有丰富的 经验和技术积累有望 在物联网时代获得更 多商机
合作伙伴:诺基亚与 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建 立了合作关系有望在 5G和物联网时代获 得更多合作机会
创新:诺基亚在5G 和物联网领域不断进 行技术创新有望在 5G和物联网时代获 得更多竞争优势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策略调整
诺基亚的创新和成功
创新:诺基亚率先推出全球首款GSM手机引领手机行业进入GSM时代 成功:诺基亚在200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超过50% 创新:诺基亚推出首款彩屏手机引领手机行业进入彩屏时代 成功:诺基亚在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超过40%
总结诺基亚由盛转衰的这段历史

总结诺基亚由盛转衰的这段历史,我认为可以吸取以下教训:
第一,当取得某个技术标准的领先优势后,需要的不仅是工艺性的改进,还要不断推动系统的升级换代。
诺基亚赖以存在的塞班系统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这应验了GE前总裁韦尔奇的一句话:“当公司内部的变化少于外部市场的变化时,离破产已经不远了”。
第二,当市场上出现了某种替代品威胁的时候,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战略转型。
诺基亚的反应太迟钝了。
第三,相对三星的快速跟进战略,诺基亚排斥Android系统的做法是固执的,代价是高昂的。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将自己当作中心封闭起来,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在开放的知识网络的节点上建立一个让第三方加盟的平台,这一点尤其重要。
从深层次看,自负和封闭才是阻碍创新的最大敌人。
诺基亚一系列战略错误的根源在于对竞争对手的无知,而这又和它试图在偏远的北欧小国建立一个属于芬兰人的企业帝国有关。
现代企业早已是无国界的,产业集聚的原理告诉我们,同一行业的顶尖企业会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或由知识“外溢”引起的“正外部性”,远离产业集聚的中心,试图建立一个以自己为塔尖的封闭产业群是危险的。
诺基亚策略失误和企业转型对策分析

诺基亚策略失误和企业转型对策分析诺基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国际手机品牌,其1000多种机型曾长期占据市场很大份额。
但近几年,诺基亚公司的手机销量却快速下降、市值大幅缩水,业内人士甚至提出了“诺基亚还能撑多久”的质疑。
这件事也引发了人们对研究信息化建军规律的深思。
仔细观察诺基亚公司这段起浮我们会发现:选准战略转型的方向,远比在宏观上投入多少资金更为重要。
战略转型的大方向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景,但战略转型的具体方向则决定着事物能否在新质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转型。
诺基亚近几年也在加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传统普通手机规模的扩展,而在智能手机新领域却长期没有明显的突破。
在相对和平时期建军,军队战斗力提高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传统战斗力的提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推进,而战斗力新质的跃升则与战略筹划、武器装备研发方向、编制体制调整、人才培养等具体方面息息相关。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大时代背景和竞争环境中,公司转型与军队战斗力跃升都有着一定的时间限制。
诺基亚新任CEO艾洛普曾直言:诺基亚落后了,错过了主要潮流,丧失了时间。
当诺基亚还在注重手机耐用性和通话稳定性时,苹果手机和安装Android系统的手机已开始为人们提供浏览网页、视频通话、社交网络甚至查股票、玩智能游戏等诸多功能。
等诺基亚回过神来,试图扭转局势时,其手机功能与市场潮流已日行渐远。
在诺基亚的发展历史上,其实并不缺少革命性的想法。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生,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转移,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而在移动领域,诺基亚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该公司最先推出了拍照手机、音乐手机,并提出了应用、平板电脑等最新移动概念。
这种行业间的转移,可能是企业保留原有行业的业务,实行多元化的策略,也可能是完全退出原有行业,全部进入新的行业【1】。
因此,本文认为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克服企业在原有经营格局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1.王吉发,冯晋,李汉铃.企业转型的内涵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153—157.段进行重新设计,并由此形成新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的过程。
诺基亚 兴衰

诺基亚兴衰史
• 1960年,诺基亚时任总裁Bjorn Westerlund专注于 电信行业,他认为未来的电信行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 于是他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 的工作。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 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电信的基础。 • 1967年时,之前的电子部已发展成为拥有460人, 净销售额占整个集团净销售额3%的大部门。诺基亚成 为了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 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 等多个领域。为了表彰诺基亚是当地最大的工业设施 和雇主,Pohjois-Pirkkala镇于1968年改名为诺基 亚镇。 • 1977年,诺基亚镇又升格为诺基亚市。诺基亚市 的市徽上便是一只黑貂爬行于一条蓝溪中。
诺基亚兴衰史
• 1982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生产了第一台 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随后开发的 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移动 电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80年代中期,诺基亚移动电 话通过“Tandy无线电小屋公司”的商店进入了美国 市场。为生产由Tandy出售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 统)模拟机,公司与Tandy公司于1985年在韩国建立 了一个联合生产厂。 • 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 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 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 同时,诺基亚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 急剧扩大。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首次 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 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
诺基亚兴衰史
• 就在全球业界都看好诺基亚的同时,2007年1月, 苹果公司正式公布了旗下智能手机“iPhone”由此 开启了新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此后,诺基亚公司 所拥有的Symbian OS(塞班系统)则不再适用于当 时的市场,甚至连是否属于智能手机系统也遭到质 疑。 • 2008年,谷歌公司发布了旗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成为了市场新的变革,由iPhone和 Android引导的智能手机风潮成为市场主流,诺基亚 公司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被终结, 排名到了第三。 • 2011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0 年的33%降至14%,远低于苹果和三星。诺基亚在其 本国芬兰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锐减,市场份额从 76%降至31%。诺基亚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第2章诺基亚的崛起 (2)2.1 诺基亚有着较好的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2)2.2 分销渠道策略,在经营渠道上,诺基亚实施横向平台建设 (2)2.3 产品策略,诺基亚推崇“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 (3)2.4 价格策略,价格便宜是成功的关键 (3)2.5 竞争策略,诺基亚成功的一个因素是他采取了集中化竞争策略 (3)2.6 诺基亚的环保策略 (3)2.7 诺基亚的品牌理念 (4)第3章诺基亚的衰败 (4)3.1 诺基亚衰败的背景 (4)3.2 诺基亚衰败的原因 (5)第4章诺基亚的战略转型与分析 (7)4.1 诺基亚的战略转型 (7)4.2 诺基亚的转型分析 (7)致谢 (9)参考文献 (10)摘要通过对诺基亚的发展战略研究,从其崛起、衰败再到战略转型各个阶段中体现的国际企业战略管理和生产管理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以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关键词:战略、生产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第一章绪论诺基亚始建于1865年,从最初的木材纸浆厂逐渐发展成为集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电话的生产。
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电话已准备就序。
这些电话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频率和标准。
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第二章诺基亚的崛起从多元化到专业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敏锐的行业动态把握铸就了诺基亚的辉煌。
历史证明诺基亚的崛起是有迹可循的:2.1.诺基亚有着较好的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市场定位上,NOKIA把自己定位为市场追随者。
而在品牌定位上,NOKIA强调科技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诺基亚形成了与摩托罗拉的商务形象、爱立信的休闲形象不同的特点,即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商务休闲的品牌形象。
诺基亚的传播策略开始发生转变,即以整体的品牌传播转化为对每个产品的形象塑造。
2.2.分销渠道策略,在经销渠道上,诺基亚实施横向平台建设。
实行以专卖店、专卖柜为核心的零售战略,并将专卖店、专卖柜作为当地的特约维修中心。
同时诺基亚开始在零售市场收集客户资料,以为今后的产品升级宣传及维修服务和回访建立有效的资料库。
诺基亚还设有专门的移动电话售后市场服务部,售后市场服务部在国内的售后市场上建立综合的服务网络,其中包括产品维修、质量保证、技术支持、培训、材料管理、热线服务等。
2.3.产品策略,诺基亚推崇“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用户的需求划分市场,提供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和产品。
面对市场多元化的特点,诺基亚采取的对策是产品的多元化。
利用最新的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方案。
2.4.价格策略,价格便宜是成功的关键新产品定价策略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调整价格。
2.5.竞争策略,诺基亚成功的一个因素是他采取了集中化的竞争性策略。
成功的另一因素是诺基亚采取了产品领导地位。
“本土化是我们在各国成功的关键。
”在技术水平趋一致的情况下,服务是成功的关键。
诺基亚的服务是全方位化的,,,,在诺基亚看来,质量远不只是产品没有缺陷那么简单。
质量是一种属性,这种属性应该体现在用户与诺基亚的每一次交往中,涵盖了用户与诺基亚在售前和售后的全方位接触。
同时,诺基亚还设置了人性化的导航网站,手机软件自主更新,诺基亚客户服务热线等。
2.6.诺基亚的环保策略诺基亚一直积极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切身履行企业好公民的神圣使命。
积极使用环境友好的原材料,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诺基亚就积极采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同时,诺基亚还提倡对传统原材料进行替代和取代,所有产品中使用无铅焊膏,在印制板中不用溴化阻燃剂。
减小包装,大幅节约材料及能源消耗诺基亚于2006年春季发布的新的产品包装标准减少了54%的包装材料,并在其中增加可回收包装材料,手机附件包装目前已经减少了60%的塑料材料使用量。
在手机使用中,诺基亚把节能作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能效。
经过不懈努力,诺基亚手机充电器空载耗电比原来减少了90%的能耗,并于2007年5月,发布了首款电池充满后予以提示的手机,提醒消费者及时切断充电器电源。
诺基亚积极开展电子废弃品的回收和利。
2002年6,诺基亚作为第一家手机生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废弃手机及附件回收活动;2005年12月又发起“绿箱子环保计划”。
收集到的废弃手机及附件由诺基亚严格审核过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厂家进行环境友好的循环处理,使金属、塑料等原材料得到循环利用。
此举不仅为诺基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同时还为诺基亚在市场上赢取了良好的口碑,这也是诺基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2.7.诺基亚的品牌理念:诺基亚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理念,他们崇尚科技领先,科技个性化,科技时尚化,坚持创新。
功能开发、设计行为上体现“以人为本”。
广告宣传行为、公关行为和SP中都围绕着演绎和丰富其主旋律的丰厚内涵。
在终端陈列、销售和服务、传播和实践诺基亚的品牌理念。
秉承“专业专注、全心全意服务”的客户服务理念,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方位专业服务。
实施俱乐部营销,通过诺基亚俱乐部在线社区和用户忠诚度项目提供不同主题的数字化服务,包括标准的合成音铃声、静态和动态图片(手机标识、图片信息、动画屏保)。
诺基亚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技术,以及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用户友好特性、可靠性和高质量,诺基亚不仅成为世界移动电话的领导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与IP网络的领先提供商。
诺基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强调和注重产品创新、客户满意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创造高度信任、独立自主的环境,为员工提供个人与职业发展的机会来激发员工的潜能。
第三章诺基亚的衰败3.1.诺基亚衰败的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厂商投入到智能手机生产列。
3.1.1世界范围内三星、HTC等智能手机生产商推出了一大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廉价智能手机;3.1.2诺基亚传统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大陆更是涌现出一批像华为、中兴、联想、OPPO等发展迅速的智能手机厂商;3.1.3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的“主宰”IPhone更是不断推陈出新蚕食着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
3.2.诺基亚衰败的原因曾几何时,诺基亚几乎就是手机的代名词。
早在2006年,诺基亚还稳坐全球手机市场第一把交椅,全年净销售额创下历史纪录,达411亿欧元。
直到2008年第二季度,其全球市场份额还高达40%,但此后便持续下滑,2010年第四季度其市场份额跌至31% 短短5年之后,昔日的芬兰巨人便失去了往日光辉。
诺基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30.6%跌至25%,创14年来新低。
诺基亚市场份额急剧缩水,竞争对手却在大幅度增长。
2011年第二季度,诺基亚连续15年的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被苹果和三星这两家后起之秀双双超越。
根据诺基亚发布的财报,2011年第三季度,其智能手机销售量下降39%,总营收下降13%,净亏损高达6800万欧元,与2010年同期5.29亿欧元的利润相比出现大幅下降。
从下面可以看出诺基亚的衰败不是偶然:3.2.1产品外观设计落伍。
诺基亚的产品外观设计陈旧,长期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经典”设计,加上重复使用被消费者排斥的“换壳”模式,换汤不换药,无法给用户全新的感受。
在此方面,苹果、三星甚至是HTC和摩托罗拉都走在了诺基亚的前面。
诺基亚在外观设计上的“不作为”,致使消费者不买账自然在情理之中。
3.2.2触屏时代后知后觉。
诺基亚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跟它在触屏手机市场上动作太慢有很大关系,不能紧跟市场潮流的结果就是被市场远远甩在后面。
IPhone的成功已经开始瓦解诺基亚的高端用户市场,但却没有引起诺基亚高层足够的重视。
直到触摸操作的大潮带来市场的变革,巨人诺基亚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们被触屏浪潮淹没了。
虽然凭着一款5800确实火了一把,但这样的成绩着实来得太晚。
市场是从来不等人的。
3.2.3固守Symbian抱残守缺。
诺基亚一直是Symbian操作系统最大的支持者。
但这一操作系统对硬件配置要求过高,程序响应速度过慢,经常因程序打开过多造成死机。
程序安装过程繁琐,版本过多过于混乱也令开发者大伤脑筋。
随着智能操作系统的风行,Symbian系统的弊病逐渐显现。
显然诺基亚对Symbian曾经的辉煌趋之若鹜,所以斥巨资收购Symbian,将自己从Symbian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所有者。
直至2011年,诺基亚还拿不出一款能勉强和IOS或者Andriod抗衡的操作系统,仍旧固执地坚守着Symbian阵地,生态系统的陈旧直接导致了产品的不受欢迎,在IPhone日渐成为“街机”的时代,选择诺基亚Symbian智能手机的消费者越来越少。
3.2.4押宝Windows Phone错失Android良机。
诺基亚最终还是和老对手微软合作了。
随之而来的,是如潮的惋惜声,批评声。
诺基亚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上,希望构筑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之外的第三个生态系统,但IOS和Android的规模优势已经具备,再加上用户没有耐心再从头学习一种新的系统,Windows Phone要想超越甚至和上述两者相抗衡已绝非易事。
其实,诺基亚曾经也有投奔Android阵营的冲动,但它担心自己沦为摩托罗拉、HTC那样单纯靠终端设备获利的厂商,从而错失良机。
几年间,Android成了继IOS之后蚕食Symbian系统市场份额的又一“杀手”,它从高端市场出发,继而横扫中低端市场。
“三星+Android”“HTC+Android”“摩托罗拉+Android”甚至“ZTE中兴+Android”,一个个联姻都看到了成效。
摩托罗拉更是靠着Android实现了大翻身。
3.2.5忽视美国市场。
诺基亚能够让安卓和IPhone迅速抢占手机市场基本是个奇迹。
诺基亚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不应该受到质疑,因为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工程师和设计师。
真正应该受到质疑的应该是他们的决策者,诺基亚主要目标是欧洲市场,次要目标是亚洲市场,第三目标才是美国市场,这是非常致命的。
任何忽视美国的人,都会为他们的无知付出代价。
诺基亚2010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是3%,而相同时间IPhone的市场份额是24%,安卓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是39%。
在美国,诺基亚的两个最大的对手一共占据了诺基亚20多倍的市场份额,这个数据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