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寻找美丽心灵的代言——借物抒情类作文写作指导河北代立然【技法揭密】人贵直,文贵曲。
很多人在写文章时,往往并不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直接呈现出来。
而是借助某些特定的事物来委婉含蓄地表达。
让自然界中的其它事物为自己的心灵代言,这就是借物抒情的写法。
关于这类文章的写作,提示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一个观念:万物因我而精彩。
世间万物本是客观存在,但形成文字,落在纸面上,就会不自觉的带上作者的情思。
因此才有人有说:“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所以,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观万物之精彩,悟生命之哲理,做生活的有心人。
2.寻找一个交点:物与情的契合处。
借物抒情,关键是要找到物与情的交汇点。
有的事物在外形上就与某类人的品质具有相似性。
例如我们发现竹的特点是有节而空心,于是就有了“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也虚心”的赞叹。
有的事物具备某种特殊的生活习性或是状态特征,这就与人的某些精神具有内核上的一致性。
如莲生长在淤泥之中,却毫不沾染污秽,于是就有了“莲者,廉也”的说法。
还有的事物,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慢慢地具有了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
如在古代诗文中,我们看到“月”,总会勾起我们的乡愁之叹。
看到“蓬”,总会有一种身世飘零之感。
3.创新一种表达: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是情感的外衣,没有好的语言就没有好的文章。
借物抒情类文章,尤其要注意语言的雕琢。
写景时要注意摄住景物的魂魄,即把景物最触动自己内心的美要细致表达出来。
最好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抒情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性,廖廖几笔,便把自己内心的感悟表达充分。
既做到有深度,又要不滥情,不矫情,点到即止,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写吧】简单的美好□涿州市实验中学321班肖浩欣一阵清风拂过,树上片片洁白的花瓣簌簌地落下来,在空中飞舞,慢慢地飘落至地面上。
漫步于梨树林之中,眼里是铺天盖地的纯白。
每一朵梨花都十分的小巧精致,五片如雪般洁白的花瓣有的微微合拢,含苞待放。
有的则怒放在枝头,吐出几缕淡淡的清香。
中考作文指导“借物抒情类”《物微情浓》指导(共24张)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每 一种都可以凝聚我们的情感。物虽小, 情却浓。一朵花、一片枫树叶、一张明 信片、一支笔、一份快递、甚至是一杯 奶茶、一个汤圆……万物皆可入笔端。生 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 含着浓浓的真情—— 物微情浓!
思路指导
目录
美文欣赏
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 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愁;一只小小的、被 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 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 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 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 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 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 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 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摩挲着这只碗,它不甚惊艳,平平常常,却很有家 的味道。每一代人都曾在上面留下手纹的温度,留下奋 斗的汗水,这只碗就像一根接力棒,一轮一轮地传下去。 岁月无痕,人生有忆。长途如磐,亦如碗碟。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口小 水井。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工 作。我跟着外公外婆,在老宅里 生活。每天清晨,外公出门采购, 外婆在家做饭。我形影不离地跟 着外婆,在院子里的水井旁玩耍。 站在水井边沿,我探头往里瞧。 水井有点深,井底看不分明,但 是能见到井水泛着微光。我很好 奇,井底下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呢。 我踮起脚尖,继续往里探身。外 婆看见了,放心不下,总是把我 拎回来。
不经意间,我来到了海边的崖上,崖上长满了五彩的石块,海浪拍在崖上, 激起的水珠跳到石块上,让其更显得晶莹。我欲伸手从岩上抠下那石角,一 个浪却突然拍在我的手上,我顿பைடு நூலகம்清醒……[点评:省略号的运用,把读者带到 创设的意境之中,引发读者更深的思考。]
脱下鞋子,赤脚走在沙滩上。暖暖的沙子抚着脚,格外舒适,几块鹅卵石 硌疼了脚,我俯身拾起一块鹅卵石,仔细地端详着它一一朴实无华,却有几 分神韵。
一事一物总关情作文指导
大家
二、寻物悟情
请从行道树一文中找出作者借助什么物抒发 了什么情 所借之物有何特点 作者用什么方法把 物和情联系起来
→ 物
象征手法
春天勤生绿叶
夏日献出浓荫
行道树 早晨迎接太阳
制造清新空气
无私奉献
情
赞美奉献者的 崇高精神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 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 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 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 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 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 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 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 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 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 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2、说一说你从以下事物的精神内涵 能联想到哪一类人
小蚂 蚁 团结协作、锲而不舍
蜜蜂
勤劳、奉献
梅花
品行高洁
借物喻理作文指导
如何写借物寓理(抒情)的文章学习目的:1、了解该类文章的一般结构。
2、熟悉常见的进入这类文章的物象。
3、能写出较高质量的该类文章。
学习重点:积累各种物象,学会写该类文章。
学习过程:一、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分析一下写法有何共同之处。
(一)桑口——伤口门前一排桑,非常茂密,枝叶修长。
我常坐在门前,望着不远处的那一排桑发呆。
它们同我共享一缕阳光,可是,唯一的不同是:我是忧愁的,它们是快乐的——从那闪着光斑的绿叶上可以看到。
妈突然叫我:“能陪我去剪桑吗?”当然,我很乐意能做这样的事。
剪子一刀一刀剪下去,桑枝一束束掉下来。
阳光射过晶莹的汗珠,我看见,一滴滴白色的汁液像汗珠一样从剪过的桑枝的头上滴下。
擦擦自己的脸,心慌地发现原来我脸上并无汗珠。
是泪水,是桑的?是我的?那一刻,我停止了剪桑。
我想起了许多许多。
曾经一次次苦痛,我告诉自己要坚强;曾经一次次挫折,我告诉自己不要悲伤。
是谁发的誓言,斩断翅膀也要带着血与泪飞翔?现在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路还很远,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我猛地惊醒,问母亲:“为何剪桑,为何不让它们快乐地成长?”她的回答令人吃惊。
我深深感到:我总是急、太狂躁。
青春只一次,我应该慢慢品味,不应该只为追求一时的胜利而重重发誓,也不应该只为忏悔一时的失败而深深追悔。
相反,我要忍耐快乐,忍耐痛苦,忍耐心与形相碰撞时的那一刻沉痛:我要慢慢成长,长得健壮,长得刚强。
我拿起剪子,毫不心痛地剪下去,一刀一刀剪掉心灵的沉重,剪掉曾经的一次次欢乐与忧伤,让心底的沉积似火般喷发,让世界与心灵一起震撼,让伤口的痕迹从此消失!母亲说过什么?我清晰地记得她的话。
她说:“剪桑嘛,为了让桑不至于长得过快,而忽略了坚强与韧性。
让它有‘桑’口,它会更加茁壮。
如果现实环境太过于顺利,桑会太高,不能经受风吹雨打。
相反,如果每年都剪桑,那么,‘桑’口会让桑长得更慢,让其慢慢品尝了成长中的苦与难之后,它会更加坚韧,风吹不摇,雨打不倒。
_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春天,田野里劳作的人们多起来,树也不孤单。树下总会放着一辆农用三轮车,还有一 个随父母下地的孩童在树下玩耍, 他有时蹲在树下好像在用树枝戳蚂蚁洞。 那时我会莫名的 想到,或许那个孩子也去过槐安国吧,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一定装着无尽的想象。夏天时,烈 日炎炎,劳作累了的人们都聚在树下休息纳凉。枝繁叶茂的树撑起巨伞,倾尽自己的每一片 树叶为人们无私的抵挡着骄阳。农民的汗珠既浇灌了庄稼,也滋润了树。当颗粒饱满的玉米 堆满农家院子时, 田野里只留下珠珠单薄的玉米杆簇拥在那棵树的周边, 一起涂抹着田野的 金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刻,远望那棵树都是一道迥异的风景。而我,远眺大树的姿态 似乎也成了一道风景。日久生情,在四季的变换中我对大树也渐渐生出一丝情愫来。一次, 骤雨来袭,狂风大作。看着窗外树枝在风雨中摇摆,突然想起田野里那棵树,起身蹬蹬蹬跑 上三楼。只见那棵树在如瀑的雨雾中抵挡着狂风暴雨的袭击,是那样的纤细无助,又是那样 的坚硬顽强。我突然想起了奶奶去世后那几年的自己。那时年少的我,不和这棵树一样吗? 也这样孤独无助,却顽强的努力着矗立在风雨中。我默默地看着它,任风雨漫过我的裤脚, 浸湿我的脸颊,久久方才离去。 一年四季,那棵树就那样静静地站在田野里。既拥有着阳光,也经得住风雨。守着一份 宁静,守着一片净土,不骄不躁,不温不火,在平静中随风淡泊,在祥和中看时光流转。多 像一个智者,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春华秋实,兴衰荣辱。我喜欢上了这棵树,就像喜欢一位 指引我生活的良师益友。 生活中,能有一棵树陪伴着我经风历雨,让我汲取营养和力量,真是一件幸事。
第二,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 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如<梅>> 第三,由个别到一般,思考生活,也包括将 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的情绪 和情感的概括.
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借物抒情”作文教学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回顾,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2、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3、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点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展示大树的图片,引出“借物抒情”: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叫《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深情的赞颂了大树,实际上是借大树在赞颂像大树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人们。
其实,除了音乐作品,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借某种事物来表达情感,这种写作写法叫借物抒情。
二、新授:(一)理解借物抒情:借物抒情的写法在我们在刚刚学过的第二单元和以前学过的文章中出现过,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所学的课文,先来探究一下作家是怎么做的。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归纳的结果说说作者借什么物,抒发了什么情感?例句:《陋室铭》描写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爱莲说》描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雪》描绘了美艳之至的江南雪和如粉如沙的北方雪,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争精神的赞颂。
《雨》描绘了如银线如珍珠滋润大地的雨,抒发了对无私奉献者的礼赞。
《月》描绘了充满寒光冷气的月亮,表达了作者改变这个冰冷的世界,追求光和热的愿望。
小结:这些文章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是“物”,可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和“情”。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抒情委婉,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复杂的细腻的情感,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过渡:那我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怎么借物抒情呢?是否有一定的技法呢?(二)如何借物抒情:(1)、阅读例文,初探技法:物特点情(志)海燕高傲的飞翔,勇敢的叫喊,勇敢敏锐乐观自信像个精灵,大笑,号叫,深信歌颂无产阶级先驱者莲花出淤泥不染中通外直廉洁正直谦逊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小结:我们可以看出,借物抒情的文章,选取的“物”和抒发的“情”有某种契合点,二者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联系,从而有效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思想和志趣。
二单元作文指导借物抒情
却欲达土地之下;翠绿的枝叶尽管还稚嫩幼小,却欲与蓝
天比肩。面对雷的怒吼、电的狰狞、雪的摧残、骄阳的炙
烤,有的只是欣然承受,不屈不挠,没有低头,更没有怨
言。云儿来了,它会伸出双臂挽留;鸟儿来了,它会探出
头来让它安家……作为一棵树,它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
但它体内流的是树的汁液,是树就要傲然挺立,无论环境
• ——借物抒情,联想到有大树精神的人,运用排比的修辞抒 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坚定有力!
总评:本文运用小标题式的结构抒发了仰望大树时的所感所悟,
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写的过程中运用了拟人、排比、引用等
修辞手法,语言生动;结尾由物及人,借物抒情,点明主旨。
整篇文章行文流畅,表达简明有力,不失为一篇佳作。
近百根火柴睡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虽然挤挤拥拥,但是
它们还是排列得整整齐齐,默不作声。等待着,等待着人
们用上它们的那一瞬。
它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看上去简直微不足道,可是,
如果没有火柴,能烹出香甜可口的饭菜吗?当火柴为人类
做出贡献的一瞬,也就是它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牺牲
了自己,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火。它们不像蜡烛,用紫红光
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借物抒情
2021/8/29
1
学习目标:
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 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 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021/8/29
2
• 借物抒情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 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 云彩霞,瑞雪苍松等,往往承载着 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 能拘泥于物象本身,而要通过物象 的特点,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 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 情,实现物与态的融合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小学语文备考-借物抒情作文指导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作训练专题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郭沫若的《白鹭》、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和冯骥才的《珍珠鸟》。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和训练专题,我们可以把四篇课文做以下梳理:《白鹭》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白鹭外形、站立和低飞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落花生》通过叙述母亲在后院种花生、一家生吃花生、议花生,赞美了花生朴实无华的美好品质;《桂花雨》通过对故乡桂花的描写,以及对收桂花、送桂花、做桂花饼、摇桂花的回忆叙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珍珠鸟》一文则通过描写珍珠鸟在养育的过程中对人逐渐建立起来的信赖情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感情。
从课文编排上不难看出,四篇课文选用不同的题材,提供给学生形式多样的阅读文本和多种情感体验以及情感表达的多种方法。
具体来说,借物抒情的《白鹭》;叙事+描写,通过人物对话议论表达对事物情感态度的《落花生》;描写+叙事,以回忆方式表达对事物的怀念之情的《桂花雨》;叙事中呈现情感变化的《珍珠鸟》。
另外,我们也不难看出,四篇文章中的情感在感受理解上,也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在教学安排上我们要有所考虑。
如何利用四篇课文进行本单元的借物抒情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即可。
一,选准事物的情感触发点,让情感的抒发有立足点什么是借物抒情的情感触发点呢?举个例子:①月亮像个大圆盘。
②月亮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像个大圆盘。
对比一下,这两个比喻句,哪个句子表达对月亮的喜爱更强烈呢?显然是第②句。
因为第①句中的月亮也可能是半圆,弦月,怎么会是大圆盘呢?而第②句因为对月亮进行了具体的描绘,突出了月亮“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的“独特”的形象,而这一“独特”形象和所抒发感情的载体“大圆盘”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语句中表达的喜爱的情感就有了由此及彼的传递通道,而这种传递恰恰又是读者的情感体验通道。
借物抒情的作文带评语
借物抒情的作文带评语借景抒情是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所谓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下面是第一的关于借物抒情的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句诗出自宋朝人杨万里的《咏荷》佳句。
其实,我也特别喜欢荷花。
夏天,烈日炎炎,照的人汗流浃背,无精打采,但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荷花飘香的季节。
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荷花园,看!荷花池中长满了绿绿的荷叶,一片片挨挨挤挤的,好似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透过密密层层的荷叶,可见一根根墨绿的,长着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头挺胸。
荷梗上小扇子似萼片衬托着亭亭玉立白里带粉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花儿们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绽开几朵花瓣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向路过的行人微笑;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乍起,荷池的外表泛起了一层层的涟漪,荷叶和荷花也轻轻的摇曳起来,好现在翩翩起舞,引来几只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翩跹,这真是一幅高雅素洁的风景画呀!一场雨后,荷花池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荷叶好似一个个刚沐浴过的仙女,亭亭玉立在池塘中。
一阵微风掠过,碧绿的大叶盘上一滴滴晶莹透亮的小水珠珍珠似的滚来滚去,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又滚落进池塘里——构成雨后荷池的新景象。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无私地把清香奉献给人们,它用那艳丽的丰姿装点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我爱那美丽的荷花,我更爱荷花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梅花傲霜挺立,菊花灿烂多姿,然而我却喜欢荷花,因为它芳香四溢,出淤泥而不染。
荷叶很美,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一把把小绿伞。
它们挨挨挤挤的,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窃窃私语。
雨过天晴,荷叶上沾满了水珠,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一阵风吹来,水珠在荷叶上来回地滚动着,就像顽皮的孩子在溜冰场上尽情地溜冰。
荷花更美,它们婀娜多姿,芳香四溢,色彩斑斓。
只要你一看到它们婷婷玉立于碧叶之上的身影,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驻足欣赏一番。
一花一叶皆世界 一草一木总关情 于细微处寄真情
一花一叶皆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于细微处寄真情——借物抒情写作指导教学目标一、理解“借物抒情”及其作用二、学会“借物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并掌握具体方法。
三、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借物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并掌握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本课时针对八年级学生展开,学生的记叙写作能力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在借物抒情方面,学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自己的情感,文采辞藻渐入佳境;另一部分学生在叙事能力上稍有欠缺,导致其难以入手细腻描摹所见之景,语言不够优美,感情不足。
因此,在借物抒情的写作指导课上针对以上存在的现状,力图使一部分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同时激发另一部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在借物抒情方面有所突破。
教学过程和方法导语设计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一个关于风景与心情的问题,看到春日的杨柳,是否让你油然而生依依不舍的情谊;看到夏日的荷花,是否让你昂然而发蓬勃似火的热情;看到秋日的雁影,是否让你骤然而起恋亲思归的怀想;看到冬日的梅松,是否让你勃然而添披荆斩浪的勇气……初步感知一、“借物抒情”的含义(教学方法:一位学生阅读,其他学生听读;听读之后,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理解,并推选代表发言。
)所谓“借物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物和景的描写上,是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在这其中,情由物所背负,物为情所浸蘸,情是灵魂,物是载体。
二、怎样写好“借物抒情”的作文(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教学方法:学生共读,掌握力强的学生背诵,个别朗诵)1、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直接从草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2、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仿写以上文段。
八年级下册作文专项指导 第二单元写作 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写物”只是手段,“抒情”
才是目的。借物抒情,切忌让事物的描写 游离于抒情之外,要始终将立足点放在抒 情上。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 作业一:请看下面景物,任选写景的角度(外部 形体、表面色彩、形成条件、本质特征、生长过程、 相互关系等),抓住景物特点,你能想到或感悟到 什么,能抒发怎样的情感?请任选1种你最熟悉的景 物,也可自选你最喜欢的景物。
《月》,描绘了充满寒光冷气的月亮,表达了作 者改变这个冰冷世界,追求光和热的愿望。
“借物抒情”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形” 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抒发一定的感情或 表明某种愿望的文章。
从何处想起:
托物类作文审题立意的诱发点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相
生
本
形
表
外
互
长
质
成
面
部
关
过
特
条
色
形
系 想
Hale Waihona Puke 程 想借物抒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海燕》从神态、动作等多角度描写了勇敢、高 傲、自由、无畏的海燕,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 驱者的赞美、对沙皇统治的痛恨,表现了作者 扬善惩恶、爱憎分明的态度。
《雪》,描写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表达作者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描写朔方飞雪”如 粉,如沙,不粘连”特点,抒发了自己不畏艰 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习作训练
• 1、城市里,乡野间,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 如一把巨伞,荫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 沉醉在绿荫中,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 有敬畏和沧桑感。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 物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借物抒情_作文指导
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借物抒情: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
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 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 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 物的喜怒哀乐。 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 要借事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 情。
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一、立意要明确
所谓借物抒情,就是“情意为主, 景(物)为实”,思想感情是主要 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之 “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 自如。这样写似乎很散,但他却要求“神不 散”,因此要做到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 情的红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的却又是自然 的句、段作为过渡。
总结提升—思想对话之“情” 或可托之“物” 1、物:„1‟铺路石 „2‟树根 „3‟春雨 2、意:„1‟无私奉献„2‟坚忍不拔 „3‟奋发向上
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 很好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 然、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 所托之物的“形”,进行具体描绘。 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 指它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
既然是借物抒情,就必然要找到具 体事物与情感的契合点。而类比往往是 引起联想的基础。
四、过渡要自然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 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 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 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 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 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 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 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 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
运用借物抒情手法示范性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150字
运用借物抒情手法示范性作文借物抒情的作文150字(第一篇):梅花的启示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宋代诗人王安石也曾经说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而元朝诗人王冕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啊,从古到今,有多少诗人、作家赞美梅花。
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北风呼啸,为汽车盖上了棉被,让小草穿上新装……那些想和梅花看冬天景色的花儿再也忍不住严寒,钻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我欣赏梅花,但是我更欣赏梅花的精神。
那天,下着鹅毛大雪。
我穿着棉衣在家里,突然想起来屋后的梅花:这么冷的天,他会不会冻死,我拿了一件旧棉衣想为他遮挡严寒,却不料那只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明亮夺目那鲜红的花苞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灿烂。
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那雪中的梅花缠绕在我的脑海里。
早上我急不可耐的打开窗户,不禁大吃一惊,那些花苞是那么的鲜红,那么的耀眼。
我的心砰然一动:坚强,不就是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吗!(第二篇):簇簇小草古人的一篇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句话称赞了小草顽强不惜的生命,同时也称赞了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人们在小草的身上躺着、睡着、坐着、走着。
但人们可想过小草的感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们在人们的眼里非常微小,但他们是有生命的、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神圣的、他们并不微小,他们的生命是庞大的.。
如果世界上没有小草,世界就会单调。
如果世界没有小草,世界就没有了憧憬。
如果世界没有小草,世界就不再美好。
小草是能产生氧气,如果小草没有了,世界不就少了一样能产生氧气的植物了吗?如果人类继续这样破灭其他能产生氧气的植物,那世界还是世界吗?世界还有陆地生物吗?大家都不希望这样吧,我们知道刀下留人,就不可以脚下留草吗?只要我们饶一饶就能把他留下。
同样具有这样精神的还有扫地工人,他们做起了最卑微的工作,打起了最不好的名誉,但他们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命,让地球的环境不会被污染。
这就是小草和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篇一:借物抒情作文指导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一)借物抒情教学目标: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
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
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
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二)理解借物抒情1.齐读冰心的赠言。
1 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
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2)席慕蓉的《贝壳》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
初中语文_八下第二单元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事一物总关情——借物抒情类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借物抒情手法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3.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更丰富、更细腻的表达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搜集古代借景抒情的诗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深情导入:优美的歌声总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请同学们听阎维文的《母亲》,歌曲中的这个人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爱我们的伟大的母亲,这首歌用新书包、花纸伞等事物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些物件承载在母亲深深的爱,所以世间万物,一事一物总关情。
二、出示目标三、自主探究——独具慧眼识真情1.播放视频,让学生提取信息,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2.回顾本单元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多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不放回顾一下,再找两个例子。
3,、知识链接——一草一木总关情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借自然界中事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岁寒三友”历来被中国古代文人所敬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熟知的或者搜集到的诗歌。
4.小结:借物抒情的好处在哪里?小练笔.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
教师指导:认清被仿之句形式上的特点,形式上的特点主要是:句式特点(主动句、被动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短语结构特点(主谓、偏正还是动宾或其他);语气特点(反问、设问、疑问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四、合作探究——独具慧心悟真情1.讨论:怎样把握写“物”与抒“情”的关系教师明确:特征联想表达方式契合点2.观看小视频,注意如何寻找物与情感的契合点3.小练笔: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思路点拨:这是一颗怎样的石头?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请你描述一下,字数100字左右。
五、展示交流——妙笔生花写真情在你周围选取一片风景,回想一下: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这片风景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发挥想象,分别加以描写。
八年级语文写作指导《借物抒情》课件
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
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
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
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
逝。
,
。
——借物抒情——
小思的《蝉》让我们看到了蝉 短暂而悲壮的生命历程,它告诉我 们生命因来之不易而珍贵。所以, 我们也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旅途染 上秋风(收获)的颜色。
——借物抒情—— 席慕蓉的《贝壳》展示了一 枚贝壳的精致、美丽。她感悟: 只要每一个人能精心地、一丝不 苟地过好每一天,那么他都将为 后人留下精致的生命的痕迹。
我小时候安静地躺在奶奶怀里乘凉的情景又不知 不觉地浮现在眼前。晚上,人们大都要歇了,小巷一 时显得很寂静,只有一些小虫仍然不闲着。我依偎在 奶奶怀中,望着黑洞洞的小巷,似乎没有尽头。这时, 月亮已不知不觉地爬上来,淡淡的月光泻在石板路上, 像一盆水泼在上面,静静地流淌。奶奶一边轻轻摇着 蒲扇,一边哼着儿歌。一阵微风和着花儿淡淡的清香 拂过面庞,我真要醉了。小巷仿佛是大海中漂着的一 叶小舟,而我就躺在它的怀抱中。月光为我盖上一层 薄被,船在轻轻摇动,我的心也随之微微荡漾……
我情不自禁地慢慢伸出手去,不知 道自己是在抚摸老树沧桑的皮,还是 这满树的笑声,满树的生灵。
那是我见到的最为奇特的一棵树, 一棵长在乡野间的默默无闻的树。我 幻想着它随我回家,在我的刻刀和画 笔下,绽放出生命奇幻的色彩。
我无法抑制带走它的冲动和渴望,四面望 望,空无一人,独它与我伫立这天地之间。 四野是没有拘束的草木,我叫不出它们的名 字,正像它和它们叫不出我的名字一般。我 们彼此陌生,却又好像早已熟识。
微风吹来,我置身于这绿色的 田野,仿佛一个心怀叵测的入侵者, 窥视着这里的一切。突然,感到愧 怍,感觉汗颜。
我恋恋不舍地望着眼前的这棵 虬曲的树,树上传来欢快的笑 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一)
借物抒情
教学目标: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
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
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
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
(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
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
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三)写前引路
任选一篇回答。
1.阅读《勒着青藤成长》
①勒着青藤的瓜果有怎样的特征?
②由“勒着青藤成长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窗外的牵牛花》
①“窗外的牵牛花”有怎样的特点?
②以“感谢你,窗外的牵牛花”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师下水作文。
《田野中有一棵树》
①这棵树有怎样的特点?
②你能揣测中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吗?
(四)作业布置
将日记《我最喜欢的一种动(植)物》精心修改,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课堂小结: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
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