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 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 濠梁( )徙于南冥( )抟扶摇( ) 绦鱼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 )(2)志怪者也(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请循其本( )(7)子固非鱼也(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子固非鱼也D. 我知之濠上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繁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名为鲲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6.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7. 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2)《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3)《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暗示出庄子愉悦心情的句子是:。

8.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 子/固非/鱼也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庄子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他的文章想象奇特,变化多端,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的语言有很大影响。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鹏之背”中“背”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背负重任B.虎背熊腰
(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翻译:你不是鱼,?
(3)品其文·揣摩感悟:《北冥有鱼》通过(艺术特色),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大鹏形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与惠子围绕“
3.答案(1)B
(2)①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时 它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②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雄奇的想象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4)(示例1)成语:鹏程万里(示例2)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解析(1)“鹏之背”中的“背”是“脊背”的意思,读bèi。A.背负重任:担负着重大任务。“背”是“担负”的意思,读bēi。B.虎背熊腰:像老虎的脊背,像熊的腰身。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背”是“脊背”的意思,读bèi。故选B。
写作提示:①说明公益广告画的构图要素及寓意;②70字左右。


答:
答案全解全析
读·书
1.答案




读·思
2.答案(1)màn(2)kūn
(2)B
(3)①不知道有几千里②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①美好境界(或“理想世界”等)②九万里风鹏正举③硕大无比(或“志存高远”等)④力大无穷(或“善借长风”等)
(2)注意句中重点词的解释,如“怒”在这里是“用力鼓动翅膀”的意思,“安”是“怎么”的意思。
(3)大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虚构出来的宏大形象,所以说其艺术特色是“雄奇的想象”。庄子在濠梁之上发出了“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的感叹,惠子紧接着追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见二人辩论的焦点是“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练习检测及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练习检测及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练习检测及答案但他却深爱自由和XXX的生活,因此不愿意为富贵名利而牺牲自己的内心追求。

他的思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求,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

11.请你结合XXX的思想,谈谈你对自由和XXX生活的理解,以及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改写后: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练检测(一)北冥有鱼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běi míng)鲲(kūn)徙(xǐ)抟扶摇(tuán fúyá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怒:怒气勃发,愤怒地飞翔。

2)志怪者也志:指志怪小说,意为神奇的故事。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指飞行。

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停止飞行,休息。

5)亦若是则已矣是:就像这样,已经结束了。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冥和鸣、明和命通假,意为黑暗、深邃。

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停止、休息。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指生物呼吸。

2)为①其名为鲲:是、成为。

②化而为鸟:变成、转化为鸟。

3)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指鹏鸟的背部,不知有多长。

②鹏之徙XXX也:指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4)其①其名为鹏:指鹏鸟的名字。

②其视下也:指鹏鸟向下看。

③其正色邪:指鹏鸟的真实颜色。

5)而①化而为鸟:变成、转化为鸟。

②怒而XXX:愤怒地飞翔。

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例:南冥者,天池也。

A。

后遂无问津者。

B。

《齐谐》者,志怪者也。

C。

亦若是则已矣。

D。

似与游者相乐。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愤怒地飞翔,翅膀像挂在天空中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是一种鸟,如果海洋波涛汹涌,它就会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

《庄子二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野生的马D.是.鱼之乐也是:这[解析]“野马”应译为“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解析]B项中的“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C项中的“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D项中的“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起翅膀。

3.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解析]①②④句中的“其”均为代词,它,指大鹏。

③句中的“其”表选择。

4.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解析]B项和.......他.“.表判断,是判断句,句式相同。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解析: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北冥有鱼》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

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

《《庄子》二则》课时练年级:八册次:下单元六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濠梁( )徙于南冥( ) 抟扶摇( ) 鲦鱼(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怪者也志:(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3)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二、课内精彩阅读《北冥有鱼》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2.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翻译重点句子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2.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三、课外类文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每句标三处)(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2)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志怪者也志:记载(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化而为鸟(成为)(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怒而飞(连词,表修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2)固不知子矣固:本来(3)全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4)请循其本循:追溯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核舟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理解与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tuán)C.鲦鱼出游从容(táo)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D.是鱼之乐也(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4.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5.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6. 背诵《北冥有鱼》,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填空。

(1)《逍遥游》中的大鹏体形硕大无比,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文中表示此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例子与大鹏鸟的“徙于南冥”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所依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的成语都是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成语,简介演变出这一成语的寓言故事的情节,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越俎代庖呆若木鸡我选择: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他们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míng)有鱼B.其翼.(jì)若垂天之云C.请循.(xún)其本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lè)2.(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B.惠子相.梁C.心乐.之D.我知.之濠上也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5.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翼/若/垂天之云C.其翼/若垂/天之云D.其翼若/垂天/之云6.(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7.(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9.(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正色邪(yé)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子之不知鱼之乐B.亦若是则已矣其翼若垂天之云C.是鱼之乐也如鸣珮环,心乐之D.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齐谐》者,志怪者也D.南冥者,天池也7.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8.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

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抟扶摇而上(zhuān)尘埃(āi)B.北冥(míng)游于濠梁(háo)汝安知鱼乐(rú)C.鲦鱼(tiáo)徙于南冥(xī)请循其本(xún)D.齐谐(xié)其正色邪(yé)逍遥游(xiāo)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我知之濠上也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

《庄子二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野生的马D.是.鱼之乐也是:这[解析]“野马”应译为“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解析]B项中的“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C项中的“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D项中的“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起翅膀。

3.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解析]①②④句中的“其”均为代词,它,指大鹏。

③句中的“其”表选择。

4.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解析]B项和.......他.“.表判断,是判断句,句式相同。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解析: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北冥有鱼》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

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

《庄子二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名.为鲲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

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7.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庄子二则卡测题

庄子二则卡测题

《庄子二则》卡测题
一、解释字词
相与:谋:视听食息:报混沌之德.:方.虚骄而恃.气:
犹应.响影
..:
疾视:德全:几:应:反走:
二、翻译文言句子
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3、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
4、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5、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6、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三、问答题
1、《混沌之死》中,“倏”“忽”“混沌”的命名各有什么含义?
2、《混沌之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了《呆若木鸡》,你有什么启示?
4、写三个出自《庄子》的成语。

精 《〈庄子〉二则》试题(含答案)

精 《〈庄子〉二则》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北冥.(míng)尘埃.(āi)坳.堂(āo)抟.扶摇而上(ch uán)B.鲲.鹏(kūn)夭.阏(yān)蓬蒿.(hāo)学鸠.(jiū)C.晦朔.(sh uò)泠.然(líng)宿舂.粮(chōng)决.起(j ué)D.蟪.蛄(h uì)榆枋.(fāng)蜩.与学鸠(t iáo)数.然(sh uó)2.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以五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顺应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认为达到“无己”的境界方是逍遥游。

C.“御六气之辩”中的六气指的是阴、阳、风、雨、晦、明。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梁上。

”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子固非鱼也()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7.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8.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9.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二)课外阅读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答案不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答案不全)

《庄子》二则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1 )冥:() (2)鲲:() (3 )鹏:() (4)怒:() (5 )垂:() (6)海运:() (7)天池:() (8)志:() (9 )怪:() (10)水击:() (11 )抟:() (12)去:() (13 )息:() (14)野马:() (15)尘埃:() (16)苍苍:() (17 )极:()(18)我知之濠上也() (19)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0)子固非鱼也() (21)鲦鱼出游从容()(22)是鱼之乐也()(23)全矣()(24)请循其社()( )(25)云者()(26)子之不知鱼之乐()( )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山不在咼,有仙则名.。

()名列前矛。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北山愚公长息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 鹏之徙于南冥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⑷而: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入则无法家拂士()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⑺其: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三•填空。

(1)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题目是编者加的。

(3) 出自本课的成语有: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四、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作者主要通过鲲鹏变化、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21《庄子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 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 正色邪(yé)【答案】D【解析】D.注音不完全正确。

“谐”应读xié。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答案】A【解析】B.正确停顿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正确停顿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正确停顿为:南冥/者,天池/也;故选A。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本题B项,“去以六月息者也”是倒装句。

句意是: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故答案为B。

4.(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请循.其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下列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B.《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C.亦若是.则已矣。

(判断词)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如何,怎么)4.下列对《北冥有鱼》一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秘莫测。

当然,这样的鱼和鸟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没有的。

B.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去万里游。

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做了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C.本篇的核心思想是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

D.本文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姓庄,名周。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C.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D. 后世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6.按提示填空。

(1)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2)《庄子·北冥有鱼》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洋一直喜欢玩游戏,他就要参加中考了,妈妈劝他不要再沉迷于游戏了。

没想到,他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来回应妈妈,令人啼笑皆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庄子二则》分层练习◆基础题一、课文阅读题。

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

犹:无敢应者:几矣:2.翻译句子。

①方虚骄而恃气。

②犹应响影。

3.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二、类文阅读题。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然④,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释】①履:踩。

②踦:yǐ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③砉:huā象声词。

④huō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

⑤中:zhòng合乎。

⑥会:音节,节奏。

⑦进:超过。

⑧硎:xíng磨刀石。

1.解释加粗词。

倚:道:间:游:2.翻译下列句子。

①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由画线句子得到的一个成语是()。

4.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用庖丁解牛所见非牛来证明人生病所见亦非鬼,这篇课文是()。

5.阅读本文,你有何启示?◆能力题三、阅读文言文。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干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这一则故事中,庄子用了精彩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指出下面各词的比喻意义。

鹓:鸱:功名利禄:2.在这则故事里,庄子把自己比做,把惠子比做。

新人教版语文8下《庄子》二则 练习题24张附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8下《庄子》二则  练习题24张附答案
一项是( A )(3 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 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
于“的”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形容迅速往上升 C.野.马.也,尘埃也 游动的雾气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
是……还是……
10.庄子在文中把鲲鹏描写得如此神奇,有什么作用? (4分)
(1)文中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 大鹏的不凡过程,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 做万里游,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当然,这 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这给寓言故事 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2)寄托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表现了他的美好向往之情。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D )(3 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表判断) 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
(5)去.以六月息.者( 离开 )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7)天之苍苍,其.色正邪( 表选择 ) (8)亦若是则已.矣( 罢了 ) (9)是.鱼之乐也( 这 ) (10)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疑问代词,怎么)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 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 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 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 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 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 哉!意成乎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庄子》二则练习题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北冥.( ) 抟.( ) 濠.梁( )鲦鱼( ) 鲲.鹏( ) 迁xǐ(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6分)(1)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亦若是则已矣(3)去以六月息者也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6分)(1)《齐谐》者,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 )(3)怒.而飞( )(4)安.知鱼之乐( )(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请循.其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是”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问今是.何世B.是.鸟也C.亦若是.则已矣D.是.鱼之乐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A.海运..也,尘埃也..则将徙于南冥 B.野马C.鲦鱼出游从容.. D.请循其本.6.根据提示填空。

(5分)(1)《北冥有鱼》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分别选自《庄子》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

庄子,名周, (填朝代)时期哲学家,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2)《北冥有鱼》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北冥有鱼》一文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暗示出庄子愉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学,分享智慧”吧。

(11分) (1)【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含有“经典”一词。

示例: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

(2)【诵经典华章】唐代诗人元稹《送友封》中写道“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北冥有鱼》中有类似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晒百家观点】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阅读理解(一)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去.以六月息者也(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鹏之.徙于南冥也子之.不知鱼之乐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化而.为鸟学而.不思则罔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4分)1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4分)(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14.庄子和惠子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3分)15.庄子为什么说“出游从容”的鱼是快乐的?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3分)(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蓝河侯。

蓝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③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④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⑦,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⑧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注释】①贷粟:借粮。

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

③中道:道路中间。

④鲋鱼:鲫鱼。

⑤波臣:海神的臣子。

⑥激:引。

⑦常与:常在一起的。

⑧然:乃,就。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将贷子.三百金( )(2)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我只需一斗或一升的水就能活命,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18.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后来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9.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参考答案1. mínɡ tuán háo tiáo kūn 徙2. (1)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亦若是/则已矣(3)去/以六月息者也3.(1)记载(2)气息,这里指风(3)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4)怎么(5)完全,肯定〔是这样〕(6)追溯4. A5. D6. (1)逍遥游秋水战国道(2)其翼若垂天之云(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7. (1)弘扬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示例:“孟母三迁”的故事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但不是“封建糟粕”。

《弟子规》中更有许多使人受益的东西,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学习,有选择地继承。

8.(1)迁徙(2)离开9. A10. (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垂在天边的云彩。

(2)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3)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11.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12.①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13.(1)白鲦鱼(在河里)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啊。

(2)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确定的!14.焦点: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原因: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立场的不同——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中的美;另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

15.这是他愉悦心境的外化,表现出他顺应自然、远离现实、追求绝对自由的理想。

16. (1)你(2)使……活17.我只需一斗或一升的水就能活命,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18.涸辙之鲋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19.这个故事说明了远水不能救近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形式主义比比皆是,与其空头许诺,不如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

【参考译文】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

监河官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的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生气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

我回头看,发现车辙里有条鲋鱼在那儿。

我问它:‘鲋鱼!你是什么人?’鲋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臣子,您能否有一点水来救活我?’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访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怎么样?’鲋鱼生气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常处在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