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难题的解决策略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从1、农村中小学校缺少应有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资源2、师资队伍素质较低,缺乏对机房的科学管理3、教材的编写很多内容不适合信息技术素质教学的开展4、缺乏教学评价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5、教育模式和观念陈旧,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6、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观的教育。
存在的六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素质教育网络道德观在当前农村,使用计算机不是非常普及,很多人不了解计算机知识。
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在我们广西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但通过我近期的调研发觉,我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在农村中小学问题更多困难更大,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1.农村中小学校缺少应有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资源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硬件设施不齐。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配臵水平低,数量不足,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就像我所在的江州区板利乡中学在2006年广西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配备的一间计算机室,而且数量只有30台计算机。
每个班的学生多则70、80人少则50人,我们乡中心小学只有5台计算机,而这样两三个人一台计算机根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软、硬件方面配套跟不上,教学资源短缺,就像我们学校计算机室是这样配臵的,学生机是无盘工作站,服务器用的是龙芯NBC虚拟存储管理系统对学生机进行管理,这样配臵节省购买硬盘费用但在使用效率上就大打折扣,其主要缺陷是学生机启动和运行很慢,因为学生机在启动和运行都要读取服务器硬盘的数字;还有学生在课堂上还没有完成的作业无法保存。
用实践解决教学中的困惑(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教学困惑。
如何将这些困惑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实践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一、教学困惑的产生1. 学生个体差异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弱。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产生教学困惑。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学资源不足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部分教师面临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
二、实践解决教学困惑的途径1. 优化教学设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采用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案例:在数学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案例:在语文课上,教师运用PPT展示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文学的魅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案例:在英语课上,教师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口语表达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拓宽教学渠道,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昔阳示范中学王建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一、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教学的优势(一)用信息技术去积累资料。
平时留神捕捉一点一滴稍纵即逝的生活小浪花,把它摄入镜头,存作资料。
教学时,根据需要选择在课堂上使用,会起到单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所起不到的作用。
(二)用信息技术可起到充实内容的作用。
把教学媒体作为补充、扩展教学内容的手段,也可把教学中许多抽象的过程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三)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通过教学媒体的直观。
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
(四)拓宽形式,增大课堂容量。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拓宽教学的渠道和形式,使用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灵活。
另外,通过信息技术也可以把教学重点突现出来,使其得到强化。
把教学难点突现出来,以便化难为易,逐步解决。
二、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平面几何入门难,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这是一个令广大数学教师十分棘手的问题。
为此,我们这方面殚精竭虑,作了大量的工作,力图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统筹安排,分工协作我们每周至少制作2个课件,制作完成后发在校园网上,这样其他教师就可以下载或上传,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这样统一协调,减少了重复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期结束,我们基本上就能把大纲上要讲的内容全部全部制成实用而且质量较高的课件,以后使用的时候,可以把修改的内容加上去,使课件更加完善;我们还要求课件要少而精,不一定把要讲的内容都制成课件,使上课变成课件展示会,而要把传统教法与运多媒体有机结合,使多媒体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就是其中的一种充满潜力的应用模式,它推动了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的深刻转变,并不断提升了教育效果和质量。
本论文将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进行探讨,并阐述在实践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信息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次,其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
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供了数字化、在线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例如,在线课件、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和虚拟现实教学等,这些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推动了全球教育的互联互通。
例如,MOOC、OER等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已经成为全球学习者的重要资源,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知识门槛,提高了全球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再次,信息技术倡导了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教育等。
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以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教育现代化,使教育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科技化。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设计课程、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究,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力。
通过多媒体、互动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课程内容,并更容易掌握和理解知识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
通过研发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信息技术 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提高 教学效果。
技术难题
如何保证信息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定期维护 、升级硬件设备、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 确保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稳定运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师能力提升途径
培训与研修
激励机制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提 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整 合能力。
02
丰富了教学资源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获取了更 为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多媒 体课件、网络课程、在线数据库等, 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03
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 素养
本次项目的实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了他们的 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01 02
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 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 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学习是社会性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认为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通过 协作和会话等方式,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03
情境对学习至关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构建的,因此,为学习
者提供真实或仿真的情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的多元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 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融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融合案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为例一、教学内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融合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明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要点。
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点。
3、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环境:手机、平板或者电脑,UMU互动平台。
学情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属于集理论和实操为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际操作运用,解决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难题。
当前的学生基本上属于成人学生,有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只能在业余的时间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丰富的实用的知识。
重难点突破:1、碎片化学习。
将一个个知识点进行分解,采用极简技术的方式解决学习难题,一个简短的小视频解决一个问题。
2、将这些小视频统一放置到UMU互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
3、这些小视频分门别类的放置,学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学习需要的知识。
五、教学环节(一)课前:1、利用问卷调查和评测学生的基础,调整课堂教学。
【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通过调查结果数据的快速反馈,掌握学生的学情,有利用调整教学更适切目标。
】2、利用UMU互动平台推送微课,解决教学重难点。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课堂技术操作中的关键信息,扫清课堂教学中的技术障碍】(二)课中:1、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观看指导微课),教师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状况。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通过课前微课推送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微课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2、师生互动、实现共同学习。
(1)利用视频评价和发言的方式分享学生学习后的看法和观点。
(2)通过作业提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困惑(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积极拥抱信息化教学。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也制约了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针对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学资源整合困难1. 教学资源种类繁多,难以筛选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教育云等资源获取大量的教学素材。
然而,这些资源种类繁多,涵盖面广,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筛选出适合自己教学需求的内容。
2. 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性,部分教学资源质量不高,甚至存在错误。
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筛选和甄别,以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学资源更新速度过快信息化教学资源更新速度较快,教师需要不断关注最新的教育资源,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然而,这一过程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1. 教师对信息技术了解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仅限于基本操作,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深入研究。
这使得他们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2.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
这导致教学活动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匹配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而教师则相对较弱。
这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发挥主体作用,教学效果不佳。
三、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语文素养提升的矛盾1. 学生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容易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忽视了对语文素养的锻炼。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2. 信息技术与语文素养的平衡如何在信息化教学中平衡信息技术与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可能导致语文素养的下降;反之,过分强调语文素养,则可能限制信息技术的应用。
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利用三部分内容,对信息技术以及学科的整合,进行了讲解以及阐述。
其中,全文的主要内容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述。
首先,对职业教育中关于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工作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措施;在文章的最后,运用较为简单的语言,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前,国内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得信息技术能够运用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各个方面。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相关的教学工作人员将信息技术学科进行了相应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主要就是指把相关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与和学科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融合。
简单来说,就是在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甚至难题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遍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理念开始变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成果以及原理被证明是科学可行的。
所以,职业教育中,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是,由于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工作相对来说还处于非成熟阶段,所以,它们之间的整合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难题,有待解决。
只有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工作出现的问题分析(一)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工作,依然以教师为控制主体目前,很多职业教育教学过程都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然而,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利用鼠标切换课件而已,学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及分析。
中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体会及问题解决策略
中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体会及问题解决策略作者:刘秀敏,徐蕾,李杉江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4期摘要:结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工作实践,探讨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改进,旨在提高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实践体会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8)14-0026-0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促使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产生变革。
我校近年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展开研究与实践,并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经验。
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整合”即综合、融合、集成、一体化等。
整合可以使系统内各要素实现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的效益[1]。
中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种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2],培养中职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特征判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有效性的标准不在于技术的先进与否和使用时间的长短,而要看信息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是否收到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综合来看,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2.1 课堂教学结构转为“主导—主体”结构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应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从知识点切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归纳、拓展等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
2.2 课堂具备丰富的情感调节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各类教学软件的情感调节功能,开展课堂趣味活动,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难题与解决办法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难题与解决办法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它为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如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便捷的教学管理等。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难题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高速网络、智能教学设备等,而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可能还缺乏基本的信息化设备,甚至网络覆盖都不完善。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
解决办法: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向薄弱地区和农村学校倾斜。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这些地区的信息化条件。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为学校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此外,还可以建立区域间的教育信息化互助机制,让发达地区的学校与薄弱地区的学校结对帮扶,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难题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尽管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些教师对新的教学软件和工具不熟悉,无法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信息化教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决办法: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让教师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
同时,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此外,还可以建立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难题三:教育信息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资源日益丰富,但质量却参差不齐。
有些资源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甚至存在错误;有些资源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不符,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与实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 例研究
案例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结词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详细描述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互动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 教学效率和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案例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在课外学习中的应用
学习资源共享
利用网络平台,共享学习 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在线辅导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 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 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学习社区
建立学习社区,方便学生 交流学习心得,促进学习 效果的提升。
信息技术在评价与反馈中的应用
在线测试
实时反馈
利用在线测试系统,方便教师对学生 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反馈。
缺乏稳定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硬件设施, 将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效果。这可 能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影响教 学质量。
教育观念问题
总结词
教育观念问题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 中的一大障碍。
详细描述
一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改革的动力 和意愿。这可能导致整合过程进展缓慢,难 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0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 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 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 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
通过在线课程、远程教育 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
互动教学
利用教学软件、在线讨论 等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 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巧破难点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巧破难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它不仅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融合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发展现状、难点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国外,例如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学校已经广泛使用电子白板、数学教学软件、模拟实验等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数学教学。
而在中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开设了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并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
二、难点分析1. 师资问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数学课程知识,一些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探索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支持。
2. 教学内容整合数学教学的内容繁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涉及到多个领域,如何将两者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且要适应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对数学本身就存在着抵触情绪,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时会使他们感到困惑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解决方案1. 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信息技术培训班、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校本课程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能力提升。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学术会议等,增加教师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2. 教学内容整合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和方法,并形成共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的教学设计研讨会,鼓励教师团队开展多方面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专家学者纷纷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后,总结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问题;策略1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功在我国开展多年,然而现实状况与期望中的效果相比仍相去甚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便更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1]以下三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尹睿和刘铁英在对实际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分析看,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和操作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策略。
其一:教学模式落后,没有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策略为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其二:教师片面理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含义,解决策略为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应用实践的训练。
其三:学生地位绝对化,忽视教师的作用,解决策略为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建构主义理论中“主导—主体”的关系在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中,加强信息的反馈。
其四:教学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解决策略为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对活动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其五:学科特点不明显,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整合的方法。
其六: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教学源,应根据学科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
[2]叶力汉和白然着重从外界因素和教师的角度,就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创造整合的外部条件,解决教师自身问题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解决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与融合
05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与融 合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难 以跟上发展步伐
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存在 差异,整合难度大
传统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课程 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与融合的标准和规范
对策和建议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整合与融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 整合与融合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信息技术课程 的融合
02
信息技术课程 的发展历程
05
信息技术课程 整合与融合的 挑战与对策
03
信息技术课程 的整合
06
信息技术课程 整合与融合的 实践与反思
添加标题
实践经验总结: 通过实践经验的 总结,可以发现 整合与融合的优 势和不足,为今 后的教学提供借 鉴和改进的方向。
添加标题
分享经验:分享 实践经验可以帮 助其他教师了解 和掌握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与融合 的方法和技巧, 促进信息技术教
育的发展。
添加标题
实践成果评价与提升
整合与融合实践的成效:提升 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 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教育起步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普及教育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文化论 21世纪初: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阶段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现代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多数学校已经完善了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有了教学资源条件的支持,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促进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针对过去“读写分离”“单篇阅读”“效率偏低”等问题,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将生活化因素导入课堂教学情境,加强读写技能训练,将课内外语文知识融会贯通,促使学生加深对阅读、写作等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一、“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整合现状“双减”政策的落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
但是在“双减”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诸多技术性难题。
例如,部分学校一些语文教师年龄偏大,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对于现代化信息系统和辅助工具在操作上存在困难,导致这些教师只能简单地将教案内容导入PPT 或Word中,在整体呈现效果上并不理想。
还有部分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会干扰课堂教学进度,教师为了减少麻烦,不愿意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整合运用思路(一)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预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中教学阶段前,按照学习思路和方法,梳理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解决部分基础性问题,并且标注出难点问题和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而实现课前、课中整合的关键,在于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自主预习的引导作用。
以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呈现出小兴安岭在四季景色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动态学习中领略小兴安岭的景色和物产丰富的特点,带着探索的兴趣深入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体现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解决“三个问题”,实现“四大展现”
解决“三个问题”,实现“四大展现”作者:吴涧石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09期摘要: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既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定位于学科教学的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其显露出的问题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
本文从《山脉的变化》教学案例出发,分析这些常见问题的成因,探究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融合;常见问题;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 ; 文献标识码:A ;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9-0054-02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某位教师执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山脉的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如用白板软件播放图片、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摄像机拍摄现场展示探究活动、利用打印机现场打印等,但并未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教师教学的意图是想通过对媒体的频繁运用来使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山脉的不同形态,知道山脉在不断地变化,并探索其变化的原因,建构起相应的科学概念。
然而,整节课并不像教师希望和预设那样简约、有效,繁琐的教学环节反而成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构建科学知识的桎梏。
个中原因,笔者分析如下,其中显露出的常见问题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
● 媒体运用与科学教学融合中的常见问题1.媒体设备无效使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科学课堂教学提倡简约,这种简约体现在教学内容、材料的选用等方面;同时,也要求技术运用的简约、有效。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媒体技术使用得越多越好,但他们没有关注到教学的需求,也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过程的需求,一味地为使用而使用。
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和无效,反而成了教学的枷锁。
多媒体技术使用的简约、有效是保证我们教学高效的根本,也是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有效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白板软件与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的使用可以整合。
概念图软件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山脉变化”的多种假说,这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动态生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分析(简跃进140630)(1)
内心的呼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分析简跃进针对内容:T9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学科教学。
T10 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
T11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T13 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T19 网络教学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我想做)1、整合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与策略:与学科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有机部分。
当前和长远目标:完成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学生掌握两个方法。
2、整合的意义政治任务:跨越与均衡绿色教育:尊重成长规律、开发智力潜能、打通发展通道、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现实:远离现实的十个缺陷。
问题预判原则问题求核原则结构不良原则打通信息渠道原则多种背景原则无标准答案原则非正规知识原则生活无小事原则注重合作原则问题反复原则课程标准:例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相关常识(需要做什么)1、了解整合现状湖北省中小学经过多年整合探索,积淀了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整合经验。
近几年,我省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整合的整体水平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
(举例)2、了解整合策略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事先根据当前的不同情势而制定若干行动的方案,并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选择某一更适合的方案。
教育信息化发展难点与对策
教育信息化发展难点与对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然而,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难点。
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在一些发达地区,学校拥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信息化教育。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可能缺乏基本的网络设施和信息化设备,导致教育信息化难以推进。
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还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
比如,优秀的在线课程、教学软件等在不同地区的可及性存在巨大差异。
第二个难点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对于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缺乏了解和掌握,难以将信息化手段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
有些教师可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存在抵触情绪。
而且,教师在接受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机会也不均等,这进一步加大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差距。
第三个难点是信息化教育平台和软件的适用性和兼容性问题。
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教育信息化产品,但它们的质量和效果良莠不齐。
有些平台和软件操作复杂,不符合教学实际需求;有些则存在兼容性问题,无法在不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
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负担。
第四个难点是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量的学生和教师个人信息以及教学数据被存储在网络上。
如果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这些数据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泄露或被滥用,给个人和学校带来严重的损失。
针对以上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通过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支持,改善这些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设备条件。
同时,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的流通和共享,减少资源差距。
例如,可以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力量,开发统一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并免费向所有学校和师生开放。
其次,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来自”一,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 国 各地 特 别 是 沿 海 经 济发 展 较快 地 区 对 教 育 基 础 设 施都有 非 常大 的 投 入 很 多学 校都有 多媒 体 教 室 网 络 教 室 连 上 了 教 育 网 实现 了校校 通 条件 更好 点的 每 个 教 室 都 装 了 液 晶投影 仪 和 教 师 用 电 脑 但事 实 上 这 样 的 硬 件 环 境 用 来 开 展 计算 机 辅 助 教 学 是 够 了 如 果要 开 展 信 息技术 与课 程 整 合 还 是 有所欠缺 我 们 知 道 信息 技 术与 课 程 整合过 程 中 要 让 学 生 能 够 利 用 信 息技 术 工 具 在教 学 组织 者 的 指 导 下 实现 探 究 式 学 习 和 协作 学 习 也就 是 说 在 教学 过 程 中 除 了让 教 师 可 以利 用 信 息 技 术 工 具 教学 外 更 重 要 的是 必 须让 学 生 可 以 很 方 便 地 使 用 各种信 息 技术 工 具 而 目 前 的 情 况 下 这 点 显 然 是 被 忽 略 了 由此 可 见 许 多学 校 轰轰 烈 烈 搞 的 所 谓 的 信息 技 术 与课 程 整 合 实 际 上 还 是 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以 教 师为 中心 的 传 统 教学 实 质没 有 变 信息 资源 的 丰 富性 和 共 享性 都 冲击 着传统 的课 程 资源 观 课 程资 源 的 物化 载 体 不 单是教 学 用 书 参 考资料 等 纸 质 印刷 品 学 习 者 可 以 直接 从 信 息化 环 境 和 数字 资 源 中获 取 知 识 ; 学 习 者 可 以通 过信 息 技 术从 学 习 化社 区 其 他学 习 者 在 线 专 家等 方面获 取 课 程 内容 达 到 最 终 的 学 习 目标 但 不 可 否认 的是 真正 从 学 习 规律 的 角度 去设计 的 数字 化 学 习 资源 依然很 匮 乏 并 已 经 成为 目 前 整 合 的 瓶 颈 有 些 学 校 投 入 数 十万 甚至 上 百 万 建 成的校 园 网 建 成后 没 有 充 足 的 教 育 资 源 但共享 的 资 源仅仅 是教 师 的 些 学 科优 秀 课 件 与 教学 有关 的 少 量 V C D 影 片 等 电子 音 像 材料 信 息 资 源 学 习 资 源相 当 匮 乏 学 生 几 乎 无法 从 学 校 有 限 的 资 源 中进 行 个性 化 学 习和 自由发 展 这 样校 园 教 学 资 源 网 无异 于 个 空 壳 不 能 为教 育 教 学 服 务 直接 影 响 到 信 息 技 术 与课 程 整 合的 发 展 本 校 资 源 库 的 建 设 可 以 是 学 校 出钱 购 买 的 教 育 教学 软 件 音 像 资料 电子 文 稿 资料 等 数字化学 习 环 境 的 建设 存在 个 不 良循 环 : 只 注 重 硬 件 建 设 忽 视软 件 环 境 建设 导 致 硬 件利 用 率 很 低 反 过 来 又 影 响硬 件 环 境 建 设 2 2 2 解 决 策 略 : 要 更 新观 念 加 强 教学 资源 建 设 在 硬 件 建设 中不 仅 为教 师提 供 信息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案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难题的解决策略楼主发表于:2013-01-16 11:25来源于:“国培计划(2012)”——湖北省中小学新课标学科教师远程培训从案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难题的解决策略●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有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程资源的收集、重组和应用;第二个环节是数字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应用;第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选择。
案例1:小学数学《统计》孙建华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五村小学数学教师在《统计》课上,我面对的是一年级学生,根据学生对新、奇、美的情景感兴趣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小熊搬家请客的场景,色彩鲜艳的布景、形态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的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们通常要用笔在统计图的格子里涂色,这样完成一幅统计图需要花较多的时间。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运用了动态网页等技术,学生只需用鼠标点击的方式就能很快地制作出一张美观、匀称的统计图,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在《统计》课上,我请学生们在电脑上用鼠标拖曳的方式给小动物们排队,并且根据动物分类,统计出只数,在电脑上把数据输入统计表。
案例2:家乡的水,你满意吗?黄洌上海市向明中学生物教师课题是围绕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资源、环境和污染展开的。
这节课是一次跨学科教学的尝试,因此前半部分是由地理教师主要讲授的,她从宏观方面,通过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具体信息和素材,开展讨论式教学。
然后,就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了解水污染的基本途径及类型,请学生编排简短的小品,并通过PPT制作小品背景及录制声音效果表示不同污染的环境情况。
这节课所借助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视频网络系统实验室。
在多媒体视频网络系统的帮助下,学生可对实验数据进行现场收集整理,实时比较并加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观察水蚤在一些受不同污染的水体中心脏搏动数的变化,来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性。
通常这个实验就是在一两个学生的小范围内进行实验,最终学生只是知道了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可能对于水质污染真正的危害性并无多大了解。
然而通过这套实验室设备却可以初步改善这种状况。
学生们可以实时地比较全班的实验状况和数据。
点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环节蒋鸣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一、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核心是构建图像和非语言形式的多媒体支持的学习环境和借助网络的交互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数字化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比如孙建华老师这节课她重点构建了一个基于多媒体的学习环境,然后把数学形态的知识要点转化为低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形态,那么信息技术就是促进了这种转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王洌老师的这节课,他利用网络构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协作学习的环境,从而通过信息技术把原来孤立的实验、研究和解释变成了全班学生共同协作、探究的新环境。
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应注意哪些环节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有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怎样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建设丰富的、开放的基础教育资源是一个提炼和整合的概念,它主要任务不是另起炉灶去重复开发,而是整合现有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源,在把知识从各类知识源中提取出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对它们加以挖掘、提炼和重新组合,来支持数字化的学习活动。
学校的课程资源就不单单是教师自己开发的素材、课件,更重要的特征是教学过程中凝聚着教师和学生智慧的第二次生成资源,包括教师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的主题学习资源,也包括优秀的教学案例,还包括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即使师生在互联网上交流的过程也是课程资源。
第二个环节,数字化的教学活动有哪几个要素呢?主要有四个要素:学习活动的目标、教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活动的数字化环境。
我们教师备课就要抓住这四个要素进行设计,做一个框架,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就能够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
具体地说数字化的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地展开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理解课程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第二,要分析学生知识背景和年龄特点,把备课从单纯的备教,转化成既备教又备学;第三,整理和筛选资源,我们要把媒体的资源和教学环境嵌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第四,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达成程度,更要注意能力的提高,要能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作为单单的手段和措施。
第三个环节,如何应用课堂教学策略?有几个方面供教师参考:从学校设备配置实际出发,营造课堂数字化学习环境;怎样使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活动相互衔接、呼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促进学习的活动,而不是消极地坐着听讲或记笔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定,未来的方向可能还要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针对学习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制订新的评价策略和方式。
专题2:“整合”如何从一堂课拓展至一门课●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学习工具。
案例3:“科技坊”科技课程袁曼丽上海市虹口区曲阳四小科研室主任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开放构建、虚实融合的小学科学课程校本实践”的课题研究,简称“科技坊”科技课程。
在这个课题中,我们把运用信息技术,即“虚实融合”,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试图从课程整体建设的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将传统的纸质教材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
在教学环境中,创设虚拟环境,让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比如我们在二年级就实施《种子发芽》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通过操作电脑中的“种子发芽虚拟实验”,提前达成了部分过程方法类的教学目标,使得二年级的学生知晓种子发芽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了解对比实验必须在同等条件下进行。
案例4:中学化学《溶液的酸碱性》袁孝凤上海市长宁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只能通过演示1至2个实验或学生分小组进行若干实验,来得出实验结论。
在应用“长江之旅——校际网络协同学习”平台后,在同一时间,不同学校共同进行同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各自将实验数据上传至平台所提供的定制模板中,供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共享,这样通过大量的实验所得出的规律更有价值。
同时,在进行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汇总中,个别学生还可以通过发现个别数据的异常,对误差等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包长发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现代技术教育研究部主任特级教师前面的案例为科学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信息技术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演示、交流、个别辅导的工具,可以提供资源,可以作为信息加工、协作学习、研究的工具,但都是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
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学科的课程目标,特别是二期课改中提出的三维目标。
在前面的案例中,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中学生物、化学,都突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管使用什么信息技术,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而且,在达成学科教学目标时,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避免了为用技术而用技术,或者片面追求热闹,忽视学科目标的倾向。
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实施时作为借鉴的,这也应该成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
二、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对由于网络的发展产生的一些新的交流环境,教师要认真、慎重地进行选择和使用,要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反面局限,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在使用这些交流环境时,除了进行正常的学科学习、交流外,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健康的信息素养。
在上面的案例中,校际网络协同平台就是一个例子。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协同学习,达到数据和信息共享,取得传统个人或一个小组实验无法获得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交流平台,而不向学生说明进行交流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就很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专题3: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整合”●应该扬长避短,在教师之间形成合作团队,把教师的力量整合起来。
案例5:虹口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柳栋上海市虹口区教育信息化研究室教师在几年前,关于课程整合的培训主要是一些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
这类培训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培训的必要性逐渐丧失,而关于学习者发展、社会发展、学习方式、知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念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区分层分对象地设计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实施方式。
根据课程整合活动中不同的对象类型选择培训内容,根据教师不同的应用程度,深入厘定目标要求、实施方法。
案例6:闵行二中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余安敏上海市闵行二中校长特级教师我校建立了整合教学思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Blackboard 系统),提出教师要有重建课程的能力,教师即课程。
课前,教师建立课程文挡,收集相关资料,精心作好教学设计,以通知的形式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和新课介绍并设定时间显示新课内容。
课中,教师在网络课程中,将教学计划和教材的章节内容组织成课程文档,然后将教学中需用到的课件及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添加进行展示。
教师在利用Blackboard系统中的网络课程教学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显示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
课后,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教师制作课堂教学的支持材料,将方法具体化,并通过分析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惑,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
学生的复习方式最主要的是自我检测和查看资源库,于是教师们在课程中添加了学生用于自我测试的典型题目并将各类资料重新制作整理。
点评:应用引领专业化发展在二期课改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柳栋:教师如何来开始自己的实践?首先,关于技术方面的,我认为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学校其他工作中使用它。
因为技术用得多了,就能体会它的便利,那你对应用技术的必要性理解也就深刻了。
关于教学设计,上海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研究课的探索、课后反思,教师可以边实践边加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难度逐渐认识的过程。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先例的我们可以模仿,没有先例的我们可以小范围地以研究课的形式尝试。
包长发: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不同,特别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可能有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比较好,比如青年教师,但他们缺少教学实践的经验,而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有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把握,课堂的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强的能力,但是他们对这些新技术的掌握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